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硕ROG STRIX LC 360 RGB WE小白龙 白色纪念版能压住 Intel 酷睿 i9 12900KS吗?

美商海盗船在电脑圈一直富有名气,在机箱、电源、内存、散热器,甚至是外设领域都做得不错,产品的设计工艺、性能表现都让人印象深刻。水冷散热器领域,美商海盗船也在不断增加产品线,为了满足中塔和全塔式机箱玩家的需求,他们也推出了420规格的水冷产品,就比如这款带有LCD屏幕的ICUE H170i Elite LCD 420水冷产品,它采用超越360规格的420冷排,风扇也从360水冷标配的120mm风扇全部换为140mm风扇,这让它不管是横向还是纵向都体型增大了很多,散热性能有着优秀表现。


有着豪华材料和炫丽RGB灯效的ICUE H170i Elite LCD 420水冷还新增了一个LCD显示屏,可以显示温度,与RGB灯效的结合让它看起来更酷炫,显得更有高端旗舰气质。这块IPS面板的LCD显示屏可以配合美商海盗船的iCUE 软件,能够实时显示CPU温度、水的温度等等,甚至还可以自定义显示的图案以及动图,包含了很多美商海盗船品牌主题的图,信仰也加了分,实用性大的同时,可玩性也很高。


包装&外观设计

美商海盗船海盗船ICUE H170i Elite LCD 420一体式水冷散热器延续了美商海盗船标志性的包装,以黑色为主色调,辨识度很高,包装正面的黑底背景上可以看到这款散热器的运行效果图,还能看到三个风扇和冷头都是有RGB灯效的。



包装侧面的一角上很鲜明的列出来ICUE H170i Elite LCD 420的兼容性情况,兼容性是非常广的,另一角上可以看到内部的各部分部件有哪些,非常明了。打开包装可以看到各个部件都被塑封包装,非常用心。


再来看看来ICUE H170i Elite LCD 420水冷散热器的主体,这款的冷排体积很大,作为高端水冷、所采用的的设计、材料都是非常高端的,冷排的网呈现得不仅很规律,还非常精致。


这个水冷头是分为屏幕上盖和水冷头两部分的,这个屏幕上盖可以安装和拆卸,是一块圆形2.1寸LCD显示屏,采用24bit全彩IPS 面板,分辨率为480x480,支持最高30FPS,亮度最高为600nits,能配合使用自家的iCUE软件使用。



水冷头部分锐利八角形设计。另外,硅脂也是提前涂好了的,非常平且薄,这也是涂抹硅脂的最佳效果了,我们手工涂抹的话很难达到同样的效果。而且这个水冷头的整体是加入了RGB环灯设计的,可以通过iCUE软件调整RGB灯环的灯效设计。


值得一提的是产品自带CORSAIR iCUE Commander CORE,通过主板上的USB2.0和电脑连接,一个SATA电源接口用于供电。通过这个灯光控制器,可以最多控制6颗风扇,准确调节他们的转速及单独调节每颗风扇的每颗LED灯珠,即便接上水冷还可以额外再接三个风扇,给风扇多的电脑安装带来了非常大的便利。


31.8dBA。后续我们也会进行风扇测试,来看看它能达到什么样的实际水平。



扣具方面,除了冷头上预装的Intel主流消费级平台的扣具,其他平台的扣具都在包装上明确标注清楚,扣具为模块化设计,无需工具就可完成在AMD和Intel平台的安装和使用。值得一提的是,有一套 Intel 平台专用背板,还有一套12代处理器专用的LGA 1700接口专用底座铜柱。


420一体式水冷散热器可不是什么机箱都能装下的,这种大散热器装机所搭配的机箱也是大机箱,本次装机用的机箱是美商海盗船iCUE 7000X RGB机箱。装的是intel平台,冷排及风扇的安装过程很轻松,冷头虽然花了点功夫,但也能将其对准CPU的中心部分。


整体来说,这样的装机体验还是相当不错的,但是在理线方面需要多一点耐心,而且还得把机箱里的风扇线都留在靠近机箱理线背板那一面,不然会影响观感。

安装完通电后就可以看到风扇及冷头呈现的实际观感了,可以看到RGB灯效的表现很炫丽,而且这个LCD屏幕还可以具体显示出温度情况。值得一提的是,iCUE是美商海盗船产品不可忽视的重要卖点,它可以调整散热器的风扇和泵的速度,控制并与所有兼容iCUE的设备同步RGB灯光,还可以监控CPU和冷却液的温度。



用户可以在电脑端使用iCUE软件对美商海盗船ICUE H170i Elite LCD 420水冷散热器进行调控,自定义调整水冷头上液晶屏的显示内容,包含了硬件信息、图片、灯光效果、动画和时间等。软件整体的体验非常舒适,很高。比如用户可以对风扇的转速进行设置,调到自己最档位。也可以对液晶屏的显示内容进行自定义设置,官方提供了多种灯光效果,用户如果都不喜欢,也可以自定义制作。





另外,对于的图像信息,除了官方提供的内容。用户也可以自行加入图片,甚至是GIF动图,在软件设置完成后最终会显示到屏幕中,配合独特的灯光效果,个性化直接拉满。另外,这款软件还有个控制面板,可为用户提供电脑的CPU、GPU、主板等硬件的信息情况。


由于这款美商海盗船ICUE H170i Elite LCD 420水冷散热器比较特殊,它是可以联合电脑上的iCUE软件进行调控的,因此这次的散热测试也选择了通过实际的PC平台上进行,测试软件为AIDA64。测试的项目是分别在220W功率下以及无限制功率下的AIDA64 FPU拷机测试,以此来看看水冷散热器能够将温度控制到多少,而对比的对象为同处高端水冷的华硕ROG STRIX LC 飞龙


