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H的简易评分和综合评分哪个更准?

原创作者:尊嘉金融,登陆尊嘉官网可及时获得港美股深度研究报告

每手股数:10000股

最低认购额:4040.31港元

招股总数:拟发行3.425亿股,其中公开发售占比10%,国际配售占比90%,另有15%超额配股权

募资用途:假设超额配股权未获行使,公司估计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将合共约为5600万港元。其中约28.0%将用作翻新所有现有医疗美容机构并扩张杭州瑞丽、瑞丽天鸽及芜湖瑞丽,以提升能力、更新品牌形象及扩大市场份额;约28.0%将用作为上海市新建医疗美容机构的资本支出及初始营运成本提供资金;约15.0%将用作中国浙江省医疗美容机构的潜在战略收购;约11.0%将用作购买医疗美容服务设备及医疗消耗品,以完善若干医疗美容诊疗,扩大医疗美容服务范围;约8.0%将用于积极推广公司的品牌;及约10%将用作一般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瑞丽医美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为一间位于中国浙江省的领先医疗美容服务提供商。集团为客户提供广泛的医疗美容服务,以满足客户不同的美容及抗衰老目标。医疗美容服务主要包括美容外科服务,包括对面部或身体多个部位进行的美容外科诊疗;微创美容服务,主要包括美容注射诊疗;及皮肤美容服务,主要包括各种美容能量型诊疗。

自2008年08月开始营运以来,集团不断扩大自身网络。于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在中国拥有及营运由四家私立营利性医疗美容机构组成的网络,其中三家位于浙江省,一家位于安徽省。所有的医疗美容机构均以商标「瑞丽」及「瑞丽整形」以及注册商标「Raily」营运。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19年医疗美容服务收益计,集团在杭州市及浙江省所占市场份额约为4.1%及1.9%,于所有私营医疗美容服务提供商当中分别名列第四及第五位。

二、行业前景(评分:7.2分)

1.中国医疗美容服务市场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及医疗美容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人开始利用医疗美容技术保持年轻美丽,对医疗美容服务产生巨大需求。另一方面,私人资金进入市场设立更多的医疗美容机构。因此中国医疗美容服务行业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2018年,按收益计,中国已成为第二大医疗美容服务市场,占全球医疗美容服务市场约13.5%的市场份额。此外,预计2018年至2023年中国医疗美容服务市场将以17.1%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成为全球前十大市场中增速最快的市场。

2019年中国医疗外科诊疗市场占整个医疗美容服务市场的58.2%,达到人民币836亿元,而2015年为人民币388亿元,2015年至2019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1.1%。近年来,美容非外科诊疗因其恢复期短,在中国越来越受欢迎。美容非外科诊疗市场从2015年的人民币249亿元增至2019年的人民币60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4.6%,占2019年总市场约41.8%,增幅较同期的美容外科诊疗更大。截至2024年,中国美容非外科诊疗市场预计将达到人民币1,443亿元,占市场总额约45.3%。

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医疗美容服务渗透率仍然很低,2018年每千人中接受医疗美容诊疗的人数仅为14.5人,而美国则为52.2人,韩国为89.2人,因而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低级别城市(主要指北上广深及其他主要省会城市以外的城市)的渗透率预计将快速上升,极大地提高中国市场的整体渗透率。

2.中国私人医疗美容服务市场

中国的大部分医疗美容机构均为私营机构,因此私营机构在收益方面占据医疗美容服务行业相当大比重。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19年,私营机构收益占市场总收益的83.1%左右,达人民币1,193亿元,而2015年为人民币496亿元,2015年至2019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4.5%。受不断增长的医疗美容需求以及公共机构服务不胜负荷的推动,私营机构医疗美容服务市场收益到2024年预计将达到人民币2,815亿元。另一方面,近年来公共医疗美容服务市场增长相对缓慢。自2015年至2019年,公共机构的医疗美容服务市场规模从人民币142亿元增至人民币24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4.4%。截至2024年,预计公共医疗美容服务市场收益将达到人民币370亿元。

由于可支配收入增加及医疗美容服务的认可度提升,2015年至2019年,杭州及上海私营医疗美容服务市场收入分别由人民币13亿元、人民币21亿元增至人民币33亿元、人民币5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24.6%及24.5%。预计杭州及上海私营医疗美容服务市场未来将保持增长态势,由2020年人民币35亿元及人民币55亿元到2024年分别达到人民币78亿元及人民币12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22.2%及22.5%。

【观点】中国医美市场与全球医美成熟的市场相比,仍处于低渗透率的水平,市场规模保持着高速增长,网红直播兴起令国内医美增速领跑全球。即使在疫情的影响下,2020年到2023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预计依旧能保持15.2%的年复合增速,发展前景较好。

随着医疗美容服务认知度及渗透率提高,庞大的人口将给市场带来红利。不过,如今的医美行业“冰火两重天”。一方面,有广阔市场的龙头医美企业因“暴利”吸引资本驻足,另一边,许多中小医美机构面临持续亏损的现状。

三、市场竞争力(评分:3.0分)

中国医疗美容服务行业竞争激烈,且因市场参与者众多而比较分散。市场参与者包括国营及民营医疗美容机构,包括设有医疗美容部门的综合医院、医疗美容专科医院、门诊部及诊所。于2019年12月,浙江省及安徽省的医疗美容服务提供商分别约为850家及450家。以医疗美容服务收入计,集团约占1.9%的市场份额,2019年在浙江省医疗美容服务市场排名第五;而同年最大市场参与者约占5.7%的市场份额,第二至第五大市场参与者合计约占11.8%的市场份额。中国医疗美容服务市场的关键竞争因素包括服务质量,以及可向目标消费者群体增加医疗美容机构曝光度的适当推广。

