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邻的三座车站可以一个算第13站、一个算第11站、一个算第15站吗?

上海轨道交通基本网络全面建成  总长617公里车站366

(通讯员 尹  炜 徐慧莉制图 左荣亮 季周杰)经过紧张的施工建设、运营接管等一系列准备工作,轨道交通11号线罗山路~康新公路区段、12号线七莘路~曲阜路区段、13号线长寿路~世博大道区段顺利通过专家评审,将于20151219日(周六)首班车起载客试运营。这标志着2005625日国家发改委批准的“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基本网络”全面建成。全网运营线路总长将首超600公里,增至617公里(588公里+磁浮29公里),车站增至366座(364+磁浮2座),换乘车站增至51座。

这三条线路新延伸段的开通将进一步延展111213号线的载客辐射面,拉动新客源,同时增加11处换乘节点,提高网络的换乘分流效力,市民乘客有更多的出行路径可以选择。尤其是1213号线的新延伸段开通后,将直接惠及本市西南、西北及部分中心区域的居民出行;而13号线更是穿越黄浦江,成为地铁全网络第8条过江线路,进一步带动和提升浦江两岸,乃至整个上海的经济发展与城市活力。

11号线罗山路站~康新公路站通车试运营

11号线是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构成线网骨架的4条市域级线之一,从嘉定经上海市中心城区到浦东新区,是连接上海市西北地区-中心城-浦东新区的一条主干线。此次新建成的延伸段由11号线北段工程终点站罗山路延伸三站至迪士尼,实现轨道交通网络与浦东中部地区及迪士尼乐园区域的联系。但由于迪士尼乐园尚在建设中,不具备开通条件,因此,此次开通试运营的区段为罗山路站(既有车站)~康新公路站,共2座新建车站,即秀沿路站、康新公路站。

列车开行交路与运营间隔保持不变

11号线罗山路站~康新公路站开通试运营后,全线运营交路及运营时间保持不变。既有车站首末班车时间不变,新开通车站康新公路站往嘉定北站首班车6:04,末班车22:24;往安亭站末班车22:19;往花桥站末班车21:54。秀沿路站往嘉定北站首班车6:07,末班车22:27;往安亭站末班车22:22;往花桥站末班车21:57;往康新公路站首班车7:01,末班车23:13

工作日早高峰时段,南翔至三林区段平均间隔2分半;嘉定新城至南翔区段平均间隔为345秒;嘉定北至嘉定新城、花桥至嘉定新城、三林至康新公路间隔为7分半。工作日晚高峰时段,嘉定新城至三林区段列车间隔为3分半;嘉定北至嘉定新城、花桥至嘉定新城、三林至罗山路区段间隔为7分钟。双休日高峰时段,嘉定新城至三林区段间隔为5分半,嘉定北至嘉定新城、花桥至嘉定新城、三林至康新公路区段间隔为11分钟。

迪士尼站暂未开通  康新公路终点站须全部下车

此次11号线新开通两座车站为秀沿路站和康新公路站,东段新的终点站为康新公路站,迪士尼站暂不开通。乘客到达终点站康新公路站后请配合工作人员全部下车,以免耽误出行。

12号线七莘路站~曲阜路站通车试运营

12号线线路贯穿闵行、徐汇、黄浦(卢湾)、静安(闸北)、虹口、杨浦及浦东新区等多个区域,是一条从城市的西南向东北方向行走的重要地下轨道交通线路。线路起点七莘路站,终点至金海路站。

此次开通试运营的区段为七莘路站至曲阜路站(既有车站),共16座新建车站。其中,9座为换乘站,南京西路站与龙华站为虚拟换乘车站。

工作日全线开行大小交路  双休日单一交路

12号线七莘路站~曲阜路站开通试运营后,全线运营时间5:3023:47。金海路站往七莘路站首班车5:30,末班车22:30;七莘路站往金海路站首班车为5:30,末班车为22:30

