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森海HD650相比,2999元的拜亚动力DT1990 PRO性价比高吗?

本文是由耳机吧大神、耳机与生活吧吧主,素有美女坐怀而不乱的纯情少男之称的羊驼写的!他除了长的难看外,专业知识是非常丰富的,同时我很欣赏他的一点是为人正直!

他的文章可看度是极高的,但废话比较多,我捡重要的发出来,大家看着也比较直观清晰!

奥莱尔AUNE品牌介绍

还是介绍一下品牌开始,其实奥莱尔也就是AUNE,实际上就是HIFIDIY网站方的品牌,HIFIIDY论坛在国内有着比较特别的地位,他们里面撕逼相对少,大家水平整体也不算低,里面还有个和我亦师亦友的J版,非常厉害的人物。


HIFIDIY网站应该是2003年成立的,之后也有一些产品,但是大都是以套件形式售卖,也就是那些需要拿回家焊接组装的非成品机子,而AUNE这个品牌是2012年才出来,当然,引起我的关注其实还是因为他们家的M1播放器(不是现在的M1S),不是那个机子多好听,是因为那个机子真的不好听……非常蛋疼,应该是在广州展会上听到的,当时感觉就是什么玩意儿啊……擦!至于后期耳放卡有没有更新出好听的我已经不再关心了,所以也提醒各个品牌,产品第一印象很重要,别后期去补救,消费者不喜欢当小白鼠,请自己弄成熟了再销售。


而对这品牌产生好印象是因为他们家的那台便携甲类耳放B1,当然这个我说过听感了,大家也可以回去翻阅一下。(现在已经是2017款了,改了一点东西)

不过不管如何,大家相信都注意到,他们家的东西在造型上,貌似不是特别好看不过这次的S6倒是在造型上做到了很不错的水平,包括做工方面。


首先,S6是个解码耳放一体机,也就是说玩家拿到手后直接可以USB接上你的电脑,或者你有转盘通州接到S6也可以,就可以直接用了,而不需要再加个耳放才能出声音,比较方便。

其次,S6的解码和耳放部分的侧重点基本上是五五分成的,也就是说,并不是什么解码很弱耳放强或者是解码比较强而耳放比较差,属于你拿来就安心用的机子,这样子大家应该清楚这机子的定位了。


S6解码芯片用的是AK4495S,只是说一下芯片型号而已,并不是说用了4495S就牛B了,因为解码芯片只是诸多影响声音环节里面的一环而已,一般是不能起决定性作用的。

S6的耳放输出部分有两个输出口,一个是四芯平衡输出,另外一个是普通的6.3单端输出。


从参数看有经验的玩家应该能看出来,S6的耳放输出口单端的驱动力其实不大的,平衡的驱动力其实也只能说还行,比较合适300欧姆左右的耳机,当然大家肯定会想到600 650了哈哈,我相信官方也比较着重搭配过600 650。


后面可以看到有平衡输出,单端输出,AES输入,同轴输入,光纤,USB,以及开关。基本上该有的都有,作为这价位的机子来说,这方面没什么可以挑剔的。


可以看到接缝非常好,做工精良,表面处理也很棒,这个电位器是数字电位器,并不是那种模拟的,我觉得手感略不够沉重,然后这个电位器还能往里面按下去,按一下是切换同轴还是USB这类输入,按两下是切换是不是当纯解码。


平衡输出,对于S6来说平衡输出比较重要,主要是因为它的单端输出功率不是很大,对付常规的300~600欧比较吃力。而平衡输出功率比较高,搭配平衡600 650不错。


官方送的USB线感觉逼格不错,还是镀金的……而且看上去也非常皮实。
那个线圣的USB解码耳放小机子以后说。

S6整体的声音是略内敛的,并不是非常有张力大起大落的风格,比较细腻柔和,线条感也不错。声音宽松健康,音色略中性加一点点暖。
这机子的素质并不是非常突出,不会让你一耳朵非常惊艳,也不会说一耳朵上去会有哇,好高的解析。这些并不是S6的长处,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我感觉S6的长处是搭配各种低阻非直推而已。
PS:并不以素质见长不代表素质低下,在它自己价位,属于不错的了。