于2019年12月,杭州拥有约300名医疗美容服务提供商。2019年于医疗美容服务收入方面,第一大市场参与者占据的市场份额约为13.4%,而第二大至第五大市场参与者占据的市场总份额为16.6%。以医疗美容服务收益计,集团的市场份额约为4.1%,2019年在杭州市医疗美容服务市场中排名第四。

于2019年12月,浙江省的医疗美容服务提供商约为850家。按医疗美容服务收益计,2019年最大市场参与者约占5.7%的市场份额,第二至第五名参与者合计约占11.8%的市场份额,集团约占1.9%的市场份额,在浙江省医疗美容服务市场排名第五。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三个年度,集团的收益增长率总体上高于上述杭州市和浙江省医疗美容服务行业的五大参与者。这主要是由于鉴于业务规模相对较小,收益基数小于该五大参与者,集团收益绝对值的较小增长将导致相对较高比例的增长;2015年至2019年期间,非外科美容诊疗的收益增幅已超过美容外科诊疗的收益增幅。集团对非外科美容诊疗的重视程度较高,从而使集团在收益增长方面超过该五大参与者;及虽然集团能够维持在市场上的声誉,但收益增幅将优于宣传不佳的服务提供商。

于2019年12月,上海市的注册医疗美容服务提供商约达400家,其中,医疗美容医院占比不到5%。上海市私营医疗美容服务市场高度集中于几大市场参与者,就2019年医疗美容服务的收益而言,上海市医疗美容服务收益排名前五位的市场参与者占据的市场份额约为38.1%,且其中两家已于上海市建立医疗美容医院。

上海市经营医疗美容机构的医疗美容服务提供商中仅有两家上市公司。于最后实际可行日期,仅两家上海市医疗美容机构获中国整形美容协会评为「5A」级机构。

【观点】目前,瑞丽医美仅在浙江省医疗美容服务市场排名第五,属于区域性中小企业,市占率偏低,规模和实力均有限,缺乏护城河壁垒,竞争优势不明显,且面临着激烈的同行压力。

(1)医美赛道呈“纺锤形”业态

一般来讲,处在产业链不同位置,公司的境遇可能千差万别。大体上分为正金字塔、倒金字塔、梭子形以及纺锤形这四种格局。就医美这一赛道而言,总体上看是一个“纺锤形”的产业形态,即上游和下游比较舒服,中游空间逼仄。

上游来讲,竞争格局总体是比较良性的,厂商由于行业监管相对规范,目前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产品较少,市场相对集中,龙头厂商毛利率普遍在75-85%之间,净利率也维持在25-37%的较高水平。

下游,也十分滋润。行业下游主要为获客平台,包括线下美容院、医院等导流机构、线上搜索类平台以及垂直类医美平台等。流量的高度集中于头部平台。根据Mob研究院的测算,2020年行业集中度TOP3公司的市场份额占比接近80%。因此,医美平台的议价能力极高。医美平台的获客收费高达每人次元。

而与上游、下游相比,中游的竞争态势十分严峻。中游企业内部的医美机构繁多,行业高度分散,头部机构营收规模占比仅10%。另外,还存在大量非法医美机构。据《2017中国医美行业黑皮书》统计显示,2017年非法医美机构数量超60000家,是正规诊所的6倍。正规医美市场规模甚至远低于非法医美市场规模。据安信证券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医美正规市场规模878亿元,非法医美市场规模却达1367亿元。大量非法医美机构以低价抢夺市场,被迫正规机构让利。行业的竞争渐趋恶行,可谓是刀光血影、血流成河。

产业链格局差,如果具有高增长性,还是有望跑出牛逼公司的。但前提是,你的增长逻辑要讲得通。未来医美行业面临两大趋势,一是非正规机构正规化,二是医美平台向上游延伸,加入医美机构的竞争。未来,非正规机构整形机构若是试图向正规机构转型,首先进行的必然是对专业整形医生的争夺。专业医务人员是医美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但近年来医生的流失率一直居高不下。

随着互联网医美概念的大潮涌起,其他外界资本纷纷涌入,下游大型互联网医美获客平台的业务逐渐向上发展,转变为能够提供医美服务的医美电商平台。产业链各阶段的公司间壁垒出现软化,跨界融合和内部环节再塑成为了行业整体趋势,瑞丽医美作为专业医疗美容服务供货商的核心优势在逐渐减弱。如果未来形成竞争,医美电商平台的流量优势将会对瑞丽医美业务形成很大冲击。

总而言之,作为中游的医美机构,瑞丽医美在被上游赚取核心利润之后,又被下游高昂的销售费用进一步压缩利润。此外,其还得面临非正规医美机构以及下游平台转型的竞争。打个也许不那么恰当的比方:这家公司坐在半山腰,强攻山顶攻不上去,而山脚下,一堆山寨大军正在耍着菜刀往上逼。

(3)双向挤压,医美机构毛利率下滑

近年来大量医美机构呈现出的是增收不增利的状况,特别是经历疫情后,医美市场再次洗牌。瘦脸、隆胸,这些医美项目动辄就要几万元、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手术费,因此,在许多人眼中,医美(包括整容医院、民营医疗机构等)是一个非常暴利的行业。

但事实上,像瑞丽医美这类处于行业中游的医美机构,日子却不好过。在医美行业产业链上,上游主要是指以美客(300896.SZ)、(688366.SH)和(688363.SH)为代表的原材料研发企业;中游则是医美国际(AIH)、瑞丽医美、韩美整形为代表的医美机构(整容医院、民营医疗机构);下游是美容院、医美平台和消费者。

