刚买的IQ手机,WiFi下面有个感叹号,该怎么办啊?

话说我对MCR的解散还是很惊讶的,因为他们在上张专辑Danger Days: The True Lives Of The Fabulous Killjoys(我擦名字好长!)的表现不错,我甚至认为他们找到转型的正确方向了。万万没想到...(喝茶远目...

MCR的起落与EMO息息相关,所以EMO这个话题是绕不过去了。EMO现在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那些中二装扮略过不提,仅谈音乐表现形式。 我不得不承认,我对EMO存有困惑:到底什么是EMO呢?

大约06-08年那段时间,“忽如一夜EMO来,千树万树梨花开”,EMO这个词一下子就火了,连带着大批“EMO乐队”的走红,这其中的代表乐队除了MCR,还有Fall out Boy和Panic ! at the Disco。但是还有其他乐队套上EMO大名,比如,有人说Arcade Fire是EMO乐队,我登时就震惊了!——这怎么都和EMO扯不上关系吧?!还有人说Jimmy Eat

于是苦恼的我向万能的维基求助

。根据万能的维基解释,早期EMO是硬核朋克(Corepunk)的分支,而今天的EMO则和流行朋克合流——怪不得JEW和Weezer都能划到EMO那拨中去。大致而言,能够直抒胸臆、表达内心激烈情感的朋克歌曲都可划到EMO范畴内,而咆哮、呐喊、嘶吼正是表达感情的最好方式——在某些人看来...相对而言,旋律性退居其次。如果将EMO理解为硬核朋克的分支,则EMO在旋律性方面有所缺乏就可以理解了。实际上,你听听MCR、Fall out Boy和Panic ! at the Disco的EMO代表作,会发现旋律性都很一般,主唱更像在喊口号而非唱歌。这...大概也是直抒胸臆的一种方式吧...

然后,又是一夜之间,EMO成为臭大街的词汇。无数靠EMO走红的乐队纷纷与EMO划清界限——看起来很眼熟的桥段对吧?因为几年前,类似戏码刚发生在Nu-Metal身上。EMO乐队纷纷转型,这一转,就变成流行朋克或者流行摇滚了...

EMO的发展趋势正切合MCR的变化转型。MCR刚出道时以主唱神经质的大哭腔唱法著称,歌曲旋律性无从谈起,反正我对MCR前两张专辑的印象就是:一阵躁烈的狂风刮过,没了。咦?主唱刚才在嚎神马...的确,我不喜欢MCR的前两张专辑,不光是旋律性的问题,还有其他问题:歌曲的风格单一(很大原因是编曲的单调),主唱的哭腔唱法弄得我一身鸡皮疙瘩,中二病歌词...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不喜欢硬核朋克。我很喜欢Fucked Up的David Comes to Life这张硬核朋克专辑,虽然主唱也是在“嚎”而非“唱”,但精致华丽的编曲令人百听不厌,在此推荐一下。

《The Black Parade》是一张标志性专辑,虽然推出这张专辑时,MCR还没有宣布和EMO分道扬镳,但其实从这张专辑开始,MCR已经向流行朋克转型。不可否认,The Black Parade的大受欢迎,很大的原因是——旋律好。Welcome To The Black Parade、I Of Wolves还带有过去EMO的影子:简单粗暴的节奏吉他扫弦、平淡的旋律....

Day合作的制作人,更宣布了专辑的流行血统。我个人挺喜欢这张专辑的,因为它继承发扬上张专辑的优点(好旋律,精良制作,多样化编曲),不过Save Yourself, I'll Hold Them Back这种一看标题就知道是EMO风格的歌曲是怎么混进来的?还有Planetary (GO!)这种Dance-Punk也跑进来凑热闹是肿么回事...事实证明,如果MCR愿意,他们完全可以写出复杂而抓耳的旋律——这种往“流行摇滚”转型的事情也发生在其他EMO乐队身上。

MCR的一个特点是喜欢做概念专辑,四张专辑都是概念专辑,主题都比较阴暗。这是乐队独有的特点。各位如果有兴趣可以查查每张专辑的宣传文案。

总之,在EMO大势已去的情况下,每支曾以EMO成名的乐队都面对艰难的抉择:Fall out Boy沉寂许久后于今年推出新专辑,但反响一般,貌似他们也不知道离开EMO后该走哪条路,于是什么乱七八糟的风格都塞了进来;Panic ! at the Disco经历了人员变动、风格多次大转型,连乐队名都改了两次(感叹号去掉又添上),现在变成一支中规中矩的流行乐队。MCR在Danger Days(好了我实在不想拼专辑全称了...)中的转型口碑不差,主唱的大哭腔也不再违和,只是...解散的具体原因我不知道,反正他们就是不想玩了。

EMO这种风格和新金属一样,经历了迅速的由盛而衰的过程,作为旁观者的我也唏嘘不已。坦率的说,我现在希望这种过程也在后摇身上走一遭。因为——我不喜欢后摇(评论不许歪楼哼!)。不过这已是题外话,就此打住。

paypal的邮件和nintendo的邮件……说我是破解,佛,我一向支持正版……

还有这位三观不正还来秀智商的……上来就讽刺我:玩正版很有优越感吗?破解不破解有关系吗? 首先,我在帖子里除了反驳那个说我破解的人以及说明了自己支持正版的立场,全程没有什么表现了正版优越感的言语,其次,正版就是比破解有优越感有错吗?再其次 我答复他了买正版的理由,然后他说我自以为有钱了不起…… 得了您,不伺候了,

………………………………………………………………… 游戏镇楼

在这之前先推荐任天堂的pro 手柄,谁用谁知道,以前以为joycon玩起来也不错,自从用了pro手柄,体验感上升了一个层次。还有joycon答主也多买了一副,因为聚会的时候一副joycon不够用的,尤其是马里奥派对,只能用joycon。但是呢,任天堂的joycon不知道是设计上有问题还是咋的,容易自动漂移,如果出现这种问题网上说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用wd40,具体方法可以百度