420水冷散热器可以将酷睿i9-12900K处理器的满载温度压制在平均89.5℃,而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华硕ROG STRIX LC 飞龙 II 360 ARGB一体式水冷散热器则可以将酷睿i9-12900K处理器的满载温度压制在平均91℃。

而在没有功率限制的模式下,美商海盗船ICUE H170i Elite LCD 420水冷散热器可以将酷睿i9-12900K处理器的满载温度压制在平均95℃,而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华硕ROG STRIX LC 飞龙 II 360 ARGB一体式水冷散热器与前者保持一样的水准平均温度同样为95℃,从实际表现来看,美商海盗船ICUE H170i Elite LCD 420水冷散热器确实要比对手要更好一点。

压力测试:符合平台标准

英特尔新的LGA 1700插座(Socket V)在保留37.5mm宽度的同时,长度增加到了45mm,由方形变成了长方形,其Z高度将由7.3mm降低到6.5mm,减少了0.8mm。这需要厂商使用新的背板和支架,以满足LGA 1700插座的安装要求。为了保证CPU顶盖与散热器底部的良好接触,需要更高的安装压力。

根据英特尔官方的规格标准,LGA 1200插座的处理器所使用的散热器,安装压力至少要达到30公斤力级别,最大为80公斤力级别。如果是LGA 1700插座的处理器所使用的散热器,范围则大约是在50公斤力到100公斤力级别之间。


安装压力重要的作用在于,当散热器与处理器接触的时候,安装压力越大,两者之间的热阻就会越小。在增加安装压力的过程中,安装压力越大,热阻下降越快,但达到一定程度以后,下降速度就会减缓,直至平缓的状态。

通过压力传感器的测试,结果显示美商海盗船ICUE H170i Elite LCD 420的安装压力为71.17公斤力。

风扇测试:实际表现更优

在该项测试中,数据来源于超能网自制的风量风压测试装置,本测试装置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及ISO标准制备,通过管道试验风室多喷嘴/孔板来测量风扇的风量及风压,以及搭配不同系统阻抗(普通冷排、普通塔式散热器)下的风量,通过转速测试仪来监测风扇的即时转速,并在特制的静音柜中测量得到风扇全速及搭配普通冷排下的噪音值。


实测美商海盗船ICUE H170i Elite LCD 420标配风扇最大静压为2.77mmH2O,最大风量为82.0CFM,其中最大风量要比官方给出的标称值(82.9CFM)略低些最大静压要比官方给出的标称值(2.06mmH2O)还略微高了些。此外,安装在冷排上的风量为27.3CFM。如果对风量、风压、系统阻抗还比较模糊,可以参阅我们的科普文章《真正认识散热风扇的风量与风压》。

噪音测试:可接受范围内的小噪动

噪音测试在我们特制的静音柜中完成,静音柜中的环境噪音最低可以达到25dBA,基本上能很好的测试出样品的真实噪音水平。以下噪音值为距离声源1米处的噪音水平。在这次ID-COOLING SE-60的评测中,是我们首次使用了新的噪音测试方法。


在全速空转时的噪音为55.9 dBA,安装到散热器后的噪音值为54.9 dBA,如果在很安静的环境下,确实能听到一些动静,但也属于可接受范围。噪音测试只能作为参考,和用户的使用环境与机箱款式有关。

总结:散热优秀,个性化的高端水冷

LCD一体式水冷在外观和散热性能上确实都有着不错的发挥,但也有体验不太顺的地方,比如它的连接线实在太多了,从三个140风扇、冷排,冷头再到单独的LCD屏幕都有不少的线“缠”着你,需要用点心才能理好线并装好机。另外就是它的ICUE软件,里面的功能也蛮多,需要花点心思来研究下怎么与冷头的LDC屏幕实现互动,当你成功研究透的时候就能享受到它带给你的极致体验了,这块屏幕的素质也非常好,,采用24bit全彩IPS面板,屏幕亮度最高为 600nits,支持480x480 30FPS分辨率,而且还支持多款独家海盗船信仰动画或GIF动态图的显示画面,配合水冷头RGB灯环及RGB风扇的灯光效果,是我很满意的地方。

散热性能也值得肯定,即使使用i9-12900K CPU进行全核心P-Core频率5.2GHz AVX烧机,CPU仍能保持稳定以及不俗的温度表现。所以它的价格上探到2299元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2022年1月 办公配置②

装机QQ(微信同号): 全新正品 淘宝交易

       这套配置用的cpu是i3-10105,和之前游戏配置里的那个i3-10105F相比,多了集成显卡。这样对于办公用户来说,就不用再额外花钱购置独立显卡了。i3-10105内置的核显性能还可以满足轻度PS或者DNF、CF之类的网游。

2022年1月 办公配置③

装机QQ(微信同号): 全新正品 淘宝交易

       有多任务处理需求的用户,可以用这套带有集成显卡的i5-10400配置方案。16G内存搭配6核12线程的i5-10400,可以充分满足那些需要任务多开的用户。

2022年1月 游戏配置①

装机QQ(微信同号): 全新正品 淘宝交易

       虽然是i3,但是10代i3四核八线程的规格,其实对于很多游戏都是够用的。不夸张的说,7代以前的i5在它面前都是弟弟,只要你显卡配的足够高,95%以上的游戏都不会卡在cpu这个环节,除非你是要游戏直播,或者多开。至于到底用什么型号的显卡,那就要看你玩的游戏了。这套配置用的是入门级的GT1030,玩个lol cf之类的是没问题的;吃鸡之类的用GTX1650;大型单机游戏用GTX1660以上的显卡,不过1660的溢价比较高,考虑性价比的话建议用RX6600或者RTX2060。