在医美行业,上游厂商凭借技术溢价维持高毛利,盈利能力强。据有关数据显示,、、等玻尿酸生产厂家,其毛利率平均高达90%以上,净利润率也在50%以上。

而以新氧(SY)、更美、悦美代表的互联网医美平台也通过新媒体、互联网等不同方式将最大体量的医美用户吸引到平台上来,形成新的行业竞争压力。

行业下游的美容院因规模较小,运作起来较灵活,也能凭借着较低的客单价抢占一部分市场。

不过,随着行业整体仍处于野蛮生长洗牌中后期,在价格战及竞争背后,导致不少企业盈利能力出现大幅回落。由此,处于行业中游的医美机构遭遇双向挤压,致使其出现增收不增利、毛利率偏低的尴尬情况。

(4)获客成本较高,持续盈利能力下滑

作为医疗产业中最为商业化的细分领域,各大医美机构通常利用一贯的市场营销方式获取客源,这导致的后果是营销成本过高,利润被营销成本摊薄,盈利出现考验。事实上,不仅瑞丽医美是如此,之前在新三板挂牌的华韩整形、利美康等医美机构都因业绩问题选择退市,欲另辟蹊径登陆A港、港股市场,寻求资金注入。

从2008年至2018年,这10年间是医美行业的黄金期。在这期间,诞生了很多医美上市公司和许多线下医美机构、美容院。经过这些年的市场竞争,医美机构已经过了最初的野蛮发展阶段,后续就是硬实力的比拼。疫情过后医美行业将进一步往正规化、学术化、标准化方向发展,而类似于医生作坊式工作的机构将加速被淘汰。相比于其他医疗服务公司,瑞丽医美的技术壁垒偏弱,并购潜力不大,市场竞争地位亦不在前列,面临不少发展挑战。

各应用商店搜索“尊嘉金融”,了解更多港美股市场资讯。

四、客户情况(评分:5.0分)

于往绩记录期间,医疗美容服务客户均为个人零售客户,而管理咨询服务客户主要为医疗美容机构及个人医师。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益共同分别约占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三个年度及截至2020年06月30日止六个月总收益的约1.1%、2.7%、2.7%及2.4%。于往绩记录期间,五大客户均为独立第三方。概无五大客户亦同时为供应商。

收到的客户投诉数量少且回头客多。活跃客户(即在相关年度/期间购买至少一次医疗美容诊疗的客户)从2017年的29,231名增加至2018年的47,785名,并于2019年进一步增加至69,835名。回头客(彼等亦是相关年度/期间的活跃客户,且过往曾购买至少一次医疗美容诊疗)数目,从2017年的15,172名增加至2018年的22,555名,并于2019年进一步增加至35,729名。然而,鉴于医疗美容机构因COVID-19疫情爆发而暂停营运,活跃客户从截至2019年06月30日止六个月的36,230名减少至截至2020年06月30日止六个月的31,080名;而我们的回头客人数亦从截至2019年0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8,574名减少至截至2020年0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7,152名。医务科已受理并处理138宗客户关于医疗美容服务的投诉,占同期医疗美容诊疗总数的0.1%以下,所有该等投诉均已解决。

【观点】由于医疗美容服务的客户均为个人零售客户,而管理咨询服务客户主要为医疗美容机构及个人医师,行业特性所致,瑞丽医美的客户集中度并不算高。但“美丽经济”的背面,是频发的整容事故。

近年来,有关整形手术发生意外的事故新闻不绝于耳,根据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统计,平均一年有20000起由于医疗美容导致毁容的投诉记录。行业投诉事件频发,违规多次被罚,瑞丽医美也深陷投诉的泥潭。

随着公司近年来活跃客户不断增加,伴随着也是多次的投诉。招股书中显示,公司的活跃客户从2017年的29231名增加至2019年的69835名。在客户人数增长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收到过多次的投诉,成为发展中不可避免的负面问题。

五、财务数据分析(评分:3.0分)

(瑞丽医美招股书-综合损益表)

截至2017年、2018年、2019年12月31日年度,以及截至2019年、2020年06月30日止六个月,瑞丽医美分别取得收益约人民币1.13亿元、1.59亿元、1.91亿元、9208.1万元、5873.0万元,相应的同比增速约40.7%、20.3%、-36.2%,增速持续走低且今年上半年大幅下滑。

(瑞丽医美招股书-净利润及经调整净利润)

(瑞丽医美招股书-按所提供服务类型划分的收益、毛利及毛利率)

按所提供服务类型划分的收益来看,来自医疗美容服务业务的收益贡献了绝大部分收入。于2020年06月30日,医疗美容机构拥有平均行业经验约12年的64名执业医师。医疗美容服务产生之收益的主要推动力来自于相关期间内所提供的诊疗数量。

于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两个年度,美容外科服务分部是最大的单一收益来源。于往绩记录期间,微创美容服务及皮肤美容服务产生的收入大大增加,此乃受益于社会日益接纳医疗美容服务;面向年轻女性的医疗美容服务在线营销活动行之有效;及随着近年来医疗美容行业的持续创新及技术发展,相较美容外科服务,非外科美容诊疗的风险大幅降低,且恢复时间大幅缩短。

(瑞丽医美招股书-医疗美容机构的部分运营数据)

尽管可调整定价及促销策略提高盈利能力,但业务发展及盈利能力受医疗美容机构服务能力的限制,例如,向客户提供医疗美容服务的手术室及服务室的可用性。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四间医疗美容机构的整体利用率处于高位,达约80.6%。截至2020年09月30日止九个月医疗美容机构的利用率整体下降主要是因为整体客户数量下降导致执行的医疗美容诊疗数量减少。有较长的投资回报期,平均约为47个月;以及较长的收支平衡期,平均约为21个月。

(瑞丽医美招股书-资产负债表)

