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宽带进入千兆时代,是又一次改变格局的机会?

(报告出品方/作者:国联证券,孙树明)

1.2021年前三季度板块回顾和2022年关注领域

1.1.运营商营收利润双增,新兴业务板块表现强势

2021 前三季度,A 股通信板块(申万)合计实现营收 9354.35 亿元,同比增长 15.50%;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395.17 亿元,同比增长 4.07%。

电信运营商:运营商业营收、利润双增 5G 套餐用户比例不断提速,主营业务营收改善;运营商 IDC、云计算、物联网 等新业务两位数增长助力三大运营商营收、盈利双增。2021 年前三季度,三大电信 运营商合计营收 12223 亿元(港股口径,下同),同比增长 11.90%。其中中国移动 实现营收 6486 亿元,同比增长 12.90%、中国电信实现营收 3292 亿元,同比增长

盈利方面,2021 年前三季度三大运营商归母净利润合计 1235 亿元,同比增长 11.09%。其中,中国移动 872 亿元,同比增长 6.86%;中国电信 233 亿元,同比增 长 24.70%(剔除出售天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一次性税收后收益人民币 14.16 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7.1%);中国联通 129 亿元,同比增长 19.39%。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均实现了双位数增长,共建共享对盈利的改善效果显著。


行业通信:通信设备、通信电缆、物联网优于行业整体

除运营商外,受益于 5G 投资在今年 5 月之后提速,中兴通讯等通信网络设备板 块前三季度营收 1162 亿元,同比增长 15.4%。受益于新能源产业拉动,通信电缆企 业前三季度营收 861.37 亿元,同比增长 20.25%。物联网板块前三季度营收 285.59 亿元,同比增长 40.42%。2021 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表现突出的前三个子板块分别是:物联网(17.08 亿元,同比增长 106.42%)、通信网络设备(92.66 亿元,同比增长 37.38%)和军 用通信板块(7.79 亿元,同比增长 53.85%)。

1.2.通信板块行情回顾

总体走势先抑后扬,5G、物联网、新能源提振行业走势

回顾 2021 年通信板块总体走势,前四个月国际宏观环境收紧,1 月份美国纽约 证券交易所决定对中国三大运营商 ADR 摘牌,4 月份美国商务部将 7 家中国超级计 算机实体列入“实体清单”,受此影响,运营商 5G 招标放缓,通信板块回调。 2021 年 Q2,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先后确认回 A 股上市,2021 年度 5G 基站无 线主设备采购工作相继启动,5G 建设进度逐季提速,带动产业链逐渐修复。同时, 物联网相关行业表现较好,部分上游相关主设备商股价持续上行。2021 年三季度, 受益于新能源行业的高景气,通信线缆板块带动通信指数回升。


通信行业机构持仓占比处于地位

截至 2021 年 6 月末,通信行业占基金持仓配置比例 1.07%,同比下降 0.79%。 在申万 28 个行业中排名第 24 名。持股低配 0.19%,在申万 28 个行业中排名第 17 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从 2017 开始,通信行业在基金总持仓中占比始终处于地位。和行业总体市值占 比基本相当。从通信行业机构持仓占比看, 十年间,机构持仓占比从 55%下降到 34.2%,位于 10 年地点。同样反映出机构对通信板块的关注度较低。

从机构重仓股看行业分布

2021Q3 通信板块基金重仓持股集中度略有上升,前十大重仓股持股市值占比从 2021Q2 的 91.47%上升至 2021Q3 的 92.81%。 受运营商 5G 招标影响,中兴通讯受到机构投资者重视,机构持股市值最高,达 到 80.60 亿元,重仓基金持股占流通股比 6.27%;另外,军工信息化、物联网、光纤 光缆等细分赛道的头部公司被持续关注。


2.数通领域:周期上行,新技术、新业态改变格局

2.1.元宇宙等互联网新业态将再推进流量需求增长

万物互联时代下,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热门技术的大规模 应用,互联网流量及数据持续高速增长。思科预测,到 2022 年全球移动数据将接近 ZB(1000 EB)的里程碑,每年的运行速度约为 930 EB,移动流量将占全球 IP 流量 的 20%左右;2025 年全球数据流量将会上升至 163ZB。2022 年移动数据流量将激 增至每月 77 EB, 年间的五年时间跨度内 CAGR 为 46%。其中,2022 年全球近 12%的移动数据流量将来自 5G 连接,视频将占到移动数据流量的 79%, 高于 2017 年的 59%。

全球互联网和硬件巨头深度布局元宇宙


腾讯提出全真互联网概念,认为伴随着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的发展,一个线 上线下一体化、数字技术与真实世界融合的全真互联时代正加速到来。海量算力上, 针对 AI 计算的“紫霄”、用于视频处理的“沧海”以及面向高性能网络的“玄灵”三 块芯片研发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实时分析上,腾讯云的日实时计算次数已做到了业界 第一,超过 200 万亿。传输效率上,腾讯在国内部署了 2000 多个网络接入节点,海 外则有 800 多个节点。腾讯云目前在亚太地区默认 Anycast,公网接入延时小于 50ms。

2021 年 4 月,显卡大厂英伟达 CEO 黄仁勋宣布将布局元宇宙业务;NVIDIA Omniverse 目前已经应用在建筑、娱乐等领域。超过 400 家企业合作开发 Omniverse, 搭载 AI 芯片的自动驾驶汽车也可以在该平台测试。英伟达的目的是在真实建造物理 世界前,所有的一切都能设计成虚拟产品,把之前仅仅用于游戏的虚拟渲染,应用到 所有的物理建造环节。英伟达本身做 GPU 起家,超大算力和渲染是它产品的比较优 势,所以投资数亿美金希望打造一个工业级 B 端的全能宇宙。


元宇宙将推动流量增长迈向新阶段

全球虚拟现实市场规模高速增长。IDC 数据显示,2021 年第二季度由于 Oculus Quest 2 产品实现了巨大增长,VR 硬件市场 Facebook 保持领先地位,占有率达到 75%。Pico、DPVR、HTC 分别位居二、三、四位,市场占有率分别为 6.0%、5.7%、 4.5%。在 AR 硬件市场,HoloLens 2 产品的销量同比大幅增长,微软出货量接近 2 万台,同比增长 26%。IDC 预测 VR 头显全球出货量预计将于 2025 年增长至 2860 万台,五年复合年增长率为 41.4%;预计 2025 年 VR/AR 总出货量将达到 5400 万 台。IDC 预测,中国元宇宙相关的 IT 支出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20.2%,其中包 括了 VR/AR、游戏、AI、区块链、公有云服务以及大数据分析。2020 年我国 VR/AR 市场规模约为 300 亿元,其中 VR 市场规模约 230 亿元。VR/AR 终端出货量稳步增 长,2020 年出货约 120 万台,其中 VR 终端出货量比 96%。(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2.2.数据中心作为流量物理基础再面向上行周期

IDC 行业增长增速趋势扭转向上

根据科智咨询统计,2020 年中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达到 2238.7 亿元,同比增长 43.3%,扭转了 年连续增速放缓的趋势。科智咨询预计 2022 年中国数 据中心市场规模将超过 3200.5 亿元。

公有云是数据中心主要市场,根据 IDC 数据,2020 年全球公有云服务整体市场 规模(IaaS/PaaS/SaaS)达到 3124.2 亿美元,同比增长 24.1%;中国公有云服务 整体市场规模达到 193.8 亿美元(1257.76 亿人民币),同比增长 49.7%,全球各区 域中增速最高。


预计中美头部互联网公司资本支出增速上行

从过去九年可比口径看互联网企业资本支出周期,中国头部互联网企业BAT+MK (美团、快手)的资本支出周期约为 2 年、美国头部互联网企业 FAAMG 的资本支出周期约为 1 年。我们预判 2022 年中美互联网头部企业将迎来资本支出周期上行周期。 中国互联网头部其企业中,美团、快手等新锐公司资本支出增长迅速,2020 年两家 公司资本支出已达到 217.32 亿元,同比增长 292%。