以下是个人体验,仅供参考,有朋友如果想买一款游戏还是多了解一下再下决定。下面也不都是必玩的游戏,是答主自己玩过的游戏的体验,有些是觉得 好玩的 推荐的,有些是 踩雷 不推荐的。别在评论区喷什么推荐60多个了,连看都没仔细看就乱喷,这届喷子水平太低,不想看点个反对退出就好……

以下有部分截图来自网络(每次玩都忘了拍照或者截图。写的时候就直接网上搜了)

54. 政治敏感去掉了

感觉非常不错!最开始以为只是个普通的乱斗游戏,入手后发现及其上瘾而且有点肝。独特的命魂模式以及疯狂解锁人物,目前除了没出的dlc都解锁了。(下面是老图了,还有个酷霸王刚解锁就不换图了)和朋友一起玩真的很爽,尤其是在角色基本齐全的情况有七十多个可供选择。不过自从楼主打完光之界快打完暗之界时发现还有其他界就把我劝退了。但是还是必入,因为真的是角色多的不行,尽管楼主现在不咋自己玩了,但是和朋友一起乱斗也十分有乐趣,

NS版本的《我的世界》将提供其他版本所不具有的最多四个玩家本地分屏功能,而在使用多台NS时,游戏也支持最多八人在线或本地游戏。提供了三种游戏模式:生存模式、可自由建造的创新模式,以及同其他玩家对战的决斗模式

NS版MC支持8人在线,而本地多人则支持4人并兼容电视和桌面模式,还支持Pro手柄和分屏玩法

中规中矩的游戏,和pc什么的差不多,不过操作起来要慢慢熟悉,毕竟ns便携性没的说,喜欢我的世界的朋友入手很不错。然后就是一些素材要金币购买。

一款模拟的拳击游戏,答主平时练散打,所以就下了,玩起来还不错,能达到平时在家锻炼身体的目的哈哈,玩一会儿就大汗淋漓,因为有时候在旅游或者没时间去练散打没时间健身的话,玩玩这个还是不错的,比那啥还累,而且感觉时间过得挺快。各种组合拳也挺专业。适合有丶散打拳击基础的人或者爱好者,但是个人觉得娱乐性没有arms强哈,不过一个人的时候我还是更喜欢fitness boxing

差评,支持这么多语言却没有中文,玩起来也非常没意思,画风也不是我喜欢的类型,还不如Super Mario Party里的大富翁好玩……我和我朋友实战觉得很无聊,建议不要入,浪费钱,有那钱买盒纸质的台湾版大富翁比这好玩多了。

一款类似的3D贪吃蛇游戏,最多支持本地四人一起玩,还不错,价格也不贵,适合玩其他游戏无聊的时候玩一两局

这款力推力推,价格很亲民,但是绝对是很好的聚会游戏。没有那么出名,但是我和我朋友们聚会最喜欢玩的游戏就是这款了,没有之一。这款游戏主要是在起点和终点中每个人设置各种不同的道具帮助自己到达终点的同时让其他人不能到达终点。非常好玩,实测我和朋友都笑成一团,可以使坏啥的,互相整蛊,绝对适合入手。

这款挺不错,很适合小情侣玩,很少女心卡通的一款游戏。就是两个纸片合作完成各种任务。比如剪成一个特定的形状或者通过裁剪一起把萤火虫送入灯泡或者投篮,挺有趣的,有些关卡还挺有挑战性,最多我和我三个朋友一起玩,遇上爱搞怪的,分分钟让你们吵起来。

差评,不值60+刀的钱,最多20刀,里面的游戏中二,虽然也不少,也挺有意思,只要你和你朋友放的开就很有意思,能够充分展现ns的特性,但是玩个一两次就不会再想玩……当时看了很多排雷自己还不信,谁买谁后悔,当然小孩子多可以考虑

这款游戏力推,因为免费,而且非常适合打发时间,比如在玩其他游戏或者被女朋友拉着干其他事的空隙玩一下。玩家可以在游戏中建立一座属于自己的避难所,使用避难所中的各种设施来获取资源或是遣避难所里的居民去外界获取素材,本作的要素则是通过抽卡来获取武器通过提升避难所居民的幸福度,还可以让他们造孩子,是一款值得下载体验的游戏。答主自己非常喜欢这类末世废土模拟生存游戏,还有我的战争什么的,大家快一起去捡瓶盖吧。

这款神作不必多说,买就是了,虽然一年前我还没出新手村就被劝退,应该是我太垃圾。但是非常好玩,我哥们以及各种打通关的朋友力推。最近又重新开始玩了,上瘾的不行,终于体会到哥们说的好玩是什么了,昨晚通宵肝到了第二天早上七点疯狂做主线任务和找神庙,是个神作……本来答主是个作息规律的男人(为了增肌效果),现在好几天都凌晨四五点才睡……里面的开放世界是真的开放,基本你想做的都可以做,比如烤苹果啊,放火烧草原,拿火去融化冰冻的怪,还有下雨了人们会躲雨,不过玩起来有时候还是挺孤独的,不知道为啥图上除了村庄人忒少了,比较空旷,当然这可能是因为盖侬吧。个人玩过所谓开放世界做到极端的大表哥2,但是个人更喜欢塞尔达一些,大表哥太写实了,有点压抑。

现已通关盖侬,买了dlc也基本做完了,除了那个摩托车,太难拿了…让我这种手残党极度挣扎。

一款合作的类似合金弹头的游戏,支持多人,价格也不高,游戏中,你将扮演一名黑帮成员Vinnie,有天接到任务,要去寻找另一名失踪的黑帮成员。玩家可以使用各种武器,包括枪械和球棍等,用来打爆僵尸的头。和好基友一起玩还是很不错的,但是据基友反馈,玩起来有点心累,难度最低我和我基友都疯狂死,可能是因为我俩手残吧。

