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商品适合网上卖拼多多说该商品被系统认定不适合短视频?

关于多多视频带货,发布视频关联商品提示不支持短视频,属于以下几种情况:1.虚拟商品不支持短视频推广,比如话费充值,影视会员,蟹卡蟹券等;2.敏感商品不支持短视频推广,成人用品比如安全套,情趣内衣等,保健用品涉及到医药比如丰胸,壮阳等,这里会很严格,比如文胸明明是可以推广的,但商品标题里面包含成人这两个字,平台也会限制推广;3.还有就是商品链接都是正常的,但是店铺评分低,受到过处罚等,也是禁止挂短视频推广的。多多视频是拼多多新的场景,对于视频带货审核有门槛很正常,有些品类争议很大,抖音快手一样也会做限制。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略大参考(ID:hyzibenlun),作者:杨知潮,编辑:原野,题图来自:IC photo在一众互联网公司增长停滞的今年一季度,拼多多收入大增58%,时代的消费主题再明显不过。作为电商成本的重要一环,快递行业的极兔也在讲述着低价的故事。日前,极兔速递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其增速不比拼多多逊色。其在中国市场2022年收入增长88%,三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0%。从在中国市场一无所有,到年包裹量过百亿,成为国内前六的快递企业,极兔仅仅用了3年。看起来,极兔似乎要复制拼多多模式。但快递和电商虽然在一个链条上,毕竟是两个行业,拼多多的打法,一定适合极兔吗?中国已成极兔最大市场中国电商平台和物流企业都在出海东南亚,并把电商蓬勃发展的东南亚作为自己的第二增长曲线。但在东南亚最大的物流服务商身上,却体现出相反的现象。东南亚曾是极兔的基本盘,在刚刚进入中国市场的2020年,极兔东南亚收入占比达到了67%,极兔也是当地最大的快递服务商。但东南亚业务的潜力似乎有限,到2022年,极兔在东南亚市场的收入增长开始陷入停滞,仅增长了4%。另一头,极兔则在中国市场高歌猛进。从2020年3月进入中国市场后,历经10个月烧光200亿的狂飙后,极兔的日单突破2000万,庞大的中国市场开始展现远超东南亚市场的潜力,2020~2022年三年里,极兔包裹量在中国市场保持着140%的年复合增长率。到2022年,极兔在中国市场份额已经达到10.9%。收入达到40.96亿美元,同比增长88%。此消彼长后,中国市场收入已经接近东南亚市场的二倍。占比也来到了41%,成为极兔最大的收入来源。在包裹量上,极兔有一定的降速。2021年包裹数增长三倍,2022年增长44.3%。极兔没有披露2023年一季度的数据,当下的增长势头不太明确。除了东南亚和中国两大市场之外,极兔也在快速开拓中东、墨西哥、巴西等地区的市场,招股书内来自“其他地区”的收入从2020年的1000万提升到了2022年7.89亿美元,占比来到了10.9%,距离中国市场的体量仍有差距。但中国市场能赚钱,也真能亏钱。在大量的补贴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昂贵费用下,2020年、2021年、2022年,中国地区经调整EBITDA为-6.16亿美元、-9.4亿美元及-3.35亿美元,贡献了极兔的主要亏损。连年亏损之下,极兔的现金流情况变差,截至2023年4月30日,极兔的现金只有12.36亿美元,而极兔去年的亏损约为8亿美元,如果亏损速度不变,账上现金根本造不了多久,这也意味着此次上市不容有失,否则会严重影响极兔的下一步动作。独特的外包模式,或成盈利密码招股书透露了一些极兔快速增长的秘密:截至2022年,极兔在中国仅有7831名员工,而根据公开资料,圆通快递有超过45万人,京东快递也有超过39万员工。