12号线七莘路站~曲阜路站开通试运营后,工作日全线将开行大小交路。大交路:七莘路站~金海路站;小交路:虹梅路站~巨峰路站。而双休日全线开行单一交路,即七莘路站~金海路站。

工作日高峰最小间隔4分钟  双休日最小6分钟

工作日早高峰时段,小交路列车运营间隔约4分钟,大交路列车运营间隔约8分钟;晚高峰时段,小交路列车运营间隔4分半左右,大交路列车运营间隔约9分钟;其余时段,小交路列车运营间隔67分钟,大交路列车运营间隔1215分钟。

双休日高峰时段(8:0019:00),全线列车运营间隔约6分钟;其余时段810分钟。

此外,新的“上海地铁音乐文化长廊”与新延伸线将同步亮相,位于12号线陕西南路站站厅层,首期展出了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制作的部分民族乐器,其中一把叫“箜篌”的古琴也是首度与公众见面。同时,首次尝试通过二维码扫描的方式,让乘客可以了解更多的祖国民乐文化知识。

13号线长寿路站~世博大道站通车试运营

13号线是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重要的骨干线路之一,从网络形态上,13号线作为网络中西北―东南走向的直径线,穿越了上海城市的核心城区,强化了城市中心区域向外围的交通辐射功能。该线的建设促进了上海轨道交通初期网络的形成和完善,对充分发挥网络的整体效应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此次开通试运营的区段为长寿路站(既有车站)~世博大道站,共9座新建车站。其中,4座为换乘站,南京西路站为虚拟换乘站。

13号线长寿路站~世博大道站开通试运营后,全线单一交路运营,即金运路站~世博大道站。全线运营时间5:5022:57。金运路站往世博大道站首班车5:50,末班车22:11;世博大道站往金运路站首班车6:00,末班车22:08

工作日高峰最小间隔5分钟  双休日最小6分钟

工作日早高峰时段,列车运营间隔约5分钟;晚高峰时段,列车运营间隔约6分钟;其余时段,列车运营间隔710分钟。

双休日高峰时段(8:0020:00),列车运营间隔约6分钟;其余时段810分钟。

1、综合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攻克市中区穿越施工,超深基坑盾构进洞等工程难题。

由于1213号线多数车站位于市中心区域,从地下穿越城市中心区域的多个繁华商业地块和多条地铁线路,“超深”是建设过程中尤为显著的一个难点,施工环境复杂,情况多变,特别是换乘车站的工程建设,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1213号线8个区间要穿越既有运营线路、苏州河、保护建筑、大量民居、高架等,施工风险大,难度高,工程人员不断推敲优化施工方案,精心组织施工,严控工程风险,优化盾构设备的改制方案,通过泡沫剂、聚合物技术、盾构钢套筒、矩形顶管钢丝套等新技术的保驾护航下,累计沉降小于1CM,做到了“静默穿越”,确保了高风险施工的质量安全,特别是被称为“淮海战役”的淮海中路站四台盾构的顺利会师更是创造了上海超深承压水层进洞的成功范例。在区间隧道的推进中,更是实现了原卢湾区政府大楼桩基托换、两台盾构上下重叠穿越南北高架地下桩基狭窄空间等高难度施工节点。为下一轮800公里建设中同类工况下的施工,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突破市中心换乘站建设瓶颈,实多座车站换乘功能