2020 年阿里云宣布,未来 3 年将投入 2000 亿元,用于云操作系统、服务器、 芯片、网络等重大核心技术研发攻坚和面向未来的数据中心建设。其中,约 1000 亿 元将用于数据中心建设;约 650 亿元用于服务器的购买,对应 150 万台机柜规模。 预计 2023 年底,阿里巴巴服务器的总体规模将超过 280 万台。腾讯未来 5 年将投入 5000 亿元用于新基建布局,其中云计算、人工智能、服务器、大型数据中心、物联 网操作系统等都将是重点投入领域。在数据中心方面,腾讯将陆续在全国新建多个百 万级服务器规模的大型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核心芯片业务趋势向上

作为数据处理核心芯片,Intel 和英伟达的数据中心业务是数据中心景气度较好 的前瞻指标。Intel 数据中心集团 2021 第三季度收入达到 65.0 亿美元,连续两个季 度环比正增长。英伟达数据中心产品 2021 第三季度收入达到 29.4 亿美元,连续三 个季度环比正增长。


数据中心行业业绩将迎增长拐点

典型的零售型 IDC 现金流中,前 1-2 年主要为投入期。正式运营后在建工程转 固定资产,经营性现金流即转正。净利润在正式运营当年收折旧影响无法盈利,在正 式运营第二年开始转正。2020 年统计范围内的典型企业计划投入 564 亿元用于新建 IDC 项目,开始新建项目机柜数达到约 28 万个。随着其中部分项目在 年逐步达产,2022 年中部分项目将跨过盈亏平衡点,迎来业绩增速拐点。

2.3.双碳背景下碳中和 IDC 和 UDC 促进竞争格局变化

能耗是数据中心重要的成本构成

IDC 成本结构分为 Capex 和 Opex 两部分。在 Capex 中,电力设备、土地装修、 空调和网络设备占比较大;在 Opex 中,固定资产折旧、电费、和网络成本占比较大。 根据光环新网募投项目数据分析,典型数据中心建设成本中,配电系统和空调系统在 Capex 中占比达到 92%(由于租赁物业和自有物业差异较大,Capex 占比分析不考 虑土建成本);电费和固定资产折旧在 Opex 中占比达到 74%,其中电费占比达到 43%, 是 Opex 中最大开支项。

目前我国中小型数据 中心数量已超 40 万,年耗电达 1000 亿度,平均每个数据中心 1 年耗电就 25 万度。 年五年间,数据中心耗电量从 1000 亿千瓦时增长至 2035 亿千瓦时,占 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从 1.8%提升至 2.7%。国网能源研究院预测,到 2030 年数据中心 用电量将突破 4000 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将升至 3.7%。数据港总裁公 开演讲认为预计随着数据中心建设体量的快速增加,2025 年数据中心用电量占比就 可能会达到近 4%。


能源紧缺背景下重要城市对数据中心能耗要求进一步提升

工信部出台《关于加强绿色数据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规定,到 2022 年,数据 中心平均能耗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的电能使用效率值 达到 1.4 以下。《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指出,到 2021 年底新建大型及以上数据中心 PUE 降低到 1.35 以下。北京、上海、广州、深 圳、天津、济南、青岛等地对新建数据中心的 PUE 鼓励或要求降低至 1.3,相应的 对存量改造 PUE 水平也进一步降低。

碳中和数据中心和海底数据中心积极推进 从经济角度来看,可再生能源较火电越来越具有成本竞争力、设备制造企业新技 术不断成熟,碳中和数据中心发展具备基础条件。

(1)能源输入端。从源头出发,寻找绿色能源作为数据中心传统能源的替代, 大规模采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2)能源使用端。设计数据中心时积极利用先进技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包括 充分利用自然冷源、新型制冷技术、液冷技术、AI 智能控制调优等;运营数据中心 时,采用智能运维等手段提高运维能力,进一步降低 PUE,实现节能减排。

(3)能源排放端。积极利用余热回收与能源再利用等技术,最后从收尾处落实 零碳绿色数据中心的目标。 国内万国数据、奥飞数据、科华数据等均在积极进行碳中和数据中心建设,海兰 信推进海底数据中心建设,海外 Microsoft、Google、Facebook 分别在海岸线、海 上、北极建设数据中心。


海兰信于 2021 年 1 月在珠海市举办了“海底数据中心(UDC)阶段性测试发布会”, 展示自主研制的全国首个海底数据舱。以海水为自然冷源,采用机柜级冷却技术,单 机柜功率 35kW。

2.4.数通领域光模块受益于需求增长和技术升级

高速率光模块需求快速提升

2020 年本该是服务提供商增加资本开支的最佳时间点,5G 商用部署启动,Sprint 和 T-Mobile 合并,COVID-19 增加了对网络带宽的需求。但 年大多数企 业和消费者由于收入问题在购买带宽的资本开支方面增长一般。随着经济恢复, LightCounting 最新预测显示,全球服务提供商将在 2021 年底前恢复基础设施部署, 包括采用新的光网络技术,并在 年加快步伐。数据中心一方面进一步大 型化、集中化,另一方面边缘化。当前大型数据中心带动 200G/400G 高速光模块需 求快速释放,元宇宙的发展将进一步带动云计算和边缘计算需求,光模块在数通领域 增长趋势将有所加快。

产品需求将成为最大部分。 在 2021 年 9 月份深圳光博会上,国内多厂商展示 800G 光模块产品。


硅光、铌酸锂等新技术路线将迎突破

目前行业内光调制的技术主要有三种,基于硅光、磷化铟和铌酸锂材料平台的电 光调制器。其中,硅光调制器主要是应用在短程的数据通信用收发模块中,磷化铟调 制器主要用在中距和长距光通信网络收发模块,铌酸锂电光调制器主要用在 100Gbps 以上直至 1.2Tbps 的长距骨干网相干通讯上。

硅光光模块市场份额将开始提升。LightCounting 认为硅光模块的份额将从 年的 14%增长到 2025 年的 45%。 年 InP 400G 光模块开始 量产,2021 年开始基于硅光技术的 400GbE 模块市场份额将开始提升。2020 年开 始,SiP 的调制器也会获得更多机会,主要是在 400ZR 的模块里。Acacia、Ciena、

铌酸锂方案光电调制器竞争格局良好。高速电光调制器是大容量光纤传输网络和 高速光电信息处理系统中的关键器件,铌酸锂电光调制器具有频带宽、稳定性好、信 噪比高、传输损耗小、工艺成熟等优点, 是当前电光调制器市场的主流产品。电信级 高速调制器芯片产品设计难度大,工艺非常复杂,全球仅有三家公司可以批量供货。 光库科技 2019 年收购 Lumentum 铌酸锂高速率调制器生产线,富士通和住友铌酸


3.行业通信:需求驱动行业相关通信产品成长性

3.1.新能源汽车领域通信迎来高成长机会

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渗透率提升, 车企价值链扁平化

Marklines 统计,2020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 291 万辆,占当年整体汽车销量 的 3.8%,渗透率较 2019 年提升 1.5 个百分点。2021 年前三季度,全球新能源汽车 销量 398 万辆,渗透率进一步提升至 6.8%。IHS 研究称,2020 年全球市场搭载车联 网功能的新车渗透率为 45%,预计 2025 年可达到接近 60%的市场规模;长期预测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市场将不断增长,至 2025 年接近 2000 万辆,市场渗透率超过 75% 以上,高于全球市场的装配率水平。

在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供应体系下,车企价值链发生变化。车企生态建设朝平 面式汇聚型价值架构转化,制造端扁平化,供应商将有更多机会进入或扩大汽车领域。

汽车通信连接器迎来增长空间

年全球及国内汽车连接器市场规 模可分别达 194.52 亿美元及 44.68 亿美元。

2019 年中国连接器市场中,汽车连接器 占比 16.9%,是仅次于通讯、消费电子的第三大连接器应用领域。 年, 随着汽车行业经济的下行,中国汽车连接器市场规模也有所下降,2020 年中国汽车 连接器市场规模约为 644.3 亿元,较 2019 年同比下降 1.0%。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 景气度不断提升,我们预计汽车连接器市场也将扭转颓势,中国 2025 年汽车连接器


车用连接器包括低压连接器、高压连接器与高速连接器,其中低压连接器主要用 于传统燃油车,而汽车电动化、智能网联化趋势带来高压连接器、高速连接器新增需 求,主要满足新能源汽车 300V~600V 工作电压和车载摄像头、车载雷达、高速通信 模组、ADAS 等通信需求。我们估计,新能源汽车单车通信连接器价值量超过 0.35 万元,超过传统汽车 40%以上。

