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玛科技都上了哪些综艺啊?

现实压力大,而综艺给予的幸福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普通人的不幸福感,所以观众们爱追恋综。

各大平台也在此时放出各种恋爱综艺,比如,腾讯刚结束的《心动的信号4》、爱奇艺刚播出的《恋恋剧中人》,还有芒果TV的《再见爱人》,都是关于两性关系、亲密关系的讨论,展现不同状态、不同阶段的问题。

现实中,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人不相信爱情,恐婚、习惯单身、社交障碍等等,原本给人带来幸福感的亲密关系,如今却变得唯恐避之不及。

究竟是这个世界怎么了,还是我们怎么了?

越来越多的人不相信爱情,恐婚,习惯单身,社交障碍,原本给人带来幸福感的亲密关系,如今却变得唯恐避之不及。究竟是这个世界怎么了,还是我们怎么了?

其实,性别是一个综合概念。

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生物层面的生理性别,就是染色体决定的生物解剖学性征,包括男性、女性、间性(指第三性别)。另一个是社会层面的社会性别,大众受社会、文化等因素划分的性别,比如,女性气质、男性气质,或者非二元气质的性别角色。

可以说,人类的性别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性别的划分有不同的标准。

根据世界各地的成人礼习俗可以看出,社会在潜移默化地强调男女性别上的差异。

秘鲁男孩的成人仪式,有个“跳崖”仪式,要从约8米的悬崖跳下,考验一个人的勇气。英国女孩的成人礼,是年满18岁的女孩,有资格参加社交舞会,女孩们被称为“debutantes”,意为“初次踏入社交界的人”。

习俗上的区别带有明显的性格烙印——男孩要像个男人一样学会勇敢,女孩则换上漂亮的衣裙去跳舞。社会构建的男女性别差异,恰恰和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回望人类历史,目前占据主流的父系社会,仅仅存在几千年。在漫长的原始时期,大多数民族经历着若干万年的母系氏族的历史。至今,世界上还有一些民族,依然受母系社会的影响,甚至保留着母系社会,比如,中国云南的摩梭族等。

而两种社会组织结构,对性别意识的影响与塑造是不同的。上世纪90年代,导演周华山拍摄了纪录片《三个摩梭女子的故事》,很多人因此发现,母系氏族中性别关系更平等。根本原因在于,摩梭人的文化传统——走婚制,女人无夫无父;对于孩子,重女而不轻男;没有性别歧视,也没有太多性别意识。

而大家更熟悉的父系氏族中,性别关系对立要明显很多,古代时候的男尊女卑,现代语境内的男强女弱,总是把男女分开来形容。男人要像男人;女人要像女人。看,像不像社会的养成系游戏?

分析根本原因和性别无关,而与社会形态给每个人刻下的性格烙印有关,这也能印证母系社会比父系社会性别关系更平等,因为母系社会性格烙印中男性无论强大与否不存在威胁,但父系社会女性的强大对男性会形成心理上的威胁。

通过“性别正确”的可怕与性别对立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形态给予的性格烙印得出,任何希望取得尊重、平权的行为前提,在于对对立面的接受与尊重,而非一方压倒另一方。

近几年,国内影视作品和舆论都纷纷关注起女性平权,不少女性开始在各个领域内,争取更平等的权利,但比较吊诡的一点是,性别双标现场。

阿里女员工维权事件中,有人做了一组图:“他谈过10段恋爱”,人们总是这样论证他的风流;“她谈过10段恋爱”,人们总是这样论证她是个荡妇。

这是站在女性角度,展现社会中男女双标的情况。

现实中,也存在一些一旦性别转变,就容易让人忍不住发出一声“咦”的事情。2018年,张雨琦痛殴前夫后,迅速离婚,全网掀起了“转发这个张雨绮,没有男人打得过你”的活动。

张雨绮因离婚建立起“大女人”的人设。但如果这件事的性别反转一下,舆论可能要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男人打女人?男人还要火速离婚?只要曝光,肯定要群起攻之。而且,真实存在的性别双标,也会让人看到利用“性别正确”而牵动舆论的可怕之处。

就像阿楚前面提到,但凡两性关系出现问题,就有人选择站在各自性别角度上进行攻讦。霍尊和陈露分手事件中,虽然出发点是两个人的情感纠葛,但陈露证明霍尊“人品差”的证据,是他跟别人在聊天群里的“口嗨”,并且截取霍尊对女性群体不够尊重的言论,隐隐在制造性别对立。

阿楚认为,霍尊的品行存在问题,但也觉得以“性别对立”作为出发点,去引导舆论的方式同样不正确。追求这种“性别正确”,跟男权社会里,男性主导地位不可动摇的情况,无任何区别。如果分析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其实与“性别”无关,反而跟社会形态给每个人刻下的性格烙印有关。