非常好玩,价格也不高。俗称分手厨房,一人或多人合作完成食物的制作。和情侣和基友玩都非常不错。你会体验到什么叫大吼大叫中玩游戏……我和我哥们在玩的时候疯狂互相指责,但是和女朋友就不能这么干了,得忍着不说话,还得听女朋友的抱怨(还好没女朋友)配合要求很高,也很有趣,操作简单老少兼宜。不过不知道为什么,我和我朋友对这个都没这么感冒,我们聚会一般不会玩这个游戏,怕吵架。这个看各位自己取舍吧

不多说,基本和奥德赛 塞尔达一样属于必买的游戏。qq飞车跑跑卡丁车的鼻祖,单人模式比较无聊。但是和好基友一起聚会或者和女朋友一起玩不要太有趣。人越多越有趣。联网的话要看你网络好不好了。

最近出了个古惑狼赛车,有空我来更新体验

非常值得入手。聚会必玩。值这个价格。和朋友一起,里面有八十几个游戏,而且都很有意思,简单易上手。有短时间的节奏类游戏和其他游戏,也有一局要快一个小时的大富翁类游戏,和基友们玩全是欢声笑语,是带动聚会氛围的神游戏。唯一的缺点就是最多支持四人而且不支持pro手柄。我们七个人还得轮流谁输了换人玩。可以说是目前ns上最值得购入的聚会游戏。(如果四个人得再买一副joycon)

很经典的节奏类游戏。最多支持四人一起玩,游戏还挺多的。里面的歌曲很多也是耳熟能详的动漫歌曲,唯一的缺点就是joycon体感太过灵敏,建议用按键代替。

非常好玩的聚会游戏,顾名思义跳舞游戏。育碧旗下,前提是大家都放的开。你能看到你基友们平常不为人知的骚的不行的一面。歌很多,跳起来有点累,跳个几局就出汗,聚会或者一个人在家当锻炼身体都很不错。唯一缺憾的是不知道为啥疯狂要我解锁unlimited,虽然我有会员还是用不了……可能是育碧的bug

找到了上次和朋友一起跳的傻屌视频

老游戏了,战略回合制游戏。我在pc端手机端都有这款游戏,一想到在动车上飞机上随时随地都可以玩文明6,当switch上出了也是立刻下手。这就是扮演一个国家的领袖争取做到某一方面世界第一。个人非常喜欢。就是太肝了,不过再也不用担心玩不完。NS随时带身上,飞机上来半局就到了(我指的是我从加拿大飞中国)玩到后面会比较卡,有时候显示会有点bug。

挺不错的类似qq堂的游戏。是这类游戏的鼻祖了吧。支持多人玩,就是操作起来视觉有点诡异,我和我三个朋友一起玩太混乱了有时候,而且人机有丶强。总体来说中规中矩,喜欢的可以入。

今天可以玩喽,立刻上去体验了一把,总的来说还不错,感受了一把童年的回忆,但是千万不要选那只偷天兔,简单到没朋友。还有其实我没太清楚马里奥和路易吉两个的区别,虽然是二合一,感觉超马难度提升了很多。再玩一段时间再来评价吧,我哥们每次都是秒死,他手残,后面有点难,不适合手残,哪怕是偷天兔,我哥们也分分钟把我好不容易攒的命全死完了。

最烦的是大家一起玩的时候,有一个队友死了,界面就会卡顿一下,这样容易导致我们其他人也死。

最近马造2解锁了,如果资金上有限制的,建议买马造二。

不建议入,价格不高,但是很鸡肋。用joycon非常难操控,而且有点血腥暴力。顾名思义就是做手术的模拟游戏,这游戏都是朋友第一次看我玩switch的时候我拿来吓他们的……

小时候偷偷在被窝里gameboy上玩的最喜欢的游戏,但是这次玩感觉单人剧情有丶无聊,简而言之就是剧情太单一,难度太低,打了好几次我都睡着了。里面可以收集拼图碎片,多人模式玩起来还挺有意思,比如砍树啥的,支持四个人一起玩。也是童年回忆所以买了。

战旗策略类游戏,感觉一般般,喜欢战旗类游戏的可以入手。个人玩了一下就吃灰了,毕竟还有很多好玩的游戏等着我。前面太简单了,把我劝退了像个弱智。但是听我基友反馈,后面会难度提升,他很喜欢这款游戏,因为比较轻松不是特别烧脑,他是玩异度玩不下去了玩的这个放松一下,结果就喜欢上了。因人而异吧。

……熬过前面,后面难度大大提升,解锁了武器啥的,好好玩,真香,全军覆没好多次也得继续。

基本是必入的游戏了。非常轻松,碎片化时间就可以玩一局的FPS游戏。就是喷不同颜色的油漆,在规定时间内哪种颜色占的更多哪队赢。而且不血腥不暴力,卡通的一批。很令人上瘾。联机和基友一起玩非常不错。无聊就去打工,爽歪歪

和pc端手机端一样。而且是三端合一的,挺好玩的,卡通版吃鸡,但是这游戏太难了对我来说……主要是价格免费,可以考虑哦

童年的回忆。就是小时候的口袋妖怪一样,第一时间入了。可以和朋友联机交换小精灵,而且为了吸引更多玩家,这个版本玩起来比小时候玩的简单了。不缺钱可以入一个精灵球代替joycon,玩起来还挺有意思,不定时会叫,体验感更佳。

听说今年剑盾取消全国图鉴了……真是沉重的消息

可以合作玩或者自己玩,价格不高,可玩性还不错。就是机器人打怪闯关,在太空里各个星球之间穿梭

一款闯关游戏……画风比较黑暗阴沉,玩起来趣味性还不错,价格亲民,适合入,挑战性不错

价格很便宜,玩法很简单,就是控制一个黑色的小球跳来跳去然后过关。全程只用一个按键。按了A就会有个运动轨迹左右摆动,根据合适的判断松手就会顺着运动轨迹跳动,玩家通过操控A来操控小黑球过关,和朋友一起玩欢乐多