2022年1月 游戏配置②

装机QQ(微信同号): 全新正品 淘宝交易

       这套配置用的是十代i5,6核12线程的规格玩游戏、做直播都没问题。目前十代i5的价格已经下探到800元以内,这应该是现在6核12线程里边最便宜的U了(不算洋垃圾和停产的型号)。显卡建议GTX1650起步,主流游戏基本都能畅玩,佛系一点的话很多大型单机游戏也能跑的起来。预算够的话就直接上RX6600、RX6600 XT或者更高的型号。

2022年1月 游戏配置③

鑫谷GP650 金牌全模组
装机QQ(微信同号): 全新正品 淘宝交易

2022年1月 生产力配置①

装机QQ(微信同号): 全新正品 淘宝交易

 12代从i5-12600k往上都是采用大小核混合设计,在拥有超强单核性能的同时,多核性能也非常强,综合性能甚至压在上一代旗舰i9-11900k的头上。以前的酷睿i5作为生产力工具的话,只能算是一般,而现在的12代i5一下子将自己的身段提升了两级。做为生产力用户,前边那张显卡溢价表你可以暂时把它忘了,游戏可以不玩,工作必须要做,溢价该买也得买。对于做生产力的主机而言,首先要考虑的是显卡的绝对性能,然后再根据自己的预算选择能承担的起的显卡。 RTX3060对于游戏来说虽然性价比不高,但是占着12G显存的优势,在渲染之类的生产力工作中是有积极意义的。

2022年1月 生产力配置②

装机QQ(微信同号): 全新正品 淘宝交易

        i7-12700k在自家上一代消费级产品里已经找不到对手了,隔壁的锐龙5900X在它面前也是黯然失色。显卡方面虽然RX6800XT和RX6900XT的性价比不错,但是对于生产力用户来说,我想大部分用户都不会考虑A卡,所以这套配置选用的显卡是RTX3080。

2022年1月 生产力配置③

装机QQ(微信同号): 全新正品 淘宝交易

       i9-12900k是目前消费级cpu里的至尊王者,性能、价格都值得拍手叫好,唯一能挑毛病的地方就是操作系统。intel 12代i5-12600k以上的型号都是采用大小核混合设计,想要充分调动小核参与工作的话就得用win 11操作系统,但是很多用户对于新系统都比较排斥,而且个别软件到了win 10代、11代的性价比还是不错的。锐龙那边看价格,一直不降价的话真没必要考虑;办公用户可以用amd的低端APU系列处理器,或者intel的i3、i5系列。

时间就是载我们前行的河流,很快就要到达2022的航标。转身再看2021年的这一段,既有“九曲黄河万里沙”之汹涌,亦有“扬子江头杨柳春”之恬静,这一年充满着温暖和祝愿,也伴随着感动和遗憾;这一年我们听见国歌在奥运赛场上一次次奏响,致敬中国航天拉开探索星辰大海的新序章;这一年疫情反复,暴雨水灾,巨星陨落,但也涌现出无数平凡人中的英雄,展现了无数平凡生活里的感动。

这一年,PC产业的脚步也不曾歇息,尽管因为显卡紧缺导致很多玩家都不能在第一时间体验最新的技术,但我们仍然看到了成千上万的硬件新品接踵而至,这里面自然也有很多不平凡的产品值得被人铭记。我们从2021年推出的新品中精选出这份年度最佳产品榜单,让更多的人认识它们的优秀。

2021年度最佳产品精选原则

◇ 市场上同类产品的领导者

◇ 在一个或多个重要特性上具有优秀表现

◇ 具有创造性、前瞻性的设计或开发思路

今年AMD和Intel在年初就发起了猛烈的对攻,但AMD只有年初的一波大攻势,他们推出了锐龙5000系列移动处理器,较Intel的Tiger Lake-H有时间上的优势,桌面市场就只有两颗锐龙5000G系列APU,基本上还是靠原来的锐龙5000处理器支撑市场。而Intel方面今年的攻势就多波次的,年初发布了面向轻薄游戏本的Tiger

Alder Lake对于x86处理器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变革,能效核与性能核这种混合x86架构是首次大规模应用到消费级市场上,而PCI-E 5.0与DDR5内存也是由Alder Lake处理器首次消费级市场,这种混合架构使其拥有强劲的单线程与多线程性能,与对手相比,第12代酷睿处理器可提供更强的单线程性能,游戏性能是彻底领先的,最强的自然是旗舰酷睿i9-12900K,它有着着目前最强的游戏性能,是追求游戏性能。

评测回顾:Intel第12代酷睿处理器天梯榜首发评测x86的变革者,步入异构新时代

评测回顾:AMD锐龙7 5800X/锐龙5 5600X处理器评测:六核游戏比对手八核还强

今年的年度最佳CPU有两个,在今年的大部分时间里,肯定是锐龙7 5800X,它虽然是去年的产品,但凭借着AMD高效的Zen 3架构,它面对着Intel今年早些时候发布的第11代酷睿毫不逊色,锐龙7 5800X的游戏性能是可以叫板酷睿i9-11900K的,而且AMD有着良好的平台兼容性,最新的处理器可以装在旧主板上使用,即使搭配主流级的B550整体平台成本也不高,这使得锐龙7 5800X有着极高的性价比。

