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所以我和黑粉结婚了韩剧迅雷下载《粉 红 谎 言》资源

严虹:笔名水果。生长在湖北,成长在北京。以爱为食,以美为生。集敏感与钝感于一身。寄于文、游于艺、耽于梦。著有小说、散文集《说吧,我是你的情人》、《听说爱情回来过》、《让灵魂摇滚》、《织千千个网》、《爱情网事》、《网姐日记》、《赤足跳舞的精灵》、《与影子的恋爱》、《米兰的春天》、《古朵与米兰》等。最近出版《方力钧——100个人口述实录方力钧的艺术历程》。

在长篇小说《古朵与米兰》的写作中,你想表达的是什么意图?

水果严虹:《古朵与米兰》是一部反映女性青春成长体裁的小说,刻画了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同龄女孩的成长经历。主要写的是两个生长在破碎家庭的女孩子生命的成长。小说表现的是命运的无常和人生的孤独,探讨的是爱与孤独之间存在着的悖反关系。小说的故事和人物关系具备了一场悲剧的所有要素。在写作过程中,我发现我渐渐喜欢上了小说中的两个女主人公,我的插图作者绿豆在第一时间看完这篇小说后,半夜两点非常激动地给我发来短信,告诉我她很喜欢这篇小说传达出来的那种疼痛的感觉。

《古朵与米兰》写了多长时间?

水果严虹:这篇小说写得断断续续,最初动笔写作这个小说是在2004年的春节期间,我把自己与世隔绝地关在一间屋子里,不分白天黑夜地写了十万字,后来又反复修改,把它改写成现在这个样子,发表在《十月》长篇专刊上。这篇小说的写作过程其实也是我生命成长的过程,和我纠缠的时间最长,修修改改,写写停停,就像是一段感情,分分合合,纠缠不休,想必是缘分太深。

那是你目前最喜欢的小说吗?

水果严虹:呵呵!这篇小说的写作,就像一段时间持续最长的感情,有时候不是因为最爱,也不是因为感情最深,而是命运的安排。最喜欢的永远是正准备着手去写的那一个,我对下一个即将去写的东西总是充满了想象。

从你的第一本书《说吧,我是你的情人》到《古朵与米兰》,你现在的写作和过去有什么不同?

水果严虹:最大的不同是写作技巧越来越成熟了,对待写作的姿态也不一样了。以前的我就像一个没有谈过恋爱的女孩子一样,只知道一味地傻傻地去爱。现在的我懂得了即便是谈恋爱也是要讲究方式方法的,爱得太疯狂或爱得太自私,都是错。

你把你的作品定位成哪一类小说?

水果严虹:当然是都市情爱小说。我写出来的每个字都与爱情有关。

现在很流行自传体写作,你如何看待这种写作?

水果严虹:所谓的自传体写作不过只是一个标签而已。也是一种流行符号。更是书的一种宣传方式。

在你的作品当中,你个人的影子占多少成份?

水果严虹:在一部作品里,作者个人的影子占有多少比例应该由读者来判断。就像看一个演员演戏,她投入了多少感情在里面观众一眼就知道。

你最初的写作是在什么时候?有什么难忘的记忆?

水果严虹:如果写日记也可以称得上是写作的话,那么上中学住校后每天必写的日记应该算是最初的写作。最打击我的是我把日记藏在被子下面,被其她同学偷看了。后来又开始写诗。然后又写散文并被发表。我第一次拿稿费才十几块钱,对一个中学生而言,这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我全部用来买了三毛的书。记得那时三毛的书很便宜。我每个月都从父母给我的零花钱里拿出一部分去买她的书。这是我在阅读中比较难忘的一段记忆。

水果严虹:以前我会说:写作对我而言是一种呼吸,是一种绝望的快乐。现在我会说:写作是一种生活的激情,没有它,生活将是一潭死水。

水果严虹:是建立内心平衡的一种需要。写作是一种恶习,也是一种德行。我很庆幸我不是那种因某一本书就一举成名的人。所以不用苦恼如何千方百计地去超越前面的那座丰碑。但事实证明我后来每写一本书都在超越从前。这就是我写作的动力。

你是否想过有一天会放弃写作?

水果严虹:没有写作,我只能拙劣地生活。一如,没有生活,我只能拙劣地写作。这是法国女作家弗朗索瓦丝·萨冈说的,也是我要给你的答案。

你写作上有没有一些小的癖好?

水果严虹:我的写作从夜晚开始。并且只用电脑写作。我很依赖电脑,已经不习惯用手在纸上写很长的一段文字了。

你最喜欢的男、女作家分别是谁?

