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莱昂萨克斯?在萨克斯中属于什么级别?

内涵与外延 社会心理学 社交与人脉

人类学 文化学 民族学

社会学家及其主要理论 社会学的萌芽 奥古斯都·孔德和社会学理论的产生 第一章启蒙运动和思想的新方法 第一节启蒙运动

第二节启蒙运动时期的政治经济学

第三节社会学的产生 用科学的方法(归纳、演绎)研究社会

社会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

第一节奥古斯都·孔德的离奇生平

第二节孔德的思想来源 一、孟德斯鸠

第三节孔德思想中自由和保守的倾向 一、孔德思想中的自由主义的成分

二、孔德思想中的传统成分

第四节奥古斯都·孔德的社会学 一、孔德的早期论文

二、孔德的《实证哲学教程》

三、孔德的社会学理论的观点

四、孔德社会学方法的建构

赫伯特·斯宾塞 第四章赫伯特·斯宾塞思想的起源和内容 第一节对斯宾塞社会学带有传奇色彩的影响

第二节19世纪英国的政治经济

第三节斯宾塞时代英国的科学环境 一、生物学的影响 社会达尔文主义之父 《累赘》

第四节斯宾塞的综合哲学和孔德的社会学

第五节为什么要读斯宾塞的作品?

第五章斯宾塞的社会学 第一节斯宾塞的道德哲学:社会静力学和伦理学原理

第二节斯宾塞的第一原理 意识决定现象

第三节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 一、社会学面临的方法论问题

第四节《描述性社会学》注记

第五节斯宾塞的社会学原理 一、超有机与有机类比论

第六节社会制度分析 一、国内制度和亲属关系

第六章斯宾塞的理论遗产 第一节斯宾塞的基本因果模型

第二节斯宾塞的理论原理

三大开山鼻祖 卡尔·马克思 第七章卡尔·马克思的思想来源与背景 第一节马克思的生平对其思想的影响 一、黑格尔和青年黑格尔派

二、巴黎和布鲁塞尔时期

第二节黑格尔与马克思 一、黑格尔的唯心主义

二、马克思拒绝黑格尔的唯心主义

三、马克思接受了黑格尔的辩证法

第三节费尔巴哈与马克思 一、青年黑格尔派和马克思的思想

二、费尔巴哈与马克思的思想

第四节亚当·斯密与马克思 一、政治经济学与马克思的思想

第五节恩格斯与马克思 一、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二、恩格斯对工人阶级的分析

第八章马克思的社会学思想 第一节《德意志意识形态》 一、社会理论的本质

二、一切社会的共同特征

三、马克思的理论方法论

第二节《共产党宣言》 一、资产阶级与无产者

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文献

四、共产党人与各种反对党派

五、马克思对历史背景下的资本主义的看法

六、马克思的社会分化和阶级冲突模型

第三节《资本论》 一、劳动价值理论

四、历史背景下的资本主义

第九章马克思的理论遗产 第一节马克思思想中潜在的因果模型 一、历史与进化的一般模型

第二节马克思的理论原理 一、社会组织原理

二、社会系统中的不平等原理与变迁

第三节修正马克思的理论

马克斯·韦伯 第十章马克斯·韦伯思想的起源和背景 第一节韦伯的生平对其思想的影响 一、早年经历 德国人,56岁死于西班牙大流感

二、精神分裂症以前的日子

三、转向社会学 标志现代思想的成年(看清现代、反思现代)

第二节卡尔·马克思 一、科学的本质

第三节方法论争论 一、区分历史学派与理论学派的方法论问题

二、韦伯对方法论争论的回应

第四节威廉·狄尔泰 一、狄尔泰的社会科学方法论

二、韦伯对狄尔泰思想的回应

第五节亨利希·李凯尔特 一、李凯尔特关于历史客观性的论述

二、韦伯对李凯尔特思想的回应

第十一章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学 第一节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 一、价值问题

第二节韦伯关于社会组织的观点

第三节韦伯对统治的分析 一、统治类型

二、社会分层:阶级与地位

三、韦伯的阶级结构模型

四、韦伯的社会变迁模型

五、韦伯的分层和地缘政治的模型

第四节韦伯对资本主义和理性化的论述

第五节韦伯对宗教的研究 一、《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二、韦伯对宗教和资本主义的比较研究

