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电宝买下后,扫码再取一个充电宝后把自己买的插进去,还收费吗?

共享充电宝有“陷阱”,借五分钟不到无法归还,被迫花99元买下!

现在人们的生活真的是非常的方便啊,出门可以打车,吃饭可以网银支付,就连手机没有电了都可以随处借到充电宝,共享充电宝的出现给很多的人带来了便利,毕竟现在人们对于手机的使用频率实在是太高了,基本上可以这样说,手机不离手,更不离身,不管是上厕所还是吃饭,都要拿着手机戳楞两下。

没电的时候便是最尴尬的时候,这时共享充电宝的出现,完美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但这种东西毕竟是借的,是要花钱的,甚至如果你不偿还的话,不仅需要支付更多的钱,更会影响到自己的个人征信,有的黑心商家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所以会想方设法的坑借充电宝的人。

根据相关媒体的报道得知,在近日家住吉林长春的李女士爆料称,自己便遇到了这样的事情,李女士称,自己再出门的时候借用了一个共享充电宝,可就用了短短五分钟的时间,回头去还的时候,却无法归还,最终李女士只能自掏腰包将自己花了99元将充电宝买了下来,因为这些充电宝的价格非常的便宜,根本不值99元钱,于是遭遇到这种事情的李女士便认为,自己是遇到了共享充电宝厂家设下的“消费陷阱”,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据当事人李女士称,自己之所以会去借用充电宝,完全是因为自己在吃饭的时候,手机快要没有电了,所以她便到附近的一个充电宝站点扫码借用了一个充电宝,可在李女士吃完饭后充了一会电去还充电宝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借用充电宝的机器居然全部都被人塞满了,她表示自己借的时候还没有,这才没过5分钟,怎么就满了,对此她感到非常的疑惑,又感到非常的无奈,无法归还的她,只好自掏腰包将充电宝买了下来。

对于此事,李女士认为自己是被商家套路了,她称当天她从手机上搜过附近的另外一个充电宝机器,可那个机器同样被摆放得满满的,自己之所以还不上充电宝是因为与商家合作的人在自己借用走后,立马拿出新的充电宝填满了,因为商家有相关的规定,如果没有按照时间归还充电宝的话,那么就必须要将充电宝买下来,对于此事,共享充电宝公司给出的相关解释是,保证用户能够借到充电宝,但是并没有说保证用户能有地方还充电宝,从这一点来看,显然真是的意图就是为了将这些便宜的充电宝,以极高的价格卖出去,这不就是所谓的消费陷阱吗?

本来共享充电宝这种东西的出现,是为了让大家的生活便利,可是有利益的地方必定会有黑幕,有很多的无良商家,会与充电宝厂家合作,做出一些坑害消费者的事情,他们为了将这些便宜的充电宝卖出一个高价格,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其实像是李女士这样的遭遇,在很多地方都曾发生过!

这就是所谓上流人士口中的共享经济,如果说共享经济就是这样去坑骗消费者的话,那么这又真的算得上是共享吗?如果说真的是消费者忘记还了那付钱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自己刚从那里借的充电宝,转眼间就插满了,这不可能是消费者做的吧,毕竟充电宝站也不是只有这一个地方,就那么巧,全部都到一个地方还充电宝了?

不知道大家对于这件事情,是怎么看待的呢?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

(原标题:每小时费用从1元涨到4元 共享充电宝悄然涨价)

封面新闻记者 曹菲 实习生 杨雅莎 摄影报道

在日常生活中,就餐、购物、坐车,疫情防控时期公共场所的进出,全都离不开。随着人们对手机依赖性的增强,“电量焦虑症”也越来越普遍。许多人看到手机屏幕右上角的“”变红,就会不由得紧张起来,疯狂寻找“救命稻草”——充电宝。

正是看到这种需求,以低廉的价格进入市场,并迅速收获大批用户。然而,当消费者养成使用习惯,共享充电宝却悄悄涨价了。从最初的1元/小时涨到4元/小时,24小时封顶价从20元涨到40元……不少消费者直呼“用不起”。

共享充电宝涨价情况如何,消费者对此是否接受,涨价背后又反映出怎样的经济规律?带着这样的疑问,封面新闻记者展开调查。

许多商场里放着多个品牌的共享充电宝

普遍4元/小时、最高40元/24小时

消费者因价格上涨自购充电宝

3月9日中午11点过,成都春熙路某商场内,张女士正在扫码租借充电宝,“出门一般不带充电宝,又离了手机,没电了只能借。”作为共享充电宝的忠实用户,她很早就发现了租借费用的变化:“最开始每小时只要一块钱,现在涨到三四块,我还扫过6块钱一小时的,确实有点贵了。”

张女士向记者讲述了3月8日两次租借充电宝的经历。中午在商场吃饭时,她先以4元/小时的价格借了一次;下午去医院看病,手机又没电了,只能再花6元借一次,“借了两次都没把电充满,4块钱连50%的电都充不到。”

成都市民张女士在商场租借充电宝

杨女士也发现共享充电宝涨价了。9日中午1点过,成都市二医院门口,她正在用自带的充电宝给手机充电。

“我以前几乎每天都要租借,就是因为涨价了才买了充电宝。”她说,“涨价后每小时租借费少则三四块,多的要五六块,平均每天要花6到10块钱给手机充电,一旦忘记还,十几二十块就没了,两次就够买个充电宝了。我手上这个才50块。”

春熙路某商场里,怪兽充电的价格为4元/小时、28元/24小时

同一品牌不同场所计费标准不同

3月9日,记者走访了成都春熙路附近的商场、临街店铺和医院,发现主要的共享充电宝品牌有街电、怪兽充电、小电和美团,这些品牌每小时租借费用多为3元和4元,24小时封顶价格从20元到40元不等。共享充电宝进入市场时的价格为1元/小时,涨价为普遍现象。

张女士租借记录显示,怪兽充电24小时封顶价高达40元

张女士租借充电宝的缴费记录

记者还发现,每个品牌在不同场所的计费标准也不同。以怪兽充电为例,在伊藤洋华堂里的价格为4元/小时,28元/24小时;在群光广场的价格为3元/小时,30元/24小时。受访者张女士的缴费记录显示,在来福士广场,怪兽充电的24小时封顶价高达40元。

这一点也得到了怪兽充电客服的证实。客服称,在不同的场所,充电宝的计费标准也会有所不同,价格由公司和商场共同商议决定。

成都市二医院附近一店铺门口,街电的价格为3元/小时,30元/24小时。

共享产品多会经历涨价阶段

记者发现,以低价占领市场后突然涨价,似乎是共享产品发展的普遍规律。以共享单车为例,起步价从最初的1元提高到1.5元,现在骑一次往往要两三元,网友吐槽“比坐公交还要贵”。

然而,就算共享产品价格不断上涨,许多消费者仍会持续使用。张女士告诉记者,她经常忘记给自己的充电宝充电,而且觉得太重懒得带,出门在外手机没电,只能租借充电宝。“以后会尽量选择便宜的,如果只有贵的也没办法,再贵还是会用。”她说。

杨女士虽然已经买了充电宝,也没有完全放弃共享充电宝。“我经常丢充电宝,现在这个不知道是第几个了。”她说,“现在吃饭、坐地铁都要用手机,如果电量掉到10%,可能连家都回不了,这时候就必须借。”

不过她也表示,如果价格涨得太离谱,共享充电宝可能还是会被像她这样的年轻消费者淘汰。

本文来源:封面新闻 责任编辑: 王凤枝_NT254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充电宝还需要扫码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