智能网联汽车通信模组迎来增长空间

车载通信模组主要为以 4G、5G、LPWA 为主的蜂窝通信模组,少部分为 WIFI 模组和定位模组,主要应用在前装 T-BOX、后装 OBD、车载娱乐信息系统、智能后 视镜等场景。T-BOX 产品主要由移动通信单元(4G/5G)、C-V2X 通信单元、GNSS 高精度定位模块、微处理器、车内总线控制器、存储器等部分组成。T-Box 作为车 联网系统的重要硬件部分,已不只简单数据采集与上传。通过车载 T-Box,车主可以 通过手机 APP 来开启车门、远程启动空调系统、查看汽车状态、寻车、提供 WiFi 热点等;车厂可以远程升级车身系统,远程诊断、远程控制以及采集车身零部件数据, 迭代零部件的性能等;相关部门通过车载 T-Box 采集的车辆信息,可以用于智慧城 市,预测交通拥堵、优化交通方案、推荐优化出行方案等。OBD 盒子由 CAN 收发器, 单片机,蓝牙/WIFI 通讯芯片,通讯模块,加速度传感器,GNSS 定位芯片等组成, 实现与车辆的信号交互,进行数据采集、故障检测和驾驶分析等功能应用。

在全球范围内,车联网技术渗透率不断提升,中高端汽车以 及新能源汽车配备车载 T-BOX 的比例不断提高。2020 年,全球车载 T-BOX 市场规 模达到 40 亿美元左右。2016 年 11 月,工信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车推 广应用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提出自 2017 年 1 月 1 日起对新生产的全部新能源汽 车安装车载终端。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车载 T-BOX 装配率达到 100%,同时,我国汽车市场消费中高端化趋势明显,燃油汽车车载 T-BOX 的装配率 也在不断提高,利好我国车载 T-BOX 行业发展。


头豹研究院估计,2020 年中国 T-Box 前装配置数量已达 940 万套,整体装配率 超 20%,2025 年有望达 2020 万套。占比 T-Box 成本最高的为通讯模块与芯片,二 者合计占总成本比例高达 76%。当前中国 T-Box 通信制式已完成由 3G 转变至 4G 的 阶段,4G 通信制式的 T-box 占比已超 90%,目前 5G 车载通信模组已经开始商用。 T-Box 技术门槛较低,产品同质化成都较高,部分 T-Box 产品均价从 2015 年的 2000 元下滑至 2020 年的 500 元水平。

3.2.新能源和电网软件及通信服务需求旺盛

风电、光伏新增装机快速增长,对电网支撑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中国风电、光伏装机量整体趋势上行,且近年来装机量增长趋势加速。2020 年 风电新增装机 54.43GW,同比增长 103.17%;光伏新增装机 48.20GW,同比增长 48.20%。新能源发电量渗透率逐年提升,风电发电量占比已经由 2011 年的 1.5%提 高至 2021 年 5 月份最高 9.4%。

由于新能源发电渗透率提高,调节运行成本等系统成本将显著增加。与新能源投 资相比之下,2017 年中国电网基本建设投资达到 3.07 万亿以来已经连续三年同比下 滑,2020 年下降至 2.3 万亿。Frost Sullivan 统计,2020 年中国电力信息化市场总 收入 374 亿元,同比增长 21.43%,较过去五年 CAGR17.92%已有所加速。我国国 家电网信息化投资额处于稳定增长的趋势,但增速仍远远慢于新能源装机增长。电网 建设及其中电力信息化建设增长与新能源投资和发电量渗透率增速不相匹配,已经影 响到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新能源进一步发展。2021 年 9 月,东北电网调度部门依照 有关预案,直接下达指令执行“电网事故拉闸限电”。


国家电网积极推动能源互联网升级、南方电网推动电网数字化转型

2021 年 1 月,国家电网董事长辛保安在“达沃斯议程”对话会 “加速清洁能源 转型”环节作交流发言表示,未来 5 年国家电网公司将年均投入超过 700 亿美元, 推动电网向能源互联网升级,促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目标。国网信通产业集团全面承接国家电网“双碳”行动部署。随着新能源快速发展 和新型用能设备广泛接入,电力系统运行特性发生显著变化,需要统筹解决。国家电 网公司发布了加快电网向能源互联网升级行动方案。

3.3.军工通信受益于国防资本开支和央企资产证券化

军费开支增速稳定,强化信息化建设

中国陆地边界长达 2.28 万公里,陆上邻国共 14 个;领海由渤海(内海)和黄海、 东海、南海三大边海组成,东部和南部大陆海岸线 1.8 万千米,海上领国 6 个。较长 的陆地及领海边界,导致我国的国防环境较为复杂。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提交审议的预算草案显示,中国今年的国防支出为 13553.43 亿元人民币(约 2090 亿美元),比 2020 年增长 6.8%。军费持续、稳定地 理性增长,是由于中国有效管控住疫情,经济迅速恢复,得以继续推动军事现代化的 建设。中国的国防开支总体上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自 2016 年以来,我国国 防预算增长率已连续 6 年降至个位数,增长幅度维持在 6.6%-8.1%之间。2016 年至 2020 年,国防费预算增幅分别为 7.6%、7%、8.1%、7.5%和 6.6%。2020 年受新冠 病毒疫情影响,中国国防费增速放缓。2020 年美国的军费开支为 7380 亿美元,几乎是中国的 4 倍(1933 亿美元),俄罗斯的 12 倍(606 亿美元),占全球军费总开支 的 40%。


2021 年 11 月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国防部新闻局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 大校就我军武器装备建设取得的成绩及主要特点介绍时表示,在装备建设总体形态上, 淘汰一代装备、压减二代装备、批量列装三代以上装备,基本建成以三代为主体、四 代为骨干的装备体系。传统地面作战、近岸防御装备数量适度压缩,远海防卫、远程 打击等新型装备加速发展。在联合作战装备体系上,陆上重、中、轻装备比例更加优 化、整体推进建设,海上航母编队、两栖编队装备系列化发展,空中制空作战、电子 对抗、运输投送等装备体系不断完善,中远程精确打击能力不断增强,基础信息网络 覆盖国土。

军工行业营业收入维持双位数增长

国防军工行业在继 2019 第一季度收入增长拐点向上后,2020 年第二季度迎来 双位数增长。可比口径下的 91 家公司季报,0Q1 的营业收入增长分别 为 9.7%、4.6%、4.5%、5.3%、-5.0%;0Q3 的营业收入增长分别为 13.6%、17.0%、18.2%、55.7%、29.2%、23.1%。二级行业中,航天装备、航空装 备、地面兵装、军工电子在去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均录得双位数增长。

央企资产证券化快速推进

2020 年 6 月 30 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 (2020-2022 年)》。2021 年 2 月 4 日,国资委召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推进会,要 求确保 2021 年完成三年改革任务的 70%以上。11 月 3 日,国资委组织召开央企改 革三年行动重点任务考核实施方案专题视频培训会,指导央企贯彻落实考核方案要求,全面准确理解把握改革考核工作,按时高质量完成三年行动改革目标任务。

11 月 9 日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强化考核评估,狠抓改革成效专题推进会。 12 月 11 日,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认真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 国资国企实际研究贯彻落实措施。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主持会议并讲话强调, 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持续深化改革,坚持创新驱动,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 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决战决胜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确保在党 的二十大前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主体任务,更大激发企业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

我们建议国企改革标的选择从四个层面选取抓手。建议脉络上采取因素聚焦方法, 选取因素为:(1)53 家重点骨干央企名录、“双百企业”名单中位置靠前的重要性优先; (2)央企领导对应公务员级别体系重要性优先;(3)上市公司管理体系成熟优先、或者 过去几年在改革上动作较慢、但近期开始进行资本运作优先;(4)上市公司主要领导 变更优先。我们关注与通信计算机相关科技类优质或控股股东优质的上市公司。


3.4.物联网模组需求持续增长

物联网连接数持续增长,带动通信模组需求快速放量。伴随万物互联物联网时代 的到来,数以亿计的物联网终端设备接入网络。通信模组作为为物联网终端设备提供 联网通信功能的关键部件,在物联网设备中具备高度不可替代性。 年全球物联网设备联网数量高速增长, CAGR 达 19.77%,至 2020 年总连接数为 127 亿个,2025 年全球物联网设备连接数量预计将达 252 亿。爱立信预测 2026 年全球将有 54 亿个蜂窝物联网连接数,其 中 4G 和 5G 占 44%,NB-IoT 和 Cat-M 占 46%。一般情况下,每增加一个物联网连 接数,将至少增加一个通信模组需求。

