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图软件怎么识别星星如何设置中国星官模式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出版社: 科学普及出版社




古代中国,天文知识非常普及,三代以上,人人知天文,因此天文文化深嵌在中国文化之中。它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用词方式,“牛郎织女”的深情背后是长期的天文观察。“天上的星星参北斗”是古人将天文观察与地上百业相联系的典型代表。跟随本书,畅游丰富的中国天文文化吧!掩卷仰望,你会发现不一样的历史的天空。

本书以我国古代流传至今的认星歌谣《步天歌》为基础,结合中西对照星图,帮助读者仰望星空,认识中国传统星象,并通过历史故事和人物典故,为大家呈现星空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和寓意。

齐锐,天文爱好者杂志社原社长。万昊宜,北京天文馆业务副主任。

中国传统星官体系的形成

“三垣二十八宿”星官体系的组成

《步天歌》――宝贵的文化遗产

中国古代恒星观测的辉煌成就

《步天歌》与现代星图的首次结合

(房),日月所经的天府

武厂中兴的大宰相――博说

畅游银河的(鱼)和(龟)

箕子,中国文化第―千一

驭马之神,(王良)和(造父)

月离于毕俾滂沱,月离于箕风扬沙

第九章 中西对照全天星图

第十章 中西对照四季星图

附Ⅱ:《步天歌》星官索引表

附Ⅲ:中国传统星官全天盖图




非常满意!!!!!!!!!!!!!!!!!!!!!!!!!!

这本书买来后已经看了大半,书籍很有味道,对中国古代星图可以看做一个全面的介绍?但是相比而言,还是有点深度,刚入门的看起来还是需要多品味品味才好!

我是京东忠实客户,放心,满意!

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

个人认为非常好的一本书

不错哦,价格实惠还能用券买的。

很不错,对中国古老星空有初步的了解,现在国家雾霾太厉害,一颗星星都看不到了,只有有时的明月了。

看不懂,学问不够啊,每晚对着天空看都看不懂。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中国传统星官的命名方式是将人间万物移上了星空,涵容着古代神话、历史知识、社会习俗、社会制度、自然景观等中国传统文化。有关史料不仅内容渊深悠远,而且带有神秘的占星术色彩,一直深藏宫闱灵台,致使有些星官名我们今天不知其渊源,也难于了解它的含义。

由此足见【东方神秘主义】不但造成了外人无法理解中国文化,更可悲的是造成自己内部的混乱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早在7000年前就出现了文字,但是几千年下来,却没有统一的纪年。只是我们不得不使用西元纪年
比如现在是公元2016年。这是【以传说中耶稣基督的生年为公历元年】,与中国无关
这不过【相当于中国西汉平帝元年】,但是却没人用【汉平帝2016年】,实在悲哀
在【汉平帝元年】之前,我们还有很长的历史,却只能用【耶稣基督元年前XXXX年】来梳理

这几天对【北极星】比较感兴趣,感觉又出现了以上的混乱情况
绵绵数千年的文化,却没说清楚【北极星】到底是那一颗........








关于【岁差】问题,要分三步走
1、确认地轴方向是否变化,要真凭实据
2、确认【岁差】现象,到底说的是什么现象
3、分析【岁差现象】的起源,什么原因导致出现【岁差】

目前,第一步尚未完成,根本就谈不到第二三步







  在山东嘉祥县东汉时期的武梁祠中,就有“斗为帝车图”的画像石,图中的北斗七星,由斗魁4星组成车舆,有一帝王形象的人端坐在斗勺之中,斗柄3星组成车辕。这辆车没有车轮,它是腾云驾雾而行的。

  万昊宜介绍,在每天的黄昏时候观察北斗七星,人们发现在不同的季节,“北斗”的方位和斗柄的指向不同。因此北斗七星很早就成为指示季节的星空标志。战国时代的《冠子·环流篇》中写道:“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其中的道理可如是解说:战国时候,在春分时节每当黄昏来临,仰望北天,可以看到斗柄正指向东方。由于地球绕日公转的缘故,斗柄“东指”的时间会逐日提前4分钟。如果每天晚上同一时间抬头仰望北斗星,会看到斗柄指向逐渐沿逆时针旋转,到了夏至黄昏,斗柄已旋转到指向南方的位置,标志着夏季的开始;而到了秋分和冬至,斗柄则分别指向西方和北方,标志着秋季和冬季的开始。

  不过由于岁差的影响,从战国时期到今天,已经过去了两千多年,现今在春分时要看到“斗柄东指”,已不再是黄昏时分,而是在几近子夜的23:30左右了,其他的季节延时也与此相同。

  C、《步天歌》让星空充满诗意

  早在上古时期,当时的人们就将满天星斗划分成群,并一一取名。约公元前270年前后,三国时期吴国的太史令陈卓统一了全天星官,编成具有283个星官、1464颗恒星的星表,史称“陈卓定纪”,这一星象体系被后世史书所采纳,成为我国观测星象的基础。陈卓关于全天星官的划分凸显了中国“二十八宿”星官体系,二十八宿简单地说,就是先以历史上一些重点观测的恒星作为标准,然后再以线形联结起它近旁的部分星,如此构成一宿。全天共有28宿,分为四组,称为东、南、西、北四官,即东官苍龙、南官朱雀、西官白虎和北官玄武,以这二十八宿为代表,携领囊括全天的所有星官。

  三垣的创立比二十八宿晚一些。人们仰观天顶,先把北极周围的广泛天域定为“紫微垣”,也叫“紫宫”或“中官”。由于古人已将二十八宿分配入东西南北四官,而中官仅含一个紫宫,有些单薄,他们便将紫微垣和二十八宿之间的部分天域进行了划定,分别命名为天市垣和太微垣。三垣在隋唐之际趋于成熟,合并二十八宿后成为新的二十八宿三垣体系。后来三垣的地位逐步提升,在此基础上成为三垣二十八宿体制。

  可以说,基于传统文化的三垣二十八宿星象体系,是中国古代天文学有别于西方的最引人注目之处,自陈卓初定,至体制完全建立,传承了千余年,一直到明清之际。遗憾的是,三国时代陈卓关于星官的著作和原图早已散失,未能传世,后人只能通过隋代丹元子的《步天歌》来窥其原貌。公元600年前后的隋代,法号为丹元子的隐居者按照陈卓所定全天星官的布局,将此前流传的星官知识重新整理,作了一首认星歌谣《步天歌》。

  《步天歌》首次详细整理和记录了二十八宿三垣的全部成员,其分章、星官、星数、寻星顺序都严格遵循实际观测,采用通俗的诗歌体例,以生动的韵文、将周天恒星连缀在一起,弥补了星图难以流传、文字不够形象的缺点,做到了“名中有图,言下见象”,由此繁难而神秘的星空因它而变得平易而充满诗意。

  清代学者梅文鼎对《步天歌》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步天歌》所列星象,特为简括。故自宋以来,天官家多据为准绳”。

  更让人稀奇的是,在流传下来的《步天歌》各个版本中,基本都是360句到366句。这当然不是巧合,作者细密的设计心思正暗藏其间——中国古代周天为365.25度,一句一步,一步一度,至365度而恰好步天一周,此即“步天”一词原意所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星图软件怎么识别星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