水果严虹:曾经喜欢的男作家是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女作家是法国作家弗朗索瓦丝·萨冈。现在是略萨、卡佛、卡尔维诺和英国的艾米莉·勃朗特。

你如何看待你们这一拨美女作家的写作?

水果严虹:我不想评价别人的作品及创作。留给评论家和读者去说吧。我相信时间会说明一切。

你从开始写作,就被媒体喻为京城四大美女作家之一,如何看待美女作家这种说法?

水果严虹:你已经是第N个向我提这个问题的人了。真希望也是最后一个。无论美女作家这种说法是一种褒义还是一种贬义,对今天的我已经不再重要了。从一开始到现在,我一直在重复说我觉得我既不是美女也不是作家,我的写作也只是一个人自娱自乐的一种方式。美女作家就像一顶帽子,莫名其妙地戴在我的头上。我既不此为荣,也不以此为耻。只是一个标签罢了。

下一个写作计划是什么?能透露一下内容吗?

水果严虹:会尝试用一种新的手法写长篇叙事散文,或者说是散文体的小说。内容写生命中的成长和亲情,还有对生与死的思索。这应该会是一本倾注了我很多感情的书,是我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每天暗无天日地呆在医院里度过的一段生活的自我反省。

你所有的作品都在描写同一个主题:残缺的爱情。你如何看待男人与女人之间的两性关系?

水果严虹:我很赞同钱钟书说过的一句话:两个男女在一起的最高境界就是相看两不厌。现代社会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男人对女人失望,同样,女人也对男人失望。失望的因素有很多,社会因素占很大的比重。这个开放的社会,对男人和女人,都有太多的诱惑。人性是软弱的,特别是男女关系。于是,大家都患了一种相同的病:爱无能。

水果严虹:始终相信爱情。对于一个喜欢写爱情故事的人来说,不相信爱情是写不出好的爱情小说的。只有相信爱情的人才能写出真正好看的爱情小说。

什么样的男人能够吸引你?

水果严虹:我欣赏有生活情趣、为人大气、有责任感、有担当的男人。他骨子里应该和我是一类人。做老公的男人,疼我、宠我、懂我,给我呵护和安全感就够了。

最不能忍受男人的哪一种缺点?

水果严虹:不懂爱、不懂感情、不大气、不自信。

那你怎么看男人的花心?

水果严虹:男人花心就像女人喜欢臭美一样是一种天性。男人花心不是缺点,花心不等于乱性。风流不等于下流。过不了美人关的男人注定成就不了大气候。

你能和分手后的旧情人做朋友吗?

水果严虹:我心里其实不能做到,甚至是排斥的。我觉得两个分手的男女,如果真正地深刻地爱过痛过,分手后还像朋友一样,既暧昧又无趣,这种交往对我来说毫无意义。我没有多余的感情可以用来浪费,但我表面上会做出能的姿态,并且尽可能的装得跟真的一样。这并不是虚伪,而是我想借用这种方式向对方证明自己的成长。生命的成长其实就是背叛自己的过程。

在生死与爱恨之间,你更看重哪一个?

水果严虹:应该将这两者拆开来说。比如:生和爱,死和恨。但凡活着的人,肯定源于骨子里有割舍不下的爱。这种爱也许是亲情,也许是爱情。但凡死了的人,心里肯定已经没有了恨。与其在心里恨一个人不如学会忘记他。我会更看重生和爱。

在你的成长经历中最刻骨铭心的是什么?

水果严虹:生命里最刻骨铭心的记忆多是一些无法示人的伤痕。对于那些难以启齿的记忆我通常选择沉默。沉默有时是最好的表达。

写作了这么多关于爱情的文字,你自己的爱情经历也是非常丰富的吧?

水果严虹:我只能说自己是一个内心世界特别敏感、情感世界特别丰盛的人。一个没有体验过爱情甜蜜和痛苦的人,怎么能写出能引起读者共鸣的东西呢?从女孩到女人的转变,一定要有过那种撕心裂肺的感情,才能够真正成熟。在工作上我还算是个智力发挥正常的人,但一旦陷入爱情,我的智商就等于零,我把所有的感性都给了爱情。

爱与被爱如果只能选择其一,你会选择什么?