2021 年上半年,全球疫情好转,蜂窝通信模组市场需求复苏。多家供应商报告 称智能计量、工业和医疗保健应用需求很好。根据 Counterpoint 数据,2021 年全球 蜂窝通信模组出货量增速屡创新高,第一季度同比增长 50%,第二季度同比增长 53%, 二季度单季出货量首次突破 1 亿大关,第三季度同比增长 70%。此外,第二季度全 球蜂窝通信模组收入同比增长为 60%,高于出货量的 53%,一方面源于芯片市场缺 货,传导至模组领域形成价格提高,另一方面由于 5G 模组供应增加而 5G 模组售价 较高所致,整体来看,全球蜂窝通信模组平均销售价格提高了 5%。


从2020年出货量增速来看,5G和Cat.1模组增速最快,分别高达800%和100%。 5G 模组能够出现较快增长,一方面是由于基数小,2020 年全球 5G 模组的出货量非 常少,另一方面是由于 2021 年以来众多模组厂商相继推出多款 5G 模组,拉低了 5G 模组价格,平均售价首次进入 150 美元以内,价格下降推动了需求上涨。不过当前 5G 模组价格仍然较高,4G 模组短期内仍具价格优势,预计 2022 年起 5G 模组出货 量将进入平稳增长期。

从出货结构来看,4G 和 NB-IoT 模组为市场主力产品,5G、Cat.1 模组出货量 份额不断提升。根据Counterpoint 数据,2020 年全年蜂窝物联网模组总出货量为 2.65 亿片,其中 4G 贡献了一半左右的份额,NB-IoT 贡献了近三分之一。从 2020 年全年 和 2021 年第二季度数据对比来看,NB-IoT 的市场份额保持稳定,其增速可能与蜂 窝模组整体出货量增长速度(53%)保持一致,这主要得益于中国政府和运营商对 NB-IoT 模组的大力支持,第二季度全球 NB-IoT 出货量中有 85%来自中国。5G 和 Cat.1 增速(800%、100%)远超模组出货量整体增速(53%),反映了其他模组出 货量增速低于整体增速,如 2G、3G、Cat.4+等,意味着这些模组的出货量份额趋于 下降。未来,随着 2/3G

NB-IoT 和 LET-Cat1 将承接 2G/3G 退网后留下的市场空白,成为物联网中低速 应用场景的主要连接方式。由于 NB-IoT 的大连接、低功耗、广覆盖、低成本特点, 其主要应用于智能表计、消防烟感等低速场景。我国高度重视 NB-IoT 的发展,在三 大运营商的基站建设和成本补贴支持下,NB-IoT 连接数于 2020 年 2 月突破 1 亿, 连接数驱动行业应用规模化落地,目前已形成 4 个千万级和近 10 个百万级的连接应 用场景。相较主要面向低速场景的 NB-IoT,Cat.1 具备更好传输功能和更低时延,同 时在支持移动 IoT 应用上能力更强,并能支持语音。因此在 POS 机、物流、非高清 视频监控、可穿戴设备、共享电单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根据市场预测,物 联网场景中 30%为中速场景。Cat.1 将在这类场景成为主要通信网络,填补 3G 和 部分 2G 退网后留下的市场空白。由于 Cat.1 仍属于 4G 网络,可沿用 4G 网络基础 设施。而 4G 成熟的现有网络,将成为 Cat.1 广泛应用的基础。

无线通信模组价格持续下滑,4G/5G 带动模组平均价格上升。4G/5G 模组价格 较 2G/3G 价格有显著提升,根据华为数据,5G 模组在 2020 年价格约为 100 美元, 预计 2022 年将下跌至 40 美元,显著高于 2G 与 3G 模组 2~10 美元单价。

中国市场份额提升快于海外

从出货地区分布来看,中国市场和海外市场蜂窝模组出货情况存在较大差异。首 先,中国市场主打 NB-IoT 模组,2020 年 NB-IoT 模组出货量占中国蜂窝模组出货量 的 54%,而海外市场仅为 6%,这一结果源于国内外 NB-IoT 基础设施和市场策略的 差异。目前,中国已开通 NB-IoT 基站约 100 万,建成了全球最大的 NB-IoT 网络, 拥有全球最为丰富的 NB-IoT 应用场景。海外虽然有数十家运营商建设了 NB-IoT 网 络,但网络规模和应用规模非常有限,因此对于 NB-IoT 模组需求量不大。其次,Cat.1 模组在国内快速崛起,虽然 2020 年 Cat.1 模组出货量在中国市场占有率仅有 12%, 远远落后于海外市场的 23%,但这主要是由于海外市场对 Cat.1 模组的布局较早, 2018 年就开始将 2/3G 大规模向 Cat.1 迁移,而我国是从 2019 年底才开始发力 Cat.1 模组的,仅用一年时间就从空白提高至 12%的份额。(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国内厂商营收规模持续高增长,海外厂商却连年下降。 年,移远通信、 广和通和日海智能的 CAGR 分别为 80.69%、68.01%和 8.7%,2021 年上半年,三 家厂商营收规模同比增长 72.8%、42.8%和 10.6%,延续了以往的高增长态势;而海 外三家厂商 年的 CAGR 均为负数,其中 Sierra Wireless

4.电信领域:5G守正强基础,数字化出奇展新篇

从产业周期看,电信业务收入增速随着通信制式提升呈周期性变化。2009 至 2015 年为 3G 周期,其中,2011 至 2013 年的电信收入增速超过了同期 GDP 增速。 2015 至 2019 年为 4G 周期,2016 年和 2017 年,电信业务收入增长迅猛。2020 年 中国迎来 5G 周期,电信业务收入增速超过同期 GDP 增速,预计 2021 至 2023 年电 信业务收入增速将持续向上。

2021 年前三季度,5G 套餐渗透率提速,移动通信业务增长强劲;千兆家宽渗透 率提升和智慧家庭服务推动固定宽带业务稳定增长;IDC、云计算和产业数字化等新 兴业务营收占比快速提升,成为移动通信、固定宽带之外增长最快的第三大业务板块。 得益于各项业务良好的发展态势,三大运营商营收和利润双增。

前三季度具体财务数据表现:中国移动实现营收 6486 亿元,同比增长 12.9%; 净利润 871 亿元,同比增长 6.9%。中国电信实现经营收入 3292.41 亿元,同比增长 12.5%,净利润为 233.27 亿元,同比增长 24.7%。中国联通实现营业收入 2444.89 亿元,同比增长 8.5%;净利润为 56.76 亿元,同比增长 18.65%。


4.1.5G 渗透率突破关键节点,移动通信营收长期增长

5G 渗透率提升,移动流量增长,移动业务 ARPU 显著提升

2021 年上半年,基站建设进度放缓,从 2021Q3 开始提速建设,国内 5G 网络 覆盖率不断提速。终端侧,5G 手机出货量不断提速,从 2021 年 Q2 开始,5G 手机 出货量占比基本稳定在 75%以上。

基站建设意味着 5G 网络覆盖质量的提升,5G 终端是用户体验 5G 网络速率的 基础,这两个关键因素共同推动三大运营商 5G 渗透率显著提升。截至 2021 年 9 月, 中国移动 5G 套餐用户渗透率 34.68%、中国电信 5G 套餐用户渗透率 42.08%,中国 联通 5G 套餐用户渗透率 43.42%。

三大运营商的 5G 渗透率均已越过 30%的用户流量增长拐点,虽然目前基于 5G 场景的爆款应用还在孕育中,但是 5G 网络对用户流量增长的拉动作用已经显现。根 据工信部发布的《2021 年 1-10 月份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移动网络用户 DOU 为 14.43GB/户月,同比增长 23%。


5G业务对移动用户ARPU的拉动作用更加明显,根据2020年三大运营商年报, 中国移动 5G 用户 ARPU 为 91 元/月户,中国电信 5G 用户 ARPU 为 66 元/月户,中 国联通 5G 用户 ARPU 为 70 元/月户,均显著高于移动通信用户总体 ARPU 值。