三、韦伯的社会系统略图

第十二章马克斯·韦伯的理论遗产 第一节韦伯的社会组织因果性模型 一、韦伯的理性化模型

二、韦伯的文化和理性化模型

三、韦伯关于市场、货币、权力和法律的模型 《经济与社会》

四、韦伯的分层和冲突模型

五、韦伯的地缘政治模型

第二节韦伯的理论法则 一、理性化进程法则

二、关于去合法化和冲突的法则

三、去合法化和地缘政治

埃米尔·迪尔凯姆(涂尔干) 第十六章埃米尔·迪尔凯姆思想的起源和背景 第一节生平经历对迪尔凯姆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孟德斯鸠与迪尔凯姆 一、第一位社会科学家——孟德斯鸠

二、孟德斯鸠关于“法”的观点

三、孟德斯鸠关于政府的类型学

四、政府产生的原因及其功能

第三节卢梭和迪尔凯姆 一、卢梭的信条

二、对迪尔凯姆的具体影响

第四节孔德与迪尔凯姆 一、实证主义的科学

二、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准则

三、社会静力学与动力学

第五节托克维尔和迪尔凯姆 一、托克维尔的《美国社会的民主制度》

二、对迪尔凯姆的具体影响

第六节斯宾塞与迪尔凯姆 一、迪尔凯姆与斯宾塞的功利主义

二、迪尔凯姆与斯宾塞的有机体论

三、迪尔凯姆与斯宾塞的进化论

第七节马克思与迪尔凯姆

第八节迪尔凯姆的社会学预测 一、方法论原则

第十七章埃米尔·迪尔凯姆的社会学 第一节《社会分工论》 一、社会团结

四、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

第二节《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一、什么是社会事实?

二、观察社会事实的准则

三、区分常态与病态的准则

四、划分社会类型的准则

五、解释社会事实的准则

六、建立社会学证据的准则

第四节《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一、迪尔凯姆论点纵览

二、《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进一步的暗示

第五节“道德”的科学 什么是道德?

第十八章迪尔凯姆的理论遗产 第一节迪尔凯姆的基础性因果模型

第二节迪尔凯姆的理论原则 一、社会分化的原则

四、系统病态—整合原则

乔治·齐美尔 第十三章乔治·齐美尔思想的背景和来源 第一节影响齐美尔思想的生平事件 一、齐美尔的边缘性

二、齐美尔的知识分子生涯

第二节影响齐美尔思想的各种学术思想 一、关于齐美尔与韦伯的注记

二、斯宾塞、社会达尔文主义与齐美尔的思想

三、康德与齐美尔的思想

四、马克思与齐美尔的思想

第十四章齐美尔的社会学 第一节齐美尔研究社会的方法论途径 一、社会是什么?

二、社会学应如何研究社会?

三、社会学的问题领域是什么?

