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连接 并正常使用蓝牙耳机播放音乐就断开 耳机,但是断开后,电脑音响就没有声音了?

我关注张大妈是最近半年才开始的,原来一直没有晒物与写测评的习惯,只是在APP上看各路大神晒物,最近写了几篇,一直希望被张大妈翻牌子,奈何语言组织能力太差,还记得在写第一篇的时候,被打回二次,后来写的就好多了,扯远了。

首先,我还是按照惯例,感谢张大妈给予的这次轻众测的机会。

▼虽然正值双十一期间,快递还是比较给力的14号发的货16号就到了,一直看大神们晒“朕值到了”的黄胶带,真的很羡慕,这次终于看到属于自己的了.喜悦之情,难以言表。

▼外面的包装盒拿到手感觉挺大的,里面有耳机的本体,以及一张张大妈的众测须知。

▼耳机本体上包装袋没有胶带封口,是不是显得随意了点?

▼外包装上面有主要的特性说明,由于是晚上下班拿到的快递拍的,照片效果差点意思。

为了拍出更好的效果,忍等了二天准备等到周末天气好再拆包装拍点照片,虽然等到周末但是还是阴天,拍出来的照片效果始终都感觉差点意思。

▼外包装上面有英语、中文、韩文、繁体字等文字。黑蓝色的包装,还是显得有科技感的,包装上面有一个绿色的aptx字样,支持aptx技术。

▼包装背面,有产品型号、防伪贴纸、还有按钮介绍,其中包括韩语,同样有四种语言描述,难道是主要出口到韩国。

▼包装盒的侧面同样用四种文字,担供一年的有限硬件质保。

▼撕开外包装侧面的透明贴纸用来打开整个外包装。

▼盒子采用翻书式设计,翻开后里面的包装还有另外一个透明的贴纸,又要撕一次。

▼盒子打开后,里面有不少细灰尘,让我揉揉我的眼睛,我确认没有看错,有不少细灰尘,不知道是哪里来的。

▼盒子里耳机一副(废话啊),除此之外 ,随机自带大中小三副翼尖软骨、大中小三个、充电线一根、多种语言说明书一本。

▼说明书的内容挑重点拍了一张,花3分钟就能看完,了解一下线控咋用就行。

▼全家福,耳机附件都在这了

▼自带二个小调节长度的环,可以根据后脑勺的长度调整线的合适长度,这个功能点赞,可以从拉住线的二端增加长度,拉住二个环可以缩小线的长度。

▼这个看起来像不像一对公牛的角,翼尖软骨很软,耳塞后端不带磁铁。

▼耳机翼尖上带了L与R的标志,不会弄错方向。请自动忽略耳机上粘的灰尘,后面我会说一下。

▼整个机身的长度我用尺子量了一下,4.8厘米,与一节7号电池的长度相当。但厚度只有6毫米,靠近耳机的一头线与另外一边不一样平,图中可以明显的看出来。

▼机身的侧面是micro usb充电接口,有软硅胶帽保护。

▼机身的背面有三个按钮,音量的加减与开关机按钮,在右边的二个按钮间有一个灯,用来指示的状态,红色一般是没有电了,充电完成后会变成蓝色。

Android手机连接蓝牙体验

▼ 我使用的是MATE7手机进行蓝牙测试,MATE7支持的蓝牙版本是4.0,开机开机时没有人声提示,先嘟一声,再嘟嘟二声提示连接,连接速度较快,或者查看状态灯查看是否连接成功。这里我要提一下,正好前段时间媳妇因为经常骑电单车需要空出手也买了一副杂牌蓝牙耳机,相比之下淘宝上大几十块钱的蓝牙耳机在连接成功后都有人声提示成功。雷柏这款并没有。

Android连接成功后能显示电量的大小,不过在后半段电量掉得稍快,从一半到红色告警提示没有只有半小时左右,一旦提示没电,就用不了几分钟了。

常按中间的电源按钮关机时也只是嘟一声提示关机。

我在连接android手机测试时,使用耳机按钮调整耳机音量大小控制的是耳机本身的大小,不会调整手机本身的音量大小。在iphone上用耳机按钮调整耳机音量大小控制的是手机的音量大小。我使用了其它的android手机也是一样的效果,不知道是啥原因呢? 不过这个功能我觉得挺好的。

Iphone7手机连接蓝牙体验

▼ 我再次使用媳妇的iphone7进行了连接蓝牙测试,在iphone中显示的电量图标较小 ,当然这个不是耳机的问题。音量键控制的效果与android一样,由于iphone7支持蓝牙4.2的版本,不太确认是不是版本不一致的所导致的。

我不是一个耳机爱好者,说实话对音质的效果不懂,虽然这款耳机具有aptx技术我只能简单的说一下我的感受,通过在上播放音乐试听我发现这款耳机的重低音效果较弱,不过简单的听个音乐我认为还是足够的。