男人要阳刚,勇猛,自信;女人要柔美,娇俏,小鸟依人。但随着女性强大对男性社会形成心理上威胁的时候,矛盾就加剧了,对立也就愈演愈烈。这也能反向证明,母系社会比父系社会性别关系更平等,因为母系社会性格烙印中,男性无论强大与否,都不存在威胁,但父系社会恰恰相反。

任何取得尊重、获得平权的前提,都基于对对立面的接受与尊重,而非一方压倒另一方。所以,我们倡导的是男女平等。

而真正健康又良性的男女关系,应该是承认男女性别上的差异,又能以去性别化的视角生活和相处。

别苛求完美受害者,也别想要完美情人

但现实情况却令人头痛。2017年的“Me too”事件是一个鲜明的标志,girls help girls,逐渐形成一股浪潮。

近一两年,每每发生女性受伤害、侵害的新闻,各个社交平台就会成为女性互助的发酵地,表面上女性权利得到了提升。但实际上这种“提升”带来的,反而是更强烈的两性冲突。男性越来越不尊重女性,女性也越来越不尊重男性。

除了激烈派的平权人士之外,普通人受其影响,他们越来越恐婚,越来越多人选择单身,还有人产生了社交障碍。

归根结底,这是一元化思考逻辑,传递产生的必然结果。但长此以往,将会严重影响个人幸福感。

这种情况,还会导致年轻人对于各种亲密关系会完美化要求,而实际上完美是不存在的。

《包法利夫人》中的爱玛,憧憬完美的爱情,她希望另一半“既壮实又漂亮,生性勇敢,又细腻多情,有诗人的情怀,又有天使的外貌……”但现实并没有如她所愿,她嫁给了乡村医生夏尔,平庸,迂腐,于是心生失望,滑向堕落。

她在追求完美关系中迷失,不仅没有得到想要的幸福,反而活得更加不堪。

真正的爱情,是接受彼此的不完美,然后相爱相守。而恋爱综艺的火爆,也许与越加强烈的性别对立有关。看《恋恋剧中人》的时候,也能感受到男女相处时会呈现的的两种状态。

吴宣仪和小鬼王琳凯给人的感觉是,陌生男女相识后,要相互包容的磨合期。

看电影时,吴宣仪很感动,王琳凯则打呵欠。

这可以透露出两点,一是,因为双方不了解,选片不对,没有选择双方都想看的电影。二是,相处时还带着客气,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

真正舒适的关系,要加强沟通,跟对方分享自己的感受,然后积极做调整。而另一边的许魏洲和乔欣,则是相对熟悉的男女,在相处中的默契和舒适。

他们因工作相识,既合作过又在过去三年间有联系,相处时没有尴尬感,可以轻松做自己。在讨论爱情剧本的人物设定时,也能很快达成一致,猖狂女主,平凡男主,职业也能迅速敲定,之后还一起到旁边的咖啡店寻找创作灵感。两人之间的互动很轻松,能给人一种甜蜜的感觉。所以,普通人一方面在生活中、舆论场中接收到“会呼吸的男性就是渣男”等极端言论,潜移默化地增强自己的性别对立意识,下意识地对异性产生排斥感。一方面又会在恋爱综艺中找到另一种幸福,比如,相处的甜,恋爱的蜜,让人上头。

现实恐怖+综艺幸福的循环下,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普通人的不幸福感

但真正属于自己的亲密关系,还是要由自己去缔造,不能寄希望于环境、他人,奥斯卡·王尔德说,“每一例相爱,都是希望压倒自知之明的伟大胜利。”

从恋爱综艺中,两组人的相处就可以感受到,亲密关系的搭建是一个需要包容、需要理解的过程。

亲密关系复杂也美好,而亲密需要一个人袒露所有的信任,也有可能收获最安全的港湾。

越来越强烈的性别对立,或许会让一部分人失去对异性的信任,那又如何放下戒备去爱上对方呢?

结语:无论男女,很多亲密关系都开始于美好,结束于失望。普通人分手后,尚且会各自各骂渣男渣女,寻找一切有利于自己的证据,证明自己在这段关系中的“完美性”,公众人物也和普通人一样而已(违反法律不在内)。

公众行为可以由道德来约束,亲密关系却不适用道德来评判,所以,大家还是多关注自己,想结婚就结婚,想独立就独立。作为2021年生活如此艰难的碳基生物们,别总活在别人的故事里,写好自己幸福的剧本更重要。

——————————————

微信订阅:cmf2015,有机会加入阿楚观影团,参加有趣的活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爱玛和小牛哪个好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