为什么会选这个锐龙5 5600G为最具性价比CPU大家应该心里有数了,就是因为目前显卡缺货涨价导致的,AMD的锐龙5000G的核显性能确实强大,比对手的UHD 750/770强多了,性能完全是碾压。在显卡价格高涨的时候,无需独显锐龙5 5600G就能在1080p下流畅运行网络游戏,部分需求不高的甚至可以开高画质,可省下一张显卡的钱,性价比可高了。

评测回顾:AMD锐龙7 5700G/锐龙5 5600G天梯榜首发评测:目前桌面最强核显

2021年Intel罕见的在一年里推出了两代酷睿处理器,而且是用的是两种不同的接口,对应的主板自然就得用两种不同的芯片组,其中500系用的是原有的LGA 1200接口,对应第11代酷睿处理器,而对应第12代酷睿的600系则改用LGA1700接口,接口从原来的正方形变成了长方形,散热器扣具接口位置有变动,接口高度也有些微变化,需要更换新的散热器扣具。

AMD方面由于在桌面市场并没有太大动作,不过也推出了新的X570S主板,其实它的规格和原来的X570没变化,只是降低了发热量现在不需要小风扇了,板厂也顺势对把主板的用料升级到今年最新款式。

今年有不少厂家都推出了新一批的X570S主板。这些主板相比起一般的X570主板,最大特点就是芯片组上没有主动散热的小风扇,全部为被动散热。而在这些主板当中,要说规格最强大、设计最好的,那么华硕的ROG CROSSHAIR VIII EXTREME主板可以说是当之无愧。这块主板用上了总共20相,每相90A的供电,对于CPU超频完全没有问题。另外它也有2个亮点,一个是主板上拥有支持60W快充的USB 3.2 Gen 2*2 Type-C接口,第二个就是主板上还拥有2个雷电4接口,这一点在AMD的主板上是非常少见的。

微星的TORPEDO系列产品自诞生自来就是主打主流级别的市场,因而这个系列中的MAG X570S TORPEDO MAX就可以说是X570S主板里面最具性价比的存在了。总共14相的供电加上数量合适的接口以及插槽,可以让玩家以最少的预算玩到X570芯片组的全面功能,例如PCI-E 4.0,以及2.5G网卡等。

Intel的第12代CPU吸引了非常多人的目光,而作为座驾的Z690主板同样也是备受关注。在众多Z690主板当中,华硕的ROG MAXIMUS Z690 EXTREME毫无疑问是最顶级的旗舰主板。除了极致的堆料,例如说总共25相每相105A的供电、超大面积的散热装甲以及超好的扩展性,ROG MAXIMUS Z690 EXTREME还拥有不少实用的功能性设计,包括从这一代产品才开始有的显卡易拆键、可以显示系统讯息的LiveDash OLED屏幕、还有在内存插槽旁边的DIMM.2扩展卡槽等等。

一些Z690主板有一个特点就是拥有DDR4以及DDR5两个款式,毕竟目前DDR4以及DDR5之间的性能差距在游戏中是很小的,因此可以配合DDR4使用的Z690主板很显然性价比是更高的。正如微星的这块Z690 PRO-A DDR4,Z690主板应有的特性它都基本上拥有,诸如PCI-E 5.0、2.5G网卡以及WiFi-6等的功能也一应俱全。或许Z690 PRO-A DDR4并不是最堆料的Z690主板,但它肯定是在众多主板内最为贴合主流玩家需求的。

尽管今年的显卡市场受到缺货的阴影,很多玩家都无奈的吐槽如今的显卡是“空气卡”,但是就显卡产品方面,今年其实还诞生了不少设计出色的产品,或许由于如今显卡市场价格相比建议指导价溢价严重,导致玩家们对各款显卡不怎么关注了,但是回顾这一年以来,还是有众多特点鲜明的显卡设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每一代Kudan九段系都是iGame的极致之作,本以为上一代的“陀飞轮”设计已经是几乎逼近极限的豪华显卡设计,但是今年的iGame RTX 3090 Kudan显卡却显示出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做派,采用200多个零件组成,并且汲取了达芬奇手稿中的“齿轮机械 ”的灵感,通过独特的铭牌、经典产品丝印、蚀刻大马士革钢纹等等体现出极致的工匠精神,是今年我们看到的最具奢华感的显卡。

评测回顾:iGame RTX 3090 Kudan显卡评测:坚持DIY的初心而打造的硬件艺术品

一般来说,显卡产品的联名款大多是与动漫或者游戏的联名合作,这也意味着它们往往只是在外观方面进行独特的设计与改变,当然对于二次元或者特定游戏爱好者的玩家来说,这无疑是非常令人激动的,但是对于那些实用党来说,它们就会觉得这些联名对于显卡的效能并没有什么改变,没有兴趣。

而今年新推出的华硕RTX 3070 O8G 猫头鹰版显卡则不是这样的情况,通过与散热界鼎鼎大名的猫头鹰(Noctua)合作,将猫头鹰风扇带入到显卡中,使得这款华硕RTX 3070 O8G 猫头鹰版显卡同时兼顾温度以及静音,在保持低温的情况下把噪音降到极致,所以我们将今年最佳静音&散热显卡授予给它。

评测回顾:华硕RTX 3070 O8G 猫头鹰版显卡评测:强强联手打造极致静音散热!