大家知道FOSTEX的TH900的其实并不是非常好搭配,弄不好会出现低音偏肥大,然后中高频又偏薄,齿音比较突出这样。
在和S6搭配的时候,不知道是因为S6的失真控制的好,还是因为风格原因,TH900在上面表现的非常正常,低频不肥大,中高频也不细瘦,整体表现良好,听一些小编制以及流行女声都过得去,买了S6的玩家完全可以购买TH900,并且我记得一代TH900现在应该价格也不贵。


铁三角呢这两年出了不少事情,首先国内的一个团队离开了国内代理,导致这两年铁三角的推广广告都非常少,甚至感觉淡出HIFI圈子,当然除了MSR7,这个耳机是靠全国经销商齐心合力才顶上来的市场哦。
其次呢,朋友和我说铁三角的创始人去世了,他儿子呢不是特别擅长这个生意,所以最近出的一些便携耳机,外观真的是……声音也是……
这款W1000Z实际上磨具取自W3000ANV,样子非常好看,木碗形状也是很不错,但是市场上说的人很少。
W1000Z在S6上面我感觉表现的属于普普通通,不算特别合适,总体算是一个普通表现,不过有一点大家注意,W1000Z这耳机,你要煲N久N久,我这个也没煲开,所以多说意思不大,我之前买了W3000ANV,感觉声音有点干巴巴的,后来上海朋友那边听过温润的,问他才知道,他玩游戏看电影听音乐都用,用了一年多了……我的天……相信如果是煲开的W1000Z,应该是搭配不错的。


咳咳,AKG这几年……呃……不说了,以后说。
Q701,或者K701,哦,忘掉它们吧,S6推不动哈哈哈。声音虽然不难听,但是推不动意思不大,声音有点疲软了。


这个很有意思,S6搭配K812出奇的不错,声音细腻温润,不刺激,人声算不上非常丰满,但是却也完全不薄,声场氛围等表现的都很不错,这个搭配很出彩。
但是也有个非常要注意的地方,就是买了K812的朋友,总觉得这个是旗舰,总想要搭配更加高端的东西,看不上S6,如果这样的话,就有点尴尬了,但是我想说812如果搭配不大好的话(通常不大好)肯定是不如S6下的表现的,起码它能给你个正常健康的声音。


HD650我使用了平衡链接到S6,这个就没啥特别可说的,650声场反正不算大的,不过这个搭配声音很不错,丰满度,氛围都比较强,听男声,小编制和看电影很合适,HD650就不多做介绍了,相信大家非常熟悉。在S6平衡下,功率也非常充足够用,650表现也可以。比较推荐的搭配。


这个是拜亚的1990PRO,这个就不细说了,之后会详细说一下。搭配问题不大,因为磁通量大,灵敏度高,不算难推的耳机。

AUNE 的S6有非常好的造型,做工和功能,属于3000价位可以购买的一体机,也没特别短板,不像有些一体机说解码比较好,耳放很弱(DA300这类)又或者反过来。
S6是拿来就安心用的东西,如果你想要提高一些推力,你也可以增加一个S7耳放,当然我个人觉得S7应该搭配更加好的前段。
S6的声音素质在这价位并不算特别强的,但是也完全对得起价格,并且耳放还提供了一个可玩性比较强的平衡输出,当然必须和大家要讲的是平衡不代表牛逼哦。
S6个人觉得最大的价值是实用,简单,以及不贵的价格,可以和很多不容易搭配的低阻耳机取得比较好的搭配效果,特别是TH900和812,歌德(朋友试过不错)等。而W1000Z由于短时间内煲不开,又是借的,所以就简单说了一下,不确定。

驼爷写的累,我们来投票


(凭转发本文截图优惠100元)

欢迎关注咨询”小胡子“微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下面我结合一些曲子谈谈DT990 pro和Q701的声音区别。

首先低频应该是这俩耳机最大的区别,DT990 pro的低频相对于Q701要多不少,不过这俩的下潜都还不错,重击鼓声都有那种到胃的感觉,但Q701的量少导致了它在播放摇滚乐的时候表现不佳,古典乐里低音提琴营造的那种“波浪感”就弱一点,所以我当时买990pro其实最主要就是补充一个听摇滚的耳机。它的低频猛且收得快,所以听快歌非常爽,比如听V家的《脑浆炸裂女孩》就感觉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其实就听感来讲我想把Q701变成990pro很简单,用foobar官方最新的无级EQ调节插件Mathaudio headphone 【下图】,将低频和极高频部分拉出两个峰就行,听起来非常像了,我也经常用这个调出其他耳机的频响风格来“试听”,虽然单元素质不能比,但味道应该没错,云试听神器!当然,我承认这是失真,但耳机调音的本质不就是玩失真吗?)