12号线西段与13号线(长寿路站~世博大道站)大部地处市中心区域,与123479101113号线等9运营中的轨道交通线路相交。特别是换乘车站的工程建设涉及新老线路对接,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汉中路站,车站基坑深达33米,周边建筑林立,又临近苏州河畔,既要保证1号线的正常运营,又要确保1213号线的同步建设,工程建设者在有限的地下空间内,开拓出一个可容纳三线乘客同时换乘的换乘大厅;而陕西南路站则充分利用益民百货地下商场及1号线部分设备用房的空间,巧妙地开辟出换乘通道,以实现11012号线的换乘。漕宝路站为实现和1号线漕宝路站通道换乘,项目公司联合隧道设计院、隧道公司,专项加工两台新型6×45×3顶管机,精心设计,精心施工,成功地推进了两座矩形顶管通道,不但实现了12号线和1号线换乘,还沟通了1号线漕宝路南北站厅。龙漕路站在高架桥墩之间建设换乘通道,事先对3号线高架桥墩做了托接和加固,设置自动监测系统24小时监控高架变形数据,据此实时调整地基加固、围护结构、支撑、挖土工艺参数,成功地确保3号线安全运营。

经过建设者不断优化施工方案、精心组织施工、严格控制工程质量,成功完成了在市中心区域多座换乘车站的艰巨建设任务。这些新老车站换乘通道建设不但提升了整个网络功能,也为今后网络建设中如何改建已运营车站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经验。

3、静电除尘、节能照明、钢弹簧浮置板等新技术应用,出行体验更细腻

作为新一轮开通试运营的线路,许多新装备的使用提升了乘坐的舒适度,如12号线西段车站公共区送风系统加装静电除尘设备,站台层新风口加装负离子空气净化装置,改善站内空气质量;在车站照明设置上,在站台、站厅、出入口等处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给乘客提供更明亮环境的同时也提高了灯具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运营成本;另外,1213号线全面采用先进的cpIII测量和钢弹簧浮置板技术,降低了列车穿越沿线居民区所带来的振动噪声。

4、文化艺术装点地铁第二空间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至今已有21年,早期建设以满足基本交通功能为主,追求建设速度、运营效率,讲究功能为先。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已经初步建成,在城市公共交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轨交网络已经成为这个城市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公共空间。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市民生活水平提升,对城市公共空间的环境要求和艺术需求逐步提高,在此背景下,轨交建设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基础上,结合站点周边地域特征和车站建筑特点,对重要车站的空间环境进行了艺术化处理,形成了遍布全网的艺术空间。

12号线:风格化装饰营造明快出行氛围

此次西段车站在装饰风格上既遵循了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又在风格上各具亮点,注重与周边环境的融合,为乘客的出行增添轻松明快的环境感受。

如在汉中路站的装饰设计上,设计者因地制宜,结合车站结构,以围绕换乘大厅140米长的核心筒和5根临近的结构斜柱,开辟出一片独特的《地下蝴蝶魔法森林》,将地下换乘大厅寓意成“地下森林”,五根结构斜柱被设计为5道形似“丁达尔现象”的“阳光”,从地面“引入”温暖的光感,从中国蝴蝶中选定了凤蝶、蛱蝶、绢蝶、斑蝶这四种具有代表性、体态优美的蝴蝶科,来代表上海地铁四个蜕变发展的过程。配以光电数码技术,2015只形态各异的3D打印蝴蝶围绕核心筒翩翩起舞,变幻赤橙黄绿青蓝紫等18种颜色,魔法般围绕核心筒的轨迹飞散而开并“围绕”在乘客的周围,寓意着2020年将建成的18条上海地铁线路网络。

在有着上海地铁最“古老”车站之称的1号线漕宝路站贯通的换乘通道中,设计者还呈现出地铁车轮造型与纵横交错的轨交网络概念,运用点线面交织的轨道交通线路几何形态和漕宝路站工程建设的老照片相结合的空间环境,展现了上海轨道交通的新老线相交的历史发展轨迹和漕宝路车站建设的珍贵历史片段。

13号线:匠心独造车站主题艺术,渲染地域文化

13号线新开通区段纵向串连起市中心多个繁华商业区,设计者打破常规,结合每座车站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精心打造出富有上海特征、上海风格的车站装饰,形成了一站一特色的文化地标。

