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华为追踪另一个不同品牌不同版本的手机?

用过分屏模式的同学都很喜欢分屏模式带来的便捷性,这项功能早在2018年时随着安卓原生系统加入了这项功能之后就迅速在众多手机中普及开来,当然也包括了国内的安卓定制系统。

不过,如何开启分屏模式其实不同品牌有不同的操作方式的哟~

今天,笔者就以小米手机、华为手机和黑鲨游戏手机作为例子来教大家如何开启手机的分屏模式。

首先是小米手机,很早前小米的分屏模式需要进入开发者模式才能够打开,如果你还是老系统那就需要按照老的办法来,具体的做法是先开启开发者模式,然后从设置--更多设置--开发者模式中选择“强制将活动设为可调整大小”,重启之后即可开启;但是现在小米手机打开分屏模式就简单多了。

第一步首先是上滑屏幕并悬停之后进入多任务界面;第二步长按自己需要分屏的应用,选择的该应用旁边会弹出多个选项;第三步选择那个图标为两个方块的标志即可进入分屏模式。比如你想要边看书、边打开看微信的信息,那么先选择其中之一进入分屏模式,然后轻触另一个应用即可正式分屏。

需要注意的是,你选择的分屏模式的应用如果想要退出的话,必须点一下该应用上显示的“退出分屏”才能够结束分屏模式。小米手机的分屏模式有一点不好的地方是长按应用选择分屏模式的时候,并不会出现文字的提示,你看到那个很形象的模块才是分屏模式。

华为手机的分屏模式和小米的分屏模式是完全不同的,首先你需要进入设置--辅助功能--智慧分屏,然后勾选智慧分屏应用栏才可以启用这项功能。使用的步骤是:第一步在你想要分屏使用的应用中长按左侧导航栏按键;第二步长按并拖动你需要使用分屏模式的应用到前一个应用的上方或者下方即可完成分屏模式。

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必须先打开你想要打开的分屏应用之一;第二,长按拖动的步骤不能少,如果是点触则变成了开启小窗模式,这是不对的。从体验上来看,它比小米的使用更方便、更精准一些,操作也更简单易学。

上面都是竖屏的分屏模式,如果是我们想要的是横屏的分屏模式呢?其实操作步骤和手段也是一样的,只不过你需要事先将使用分屏模式应用切换成横屏模式,然后再按照步骤操作即可。

黑鲨手机的分屏模式和小米手机的是一样的,因此就不一一展示了。

总结:从体验中来看,分屏模式确实很好用也很方便,但不同的手机系统,它的分屏模式也不一样。以上三种仅供大家参考,但基本上的操作原理一般不会很难。希望已经帮到大家了~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手机厂商为什么只发展快充技术,却不把电池容量做大一点?

手机“飞行模式”没有用其实它有这3个好处,望相互转告

手机"恢复出厂设置"别乱用!看完你就懂了

6 月 2 日晚,华为正式发布鸿蒙 2(HarmonyOS)操作系统,鸿蒙手机也成为面向市场的正式产品。

发布会上,华为常务董事、消费者业务 CEO 余承东宣布,华为 Mate9 系列、nova5 系列、P10 系列、畅享 10 以后的机型、华为平板 M5 等机型,将在明年升级鸿蒙 2 系统。

“明年上半年,一些老款华为手机也会升级 HarmonyOS,包括 Mate9、Mate10 等。”余承东表示。

此外,华为首次发布了搭载鸿蒙系统的华为旗舰平板电脑——新一代华为MatePad Pro ,一起亮相的还有第二代 HUAWEI M-Pencil 手写笔。

另据悉,华为还重新推出了预装鸿蒙版本的 Mate 40 系列、nava 8 系列、Mate X2,不过都是 4G 版本,此前部分机型已上架,并将于 6 月 18 日开售。

