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科技的边缘计算单元计算能力够强吗?

  据《证券时报》报道,5月27日,北京千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千方科技”)发布公告表示,公司获得36亿元入股,并与阿里云签署合作协议,双方未来将在智能交通及边缘计算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此外,据《中国基金报》报道,千方科技目前在主营智慧交通、智慧安防业务方面。2017年11月,千方科技45亿元收购交智科技,收购标的交智科技的实际运营实体是宇视科技,为全球领先的视频监控产品和解决方案供应商。

  资料显示,千方科技主要从事智慧交通和智能安防业务,提供覆盖城市交通、公路交通、轨道交通、民航等领域的智慧交通体系综合解决方案。此外,千方科技还是国内最早进入城市交通领域的企业之一。2018年,千方科技以大数据+人工智能核心技术为引领,深度布局以智慧交通和智能安防为核心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公司连年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重大专项近百项,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项近百项,承担多项“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主持参与了多个国家“863”计划专项,多项自主研发的系统(产品)已成功应用于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以及北京奥运会、国庆六十周年庆典、上海世博会、深圳大运会、APEC峰会、G20峰会、金砖峰会、十九大等大型社会活动。公司通过重大资产重组收购交智科技股权,公司主营业务延伸至视频监控领域,经营业绩大幅增加。

  公司一季报显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26.6%, 预计智慧交通和智能安防两大主业均维持较快增速。而2018年报显示,千方科技完成营业总收入72.5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5.35%;实现净利润7.6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3.80%。

  在智慧交通业务方面,千方科技在2018年高速公路及轨道交通信息化业务中标合同额创历史新高;传统交通信息化业务扎实前进,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停车业务稳健增长,运营模式渐趋完善;交通大数据业务能力持续升级,平台实现日均4000万+社会车辆、700万+行业车辆、5000条+交通事件数据采集,并助力各交通业务条线取得重要突破。

  进城战略全面深化,充分利用已有技术优势、项目落地实施能力和海量数据资源,提出“城市交通大脑”计划,在治理城市交通拥堵方面取得标志性突破,实现北京“中关村西区交通综合交通治理”、“朝阳交通综合交通治理”等标杆项目落地。

  收购的宇视科技即智能安防上,宇视科技保持高速度高质量发展态势,2018年收入突破40亿元,并在多领域持续创新突破:技术层面,图像处理、安防机器视觉、高复杂度光机电产品硬件工程等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产品层面,以中国关山命名的AI产品序列从“四山两关”升级为“六山两关”,并全面落地应用;方案层面,发布“AIReady人工智能规模应用方案”,以“3+6”要素实现了AI在安防行业规模化部署。桐乡全球智能制造中心和杭州总部基地相继开工,预计年产高端视频监控产品千万台以上。

  截至2018年底,宇视科技交付的产品及方案遍布全球145个国家和地区,其市场份额有望进入全球第五位。

  此外,目前千方科技正加速布局技术,并将其定义为未来具有战略级意义的业务。截至2018年年底,千方科技智能车联产业创新中心完成自动驾驶道路测试里程超12万公里,V2X技术成功首批通过 “三跨”互联互通测试。

  去年9月6日,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首席科学家王刚首次公布了阿里的自动驾驶技术路线,强调自动驾驶车与道路基础设施的配合,从而改善车辆的感知能力,降低车辆成本,这与千方科技的技术路线不谋而和。

  而百度去年9月也和千方科技签订了合作协议,千方科技成为Apollo合作伙伴,千方科技为百度自动驾驶车辆的验证与示范提供网联环境及数据支持服务,甚至包括共同打造具备网联能力的自动驾驶车辆。具体合作进展层面,千方科技已经与百度Apollo合作推出V2X车路协同解决方案。这场合作未满一年时间,阿里以真金白银入股了千方科技,寻求在智能交通以及边缘计算方面进行资本绑定。

8月20日,北京千方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千方)发布公告,公司拟出资8630万元向联陆智能交通(上海)有限公司(简称联陆智能交通)增资,获得其38.65%的股权。本次投资完成后,千方与大陆集团成为联陆智能交通的前两大股东,双方将在智能网联化方面实现合作共享。

一直以来,智能网联、车路协同、自动驾驶都是被广泛关注的行业热点,也是智慧交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千方致力于推动车联网的发展,引领车路协同创新研发与应用落地。

积极推动智能网联产业化落地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智能网联(智能、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研发,形成自主可控完整的产业链。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到2035年的发展目标,要提升智慧发展水平,推进智能网联(智能、自动驾驶、车路协同)应用。

作为国内最早布局智能网联领域的企业之一,千方近年来不断加大技术和产品研发投入,助力行业标准建设,推动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示范性和商业化项目落地。

