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数码城一逛,发现现在电子产品不好做,这些人都求着你买手机,买电脑?

广东深圳,一名女子到数码城购物时丢失了平板电脑,为了快速找回丢失物品,她便想要调取数码城内的监控录像来找到小偷。可万万没想到,她的要求被直接拒绝不说,还被保安殴打了一顿,遭到威胁“信不信打死你!”

有网友评论:如此“尽职尽责”,那点工资真的对不起你们!

保安在最近一段时间很“火”,先是有广西保安用制暴工具叉外卖小哥脖子,接着又有湖北仙桃保安当场打死外卖员,几乎同一时间,广东深圳又曝出保安殴打女顾客事件。

几大涉及到保安的热点事件接连发生,将这个群体推向了风口浪尖。

人们不禁要问:保安,你们到底哪里来这么大的火气?

认真说起来,可能在多数普通人心中,保安并没有什么存在感。大家对这个群体的印象就是“看门”,做做样子,象征意义远远大过实际。

但就是这样一个原本被人忽视的群体,近期却闹出了很大动静,一再吸引人们的目光。

1月1日元旦,一名女子在深圳某数码城购物时不小心丢失了一台iPad平板电脑。她发现物品失窃后,联系了数码城市场部,希望对方可以帮助找回来。

可一个晚上过去,数码城那边也没有给她带来好消息。

女子很失望,理性告诉她这件事只有靠自己,否则一定找不回丢失的平板。下意识的,她就想到了数码城遍布的监控摄像头,觉得只要看到监控视频,就可以知道是谁偷了自己的物品。

女子想到就做,于1月2日一大早就找到了商场保安,要求查看监控视频。

对于女顾客的要求,保安表示了拒绝,因为这并不符合规定。女子并没有放弃,而是当场表示要投诉保安。同时,她拿出了手机对着保安拍摄。

从客观角度来讲,女子的做法明显不对,擅自用手机拍摄别人,属于侵犯他人隐私,是违法行为。

保安见到女子拿手机拍自己,显得非常生气。女子的表述是“他一直朝我走过来,表情已经很恐怖了!”接着保安就用手挡住手机,并对女子进行了殴打。

曝料女子上传的视频显示,她用手机拍摄对方,对面同样有一个男性拿着手机拍摄她,应该是想要留下证据。

保安冲过来时,她拿着的手机非常摇晃,先是保安出言恐吓“你再录一下试试!”接着传来了尖叫“你打我干嘛?”后来又有保安又叫道“信不信打死你!”

以上就是事情的大概经过,女子无法调阅监控,便威胁投诉保安,还拿出手机拍摄。保安则做出了强势回应,你敢拍我就敢打。

事后,根据照片显示,女子左上唇鼻子一边有几处明显伤口,应该还出了不少血。

其实客观地看待这件事,讲双方都有错。首先,女子并没有权力调阅监控,想要得到相关内容或截屏,需要先行报警,在他们允许的情况下才可以这样做。

女子第二天被打后才选择报警,可见她从一开始就没想过找警方寻求帮助。相信认同她做法的朋友应该有不少,有时候丢失财物只能靠自己,靠相关机构是没用的,除非是外籍人士,一包口香糖都能给你找回来。

其次,女子威胁投诉以及拍照同样是有错在先,并没有考虑到保安的难处。

但不管怎么说,数码城保安都犯了一个大的错误,那就是动手殴打顾客,还把对方打出了血。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可以认为数码城有错在先,女子的财物是在数码城被偷窃的,后者负有一定的责任。女子在对方没有能力找回丢失物品的情况下,选择依靠自己,错又在哪里呢?

反观保安,任你有千般理由,殴打顾客本身就错了,也占不到理。

对于深圳保安打女顾客这件事,知情人士表示,广东那边的情况就是如此,个别地方的保安素质很差,有点类似于“混混”。

有网友作出深刻评价“同样是底层人,一些保安显得非常另类,似乎把自己当成了执法者!”