7800名员工当然送不完几千万个包裹,极兔的做法是:大量外包。外包在快递行业是非常普遍的,通达系都会通过区域代理招募网络合作伙伴,再直接对接站点和消费者。而极兔的秘诀是外包更多环节,比如把区域代理也外包出去。招股书介绍了极兔的区域代理模式。即区域代理协助各国总部,管理网络合作伙伴和站点。截至2022年,极兔拥有104个区域代理和9600个网络合作伙伴。区域代理在餐饮、家电、建材等行业非常常见,相比网络合作伙伴,这种模式更加轻,也更适合“野蛮生长”,更重要的还能让代理商分担压力。从蜜雪冰城和拼多多的故事来看,以“低价”为标签的品牌,想要维持高额的毛利率,必须在自己和消费者之间再多建立一个节点,由他们隔绝一部分压力。正因于此,蜜雪冰城在商品毛利极其微薄的情况下,自己的利润率能够长期维持在10%以上,这在餐饮行业算得上非常夸张——至于加盟商的利润率,我们就不得而知了。极兔似乎也在走一样的路子。此前有多位极兔的加盟商在社交媒体和接受媒体采访时吐槽,不赚钱,总部给予的补贴较少,提点较多。代理商什么时候能赚钱我们不得而知,但极兔距离赚钱已经不太遥远了。2022年在中国,极兔虽然还亏着3.35亿美元,但比起40.96亿美元的收入,8%的经营亏损率并不算太夸张,明显能看到盈亏平衡的希望。而2022年只是极兔进入中国的第三年。拼多多也是成立五年后,直到2020年第三季度才盈利的。在成立第三年的2018年,拼多多的经营亏损率还高达30%。与物流企业对比,菜鸟今年一季度还在亏损,京东物流更是连亏过12年。相比之下,三年级的极兔的利润表现可以算得上优秀了。单价上涨,渐失低价优势低价几乎是极兔最大的竞争优势。但如今这一优势已经被戴上枷锁。2021年下半年,监管部门叫停快递行业恶性价格战,极兔也被相关部门处罚。尽管之后价格战还有复燃的趋势,但至少反映在极兔的业绩里,是快递的单价在2022年有明显提升。2020、2021年、2022年三年,极兔在中国区的单票收入分别为0.23美元、0.26美元、0.34美元。单价提升对大多数物流企业来说都是好事,但对极兔来说却有点负面,这意味着极兔正在逐渐失去低价优势。按当前汇率换算,极兔2022年单票收入约为2.42元,比圆通低了不到两毛钱。虽然仍然有6%的价格优势,但和当年“8毛钱发全国”的壮举不可同日而语。那时候,极兔动辄比通达系便宜三分之二。网上许多基层快递员也表示,极兔的价格优势已经不那么明显了,一些站点和商家都不再选择极兔快递。当亏本的“大撒币”被禁止,比拼的就是成本能力了。然而极兔的成本能力并不怎么样。相比圆通,极兔的单票仍然高了5毛钱左右,这种差距不难理解——有参观过极兔的投资人称,极兔的物流水平比同行落后3~5年。在包裹量上,极兔也才是国内第六的快递公司,规模上相比通达系也不具备优势。招股书中,极兔提到会持续降低单票成本,但从数据来看,降本成果是缓慢的。2021年,极兔在中国市场的单票成本同比下降了0.1美元;2021年到2022年,极兔的每单成本只差了一美分。这意味着极兔相比四通一达根本没有成本优势,想继续建立低价优势,只能还依赖补贴。但砸钱,一方面有监管的压力,另一方面极兔的现金流非常紧张,此次上市的前途未卜,能融到多少钱也不好说。归根结底,极兔在补贴之外缺乏真正支撑低价的逻辑。或许能支撑极兔继续维持低价的,只有降低服务质量了。至少从之前的数据来看,极兔有这个趋势:根据国家邮政局网站信息,2022年第一季度,快递服务公众满意度排名中,极兔速递的排名垫底。在黑猫投诉上,极兔的日均投诉量在一百起左右,丢件、晚点、服务态度差等问题频繁发生。不过招股书提到,今年一季度,极兔的申诉率在国内主要运营商中排名第一。而邮政局的数据显示,一季度极兔的准时率高居行业第三。只是,这是上市前的短期优化行为,还是极兔真的准备提高服务质量,目前还很难断定。极兔不是拼多多的菜鸟在中国,极兔可以说是靠拼多多起家的。此前有报道称,拼多多在2021年占极兔国内单量的8~9成以上,招股书披露的数据证实了这一传言并不夸张。招股书显示,“客户A”为集团第一大客户,2021年“客户A”占极兔收入35.4%。