水果严虹:这个问题如果在几年前问我,我肯定会说是爱。过去,我觉得被爱是一种心理负担,但现在我觉得被爱是一种天赐的幸运。因为现代人对感情都比较吝啬,想从对方那里索取大于想要去付出。因为害怕被伤害,自保大于去爱。随着社会越来越开放,性变成一件很容易发生的事,相反爱情就变得越来越稀有。主动去付出爱是需要勇气和能量的。

你书里的作者简介有一句话是“最怕一个有才的美丽女子突然结了婚”,为什么怕结婚?是因为写作吗?

水果严虹:单身是一种渴望的状态,婚姻是一种失望的状态,活在渴望里总好过活在失望里。况且结不结婚只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不结婚是因为我没有遇到可以给我想要的爱情和婚姻的人。我没有能力让自己百分之百的去爱一个人,也没有能力让一个人百分之百地爱我。爱情如果不是全部就等于没有。不结婚和写作没有直接的关系,如果有一点关系,那也是写作填补了生活的空白。

为什么女作家的婚姻大多都不幸福?

水果严虹:女作家婚姻的不幸福应该与她们本人的个性有关,与她们是作家这个身份无关。婚姻的幸福与否和写作没有直接的关系。幸福是一种心态上的调节和把握。通常选择写作的女人肯定是感情丰富、细腻敏感、热衷幻想、追求完美、有神经质的女人。因为写作,她们能够获得精神上和经济上的独立,在社会上有自己的位置,不容易像其她女人那样依赖某个男人以及某个男人提供的物质生活。写作的女人必须具备一种素质,就是承受孤独和寂寞。而很多不写作的女人可以靠家庭、老公、孩子来打发孤独和寂寞,这样的女人更容易对男人和婚姻产生依赖心理。

你眼里幸福的婚姻是什么样的?

水果严虹:我眼里幸福的婚姻就是像我父母这样能够交心的婚姻生活。但现代社会里,已经不可能再有像我父母那样同甘共苦、相互支撑、不计得失、勇于付出、相依为命的幸福婚姻了。在我看来,我们生活的这个年代里,已经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幸福婚姻。人生是残缺的,现实生活里,百分之九十的婚姻都是经不起推敲漏洞百出的,是让人无奈的。大多的婚姻只是生存关系、包养关系和利益关系的结合体。已婚和未婚最大的区别是有的人能够接受这种残缺,有的人非要死守着自己的阵地独自生活。

你怎么看待目前女人的状态?

水果严虹:在我看来,女人只有三种命运:被爱、被抛弃和被尊重。被爱与被抛弃都是被动的。只有被尊重,主动权掌握在自已手里。将自己的命运完全交付给一个男人对你的感觉,那就只可能是被爱或被抛弃。但谁又能保证自己会永远被爱呢?如果不能,即使在他的庇护下,你也会成天怀着恐惧过日子,总是担心,他会不会变心?自己有一天会不会被抛弃?所以,女人真正可行的路只有一条,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被社会认可、被尊重。这样受到的伤害才会少一些。

水果严虹:我不喜欢一夜情,性如果不建立在感情基础之上就不美好。但我很喜欢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生命不能承受之轻》里的一句话,并且对那句话至今记忆犹新——对于只发生过一次的事情,就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一样。

你的作品里很少有关于性的描写,你很爱惜自己的羽毛,如何理解性?

水果严虹:我认为性是最私密的激情,它是最玄妙的身体语言,性是属于两个人之间发生的事,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怎么可以由某一个人随意去说呢?这虽然不是一个谈性色变的年代,但把性当作是一场笑话或者谈资,在外人面前晶晶乐道地去谈,我觉得这很粗俗。

电影《色戒》里有两句话:到男人心里去的路通过胃,到女人心里去的通过阴道。你怎么看“由性生情”这个问题?

水果严虹:我恰恰认为男人更看重性,由性而爱,女人更看重情,由情而性。通往男人心的是性,通往女人心的是情。

水果严虹:是做一名社会新闻记者。这个念头与我生长在一个传媒家庭有关。我的父母一辈子从事广播电视工作,也许是受父母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我从小就想做一名新闻记者。后来选择学新闻专业,想必也是小时候的理想起到了决定性因素。我是一个有新闻理想的人,曾经,我想做一个像意大利女记者奥莉娅娜·法拉奇一样的新闻记者。现在,我想从新闻人的视角切入生活写小说,这种角度可能更有利于我以后的写作。

理想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水果严虹:比较理想的生活是希望能够早日结束这种心的漂泊。

目前最感兴趣的事是什么?

水果严虹:现在最感兴趣的事是操练自己的厨艺。为家人做一桌美味的菜肴带给我的成就感比写完一本书和做完一期杂志更能够让我获得满足感。

你喜欢看什么类型的书?最近在看什么书?