最佳能耗显卡:XFX讯景RX 6600黑狼版显卡

放眼当下的显卡设计,可以看到大尺寸的显卡越来越多,这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显卡的功耗越来越大,需要更大的散热器来对其进行散热,那N卡来说,目前桌面端功耗最低的新一代架构显卡都要170W了,放到之前,已经是一张中高端显卡的功耗,对于喜欢低功耗显卡的用户来说很是无奈。

好在还有AMD这边,今年AMD的显卡相对来说能耗比控制的比N卡要好些,而目前能耗比最高的GPU当属RX 6600了,搭载这款GPU的显卡自然也成了能耗表现最优秀的显卡产品,就比如XFX讯景RX 6600黑狼版这款,经我们实测功耗平均为134W,而性能方面仍然能满足1080p下的最高画质,是低功耗爱好者的好选择。

评测回顾:XFX讯景RX 6600黑狼版显卡评测:大尺寸风扇带来极致清凉

前面也说了,目前的显卡设计在往尺寸越来越大的方向发展,对于ITX玩家来说这可不是个好消息,不过好在显卡厂商仍然没有放弃ITX显卡的开发,今年我们也看到了好几款尺寸小巧迷你的ITX显卡产品,而其中笔者认为最能诠释ITX精神的显卡就是影驰RTX 3060金属大师Mini这款。

一点质的不同的是,影驰RTX 3060金属大师Mini具有风扇待机停转的功能,而其他的ITX显卡很少仍然搭载这项功能。此外,影驰RTX 3060金属大师Mini也是我们测试过的目前新架构显卡中尺寸最小的一款,正面接近于正常成年人的手掌大小,并且具有非常标准的40mm双槽厚度,综合这些,我们很肯定影驰RTX 3060金属大师Mini就是今年的最佳ITX显卡。

评测回顾:影驰RTX 3060金属大师Mini显卡评测:手掌之间容纳光追世界

RGB灯效已经是目前中高端显卡的必备设计了,而要论到灯效方面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显卡,在今年新推出的显卡中则必然是索泰RTX 3080 Ti PGF OC显卡了。索泰RTX 3080 Ti PGF OC的灯光会给人一种Cyberpunk的感觉,正面的灯光从中心向左右两边延伸,很有科技感,并且背面的RGB灯效也非常好看。同时显卡末端有一个预留的接口,可以将显卡的ARGB信号输出至其他支持ARGB灯效的配件,实现整机灯光同步。

评测回顾:索泰RTX 3080 Ti PGF OC显卡评测:全方位突出的真正旗舰

存储产品方面,今年DDR4内存还是绝对的主流,厂家还是忙着堆高频还有做外观,DDR5锋芒初露,但目前饱受缺货影响价格高涨,要替换DDR4至少还有两年时间要走。

SSD方面,随着Intel平台开始支持PCI-E 4.0,越来越多的SSD开始升级新一代接口,而且PCI-E 4.0的SSD也开始逐渐分级,主流级的PCI-E 4.0 SSD性能已经可叫板以往的高端PCI-E 3.0产品,此外QLC SSD也在慢慢的增多,正在缓慢侵蚀TLC的市场份额,只不过比当年TLC替换MLC时慢多了。

其实在测试Intel 670p之前我一直不怎么待见这些用QLC闪存的SSD,但实际测试和对比同级别的产品之后,包括那些主流级的TLC SSD,才发现Intel 670p的表现是那么的亮眼,完全刷新了我对QLC SSD的认识,它的速度比其他主流级SSD都快,延迟也低,再加上日常应用大多数都是些轻量写入的负载,它的实际使用体验其实是旗舰PCI-E 3.0 M.2的水准,当然缺点自然是SLC Cache用光后极低的QLC原始写入速度,但有多少机会一次性写入超过100GB的数据?

评测回顾:六款主流级1TB M.2 SSD横评:QLC与TLC的大乱斗

最佳国产移动SSD:致钛木星10

致钛木星10移动SSD它的性能基本上达到了市场主流水平,采用全金属外壳,坚固耐冲击,体积小巧,你完全可以把它放在口袋或包包的夹层里面随身携带。长江存储推出移动SSD进一步扩充自己在消费级SSD市场的产品线,让更多的消费者能认识到致钛这个品牌,进一步扩展自家的Xtacking架构3D闪存的市场占有率才是主要目标。

评测回顾:致钛木星10 512GB移动SSD评测:把Xtacking闪存推向更广阔市场

最佳二次元内存:XPG龙耀D50 吹雪

近一两年,许多品牌都推出了自家的产品的二次元形象代言人,各类二次元联动产品也开始增多,XPG就和华硕一同打造出联名款的XPG龙耀D50吹雪内存, 将RO姬Se7en雪武战姬形态虚拟人物与XPG电竞基因相融合,带来二次元玩潮风格联名系列。XPG龙耀D50本身的底子就很不错,外观漂亮,散热优秀,而且还有DJR特挑版本,是一款不错的联动产品。

评测回顾:XPG龙耀D50 吹雪内存评测:可爱就是正义

最具颜值内存:芝奇皇家戟尊爵版

芝奇皇家戟尊爵版 的外形真的非常漂亮,在原版皇家戟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多向立体切面的设计使其拥有大量的反射面,你在不同角度上看这套内存会反射出不同的光照,搭配顶部的复杂多层次切面的钻石造型导光条,通电后会让你觉得你这套内存就如宝石一样晶莹剔透。它有着DDR4-4000 CL14高频低延迟版本,现在DDR4-4000的内存基本上时序都是CL18或CL19的,芝奇在低延迟方面真的是有一手,CL19的DDR4-4000内存延迟大概在65.6ns,而这套CL14的能跑到50.5ns的延迟,降幅非常大,内存延迟的降低有助于提升游戏帧数。