智能网联代表着产业、智能交通的未来发展方向,千方董事长夏曙东表示,此次携手大陆集团投资联陆智能交通,是千方智能网联布局推进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千方与大陆集团将加强合作,打破车、路两条平行赛道的固有壁垒,加速推动公司从传感器到机器视觉算法、从专用设备到云边端一体化解决方案、从标准制定到应用落地、从“路”到“路+车”等智能网联关键领域的全面布局。

据了解,联陆智能交通主营业务为提供智能网联、智慧交通、智能驾驶车路协同及智慧出行的相关产品及解决方案。目前具备核心硬件的提供能力、低成本的供应链保障、全套系统集成及云端系统搭建能力,是一家能够提供车、路、云整套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未来,千方将在电子地平线、车队管理及服务等方面与联陆智能交通进行深度融合,并提供产品和技术支持。

千方与大陆集团将全力支持联陆智能交通开发新的车载及路侧产品,不断丰富拓宽联陆智能交通的产品结构,同时双方也将以联陆智能交通为纽带,在众多车端网联化和道路网联化产品方面实现合作共享。

车路有效协同 支持多种应用场景

去年9月,北京市决定建设网联云控式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今年5月,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为首批无人配送车颁发车身编码,首次给予无人配送车相应路权。与此同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通知,确定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长沙、无锡6个城市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协同发展第一批试点城市。

国家智能与智慧交通(京冀)示范区亦庄基地。白艳波 供图

作为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的重点建设单位,千方按照全线支持L4及以上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应用为目标,为示范区铺就第一条“智慧的路”,让自动驾驶“有路可跑”。

“我们完成了京台高速北京段智能网联基础设施部署,可以支持智慧物流、智慧出行和城市管理三大应用场景。”千方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北京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1.0建设中,千方重点了车端感知与路端感知系统的最佳耦合方案、网联式自动驾驶与交管交通系统的硬件复用、为企业产品测试与迭代提供试验平台,用3个月时间完成了智能网联基础设施部署,自主研发的边缘智能体(集感知单元、传输单元、计算单元、处理单元于一体)等智能基础设施顺利“上杆”,为示范区搭建了可靠的路端感知系统和V2X通信网络。

当自动驾驶通过“智慧的路”时,可全方位实现路网环境感知、车路动态实时信息交互,开展车辆主动安全控制,实现人、车、路的有效协同。同时,搭载智能基础设施后,测试路段可向下兼容支持低级别自动驾驶车辆的测试运营,让智慧物流、智慧出行、城市管理等应用场景也能快速实现应用。

车路协同是实现自动驾驶技术落地的关键,为促进道路交通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和应用,2020年12月,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促进道路交通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道路基础设施智能化、车路协同等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和测试验证取得重要突破;出台一批自动驾驶方面的基础性、关键性标准;建成一批国家级自动驾驶测试基地和先导应用示范工程,在部分场景实现规模化应用,推动自动驾驶技术产业化落地。

基于5G、大数据、人工智能及边缘计算等技术,千方可提供V2X车端、路侧、云控管理服务平台、路侧感知及边缘计算等全系列完整的车路协同产品和解决方案,目前已在国家智能与智慧交通示范区的北京海淀、亦庄基地部署,为自动驾驶提供功能更完备、场景更多元的测试运行环境。截至2020年年底,由千方牵头成立的北京智能车联产业创新中心已累计为14家自动驾驶企业的87辆车发放一般性道路测试牌照,自动驾驶安全行驶里程累计超过221万公里。

京台高速北京段自动驾驶测试路段。

参与多项标准制定 助力行业规范发展

“产业发展,标准先行”,规范的技术标准体系构建是智能网联产业发展的基本保障,也是千方推动国内智能网联示范及产业化落地的基本遵循。近年来,千方参与多项智能网联道路测试标准制定,促进智能网联测试运行的有序和规范管理。

2018年,千方参与制定了《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能力评估内容与方法》(T/CMAX 116-01—2018)、《自动驾驶车辆封闭试验场地技术要求》(T/CMAX 116-02—2018)等标准,推动了自动驾驶车辆的研发与测试工作。

2020年,由智能网联分标委组织的国家标准《智能网联自动驾驶功能场地试验方法及要求》首次验证试验在国家智能与智慧交通(京冀)示范区亦庄基地进行,北京智能车联产业创新中心在验证试验中,聚焦验证标准场景选取和重要参数设置的合理性,积极参与了试验验证方案制定。

截至目前,千方与北京智能车联产业创新中心已牵头并参与制定发布了自动驾驶相关团体标准8项。其中,有3项被北京市认定为自动驾驶相关评价标准,1项入选“工信部百项团标”,3项被认定为“中关村标准”。这些标准在全国的推广应用,对于指导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与道路测试,加强测试期间道路交通安全的相关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文来自【中国交通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物理层算法工程师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