水果严虹:喜欢看童话和人物传记。最近在反复看《圣经》,是我的一个被采访对象送给我的书,她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从中受益非浅。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相信命运。《圣经》解答了我对人生的一些疑惑。我现在变得愈来愈宿命,心态也愈来愈宽容。

水果严虹:那里面有人世间最美丽的谎言。看韩剧对我而言也是最放松的一种休闲方式。它属于个体行为,不需要有人参与。属于一个人的自娱自乐。像写作一样。韩剧还有一个特性就是节奏缓慢,急功近利的人肯定看不下去。

水果严虹:谎言是一门技术,对一个写作者而言,谎言和想象力比掌握专业的文学理论更为重要。我目前正在操练谎言。一个成熟的写作者应该能够做到把假的写得跟真的一样,把真的写得跟假的一样。

你为什么喜欢王家卫的电影?

水果严虹:他用影像说出了我内心隐藏的秘密。如果说韩剧是最美丽的谎言,那么他的电影是最真实的谎言。王家卫的电影DVD我每一部都有收藏。

金庸的武侠小说吸引你的是什么?

水果严虹:当然是小说里面的江湖英雄和儿女情长。金庸是一个很会言情的男作家,他的小说之吸引我是因为他的文字里对女人有爱。在我看来,他是一个很懂得爱女人的男作家。

三毛的爱情是一个悲剧,为什么会喜欢?

水果严虹:我从不否认我是看三毛的书长大的。她和荷西神仙眷侣的生活一直就像是一个谜一样吸引我。单从女性的角度来看,我觉得三毛很幸运,能够遇到一个可以给她浪漫爱情的男人。哪怕最终是一个悲剧。我认为荷西的戏剧性死亡是他们爱情最完美的结局。

听说你喜欢几米的绘本,哪一本最能引起你的共鸣?

水果严虹:《向左走,向右走》是我比较喜欢的一本。电影版的《向左走,向右走》也看了。不如漫画和文字带给人的视觉冲击力。我在电视上看过一个关于几米的访问,他在语言表达上很木讷,不像台湾其他漫画家那样懂得面对媒体,也许绘画才是最适合他表达的方式。

你为什么喜欢莫文蔚的歌?

水果严虹:莫文蔚的歌特别适合在夜晚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去听。那就像是从自己内心发出的声音。我有时会因为喜欢听一个人说话的声音而喜欢上这个人。她唱歌的嗓音非常独特,声音很性感,一个平白的句子经她唱出来,就变得耐人寻味。比如《午夜前的十分钟》、《手》、《一个人睡》等。她是一个很会用音乐来讲故事的人。我在这篇小说里引用了我最喜欢她的两首颇为经典的老歌,《爱》和《阴天》。

如果把你放到一个孤岛生活一段时间,你只能带一本书去阅读,你会选择哪一本书?

水果严虹:能够想到的书只有《红楼梦》。不是因为它是名著。而是想在一个相对安宁不受打扰的空间里反复阅读它,不带有一丝功利的心态,也许会有不同于平日阅读时的感受。

你为什么喜欢一个人旅行?最难忘的一次旅行是哪一次?

水果严虹:因为一个人的旅行比较自由,可以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情绪里,跟着自己的感觉走。我喜欢旅游但没有太多时间用在旅游上面。去过一些国家和城市,多是因为工作的机会作短暂停留。最难忘的旅行通常是因为在旅途中有故事发生。因此,那座城市、那个景点才会被回忆。最近印象比较深的一次旅行是在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个太适合女人生活的国家。我正在着手写的短篇小说《花事》,这个三天两夜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新加坡。

生活中你最看重的是什么?文学上你最看重的是什么?爱情上你最看重的是什么?朋友间你最看重的是什么?

水果严虹:生活中最看重的是亲情。文学上最看重的是能否让读者产生共鸣。爱情上最看重的是否出自真心。朋友间最看重是否有共同的兴趣和话题。

请例举你喜欢的三种动物的名称。并说明为什么?(第一种动物代表自我,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第二种动物代表本我,实际上我是什么样的人。第三种动物代表他我,别人看我是什么样的人?)

水果严虹:排在第一的应该是鱼,我很喜欢在水里休闲自得地游来游去的鱼。排在第二的是小鸟,不是笼中鸟,是在天空中自由自在飞翔的小鸟。排在第三的是马,所有动物里,我最想养的是马。我觉得马像男人,是我喜欢的那一类男人。

如果让你用一种动物和一种植物来形容自己,分别会是什么?