笔记本电脑作为热门品类,每一年都会推陈出新,有着大量的新机型出现在市场上,不过今年由于英特尔的低功耗移动CPU没有换代,所以轻薄本虽然新品不少,但大多是小修小改,真正意义上的全新机型鲜有能让大家特别记住的,还是要看明年12代再发力了,不过我们能注意到的是,现阶段的11代酷睿轻薄本已经越来越亲民化。

而在游戏本这边,英特尔新的11代高性能版CPU依旧“牙膏”味,所以相比之下,AMD这边就要给力很多了,他们今年新的锐龙5000系列移动CPU,成为了各家的热门首选,越来越多主流级游戏本加入红色阵营,大幅提高了性价比。而在显卡方面,自然就是NVIDIA RTX 30系列独占鳌头,AMD虽也有新的RX 6000M,但实在凤毛麟角,所以绝大多数游戏本依然都是在掌托处贴上绿色的标签。

最全能13英寸笔记本:ROG 幻13

在13英寸笔记本当中,大多数都是追求轻薄与便携,这样在性能方面必然有所牺牲,而如今在很多移动使用场景下面,用户已经不局限于简单的上网和办公了,他们可能也需要用笔记本来创作甚至打游戏,所以ROG在今年推出的幻13便是可以满足这类需求的一部全能型笔记本。

“比它便携的没它性能强,比它性能强的没它便携”,ROG幻13就是很好地处于这样的地位,当然它并非两头不到岸,不到16mm的机身厚度,让它在笔记本产品中依然能达到薄的级别,而内置有AMD八核心锐龙9移动CPU,搭配可选NVIDIA RTX 3050 Ti笔记本GPU,它的内在性能又堪比游戏本。

加上可翻转的4K或高刷屏幕,以及能够外接显卡坞的设计,都让ROG这个小家伙在扩展性和应用模式上面颇为强劲,甚至在塞入这一堆主流级硬件之后,这台小尺寸笔记本也不到万元的售价,更是让喜欢这类便携与性能兼得型笔记本的用户感到欣喜若狂。

最佳主流级设计师笔记本:华硕 ProArt 创16

由于近年自媒体的兴起,加之CPU和GPU性能越来越强,内容创作已经不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了,有很多视频UP主、摄影爱好者都可以使用笔记本就能完成他们的工作,所以OEM厂商也适时推出了应对这类需求的设计师笔记本,但相比其它家大多采用现款产品改进而来,华硕ProArt创16可以说是为设计工作全新打造的。

它在简约而稳重的外观设计之下,在键盘部分加入了一个旋钮,配合华硕ProArt Creator Hub软件,能够在创作应用里面帮助提高工作效率,其还拥有16英寸2K高刷大屏幕,AMD八核心锐龙9移动CPU,独显从NVIDIA RTX 3060笔记本GPU起步等,这些都保证了优秀的创作性能和使用体验,加上亲民的价格,足以让它成为今年主流级设计师笔记本的最佳选择。

最佳性价比游戏本:戴尔 游匣G15

游戏本作为目前笔记本市场最热门的类型,每年都有大量新产品推出,但实话说,今年真正意义上全新的游戏本却是不多的,它们大多都是在去年的基础上,对内部硬件进行升级而来,所以戴尔游匣G15这样大改款的机型实属难得,特别是考虑到它所处于偏注重成本的价格区间。

戴尔也确实在这款笔记本上面表现出了很大的诚意,全新外观设计不再有商务味,更符合游戏玩家审美,还“以下犯上”地借鉴了不少自家定位更高机型的设计特性,也算大胆了。而内部自然用到了今年AMD锐龙CPU+NVIDIA RTX 30系的黄金搭档,游戏性能有保障。

最后在玩家容易忽略的预置软件方面,游匣G15也是让玩家惊喜的,它自带有好用酷炫的AWCC智控中心,对于不深究硬件的纯游戏玩家,在使用体验上是很友好的,所以在7000元价格上,戴尔这台主流级游戏本可能不是最便宜的,但它算得上是给足料的。

在CPU和GPU高发热量的“推动”下,2021年的机箱都更为注重散热,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新机箱有很多都采用了网状开孔面板,这确实是能提供良好散热环境的保证,不过今年受显卡高价难买影响,装机量大幅下降,但我们还是能从高到低,看到机箱产品的愈发完善,每个价位都有很不错的产品,实在让玩家们种草。

而今年ITX机箱也算是比较热闹的一年,不同类型不同结构的新产品很多,其中A4结构俨然已经被更多玩家所认识和接受,这是能完善支持如今主流高规硬件安装和散热要求的优秀方案,当然在简化ITX装机难度上,我们也是能看到有不少容易装机的ITX机箱出现。

联力已经好久没推出新的ITX小箱子了,但再一次的新作还是能很好地展示了他们在这方面的出众实力。在结构上,它们用到ITX圈子里广受好评的A4结构,并在巧妙的布局下,让这个14.5L的小体积里面,也能最大安装到280水冷,把空间利用得相当极致。

再就是联力Q58的设计有种让人平静的感觉,从正面那块经过两种不同表面处理的铝板,到两侧对翻开的侧板,它都显得有序规整,而当你得知它内部装着的是一套水冷、高端CPU和全长显卡,又可能会对它的潜力感到一丝恐惧,所以它是个内外都能征服ITX玩家的魔力小箱。

