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最伟大的十部电影?

饶晓志导演,张译,王俊凯和殷桃等主演的《万里归途》彻底爆了,虽然今年国庆档因为“疫情”等关系,加上定档的其它大片不多基本上是主旋律,所以整个大盘是很冷的,这部电影现在的成功已经属于逆袭了。

但明明现在的主旋律电影问题不少,甚至很多观众对于主旋律电影都产生了审美疲劳。

比如同样都是国庆档上映的《长津湖》第一部票房中国影史第一,但是《万里归途》哪怕逆袭了票房最多却只有20亿以上(还得不断逆袭才行),然而这两部电影在评价和质量上差异还是很大的。

这个分析电影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影视工业,剧本和表达,剧本和表达层面《长津湖》挺冤的,因为它工期有限,还是三个大导演合作拍片,最终结合在一起风格杂糅明显也就能看得出来。

这个工期短和三个导演合作融合度不够的问题,也体现在这部电影的影视工业层面,它是个虽有亮点但整体水平不太成熟,这些都导致完全不如《万里归途》工业层面的成熟。

有些观众可能不信?那么还请看下去吧。

《长津湖》三个导演是陈凯歌,徐克,林超贤,其中陈凯歌完成第一部前面一个小时的文戏,还有其中一些文戏的片段,这当中主角团遇到的敌军大轰炸,还有躲在峡谷的敌军空军袭击和最后的冲锋片段好像是徐克拍的。

第一部中间那段攻打据点和飚坦克肯定就是林超贤拍的,《长津湖之水门桥》当时宣传过90%是徐克完成的,陈凯歌只拍了结尾的文戏部分。

陈凯歌没有拍多少武戏不讲,如果单纯从武戏来讲,这两部电影都是个别戏份有亮点,整体的缺点非常明显。

1,《长津湖》的武戏缺点非常明显,集中在宏观叙事和大特效的层面,这次徐克确实让人失望了。

所谓的大特效,寻常观众理解的就是大场面,大特效,还有大爆炸这类的东西。这个东西涉及到的主要就是烟火特效,《长津湖》这点不太及格,至少在国产战争片里面都做得挺差的。

特别是敌机轰炸的特效,美军飞机轰炸停在铁路上的火车那一段,我只能给5毛。

特效团队和导演根本就不知道凝固汽油弹炸起来什么样子的,没人给他们说,也不参考别人的。一架飞机,几颗凝固汽油弹而已,但那远景中那填满山谷翻卷的黑色火焰我还以为是核爆。

那个打北极熊团的时候,志愿军真的是毫无掩护地用人海冲击美军的弹雨,指战员不该被枪毙吗?倒是有掩护,有几门60迫击炮发射了1.5轮迫击炮。打了那么了,美军士兵竟然还在汽车上没下来,没有进入阻击阵地?这志愿军真的在和童子军交手吗?

实际打北极熊团打了多久?有说5天的,也有说7天的。但我看电影志愿军仅仅两个连,一夜之间就把北极熊团打崩了,当时是夜战,美军飞机是否能及时救援先不说,美军飞机能否在混乱的,互相胶着的战场上分辨出敌我,进行精确轰炸?

显然导演也注意到这一问题,他用了一个东西来解释——发烟弹。也就是胡军抱着的标识弹(应该是发烟指示弹)。但在夜晚的战场上用红色的烟雾真的能给飞行员标示出敌我的位置吗?显然不可能。

那会儿,轰炸机轰炸夜晚用火焰指示目标,白天才用发烟弹给飞行员指示目标。而美军正常要做的是联络飞行员向战场有火光处投弹即可,没必要画蛇添足地弄出个发烟弹。合理怀疑这是为了给胡军添戏——胡军把发烟弹搬到车上还给美军,被由白磷制成的发烟弹熏至中毒。

总之,除了开始的烟火特效挺五毛的,两部《长津湖》这种宏观叙事战争层面拍得是稀里糊涂的,完全不知所云,我相信让现在不少观众回忆,他们除了想得起打打打,跟美军打,具体跟哪个美军打都没什么印象。

徐克拍不好,林超贤也拍不好,内地导演现在能拍好的好像也没有。

不过,徐克和林超贤是香港工业顶级大导演了,两人都有自己的擅长,这个擅长也体现在了两部电影上。林超贤是第一部中后段的那场攻塔遭遇战,有理有据不提,爆炸场面,动作戏,烟火和镜头调度都达到了世界级别。

林超贤那场遭遇战拍得确实不错,有任务目标——摧毁通讯塔。我攻敌守,有侧翼突袭,有火力掩护,有火力压制,战斗中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该干什么,和《红海行动》的小分队一样,任务清楚,战术明白。

而且打得真的挺精彩的,枪林弹雨的效果,爆炸和烟火的特效水平等等。

以及林超贤又在抗美援朝玩了一把飚坦克,这场戏打得又真的挺精彩的。林超贤真的非常擅长这种小队战争场面,而且已经把香港电影的警匪街头枪战突破了,玩现代军事,二战军事也不违和,可谓香港导演工业第一人。