虽然没指名道姓,但“客户A”是拼多多几乎不言自明。35%的数字看起来好像也还好,但如果只看中国区收入,极兔来自拼多多的收入占比达到了恐怖的78.7%。要知道,即使是京东物流这种“自家物流”,京东在其中的占比也不到40%,就算把时间倒回到2018年,京东物流的外部客户收入占比也有3成。可以说,此前极兔对拼多多的依赖程度,比京东物流对京东的依赖程度还高。但从2022年开始,情况有了巨大变化。比亚迪的电池外供时曾有句口号:让比亚迪的弗迪电池,成为大家的弗迪电池。这句话换到极兔身上,就是:从拼多多的极兔,变成大家的极兔。2022年,拼多多和极兔的业绩都在快速增长,而两家的业务往来反倒下滑了,从17.15亿美元下滑到12.31亿美元,少了约40%。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电商平台出现在极兔的主要客户名单中,其中包括拼多多、淘宝、天猫、抖音、快手。到2022年,“客户H”已经为极兔贡献4.82亿美元的收入,占比超过了10%。招股书披露,这是一家社交电商平台,而在中国能贡献如此体量物流收入的社交电商平台,只有短视频平台。此消彼长之下,拼多多在极兔中国区收入中的占比也从近8成,滑落至3成左右,接近目前京东商城在京东物流中的收入占比。这说明无论有意或无意,极兔和拼多多都在减少与对方的合作。这种做法可能的原因很多。首先是上市,单一客户占比过高不利于极兔通过IPO,京东物流上市前都得大量外供,更何况极兔还不是拼多多的子公司。其次,把大部分收入绑定在拼多多身上,对极兔来说风险有些大。拼多多和极兔的关系似乎很好,但似乎又没那么好。2021年时,极兔工作人员曾向商家传递过“极兔和拼多多有特殊合作关系”的信息,进而说明商家发极兔可以享有“特权”。而拼多多对此进行了通报批评以及处罚,并宣告两家没有特殊合作和股权关系。招股书披露的大股东中的确也没有拼多多的身影,创始人李杰、腾讯和顺丰是公司前三大股东。比起坚定盟友,两家更像是各取所需。既然是各取所需,就得考虑服务的性价比了。前文提到,极兔的单价在快速提升,相比通达系的价格优势已经没那么明显了,最终,主动或者被动,拼多多减少了与极兔的合作。与拼多多的脱钩对极兔来说有喜有忧。好的一面是,这证明极兔在各大电商平台那里都有能力拿到订单。坏的一面是,当最看重价格的拼多多都开始减少与极兔的合作了,不免让人怀疑,极兔还能发挥自己最核心的竞争力吗?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略大参考(ID:hyzibenlun),作者:杨知潮以上就是【拼多多的好时代,也是极兔的好时代吗?】的相关内容,查看其它热门资讯请持续关注合肥资讯网
  通过拼多多商品描述,我们可以将商品的功能、细节更加全面地展现在消费者面前,更加有利于消费者对商品的挑选。不过,我们在描述商品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能使用某些极限词,更加不能为了吸引消费者而夸大商品功效,导致出现商品与描述不符的情况,那么,拼多多对于描述不符的情况是怎么处罚的呢?  1.1. 初步认定描述不符  店铺商品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拼多多平台有权初步认定商家存在描述不符情形:  1) 平台通过随机抽检得到抽检样本,以普通或非专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对抽检样本与商品描述进行比对,发现抽检样本存在1.3条所述情形。  2) 平台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线索,发现商家店铺存在1.3条所述情形。  1.2. 初步处理措施  平台在初步认定商家存在描述不符情形的当天(T日),将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措施:  1) 暂停对该商品的宣传和推广;  2) 对该商品作暂时下架或屏蔽链接处理;  3)
