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解封了快递员不把快递放门卫?

除了被报道的感人故事,封控小区的基层工作者在做什么

前几天,记者刷着朋友圈,上面是一条点评各个街道居委会的线上文档,写着居民的辛辣吐槽;下面一条,则是一篇讲述基层工作者辛苦和憋屈的文章。

面对突如其来的封控,无论是居民还是街道的基层工作者都措手不及,双方的隔阂和不理解也不断出现。那么,在被广泛报道的感人故事之外,基层工作者每天都在做什么?他们的真实工作状态是怎样的?记者翻开了青浦区华新镇朱长村的党总支副书记龚玉婷自己写的封控日记。

“尽管居民对我们(基层工作者)的工作有不理解和埋怨,但其实我们和居民的目标是一致的——战胜疫情,早日恢复正常生活。”龚玉婷说。

“原来现在已经是29号凌晨1点多了,从28号晚上6点多进来的,一开始做了很多的解释工作,突然的封控让小区的居民有些措手不及。还好,到现在共招募了50多名志愿者,刚完成了打包抗疫物资的工作,流水线操作,速度还挺快,2000多分小礼包志愿者们已经派发下去了,幸亏有这么多的志愿者,不然我还真不知道要做到什么时候,真是人多力量大!

现在快2点了,我也要回家了,白天还要继续抗战!”

龚玉婷:3月28日晚,朱长村陆家圩小区发现了一名核酸异样人员,正好我家住在附近,在得到社区封控的消息后我就回家收拾好了行李,主动来封控区报到,申请负责疫情封控期间小区的各项事宜。

但陆家圩小区的住户有4200多名,要让核酸检测顺利开展、生活物资保障供应、还有居民的就医需求,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于是我在入驻封控区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解决人力不足的问题——通过在微信群和电话里的动员招募,一天里我们小区就召集了50多名志愿者。直到今天,他们一直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

志愿者们的“流水线作业”

28日我们一起打包了日记里提到的给居民的防疫物资“小礼包”:里面包括玻璃体温计、酒精棉片、消毒片、黄色垃圾袋和封控告知书。封控后我们要第一时间准备防疫物资发给小区村民,当时已经很晚了召集了几个志愿者,先把防疫物资打包好准备第二天发放的,但是志愿者说一样已经很晚了,干脆把明天一大早的事情做完吧。于是大家开始了“流水线操作”,从头到尾分别一个装黄色垃圾袋、一个放玻璃体温计、一个放酒精棉片、一个放消毒片,最后一个总打包。2000多份防疫物资在1个多小时就完成了,速度比单单一个人负责一份快很多,也不乱。

“封了两天,还要再封6天,可怎么跟居民解释?”

“好吧,本来想着2天闭环能解封,看来直接和4月1号连接上了。两天的核酸真是把志愿者累的够呛,不过大家的热情很高涨……

现在关键的问题就是明天得怎么做好解释工作了,本来想着储备两天的物资,现在直接要8天了。

不过今天还是有件暖心事的,有位居民上门来感谢我们志愿者,他父亲发高烧,志愿者及时帮他老父亲联系送了医院,继续奋斗吧,加油!”

龚玉婷:这位居民的老父亲今年已经96岁了,因身体疾病导致了发烧。居民到服务站报备后,志愿者不敢耽误,第一时间就上报给了华新镇卫生院,卫生院再上报,当天就把老爷爷送出封控区就医了。

第二天这位居民特地过来感谢志愿者们,感动地说:“我父亲现在没事了,我代表老父亲和我本人,非常感谢你们的帮助。”

“给扫码仪做金钟罩,给机智的大白点个赞”

“一天又快结束了,今天共采样了4193人,今天天气又热了,阳光强烈,PDA扫码反光,还好机智如“大白”,用矿泉水的箱子做了“金钟罩”扫码仪,加快了扫码速度,给他们点个赞!

为了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志愿者进行了命去的分工,组长是我,副组长以村民小组长为主,各社区还分了小组群,有大脑员组、配药组、物资购买组、沟通组、宣传组等……

志愿者们很给力,一切听从指挥,群策群力,疫情无情,志愿有情!”