徐克是第二部那个炸管道的那场戏,敌我双方围绕管道攻击,防御,战术调度。说句实话,这段拍得非常的武侠,特别是平河等人通过管道攻进机房,上面有敌人守护开枪,主角团在下方躲避,还击。

其中好几场利用地形纵横来去交火打斗的场面,完全就是徐克以前那种武侠味的。整场战斗拍得很上乘,像《智取威虎山》一样徐克真的擅长武侠化的表现方式。

总之,我只能说《长津湖》因为工期短和三个导演合作,这部电影工业规模的阵仗搞得很大,但是完成度真的不够,依照目前的导演们能力和他们的偏好,他们是没可能拍出像《大决战》一样的气势恢宏的大型战役的。

当然,他们完全驾驭不了那种场面,他们只会在细微处精雕细琢,只会懂得“观一叶”而不能从整体上描述秋景,这也属于没有办法的事了吧。

严格说来,《万里归途》和《长津湖》没有什么比较的可能,因为两部电影的题材并不相信,《长津湖》题材上是战争片,《万里归途》算得上是剧情片。而且不算两部电影的背景的话,和《长津湖》更相似的也是《湄公河行动》和《红海行动》。

这部电影的工业之前也写过,它和《战狼2》《红海行动》这种现代军事动作片不同,主要是较为细致的展现了第三世界国家发展战乱的环境生态,非常的细致,已经达到好莱坞一流的水平,这里说两个很多人没有注意的点。

1、这部电影的配乐水平中上,但音效水平达到了世界顶级,结合镜头表现力很优秀。

配乐上还是不错的,主角团开始进入机场给人一种萧索之感,然后汽车在沙漠上的公路行驶,此时BGM响起,立刻就起到了勾起观众情绪的作用。

比如电影结束前宗大伟(张译饰演)回家抱上老婆后关上门,门口一个大大的“福”倒了的字,此时配乐恰到好处地响起,王菲唱这首《归途有风》从歌曲角度看一般般,但是它恰到好处给观众传递了情绪。

一如《流浪地球》结尾时伴随旁白结束,小破球纵横书本的配乐《开启新征程》响起一样。

但这片配乐不如音效,音效在国产电影里绝对是顶级的,几次爆炸和大场面冲突不用提了,有几处音效好莱坞都未必有这么到位的处理方式。

第一处音效和镜头相结合的视听是宗大伟告知白婳(殷桃饰演)她老公死了那段,是前景虚化后景实,但是音效用的是前景的音效,并且有一定模糊处理,明明宗大伟什么都没说,但是伴随着音效和有些虚化的镜头,我们都能感受到白婳内心的崩溃。

第二处就是宗大伟愿意和大反派赌命,配乐没有煽情也没有悲壮,相反给了天上白云飘过太阳的镜头,静谧处隐藏着凶险和伟大,全片这种音效结合镜头调度优秀的地方有很多。

2,这部片子不但特效非常到位,哪怕片头细节安排都没有敷衍。

《长津湖》一开始的五毛特效的片头真的无法形容,也有工期短的原因。

《万里归途》开场是像纪录片形式的努米亚发生暴乱了,然后主角团登场,在车旁目送飞机离开,然后开车进入首都,然后本土特色的BGM响起,再然后是车子路过时广告牌上垂下的尸体,当镜头拉远出现出现整座首都的面貌远景,这时占满屏幕的片名《万里归途》出现。

再然后是主角团进入城市里面交代主角的性格,还有任务,跟着遭遇到汽车爆炸。这时导演和编剧饶晓志的名字出现。这个片头处理方式不能说多高级,但在工业层面非常的成熟。

最简单一点,片头短短的几分钟,导演不但清楚交代主角团的性格和任务,这个战乱国家的情况,以及主角接下来可能面临的任务,这个氛围感的塑造更是立刻就把观众带入了那个环境。

而整部电影这种处理从头到尾,电影手法非常的成熟。

其实,《万里归途》和《长津湖》不是一个题材的片子,像大场面的战争戏数量,规模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这样比较是有点生硬的。主要问题还是《长津湖》三个大导演拍的,这个完成度不够。

影视工业层面风格有一些混乱,这个剧情和表达上自然也有些混乱了。

《万里归途》是一个导演完成的,哪怕战争场面和规模没有那么大,完成度真的高太多了。工业,剧本,角色,表达等方方面面都兼顾到了。

最后,还是希望拼盘主旋律电影,以及导演拼盘主旋律电影越来越少吧。

像《长津湖》三位大导演都有自己的同类电影,徐克的《智取威虎山》,林超贤的《湄公河》和《红海》,陈凯歌在拍《伟大的战争》,猜测肯定表达又会有什么争议,但再差也可能是下一个《八佰》。

这个拼盘电影从《我和我的系列》,《金刚川》《长津湖》证明完成度都不会太高。

内地青年导演则不提了,《万里归途》真的让人刮目相看。

这个导演饶晓志和《流浪地球》的导演郭帆是一个团队,真心希望他们能拍更多商业大片,他们的电影才是符合新时代中国观众需求的那种商业特效大片,我个人开始强烈期待《流浪地球2》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谁知道 电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