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QOOz3手机经常嗡鸣后自动关机?

很显然,今年手机市场的整体节奏都提前了。

特别是进入到三四月后,各家的春季新品蜂拥而至,几乎每周都有两到三款新机发布或上市。而这其中,中高端旗舰机占据了大半。

但市场的真实情况是,元价位,尤其是1500元左右的千元机市场,才是出货量的主力,这一现象即便是进入5G时代,终端普遍涨价的大背景下依然如此。

那么问题来了:当中高端5G旗舰已基本完成迭代,逐渐进入成熟期后,如今的5G千元机又如何呢?

打开电商的5G手机专区,就可以发现目前这个价位段产品的基本特性:一颗中低端5G SoC(甚至不是SoC)、一块“高清”屏幕、一套“多(cou)摄(shu)模组”……快充高刷啥的,Excuse me???

这样的5G手机好用么?和现在的中高端旗舰相比当然是不入流的,但似乎用户也习惯了,5G手机成本这么高,一千多块“还要啥自行车”?

不过,游戏规则总是要有人来打破的。

就在刚刚,iQOO Z3发布了,这是最近一两个月以来少有的千元级5G手机,而它的配置,也明显优于之前的同价位产品。如果你是这个价位段的用户,毫无疑问值得关注。

在iQOO的产品阵列中,Z系列相对更追求极致性价比,也就是在同价位段,力争做到配置与功能的领先。这一点在过去两代产品中都有所体现。

我们知道,受限于成本,千元机在产品定义时,往往容易“顾此失彼”,想要在某一个或者多个配置上优于对手,那么必然要在其他方面做出适当牺牲。如何权衡,是考验一个品牌消费者洞察与供应链掌控能力的关键。

iQOO Z3的做法是,不做任何牺牲的同时,进行单点突破。

它的设计的确没什么明显亮点,至少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看到哪一款千元机会将CMF作为成本的主要消耗点。这也从侧面说明,这个价位段的用户,“并不在意”外观。

不过,好坏从来都是个相对概念。横向比较来看,iQOO Z3无论尺寸重量、机身材质还是握持手感,都非常平衡,看上去和拿在手里完全没有廉价感。尽管iQOO是一个互联网品牌,目标人群主要在线上,但当用户拿到产品后,“物超所值”就是一种惊喜。

去年,手机市场全面进入了高刷屏时代,90Hz成为了新机的标配。而到了2021年,这一指标提升到了120Hz。但需要注意的是,我说的“标配”是指中高端机,不是千元机,目前支持高刷,特别是120Hz高刷的千元机,依然屈指可数。

iQOO Z3的屏幕支持120Hz刷新率及180Hz触控采样率,这是两项准游戏手机才具备的配置,对于产品的屏幕、性能、功耗等要求都会全面提高。从这个角度来看,iQOO Z3的屏幕无疑属于越级。

双高刷屏使得它的操控流畅性得到了保障,无论日常使用还是玩游戏,千元机“理所当然”的卡顿感荡然全无,虽然像我这种因为工作关系,平时基本只用旗舰机当主力机的人感知并不明显,但如果你长期都是使用千元机,可能就会眼前一亮。

所以,iQOO Z3并不是一款在外观上进行突破的产品,但也不像有些为了将成本让给配置而牺牲外观的机型。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iQOO的这种取舍我认为是正确且必要的,相信也会给行业带来一定的示范与引领作用。

性能,可以说是千元机的“底线”,多数产品的核心成本都会用在与性能相关的配置上。目前,千元机的5G芯片选择可谓鱼龙混杂,普通消费者根本无从分辨孰优孰劣,只能跟着厂商的话术走,导致最终对5G手机的体验理解产生偏差。

对于这点,iQOO Z3最终选择了高通骁龙768G。这颗芯片可能大家并不是非常熟悉,此前搭载的机型也不多。简单来说它就是骁龙765G的“鸡血版”,CPU主频更高,图形性能更好,同时在骁龙7系产品中也首次支持了GPU驱动升级。

骁龙768G基于7nm工艺打造,大核主频为2.8GHz,相较765G性能提升了15%。按照高通的说法,骁龙768G的图形性能较之765G也提高了15%,且支持Hz显示屏,这也是iQOO Z3配备了高刷屏的原因。