龚玉婷:“金钟罩”扫码仪,其实就是因为PAD扫码在阳光非常耀眼的时候,会因手机屏幕反光无法扫核酸检测码,所以志愿者就想到把矿泉水箱中间挖掉一块,让居民把手机伸到里面进行扫码,这样成功率高,还避免了接触。

凭50个人的力量,想要保障好4000多人长期封控期间的各项工作,显然是捉襟见肘的。这时候,有效的分工机制能让志愿者们“事半功倍”。所以我们把志愿者分为“大脑员组”“配药组”“物资组”等。

“大脑员组”的志愿者在录入信息

“大脑员组”就是电脑组,因为是封控小区,第一时间要掌握哪些村民过来做了核酸哪些没做,所以必须手工进行勾选,然后进行电脑汇总,对没有做核酸的村民进行汇总电话询问为什么没来做核酸,一次次的汇总,将陆家圩小区4200多人排摸清楚,包括更新住址及手机号码等。

配药组是每天要帮忙登记村民常吃的药,如高血压药、糖尿病药、常吃药等,因为封控突然、时间长老百姓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配药一组2人轮班。然后把医保卡等消毒后转给外场志愿者去卫生院或者三甲医院进行配药。物资组则主要负责代购蔬菜、其他物资购买的统计,蔬菜运送过来后志愿者上门进行分发。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居民志愿当起了小小摄影师,给我们拍照做视频。

“总算能解决急需吃饭的问题了”

“今天组织了15人的小蓝电瓶车队,出门劝阻村民足不出户,现在还是存在村民出个围墙门,聊天、遛狗、散步的现象。一天下来,大概劝阻了有13起,后续还得加强这方面的巡逻。

下午,有关部门代购的蔬菜也送来了,总算能解决急需吃饭的问题了,“小蓝”火速上门,得到了村民的感谢,他们心里也美滋滋的。

最长的路也有尽头,最黑暗的夜晚也会迎接清晨,加油!”

“小蓝”电瓶车队在发放物资

龚玉婷:“小蓝”电瓶车队是我们招募的志愿车队,他们每天骑着电瓶车在村里巡逻,把出户聊天、遛狗、散步的村民劝回家。

在最近几次发放物资的时候,“小蓝巡逻车队”又变成了“小蓝快递员”,他们跟村民借了单轮车、电三轮和拖车,车上载着菜,挨家挨户把物资放到门口。村民们很感激他们,无偿地把车辆借给他们。

“今天又是核酸的一天,但听到居民发自内心的感谢,就不觉得苦了”

“今天又是核酸的一天,今天共采了4235人,护士上门采样的有23人,帮助了15位老人配药。

每次听到受助者发自内心的感谢,志愿者们就不觉得有那么辛苦了,再苦再累,都觉得付出的值得。昨天发了物资后,志愿者群里有好多居民发来了感谢“谢谢,辛苦了”“感谢有你们”……

最长的路,再坚持走下去,我们很快就能顺利解封的。”

龚玉婷:社区里有一些卧床不起、腿脚不便的老人无法出门做核酸,就安排了护士上门进行采样。

我们社区可以说是“双向奔赴”的温暖,上门采样的时候有的老人会跟护士说,“妹妹,看你们这么忙,我平时也出不去,给你们添麻烦了。”志愿者们则回应,这是对你们和整个社区负责,我们不嫌麻烦的。还有位阿婆动情地说:“生在了好时代啊,虽然现在上海疫情严重,但相信很快就能过去的。”

我们志愿者们每天接听的电话不计其数,三餐也只能吃几口泡面草草了事,有时候忙起来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每天昼夜忙碌,工作的时间长达18小时以上,大家都咬牙坚持着,而每当听见居民们的感谢,大家都觉得再多的付出也值了。

龚玉婷这几篇日记都是她忙完一天的工作后迅速写下的,而更多的日子,她都忙得没空写日记。

但在她的日记中,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结尾处给新的一天打气,用她的话说就是:“最长的路也有尽头,最黑暗的夜晚也会迎接清晨,加油!

鲁迅曾经说过:现阶段,我校的主要矛盾,是学生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文化需求和校方管理相对落后的矛盾!