想想也是,穿着一身类似的服装,有的保安就把自己当成了执法者。还仗着身份欺负别人,甚至把别人打伤打死,完全忘了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可实际上呢,他们离开了这个岗位会连那点幻想都不会存在,只能继续找工作上班。

还有的网友给了一个最扎心的评价:保安这样尽职尽责,老板应该给他们加工资,要不然那点薪水怎么对得起打人要付出的代价?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作者 | 悟空没有棒儿 编辑 | 豌豆

“靓女,来看看新款的口红啊!”

如果你现在路过深圳华强北,你会惊讶地发现,这座全国最著名的电脑城之一,不少店铺竟然改行卖化妆品了

“不卖电脑卖美妆,宅男的欢乐园没落了。”华强北的转型,引来不少网友的感叹。

你有没有发现,几乎每个城市都曾有一个人尽皆知的电脑城:在北京它叫中关村,广州是岗顶,在深圳它叫华强北,在武汉是广埠屯,在南京则有珠江路……像是约定好的一样,在每个城市遍地开花。

不过,伴随着城市的升级改造,这些电脑城正在逐渐成为记忆,仔细想一想,你上一次逛电脑城是什么时候?

上世纪90年代,随着家用电脑的普及,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各大城市,大大小小的IT卖场应运而生。

就拿北京来说,仅中关村地区就有太平洋、硅谷、海龙城、e世界、鼎好等数家电脑城在此争抢生意,中关村地区电子卖场总面积一度超过32万平方米

那会儿的电脑城,绝对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1996年的中关村,有个年轻人在这里推销刻录机,后来他转去做了互联网电商,将原本小小的门面,变成了一个商业帝国。

这个年轻人是刘强东,他却并不是中关村诞生的唯一大佬。雷军、李彦宏、柳传志等互联网大佬,他们或曾是商贩,或曾是小公司的老板,中关村承载了他们成名前的奋斗故事

虽然中关村引领了一代风骚,但其他电脑城也不遑多让。深圳的华强北,号称“中国电子第一城”,这里曾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元器件集散中心,是全国电子零件商的货源地。30多年来,华强北诞生过50个亿万富翁。

如果你有个在深圳工作的朋友,恭喜你有代购了。靠着苹果水货和配件起家的华强北,拥有着“中国手机行业风向标”的名号。

电影《过春天》里就曾在华强北取景拍摄,女主角佩佩往返于深圳和香港“带货”,一次她不小心摔坏了手机,于是便去华强北想要找人修,却被一群想要收购新机型的潮汕商贩团团围住。

据导演白雪调查,2015年iPhone6上市时,在华强北能以上万元转卖,而iPhone4时更加火爆。

▲《过春天》里佩佩在华强北找人修手机

华强北强大的山寨能力也常为人们津津乐道。有媒体报道,苹果正版AirPods Pro发布仅一周,华强北就有供应商表示第一批山寨款已经发货,甚至有人评论“质量比正品还好一些”,“没有华强北不能造的”这一评价一度深入人心。

▲没有倡导盗版的意思,大家还是支持正版哦,手动滑稽.jpg

在广州,不知道岗顶,就像在北京不知道中关村一样,是不可能的。“买电脑,到岗顶”,是那一届极客年轻人的潮流。这里有百脑汇、总统数码港、合众太平洋数码广场等多个商城,它们一起组成了广州的数码王国。

▲“北有中关村,南有石牌村”,在广州,岗顶电脑城是一张响亮的名片

武汉的电脑城则都在广埠屯,短短一公里的街道,聚集了7家大型数码产品卖场。而在其他城市,天津的白堤路、南京的珠江路、成都的新世纪、安徽的步瑞祺,都曾是当地的翘楚。

那时候,它们是大众科技生活的唯一供应商,更是数码DIY者心目中的圣地。无论在哪个城市,电脑城周围均是车水马龙,外面停车难,里面人挤人。

广东省电脑商会会长陈芝华曾经在太平洋电脑城经营三十余年,对媒体回忆时,直言“晚上数现钞数到手都软”