5G 用户的 APRU、5G 套餐用户渗透率提升对移动通信用户 ARPU 值有明显的 拉升作用。2021 年前三季度,中国联通 ARPU 同比增长 6.3%至 44.3 元;中国电信 ARPU 为 45.4 元,同比增长 2.25%;中国移动 ARPU 为 50.1 元,同比增长 2.45%, 均呈现企稳回升趋势。

2021 年前三季度,中国电信移动通信服务收入为人民币 1,405.28 亿元,同比上 升6.3%,中国联通移动主营业务收入为人民币1,233.24亿元,比去年同期上升5.8%。


5G 业务将持续推动移动通信业务收入持续提升

韩国日本是全世界部署 5G 网络较早、5G 网络覆盖率最高的国家。参照韩国运 营商行业经验,在 eMBB 网络环境和不限量套餐的加持下,2020 年 5G 用户 DOU 达到 4G用户的 2 倍。而从用户 ARPU 的对比看,2020 年,日韩运营商移动用户 ARPU 值约为我们运营商移动通信用户 ARPU 值的 3.8 倍。参照日韩运营商数据,5G 对运 营商移动通信业务营收的提升,还有非常的大潜力。

我们认为当前 5G 对移动通信业务 APRU 值的提升作用只是初步显现。主要原 因是基于 5G 网络当前已经成熟的 eMBB 网络场景的爆款应用还没有出现。4G 时代 的流量高速增长,也是随着短视频、微信视频通话的普及迎来较快增长。但是考虑 5G 渗透率已经超过 30%,5G 流量的高速增长非常值得期待。


4.2.千兆宽带结合智家应用,宽带业务持续增长

千兆渗透快速提升,固定宽带营收增长

2021 年固定宽带接入用户稳步增长,千兆用户数超 2000 万户。2021 年前三季 度三大运营商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 5.26 亿户,同比增长 10.5%。 其中,100Mbps 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 4.85 亿户,同比 增长 15.48%;1000Mbps 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 2134 万户, 同比增长 402%。固定宽带接入网呈现百兆以下退网,百兆级网络基本饱和,千兆网 络开始增长的态势。

2021 年前三季度,中国联通固网宽带用户净增 690.3 万户,达到 9,299.8 万户。 固网宽带接入收入达到人民币 333.41 亿元,比去年同期上升 3.9%。 中国电信 2021 年前三季度固网及智慧家庭服务收入达到人民币 854.98 亿元, 同比增长 4.7%,有线宽带用户净增 911 万户,达到 1.68 亿户,宽带接入收入达到人 民币 568.96 亿元,同比增长


智慧家庭业务快速增长,有效拉升家宽综合 ARPU 值

智慧家庭是运营商为家宽业务重要的增值手段。中国移动以“千兆家宽、千兆 WiFi、千兆 5G、千兆应用、千兆服务”的 “全千兆”策略为引领,全面推动智慧家 庭服务升级。积极推动开放合作,成立“中国移动智慧家庭合作联盟”,联合超 400 加合作伙伴,促进家庭市场高质量发展。

中国电信聚焦家庭数字化、智能化需求,不断升级生态合作,以“智能宽带、智 家平台、智能应用、智能安全、智能服务”为核心的“五智”能力体系快速推进家庭 信息化进程,聚合内容应用和家居产业生态,为客户提供从传统固网通信向智慧生活 升级的综合信息服务。

2021 年上半年,中国移动“魔百和”客户达 1.54 亿户,已成为国内市场客户规 模最大的家庭宽带运营商和大屏内容服务提供商。大屏点播、智能组网、家庭安防、 智能遥控器等增值业务快速增长,2021 年1-6 月智慧家庭增值业务收入 100.84亿元, 同比提升 35.60%。2021 年前三季度,中国电信智慧家庭收入同比增长 30.3%,拉 动宽带综合 ARPU 达到人民币 46.1 元,同比增长 4.5%。


家庭宽带业务的长期增值:千兆普及+智慧家庭

千兆网络覆盖基本完成。据工信部发布的《2021 年前三季度通信业经济运行情 况》,截至 9 月份末,全国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达 9.96 亿个,同比增长 6.3%, 比上年末净增 4963 万个。其中,光纤接入(FTTH/O)端口达到 9.34 亿个,比上年 末净增 5421 万个,占比由上年末的 93%提升到 93.8%。现有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千 兆升级接近尾声,后续新增端口也将全部具备千兆光纤接入能力。

智慧家庭新服务将持续引导用户向千兆升级。工信部《“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 发展规划》明确要求:丰富千兆光纤应用场景,开展千兆宽带应用试点示范,推动云 化虚拟现实(Cloud VR)、超高清视频等新业务发展、引导用户向千兆速率带宽升级。 5G 、千兆家宽、物联网技术等技术将一起催生越来越多的智慧家庭服务。未来,边 缘计算与本地存储亦将更广泛地应用于终端设备,“云、边、端”一体化融合程度日 益提升,智慧家庭将从“单体智慧”向“全屋智慧”演进。

当前千兆家宽渗透率不足 5%,处于起步阶段。考虑基础网络就绪,新业务引导 等因素,2022 年千兆家宽渗透率将超过 10%,并持续增长。

4.3.B 端业务高速增长,产业数字化打开成长空间

B 端业务稳定增长,数字化等新兴业务高位增长

根据各运营商推介材料,2021H1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 B 端业务占比 分别为 18.6%、24.6%、18.9%,较 2020 年底均有明显提升。 中国移动 B 端(DICT)业务,包括 IDC、ICT、移动云及其他政企应用及信息服 务。中国移动 2021H1 实现营收 333.98 亿元,同比增长 59.8%。2021 年前三季度, DCIT 业务营收 489 亿元,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中国电信 B 端(产业数字化)业务,主要包含行业云、IDC、组网专线、物联网、 数字化平台和大数据等业务。2021 年前三季度,产业数字化收入达到人民币 740.90 亿元,同比增长 16.8%,收入规模和市场份额保持业界领先。 中国联通 B 端(产业互联网)业务,包括 IDC、IT 服务、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 据等业务;2021 年前三季度,产业互联网业务收入为人民币 409.25 亿元,比去年同 期上升 25.3%。


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积极发展 IPTV、互联网数据中心、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 能等新兴业务。根据工信部《2021 年前三季度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前三季度共完 成新兴业务收入 1681 亿元,同比增长 28.8%,增速较上半年提高 1.8 个百分点,在 电信业务收入中占比为 15.2%,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 3.7 个百分点。其中云计算和 大数据收入同比增速分别达 94.8%和

5G 网络演进和 B 端资源渠道优势助力运营商转型发展

5G 作为新基建之首,为运营商带来的是实现从基础通信服务运营商向全业务综 合智能信息服务运营商转型历史性机会。2020 年 7 月 R16 标准冻结,其中超高可靠 低时延(uRLLC)主要面向车联网、工业控制等对时延和可靠性具有高要求的。大 链接(mMTC)主要针对物联网低功耗、低带宽、低成本和时延要求不高的场景所设 计。

这也体现了 5G 和 4G 时代最大的不同:在 4G 时代,运营商提供的主要是高速 率无差别的高速无线管道,泛在的高速网络孵化出短视频、视频会议等互联网应用, 但运营商却没有能够把握流量增长的红利,陷入增量不增收的困境。在 5G 时代,不同的应用场景代表了差异化的管道能力,对应不同行业细分市场。这将推动运营商深 度参与各类行业解决方案的创新研发过程,从基础通信服务运营商向全业务综合智能 信息服务运营商转型。 经历 4G 时代业务下滑的阵痛,面对 5G 发展机遇,运营商也都加快了创新发展 的脚步。统筹 IDC、网络资源优势,政企市场渠道下沉优势,提出产业转型计划,并 取得初步成效。

产业数字化为行业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十三五时期,5G、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在国家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倡导下,产业数字化相关行业将迎来巨大发展空间。根据中国信 息通信研究院的统计,2019 年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占 GDP 的比重达 36.2%。 未来 5 年,中国数字经济相关产业将迎来巨大发展空间,预计到 2025 年,中 国数字经济规模将从 2020 年的 41.36 万亿元提升到 60 万亿元,占 GDP 比重将从 2020 年的 40.2%提升到 50.3%。数字经济新蓝海为电信运营商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 发展新机遇。 我们预计伴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全面推进和 5GToB 重点项目的不断落地,预计 运营商产业数字化业务有望持续高速增长。