第二节群体参与网络 一、作为社会形式的群体参与网络

二、伴随社会分化而来的结构变迁

第三节冲突 一、作为社会形式的冲突

第四节货币哲学 一、作为社会形式的交换

二、齐美尔对人性的假设

四、货币及其对社会关系的影响

第十五章齐美尔的理论遗产 第一节齐美尔关于社会组织的因果模型 一、齐美尔的社会组织模型

二、齐美尔关于社会分化和群体参与的模型

三、齐美尔关于货币、市场与分化的模型

四、齐美尔关于社会分化、冲突和社会整合的模型

第二节齐美尔的理论原理 一、齐美尔对分化过程的分析

帕累托 第十九章维尔弗雷多·帕累托的思想起源与背景 第一节生平经历对帕累托思想的影响 一、家庭背景

三、在公司世界中的经历

四、作为社会与政治评论家的经历

第二节19世纪的智识潮流与帕累托的思想 一、帕累托与牛顿革命

二、实证主义与帕累托的思想

三、功利主义与帕累托的思想

四、历史决定论与帕累托的思想

五、对意大利传统与帕累托思想的注释

第三节对帕累托思想的特殊影响 一、孔德与帕累托

二、亚当·斯密与帕累托

三、马菲欧·潘塔里奥尼、莱昂·华纳斯与帕累托

六、乔治斯·索列尔与帕累托

第四节帕累托著作中一再出现的主题

第二十章帕累托的社会学 第一节作为工程师的帕累托

第二节作为管理者的帕累托

第三节作为政治评论家的帕累托

第四节帕累托的学术著作 一、《政治经济学教程》与《政治经济学手册》

二、《精英的上升与下落》与《社会主义制度》

第五节《普通社会学纲要》 一、《普通社会学纲要》:第一卷

二、《普通社会学纲要》:第二卷

三、《普通社会学纲要》:第三卷

四、《民主的转变》与《普通社会学纲要》:第四卷

第六节帕累托的基本理论 一、情感的基本理论

第七节帕累托的普通社会学:情感、权力与经济循环的动态互动 一、社会现象与经济现象的互动

二、社会现象与政治现象的互相依存

三、经济现象与政治现象的互相依存

第二十一章帕累托的理论遗产 第一节帕累托社会动力机制的因果模型

第二节帕累托的理论原理 一、社会情感的基本原理

三、政治组织的基本原则

四、帕累托的一般社会学:情感、经济与政治的均衡

乔治·霍伯特·米德 第二十二章乔治·霍伯特·米德的思想源起及其产生的背景 第一节生平经历对米德的影响

第二节米德对各种学术思想的综合 一、功利主义

第三节威廉·冯特和米德 一、冯特有关姿态的观点

二、冯特的“心理集体”的观点

第四节詹姆斯和米德 一、詹姆斯的实用主义

二、詹姆斯的意识的观点

三、詹姆斯的自我意识的观点

第五节库利和米德 一、库利的社会组织的观点

四、库利的初级群体的观点

第六节杜威和米德 一、杜威的实用主义

二、杜威有关思维的观点

第二十三章乔治·霍伯特·米德的社会学 第一节米德的更为广博的哲学

第二节《心灵、自我与社会》 一、米德关于生活过程的观点

二、米德的社会行为主义

三、米德关于心智的行为主义观点

四、米德关于自我的行为主义观点

第三节《行动的哲学》 一、动机

第二十四章米德的理论遗产 第一节米德社会过程的因果模型

第二节米德的理论原则 一、动物行为的原则

三、人类行动、互动和组织的原则

晚近的社会学理论(当代社会学家)

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 —、展开社会学新视野

二、“中轴原理”方法论

五、后工业社会文化矛盾

福柯的“知识考古”社会学 一、恐惧与扭曲中的超越

利奥塔的知识社会学 一、从否定现存到批判传统

马尔库塞的批判社会理论 一、从理性批判到社会批判

二、辩证理性与历史辩证法

三、文明辩证法和爱欲解放

五、自然革命与文化革命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一、社会理性化的追求

二、认识的批判与批判的解释学

三、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四、言语行为的理性基础 好好说话

五、交往行动与生活世界的合理化 交往理性,讲道理 解决韦伯难题

六、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之争

4.4.1民主与公共领域

第13章批判理论:哈贝马斯/195 哈贝马斯对“公共领域”的分析/196

社会中的合法性危机/199

早期对语言和互动的分析/201

哈贝马斯对社会进化的再度建构/203 主体间性(在人间)

结构理论 第27章早期结构主义理论/429 马克思理论中的结构成分/430

涂尔干的结构社会学/431

齐美尔的形式结构主义/434

结构主义的分化/435

列维一斯特劳斯的法国结构传统/436

英国的结构主义传统/439

社会心理学中的美国结构主义传统/441

第28章结构化理论:吉登斯/449 对“科学的”社会理论的批评

“结构化理论”/451

第十章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 一、重建社会结构理论

二、结构化理论的方法原则

三、行动、意识与能动性

四、结构二重性与制度多重性

五、社会结构转型的动力、形式与后果

六、高度现代性的社会与自我

第29章文化结构主义理论:布迪厄/463 布迪厄的结构主义/464

第七章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 一、社会学的新境界

五、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

六、语言、权力与反思社会学

对既有理论的批判/465

布迪厄的文化冲突理论/468

第30章网络理论,475曼纽埃尔·卡斯特:网络经济 网络分析中基本的理论概念/476 社会网络与复杂理论

纽带的模式与结构/478

4.4.2乌尔里希·贝克:全球风险社会

参考书 社会学理论的兴起

概述 第一章现代社会学的冲突与困境 一、实证社会学对形而上学的超越

二、解释社会学对实证社会学的批判

第二章后现代社会学的兴起 一、走向生活世界的哲学呼唤

二、社会学理论转向的先声

三、社会学思维方式的革命

第三章后现代社会学的理论革命 一、社会学现实基础的巨变

二、社会学知识基础的转移

三、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

四、趋向新世纪的后现代社会学

功能主义理论 第2章早期功能主义理论/21 有机体类推/22

功能主义和涂尔干/25

功能主义和人类学的传统,28

默顿对宏大功能主义框架的批判/32

第3章分析功能主义(结构功能主义):帕森斯/35 含义 认为社会生活之所以能维持下去,是因为社会找到了一种手段(结构)去满足人类的需要(功能)。其最重要的理论是社会均衡论