水果严虹:如果用一种动物来形容自己,我的答案是孔雀。不是因为它的美丽,而是因为它懂得只为真正懂得欣赏她的人绽放美丽。如果用一种植物来形容自己,我的答案是藤蔓。因为它不断向上攀升的禀性与我的个性最像。

你心目中的北京,是否存在着一些“关键词”?

水果严虹:曾经有人说:“要出名,就要上北京”。对很多人而言,北京也许是一个名利场。但目前对我而言,它是最适合我生活工作的地方。在北京,你可以不谈爱情,可以不优雅,可以不小资,甚至可以不成功,但你不能失去梦想。北京是一个适合爱做梦的人寻梦的地方。它带给你梦想的同时也让你深刻体会到现实的残忍。这座城市的关键词是:大气、梦想、名利、残酷、现实、包容、亲切、文化。

你认为你的思想和发展,是否受到北京这所城市的影响?人与城之间是否有气质上的关联?

水果严虹:从我十八岁来北京到现在,我的青春随着这座城市的变化一起成长。每逢从外地出差回来,无论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走出首都机场,置身于这座熟悉的城市,心便会有一种归家的安定感。我知道,我的生命已经随着时间的推移于不知不觉中与这个城市相溶在了一起。无论这个城市的天气有多么恶劣,我生活在这里,所有发生在我身上的一切与这个城市有关。我相信一个人身上的气质与长期生活的城市有很大的关联。我生长在江南水乡,但我成长在北京,我的性格里有南方女子细密柔软的成分,也有北方女子大气直接的成分。

作家的经历和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你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

水果严虹:我目前的生活状态是一边工作一边写作。白天,我在一本国际高端时尚杂志做人文编辑,策划一些人文选题,并作一些文化艺术人物的采访。我工作的环境那是一个很热闹的时尚圈子,工作中接触的都是国际知名化妆品、时装品牌、摄影师、化妆师、模特、影视明星、文化名人、当代艺术家、画廊老板、商界名流、社交名媛、自由撰稿人。所以,我的写作基本上都在晚上和节假日里进行。除去工作和写作,我与父母家人生活在一起。我的生活方式与其她写作者相比,日子过得很正常。我貌似活得很用力,每天把自己活得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生活中,什么东西会带给你突如其来的快乐和忧伤?

水果严虹:生活中一些细节都会让我的神经极度敏感。比如一朵花的盛开和凋谢、一个婴儿的诞生和啼哭、一个人的眼神和表情、一首歌的旋律和歌词以及季节的更替、生命的无常、相遇和分开、疾病和死亡、爱与不爱都会引发你说的这种突如其来的快乐和忧伤。

除了写作,你生活中其他重要内容是什么?

水果严虹:当然是工作。我的工作对我很重要,它能满足我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我不是那种把工作当作事业去经营的人,时尚圈是一个很肤浅的行业,早已看透了虚荣和物质背后的真相,但只要进入工作状态我还是会很敬业。我的指导思想是要想能够让自己安心地写作,就必须先完成好自己的工作。如果我的生活没有一定的经济保障,我的写作将无法顺利地进行。

在北京生活多年,最难忘的记记是什么?

水果严虹:北京的生活里最难忘的肯定是搬家。我搬了无数次家。北京的东南西北方向我都住过了。我曾在一年之中搬过六次家。平均每两个月搬一次。有些行李还没来得及打开就搬往另一个住处。从最初一个简单的行李箱发展到后来要用一个搬家公司的车来搬。我已经记不清具体搬了多少次家。我写过一篇关于搬家的文章,我说每搬一次家,心就会老去三岁。没有这种经历的人,可能体会不出我说的这种感觉。现在,只要一想到搬家心还会条件反射般地感到孤立无助。

你现在有了属于自己的家,与父母家人生活在一起,对家有什么新的认识?

水果严虹: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内心会有一种安全感。家给人的就是这种感觉。但同时我的内心又很矛盾,我害怕过那种一成不变特别程序化的生活。当生活进入一种相对安稳的状态,我想到的却是逃离。

你怎么理解幸福?你认为自己是一个幸福的人吗?

水果严虹:幸福是一个太空太大的概念。它是抽象的。我理解的幸福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爱自己喜欢的人并被自己喜欢的人所爱、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我肯定不是一个容易获得幸福感的人,因为在我看来,幸福的女人不会选择写作。

城市对你来说,有何特殊意义吗?