4.4.产业政策、行业周期助力经营效率持续优化

营收侧,提速降费影响逐年弱化

提速降费在 2015 年提出,从家庭宽带业务开始,2018 年-2019 年直指运营商营 收占比最大的移动通信流量业务,三大运营商固定宽带、移动流量平均资费降幅分别 超过 50%、39%,2019 年运营商移动通信业务 ARPU 见底。此后每年推出新举措, 让利于民效果显著。 2020 年固定宽带和手机流量平均资费水平相比 2015 年下降幅度超过 95%,平 均网络速率提升 7 倍以上,累计让利超过 7000 亿元。可以预见,作为国有基础电 信运营商,为全社会提供高性价比的基础网络是不变的责任。

年,提速降费主要针对宽带市场,全社会基本已经没有对个人和家庭 通信资费价格的关注,提速降费压力已经缓解。目前我国的运营商资费体系已经相对 稳定,为随着 5G DOU 的不断提速,运营商移动 ARPU 值不会线性增长,但是也不会呈现 年的下降趋势。

成本侧,共建共享成效显著

5G 基站共建共享效果:根据中国联通三季报披露,电信联通建成全球首张规模 最大的 5G 共建共享网络,总体 5G 基站规模累计达到 38 万,累计为双方节省网络 建设成本超 760 亿元,网络运营成本大幅降低,并大大缩短了网络建设周期。工信 部在《“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中再次明确“集约利用存量资源,能共享 不新建”的原则,未来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广电的共建共享会更加 富有成效。 铁塔资源共享效果:铁塔公司自 2014 年 7 月立至今坚持“能共享不新建、能共 建不独建”的共享发展模式,新建铁塔共享水平从历史的 14.3%大幅提升到 80%, 相当于少建铁塔 84 万座,节省行业投资 1505 亿。


资本开支:5G 技术领跑,投资回报周期延长

中国运营商经过 2G、3G 追赶,4G 并跑,在 5G 时代实现领跑,网络制式迭代 势必放缓。在 2021 年的华为分析师大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6G 应该 在 2030 年左右推向市场。无论是从技术进度的角度,还是业务经营的角度,运营商 不会重复 3G、4G 时代的网络更新节奏,而是在保证资本开支可控的情况下,按需 建设,重点覆盖。我们预判 5G 网络投资将有超过 10 年的超长投资回报周期,有效 降低运营商资本开支压力。(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奥飞数据:IDC 成长企业,交付能力和上架效率行业领先

机柜规模持续扩大,EBITDA 稳步提升。公司大部分机房布局京津冀、长三角、 粤港澳核心地带及广西北部湾和海南自贸区等潜力区域,规模跻身一线,成长性行业 领先。随着上架率快速提升,收入增长同时利润同步提升。今年 Q1~Q3 分别实现营 收 2.81、3.08、3.36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58.48%、54.61%、55.08%,2019Q4 以 来单季营收连续 8 个季度环比正增长。2019Q4 以来单季度毛利率整体保持稳定,今 年 Q1~Q3 分别为 30.25%、30.52%、31.55%,呈稳步提升态势,体现机柜上架水 平提升。规模上去年底可用机柜 1.6 万个,未来数目高增,前三季度主业扣非后 EBITDA 3.78 亿元,同比增长 78.82%。在建自建项目按计划推进,报告期内收购天 津盘古云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股权、与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合作意向通知 书,由公司向百度提供 2000 个定制化高功率数据中心机柜的服务能力及相关的增值 服务。

海兰信:UDC 项目落地,开启数据中心海洋时代

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72亿元,同比增长17.85%;归母净利润926.97 万元,2021 年 Q2,Q3 实现扭亏为盈。2021 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水平企稳回 升,达到 33.42%。

公司专注于海洋工程 20 年,通过开展海底数据中心(UDC),实现其各类海洋 观测技术能力的增值转化。2021 年 1 月,海兰信海底数据中心海南示范项目成功签 约,将在海南昌江完成首个海底数据中心示范项目。海兰信 UDC 样机测试单仓 PUE 值为 1.076,远低于发改委 2021 年划定的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 PUE 不超过 1.3 的标准红线。当前,数字经济、云宇宙不断增加全社会对算力的需求,IDC 在保 持高速增长的同时,也需要不断提升行业绿色节能水平。公司在沿海城市布局 UDC, 兼具了发达区域 IDC 高价值和偏远地区 IDC 低成本的优势,在“碳中和、碳达峰” 战略背景下或迎来新的需求增长点。


中际旭创:400G 光模块需求放量,行业龙头马太效应加强

公司 2021 前三季度业绩持续增长,实现营收 53.22 亿元,同比增长 2.25%,归 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5.60 亿元,同比减少 6.63%,扣非归母净利润 5.11 亿元, 同比减少 1.72%。公司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海外市场 200/400G 高端光模块需求持续 上涨。利润同比下滑,主要由研发投入增长、股权激励费用增加导致,有利公司长期 发展。2021 前三季度,公司相继发布了 400GZR/OpenZR+相干光模块 IPoverDWDM 解决方案和 800G 光模块新产品,研发投入效果明显。

市场层面,海外高端产品需求保持良好,国内市场实现好转。未来国内外数据中 心的建设及升级将为光模块市场带来强劲需求,公司 400G 高端产品出货量持续增长, 已占据首要销售比重,未来随着产品结构优化、盈利能力不断提升。十四五时期,5G 基站保持稳定建设规模,为公司提供稳定的市场空间。

天孚通信:光器件整体解决方案优势明显,业绩增长可期

公司 2021 年前三季度营收为 7.66 亿,同比增长 16.63%,受原材料价格和人工 成本影响,归母净利润为 2.13 亿元,同比下降 0.70%;其中 Q3 单季营收为 2.76 亿元,同比增长 4.61%。

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光器件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面向 5G 及数据中心的高速 光引擎建设项目已开始批量生产;400G、800G 光模块的配套光器件已实现批量出 货。我们认为凭借自身出色的新品研发能力和光器件一站式供应能力,公司将长期受益于 5G 和数据中心两个行业的需求增长。5G 方面,十四五时期,我国的 5G 基站 依然会保持稳定的建设速度,为公司提供稳定的市场空间。在数据中心方面,数字经 济和元宇宙对数据中心的需求不断增长,高性能算力占比不断提升,公司凭借丰富的 产品品类和高速光引擎项目,将受益数据中心加速建设的行业高景气,保持数通领域 业绩的稳定增长。


光库科技:传统业务优势突出,铌酸锂新业务有望快速增长

公司 2021 年前三季度营收为 4.87 亿,同比增长 40.68%,归母净利润 0.98 亿 元,同比增长 122.94%,公司迅速适应疫情、贸易战等不利影响,营收增长快速恢 复。

公司激光器传统业务优势突出,技术实力领先,覆盖国内外主要的激光器厂商, 在工业激光器中占超过 50%,可以长期受益行业增长。在保持传统业务优势的同时, 通过收购进入铌酸锂调制器芯片领域,铌酸锂调制器芯片业务增长在未来三年具备较 强的确定性,在定增资金的投入下,产能有望快速释放,实现高速增长。公司重视技 术研发和人才培养,2021 年 9 月发布新一轮的股权激励方案,对中高层管理人员和 核心技术人员进行激励。公司对研发费用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并有决心保持不低于 行业平均水平的研发支出,为公司保持技术领先增加确定性。

伊戈尔:平台型电力电子设备公司,渐成光伏黑马

以电力电子技术为基础,打造 2+X 平台型企业。产品从环形变压器开始,消费 类延伸“电子变压器-LED 驱动电源-照明灯具”等照明产品,工业类延伸“工控变压 器-光伏逆变器高频变压器-光伏并网变压器”等能源产品,孵化通信电源、车载电源 等产品。公司高频变压器在华为、阳光电源市场份额稳固,受益于行业增长及两家主 要客户的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同时公司积极开拓锦浪科技等新的客户,使公司本身的 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光伏并网变压器产能准备充分,充分受益于客户的光伏电站项 目推进。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未来智库 - 官方网站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特斯拉新浪股票,以及特斯拉新闻事件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Q1:理想汽车将延期交付;小鹏汽车接受预定 威马新车:WLTP续航600km