中频主要与人声相关,这点990pro相对弱一点,并不是说很差,就是人声略远且干,确实是监听的感觉,很还原但缺点韵味,这点Q701就相对做得好一些。比中频再高一点就是小提琴、小号、高音萨克斯演奏到高音的地方,这段确实还是Q701的优势地段,特别是听小提琴的时候Q701能表现出那种飘逸的感觉,而990pro还是有点干,但极高频的泛音和空气感还是在的。

极高频虽然人的感觉相对弱但还是很重要的,我觉得这和整体曲风的明亮度和泛音有关,990pro这段非常高,所以我感觉整体曲风还是它更明亮透彻,Q701相对暗一点,但“明亮透彻”是有代价的,就是一些调音差、齿音重、电子乐繁多的ACG曲子听着很刺,这个701稍好一些。说句题外话,我经常能看到有人说耳机刺是没推好,但我觉得出现这种情况首先还是去看你音频文件的频谱,比如下面是我从foobar截的V家的《アンハッピーリフレイン》和“阿姨洗铁路”《創聖のアクエリオン》的频谱,前者的高频部分几乎被电子音填满,后者高频有条状白点,那其实就是齿音,所以有时候你的设备只是正确地将音频元素还原了而已,真的不能怪设备。要是实在受不了,用我刚才说的EQ插件硬削也是可以的。

《アンハッピーリフレイン》

《創聖のアクエリオン》

我买了990pro之后ACG听得就少多了,然后把我存在网盘里的和自己买的古典音乐光盘都拿出来欣赏了一遍,真香!这里我要夸一夸我的辣鸡ES700,声场、解析、定位等这些硬素质被那俩吊打,但就是没齿音,高频也不刺,而且声音也不是很暗,铁三角的调音是有点厉害的。

我看耳机评测一般都会说解析,其实我觉得这不好说,因为你很难把它和耳机本身的调音区分开来,如果一个细微的音乐元素一个耳机大一个耳机小,那可能是因为前者的调音强调了这个频段,比如一耳朵上去Q701的中频、中高频细节多,990pro低频、极高频的细节多,但你仔细听其实该有的还是都有。这个项目可能比较低端耳机或者耳机级别跨度很大的时候才需要强调,而Q701和990pro两个同级别在解析上似乎没有太大区别。

Q701和990pro另一个区别比较大的就是声场和结像了,简单说听交响曲一个坐在观众席,一个站在指挥位。Q701的声场比较大所以厅堂感强,但代价就是结像比较大,乐器繁多的时候相对混一点,990pro则相反,声场较小跟着结像也小,而这就使它声音凝聚,分离很好,即使是乱成一团的摇滚电子乐它也能从容应对。我之前说ACG的大部分曲子现在听得少,但有些反而买了990pro后听得多了,比如轻音少女的《GO!GO! MANIAC!》,听过的都知道这是一首嗨翻天的曲子,节奏超快且所有乐器都处于火力全开的状态,但后期处理很不错,齿音和极高频电子音都控制得当,我最早ES700听着又吵又乱,Q701好了不少但低频弱且分离还欠一点,现在有了990pro算是将遇良才了,电子音、乐器和人声都清楚罗列,而且低频更具冲击力。

接着是动态,不知道我理解得对不对啊,我测动态就是听一个响度变化很大的音频从响度低到高的那种“冲劲”,最好要有那种从小河淌水到排山倒海的变化。这个我要投990pro一票,我对比了传统的德沃夏克的“来自新大陆”第四乐章、贝九的第一乐章以及我个人比较爱听的小施特劳斯《Tritsch-Tratsch Polka》以及他弟的《OhneSorgen!》,确实这点它比Q701强一点,可能与低频带来的加成也有关系。

关于瞬态我觉得差别不大,我用于测试的是东方系列一些鼓点很密且变化多的电子音,比如《ネイティブフェイス》、《おてんば恋娘》、《神々が恋した幻想郷》等,可能990pro的凶悍低频和比较干净凝聚的声音会带来一些优势,但也很难说谁一定比谁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森海塞尔hd650和拜亚动力dt880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