更重要的是,骁龙768G集成了X52 5G基带,通吃全球主要国家及地区的5G频段,涵盖高频毫米波/Sub 6GHz、NSA/SA双模,下行最高3.7Gbps,上传最快1.6Gbps,不像有些5G千元机,用的还是外挂基带。

至于其他方面,第五代AIE引擎、最大1.92亿像素单摄、WiFi 6等目前高通骁龙的主要特性,768G也通通支持,在今天高通发布骁龙780G之前,是骁龙7系的最强SoC。

从安兔兔V9的跑分来看,44万+的成绩肯定不能和骁龙888旗舰相比了,但作为骁龙7系中端芯片,这个成绩也足够有说服力。

相较跑分,游戏表现更为直观。现在市面上支持120Hz的游戏已经有一二十款,我也将它们都下了下来,不过通过测试发现,并不是所有支持120Hz的游戏,都可以在iQOO Z3上开启满帧模式。

通过可以开启120Hz的QQ飞车帧率图可以看到,iQOO Z3的平均帧率达到了110帧左右,最低掉到过100帧左右,属于比较正常的波动,游戏时完全感觉不出来——实际上对于非职业玩家来说,超过90帧以后,就不太能感知帧率的变化了。

温控方面,iQOO Z3采用了五重液冷散热系统,什么意思?不重要,你只需要知道实际效果即可。在20摄氏度出头的室内,我玩了超过30分钟游戏,iQOO Z3机身温度最高处(摄像头模组右侧)为34.1摄氏度,低于人体的正常温度,可以说毫无感知,表现相当令人满意。

并且,iQOO Z3在千元价位还支持了55W快充,经过我的实测,从没电自动关机到显示充电完成,仅耗时57分钟,虽然比官方公布的52分钟多了几分钟,但这种误差完全在正常的范围以内。

也许有人会说,现在用骁龙768G,不如用XXX啊。我不否认,千元价位的确有机型采用了比iQOO Z3更优的5G SoC。但是,手机不是只看芯片,性能也不仅仅取决于芯片。iQOO Z3骁龙768G+UFS 2.2+55W快充+120Hz高刷屏的组合,整体来看在同价位还是比较少见的,也是综合了几个与性能相关的核心维度的刀法。

除了性能,我想聊聊拍照。

和外观类似,其实很少有千元机会将主要成本用在拍照上,这也导致在千元价位,很少有拍照拿得出手的机型,基本都是勉强够用就不错了,消费者似乎也接受了这一点。

但问题是,现在拍摄在手机的使用场景中,占据了无与伦比的重要性,尤其是进入5G时代之后,发朋友圈刷微博就不说了,抖音B站小红书,哪个超级APP不用到摄像头?所以即便是千元机,也不敢在这方面过于携带。

iQOO Z3的摄像头配置为:6400万像素三星GW3主摄+800万像素120°超广角+200万像素微距,客观评价,微距有点凑数;超广角一般;主摄还行,属于千元价位的合理配置。

从实拍样张来看,iQOO Z3对于超广角的畸变控制还是不错,可以看到画面边缘的建筑物并没有明显变形。不过,由于这颗镜头本身的素质有限,还是避免不了出现边缘劣化,以及有轻微紫边的问题。

主摄的画质就比较过硬了,或者说iQOO对于三星GW3的调校早于炉火纯青,各个方面的表现都非常稳定。作为用户最常使用的一颗镜头,满足日常使用需求没有问题。至于夜景,大家看样张就好,客观来说属于不出彩,但也挑不出毛病的表现。

几天体验下来,我认为iQOO Z3的产品定义是做千元级5G手机的“再平衡”,它不像有的产品那样,把某些配置堆得很高,却在其他方面留下明显短板;也没有蜻蜓点水,什么都弄个凑活,却没有出彩的点,比如高刷屏和快充,还是这个价位比较有竞争力的。

那么iQOO Z3的适用人群就很明确了:首先预算就是在1500元左右(我猜的,撰稿时还没公布),又不会再去选择一款4G而是5G手机,同时对于外观、性能、拍照等方面,又有着相对无短板的需求的用户。

至于高刷和快充,那是真的谁用谁知道,在这两方面,iQOO Z3算是走在了行业的前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千元机的游戏规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z390恢复出厂设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