这款独立游戏,游戏可玩性远远超过了它本身的价格,是一款地图探索和动作冒险类游戏。黑暗风。在switch上好评如潮,推荐购入,价格也不贵。

“《空洞骑士》是一款2D动作游戏,强调操作技巧和探索发现。玩家将在这里对抗大量恐怖夺命的敌人,独自穿越苔藓荒原,骸骨森林,地下废墟等地。”——此段来自百度百科

我这人是路痴,有时候不得不边查攻略边玩……但是也忒好玩了,我是和死亡细胞换着玩的。就是死了钱就全没了,这点把我这个手残害惨了,虽然能够去捡回来,但是有时候也太远了,跑半天。

只要你开通了membership就可以免费下,里面有非常多的很老很老(也就是答主小时候玩的)那种多人合作游戏。类似小时候在小霸王游戏机上玩的那些。可以下一个

挺不错,操作起来还是比较容易上手的。篮球爱好者可以入。本人在ps4上也玩这个,个人感觉差不多玩起来。但是掌机玩起来帧数感人,tv还好一点,刚开始玩比较难受,习惯了就还好。看久了我眼睛有点难受。钱太多可以入,前段时间打骨折相信很多人都入了,原价买的哭倒在原地。而且太占内存了,哪怕是实体版

不多说,就是传说对决以及王者荣耀海外版。从手机端移植过来的。闲着没事打一局还不错,主要是免费。这个看个人喜好。

风格独特,有点可爱。玩家要从敌人手里解救各种小兔子,一个人玩很寂寞了,最少两人一起玩。协作操控飞船闯关救萌物。价格也不贵,和基友玩了感觉还不错

虽然你可能觉得俄罗斯方块这种烂大街多少年前的老游戏根本不想玩。但是这是一种有魔力的游戏,尤其是和你基友一起比赛的时候,谁玩谁知道,非常上瘾有趣。价格不低,可以考虑入

以运动为主题的派对游戏。比马里奥派对不好玩一些,人物也更写实一些。游戏模式很简陋,体感也很一般,对战意义也不大。还是别入了。快60刀的价格。但是昨天我基友玩了说他反而更喜欢这种写实风格的运动派对游戏,额,那只能看个人喜好了。

不多说,基本是必买的作品。马里奥和帽子合伙闯关的游戏。非常好玩,很值得入手。可以两个人一起,一个人扮演帽子一个扮演马里奥。你可以通过控制帽子附身许多你意想不到的物体,然后利用每个角色不一样的特性过关,挺有趣的,你很难想象马里奥画风竟然能和写实画风结合(城市那一个图)。里面月亮够收集爱好者收集了,和其他马里奥一样基本还是走那个收集闯关救公主的套路。红帽绿帽这些我想大家已经被安利不知道多少遍了,我这里就不细说了。

一款修一座修桥确保车辆安全通过的游戏,益策略类游戏吧。挺好玩的,烧脑。大家应该或多或少都听过

复古怀旧的经典马里奥游戏。有情怀的可以入手试试。

喜欢牧场物语等模拟经营类游戏的可以考虑入,打发时间非常不错,像素风,而且比较容易上瘾,玩起来让人很放松但是也可能是个非常肝的游戏,这个看人了,我一般休闲的时候玩(评论区有朋友对此表示异议,每个人玩法不同吧,我都是玩大作累了休闲的时候才玩一下星露谷,可能还没有到几百个小时,暂时体验就是这样,之后有新的体验再来更新)

经评论区的朋友推荐,刚入手了Arms,和基友玩了之后再给大家反馈。玩了下感觉画面很不错,就是控制joycon,通过挥手或者按键控制角色出拳,移动,跳等,但是模式还是比较多的,有篮球,排球,对决等。玩起来还是挺能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的。和朋友一起玩会有趣一些,我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还是更喜欢Fitness boxing。

这个是一直想买但是怕不好玩就没买,但是评论区有朋友强烈推荐,于是入手了。玩了下,比我想象的好玩一些,感觉老被怪追着跑,通常场景是视角可以旋转的,一周就可以把整个模型和外部景观尽收眼底,一般关卡几分钟就可以过。玩起来还挺有趣。双人模式还是非常不错的,个人觉得比较适合两个人玩,互相帮助,解密,控制一些机关进行移动,然后通关,推荐买的时候把dlc一起买了。

答主非常期待的一款游戏。在eshop买了奠基者包,1.24开服的时候可以有封闭内测资格,而且奠基者包除了赋予封闭测试资格之外,还可以获得所有目前和未来推出的英雄,400颗宝石,欺诈之神洛基和龙皇后锡拉。这一款游戏,属于3D MOBA 类游戏,类似LOL,Dota之类的。喜欢这类游戏的可以考虑。答主之前在pc端也玩了,不知道为啥凉了,个人闲着没事就上去刷一把,就是前期需要熟悉一下控制,不然就只能和答主一样乱放技能……

这款游戏在各种其他平台都碰到过了,这次看着价格也不高就入手了,这里你可以扮演上帝的角色,通过完成全新的幸存者任务,逃离大洋中的神秘岛屿,创造出一个属于你的世界。通过各种不同东西的组合创造出新的东西。不多说,价格也不贵,喜欢的可以试水。但是4399是免费的……不是特别喜欢的朋友不建议入。

NS上最强JRPG,掌机模式下画质太感人,前三章容易劝退。异度神剑续作,比较肝,打起来有点累。相比塞尔达,个人觉得剧情丰满了非常多,剧情无敌。总体来说非常不错,值得一入。但是注意,好像只有日服是有中文的,答主买的美服的,没有中文,好苦逼,虽然答主因为在国外生活,英语还不错,但是看起来哪有母语舒服。