1、理想汽车:原预计2月和3月交付的新车将延期交付

2月2日,理想汽车发布春节后交付安排通知。理想汽车方面称,受疫情影响,针对于原预计交付时间为2月份、3月份的用户,会努力将延期交付时间控制在一个月以内。对于具体延后时间,理想汽车表示,将在2月15日前根据供应商复工后的供应情况与用户沟通。少部分已经在春节前生产完成还未交付的车辆,将从2月10号起根据各地复工安排为用户陆续开启交付。

2、小鹏汽车?智能驾驶持久续航 接受预定

小鹏G3自上市以来,凭借领先同级SUV?的自动驾驶辅助能力、迅捷的交互体验、整车OTA 能力等获得了年轻互联网消费者的青睐。而G3?2020款更是在原基础上,将续航里程和驾乘品质大幅跃升,并率先开启

韩国环境部表示,将在政府补贴的帮助下实现电动汽车增长目标。该国还预计,到2025年,将增加45,000个充电站。文在寅政府表示,这将创造151,000个就业岗位。

文在寅还宣布了更多消息:到2025年,韩国太阳能和风能发电设施将较2019年增加两倍;到2034年预计将关闭30多家燃煤电厂,具体来说,在2022年底将关停10家燃煤电厂,2023年到2034年再关停20家。文在寅上台以来不允许建造任何新煤电厂。

文在寅9月7日表示:政府将出台更多强有力的环保措施与韩国人民共同努力,重获蓝天。2020年底,韩国将重新设立2030年减排目标,并规划2050年净零排放路线图。韩国是东亚第一个承诺在2050年之前实现净零碳排放的国家。

今年的国际清洁空气蓝天日是由韩国发起的联合国指定活动,这也是文在寅2019年9月在联合国发表演讲的周年纪念日,演讲中,他提出设立此活动。联合国官网表示:“联合国成员国认识到有必要在2030年前大幅减少由危险化学品以及空气、水和土壤污染导致的死亡和患病人数,并将特别关注空气质量以及城市废物和其他废物的管理,以减少城市人均负面环境影响……受到国际社会日益关注清洁空气的鼓舞,为强调有必要进一步努力改善空气质量,包括减少空气污染,以保护人类健康,大会决定将9月7日设为国际清洁空气蓝天日。”(来源:盖世汽车?谷姣姣)

9,日立在美国肯塔基州成立新电动车电机公司 预计2022年投产

【盖世汽车】据外媒报道,零部件供应商日立汽车系统(Hitachi AutomotiveSystems)正在美国肯塔基州建立新电动汽车电机公司。

图片来源:日立汽车系统

该公司预计将从2022年开始全面投产,具体将取决于疫情影响情况;预计到2023年,该厂将有约200名员工从事电动汽车电机方面的工作,未来还将向本田汽车供应其产品。

日立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为了新公司,将重新整修工厂部分现有建筑,规划出空间打造新电动汽车电机生产线。此次成立新公司将进一步加强日立汽车电机系统公司在不断扩大的电动车市场的业务基础,以及满足美国对电动汽车电机不断增长的需求。

Shingo Nakamura将担任新公司总裁。3月,Nakamura被调到日立汽车系统美国子公司,此前是日立汽车电机系统全球事业部总经理兼美国业务营销部门经理。

日立汽车系统2019年汽车业务的销售额为74.6亿美元,在Automotive News的全球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中位列第34名。(来源:盖世汽车?谷姣姣)

10,现代汽车与SK创新合作开发电动汽车电池生态系统

北京时间9月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韩国现代汽车公司周二表示,现代和起亚将与SK创新合作,开发一个电动汽车电池生态系统。

现代汽车表示,双方将创建一个合作体系,具体涉及到电动车电池租赁、电池管理服务以及电动汽车电池的再利用和回收等多个业务领域。

据现代汽车透露,合作双方一致认为有必要在电动汽车电池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创造高附加值,并加强其生态友好性。

一位现代高管表示,与专注于电池供应的现有交通工具电池业务不同,此次合作着眼于电池的生命周期,合作双方将之定义为“电池即服务”,这是一种良性循环。本次合作也将是一个机会,在未来的交通工具电池行业中推广更多样化的合作系统。

通过这一伙伴关系,双方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并优化设计,同时将电动汽车和电池连接起来,建立一个涵盖电池生命周期从生产到回收的所有过程的良性循环。这是自现代汽车集团执行副董事长郑义宣(Chung Euisun)和SK集团董事长崔泰源(Chey Tae-won)7月份会晤以来,公布的首个详细合作计划。

现代汽车表示,合作双方将积极寻求各种方法,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电动汽车电池的附加值和生态友好性。比如从汽车电池中提取锂、镍和钴等金属,并将电动汽车电池用于能源存储系统等。

这两家公司目前正在合作,收集和验证Niro电动车辆中使用的电池组。(来源:新浪汽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Q5:特斯拉非理性维权事件的舆情分析和思考

特斯拉维权事件发生至今一个多月的时间,舆论风波持续日久,事件真相未见清晰,许多问题值得探讨和深思。

事 件 的 舆 情 发 展 阶 段

截至目前,舆情事件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特斯拉没法妥协”刺激公众神经

4月19日下午,特斯拉公司回应该事件:特斯拉没有办法妥协。我们自己的调研显示,90%的客户都愿意再次选择特斯拉”,她要求巨额赔偿,维权手法专业,背后有人”等;特斯拉第二次回应,系19日当天深夜,特斯拉官方微博再次发文,称“对不合理诉求不妥协”。微博平台#特斯拉展台变维权现场##特斯拉中国副总裁回应车展维权事件#特斯拉道歉#等话题阅读破亿。4月20日,中央政法委公众号长安剑一篇为《特斯拉必须面对中国客户的拷问:责任何在?担当何在!?》引爆网络,称:“不论是否妥协,特斯拉都必须面对中国客户的拷问,不在乎“赚中国人钱、撞中国人命”,试问企业的责任和担当何在!”。新华社、中纪委、人民日报、央视、半月谈、长安观察、光明日报、财新国家周刊等媒体纷纷发文,谴责特斯拉“傲慢”,要求特斯拉不能搞特殊。21日22时,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文表示:已责成河南省、上海市等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中国消费者协会对此表示,希望涉事企业积极配合调查,妥善处理纠纷。

第二阶段:特斯拉深夜发文致歉,引发舆论进一步热议

特斯拉在4月21日和22日两天连续深夜发文道歉:“就未能及时解决车主的问题”致歉,表示坚决坚定地积极配合政府相关部门的所有调查,并根据要求提供行车数据。一夜之间,特斯拉从不妥协到道歉,态度180度大反转引发舆论进一步热议。但此举没有缓解此次舆情危机,反而引发网友热议。很多网友认为特斯拉的道歉是迫于舆论的压力,尤其是官方媒体。对此,中纪委网站评论道:“相比于之前的几次表态,特斯拉终于有了一些诚恳谦和的样子。中国市场欢迎企业前来投资发展,但对所有企业都一视同仁:必须遵守中国法律法规、市场规则、尊重消费者权益。”人民日报评论:“待到舆情汹涌,特斯拉才做出致歉的公关努力”,以及“负责到底”的承诺。这种180度的大转弯,至少说明尊重消费者、尊重市场是特斯拉亟待补上的一课。新华网更是直接在特斯拉道歉微博下评论:再大的企业,也要有敬畏意识;再小的问题,也要有正确的态度。傲慢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第三阶段:特斯拉公布行车数据,引发公众对事实真相和权威检测结果的强烈渴望