近年CPU和GPU的性能越迭代越强,但随之而来的是发热量的大幅增加,所以新一代平台给机箱的散热带来了不少挑战,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很多新款机箱,都开始采用了MESH网孔面板,而在今年这类机箱当中,分形工艺的Torrent又凭借高风量设计,把机箱散热拉到了新高度。

而在提供强大散热环境之余,Torrent在外观设计上又有自己独特的魅力,你很难看到有这么庞大的机箱,却可以与漂亮、有设计感这样的词语联系上,这就是分形工艺不得不让人赞叹的地方。如果你要说它的缺点是太大了,那可能只是你还没有抬举它的勇气。

最易搞的装机套装:酷冷至尊 NR200P MAX

在我们粤语中,有句话叫作“食生菜咁易”,酷冷至尊NR200P MAX便是非常适合这般形容,它在NR200P机箱基础上对内部结构进行了优化,更方便于装机了,要知道它本身在ITX机箱中,已经是很容易装机的了,加上它出厂预置了280水冷、SFX电源,并采用可拆式竖立显卡支架,更是把装机这件事变得不是事儿,新手也可以快速装完,发个朋友圈自豪一下。

那可能有玩家会觉得这么简单,没有了装机的乐趣啊,但殊不知,喜欢这个机箱套装的用户,人家的乐趣是在快速装机之后呢?所以对于初级的电脑用户,酷冷至尊 NR200P MAX只需要给到一点点折腾乐趣,其它方面都帮你考虑好了,留精力去打你的游戏和搞创作吧,这样的产品在如今的电脑市场其实是不可或缺的,酷冷至尊可以说是开了个好头。

随着英特尔推出第11代和第12代酷睿桌面处理器,对CPU散热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使得今年有更多厂商进入到散热器市场,竞争显得更加激烈,产品也呈现了更为明显的差异化。一体式水冷散热器变得更加普及,高端和低端产品的差别更为多样,同时为适应新一代LGA 1700平台,各类产品在设计上都做了针对性调整。此外,此前较少出现的280一体式水冷散热器,也更多地在市场上出现。在一体式水冷散热器的挤压和CPU散热需求的改变,风冷散热器则趋向更高的性价比和更为实用的设计。

ROG STRIX LC 飞龙 II 360 ARGB一体式水冷散热器的定位低于龙神和龙王系列,但仍然有着相当出色的散热性能,其第七代Asetek水冷头方案、ROG 120mm ARGB定制冷排风扇与360冷排的结合,很好地完成了处理器的散热工作,在散热设计上可圈可点。新款散热器依旧设计紧凑,继承了该系列产品在安装上的便捷性,对普通用户非常地友好。

虽然在噪音控制上还有所欠缺,但ROG STRIX LC 飞龙 II 360 ARGB一体式水冷散热依然是一款非常出众的产品,散热性能优异而且便于打理,使得该款产品在高端水冷市场上有着很强的竞争力。

评测回顾:《ROG STRIX LC 飞龙 II 360 ARGB一体式水冷评测:散热效能出众的接班人

目前市场上可供选择的280水冷并不算多,不过平均质量比较高,为数不多的产品里拥有众多好手,但整体价格偏高。280水冷最有优势的是,散热效能可以紧追360水冷,但体积更小,有更灵活的安装适配性,更容易选择安装的平台,以满足个别喜欢相对小体积机箱却需要相对高性能的用户。

Kraken Z63 RGB是一款定位高端的一体式水冷散热器,全白色的色调非常有格调,而且在工艺上显得很有质感,让这款散热器显得如此与众不同。NZXT的Z系列产品一大特色是水冷头搭载的显示屏,可以通过软件来控制上面的显示画面,出色的显示效果以及可定制显示画面,增加了用户DIY的乐趣。Kraken Z63 RGB有着不俗的散热性能,整体设计在同类产品里也显得如此别致,非常适合对品质要求较高,打造白色主题主机的用户。

评测回顾:《NZXT Kraken Z63 RGB一体式水冷散热器评测:冰肌雪肤,才貌双全

最佳性价比风冷:酷冷至尊 暴雪 T400i 酷炫版

如果之前有看我们的《[视频] 14款百元内风冷散热器横评:谁是平价风冷之王? 》,应该会对酷冷至尊暴雪T400i酷炫版有一定的印象。在散热性能和噪音两方面结合下,酷冷至尊暴雪T400i酷炫版成为了我们在测试中的推荐产品。暴雪T400i酷炫版采用了四根6mm纯铜热管,底部是热管直触,配合进行增大设计的56片鳍片,使其拥有良好的散热性能。同时157mm的高度和80.5mm的厚度,让暴雪T400i酷炫版有着良好的安装兼容性。

微星MPG CORELIQUID S360一体式水冷散热器提供了一流的散热性能、安静的散热风扇以及简单易用的MSI Center,其水冷头显示屏有着不错的显示效果,可以以提供系统的各项数据,用户还可以使用喜欢的照片或GIF动画。这种定位高端的一体式水冷散热器一般都比较贵,不过其目标人群更在意的是产品的品质,价格反而是次要因素。在竞争激烈的高端360水冷散热器市场里,微星的产品在提供强劲散热的同时,通过启停技术有效降低了风扇的噪音,是其能够脱颖而出的关键。

PC电源的发展总体来说是缓慢的,虽然业内都看好ATX12VO电源,而且有不少厂商都为之做了准备,但是要进入到DIY市场显然为时过早,就连向来强势的英特尔也没有在DIY市场中展示出强推ATX12VO电源的意愿,再加上2021年里显卡价格依然让人望而却步,这就让PC电源的市场有些趋于平静。