电脑城不光是店家们的回忆,也是许多消费者的青春回忆。“兄弟,要盘吗?”这句让人脸红的神秘问候,会让很多人想起从前逛电脑城的日子。

几乎每个80后、90后的第一台电脑,都来自电脑城。买台式机的人,会自己买齐主板、CPU、显卡等,拼装成一台专属于自己的电脑,显得自己动手能力特强,当然,另一个原因也是省钱。

直到笔记本电脑问世以后,买电脑上电脑城也仍是一个普遍的选择。小到鼠标、U盘,大到笔记本电脑、单反,常常货比三家到把整个电脑城转遍的地步。

上流君还记得人生中的第一台笔记本电脑,就是在武汉的广埠屯买的。那时候对电脑知识一窍不通,看见什么都觉得新奇。咱也不太懂,咱也不敢问。

直到在懂行的表哥的带领下,精挑细选买到了人生中第一台笔记本电脑(同时也花了人生中第一笔巨款),捧着它的兴奋感,真的持续了好几个星期。

在网购还无法像今天这样随时随地下单的年代,电脑城就是城市里最新潮最有科技范儿的地方,电脑相关的最新配件都会出现在这里。

许多商家为了招揽顾客,会在样机里装各种游戏。就算不买东西,去电脑城逛逛,玩一玩最新的样机,打打游戏,也是当时的时髦。那时候的电脑城,热闹程度基本相当于一个商圈,不输给任何一个购物广场。

奇葩说辩手邱晨就曾发微博表示,自己曾经的理想之一就是在电脑城卖组装电脑,随时抚摸最新的CPU和主板

那时候的电脑城就是一个数码科技集市,即使是同一品牌同一型号的产品,也能货比三家。扎堆的店家,会给人一种这里“成气候”的感觉,认为这里的卖家更专业。而且电脑城里卖电脑和卖软件的都有,跑一趟就全部齐活

有盛必有衰,有聚必有散。即使是现代科技武装起来的电脑城,也逃不过古老的玄学命理。在电商的冲击下,这些电脑城一个接一个关停、改造或转型。

今年6月,有21年经营历史的百脑汇北京旗舰店宣告歇业。这个总面积达2.2万平方米,拥有400多家商户的电脑城,曾是北京的地标建筑之一。

百脑汇的死亡,不过是消逝中的电脑城的一个缩影。虽然不少人扼腕叹息,但电脑城的衰落,却并不是新话题

随便搜索“电脑城”,出现的标题不是“失意”就是“被遗忘”,在它们停业时总是赚得一波情怀感慨,但大家无非也只有在朋友圈说上一句“再见”,实际要买电脑、手机还是选择电商。

这一选择的背后也是商业逻辑的自然规律,电脑城本身就存在很大问题:套路太多水太深,一些商家搞起了“坑蒙拐骗”价格虚高、以次充好、霸王条款屡见不鲜,许多萌新小白去了只能被宰。

部分不法商家甚至十分“社会”,在记者暗访时搞围追堵截,当着工商部门的面,现场威胁要“弄死记者”。这条新闻下面,网友的评论是这样的:“中关村还是那个中关村,一点没变”,由此可见电脑城欺客的负面印象有多么根深蒂固。

▲去一趟中关村,还得冒着被“弄死”的生命危险,怕了怕了

相比于电脑城传统的零散售卖模式,电商具有多重优势:没有了中间商赚差价,直接拉低了价格,大大挤压了电脑城的利润空间;方便快捷,看好配置,分分钟下单。无需大费周章花好几个小时去电脑挑选,还得冒着被骗的高风险,这些都是人们逐渐抛弃电脑城的原因。

早在2009年,中关村就已经不再鼓励电子卖场在该区域发展,这里开始逐渐为高端产业发展腾出空间。2016年,中关村e世界电子城、海龙电子城相继停业转型,在电脑城做生意的商户逐渐退出。