向功能强制主义转变,42

帕森斯论社会变迁/46

帕森斯论“人类状态”/48

第4章系统功能主义:卢曼/50 卢曼的“一般系统”方法,51

卢曼关于社会进化的概念/58

进化理论 第5章早期进化论/71 早期生态学模式/73

达尔文和自然选择/76

第6章生态学理论:霍利/79 基本假设/80

第7章新进化论,91 社会生物学理论,92 《社会生物学》

社会形态的跨物种比较/98

进化的阶段理论/102

返回对人类本性的理论化/111

觅母MEME(模因):新的复制基因 基因通过遗传进化机制发挥作用,觅母则是以模仿的方式进行自我复制。 比如,文化的传播就是借助觅母的复制得以实现的

第11章跃入模因池(它其实就是寄生在了我的大脑里) 一个想法,行为或风格从一个人到另一个人的文化传播过程

模因包含甚广包括宗教、谣言、新闻、知识、观念、习惯、习俗甚至口号、谚语、用语、用字、笑话

《蓝图》 社会发展共同的基因

几个文明同时发展农耕技术

好社会八个特征 识别个人身份

冲突理论 第8章早期冲突理论/123 马克思与冲突理论/124

韦伯与冲突理论/126

齐美尔与冲突理论/129

冲突理论在20世纪的重现/131

第9章新韦伯主义冲突理论:柯林斯/141 社会组织的微观基础/142

第10章新马克思主义冲突理论,152 有关马克思实质论点的简要回顾/153

新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赖特/154

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体系分析/164

第11章女性主义冲突理论/170 布卢姆伯格的性别分层理论/171

查菲茨的性别公正理论/174

批判理论 第12章早期批判理论/183 马克思思想中的批判传统/184

韦伯的悲观主义:早期批判理论家的两难境地,187

批判理论中的文化倾向/191

第13章批判理论:哈贝马斯/195

第14章后现代主义理论/213 对科学的后现代批判/214

经济后现代主义/220

文化后现代主义/226

第15章女性主义批判理论,234 性别的声音:早期对社会科学的挑战/236

为女性而建立的社会学:女性主义方法论、认识论和“立场”理论/239

对批判女性主义理论的挑战/248

交换理论 第16章早期交换理论/253 古典经济学中的交换论/254

人类学中的交换理论/255

心理行为主义与交换论/261

社会学传统与交换论/265

第17章行为主义交换理论:霍曼斯/269 基本交换原理/271

用基本的原理来建构解释体系/273

从行为到宏观结构/275

第18章辩证交换理论:布劳/278 基本交换原理/279

交换系统和宏观结构/285

布劳的社会组织构想/289

第19章交换网络理论/290 爱默森的核心观点/291

结构、网络与交换/293

库克的理论纲要/297

第20章理性选择理论/306 赫克特的群体团结理论/307

科尔曼的群体团结理论/316

群体团结的原理:赫克特和科尔曼理论的综合/318

互动理论 第21章早期互动论和现象学/323 早期美国学者对互动的见解/324

符号互动论的兴起/333

早期欧洲学者的见解/337

第22章自我和身份理论/346 斯特赖克的身份理论/347

麦考尔和西蒙斯的身份理论/350

伯克的身份理论/354

第23章角色理论:特纳/361 角色构成过程/363

一致性的民间规范/364

互动的暂定性本质/364

自我观念和角色/364

特纳建构角色理论的策略/365

第24章剧场理论:戈夫曼/371 剧场的比喻/373

框架和经验的组织/390

第25章常人方法学/395 互动的反身性和索引性本质/396

加芬克尔的早期研究/397

西库雷尔的批评/399

萨克斯的谈话分析/401

齐默尔曼、波尔纳和威德的情景路线/402

谢格罗夫的谈话分析/403

第26章情感理论/407 霍赫希尔德的情感剧场理论/408

情感的符号互动理论/409

地位和权力的情感理论/414

心理互动分析的情感理论/423

参考书 社会学理论的结构

社会研究方法 实践的方法

第三章社会学问题的设问与解答 第一节社会学的设问 3.1.1贯彻科学的取向

第二节理解因果 因果与相关

第三节研究方法 3.3.1民族志

3.3.7综合比较研究与历史研究

第四节现实世界中的研究:方法、问题与陷阱 3.4.1人类主体与伦理问题

3.4.2社会学仅仅是重述显而易见之事吗?

3.4.3社会学的影响

用物理学方法研究社会现象 《预知社会—群体行为的内在法则》

图景叙事而不是宏大叙事

人应该开放的接受或理解其他团体的价值

第1章人类研究与科学 导言

研究中的错误及解决方法

什么是“真正”的真实?

