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新款ipad2019什么时候出的2020年新款?


首页 >互联网 >
正文
发布日期:2022-06-12 18:00:25
导读 大家好,慧慧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ipad上市时间2021年,ipad上市时间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ipad6什么时候上市?2大家好,慧慧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ipad上市时间2021年,ipad上市时间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
ipad6什么时候上市?
2、
苹果已经在9月正式发布了iPhone6和iPhone6 Plus,这两款手机也将在10月进入中国。按照惯例,苹果会在iPhone6上市后继续发布平板电脑iPad,那么iPad6(iPad
Air2)什么时候发布呢?
3、
6 iPad上市时间
4、
据国外媒体报道,iPad6的发布时间定于10月16日。
5、
这个时间接近去年新款iPad的发布时间。去年,苹果在北京时间10月23日凌晨召开发布会,推出了更轻更薄的iPad
Air、配备Retina显示屏的iPad
mini以及新款MacBook
Pro。今年的发布会预计将推出升级版iPad
Air和正式版Yosemite,即Mac桌面系统。
6、
此外,有传言称苹果届时很可能会发布视网膜屏iMac。
7、
2013年之前,苹果习惯在春季推出新款iPad,但在秋季发布,或许是为了顺应假日购物潮,接手新款iPhone和iOS系统。
8、
至于iPad6的具体上市时间,应该是发布后一个月,也就是11月中上旬左右。从iPhone6发布到上市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iPad6也将在发布后不久上市。
本文讲解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0-04-14 12:46:00
44点赞
249收藏
357评论
更新说明
Apple iPad Pro 11英寸平板电脑 2020年新款是在4月份收到的,当时我已完成了对平板电脑的评测报告。
收到妙控键盘之前,我的iPad Pro生产力桌面是这样的(使用iMac的蓝牙键鼠套装来搭配iPad Pro 11)。
根据苹果的产品发售计划,5月初我收到了众测君发来的妙控键盘,按照评测约定,今天就来分享有关妙控键盘的评测部分。妙控键盘开箱
盒子正面其实跟之前发布的Apple广告一样,暗示了产品能打开的最大角度。从盒中取出妙控键盘,显然这是一个键盘与保护套、平板电脑支架多合一的产品。翻开上盖,注意是两段式打开步骤。因为妙控键盘由两个转轴(亦称铰链)来实现翻转。第一步,上盖整体向上翻转,主轴(本文称为A轴)使上盖打开到大约80°的角度,此时角度固定,不能再向后转动;第二步,位于上盖三分之一处的副轴(本文称为B轴)继续转动,使得上盖大约三分之二的部分继续后仰,到达一个固定角度(最佳坐姿办公角度)后不能继续转动。
衬在保护套中间的,是说明书和保修卡,同时也在仓储运输时,起到支撑作用。
这是上盖的A面,背后是低调的苹果logo。可以看到B轴在靠近A轴的大约三分之一处。
这C面就是大家期盼已久的妙控键盘主体啦。与上盖的连接处,是结实的金属主轴。键盘前方的触控板,面积比Mackbook的小,想要更大的键盘和触控板,就要去选择12.9寸iPad Pro了。
左上角没有Esc键,恐怕在中文输入下,要取消输入的拼音就得用删除键了。
位于主轴左侧的Type-C充电输入口,只能用作为键盘充电,不能外接设备。这里也能观察到两个转轴的最大旋转角度。
主轴右侧,与iMac蓝牙键盘不同,此处没有电源开关。
妙控键盘比苹果经典的键盘少了顶部的一排功能键,毕竟尺寸受限。
外观、效率、体验、重量、体积、厚度,各方面都不想妥协,但又必须权衡取舍,确实需要顶尖的设计团队。
这是合上盖子,从右侧看去的情形。