良心推荐!这款游戏是免费的,要氪金的是游戏内的项目,这款游戏适合全年龄段玩家,像素画风,虽然可以氪金,但是不氪金也可以玩的很好。玩之前觉得这游戏看上去不咋地,玩了之后,嗯,真tm巨好玩,推爆。肝的停不下来。就是用自己的精灵去探险打怪之类的

这款游戏巨tm好玩,才3块人民币,玩法也很简单,但是就是停不下来,就是控制一个人物,只能左跳或右跳,没有反悔余地。可以和朋友一起玩,谁玩谁知道,这个价格,非常良心了,3块钱,你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你连大包卫龙都买不起。

完美移植,良心炒饭。ns包括了几乎所有DLC,省去了再花钱的烦恼。帧数稳定。砍人砍到爽,喜欢打击感,喜欢疯狂砍人的买,这好像破了什么记录,最高可以有300多个角色一同战斗,爽爆,移植比无双大蛇强多了。

强推,价格高了点,没有中文版,但是依旧值得一玩。回合制战斗,rpg,剧情不错,像素风,音乐满分。喜欢rpg游戏的一定要入。前提是你语言功底好,因为没有中文版。我也是拿着待在英语国家历练了n年的英语才能正常看懂大部分……

中文版出了哈哈哈,立刻玩爆。支线很多,主线也很有意思,八个角色各自有各自的故事,答主是从舞娘第一个玩的,大概两个星期通关了,拿到了魔导师,武艺家和星艺师就基本无敌了,不过隐藏结局还没打。玩爆,太好玩了。

魔法混战合作类游戏,主要是法术射击类和prg结合在一起。讲的是几个调皮学生想要提前拿到魔法书而到处收集羊皮纸的事,可以1-4个人一起在线或者本地玩。最好笑的是,这个队友伤害可以打到自己,这就导致有时候队友可能把你害死,考验友谊的时刻到了。难度不低

这款游戏是免费的,科幻类多人合作游戏,适合不晕3D的玩家,这游戏玩起来不要钱,但是要命。优化和Pc差不多。操作打击感,音效都非常不错。值得一玩。合作对抗各种模式都有。强烈推荐!良心游戏。

模拟经营类游戏,一群老鼠在太空中被追杀,只能驾驶飞船到处躲避追杀,在沙漠上搜集各种道具升级飞船,收集补给等等,玩这游戏关键就在于生产道具。画风独特,玩法养老,一玩停不下来。缺点就是节奏有点慢,虽然可以加速,但是还是很慢。

一款风格诡异的游戏,答主个人并不喜欢这种地牢类型的游戏,而且这游戏有点脑洞清奇,但是玩起来还是非常有趣的,简单粗暴,玩法,容量也不大,可玩性很强。但是玩进去就无敌。

这个是答主在评论区朋友的推荐下入的。一入深似海。很好玩的Roguelite2D动作游戏。年度最佳动作游戏。价格也不贵。节奏爽快,难度中等,手残党也可以玩的还不错。答主有空就刷一盘,偶尔和空洞骑士换着玩。

一款龙珠横版2D格斗类游戏。力推。Tga年度最佳格斗游戏。童年的回忆。技能华丽,操作手感很不错。和基友一起边玩边回忆童年吧!作为动漫党,小时候天天看龙珠的,必入嗷

宇宙的模拟经营类游戏。挂机神作,好玩,模拟经营类其实都差不多。喜欢的可以入。价格在这类游戏里有点小贵。杀时间神器

还是一款模拟经营类游戏。只不过主题是经营温泉,让客人满意。喜欢的可以入哦。价格和太空资本家差不多。适合休闲时候玩一玩。我自己玩了很久……因为答主个人比较喜欢模拟经营类游戏。

日本时代的像素风格街机格斗类游戏。讲的是日本中世纪的事。玩家可以选择六种不同的战斗,和朋友一起玩很不错。价格也不贵。就是倒计时出剑,看谁快,一瞬间决定胜负

经典游戏,不多说,童年的回忆,强烈推荐。如果能网战就更好了。

一款生存探索类恐怖游戏,游戏中你将扮演一个新闻记者独自前往调查一家精神病院。一款游戏适合喜欢恐怖刺激的玩家。但是买回来多半会吃灰(因为不敢玩)。这款应该很有名了,就不多说了。

和1差不多,一款第一人称的生存探索类恐怖游戏,单人游戏。很恐怖,画质也很不错。不多说,感兴趣的可以入手玩玩。

比真·三国无双差一点。但是可操控角色有170来名,史上最多。打击感还不错,享受是兄弟来砍我的快感。掌机模式可能掉帧。中规中矩。

还有很多游戏还在体验中,之后再来进一步补充。

暂时就这些了,之后再有再补充

12月18日更新:关于Keep同步问题 感谢值友啥是笔呀和elongwow的讨论分享,根据他们给出的线索,我研究了一下,终于发现了Keep与佳明数据同步的方法,在此和需要了解的值友们分享一下: 1、该功能仅限安卓客户端使用,iOS中不具备该功能,这也是我为什么之前认为无法同步到keep的原因 2、该功能仍处于测试阶段,目前在keep实验室中。通过“我”——智能硬件——添加设备——/手表——佳明 Garmin——Keep实验室——佳明跑步记录导入,或者“我”——右上角设置——Keep实验室进入。确定隐私政策后,选择佳明账号为“国际区”或“中国区”,进入佳明Connect页面登录后即可 3、该功能为将佳明账号内的跑步数据导出到本地,再导入到Keep中,进入后需手动选择需导入的跑步记录,点击导入,无法自动同步 4、目前导入的数据可以和keep中同一数据共存,系统不会主动弹出重复提示,在跑步记录的页面里,后导入的数据会有一个小小的“!”标志,点击进入活动详情,点击感叹号标志,会提示有运动时间重叠,可选择1条保留,但是也可以暂不处理,跑步的里程、时间等仍然是累加的状态。 以上,虽然是测试版,功能不太完善而且需要手动操作,但是对于习惯于Keep的小伙伴们来说聊有胜无,希望以上信息能够帮到你们

佳明Forerunner 245和245M是今年新出的跑表,之前张大妈有过245的众测,我也申请过但是没有中选(这里没有怨气……)。兜兜转转半年之后,自己还是花了银子直接购入。使用了差不多20天,就购入的这款手表的使用体验做一个测评,分享一下作为一个新入坑的小白的使用体验,也算是给有意购入的小伙伴们一个参考。

由于使用时间较短,部分功能还没有完全使用到,所以只选择已用的功能进行测评和分享,因此称之为“不完全指南”。其中内容多夹杂个人感受,可能会有所偏颇,仅供参考。

文字较多,篇幅较长,给各位做了一个导图,方便大家了解内容

一、为什么入手245M?