水果严虹:我和城市之间的关系就像鱼和水的关系,我是一条离不开水的鱼儿。城市就是汪洋大海,可以任我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在我看来,城市的土壤是个可以诞生奇迹的地方。它赋于我灵感的狂想。在这个城市的背景下,我相信有一种人的存在是可以诞生奇迹。总之,说来说去,城市是一个可以让人想入非非的地方。它是我小说的背景,我的写作与城市息息相关。

你将来会离开北京去其他城市定居么?假如会,那会是在什么情况下?

水果严虹:我不会蓄意地找机会想办法离开这里。曾经,我有去其它城市工作生活的机会,但我选择了放弃。假如有一天离开这座城市去其他城市定居,那么只有一个原因,是爱情的力量。

香港、北京、上海、广州都是你常去的地方,你对这几个城市内在气质有怎样的评价?

水果严虹:这四个城市,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质。如果用几种不同的水果来形容,香港就像红牡丹,好看也好吃,但吃多了就容易上火。香港这个城市太小太拥挤,只适合短时间里在那里购物和吃喝玩乐。北京就像火龙果,外形看上去很吸引人,极具诱惑性,但吃起来不见得合乎每个人的味口,选择火龙果具有一定的冒险性。上海就像荔枝,是适合女性的最佳选择,吃起来也是一种享受,上海是最适合享乐的城市。广州就像苹果,吃起来爽口,人人皆宜,有很浓的生活气息。

进入北京多年,大家对你的认识已经是北京著名的美女作家了。那么你对北京的感受如何?

水果严虹:我一直视湖北为我生长的第一故乡,北京是我成长的第二故乡。我的生命是在这里得以成长成熟。这些年,陆续到过一些陌生的城市,发现每一座现代化的城市都像是一座由钢筋水泥砌成的石头森林,高楼大厦旅游风景仿佛是经过电脑复制而成。除去地域气候的差异,城市和城市之间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只有走在北京的长安街上,才能从这种相似的感觉中脱离出来。我觉得没有一座城市的街道能像长安街那样宽敞有气势。北京的大气和包容性就是这座城市最鲜明的个性。我喜欢北京的气候,四季分明。北京的气候就是它的性格,直接了当、爱憎分明、干脆利落。

和《今生是第一次》中韩版谢尔顿式的角色颇为不同,《所有人的谎言》中李民基饰演一名颇为干练的警察,整个人的表现都“入世”了好几度。

前者中随时外冷内热、整个人仿佛自带结界,后者则颇有混迹人群中的谙熟沉稳。

舒心酱第一眼差点没认出,很有几分“靠演技换剧如换头”的意思。

然而除了整体角色质感不同之外,目前已经播出的两集中李民基似乎并没有特别出彩的发挥空间,而剧作给人最直观的感觉也是“差了一口气”。

当肥皂剧看不够轻松、走神一会就可能错过重要线索,人物又多又杂。

当正剧看又不够严丝合缝,要么是桥段让人觉得索然无味,要么是细节让人觉得经不起推敲。

这届韩剧似乎都在拼命拓展设定上的新奇有趣,但品相却颇有原地踏步甚至是倒退的嫌疑

《浪客行》是“黑幕”+惊天大案模式,第一集就一架飞机弄死了两百多人。

《山茶花开时》一上来的镜头似乎就在说:不好意思,没想到吧?女主好像第一集就死了哎。

《偶然发现的一天》里女主角的人生打开模式简直奇幻:一睁眼几小时几天的时间突然就“不见了”。

而这部《所有人的谎言》,则是“黑幕”+悬疑模式

有亮点,但整体表现相对平庸。

《所有人的谎言》开局就设定了泡菜影视剧最吸引人的元素:韩国政客和大财阀联姻勾结,寒门无辜人员枉死、豪门内斗刀光剑影。

然而和《辅佐官》那一类深深切入体系吃人本质的剧作不同,《所有人的谎言》里的“黑幕设定”很浅层,既无深刻的洞见、又无有建设性的批判

甚至有些类似于言情剧里的商战背景,只是拉一张皮、仅仅当幌子用;当然李民基这部剧比那些三流言情要好很多,但显然还不够。

一,故事“反转”平庸

从政的老岳父深夜死亡,意外车祸表象是假,人为谋杀是真。

葬礼上女婿不见踪影,出差德国是假,不知所踪是真。

女儿(李裕英饰)和警察说不知情是假,有所隐瞒是真。

这一串事件听起来,最大的感觉是什么?