出校得是病假,病假得有校医院开具的转诊单,假条需由导师签字,然后得在辅导员指定的时间段内上交,然后你才可以奉旨放风。

学校加固围墙各处漏洞,阻止学生翻墙,都已是常规操作。随着学生被关在学校的时间越来越长,双方斗智斗勇逐渐升级,愈演愈烈

众所周知,学生进出学校需要微信上的河海智行小程序。只有请假或办理临时出入的学生,微信扫描门口的二维码才会出现代表着允许通过的绿码。

  1. 学生借用有绿码的同学账号,登录到自己的河海智行上以后出校。于是学校限制请假同学账号上申请的进出次数,如果超过一进一出的次数,辅导员就会严加盘问,你好好解释,为什么要申请这么多次数;
  2. 学生使用以往出门绿码的截图,假装是现场扫出的绿码亮给门卫后出校。于是学校让门卫严加检查同学的绿码,紧接着某学院通报批评了一批被抓住的学生;

于是,学生被限制在校园内,好似一场盛大的多人软禁运动

日复一日,众人或焦躁,或麻木,或抑郁,均已出现心理失衡的趋势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每天晚上,校园内随处可见来自周边小区的居民们在散步锻炼。这些人都是教职工吗,恐怕未必,真相是只要跟门卫搞好“关系”,就可以随意进出。

多么的讽刺,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教职工可以进出,子女可以进出,甚至周边居民都可以随意进出,但唯独学生不可以。

河海本部素来以面积小著称,把学生强行关在校园,生活极其单调枯燥

食堂趁机垄断,抬高价格,一荤两素便是12块以上,而且菜谱几个月都不变。学生每天吃饭变成了一种果腹程式,而非享受佳肴。


多说一点,说到校方懒政,就不能不提如同鸡肋一般的健康系统打卡。

试问,这种打卡的意义何在,信息全由自己填,究竟健康与否谁都不知道。平白给学生心里增添负担,每天到点上线,如同完成任务一般,直接确认打卡而已,并不能代表学生当日的实际情况。有时候不小心忘了打卡,还会被辅导员当众点名。

学生与校方,都在配合着出演一场名为“形式主义”的大戏。

校方领导难道真的看不出把学生关在校园内毫无必要吗?难道真的看不出健康打卡是形式主义吗?

领导们缺乏的不是发现问题的眼力,而是缺乏纠正问题的魄力

他们宁肯守着几个月前的制度不变,也丝毫不敢根据当下形式作出灵活调整。

为了头上的乌纱帽,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宁肯矫枉过正,也不肯承担那近乎于零的风险

于是,学生便沦为了官僚主义下的牺牲品

河海的管理问题,沉疴久矣,这次事件只是又一个体现,同时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


昨天至今回答突然多了200+赞,一番了解,才发现是江宁的同学们声援来了

校方像是有逆反心理,学生越抗议,封闭措施越严,近日在江宁校区的拉铁丝、砌围墙行动,实在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决意在脱离学生群众的道路上走到黑了

校园里路灯不亮、路面坑坑洼洼的问题,长期不见学校修理,敢情是把钱都留在了砌墙堵学生上

请问,冠冕堂皇的校方,为何口口声声要避免学生接触校外世界,却反而从校外招几十个砌墙的工人进校四处游走?

如今本部的3号门,保卫处贴上了"防疫护校先锋队"的牌子,口号是要严格看住校园大门,不放走任何人

不以放进职工家属为耻,反以堵住学生为荣

校方俨然是已经把封闭校园做成了一道政绩工程。

权益是要靠争取的,个人的力量有限,为什么南京大学的同学们成功实现自由出校了,大家只有凝聚在一起才会有话语权

一滴水微不足道,但汇聚在一起,终将造就新的河海


今晚发现一个实名的千赞回答消失了,先是删除,后改为匿名,内容修改,最终仍然删除。

想必这位同学受到了来自校方的某种压力,其间虽然试图挣扎,但最后还是无奈放弃

只因这位耿直的同学是实名向校长信箱(xz@)举报,实名回答

这个知乎提问开设至今,二十天有余,一直是我和他的这两个回答,忝列高赞前排,交相呼应,如今他被迫离去,不禁令人叹息。

但可喜的是,一个人倒下,又有千千万万的人站了起来,越来越多的同学们汇聚到了这里

夜已深,此刻我的脑海里,不停回响着我校著名校友张闻天同志,于1938年,向着延安革命青年们喊出了振聋发聩的那一句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

愿与此刻同被封闭在这校园中的诸君,共勉 !