社会研究中的一些辩证关系

个案式和通则式解释模式

第2章范式、理论与社会研究 导言

演绎与归纳的比较:举例说明

演绎式理论举例:分配的正义

归纳式理论举例:人们为何吸食大麻?

第3章社会研究中的伦理和政治 导言

第2篇研究的建构 第4章研究设计 研究的三个目的

通则式因果关系的错误标准

分析单位的错误推理:区位谬误和简化论

研究计划书中的基本要素

第5章概念化、操作化和测量 测量任何存在的事物

真实定义、名义定义和操作定义

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中的定义

第6章指标、量表和分类法 指标和量表

女性地位:建构指标举例

第7章抽样逻辑 抽样的简要历史

有意识与无意识的抽样误差

概率理论、抽样分布和抽样误差评估

举例:对大学生进行抽样

多级整群抽样设计与抽样误差

第3篇观察的方法 第8章实验法 适于实验法的议题

避免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和词语

电脑辅助电话访问(CATI)

第10章定性的实地研究 导言

定性的实地研究所要注意的特殊事

一些定性的实地研究范式

个案研究和扩展了的个案方法

第17章阅读和撰写社会研究

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学? 第一节社会学的视角 学习社会学

第二节社会学思维的发展 1.2.1理论与理论思路

1.2.3现代理论思路

1.2.4社会学中的理论思维

1.2.5分析的层次:微观社会学与宏观社会学

第三节生活中社会学如何能够帮助我们?

第二章全球化与变迁世界 第一节社会的类型 2.1.1正在消逝的世界:前现代社会及其命运

2.1.2现代世界:工业化社会

第二节社会变迁 2.2.1影响社会变迁的因素

第三节全球化 2.3.1推动全球化的因素

2.3.3全球化的影响

第三章社会学问题的设问与解答 社会研究方法

第四章社会学中的理论思维 第一节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第二节四大理论问题 4.2.1结构与行动

4.2.4现代世界的塑造

第三节晚近的社会学理论

第四节四位当代社会学家

第五章社会互动与日常生活 第一节日常生活的研究

第二节非言语沟通 5.2.1“脸面”、姿势与情感

5.2.2非言语沟通号陛别

第三节互动的社会规则 5.3.1共享理解

5.3.2加芬克尔的实验

5.3.3“蓄意破坏互动”

第四节互动中的脸面、身体与言说 5.4.1接触

第五节时空中的互动 5.5.1钟表时间

5.5.2社会生活与时至秩序安排

5.5.3文化和历史视角下的日常生活

5.5.4现实的社会建构:社会学角度的论争

5.5.5网络空间上的社会互动

第一部分社会学视角 第1章地位的重要意义. 我们所处的地位决定了我们是谁

社会生活的象征意义:作为标志的都市传闻

第2章社会学的想象力 社会与个体:历史与人生

社会问题:私人难题与公共问题

第3章寻求答案 收集资料:科学研究循环

社会学研究中的经典案例:涂尔干和杜波依斯

第二部分社会学的大观念 第4章汉堡是一个奇迹 涂尔干关于社会整合的观点

汉堡是一个奇迹:相互依赖性

传统社会中的社会整合——门诺人

当代社会中的个人主义和相互依赖性

第5章劳动力+树=书桌 劳动力和技术革新

第6章我思故我做 韦伯与观念的重要性

第7章自我与社会 建构文化

理解我们的选择:结构和选择

第8章“是”的含义 故事:叙事和元叙事

图像:现实、认识和超现实

第三部分我们生活的世界 第9章联结纽带

第四部分差异性的后果 第12章等级之差

第五部分社会学 第15章社会学是个动词

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

第一部分现代蒙大拿 第一章蒙大拿苍穹下

第二部分过去社会 第二章复活节岛的薄暮

第三章最后的人类:皮特凯恩岛和汉德森岛

第四章旧日支配者:阿纳萨兹人和他们的邻居

第六章维京的前奏与赋格

第七章格陵兰维京社会的繁荣

第八章格陵兰维京社会的终曲

第九章另辟蹊径,开拓成功之路

第三部分现代社会 第十章马尔萨斯在非洲:卢旺达的种族屠杀

第十一章一座岛屿,两个民族,两种历史:多米尼加共和国和海地

第十二章中国:摇摆不定的巨人

第十三章“开采”澳大利亚

第四部分实践教训 第十四章为何有些人类社会会做出灾难性的决策

第十五章大企业与生态环境:不同条件,不同结局

第十六章世界是一片圩田:这对当今的我们有何意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布莱斯特萨克斯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