三个年度及2020年前6个月,流动(负债)资产净值分别约为人民币-2246.9万元、-3841.1万元、2323.9万元、1264.9万元,波动性较大。

(瑞丽医美招股书-现金流量表)

各期内,营运资金变动前经营现金流量分别约为人民币3264.2万元、3771.2万元、2981.1万元、1165.7万元、-580.4万元,经营活动所得/(所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约为人民币3454.8万元、3205.7万元、1698.1万元、731.8万元、-923.8万元,呈减少之势,且今年上半年均为净流出;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约为人民币941.8万元、2035.5万元、4941.0万元、3330.5万元、2749.9万元,今年上半年同比减少。

(瑞丽医美招股书-主要财务比率)

三个年度及今年上半年,流动比率分别约为0.6倍、0.5倍、1.3倍、1.2倍,速动比率分别约为0.5倍、0.5倍、1.2倍、1.1倍,显示出短期变现能力起伏不定;资产负债比率分别约为97.4%、181.2%、35.7%、47.8%,2019年以来大幅下降至可控范围内,偿债压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净负债权益比率分别约为37.3%、45.4%、不适用、14.0%。

过去三个年度,资产回报率(ROE)分别约为21.2%、15.6%、5.6%,股本回报率(ROA)分别约为111.1%、122.9%、11.0%,说明盈利能力受到很大程度的削弱。

【观点】从财务数据看,“颜值”经济风口下,2017年-2019年,瑞丽医美的营收、毛利润和经调整后净利润取得稳步增长,年平均复合增长率约30.01%。但增速同比下滑,且今年上半年无论总收益、毛利润还是净利润均在疫情影响下同比大降。同时,毛利率、经调整后净利率、ROE和ROA四大指标持续走低,现金流状况紧张,基本面不佳。

过去三年,公司无论是新客户人数还是回头客人数均增长迅速,但同期的公司收益却没有匹配应有的增长率。2019年美容外科服务业务出现了收入下降,与客户人数变动趋势相背离,其他业务的增长率也远不及客户增长,反应出每用户平均收入在较快下降。公司很可能以价换量,用降价的方式来吸引客户。

美容外科服务给公司贡献了主要收入来源。但随着近两年其他两项业务(微创美容和皮肤美容)收入的增加,其占比逐渐降低。公司目前有四所医疗美容院,其中三所在浙江,一所在安徽。自2020年初至06月,杭州瑞丽收益最多,其收益占比为52.5%,瑞安瑞丽、瑞丽天鸽以及芜湖瑞丽分别收入占比为15.3%、14.6%以及17.6%。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在皮肤外科服务、微创美容服务以及皮肤美容服务中,瑞丽医美的活跃用户的平均开支这一指标均处于下滑的状态,其中美容外科服务中最为明显,由2017年的平均17193元逐年递减至2019年的10609元。尽管活跃人数在增加,但其活跃用户平均花销大规模的降低,也使得其净利润处于一个下降的状态,尤其上半年疫情原因导致净利润为负。

往绩记录期内毛利率有所下降,招股书解释主要是因为销售成本的大幅增加,报告期内,物资成本在销售成本中占了“大头”,据悉,公司采购的物资主要包括植入物、注射材料、药品和其他医疗消耗品。毛利率较低的微创美容服务销售增加,另一方面平均客单价也有所降低,估计这和医美市场竞争激烈有关。

和大家印象中暴利的医美行业不同,瑞丽医美的现金状况也非常一般。在现金存量缺乏的大背景下,预计公司短期内进一步扩张的潜力不大,成长性存在隐患,业绩增长带有不确定性,暂时看不到中长期投资价值。

各应用商店搜索“尊嘉金融”,了解更多港美股市场资讯。

六、首次公开发售前投资者(评分:6.0分)

瑞丽医美于2018年08月05日至2019年04月18日曾进行多轮融资,当时发售价较中间价折让约96 %至10.9%,并设6个月禁售期。前期投资者包括:陈嘉博先生(个人),李旭光先生(个人),李伟忠先生(个人),Cheng Lei Jack先生(私人投资者),上海东婳(营养健康咨询服务机构),上海湃帛(商业管理及营养咨询机构),华德国际控股(资产管理机构)

【观点】7名投资人作为早期投资者投资公司,总占比为上市后股份的29.35%,比例不算低,好在有6个月禁售期。最后一轮融资估值4.5亿港币,较本次发售价中位数折价10.9%,一年半时间估值增长合理。

七、基石投资者(评分:5.0分)

公司已与联席全球协调人、独家保荐人及两名投资者(统称及分别称“基石投资者”)订立两份基石投资协议,据此,基石投资者已同意按发售价认购总金额3000万港元可购买的发售股份。公司认为,基石配售将有助提高公司的形象,并表明该等基石投资者对集团的业务及前景充满信心。基石投资者包括昊海生物科技控股有限公司(688366.SH/)及途屹控股()的全资附属公司途益香港有限公司。

昊海生物科技及途益香港作为基石投资者,已同意按发售价分别认购总金额2000万港元及1000万港元可购买的发售股份。假设超额配售权未获行使,按中间价计算,约佔发售股份25%,设六个月禁售期。

【观点】拉了2名基石来撑场子,都是上市公司,锁定了国配一半的份额,也还勉强凑合,总比没有基石强。其中,昊海生物科技身处医美行业的上游,是业内远近闻名的玻尿酸“三巨头”之一,以玻尿酸产品为主的医美板块营收占比常年维持在20%左右,投资过香港医思医疗集团()。

八、股权架构(评分:6.0分)

于资本化发行及全球发售完成后(假设超额配股权并无获行使),控股股东傅先生透过Ruide BVI将有权行使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约53.98%的表决权。