1、为什么买运动手表?

自己从2014年开始减肥后不久,就许下了未来一定要跑完一个全马的目标(现在回想一下,真的是图样图森破……)。为了激励自己实现这个目标,自己许诺自己完成第一个全马后就给自己买块运动手表。然后,从2017年的第一个全马跑完,到今年11月跑完了第四个全马,拖了两年半才最终入手,这个拖延症也是没谁了……

不过一直拖着没买也不是因为拖延症(也不全是因为穷),而是在跑完第一个全马之后,一直没有考虑好买什么。对自己来说,有三个选项:智能手环、Apple Watch、运动手表。

自己佩戴的时间也算是比较早了,早在小米手环刚出的时候就入手了一个,后来16年购入的小米手环2代更是一路用到了今天。应该说,小米手环以低廉的价格基本满足了我80%的日常需求:步数记录、睡眠统计、手机通知、手环闹钟、日常心率等,待机时间也足够。新出的小米手环4的功能也更加的丰富,也能满足更多的日常场景。但是从运动的角度来说,肯定是无法满足的,心率功能也只能在小米运动里使用,其他APP也没法做到运动中的实时检测。

从实用性的角度来看,如果要从手环往上升级的话,我是比较倾向于Apple Watch的,一来自己也用iPhone,二来功能上也确实很强大,拓展性很强,很多的app也都有了watch版本的应用。但是Apple Watch官方给出的18个小时的待机时间确实短了点,另外在运动的专业性上,Apple Watch本身还是有所不足,需要依托各类app来实现。

运动手表则正好是另一面,运动领域经过多年积累在专业性上是有保障的,定位、心率等都相对比较成熟,但是在实用性、与手机的交互等方面和Apple Watch相比还是有差距的。所以这正是我纠结的地方:选择实用性兼顾运动,还是选择运动兼顾实用?

真正让我下定决心的,是11月3日的杭州马拉松。好的一面是证明了自己已经具备稳定跑进430的能力,不好的一面是35公里之后的大坡把自己虐得够惨,让自己意识到需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训练质量,未来才有破4的可能。抱着更进一步的想法,最终把票(RMB)投给了运动手表

运动手表这么多,为什么选择是佳明的245M?我分三个角度回答:佳明、245、M

首先,为什么是佳明?或许有点先入为主的影响,自己最早听过的运动手表品牌,就是佳明和松拓,当然需要承认的是后来听过的Polar、爱普生等品牌也是非常不错的。而自己的主要的运动场景是跑步,暂未考虑户外越野、潜水等运动,从交互、丰富性和跑者口碑来看,个人更倾向于选择佳明。

其次,为什么是245?因为自己主要是用来跑步,因此Fenix、9系、7系虽然也很好,但是对自己来说价格又高又无必要。45功能上有点少,235价格已经很低了,但是毕竟是三年前的产品,据说光学心率还不太准。最后的选择,来到了645和今年新款245上。从配置上来说,两者是各有所长。645支持的运动种类更多,有气压高度计,价格上更有优势一些。245有最大摄氧量、身体电量、血氧、紧急联系人、支付宝离线支付……似乎我更倾向于后者

另一方面是出于日常使用考虑。一个是由于尽可能的全天佩戴,因此佩戴要舒适,重量要轻,另一点是可以搭配工作、商务的风格。这两点245都能较好的满足需求,加上增加的待机时间,都让我比较倾向于买245

其实自己在购买音乐版还是非音乐版的问题上一直很犹豫。音乐版增加的功能主要是3点:音乐播放、、WiFi。功能上如果有当然挺好,没有也不可惜。这个问题一直让我就纠结到双11的最后10分钟,最后决定买音乐版。一方面自己确实跑步过程中会听点音乐或内容,音乐版至少给了我一个不带手机的可能。另一方面,猪肉都买了,还差葱花钱么。

不过需要感叹一下佳明官方对渠道的控价能力确实很强,双十一当天各大商城官方渠道基本都是2880的官方价格,不参加各类活动。其他主要店铺要么最低2800不参加活动,要么提价到3000+参与满减。一早看到的有几家卖家参加2800跨店满减的活动,一个犹豫再看全都撤掉了。当然最后还是让我找到了一家,满减+淘金币抵扣+少的可怜的红包,2450以内入手。

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等了一周都没等到,结果到我出差后一个小时给送上门了,又多等了好些天。等待比购买还难熬。最后过了11天之后,我终于拿到了245M。

鉴于245M和245的外观没有什么区别,张大妈这里相关的测评已经有很多了,关于外观的介绍很详细,图片也拍得比我好多了,所以我就这里就传几张图一笔带过,重点还是写写使用上的介绍。