很常规,不需要花什么笔墨观众都能猜到,刑侦剧里演过无数次。

但剧作偏偏用了很多篇幅来拍这并无多大意外感和惊奇感的“反转”。

如何验证车祸并非意外而是人为,从寻找行车记录仪到试验车辙痕迹,再到勘验现场发现清洗液体的气味,温温吞吞拖拖拉拉拍了很多场戏。

其中唯一的亮点,大概是在勘验车祸现场时,不慎引起公路上火花四起的一个镜头。

因为看不见的易燃液体残留被意外点燃,这是观众预设之外的事情,能瞬间集中起注意力。

但前两集中这样的画面太少了,很多时候都让人觉得“怎么又来这一套”?

找到了砍手的刀,血迹经检验吻合所以锁定嫌疑犯,紧接着“反转”:行凶之后为什么要把刀放回自己家惹事上门?

找到了骑摩托送“肢体”的车手,“反转”他只是个不明真相送快递的。

这都是刑侦悬疑的常规操作、低阶推理、老派模式,可以用一句台词解决的事情,偏偏要煞有介事拍出好多个镜头,无趣。

剧中颇有一些“重口味”镜头,比如岳父葬礼上有人扔来一个箱子,打开以后是女婿被砍下来的手。

这其实可以拍得很吓人很震撼很“变态”,但剧作的节奏太绵软拖沓。

从女儿在葬礼时上台讲话、警察驱车路过、不明真相的投递员载着箱子骑摩托车而来,再到广场上的小孩子玩耍、发现断手以后人群尖叫惊恐、四散而逃。

李民基饰演的警察和女主隔空相对,看见她手上的戒指和断手上那枚一样,镜头再给到断手特写。(我看的版本还打了马赛克)这个特写还停留了很长时间。

叙述逻辑似乎都是对的,但每一部分似乎都被赛得太长太平太无趣。

导致本该吓出好歹的终极瞬间(手部特写)出现之时,效果很寡淡,一方面是受众早已做好了心理建设,二是早被折磨出了疲惫感。

法医鉴定手的主人就是女主丈夫。

苦主亲爹抓着医生大哭“不不不,这不是真的,你告诉我这不是真的”。

这样的台词真心很扣分哎,任何写狗血剧的一百八十线编剧,都能写出亲人在看见儿子被伤害时说“不不这不是真的”。

既然此处的老父亲是一个颇为云山雾罩的大财阀,似乎颇有心计城府和枭雄反派之相,那么他的反应,是不是可以高级一点?

《所有人的谎言》似乎有一种很机械的结构正确。

要有“黑幕”,有,但结果是呈现得很“背景板”。

要有反转,有,但实际上反转太不惊奇。

要有笑点,有,但反而让节奏更割裂

貌似每种元素都齐备、但都不尽人意,合在一起更是“一加一小于二”的效果。

目前为止《所有人的谎言》里最让舒心酱感兴趣的,反而是警察局里几位的良好氛围、一家人一样的温暖情感

李民基饰演的警察要调任,局里的后辈假小子气喘吁吁跑来、渴得抢了桌上的酒喝光,然后开始发酒疯:呜呜哇哇你不能走。

很容易煽情无趣的场面,但剧中呈现相当可爱、自然。

此后这位缺心眼的妹子推理案情,“某人出于利益关系谋杀翁婿二人”这样的正常推理,被她描述出了耽美剧里苦苦仰慕、深深失望、爱而不得愤而生恨的神经病质感。

是追剧少女我本人没错了!加油添醋自行当“嗑”学家的思路就是这样的没错!

看现场资深直男前辈的震惊.jpg

于是所有人都有了可爱光环。

然而这显然不能遮掩剧作“和优秀之间差了一口气”的短板。

家族出事之后,女主被要求继承父亲未完的事业、去参加竞选,第一集拍了一次;第二集居然又双叒叕还来?神秘人发来绑架她老公的视频、要求她必须去竞选否则就杀人。

女主之前是个开咖啡厅的,既不了解父亲的政治事业,也不了解夫家的商业版图。

如果说为了家族利益、必须她来撑场面,第一集强势的母亲已经替她点头答应了,第二集再威胁一次是几个意思?