集团公司关于五一期间疫情防控的通知(精选5篇)

  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我们可以使用通知的机会越来越多,通知是向特定受文对象告知或转达有关事项或文件,让对象知道或执行的公文。那么一般通知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集团公司关于五一期间疫情防控的通知(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集团公司五一期间疫情防控的通知1

  当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五一”假期将至,为进一步降低疫情传播风险,确保全县居民度过一个健康、安全的假期,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加强入嵊人员管理。所有市外来(返)嵊人员须提供“24小时核酸证明+扫码查看健康码及行程卡”,并严格按照防控要求落实核酸检测(间隔24小时以上),经电话、短信、弹窗提示后,仍未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核酸检测的人员将被赋“黄码”。旅行社等团体包车入舟入嵊的需提前1天通过“入舟人员申报系统”(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进行申报,并按规定落实有关防疫措施。二、假期少出行不聚集。请广大群众非必要不出市,提倡就地过节休假,不聚集、不扎堆,最大限度减少感染风险。确需出市的,请及时做好出入政策咨询,以免影响出行。对目前居住或停留在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亲人、朋友,要主动宣传我市防疫政策,尽量暂缓其入舟返嵊。坚持“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提倡家庭聚餐聚会不超过10人。三、加强重点行业重点人员管理。全县重点行业、重点人群继续按有关规定做好核酸检测。老人、婴幼儿及行动不便等特殊人群,无法参加现场采样的,请及时与所在社区村联系。全县各类学校所有师生员工“五一”假期期间原则上不离舟,确需离舟的要经过学校批准。四、做好假期旅游防控。县内各类公园、景区坚持“限量、预约、错峰”要求,提前做好公示、预警,严格限流标准。景区、商超、酒店旅店、文娱场所、餐饮机构等“小门”要严格落实查验“戴口罩+扫场所码+行程卡”等防疫措施的监督检查,对未按要求执行防疫各项规定的经营场所及个人要依法依规追究责任。按照“非必要不举办”原则,严格控制各类聚集性活动。五、强化物防工作。全县大中型商超、农贸市场、冷链及进口水果经营单位要严格执行物防相关规定,从严把好进货索证验码工作,确保经营商品来源合法,存放有序,经营规范。各快递点要切实履行小门管控、人员管理和规范派件职责,全面落实物防各项要求。

  请广大市民朋友继续理解支持配合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出入公共场所严格进行扫“场所码”核验,尽快接种疫苗,携手共筑疫情防控“离岛”防线,守护县城安全和个人健康,共同度过一个健康文明、欢乐平安的“五一”佳节!

  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集团公司五一期间疫情防控的通知2

  当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五一”假期将至,人员流动和聚集性活动增加,疫情传播风险增大。为做好“五一”假期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广大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现就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提倡市民非必要不离沧,特别是不前往14日内有新增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县(市、区)。

  二、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原则上不得离沧,因特殊情况确需离沧的,按照“谁出行、谁申请,谁批准、谁负责”要求,提前向本单位及属地社区(村)报备,经批准后方可离开。一律不得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和有新增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县(市、区),不得同中高风险地区人员接触。如有中高风险地区人员接触史的,要主动报备,并按要求严格落实防控措施。

  三、14日内有新增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所在县(市、区)旅居史人员非必要不来沧返沧,如有特殊原因确需来沧返沧的,要提前24小时通过“河北健康码”的“涉疫风险自报”、申领XXX“市民码”、拨打电话等方式向目的地所在社区(村)、单位报备,并按要求严格落实14天隔离管控措施。

  四、其他地区来沧返沧人员,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河北健康码”绿码,并提前向目的地所属社区(村)、单位报备。抵沧时,在入沧交通场站或交通卡口指定地点进行第一次核酸采样,抵沧24小时后、48小时内进行第二次核酸采样,并实行7日居家健康监测,期间不要参加聚集性活动、出入人员密集场所以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

  五、按照“非必要不举办”原则,严控游园会、文艺演出、展销促销、体育赛事等大型活动;坚持婚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严禁举办各类线下培训、大型会议等聚集性活动;暂停举办各类庙会、民俗活动等民间活动。确需举办的,要提前报批,坚持“谁举办、谁负责”“谁批准、谁负责”原则,严格落实好各项疫情防控措施。