手表、数据线、手册、贴纸

充电线已经为插入式,对比235有升级

快拆表带,这个确实用起来很方便,有了个性的空间

更换了冰川蓝色的表带,开机的默认表盘

佩戴的第一感觉:轻。加上表带亲肤性比较好,戴上不会有任何沉重的感觉,即便是习惯了手环的重量,换上手表也不会有特别的感觉。这个效果确实是我想要的。

第二个直观感觉就是显示比较顺眼,由于使用了半透反射式屏幕,在强光之下能够显示非常清晰。

直观感受只是一个方面,好不好用还得看疗效……看功能。

运动手表并不是全然独立的存在,多端的交互依然是非常重要的。就目前为止,我用到的手机、PC端互动的工具主要是有3个:Garmin Connect、Connect IQ、Garmin Express。

Connect:跑表的手机客户端,目前最为核心的应用工具,有关佳明跑表的关联、设置、数据显示都需要通过这个APP来实现。需要完成账号的注册、手表的绑定和设置,才能正常使用我们的跑表。

通过应用商店下载之后,需要新注册一个账户,或者登录已有账户。注册时需要注意在下方的高级设置那里确认是中国大陆,剩下的流程相对比较容易。登录也比较容易理解,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注意底部的高级设置,确定为“中国大陆”

之后就是与设备的绑定,虽然手表是与手机通过蓝牙连接,但是在配对上并不是系统里的蓝牙设置,而是需要通过Connect才能完成。需要保持的开启,登录账号进入后,会提示绑定设备。此时按手表light键开机(表盘左上角),手机端选择对应型号,之后会手机会搜索手表进行配对,首次配对会要输入手表上显示的配对码,之后会就会成功配对。如果不成功,会有相应指示,可根据指示进行操作,基本都会解决。配对成功后会做一些基本设置,比如确定入寝和醒来的时间等等。整个过程也并不复杂。

从左向右是选择设备配对的流程

进入之后会显示你当前的状态,有两种展示方式,对具体的项目可以点击进去查看详情

点击右上方的手表,或者从更多当中点击“Garmin设备”,可以对手表进行设置。虽然绝大多数内容在手表上也可以设置,但毕竟手表的操作不如手机上来的方便。总体上可设置的内容也比较多,内容上比较好理解,也不在过多赘述了。

Connect IQ:可以理解为佳明设备的“应用商店”,可以选择下载喜欢的表盘、应用、数据字段等程序到自己的设备上。245M最多可以下载32个程序安装到手表上,在Connect和Connect IQ中可以对这些程序进行设置,比如自定义表盘显示的内容。总体感觉国内的生态还没有建立起来,很多程序是国外开发者做的,设置里很多是英文。但总体上还是有一些比较不错的,尤其是表盘的样式比较多,可根据个人的喜好选择。下载时需要链接到设备才能进行安装。

这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个表盘,可以进行设置

个人推荐:数据字段推荐Datarun或Single Run Field,一个界面可以把距离、时间、心率、配速、步频等信息全部涵盖进去。应用程序我下载了两个番茄钟,一个是单个番茄钟,一个可以设置成组的番茄钟。另外下载了一个空气质量的程序,根据GPS定位的城市信息显示空气质量数据。

Express:佳明的PC端软件,通过数据线连接电脑实现管理。个人认为,该软件最大的功能,在于往245M上导入音乐,可以直接传输,也可以与iTunes同步导入。后者比较方便,原先设置的播放列表、顺序完全可以同步过来,省得再设置一番。另外据说可以通过该软件删除掉一些IQ上无法卸载的程序,这个有待验证。感人感觉非音乐版的设备不安装也无所谓。

设备上的指标是比较多的,在此我只选择部分个人较为关注的几个指标的情况进行介绍,其他指标如果有需要了解的可以再交流。

这个功能在各类可穿戴设备上是比较常见的,主要分析个人睡眠的情况。在睡眠方面,佳明有睡眠阶段和脉搏血氧饱和度两项数据,分别可看当天和7天的情况。佳明将睡眠分为深睡期、浅睡期、快速眼动期、醒来四种状态。图表可以结合动作或脉搏血氧饱和度一起来看。而血氧饱和度可以衡量整体健康情况,正常水平应该在90%-100%

说说问题点。首先是不支持午睡,其次和小米手环的数据对比相差还是挺大的,小米手环并没有快速眼动期的睡眠阶段,只有深睡和浅睡,感觉两者数据统计差异较大(两个都开了心率)。另外在入睡和醒来的时间判断上感觉不如小米手环准确,如果在睡前和醒后只是躺在床上玩下手机,没有大的动作,小米手环可以比较准确地判断出未在睡眠阶段,但245M会计入时间。因此经常在醒来之后我会进行手动的调整

左边是Connect,右边是小米运动,在阶段的定义上可能有较大差异

2、身体电量&压力

这也是我个人经常看的两个指标,之所以放在一起是考虑到两者之间存在相关性。身体电量根据解释是身体的能量储备量,可以帮助我们管理全天的身体情况,根据心率变异性和压力等心脏信号及睡眠质量、运动来计算的。我一方面会用来判断当天体能的消耗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以判断休息是否有效,比如上文提到了睡眠监测是不包含午睡的,但是通过身体电量可以看到是否体能有恢复。而压力也是通过心率变异性来衡量所处于压力状态还是恢复状态,并评估压力的等级。就个人使用的这段时间来看,大体上和我对自己疲劳程度的判断相近。

左侧为身体电量,右侧为压力,运动时无法检测压力值

这个相对比较容易理解,通过245M的光学心率计检测全天的心率情况,对自己的静息心率和日常心率有个基本了解。

这个也很容易理解。从使用体验的角度上来说,设备数据可以同步到iOS系统自带的健康当中,Connect有个“自动目标”,会给出一个步数目标值,但具体怎么计算的我也不知道,个人也可以关闭这项功能设定一个固定的目标。统计的步数基本上比小米手环和手机自带的要多,但多出来的程度不算稳定。日常活动1万步左右多出1000步算是正常范围,每5000步多出1000步也不稀奇。不知道步数党们看到这点之后会不会开心一点。