现年47岁的傅海曙先生为主席兼执行董事,负责整体管理、决策及策略规划。上市后,预计傅海曙先生持股53.98%,其他前期投资者持股29.35%,其他公众股东持股16.67%。

【观点】由于7名首次公开发售前投资者的引入,公司股权集中度稍微有所分散,但IPO后一半以上的股份仍旧由傅海曙掌控,未来一致性行动较为确定。只是若控股股东做出不当行为,则有可能损害普通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

九、发行估值(评分:3.0分)

按上市后20.55亿股的总股本及0.30港元~0.40港元的招股价,可得上市总市值为6.165亿港元~8.220亿港元,为体量较细的主板小票。

再按2019年度约2559.3万元人民币的经调整后净利润,根据人民币兑港币最新汇率1:1.1858,折合约3034.8万港元,计算得出静态市盈率(PE)约为20.31倍~27.09倍,估值不算便宜;再按截至2020年12月31日年度预测净利润约500万港元,则地滚动市盈率(TTM PE)约为123.3倍~164.4倍,则估值非常昂贵。

截至12月18日周五下午收盘,同行业的A股上市公司(688363.SH)总市值约750.40亿元,静态市盈率128.10倍,动态市盈率128.60倍;(300896.SZ)总市值约756.10亿元,静态市盈率约247.50倍,动态市盈率约195.20倍;下游的(002612.SZ)总市值95.44亿元,静态市盈率162.40倍,动态市盈率143.20倍。

相比起来瑞丽医美的滚动PE也有点离谱,毕竟前面三家体量远甚于瑞丽医美,理应享受更高的估值溢价,且A股的估值比港股高是常见情况。

十、保荐人过往业绩表现(评分:8.0分)

本次上市由创升融资有限公司担任独家保荐人,创陞证券为稳价操作人,二者实属一家。创陞融资是香港本土的小型投行,近两年共保荐了10家企业上市,暗盘录得7涨3跌,首日6正1平3负,迄今破发的有8只。今年以来共5个项目,暗盘和首日都是4涨1跌,至今有3只破发。

以上5个项目均是创陞融资独家保荐,可以看出全是几个亿盘子的主板或创业板小票,其中出了智中国际、濠江机电、科利实业控股3只首日翻倍暴涨的妖股,当真是个造“妖股”的专业户。不过3只妖股的股价都已差不多跌去四五成,而另外2只反而处于持续震荡攀升的状态,股价至今上涨了七八成。

值得一提的是,于12月18日正式上市的小家电字母股VESYNC(),由法国巴黎证券与创陞融资联席保荐,暗盘大涨了+65.94%,首日也实现差不多的涨幅,表现较为出色。

十一、同行业IPO行情表现(评分:8.5分)

医美行业渗透率低,市场空间大,正处于行业发展高速增长期。在这些需求下的产业链,正在吸引着资本市场不断的关注与追捧。瑞丽医美是首家即将登陆港股市场的内地医美机构,暂无可对标的同行业企业。但从其他同业在A股和美股市场的上市情况来看,医美赛道易出现长牛股与绩优股。

如今医改已经进入深水区,近期医药开启了第四轮集中采购,医疗器械也开启了第一轮的集中采购。而是否降价进入集采名单,首要条件就是进入医保名单,这也使得向来自费的医美服务成为医药板块中少有的不受医改政策变动下的细分赛道。这也就解释了前段时间在医药板块集体回调之际,医美领域相关个股集体爆发的原因。

无论是上游的华熙生物(688363.SH),(300896.SZ),下游的(002612.SZ),都在上市以来不断创出股价新高。分别于2019年11月06日和10月30日登陆A股科创板的两只医美概念股,华熙生物和一个成了大肉签,一个虽然破发但后来回到了发行价上方。

截至12月18日(星期五)下午收盘,华熙生物报156.33元,较发行价47.79元累计上涨约+227.75%;昊海生科报99.80元,较发行价89.23元累计涨约+11.85%;今年09月28日创业板挂牌的爱美客发行价为118.27元,最新收报629.01元,短短三个月不到便飙升+431.84%;

在公布了从女装转型成为医美机构的,在12月07日-12月14日连续收获6个涨停,仅6个交易日涨幅就达到了77%。最新收盘价报21.57元,自11月以来连续上涨约+137.56%。

不过2019年05月02日在美上市的医美平台新氧科技(),表现就没有那么好。截至12月17日美股收盘,报11.63美元,较去年年终收盘价12.22美元反而下跌了-4.83%。

小结(总评:6.0分)

作为一家中小型医美机构,瑞丽医美早在今年1月,便向港交所递交了一次招股书,无果后又迅速再次递表。最终于12月09日获得聆讯通过,拿到IPO入场券,成为港股市场的第一只医疗美容概念股。

公司本身质地一般,业绩无吸引人之处,盈利能力乏善可陈,非价投标的。招股热度较高,并不在于Pre-IPO投资者和2名基石所持股份有6个月禁售期,而主要是冲着保荐人创陞融资这一“妖股”操盘手来的。虽然货源少,一手中签率低,但挡不住投资者的认购热情,超购倍数预估将达到两三百倍,大概率回拨50%,或中上限定价。

由于这类票看基本面无甚意义,zhuang票性质大,暴涨暴跌皆有可能。“妖股”基因也浓厚,具有一定值搏率。对于其IPO行情,暗盘和首日拉不拉,怎么走还是看创陞怎么画图。