如今的中关村,早已往“科研”、“创新”的方向发展,曾经的电子一条街,变成“中关村科技园”。

在其他城市,电脑城也大多走上了关停改造、升级转型的道路:

2018年2月28日,广州太平洋电脑城停业,被改造成公寓酒店。

上海本地挺有名气的芙蓉江电脑城也于2018年关门,大楼一分为二,上面变成办公楼,下面改成菜市场。

华强北卖起了化妆品,据说利润远高于电子产品

武汉的广埠屯电脑城,也改为美食一条街,卖起了黄焖鸡和臭豆腐。

转型的道路多种多样,唯一能确定的是,哪一条路都不那么简单。电脑城这一商业形态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随着城市的转型升级,也将迎来更加顺应时代的新发展。

属于电脑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会记得和好朋友一起在电脑城打游戏的时光,也会记得和老板们斗智斗勇讲价的经历。面对电脑城的消失,就像面对人生中第一台电脑的感情一样复杂,最后不得不说声再见。

你曾在电脑城有着怎样的经历?

如何购买摄影器材才能省钱?

  在摄影器材里面是广大摄影爱好者又爱又恨的东西,随着品牌厂家的不断升级换代,它的更新速度也是相当快的。而且原装镜头的价格也不菲,是追求器材的那些“器材党”永远也没法满足的东西。那么,如果才能买到物美价廉的摄影器材呢?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购买攻略。

  首先,无论是什么都不懂的菜鸟,还是身经百战的老鸟高手,购买摄影器材时都离不开以下的总路线:买什么——行货/水货——哪里买——多少钱——发票/售后问题。

 买什么:选准适合自己的器材,买了不适合的等于浪费钱

  高手对此当然了然于胸,但是菜鸟可能就会苦恼了:到底选什么好?这里有个大前提,任何器材都不可能满足你一辈子的摄影需求,选择器材时,只需考 虑未来两 年内的事情。如果明知自己不会折腾各种镜头,那就不用考虑单反甚至微单相机;如果明知自己短期内不会买单反,那么现在买镜头就不用纠结是否支持全画幅;……

  还有一个重点,除非你购买器材是为了工作赚钱,否则选择时尽量挑轻便方便的,已经有无数朋友、网友抱怨过,买回来的单反实在是 太重太大太不方便了,根本不想拿去旅游,整物色一款轻便的相机。这样无形中就等于浪费了钱,一款相机能让你拍出好照片的前提,是它能让你愿意带出去拍照。

  当然了,并不是每个菜鸟都懂器材,也不是每个菜鸟身边都有高手可以经常询问,这时自己吸收知识才是解决问题的硬道理,其实就跟我平时对新手所提 示的“多 看、多拍、多分享”一样,没有什么事情是一定要有人教你才能学会的。如何才能快速地吸收摄影器材的相关知识?当然是要留意PConline数码相机频道、 摄影论坛以及摄影部落三大重地,接收最新的器材信息、查看最全的器材评价内容、分享最丰富的摄影技巧与作品。

 行货/水货:行货有保证、售后好;水货相对便宜、存在掉包机会、售后拼RP

  买行货还是买水货,这是一直以来的争论重点。站在公正的角度来看,我们当然提倡大家购买正规行货,不仅产品有保证,厂商的保修也是更为完善。但 同时我们 也不能忽视水货的低价,尤其是近年海淘购物的兴起。只要能接受配件容易被掉包、售后保修基本靠RP的条件,那么选择水货将会是一个最为直接的省钱方法。

  近年来各大相机厂商对国内行货市场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了,水货低价对行货冲击的情况也越来越被厂商重视,不少厂商在行货定价上走得越来越积 极,不少器 材的行货价格可以与水货购买成本持平,甚至低于水货。这种“行货还比水货便宜”的情况,一方面可以反映出厂商对整顿市场渠道的决心,另一方面也告诉我们,弄清楚多方面价格渠道高低不同的重要性,不要一味地觉得水货就是便宜。