同样在iphone上试听音乐的效果个人感觉与安卓差别不大。

由于是采用入耳式耳塞,在不听音乐的情况下,听诊器效应还是有的,特别是在衣服上摩擦的声音都会传入耳朵。

我在节奏大师等多款手游里面进行了体验,音质总体的感觉与音乐的效果差别不大,声音都能快速的传入耳朵。

连续一周的体验,拨打电话基本都是通过蓝牙耳机进行,尤其在给客户电脑远程协助时,充分的解放了双手,电话的声音传入效果清晰,无中断,只是有一次不知道为什么手机的音乐能正常传入蓝牙耳机,但是的声音无法传入手机,后来重启手机就好了。

在办公司的环境中,如果是开放式办公室,10米的传输距离是可以的,并且声音清晰无中断。

同样我在家也进行了测试,中间如果有金属物阻挡,会有断断续续的效果。没有承重墙的情况,蓝牙穿越一堵墙是没有问题的。

另外我还测试了一下耳机的易脱落的情况,在跑步情况下,戴双机不会容易脱离耳朵,在戴个单个耳机的情况下,快把脖子摇断了也没有掉下来,不过耳机搭在脖子上的情况下,随着头的扭动,耳机的线由于与皮肤的阻力,单耳机还是较容易脱落的。

经过一个星期的使用,对整个过程说一下个人感受

  1. 在不特别追求耳机的音质情况下,这款蓝牙耳机用来听音乐与玩游戏是足够的,音量也很大,在嘈杂的环境也游刃有余,不过有听诊器效应,这个貌似也没法解决。

  2. 耳机的待机时间也很长,正常一天打电话、玩游戏应该是没啥问题的,我将音量开到最大连续播放音乐,可以持续7小时。

  3. 耳机自带的耳塞,翼尖软骨特别容易粘灰,我开箱的时候放在楼底下的公园长凳上,都没有戴上耳朵,就看到粘了很多灰尘,而且用手去擦会将手上的角质层全粘在耳机上,越擦越多。

  4. 耳塞本身不带磁铁,挂在脖子上容易丢失,在测试过程中挂在脖子上我就差点丢了耳机,幸苦是掉在脚下我看到了。

  5. 翼尖软骨比较软,我持续戴4小时耳朵也不会疼。

  6. 翼尖软骨的环套在耳机的位置上虽然有一个小突起,但是耳机放在包里面时那个环经常会脱落,需要经常手动套回去。

1.这款耳机的续航时间还是值得表扬的,这个需要继续保持。

2.机身上耳塞、翼尖软骨、USB接口帽等都特别容易粘灰,擦都擦不掉,建议后续版本能改进,不过这种材质对我我这种油性皮肤不会粘上脸部油脂;

3.关于翼尖软骨经常脱落的问题,后续也希望改进;

4.建议后续改进蓝牙连接、关机、断开等人声语音提示;

5.这款耳机不支持多个设备的连接,建议后续增加;

6.机身不带磁铁功能,在不听的情况下挂在脖子上容易丢失,建议后期增加;

最后,再一次感谢张大妈给的这次机会。谢谢。

本文商品由什么值得买提供,并邀请用户撰写评测报告。更多新奇好物请关注

所谓蓝牙技术,实际上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利用“蓝牙”技术,能够有效地简化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和移动电话手机等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也能够成功地简化以上这些设备与Internet之间的通信,从而使这些现代通信设备与因特网之间的数据传输变得更加迅速高效,为无线通信拓宽道路。

蓝牙是现在智能设备上一个必不可少的模块,支持大容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典型的传输距离是10米左右,通过增加发射功率可达到100米,支持多链接,安全性高。

在我们的身边接触到的蓝牙模块设备非常多,手机、车载、耳机、音响、自拍杆、打印机等设备都有带蓝牙模块等。作为一个测试人员,且每天都跟手机打交道,如果让我们测试手机的蓝牙模块该从何处入手呢?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手机蓝牙功能的测试点。大体上可以从功能性测试、兼容性、稳定性测试、性能测试等方面考虑。

1、手机端蓝牙不同设置下是否能正常扫描:蓝牙打开、蓝牙关闭;

2、蓝牙设备被扫描到并出现在可连接设备列表的条件:

  • 蓝牙设备名称与可连接的设备列表中的名称匹配、设备处于广播状态;
  • 蓝牙设备与可连接的设备列表中名称是否匹配:匹配、不匹配;
  • 蓝牙设备状态(视具体硬件而定):待机状态、广播状态、已连接状态、蓝牙设备操作中、数据传输中、关机状态;

测试以上各种组合场景下,蓝牙设备是否能正常扫描且出现在可连接设备列表;