(注:文中所述观点仅代表单方观点,不构成任何具体的投资意见或建议,请理性对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文章来源:尊嘉金融。尊嘉金融子公司是美国SEC和香港SFC持牌机构,新锐互联网券商,提供美股、港股、A股交易,全部0佣金。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一类由肝脏免疫反应介导的非传染性慢性进行性肝脏炎性疾病,根据患者的生化学、免疫学、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特点,可分为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肝硬化(PBC)、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1]。在病程中同时或相继出现以上任意两种单独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临床、生化、免疫以及组织学特征者称为重叠综合征。其中,以PBC重叠AIH(PBC-AIH)相对最为常见。虽然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多数研究认为可能与其他单独发生的自身免疫性肝病类似,也包括遗传、环境的触发、自身免疫耐受的打破等因素,最终发生了进行性的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的免疫反应过程,导致纤维化及肝衰竭[2]。

在欧洲和北美地区,PBC和AIH是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肝病,其各自的患病率分别为20~40/100 000和17.44/100 000[3-4]。长久以来,发现在PBC或者AIH患者中,有一小部分患者具有重叠另一种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特征。在PBC患者中,PBC-AIH的患病率为4.8%~9.2%,而在AIH患者中占2.1%~19%[5]。其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为两种疾病的表现同时发生,PBC和AIH序贯发生相对少见,这种情况下多表现为PBC先发病[6-7]。

PBC-AIH中女性患者更常见,约占87%;多为中年发病,其中约46.7%的患者还伴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PBC-AIH患者可出现黄疸、乏力、皮肤瘙痒等非特异的临床表现,部分也可表现为无症状或仅为肝生化指标异常,也可就诊时即表现为肝硬化或者肝衰竭[7]。

PBC-AIH兼有PBC和AIH的特点。(1)PBC的特点:如慢性胆汁淤积的生化改变、IgM 升高、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病理组织学发现胆管损伤、胆管缺失、肉芽肿、胆管增生等非化脓性小胆管病变[8];(2)AIH 的特点:血清ALT及AST升高、球蛋白升高、IgG升高、高滴度的抗核抗体(ANA)和(或)抗平滑肌抗体(ASMA)以及肝活检上有AIH特征的组织学改变如界面性肝炎、汇管区淋巴浆细胞浸润、肝细胞再生形成的玫瑰花环、穿入现象等[9]。

PBC-AIH的组织学评估非常重要。本中心[10]既往对50例PBC-AIH患者的肝脏组织学进行分析,发现界面炎的发生率为100.0%,而玫瑰花环发生率为74.0%,浆细胞浸润的发生率为98.0%,桥接坏死发生率为8.0%,肉芽肿发生率为18.0%,小胆管缺失的发生率为36.0%。国内一项研究[11]对74例严格诊断的PBC-AIH患者的组织学标本进行了评估,发现在这些患者中界面炎的发生率82.4%,而玫瑰花环的发生率为12.2%,浆细胞浸润的发生率为70.3%,而胆管损伤的发生率为91.9%。由此可见,PBC-AIH的组织学特点为两者各自表现的重叠。

有研究[12]分别对AIH、PBC、PBC-AIH患者的肝组织进行IgG和IgM的浆细胞免疫染色,结果显示PBC-AIH患者与PBC患者有相似的表型。但此研究样本量较小,需大样本研究对其结果进行验证。

1998年法国巴黎的Chazouilleres等[7]提出了PBC-AIH的诊断标准:同时符合此两种疾病主要特征中的2个即可诊断PBC-AIH,即(1)PBC:①ALP>2倍正常值上限(ULN)或GGT>5×ULN;②AMA阳性;③肝活检提示小叶间胆管损伤。(2)AIH:①ALT≥5×ULN;②IgG≥2×ULN或ASMA阳性;③中度或重度门静脉周围或界板周围碎屑样坏死。当用专家的诊断作为金标准时,巴黎标准诊断PBC-AIH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和97%[13]。因此,目前巴黎标准应用最广,以尽量消除不同单位间的评价偏倚来达到诊断标准的一致[14]。巴黎标准常被推荐用于PBC-AIH的诊断,已在近年欧洲肝病学会(EASL)胆汁淤积性肝病的临床实践指南和国际自身免疫性肝炎小组(IAIHG)的声明中得到体现,但强调组织学提示中度或重度界面炎是诊断的必需条件。

在PBC诊断的基础上联合国际自身免疫性肝炎小组(IAIHG)的评分系统也是一种诊断方法。1993年,IAIHG已建立了AIH诊断的评分系统,作为国际统一、公认的AIH标准。1999年IAIHG修订了国际评分系统,修订后的AIH评分系统敏感度较高,可达89.8%[15-16]。虽然IAIHG推荐的评分系统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但主要用于诊断AIH,如果直接用于诊断PBC-AIH的AIH部分可能仍存在一些问题。研究[17]显示,PBC诊断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修订的IAIHG评分系统诊断,有近20%经组织学确诊的单纯PBC患者会被诊断为PBC-AIH。原因可能在于,PBC本身也可在疾病过程中表现出轻度的界面炎。由于修订评分系统的复杂,IAIGH又在2008年提出了诊断AIH的简化评分系统[18],在不同研究中其良好的AIH诊断能力也已经得到验证[19],并且2010年和2019年美国肝病学会(AASLD)指南均认为简化评分系统更适合临床应用,非典型患者应联合复杂评分和简化评分进行诊断[16,20]。 

Wang等[21]对满足1999年IAIHG积分拟诊为重叠综合征的52例PBC患者进行激素治疗,其中40例达到生化应答,其肝脏组织学均有明显的界面炎,用巴黎标准(IgG≥2×ULN)诊断这群患者的敏感度为10%,特异度为100%;而用血清IgG≥1.3×ULN诊断这些患者的敏感度为60%,特异度为97%。除此之外,其中88%的患者满足AIH简化积分系统“确诊”标准(≥7分)。因此该研究认为,将巴黎标准中血清IgG水平调低至≥1.3×ULN,有助于检出更多PBC-AIH患者,特别是对激素敏感的PBC-AIH患者。但该研究为单中心小样本研究,需多中心大样本研究验证。