江宁路站主题为“江山宁和”。在站厅墙面上,设计者布置了一幅长24米、高2.7米的铝板彩色喷绘巨幅山水画,同时辅以景德镇彩陶立体造型的山峦。在一片无边山河相衬下,渔翁独立一叶扁舟,亭风习习,流泻一片江山宁和的韵味,而车站的清水泥质感材质古朴凝重,禅蕴十足,与临近的沪上百年古刹玉佛寺相得益彰。

自然博物馆主题为“远古的回响”。站台通过横向纹理的岩石质感墙面展现时间亿万年的冲刷与积淀,站厅通过弧形的边墙和吊顶相连的红色砂岩条块装饰,犹如翻转进入了时空隧道,而车站两端从天花垂吊而下的蓝鲸与海洋游鱼造型装置,又似乎将乘客带往海洋深处,营造出别样的出行视角。

南京西路站主题为“摩登俪影”。以几何图形为绘画的基本元素,通过格子和红、蓝、黄三种色彩拼成的天顶,展现出荷兰艺术家蒙德里安的“风格派”作品“红、蓝、黄构图”的创意效果,使车站线条呈现轻快的律动;对照南京路上的繁花霓虹与交织人流,围成历史与现代的传承韵律。

淮海中路站主题为“海派风情”。通过老洋房式的小地砖与红砖墙装饰,见证百年淮海路的岁月变迁,在站台两侧的镶嵌鹅卵石的灯厢壁上,选取淮海路周边的优秀历史建筑图片,用黑白的影调诉说着她改变的容颜和不变的浪漫。

新天地站主题为“天地穿梭”。在老式壁灯的环境氛围营造下,站厅层嵌入在青砖墙上的七座石库门形态的大型显示器,用视频影片滚动展现上海的早晨和傍晚、风情与民俗,乘客透过门窗之间,跨越时空,与上海的过去未来穿梭交汇。

11号线迪士尼段:“树叶”做天窗,3D涂鸦洋溢欢乐

本次开通试运营的秀沿路站和康新公路站为高架车站均采用简装修的手法。站厅顶棚裸露,顶部排列有序的彩色管线成为车站的主要装饰语言,并与质朴的清水混凝土墩柱、盖梁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辅以充满童趣的立体“涂鸦”墙面,整体形成富有活力与艺术感染力的空间。站台顶棚中央为一排树叶造型的天窗,采用膜结构材料,白天富有轻盈、通透的柔和自然光线,夜晚的泛光照明又使得顶部具有丰富的层次。

秀沿路站位于浦东新区规划A3 高速路、秀沿路交叉口东北侧,是11号线迪士尼线的第一个车站,秀沿路站涂鸦的主题为“热带丛林”,通过艺术家绘制在立柱与横梁上的涂鸦画,展示热带丛林动物生动、欢快的场景。康新公路站位于浦东新区秀浦路和康新公路路口东侧的秀浦路路中,车站涂鸦的主题为“开启欢乐之旅”,采用3D绘画的形式,展现了乐园场景的画面。同时,高架车站出入口还结合过街功能,设置了专用天桥,方便行人通行。

上海轨道交通,从历史走向未来,以环境提升品质,在车轮穿梭间体味艺术空间,于人潮交错中感知城市魅力。新一轮的轨交建设,将会展示更具艺术氛围的空间环境,将轨交网络打造成“由车轮串联的城市艺术馆”。

中宏网江苏6月8日电 6月5日,江苏省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布了《北沿江高铁(江苏段)土地报批技术服务项目BYJGT-TDBP-1、2、3标段招标公告》和《北沿江高铁(江苏段)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制及林地组卷报批技术服务项目招标公告》。

标志着北沿江高铁(江苏段)已进入可行性研究批复相关前置要件的编制和报批阶段。这也意味着北沿江高铁离我们更近了!