通知商家在本规则约定的期限内提供其实际发货的商品与商品描述相符的证明文件,包括但不限于:检测报告,合同、发票等正规进货凭证、完整授权链文件等;  4) 在描述不符事项处理完毕之前,禁止该商家参加专题、推文等任何平台活动;  5)
自T日起,临时增加相应店铺及/或其关联店铺的保证金,增幅为描述不符商品在抽检订单成团日所在周的周日(含)以前9个月总销售额的三倍,但该等总销售额不包括已成交但未发货的订单金额。根据平台合作协议,平台有权直接将商家账户内的可提现余额调整为保证金。如果商家账户内的可提现余额不足以涵盖上述调整后的保证金金额,商家有义务在T+5日内提升足;  6) 限制商家店铺(包括关联店铺)账户资金提现;  7) 其他平台认为必要的措施。  1.3. 商家申诉及举证  1)
商家应在接到拼多多平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T+3个工作日)内联系平台发起申诉,并在7个工作日(T+7个工作日)内进行第一次举证,提交平台认可的情况说明或其他有效证明文件。  2) 平台经审查认为商家第一次举证不充分的,将通知商家在3个工作日(T+10个工作日)内进行第二次举证。  3) 经商家举证,平台审查后认为商家所提交的证据能够证明其不存在描述不符情形的,将在确认上述事实后逐步解除对店铺的各项处理措施。  1.4. 违规处理措施  1.1.1. 拼多多平台初步认定商家存在描述不符情形后,发生以下情形之一的,平台将正式采取违规处理措施:  1) 商家在接到平台通知后3个工作日(T+3个工作日)内未发起申诉,或者未在7个工作日(T+7个工作日)内举证的;  2) 商家在接到平台通知后,经两次举证仍不能就描述不符情形做出合理解释及举证的;  3) 相关商品及/或样本经检测机构检测,确认存在本规则所规定的描述不符情形的。  1.1.2. 平台将根据分类认定及处理标准以及描述不符的类别采取下列一项或多项违规处理措施:  1) 限制该商家店铺(包括关联店铺)账户资金提现;  2) 对该店铺所有商品或者描述不符商品作下架或屏蔽链接处理;  3) 对商家予以警告,通知其进行整改;  4) 对该店铺所有商品或者描述不符商品进行一定期限的禁售;  5) 自商家店铺保证金或账户可提现余额内扣收消费者赔付金,用以对一定期限内所有描述不符商品订单对应的消费者进行赔付;  6) 单方解除《拼多多平台合作协议》,终止与该商家的合作,清退该店铺;  7) 其他拼多多平台认为必要的措施。  1.1.3. 若根据4.4.2条和分类认定及处理标准确定的赔付期间内订单已经因货不对版得到赔付,则不重复赔付。  1.5. 暂缓赔付  描述不符处理过程中,若商家与平台之间发生诉讼、仲裁或者其他纠纷,平台有权暂缓对消费者做出赔付。若前述纠纷在平台限制商家店铺账户资金提现之日起9个月内未能解决,则平台有权恢复本规则第4条规定的处理流程,对消费者做出赔付,商家账户内保证金及/或货款余额不足以赔付的,平台有权以自有资金通过发放无门槛优惠券的形式予以赔付,并向商家追偿该等不足部分。平台有权视情况延长上述暂缓赔付的期限。  根据拼多多规则,出现商品描述不符的情况的商品将被下架或屏蔽,甚至还有可能被罚款,这对商家来说,处罚是非常严重的。因而,商家在描述商品的时候,每一个词的使用都要仔细斟酌,避免出现违规的情况。  推荐阅读:  拼多多商品描述可以不写吗?哪些词不能用?  拼多多商品描述不符下架怎么办?如何解决?  拼多多商品描述要怎么写?注意什么?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商品适合网上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