谈及鸿蒙,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部总裁王成录表示,从五年前设计鸿蒙系统开始,就采用了全站解耦的架构,华为希望用一套代码,满足大大小小各种硬件的要求,这便是当时鸿蒙的设计理念。

今天,华为实现了使用同一套系统,不仅能在手机和手表上使用,还能小到在 128K RAM 的设备上使用。王成录表示,除了鸿蒙系统以外,没有一个系统可以做到全系统覆盖所有设备。

使用软总线分布式技术,可按需自行组装硬件

要想实现万物互联,设备之间的连接非常重要,为此华为提出分布式技术,用软总线将各种设备连接起来。软总线好比是连接各设备之间的高速公路,有了这种能力,用户就可根据需要自己组装设备。

相比功能手机,智能手机最大的变化在于,硬件是一样的,但是其应用可让用户根据需求来选择。王成录表示,相比今天已有的操作系统,鸿蒙又有一个飞跃,即希望用软总线分布式技术,让用户根据不同需求组装硬件。

比如一个手机想做多机位的拍摄,通过软总线的方式可把无人机、运动摄像头以及其他摄像头,全部和手机连接起来,手机可以像调动自身摄像头一样,组成多机位拍摄的超级终端。

在办公场景,鸿蒙能把平板、PC、大屏和手机连接在一起,在电脑上处理的所有文档,都能使用平板手写笔去生成一个草图,还可把手机里的资料作为 PC 的资料,并能以附件形式发送。

王成录表示,不管有多少设备连接在一起,必须让用户做到像使用一台设备一样简单,这便是鸿蒙带来的统一的控制中心。

另据悉,鸿蒙的统一控制中心能力,可让用户操控与本机相连的其它设备,以及操控本机模组去组成各种终端。

以统一控制中心的音乐卡片为例,通过该卡片,可随意选择不同的音乐软件,还可选择音乐的输出方式,可以输出到耳机、大屏,还能切回到手机。

同样,用户也无需在 “设置” 中打开 Wi-Fi 和蓝牙,通过统一控制中心的 Wi-Fi 和蓝牙的连接,一触即可连接相关设备。

此外,鸿蒙可让和手机连接的所有三方设备的状态,都以卡片形式展示在统一控制中心上。用户在统一入口中,可实时操控和手机连接的三方设备。

王成录解释称,鸿蒙最大的特点,在于多设备可融合成一个超级终端,在鸿蒙生态之前,所有设备之间的连接,要么得通过复杂的硬件线路连接,要么需要非常多的步骤。

通过统一控制中心的终端入口,只需点开所有围绕手机的周边设备,这些设备就会悬浮在手机周围。如果想连接某两个设备,只需轻轻一拉,即可实现连接。这比所有通过有线连接、或复杂步骤操作的方式要简单得多。

其还表示,看似简单的应用,其背后技术并不简单。因为设备之间的连接和组合,要经历发现、配对和组合的全过程。只有完成所有操作以及身份验证,设备才能连接。

超级终端背后两大技术:软时钟同步和抗干扰算法

有了鸿蒙系统,如果在手机上听音乐,由于硬件限制,手机的音质可能并不完美,假如身边有一个音质非常好的音箱,就可通过超级终端的控制界面,轻轻一拉就可把手机和音箱连接起来,这便是用户自己组成的超级终端,此时音乐就可通过音箱播放出来,音质体验也可从手机音质,快速切换到音箱音质。

如果用户在阳台上听音乐,只需轻轻一拉,找到音箱所在的房间,跟手机做配对,音乐就会输出到房间的音箱中。

视频同样如此,假如在手机上观看一部电影,刚好客厅有一部大屏,用户希望用大屏获得更好的观影体验。这时仍然只需轻轻一拉,手机和大屏就会组成一个超级终端,大屏就会展出手机上的视频。对用户来说,这时感受到的视频体验会更有浸入感。