北沿江高铁合肥至上海段线路走向示意图

  北沿江高铁上海至合肥段西起合肥南站,向东经过滁州、江北新区、六合、仪征、扬州、泰州、泰兴、如皋、南通、海门、启东,跨长江口北支上崇明岛,从崇明岛穿长江口南支引入上海枢纽。全线运营长度554.59km,新建线路长度519.87km。设计速度350公里/小时,等级为高速铁路。

  如此一来,北沿江高铁线路算是“盖棺定论”了,持续了数年之久的“南”“北”“中”之争也就此落下了帷幕。

  “南”“北”“中”之争落幕

  靖江:终归是一个人扛下了所有

  5月17日,江苏城市论坛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发起了关于北沿江高铁走南线还是中线的投票。

  可以看到,支持南线的人数占到7成,当日下午四点江苏省铁路办公室总工程师冯兆祥在《交通在线》节目中表示,关于北沿江高铁在江苏境内已经明确了设置南京北站、扬州东站(连镇铁路扬州南站)、泰州南站、黄桥站、如皋的吴窑站、南通站、海门北站、启东西站。

  也就是说,国家最终选择了中线,即泰州南—黄桥—南通线路。这次中线黄桥成为最大赢家,让泰兴、靖江拥有高铁的希望彻底落空。

  记者注意到,在关于北沿江的留言里,呼声最高的不仅仅是南线,还有南线里的靖江。设站确定,靖江终于大梦初醒,恍惚间,这场口水争夺战竟然已经持续了2年之久。

  一开始规划的线路有两条,南线和北线,泰州境内,南线就是走泰兴、靖江,北线走海安。

  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推动长江经济带沿江高铁通道建设实施方案》,线路规划起自上海,经崇明岛至南通、泰州、扬州、南京北站至合肥,新建正线全长约490公里,其中泰州市境内约90公里,设计速度350公里/小时。这时泰州、扬州的立场也完全一致,摇鼓呐喊南线方案。

  海安其实已经有有宁启复线经过,一开始也比较佛系,自家已经有了动车了。但是仔细分析其中的利弊,有了这个高铁,好处大的很呐,不仅能拉动经济,还能稳固自己铁路枢纽的地位,逐渐北线的声音也声势浩大起来。

  在海安设站,其实质是与南通最近几年的规划有冲突的。得不到南通大哥的支持,也没有设站的极大优势,北线也逐渐的偃旗息鼓。

  当南线刚松一口气,谁知隐匿的中线半路杀个回马枪。一张北沿江走黄桥的中线方案图,"无意"泄露流传至网络,瞬间引发众人热议。这时候通过网上发布的消息内容的种种迹象表明,可能会不走南线。

  直至今日,设站结果已经看到,中线取代了南线笑到了最后。这场热烈的争夺战也渐渐拉下了序幕。

  这不禁让靖江人自我解嘲:终归是一个人扛下了所有。

  江苏境内新建11座车站!

  江苏省境内新建线路约366.50km,江苏段总投资约805亿元,江苏段设置南京北、六合西、仪征北、扬州东、泰州南、黄桥、如皋吴窑、南通、海门北、启东西、太仓等11个车站。

  其中南京市线路长度64.433公里,用地面积474.6599公顷,扬州市88.958公里,用地面积217.8733公顷,泰州市51.129公里,用地面积145.4468公顷,南通市139.78公里(含利用宁启5.677km),用地面积372.7648公顷,苏州市27.944公里,用地面积75.8805公顷。

  1、南京北站(宁淮高铁、北沿江高铁)

  根据规划,未来南京北站建设共地上3层(地上一层设有夹层)地下一层。

  其中,地下一层为轨道交通4号线、宁滁城际、18号线站台层;地面层则主要布置有国铁出站、轨道交通公共大厅以及出租车停车场等;地面层夹层为轨道交通3号线站台层、免安检通道转换层;地上二层布置有国铁站台层,布置有八组岛式站台;地上三层:国铁候车大厅、落客平台、售票厅等。

  2、六合西站(宁淮高铁、北沿江高铁)

  该站位于南京市六合区马鞍城西境内,在马鞍机场与宁启铁路之间。

  六合西站为高铁枢纽站,规划中的宁淮城际、北沿江高铁以及正在运行的宁启电气化快速铁路都将经过六合西站,其中的宁淮高铁已于2019年9月20日正式开工建设。

  3、仪征北站(北沿江高铁)

  仪征,江苏省县级市,由扬州市代管,古称真州,是南京都市圈成员。北沿江高铁仪征设站方案还在研究,很快就能见分晓,仪征人请静待佳音!