不过在今年里我们依然有看到PC电源市场的一些亮点,例如高功率SFX电源的行列里出现了更多的品牌,同时有不少电源厂商也在新品研发上加大了投入,推出了让人耳目一新的产品,有些可以说是面向未来,而有一些则足以刷新我们对其品牌的固有认识,让厂商在玩家心中获得大幅度的加分。

最佳性价比电源:先马黑钻1000W

先马黑钻1000W并不是他们第一款面向高端市场推出的电源产品,但黑钻1000W很可能是先马有史以来底气最足的千瓦级高端电源产品,因为这款电源在设计上就非常纯粹,14cm的标准长度,支持风扇智能启停技术,虽然没有流行的RGB灯效但拥有顶流水平的性能,在各个方面都有让人满意的表现,而且还延续了先马旗下多数产品都具备的“高性价比”传统,在799元的价位可谓难逢敌手。更可贵的是,这款电源是先马自研自产的,其意义远不止是“推出一款高性能电源”那么简单,黑钻1000W的出现完全可以说是刷新了我们对先马的认识,也让先马有了充足的资本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

评测回顾:先马黑钻1000W电源评测:性能、规格与价格都极具诚意的金牌产品

ROG旗下的THOR系列电源被誉为“雷神之锤”,这里面除了电源的外形让人联想到雷神之锤外,还代表着这款电源拥有极其强悍的性能。ROG THOR雷神1000W Platinum II电源则相当于是“第二代雷神之锤”,不仅延续了前辈的配置与顶级性能,而且还进一步完善了AURA Sync神光同步灯效,并率先加入了PCI-E 5.0供电接口的支持,可以说是一款面向未来而生的顶流级发烧电源,一个让任何玩家都难以拒绝的绝佳之选。

而在显示器方面,今年市埸上变化不大。虽然说使用Mini LED背光的游戏显示器也有几个新款,但是整体的数量还是不多。而不少玩家所期待的OLED显示器,今年也就只有一款32吋的专业显示器,笔记本反而率先铺开了OLED屏幕,当然这是另外一个故事了。至于电竞显示器,今年的最高规格则仍然是维持在Hz。

外设包括了很多产品类型,有鼠标、键盘、耳机等等,鼠标在发展上已经逐渐归于轻量化和竞技化,虽说有少数习武之人不同意,但这就是鼠标大致的方向了。今年的情况来看,鼠标大厂的表现依旧稳定,而小厂也不再是“耍杂技”,都有着不错产品亮相。说到最佳的代表,罗技GPW二代值得一提,它的优势主要在于综合实力出色。雷蛇的今年则有炼狱蝰蛇V2专业版2021款登场竞争。键盘的话,今年同样是百花齐放的一年,国产轴体不再逊于国外,客制化的玩法也愈加多样。

每当说到电竞显示器,那么Hz的显示器应该就是目前来说最极致电竞的选择。来自微星的OCULUX NXG253R就是这么一部刷新率超高的电竞显示器。在360Hz刷新率的友持之下,OCULUX NXG253R的平均GTG响应时间是不到2毫秒,在拥有非常不错的响应时间之余也拥有很不错的画面色彩表现,画面及游戏性兼得。加上其内置的NVIDIA Reflex Analyzer套件,玩家可以知道自己系统的延迟瓶颈是在哪里,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更换。

K70 RGB TKL机械游戏键盘一改往日相对刚硬的形象,无论外观设计还是使用触感上,感觉似乎变得相对“柔软”,双色注塑工艺PBT键帽值得称赞。事实上,K70 RGB TKL整体仍然非常坚固,有着很好的抗损坏设计,同时节约了空间。作为一款面向游戏玩家的机械键盘,K70 RGB TKL有着各种竞技元素,同时在日常实际操控上,提供了许多生活化的元素,使用起来非常便捷,比如多媒体功能键。通过iCUE,玩家还可以进行更深入的定制。

K70 RGB TKL机械游戏键盘是一款非常贴心的产品,除了没有数字键盘区略显不便以外,体验上比以往的K70 RGB要更好。

评测回顾:《海盗船K70 RGB TKL键盘和SABRE RGB PRO鼠标体验:深藏不露,一招制胜

VIRTUOSO鉴赏家RGB XT是美商海盗船一款瞄准高端市场的耳机,展现了旗舰耳机的风格,外观出众、做工精细、功能齐全,当用户拿到手上就会非常有好感。同时这款耳机展示了良好的音质基础,以及丰富的可调性,有着过硬的基本功。VIRTUOSO鉴赏家RGB XT整体上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短板,特别是完善的多模连接方式,在现阶段照顾了用户各种使用场景上的需要,唯一称得上的缺点大概只有价钱了。

评测回顾:《美商海盗船VIRTUOSO鉴赏家RGB XT体验:高品质多模旗舰游戏耳机

最佳便携鼠标:雷蛇 八岐大蛇 V2

雷蛇经过长时间打磨的八岐大蛇V2相比前代产品有着相当大的进步,各方面的细致改进,以及新技术的应用,使得这款产品更贴近了其目标人群的需求。在保持其游戏特色的同时,还能兼顾日常使用,可以说十分地全能,而且有很好的操控手感。其电池仓的设计,得到了编辑部各位同僚的赞赏。八岐大蛇V2定位非常精准,其设计紧凑、轻量化且全面,是一款理想的便携式游戏鼠标。

评测回顾:《雷蛇八岐大蛇V2体验:理想的便携式游戏鼠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七彩虹1030v5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