  六、各行业要做好从业人员健康监测,快递物流企业或网点要强化防控意识,严格落实人员“应检尽检”、场所消毒通风等措施,所有快递从业人员必须规范佩戴口罩和手套;商超、农贸市场、车站等重点场所及公共场所要严格落实体温检测、佩戴口罩、双码查验、消毒消杀等防控措施;景区、公园等场所实行限流措施,接待人数不超过核定人数的75%;宾馆、酒店、民宿等住宿场所要做好入住人员登记和健康监测。如发现健康码、行程码及体温异常者,要立即报告辖区政府和行业监管部门。

  七、提倡市民假期不聚集、不扎堆,最大限度减少感染风险。要做好个人防护,规范佩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离、注意个人卫生,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符合接种条件的居民尽快前往疫苗接种点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八、有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的人员,要主动做好个人防护,及时规范就医,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集团公司五一期间疫情防控的通知3

  近期,国内新冠肺炎疫情点多、面广、频发,“五一”假期将至,人员流动不断增加,我市疫情输入风险持续增大,为确保人民群众度过一个欢乐、健康、安全的假期,现就做好“五一”假期疫情防控工作通告如下:

  一、倡导有序流动。提倡非必要不出市,非预约不出游。确需出市的,“五一”节前向工作单位和目的地所在村(社区)报备,非必需不前往近14日内有新增本土阳性病例的县(市、区);旅途中,加强个人防控,不扎堆、不聚集、不聚餐;返洛前,提前3天向工作单位和居住地所在村(社区)报备;入洛时,提供48小时(省内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抵洛后,配合落实相应的疫情防控措施。

  二、落实主动报备。来(返)洛人员须持48小时内(省内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健康码、行程码绿码。“五一”节前通过“豫事办”APP进行来豫返豫报备或通过“洛快办”APP、支付宝洛康码、“洛阳发布”微信公众号进行返洛报备登记。

  三、配合卡点查验。来(返)洛人员通过机场、火车站、高铁站和高速下站口等疫情防控卡点时,须主动出示场所码、健康码、行程码和48小时(省内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未持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近14日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旅居史的,应配合现场采样检测,实行黄码管理。

  四、实行赋码管理。未按要求落实来(返)洛报备或在疫情防控卡点核酸检测后被赋黄码的,抵洛后72小时内完成2次核酸检测后转绿码。有市域外旅居史的来(返)洛人员,抵洛后24小时内应主动进行1次核酸检测。

  五、主动接受管控。来(返)洛人员有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旅居史的,实行红码管理,落实“14天集中隔离+5次核酸检测”的管控措施;有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其他县(市、区)旅居史的,实行黄码管理,落实“7天居家健康监测+4次核酸检测”的管控措施,除核酸检测外非必要不外出,健康监测结束后转为绿码;有省外低风险地市或省内有新增本土阳性病例地市旅居史的,予以黄码提醒,抵洛后72小时内完成2次核酸检测后转绿码。

  六、减少线下活动。按照“谁举办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原则,严控各类会议及展会、展销促销、文艺演出、体育赛事等活动,确需举办的应在“五一”节前完成审批程序。对非经贸类活动,原则上不办少办,确需举办的,能线上办不线下办。对婚丧嫁娶等活动,倡导简办少办节约办。50人以上活动由举办(承办)者报活动所在地县级以上疫情防控指挥部审批。

  七、做好旅游防控。“五一”期间,暂不恢复跨省团队游、省内团队游、出入境旅游。入住宾馆、酒店、民宿时,配合做好入住人员登记和“两码一证”查验。进入餐饮场所时要规范佩戴口罩,配合落实扫码验码、现场测温。

  八、筑牢校园防线。“五一”期间,原则上所有教师、学生和学校工作人员不跨市流动,允许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市内流动。提倡师生减少不必要的外出,不参加聚集性活动。

  九、严管重点场所。“五一”期间,网吧、KTV、棋牌室、麻将馆、“剧本杀”“狼人杀”等场所暂停开放。进入商场超市、批发市场等公共场所要全程规范佩戴口罩,配合落实测温扫码、有序排队。