更何况,被威胁时女主花瓶一样软弱慌张的表现,让角色很不吸引人。

如果要铺设逆境中角色从白到黑的成长变化,前期也不用“花瓶”得这么彻底,小白鼠一样毫无灵魂。

类似的角色不讨喜或者细节欠妥帖之处比比皆是,让原本就显得平庸的质感更雪上加霜。

剧作似乎野心不小,但完成度有些堪忧、追剧体验相当鸡肋。

玩悬疑,恐怕韩国没有电视台,能玩过OCN。

无数让人耳熟能详的经典悬疑剧,皆出自它手:《火星生活》《特殊案件专案组TEN》《坏家伙们》《他人即地狱》等等。

15禁口碑剧《他人即地狱》完结后,OCN又联合Netflix,推出了一部罪案新剧——

不说别的,光是上图这么一张海报,就能极大地勾起人们的好奇心。

墨绿和暗红色调,共同勾勒出一股诡异气息。一男一女,一坐一站,相向对视。中间桌上,一个鲜红的盒子,十分惹人注目。

悬疑的氛围,一下子就呼之欲出。同样的风格,一直延续到了剧中。

故事一开场,就牵引出了一宗命案。

某妙龄女子在楼顶回望。转身间,发丝在风中凌乱。

下一秒,女子快速从空中坠落。狠狠砸在了一辆汽车上,将车顶撞的粉碎。

警察来到现场,发现了一封遗书,几经探查未果,将案件定性为自杀。

然而,这宗看似明晰的案件背后,似乎疑点重重。

就这起案件,国会议员金承哲和其女婿郑尚勋展开了激烈争吵。

郑尚勋将女孩的死亡原因,归咎到了老丈人身上。

被女婿顶撞的金承哲气急败坏,随手抄起一件家伙就向对方砸去。

此后没过多久,议员金承哲便在驾车途中,出车祸身亡。

案件现场,没有行车记录仪,也没有留下任何刹车痕迹。就表象来看,这无疑又是一起自杀事件。

可自杀动机,却叫人捉摸不透。大选在即,前途一片光明的他,实在让人想不到有任何理由,要在这个时候自杀身亡。

一个又一个谜团,皆让警察赵泰植一头雾水。而这些,恰恰是他最不希望发生的事。

反应灵敏、年轻有为的赵泰植,是警局里的破案好手。因为母亲身患大肠癌,他特地向警局申请,决定从首尔调回乡下照顾母亲。

还有半个月,他就要正式交接。只要风平浪静度过这段时间,他便可以卸下一身疲惫,提前进入养老状态。

但偏偏事与愿违,一件又一件的案子,都相继发生在了这个节骨眼。

在车祸事故现场,赵泰植偶然发现了案件的蹊跷之处——一条逆向行驶的刹车痕迹。

这意味着,在案发当晚,金承哲并非死于自杀,而是死于蓄意谋杀。在他死亡之后,杀手刻意抹去了他的刹车痕迹,将现场伪装出了自杀的假象。

没费多大功夫,警察便将凶手锁定在了金承哲的女婿郑尚勋身上。两人不但早前有过争吵,而且案发当天,金承哲在驾车路上,还一直在拨打郑尚勋的电话。

眼见案件就要逐渐明朗,可紧接着没多久,却又急转直下,陷入了新的困境。

在金承哲的葬礼现场,有人发现了郑尚勋的断肢。

父亲刚遭噩耗,丈夫又下落不明惨遭肢解,面对多重打击,小女儿金瑞希几乎崩溃。

重重疑云,就此笼罩在了所有人心头。

作为JQ财团的法定继承人,郑尚勋的父亲,是个老谋深算、功于心计的大财阀。一直以来,他与金承哲都是面和心不和。对于对方的离世,他表面悲痛,实则内心窃喜。

让人不禁猜测,难道他就是那个掌控一切的幕后boss?可倘若他真是幕后黑手,那对自己亲儿子痛下杀手,这手段未免也太过绝情、太过残忍了!

一切的一切,都似乎在迷惑着观众的双眼。跟随剧情,我们慢慢发现,在这出议员女儿与财阀儿子的政治联姻背后,还涉及了复杂的利益关系:政权斗争、官商勾结、经济纠纷……

一只无形的大手,似乎在背后时刻操控着一切。一宗20年前的旧案,开始渐渐浮出水面……

一天夜里,金瑞希收到了一封陌生邮件。邮件内,包含了一段她丈夫被剁手的视频。对方威胁她:想要救老公的话,就成为国会议员。

被逼无奈下,金瑞希开始身不由己的进入政坛,替父参与议员选举。

为了找出案件元凶,她开始化悲痛为力量,走上了一条缉拿真凶的凶险道路。

可即便如此,在警察面前,金瑞希却依旧有所保留。明明在父亲死后见过丈夫一面,却对警察谎称,说丈夫早前在国外出差,无法见面。

看剧之后,你会发现,剧中每个人,都深谙撒谎之道,有着不为人知的黑暗面,让人难以勘破。每个人的言行,都带有强烈的目的性,试图用阴影吞噬真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他的谎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