2018年,Zhang等[22]以IAIHG评分系统为基础,对其组织学、生化、免疫等特征进行修改,提出了新的评分标准,其用于诊断PBC-AIH有较好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8.5%和92.8%。该研究认为,新的评分标准与巴黎标准相比有更好的敏感度及稍弱的特异度。但该研究中PBC-AIH患者组中诊断的金标准为:肝组织学同时具有胆管损伤和界面炎或自身抗体阳性和转氨酶及胆汁淤积指标上升,此标准仍有争议。因此,该评分标准需要多中心前瞻性大样本研究进一步验证。

综上,尽管目前PBC-AIH的诊断标准很多,但在实际临床诊断应用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有时候甚至需要多个评分系统联合评价,以用于疾病的正确诊断和指导治疗。

对于PBC的治疗,熊去氧胆酸(UDCA)是公认的延缓PBC患者疾病进展和肝移植指征的治疗方式[23]。而对于活跃的AIH,若ALT或AST>10×ULN,或转氨酶>5×ULN同时具备IgG>2×ULN,或肝活检提示桥接坏死或多小叶坏死炎症时,即为免疫抑制治疗指征(包括单用糖皮质激素或联合硫唑嘌呤)[16]。

虽然单用UDCA治疗可以使部分PBC-AIH患者获得生化缓解[24],但大部分患者仍然需要联合免疫抑制治疗才能获得完全的缓解[7,25]。Chazouillères等[25]通过回顾性研究的方式对17例严格诊断为PBC-AIH的患者进行了长达7.5年的随访后发现,在单用UDCA组(n=11),仅有3例患者发生了生化缓解,其肝纤维化程度随访后无进展或下降,其余8例患者都对UDCA应答不佳,其中4例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加重。随后,在8例应答不佳的患者中有7例患者在UDCA的基础上都接受了3年的免疫抑制治疗,其中,6例患者获得了生化缓解,肝纤维化程度未再加重。结果显示在没有肝硬化的PBC-AIH患者中,单用UDCA组与联合免疫抑制剂相比其肝纤维化进展出现更频繁(4/8 0/6),故认为对PBC-AIH联合使用免疫抑制治疗为最佳的治疗策略。一项来源于多中心的包含88例PBC-AIH患者的回顾性研究[26]发现,对于重度界面炎的患者,单用UDCA无法使85.7%(6/7)重度界面炎的患者发生生化应答,而UDCA联合免疫抑制治疗(强的松+硫唑嘌呤)可使73%的对初治或者UDCA应答差的患者发生生化缓解。因此,2015年EASL指南和2019年AASLD指南都推荐UDCA联合免疫抑制剂作为PBC-AIH的一线治疗方案[5,9,20]。炎症程度相对较轻的患者,建议也可以先单用UDCA,若3个月内无法获得生化缓解,则联合免疫抑制治疗[5,9]。

一项来自澳大利亚的多中心研究[27]对105例激素联合硫唑嘌呤治疗失败的AIH患者进行吗替麦考酚酯(MMF)补救治疗,其中63例(63%)获得生化缓解。有学者[28]对他克莫司治疗AIH患者的疗效进行综合分析,该综述共纳入7项研究,研究对象都是对激素联合硫唑嘌呤不能耐受或治疗无效后使用他克莫司的AIH患者,共162例。其中121例患者经他克莫司治疗后发生完全生化缓解。MMF和他克莫司作为二线药物除了对AIH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也可用于PBC-AIH的替代治疗。Baven-Pronk等[29]对11例PBC-AIH患者研究发现,MMF可分别使83%对硫唑嘌呤不应答和无法耐受的患者发生生化缓解,33%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13%的患者因为不耐受而停用MMF。一项欧洲多中心研究[26]结果显示,环孢素A、他克莫司和MMF可诱导54%的对初始免疫抑制剂无应答的患者发生生化缓解。但也有研究[30]表明,他克莫司不适合用于失代偿期PBC-AIH患者,特别是伴有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综上,对糖皮质激素和硫唑嘌呤不应答或者不耐受的PBC-AIH患者可考虑换用二线免疫抑制剂。二线免疫抑制剂包括环孢素A、他克莫司和MMF。

对于失代偿期的PBC-AIH患者,本中心研究[31]结果表明,UDCA联合免疫抑制可诱导其生化缓解并且使肝脏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对于已经进入终末期肝病的患者,肝移植可能仍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与单独的PBC或者AIH患者相比,PBC-AIH患者肝移植术后复发率更高,相对更凶险,但术后总体生存率无显著差异。

PBC-AIH患者的预后主要取决于AIH的炎症活跃情况,多数研究[5,32-35]认为PBC-AIH患者预后比单纯PBC患者差。Yang等[34]对46例PBC-AIH患者和277例单纯PBC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发现PBC-AIH患者5年生存率(无肝脏相关不良事件发生)为58%,而单纯PBC患者为81%(P=0.038)。其他研究[36-37]也报道了界面炎和高转氨酶水平对PBC预后的不良影响,支持了这一论点。但也有来自小样本的研究[24]认为两者预后相同。

PSC是一种慢性进展性胆汁淤积性肝病,其特征为肝内外胆管弥漫性炎症和纤维化,引起胆管变形和节段性狭窄从而形成“串珠”状外观,常常伴发炎症性肠病。PSC中男性患者较多,大约占65%~70%,大部分患者病情呈进行性发展,最终导致胆汁性肝硬化及肝衰竭[38]。

AIH-PSC是一种相对少见的综合征,主要见于儿童、青少年、中年[39-40]。AIH-PSC通常是序贯发生,典型表现为AIH先发病,数年后出现PSC[41]。研究[6]显示,AIH-PSC患者的炎症性肠病发生率较高,高于单纯AIH,与单纯PSC相当。