  十、落实返岗筛查。“五一”假期有市域外旅居史的人员,假期结束后返岗前需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岗后24小时内再进行1次核酸检测。

  十一、主动接种疫苗。无禁忌症的人员特别是60岁以上人群,应主动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种和加强接种,提高自身免疫力,降低病毒感染风险。

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集团公司五一期间疫情防控的通知4

  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部分地区疫情仍处于高位流行状态。在“五一”假期临近之际,人员的出行、旅游和聚集性活动,让疾病传播风险急剧增加,为有效控制和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切实保障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现就“五一”期间疫情防控措施通告如下:

  一、减少人员流动。广大干部群众要密切关注官方发布的中高风险等级地区疫情信息,非必要不外出,坚决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所有干部职工节日期间要认真落实非必要不出县要求,确需出县的必须向所在单位、主管部门进行报备,上岗前必须提供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在外务工、上学、工作的XXX籍人员非必要不返荔。确需出行的,应及时将往返时间及目的地向所在社区(村组)和单位报备,并按照防疫政策全程做好个人防护,避免交叉感染。

  二、落实防控措施。如确需返荔,建议错开人流高峰期。入(返)荔前,主动向所属辖区提前24小时报备,详细告知您的返乡时间与路线行程、14天旅居史和接触史、个人身份与健康状况等信息。入(返)荔后,进入县域境内时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积极配合属地镇(办)落实相关管控措施。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人员,主动配合集中隔离(自费)或居家隔离等管控措施。未履行报备或不遵守防疫规定,造成疫情传播或扩散的将依法追究责任。

  全县各酒店宾馆、旅游景区、商场超市、影院酒吧、KTV等公共场所,医院、集中隔离点等重点场所,养老机构、监管场所等特殊场所,社区(村组)、单位(部门)等,要从严落实测温、扫码、戴口罩、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等常态化防控措施。全县广大师生确需县外出行的,要提前向所在学校报备。开学前必须提供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开学后,按照市应疫办要求在进行一次全员核酸检测。接触过风险人员的要如实向学校报告。

  三、做好个人防护。广大市民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尽量避免到人群聚集、空间密闭、通风较差的场所活动;在医院、车站、商场、农贸市场等人员流动性大、相对密闭的场所以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注意保持安全社交距离,自觉落实戴口罩、测体温、亮双码、不聚集等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

  四、严禁聚集聚餐。倡导广大干部群众不组织、不参与大规模等聚集性活动和聚餐活动。举办会议、聚会等活动应当控制人数,尽量举办线上会议或视频会议,50人以上活动应制定防控方案,按照“谁主办、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原则。在举办活动5个工作日前向属地疫情指挥部门报备申请。提倡家庭聚餐聚会等不超过10人,提倡“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确需举办的须向属地社区、村报备,严格落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四方责任”,单位和公共场所严格执行扫码、测温、戴口罩、一米线、规范消杀等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

  五、做好健康监测。要切实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腹泻等症状,请第一时间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并主动告知相关旅居史及接触史,就医过程中应全程配到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

  六、积极接种疫苗。接种新冠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是每位公民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既保护自己和家人,又保护他人和社会。如果您还没有按要求接种疫苗,请及时就地接种疫苗,共建全民免疫屏障。

  疫情尚未远去,“解封”不等于“解防”,让我们携手同心,共筑疫情防控坚强防线,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做出应有的贡献!祝您:“五一”节日快乐,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集团公司五一期间疫情防控的通知5

  为有效防范“五一”假期人员流动和聚集带来的疫情输入风险,持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平稳发展,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和我市工作实际,制订本工作方案。

  有效应对“五一”假期人员流动性大,旅游、聚会聚餐等人群聚集性活动多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守牢外防输入各关口,抓实抓细各项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确保全市度过一个安全、健康、祥和、文明的“五一”假期。

  (一)降低人员流动风险

  1、强化省外来(返)汉人员管理。充分运用电子围栏全面掌握省外来(返)汉人员信息,抓实抓细“三站一场”等排查管控,实施“落地查、落地检、落地管”措施,督促其抵汉后12小时内须向所在社区(村)、单位、酒店等报告,严格落实省疫情防控指挥部确定的重点地区人员健康管理政策。强化重点场所触发机制,落实酒店和社区(村)查验管理,无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采样证明)的省外来(返)汉人员一律不得办理酒店住宿和进入居民小区。继续做好省外来(返)汉人员“三天两检”和市内人员核酸应检未检人员的健康码弹窗提示和“灰码”赋码管理,并跟踪做好核酸检测和转码服务,方便公共出行。