4月22日,特斯拉公布了车辆发生事故前一分钟的数据,并作出一份文字说明,称“制动系统均正常介入工作并降低了车速,同时车辆有多次超过100千米”每小时和多次刹停的情况”。这份数据一经发布又一次引爆网络,截止5月10日,新浪微博阅读次数超过5亿,讨论次数达2.4万。新京报贝壳 财经 表示:这是特斯拉这次“刹车失灵”事件开始向着还原真相、解决问题目标推进的一个积极开端。不过,在特斯拉提供数据的背后,还有许多问题待解。4月22日,证券时报刊文发问:自动驾驶车辆的数据,究竟该由谁主导?尤其是发生事故时,该如何对数据进行公开,要公开到什么程度?21世纪经济报道也发出疑问:软件解决 汽车 时代,数据是找到事实真相的关键,但数据能否“说实话”,以及数据对场景的覆盖和还原真实度同样存在争议。此外,网络上更是充斥着各式各样的“阴谋论”,有的揣测女车主“以闹维权”意在天价赔偿,有揣测国家出手驱逐特斯拉,还有揣测特斯拉雇佣水军公关反手一击,有揣测特斯拉是美国间谍从事间谍活动。还有的甚至认为特斯拉维权事件背后有竞争对手蔚来公司的参与,迫使蔚来公司专门发出声明对相关问题予以澄清。

综合看,此次特斯拉维权事件在全国范围内引发长时间舆论热议,并推动了事件朝着公开事实真相、建立权威检测机制等实质性变革的角度发展。但与此同时,诸如车主提出的特斯拉公布数据涉嫌侵犯个人隐私,特斯拉副总裁言论损害车主个人名誉等新的矛盾问题也在不断涌现。事件的后续发展也值得进一步关注。

同为购车维权事件,特斯拉事件的关注热度和持续事件远远高于2019年发生的奔驰女车主维权事件,持续时间也超出一般舆情事件的发生规律,这不仅因为此次事件发生在上海这样的中心城市,且特斯拉 汽车 拥有新能源、新技术等诸多耀眼光环,更因为此事发生在中美对抗的大背景之中,特斯拉 汽车 的问题被媒体和公众迅速放大,经久不散。此次事件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也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一、企业需要针对不同地区的市场特点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特斯拉公司CEO埃隆·马斯克是一位个性鲜明的企业家,特斯拉公司也有着他个人强烈的标签。在外界看来,特斯拉公司对于产品过度自信,弱于对外沟通是造成此事持续发酵的重要原因。特斯拉在公关团队方面力量薄弱是不争的事实。2020年10月,特斯拉已经将其美国公关部门解散。马斯克也曾在其推特公开表示,其他公司把钱花在广告和操纵公众舆论上,特斯拉则专注于产品。今年2月,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仍表示,“特斯拉是一个理工直男思维的公司,在对外沟通上确实不是特别擅长。对于一个成熟的企业而言,不善于对外沟通绝不是可以夸耀的特点和优点,而应是重大的短板和隐患。当前,中国市场已经成为特斯拉全球第二大市场,但维权事件的发生或表明,特斯拉对这个庞大市场的制度特点、文化传统、顾客心理、消费习惯等关注的并不够。此次维权事件本质上是一次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的“闹访”事件,特斯拉对此明显缺乏应对和手段储备。

二、企业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应当高度敏感且迅速适应

当今,企业生存的外部环境表现出了高度动荡性和复杂多变性,“如果不具备速度和灵活性,几乎没有企业可以在互联网时代的竞争中获得胜利”。相比竞争优势,企业能否成功取决于适应性,只有适应了外部环境剧烈变化和产业进化方向的革新企业才能生存发展。适应性作为战略执行的经验性指标,在决定企业绩效时,比竞争优势更具有重要意义。2018年以来,美国政府先后对中兴、华为和抖音等中国的高 科技 企业进行打压,这难免造成国内公众和媒体对美国企业的产生情绪对立,对此,特斯拉公司显然估计不足。事实上,从google到ebay、Yahoo,多年来,从中国市场退出的美国企业并不在少数。2010年,google完全退出中国时就有业内人士指出,西方那些有实力的网络公司在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对中国文化、市场变化、网民需求的了解。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对于包括特斯拉公司在内的很多跨国企业而言,熟悉、尊重和适应中国市场,建立符合中国公众评价标准的企业形象恐怕都是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三、舆论倒逼应以法律为依据,事实为基础,展现符合公众利益的价值主张

“舆论倒逼”与自媒体时代密切相关,有着不可低估的巨大力量,但舆论倒逼一旦陷入煽动情绪、助长情绪性舆论的宣泄其作用就是消极的。此次维权事件发生后,媒体甚至是主流媒体几乎都是第一时间声讨特斯拉公司“傲慢”和“不尊重客户”,但鲜有媒体关注事实的真相,更没有声音探讨消费者该如何正确理性维权,主管部门该如何积极的作为。各种“爆料”层出不穷,各种“阴谋论”和“想当然”充斥着网络,以至于现实中甚至有不少地方和单位拒绝特斯拉 汽车 入内,以此来惩罚他们认为的不尊重客户、刹车失灵的特斯拉公司。但是事件至今,公众依然不知道真相为何,依然不知道如何正确依法维权。应当看到,网络空间拓展了表达空间,也让人们享受了更多自由。但网络空间始终是现实世界的一部分,自由的合理边界在哪儿,应该有一个基本共识,这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Q6:中核钛白四季报?最新中核钛白消息?中核钛白 新浪股市?

钛白粉价格一直在上涨,另外从工信部消息中得出,钛白粉被纳入国家战略资源储备的可能性是很大的,这对相关企业来说真的是一个很大的好消息,中核钛白也算是钛白粉这个概念的,这只股票做的如何,值不值得投资呢,下面我来为大家具体分析一下。在还没有正式开始分析中核钛白之前,先为大家双手奉上这份化学制品行业龙头股名单,可以移步这篇文章进行查阅:宝藏资料!化学制品行业龙头股一栏表


公司介绍:中核华原钛白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著名的钛白粉生产企业,公司主要产品为高档金红石型钛白粉,产品广泛用于涂料、塑料、橡胶、油墨、造纸等领域,被誉为"工业味精",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中核钛白是目前中国大型钛白粉制造商之一,拥有泰奥华、金星等品牌十余支产品牌号,产品行销全球五十余个国家和地区。

大致聊了聊中核钛白后,下面通过亮点分析中核钛白能不能投资。

亮点一:钛白粉龙二,产能提升

中核钛白的钛白粉产能2020年为国内第二、世界第六,一共拥有着三大生产基地,而这三大生产基地分别为甘肃嘉峪关、甘肃白银、安徽马鞍山,高档金红石型钛白粉年产能可以达到40万吨。与此同时,该公司新增年产20万吨金红石型钛白粉足品项目也已开工建设,年产30万吨钛白粉成品生产线具备开工条件,行业的地位达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亮点二:布局年产50万吨磷酸铁项目,实现资源循环综合利用。

中核钛白拟募集资金总额预计不超过71亿元用于生产循环化钛白粉深加工项目、水溶性磷酸一铵(水溶肥)资源循环项目、年产50万吨磷酸铁项目等项目。其中年产50万吨磷酸铁项目总投资38亿元,水溶性磷酸一铵(水溶肥)资源循环项目预计总投资9.93亿元。就比如中核钛白布局磷酸铁及磷酸一铵之类的产品,有利于实现资源的整合,提升公司综合盈利能力。由于篇幅不是很长,更多和中核钛白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息息相关的信息,我写进了这篇研报中,直接点击链接就能查看了:【深度研报】中核钛白点评,建议收藏!


钛白粉方面:年我国钛白粉产量实现"十连增"的良好趋势,其中金红石型钛白粉产量占比率处于首位;需求方面,我国钛白粉表观消费量也呈现增长趋势,涂料以及塑料行业是最主要的需求来源。未来在下游需求带动的背景下,钛白粉市场规模完全有可能稳中带增发展。

磷酸铁方面:最主要的还是由于补贴政策的退坡,磷酸铁锂电池市场在2020年以来开始出现回升,并且也进入了增长周期,特斯拉搭载磷酸铁锂电池迅速拉动了磷酸铁锂市场。当前,磷酸铁锂的需求量急速的爆发,从而导致持续增加原材料磷酸铁,2021年1-5月我国有9.32万吨的磷酸铁被生产出来,同比增长153.4%,磷酸铁领域将有望继续高速发展下去。

总的来说,中核钛白在钛白粉方面有绝对的优势,又对磷酸铁项目进行布局,未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然而文章需要一定的编辑时间,倘若想更直观看到中核钛白未来行情,通过下方链接,让专门投顾帮助你进行诊股,瞧一瞧中核钛白,它的估值是高估还是低估:【免费】测一测中核钛白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


应答时间:,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关于特斯拉新浪股票和特斯拉新闻事件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千兆宽带什么时候普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