这个也是一个常备的功能,也非常实用。在手表和Connect上都可以设置,有贪睡功能,每次10分钟。可以设置重复,分为每日、平日、周末和自定义。同时也可以对闹钟进行分类,有起床、训练、提醒、预约、上课、冥想、睡觉共7类。

手机上的信息,可以通过“智能通知”推送到手表上,并且可以对活动和非活动两种状态的提示方式进行设置。来电时245M可以控制手机接听或拒接电话,官方介绍里Android支持固定短信回复功能,这个没有测试过。手表上可以看到手机上的提示信息内容,不过有一点不够智能的是,在手机上显示的所有通知都会推送到手表上,无法根据程序进行选择。手表时显示的信息数量也正是手机上未读通知的数量,手机一旦把所有通知消除,手表上也会同步。

手机上的日历、天气也会同步到手表上。手表上会显示当天的天气情况、未来4个小时和4天的天气预报。而系统自带的日历也会同步到手表上,利用这点还发现了一个小妙用:现在很多列车已经实行了电子客票,但有时自己会记不住座位。iOS的捷径功能,有一个快捷指令是可以根据12306发的短信将车次、车站、时间、座位等信息添加到日历当中,这样我的手表上也可以显示出来相关的信息,查看起来更加方便了。

另外还有寻找手机和寻找手表的功能,只要两者在连接范围内,就可以通过声音提示来帮助寻找。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功能,可以通过长按Light键从控制项当中快速调起使用。该功能要求Garmin设备必须是大陆版本,个人是大陆支付宝用户,Connect账户通过中国大陆手机认证。所以,可以视为对非国行的一个优势。

操作相对也并不复杂,官网和优酷上都有视频介绍,简单来说,就是在绑定手机之后,在手表上打开支付宝,相关确认后手表上会出现一个二维码,用支付宝扫一扫之后会在支付宝上进行智能设备的绑定。支付宝那边会有两种支付方式,默认是零钱方式,即存入一定金额,支付时从零钱中支付。还有一种是与支付宝当前的支付方式一致。手表一端会要求输入4位数字密码,今后在使用前必须输入密码方可进入,有条形码和二维码两种方式,由商户主动扫码。实际体验上和手机付款码支付基本一致,并没有明显的延时。

使用前需要输入密码,提高了安全性

在现在手机支付如此广泛的今天,只有具备了这个功能,才能真正做到不带手机出门运动。希望Garmin能够让更多的设备支持这种离线支付方式。

音乐当然也是日常查用的一个功能,作为音乐版,还是单独拿出来介绍一下,作为购买决策的参考。前面说到了音乐版的三个功能:音乐、蓝牙耳机、WiFi。那就从这三个功能说一说

音乐:245M支持的音乐源有三种,分别是我的音乐、Connect IQ音乐程序、控制手机音乐。

  • 我的音乐:就是从Express上导入的音乐,支持播放列表、艺术家、专辑、类型等播放模式,同时也支持播客、有声书等播放(没有测试过)。导入方法上文已经提过,适合个人存有音乐资源的用户

  • IQ上下载在线音乐的程序,将歌曲传输到手表上(猜测是使用WiFi功能)。最早我开始使用的时候,IQ里有4个音乐程序,分别是咪咕、Spotify、Deezer、Runcasts。当我开始写本文时,Spotify已下架,取而代之的是QQ音乐。不过我一个都没有用过,原因是这些音乐程序存在一些问题,一个是反映用不了,指的是Deezer和Runcasts这俩水土不服的。还有一个问题是要会员,指的是QQ音乐和咪咕音乐,如果有会员的可以一试。

  • 控制手机音乐:功能和耳机控制接近,可以在手表上操控手机上音乐的播放

蓝牙耳机:官方给出了一个蓝牙耳机兼容列表,上面只有16款耳机。个人用了在列表上的小米运动耳机mini可以正常使用,用不在列表上的Powerbeats3、QCY31也可以正常使用,但其他的是不是都适用不好说。如果耳机支持两台设备,可以实现手机和245M同时连接,但是只能单通。手表和蓝牙耳机都可以控制音乐的播放,运动中的提示也可以通过蓝牙耳机传入,但是节拍器无法通过蓝牙耳机传输,不知道是我设置的问题还是不具备该功能。

WiFi:功能上就是手表上的数据可以不通过手机上的Connect直接传输到服务器。从目前使用的情况来看,支持添加7个无线网络(总体上应该够用),不支持5G频段(如果是@garmin.com。我试过邮件咨询,两次都是在第二天进行回复,回复算是比较官方的话术,但是还算是比较详细。

优点:功能上可检测身体情况,身体电量、血氧、最大摄氧量等指标比较实用。运动上定位比较准确,数据相对比较全面。在待机时间上可以接受。比较轻便,颜值不错,风格上比较百搭。快拆表带用起来比较方便,可以自定义配色。

缺点:整体感觉下来,上手门槛还是比较高的,需要花点时间研究各项功能。音乐版功能见仁见智,只适用于个别有需要的人群,没有的话也不影响体验。没有气压计,在高度的统计上可能存在问题。估计路跑问题不太大,越野会有偏差。

总体来说,245适合于路跑爱好者,而且需要日常佩戴的人群。如果希望跑步的时候不带手机,245M是个不错的选择,如果没有这方面需求,直接选择245就可以。

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买一块跑步运动手表?一是需要对自己运动状况和身体状况进行基本监控,了解自己的状态和训练效果,二是基于数据能够形成一定训练指导。这两方面通过对245M的使用来看,基本得到了满足。所以就我自己而言,对于245M来说还是非常满意的。

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评判标准,我也仅仅是作为刚入坑小白的一家之言,既比不上跑步大神们专业,也不如资深设备党了解全面,因此难免有不当之处,还望各位海涵。自己只是希望从一个新手的角度,把自己使用中的体验和经验分享出来,提供给同样需求的跑友进行参考。后续有新的体验还会再做更新,如果有一些问题是我文中没有提到的,欢迎进行交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买的苹果短信一直有感叹号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