哪里买:网上大电商、淘宝行/水货、器材城实体店、电脑城实体店、去香港、海淘

  电商冲击实体店铺的言论已经说了很久了,也确实不假,大电商有资金有实力有渠道可以把价钱做下去,而且加上大电商互相之间的竞争、每逢大时大节都会搞的促销优惠活动,价钱已经不像几年前那样高高在上。

  至于在淘宝上购买行货或者水货,由于都是小店经营,当然是不会有大电商那样规范,猫腻相当多,这样条件下的网络购物犹如“隔山打牛”,一般我们都不太建议菜鸟采用这种渠道。

  如果你附近有摄影器材城,在那些实体店购买器材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首先店铺集中方便你比价;其次也是由于店铺集中,店铺之间也有互相比较,购物 的整体差 异不会很大;最后就是器材城通常也有很多高手出没,如果你口才了得,巴结到一两个高手为你“保驾护航”也不是不可能的。

  电脑城实体店的推荐度相对没有器材城的高,但也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选择。因为电脑城卖相机、卖摄影器材的店铺不会很密集,比价时就需要多点脚力。而且电脑城的人流也较为复杂,遇上猫腻的可能性相对高一点点。

  至于去香港购买,这个渠道我们吐槽已经不止一次了,综合来说并不会为你省多少钱(有时香港还更贵)。

  至于时髦的海淘渠道,价钱方面优势最大,产品绝大部分没有问题(第三方卖家除外),购买过程也不是很复杂(具体可以参考这个海淘终极教程)。但 选择海淘渠道,你就必须接受以下事实:要等很久,起码三周以上;基本没有国内保修服务,坏了找人付费维修;部分品牌海外产品没有中文菜单;部分品牌国内行货比海淘更便宜。

多少钱:大电商尽管挑最便宜的买,淘宝店和实体店别贪1%、2%的差价

  在产品普遍都很可靠的大电商渠道购买,当然就是挑价钱最低的来买。如果不是很急着买的话,大家都可以关注PConline热门栏目“今日聚超值”的客户端、微博,第一时间接收各种超值器材购买信息。可以说,在大型电商购买摄影器材是最最最没难度的。

  要是真的要在淘宝店购买器材,建议不要贪图那小小的价钱优惠(5000元的器材,1%就是50元,2%就是100元),宁愿贵几十一百,也要选 一家信誉 度高的。摄影器材城、电脑城实体店也是这个道理,看到门面大、里面客人多、服务员看着靠谱的,就算贵一点点,相对来说也是更好的选择。

  至于海淘方面,当然也是关注我们的“今日聚超值”啦,里面也有很多海淘摄影器材的信息,不仅仅只是大电商的哦。

发票问题:大电商都会提供发票,淘宝行货也会有,实体店可以“后开”

  这里有一个最大的前提,行货保修期内,厂商的免费保修都需凭有效发票执行,所以我们建议大家购买行货时都要索取正规的有效发票。

  各大电商都会提供发票,在淘宝上销售行货的店家也会提供(大家都不想有麻烦的),而实体店则有一种折中的方法,之前我们都没有提及过。实体店一 般会建议 大家购买行货时不开发票,而当大家在保修期内真的要进行免费保修,就回到实体店”后开“一张有效发票。留意一点,如果超过免费保修的期限(一般是一年), 那么发票就没有意义了,这样后开的操作方式无疑等于省了5-7%的发票成本。

  在香港购买(其实我不想说这个渠道的)佳能、尼康、索尼三个品牌的产品时,索取正规发票,可以到国内进行联保,但其他品牌普遍没有唱这个调调(大厂果然有大厂的风范)。

  至于购买水货、海淘等渠道,发票自然是没用的,要么就是店保(卖水货的店),要么就是自己付费维修(海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值得买的电子产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