晚上观影时,假如家人都睡了,要想继续观影,只需把耳机一拉,就能把它和手机以及大屏连接起来,从而组成新的超级终端。

要想实现以上应用,必须得解决音画同步的问题,为此华为使用了两个技术,其一是软时钟的同步,三个连接在一起组成超级终端设备,它们共同遵循一个时钟基准;

其二是抗干扰算法,无线传输的最大挑战是外界干扰,干扰过多就会带来抖动、时延和丢包,因此必须保证在该场景下,无线信道的干扰可降低到能容忍的范围内。最终,利用以上两个技术,保证了较好的音画同步。

同时,华为也把手机和大屏组成超级终端的能力,开放给了第三方。目前已经和优酷达成合作,可实现在手机端操控在电视屏幕上看到的画面角度。王成录表示,这是鸿蒙能力开放的第一步。

他表示,有了上述能力之后,华为畅连可在多设备之间进行通话、语音或视频通话。同样的,手机上的华为畅连因为有了超级终端能力,可以把手机和电视机组成一个超级终端,这样在视频通话时,画面就可转播到电视机上,这时的收音则由电视机的声场和音箱来负责处理,电视机摄像头此时也会启动工作。

此外还有更多应用,假如你在用平板记录一个创意,正好需要手机中的一张照片,在传统场景下会非常麻烦,首先要做手机和平板之间的连接,然后通过三方软件把图片传到平板里面,然后再粘贴到创意文档中。

王成录说,这种复杂的操作在鸿蒙中会变得非常简单,同样地轻轻一拉,让手机和平板组成一个超级终端,需要手机中的哪张照片,仍然只需轻轻一拉,图片就会进入创意文档中。

而手机和 PC 也能组成超级终端,方法和前面一样。多数电脑运行的是 Windows 系统,之所以能和华为手机的鸿蒙系统打通,是因为 PC 系统中安装了鸿蒙分布式的插件,从而实现两个设备之间的文件管理器互通,这时在 PC 上看到手机的文件,就相当于 PC 上的一个新的盘符。

假如 PC 需要调用手机文件,就会非常容易。比如在 PC 上发邮件时,得添加一个附件,而该附件在手机里,有了前面的互联,就能像打开本地盘符一样,找到该文件并添加到附件,从而生成一个邮件。

再比如,假如需要通过社交软件发送内容给朋友,但是该内容在 PC 上,在超级终端下面,把 PC 的内容轻轻一拉,放到手机社交软件中的对话框,就可发给对方。

如果在 PC 中发现了一张非常好的照片,在超级终端的场景下,就像打开本地盘符一样,只需拉一下就可存储到手机中。概括来说,利用鸿蒙分布式的能力,用户可根据自己需要,任意组装场景化的终端。

如何看待鸿蒙在软件的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地位?

谈及鸿蒙的地位,中科大软件学院教师孟宁告诉 DeepTech,首先要理解软件的内涵才能从一个更大的视野来认识鸿蒙所处的位置。“软件” 这个词的诞生是相对于电子计算机硬件而来的,但是并不是说没有电子计算机之前软件的概念就不存在,实际上人类社会就是由分布式软件为基础运作的。

假如人类的 DNA 是硬件结构,那么大脑神经网络上运行的则是软件,单个人就是软硬件一体的智能体,这就像苹果手机和 Android 手机,以 ARMv8 架构的硬件和 iOS/Android 软件结合起来的智能体。

而社会是由众多单个的人组合起来形成的整体,将社会整合起来的是分布式运行在社会成员头脑中的思想意识等观念(软件),俗话说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但却有本质的不同,物以类聚是硬件层面的,而人以群分是软件层面的。

如果把互联网看成分布式软件操作系统,那么互联网将苹果手机和 Android 手机等智能体整合起来,但这只相当于人类社会早期的部落和部落联盟,只有有限的信息传递和沟通,智能体之间的协作局限于单机或单个家庭内部。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农业社会和工商业社会,劳动分工日益复杂和普遍,就需要有强大的社会组织来协调社会整体的运作,于是产生了各种组织机构、政府和议会作为社会结构的核心。