3、不同场景下,是否正常扫描:

  • 一个手机同时扫描多个设备;
  • 多个手机同时扫描同一个设备;
  • 多个手机同时扫描多个设备;

5、扫描结果:扫描超时;未扫描到可连接设备,是否支持重试;扫描失败;扫描成功;

APP端点击可连接设备列表,连接蓝牙设备。

  • 测试蓝牙设备状态变化后,不同状态下是否可正常连接:待机状态、广播状态、已连接状态、蓝牙设备操作中、数据传输中、关机状态;
  • 连接结果的处理:连接成功、连接失败、连接超时等;
  • 连接成功后的操作:APP其他操作、连接中断、退到后台、杀掉APP等;
  • 其他场景:扫描到多个设备;
  • 设备端断开:设备关机、设备电量耗尽;
  • APP端断开:手动断开、其他操作断开连接;
  • 切换其他蓝牙设备,是否正常连接;
  • 蓝牙断开后重新打开,支持自动连接;
  • 距离超出蓝牙可检测范围,是否会断开连接,再恢复到可检测范围,能否自动连接;
  • 手机端连接多个不同蓝牙设备,各个设备功能是否都正常使用;

五、连接成功后的数据传输

  • 功能上:APP端和蓝牙设备端是否符合正常使用需求;
  • 性能上:APP与蓝牙设备的交互是否满足需求;
  • 电话本、通话记录、短信同步:
  • 车载手动、自动匹配SIM卡、手机联系人;
  • 手机/车载操作:联系人删除、添加同步;
  • 手机/车载操作:通话记录同步-呼入、呼出、错过、删除同步;
  • 手机/车载操作:短信消息同步-接收、发送、删除、未读/已读状态;
  • 权限控制-拒绝时不允许同步;
  • 手机端发起/接收通话检查-手机操作车载同步,音质、音量、通道;
  • 车载端发起/接收通话检查-车载操作手机同步,音质、音量、通道;
  • 拨打运营商号码提示按键操作;
  • 手机端播放音乐-手机端操作车载同步,音量、进度条、暂停、播放;
  • 手机端播放音乐-车载段操作手机同步,音量、进度条、暂停、播放;
  • 音乐播放时车载重连压力;
  • 音乐播放时来电-手机/车载接听、挂断;
  • 音乐播放时拨号-手机车载拨号、挂断;
  • 音乐播放时手机接收/发送微信语音消息;
  • 车载导航语音播报时来电接听后挂断;
  • 通话中耳机控制-接听、拒接、回拨、挂断、静音/恢复、音量调节;
  • 拨打运营商号码提示按键操作 ;
  • 播放音乐耳机端控制-暂停/播放、上/下一首、音量调节;
  • 播放音乐时手机/蓝牙交互-暂停、播放;
  • 音乐时来电-手机/耳机接听、挂断;
  • 音乐时拨号-手机/耳机拨号;
  • 音乐时接收/发送微信语音消息;
  • 鼠标、键盘搜索配对连接;
  • 鼠标左键单击-图片、音乐控制、视频控制;
  • 鼠标左键双击-打开应用、网页缩放、窗口缩放;
  • 鼠标长按-execl表选中;
  • 鼠标滑轮-联系人滚动、网页浏览、ppt翻页,滑轮按压;
  • 键盘上的功能键-如tab换行、空格键等;
  • 三方应用上鼠标、键盘操作;
  • 多profile交互-如蓝牙耳机播放音乐过程中手环解锁和数据同步;
  • 前摄、后摄拍照、连拍;
  • 打印过程中交互-来电、消息、蓝牙配对等请求和文件传入等;
  • 系统覆盖:Android、ios各系统版本。
  • 手机品牌覆盖:小米对三星、华为、oppo、vivo、iphone、小米等。
  • 系统、品牌测试文件格式覆盖:视频、图片、txt、vcf、apk、压缩包等。
  • 状态栏开关压力断开/连接;
  • 设置开关压力断开/连接;
  • 重启蓝牙耳机自动连接;
  • 重启/开关手机自动连接 -需要支持的耳机;
  • 传输文件大小-大文件;
  • 测试机与辅助机主动配对;
  • 测试机与辅助机被动配对;

测试机搜索蓝牙的个数与对比机对比

四、长时间播放音乐、通话

  • 1米、10米无障碍发送、接收10M文件;
  • 1米、10米有人体障碍发送、接收10M文件;
  • 隔墙发送、接收10M文件;
  • 5米距离不开WiFi传输10M文件性能-室外;
  • 5米距离开WiFi传输10M文件性能-室外;
  • 蓝牙耳机播放音乐卡顿距离;
  • 蓝牙耳机播放音乐断开距离;
  • 蓝牙耳机通话时卡顿距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蓝牙耳机播放音乐就断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