  2、引导市民“五一”假期健康出行。提倡市民群众非必要不离汉,特别是不前往14日内有新增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地区和陆路边境口岸所在地。确需出行的,要提前掌握目的地防控政策,返汉前需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提前向居住地社区报备。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离汉前须严格报备管理。

  3、社区、小区、城中村、酒店和企事业单位及各类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等,严格按照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采样证明),严格落实戴口罩、扫码(健康码)验卡(行程卡)入场。

  (二)减少公共场所人员聚集

  1、强化旅游景区和公共场所疫情防控。各类公园、景区、景点坚持“限量、预约、错峰”要求,严格限流标准,防止人员拥挤。影剧院、博物馆、图书馆、剧院、健身房、桑拿、按摩、足疗、水疗、棋牌室、麻将馆、网吧、酒吧、KTV、剧本杀、密室逃脱等密闭场所和学生儿童托管机构、线下教育培训机构,按50%限流。商场、超市提倡自助购物、线上配送,减少人员接触,分流线下人员聚集压力。餐饮酒店合理安排堂食场地,控制人员数量,每天按规定频次消毒、经常性通风,推荐使用自助点餐、一次性餐具、公筷公勺。

  2、严格控制聚集性活动。按照“非必要不举办”原则,严格控制庙会、大型文艺演出、展销促销、体育赛事等活动。确需组织的,坚持“谁举办、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有省外人员参加的聚集性活动必须报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审批。提倡家庭聚餐聚会等不超过10人,提倡“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

  (三)筑牢常态化疫情防线

  1、充分发挥医院药店“哨卡”作用。全市62家发热门诊严格执行接诊、筛查、转诊流程和分类处置,药店驻店药师做好“四类药品”购药服药人员的跟踪随访,开展健康监测,督促其落实24小时核酸检测和异常症状社区报备。

  2、持续开展常态化监测。对疫情防控一线人员、医务人员、隔离点工作人员、物流园区和工业园区从业人员等29类重点人群,严格按照要求开展应检尽检。对超市、农贸市场、快递站点、交通站点(工具)、物流园区和工业园区、公共卫生间、医疗机构等外环境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各区采集环境样本每日不低于300份。

  3、强化高风险货物疫情防控。加大对国际物流快递、进口冷链食品和高风险货物的检验检疫力度,认真落实核酸抽检和预防性消毒,督促工厂企业、物流园区和货运站场等地严格做好外来人员查验。高速公路卡口对省疫情防控指挥部确定的管控区域来(返)汉货车实行“即采即走即追”“闭环接驳、原路返回、全程引导”。

  4、严格重点场所管控。加强对隔离点的规范管理,特别是对入境人员隔离点和上海等中高风险地区人员隔离点,从严从细加强管理,严禁出现隔离点交叉感染。加强医院、学校、建筑工地等人员出入管理,养老院、福利院、监所等特殊机构继续做好封闭管理,严防院感发生。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区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时刻绷紧疫情防控之弦,压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根据本辖区工作实际和本行业特点,制订“五一”假期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加紧提前部署,主要领导要坚守岗位、靠前指挥、加强协调,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二)加强宣传引导。各区各部门要加大“五一”假期疫情防控和安全出游知识宣传力度,引导公众加强自我防护,尽量避免聚集和扎堆。积极做好涉疫网络舆情监测和应对,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三)加强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各区各部门要保持24小时指挥值班体系,落实领导带班制度,加强信息报送,重要情况随时报告。

  (四)加强督导检查。各区各部门要突出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点人群和关键环节,深入细致开展督查,及时发现问题漏洞和薄弱环节,及时推动整改落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将组织开展暗访督查并予以通报,对因工作不落实、管控不到位导致疫情失控或产生传播风险的失职失责行为,移交纪检监察部门严肃追责问责,以铁的纪律倒逼防控责任落实。

  XX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

【集团公司关于五一期间疫情防控的通知(精选5篇)】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快递未经本人同意放在门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