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月圆人间团圆的下一句是什么?

  1.芳村玉颗嫦娥撒(注:芳村,可视作地名)
  2.玉兔点睛形似眼,难忘(望)人间满月

楼主发言:15次 发图: | 添加到话题 |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圆月半
  镜中影瘦,花下影肥,影瘦影肥

  • 谢友高对。中秋快乐哈。

  天上月圆 人间月半 月圆月半
  店中鞋小 脚下鞋双 鞋小鞋双

  • 哈哈,谢友支持。节日快乐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 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夕年尾明夕年头 年年年尾接年头

  • 哈哈。月圆月半有团圆之意。古联没有吧。本想月半月圆的,可这样就是下联了,所以倒了一下。赞你一个,顺祝中秋节快乐。
  • 且,你仔细瞧,跟古联有多不同之处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圆月半
  鸟啼花落,春暖花开,花落花开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圆月半
  壶中事少,心里事多,事少事多

  芳村玉颗嫦娥 r>  陋室铭文禹锡书

  • 俺是多想给点击双赞来着,,,

  芳村玉颗嫦娥 r>  陋室铭文禹锡书

  • 哈哈哈,我也有同问,害我重发好几次

咱们国家历史悠久,几千年来留下很多十分有意义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就是其中之一。如今人们常年外出工作,与家人团圆的机会不多,每到中秋佳节,出门在外的游子纷纷赶回家中,跟父母妻儿相聚几日,边聊天边赏月,默默许下美好愿望,祈祷生活越来越好。

任何节日皆非无中生有,背后必然藏着某种故事,中秋节肯定也不例外。据说,古人为了纪念身居广寒宫的嫦娥,依照月亮形状做出口味极佳的饼,将其命名为月饼,唐宋时期中秋节逐渐盛行,距离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古人过中秋节时,除了赏月、吃月饼之外,还有一种非常流行的活动,即吟诗作对。

在这些诗文当中,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流传甚广,可以说无人不知,至今经常被引用,寄托内心的期望。对联作为仅次于诗词的一种文化载体,深得古代文人墨客喜爱,使用场合比较广,关于中秋节的对联数不胜数,接下来给大家介绍相当有趣的对联故事。

南宋有一位姓李的读书人,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早年当过县令,辞官后到当地一座书院担任私塾先生,对儿子的学习极为重视。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李公子长大后并不想参加科举考试,四书五经不是他的爱好,性情洒脱奔放,不在乎所谓的功名利禄。

好在家境尚可,父亲思想开明,支持儿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只要他过得开心。李公子虽不擅长写诗作词,却写得一手好字,同时精通各种对联,以此结交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方圆几十里地小有名气。年轻气盛的他,难免产生骄傲心理,甚至觉得天下间没有自己对不上来的对联。

有一年的八月十五,李公子在好友邀请下到酒馆小聚,几人把酒言欢,决定不醉不归。酒桌之上如果少了对联,会让人感觉没啥意思,尤其在中秋节,必须要切磋对联水平,其中一人趁着酒兴,不经意间喊出一上联:有月即登台,无论春夏秋冬!

既然有了上联,众人低头苦思冥想,许久依旧无人能对上来,纷纷把目光瞄向以对对子著称的李公子。这种对联在李公子眼中,压根没有任何难度,仰头喝完杯中之酒,大笑着对出早就想好的下联:是风皆入座,不分南北东西!朋友心服口服,不敢继续班门弄斧,免得贻笑大方。

李公子望着窗外皎洁月光,顿时感概万千,灵感悄然而至,满怀信心地说道:论对对子我从未输过,给你们说个上联,谁要是可以给出让我折服的答案,我将拜他为师。李公子的上联是: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话刚落音,背后走来一年轻貌美的姑娘,二话不说就对出下联:今夜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不得不说,姑娘的确称得上大才女,她这个下联非常经典,李公子挑不出任何毛病,气氛变得颇为尴尬,李公子急匆匆地离去。各位网友,针对李公子的上联,你有没有其他合适的下联呢?不妨小试牛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上月圆人间半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