AIH-PSC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主要为瘙痒、黄疸、腹痛等;血清学通常有AIH特征如血清转氨酶、免疫球蛋白水平升高及PSC特征如胆汁淤积指标ALP、 GGT升高。组织学同时具有AIH和PSC特征如界面性肝炎、淋巴浆细胞浸润和玫瑰花环、胆管周围纤维化等[42]。

与PBC-AIH相比,AIH-PSC的诊断标准更加统一,即在明确诊断PSC的基础上,同时存在AIH特征性表现[43]。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被认为是诊断PSC的金标准,但因其有创性,现磁共振胰胆管造影被推荐作为PSC的首选诊断方法。PSC典型影像学表现为肝外和(或)肝内胆管局限或弥漫性狭窄;典型的病理改变是胆管周围同心圆性洋葱皮样纤维化,但相对少见[38]。多项研究[44-45]结果表明,在确诊的AIH-PSC患者中,使用传统或修订后的AIH评分系统诊断AIH,两者结果无明显差异;而对于疑似AIH-PSC的诊断,修订的AIH评分系统更加严格。也有研究发现简化AIH评分系统诊断AIH-PSC的特异性更高。

UDCA是治疗PSC使用最多的药物,但其只能改善患者肝脏生化指标,可对PSC患者尝试UDCA经验性治疗,但高剂量(UDCA>25 mg·kg-1·d-1)使用并不推荐[46]。24-去甲熊去氧胆酸(norUDCA)是UDCA侧链缩短的同源物,Fickert等[47]对norUDCA治疗PSC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orUDCA可使PSC患者血清ALP显著降低且作用呈剂量依赖性,1500 mg/d高剂量norUDCA不但可以使血清ALP明显降低,还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期待后续更大样本量的研究为norUDCA的应用提供高质量证据。

有研究[48]认为UDCA联合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可改善AIH-PSC的生化指标,且其生存率高于单纯PSC,低于单纯AIH或PBC-AIH[49]。一项意大利的前瞻性研究[50]对41例PSC患者(其中AIH-PSC 7例)分别予以UDCA和UDCA联合泼尼松龙、硫唑嘌呤治疗,随访5年后发现,使用UDCA联合免疫抑制剂的AIH-PSC组患者肝移植率低于单用UDCA的PSC组,在随访过程中AIH-PSC组患者的Mayo预后评分无明显变化,而PSC组却明显恶化。瑞典的另一项研究[51]也报道了免疫抑制治疗可改善AIH-PSC患者的生化指标。

2015年EASL和2019年AASLD指南均推荐AIH-PSC患者使用UDCA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9,20]。我国《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和治疗共识(2015)》[52]也指出AIH-PSC患者UDCA(15~20 mg/kg)联合糖皮质激素(泼尼松龙)治疗,可改善患者血清生化指标,但是组织学及长期疗效未得到证实。

德国一项研究[49]通过对16例AIH-PSC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发现在随访过程中有14例患者出现肝硬化,其中3例患者发生肝硬化相关并发症。该研究认为,AIH-PSC患者预后较单纯AIH差,与PSC相似,若不使用免疫抑制剂可能预后更差。也有研究[45]认为PSC或AIH-PSC的生化指标改善不一定预示着更好的预后,也不能预测无肝移植生存期或肝脏相关并发症或死亡。

PBC-PSC非常少见,迄今为止,关于PBC-PSC仅有少量的病例报道[53-54]。根据既往病例报告来看,PBC-PSC中女性患者更为常见,有部分患者伴发炎症性肠病。PBC-PSC发生率非常低,Kingham等[55]对261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随访20年,随访过程中只发现2例PBC-PSC患者。PBC-PSC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可为疲劳、瘙痒、黄疸或腹痛;血清学通常表现为胆汁淤积指标ALP和GGT升高;还可伴有其他免疫功能异常[55]。PBC-PSC没有明确的诊断标准,一般认为若同时符合PBC及PSC的诊断标准即可诊断,其治疗相对困难,可选择大剂量UDCA或内镜治疗,但效果不确定[56]。

重叠综合征并不少见,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会逐渐发展为肝硬化和肝衰竭,因此早期诊断尤为重要。当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偏离正常的临床过程、经典的生化和血清学检查结果以及对治疗的反应较差时,应考虑重叠综合征。重叠综合征的诊断需结合临床、血清学、自身抗体、组织学,影像学、治疗反应等多种特征综合判断。PBC-AIH患者推荐的治疗方案是免疫抑制剂联合UDCA。AIH-PSC患者的经验治疗是UDCA联合免疫抑制剂。PBC-PSC患者可选择大剂量UDCA或内镜治疗。然而,患者对治疗的反应是高度可变的,即使治疗也仍有大多数患者最终进展为肝硬化,肝移植适用于终末期重叠综合征患者。肝移植后,这类患者的复发率要高于单一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但总体生存率似乎没有明显差别[57]。自身免疫性肝病重叠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不明,大多无明确诊断标准,治疗上也多以经验治疗为主,这些问题都是日后研究的方向。

王婷婷, 鲁昌立, 凡小丽, 等. 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重叠综合征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分析[J]. 临床肝胆病杂志, ): .

谭晓燕, 苗琪, 陈晓宇. 抗线粒体抗体阴性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自身免疫性肝炎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病理分析[J]. 中华肝脏病杂志, ): 376-380.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 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和治疗共识(2015)[J]. 临床肝胆病杂志, ): 9-22.

引证本文:倪萍, 凡小丽, 杨丽. 自身免疫性肝病重叠综合征的研究现状[J]. 临床肝胆病杂志, ): 743-748.

本文编辑:王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简易智能量表评分15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