  4、扬州东站(连淮扬镇高铁、北沿江高铁)

  扬州东站是连淮扬镇高铁的中间站,也是城市交通基础设施重要的标志性工程。

  站场将采用高架形式,设置2条正线、4条到发线,建设2座岛式中间站台、2座旅客进出口地道,东西宽60米,南北长2250米,总占地面积200亩。预留西侧站房及北沿江场。

  根据建设计划,将同步实施地铁1号线穿越预留工程,规划建设集铁路客运、公路客运、城市轨道、地面公交、出租车、社会车辆、旅游大巴、机场大巴等多种交通方式为一体,实现“零距离换乘”的综合交通枢纽。

  5、泰州南站(北沿江高铁、盐泰锡常宜城际高铁)

  泰州南站是北沿江高铁与盐泰锡常宜城际高铁合设的枢纽站,也是目前为止泰州境内唯一一个待建设的枢纽站。

  6、黄桥站(北沿江高铁)

  该站是北沿江高铁在江苏省泰兴市(泰州下辖县级市)黄桥镇所设的车站。

  7、如皋吴窑站(北沿江高铁)

  该站是近期被披露北沿江高铁在南通地区新增的站点,规模应该不会太大,如皋已经建成了如皋站,在建的如皋南站有望于年底启用,对如皋来说,吴窑站的设立有锦上添花的作用。

  8、南通站(宁启铁路、北沿江高铁)

  南通站,位于南通市港闸区永兴大道南通站,于2002年10月开工建设,2003年办理货运,2004年7月1日开办客运。

  2007年4月18日,南通站经扩建后投入使用。2016年5月15日,南通站正式开行动车组列车。

  2020年6月底或是7月初,通沪铁路将通过联络线进南通站。

  规划的北沿江高铁将引入南通站,南通站打造综合枢纽站,条件优越,南通站配备动车运用所,使得南通成为江苏省内继南京、徐州之后第三座拥有动车所的城市。

  9、海门北站(北沿江高铁)

  海门北站是南通新机场站的工程名,等南通新机场建成后,可能会命名为“南通机场站”,届时,兴东机场可能已经转为货运机场,南通依旧只有一个民用客运机场,并不存在两个机场的说法。

  10、启东西站(北沿江高铁)

  启东西站,位于江苏省启东市北新镇和王鲍镇交界处,吕北公路东侧、336省道南侧。

  11、太仓站(北沿江高铁、沪通铁路)

太仓站位于江苏太仓浏河镇新塘的石头塘东侧、S339省道南侧,为中型站,最高聚集人数1500人。该站与通沪铁路并站,引入太仓站南沿江高铁场。(中宏网江苏综合整理)

【导读】2021年《全国高速公路收费标准》高速公路收费有开放式收费和封闭式收费两种,开放式收费是在上高速公路的收费站领取IC卡,到下高速公路的收费站,收费员刷卡按显示费用收取通行费,一般见于线路较长的高速公路,我国大部分连接城市间的高速公路是这样的收费方式。

北京高速公路收费标准:

北京把车辆分成五类来进行收费:
一类车,客车:7座及7座以下、货车:2吨以下。G1京哈高速、G6京藏高速、G7京新高速、G45大广高速、G4501六环路、G102通燕高速、G106京广线、S15京津高速、S36机场北线、S46京平高速。这几条高速,都是按照公里收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车站与车站之间的区间称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