鸿蒙的发展目标大概就是要成为未来的万物互联的智能体社会中的某一种组织机构服务于某些应用场景。

此外,王成录也在日前的一次媒体对话中表示 :“Android App 的包和鸿蒙 App 的包混合打包再编译,既可以让应用在 Android 上运行,也能够在鸿蒙上运行”。

对于背后的原理,孟宁解释道,鸿蒙发展的早期主流的智能体还是 Android 设备,逐步扩展到家用电器、可穿戴设备、自动驾驶汽车等,为了兼容 Android 设备鸿蒙的开发环境应该是兼容 Android 生态的,这样 Android App 开发者可以更平滑的过渡到鸿蒙上。他说:“从技术上来说,我认为鸿蒙是 Android 生态的超集,Android 生态是鸿蒙生态的一部分。”

王成录认为,“鸿蒙做成功了,会从根本上改变信息产业的底层架构。” 对于该说法,孟宁表示,鸿蒙是面向未来的、智能化的万物互联场景中的分布式操作系统。它一方面会建立起全新的应用开发者生态,提供诸如任务接续、跨屏操作、软硬件协同等全新的分布式能力;另一方面会反过来影响单机智能体的软硬件选型,比如兼容鸿蒙的单机系统和芯片才能融入鸿蒙生态,从而可以做到鸿蒙作为一个核心重塑信息产业的底层架构。

值得一提的是,ARMv8 架构从智能手机逐步延伸到 PC 和服务器领域,比如基于苹果 M1 芯片的 Mac 电脑和 Macbook 上市、基于华为鲲鹏处理器的服务器和台式机的推广如火如荼,其中有台式机号称搭载的是鸿蒙,显然 WinTel 架构(即 Windows+Intel X86)日趋没落,至少 X86 架构大有被 ARMv8 架构取代的趋势。

在上述采访中,王成录还表示:“鸿蒙的落地也会有一定约束,但是我们非常有信心可以克服”。

对于该约束,孟宁分析称: “在我看着这种约束是显然的,鸿蒙是面向未来的、智能化的万物互联场景中的分布式操作系统,在万物还没有互联还没有智能之前,只能从目前最主流的智能设备手机开始,而手机 OS 是由苹果的 iOS 和 Android 垄断的,因此从技术上来说,华为会继续延续 Android 的生态,给人的感觉似乎鸿蒙就是基于 Android 的,但随着智能化的万物互联场景日益丰富,我们将会看到鸿蒙分布式特性不是 Android 单机系统可以比拟的。

作者:互联网 来源:九游 发布时间: 18:56:00

【攻略】账号怎么切换到另一设备?很多玩家都不知道,下面九游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光遇账号切换到另一设备方法介绍,一起和小编来看看吧!

光遇账号切换到另一设备方法介绍

1、首先如果你之前玩的就是安卓版,然后切换到iOS上面的话,目前是不支持的。

2、只有安卓的切换到安卓的,才能继承之前的账号数据。

3、然后继承的方法很简单,就是你在另外一个手机上,登录账号就可以了,看似很简单,但是其实有很多的猫腻。

4、首先就是安卓是分为很多服,比如官方服、服、华为服,这些虽然可以加好友一起玩,但是数据并不互通。

5、不过因为安卓手机的比较高,所以你可以之前玩的服。

6、比如你之前下载的就是小米服,然后你在新手机上,可以选择下载一个小米服,使用之前的账号登录,就可以完美继承了。

7、所以玩家需要弄清楚之前玩的究竟是哪个版本,然后在新的手机上面,下载之前玩的过版本,登录原本的账号,才可以顺利的切换。

以上就是光遇账号切换到另一设备方法介绍的全部内容了,更多相关内容敬请关注九游游戏网。

类型:其他 平台:安卓 状态:公测

安卓版暂无下载 苹果版暂无下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为同步看另一部手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