再从左侧观察一下。优点就是你得到了一部原装的键盘和保护套,iPad Pro 11的屏幕和背面能得到保护,不足就是平板的侧面和边角没有被包裹。
假如这个角直接落地的话,就只能靠铝合金边框硬扛了。说来也是自己粗心大意,我大大小小的平板电脑都从桌子上跌落过,塑料壳的安卓平板就摔坏了一个角,而几台iPad都是无大碍的轻伤,这当然是铝合金外壳和全包保护套的功劳。所以那种第三方保护套还是有需求的。唤醒移动生产力
iPad Pro 11是磁吸在上盖的B面,所以曾有人开玩笑地把iPad Pro吸在冰箱上,戏称智能冰箱。跟正常的笔记本一样,合盖即休眠。
iPad Pro 11加上妙控键盘,总重约1069g,对我来说,日常携带没有任何负担。毕竟带续航远不如前者的笔记本电脑外出,还要加上电源、鼠标,重量远远超出这一千克了。
掀起上盖(此时iPad Pro 11也磁吸在上盖的B面),即唤醒平板。可以在屏幕上滑动解锁、Face ID解锁,或者触控板滑动解锁。终于可以体验到Mac OS下高效流畅的手势操作了。双指左右滑动切换App,三指向上滑动,唤出多任务/回到桌面。真的是行云流水,丝般顺滑。难怪习惯了触控手势的人,是不需要鼠标的。鼠标在乘车等移动或没有桌面的场景下,并不方便。视频末尾可见:由于触控板面积较小,上滑手势偶尔不成功,新手还需要找到感觉。若你之前就是Mac用户,则毫无问题。继续体验触控板的手势操作。双指上下滑动,等于用鼠标滚动上下网页。手势操作明显比鼠标效率高很多。由于升级到了最新的iPad OS系统,支持了鼠标光标(屏幕上的灰色圆点)。视频中,我们体验了单击打开/关闭网页。触控板支持两种点击:一是机械式,手指稍用力按压触控板,相当于鼠标单击。二是设置后,在触控板上轻点,即代表单击,这种更灵敏也更省力,估计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第二种方式了。刚才是在同一写作软件中操作,现在来试试跨应用的复制粘贴。在浏览器中,选取一段文字,按command+c,复制。用组合键command+tab切回写作软件。在写作软件中,command+v,粘贴文字。对于习惯了Win键盘的用户,需要适应一下苹果的组合键。这里不是contrl+c/v,而是换成了command+c/v。何必再等下一台电脑? 男人的生产力工具 篇五十二:败家必看 入坑指南—我的移动生产力平台折腾记小编注:想获得更多专属福利吗?金币加成、尊享众测、专属勋章、达人福利任务你想要吗?如果想要,赶紧来申请认证站内生活家!猛击此链接本文谨献给:从Hi-PDA论坛一路走来,从Palm开始接触掌上电脑,由HP2410/2490、DellX51v跳入掌上智能设备大坑,见了带手写笔的数位屏就迈不开腿,遇到小于Lifeisgood
赞229 评论312 收藏1k查看详情
读过《我的移动生产力平台折腾记》的读者,就会了解无论厂商还是用户,在探索移动生产力方面,各自都踩坑交了哪些学费。比如我自己,从Palm开始接触掌上电脑,由HP 2410/2490、Dell X51v跳入掌上智能设备大坑,见了带手写笔的数位屏就迈不开腿,遇到小于10寸屏的笔记本就两眼放光,家里大把各式手写笔和无数带触摸屏吃灰装备诉说着昂贵的沉没成本。
想实现随时随地的移动办公,一般人的思路是:要么找到屏幕更大的手机,要么寻找更加便携的笔记本电脑。这两条路都不算顺畅,想要续航长那么性能方面就得妥协,手机没有键鼠则效率严重下滑,追求高性能那就得承受噪音和重量牺牲便携性。
而当iPad Pro 11与妙控键盘摆在我面前,立刻就明白:这就是我要的移动生产力工具。
一个产品的成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iPad OS生态环境、终端运算性能、电池续航能力、不限量的高速移动互联网套餐、适合移动平台的生产力软件等内外部条件逐渐成熟,iPad Pro 11+妙控键盘可谓生逢其时。
那么,简单总结几句吧:背光键盘:内置自动感应和可设置的背光,苹果想让你把iPad Pro 11作为类笔记本的生产力工具来全天候使用。按键手感:改回剪刀式结构后,按键的键程约1mm,比台式机键盘稍短,少数人可能需要一段适应时间。关于迁移:对于从Win等系统迁移到iPad OS的新用户,建议尽快熟练掌握各种快捷键,你会发现,配合触控手势操作,即使妙控键盘没有PgUp、PgDn、Home、End键,你一样可以运指如飞。妙控键盘的问世,使得iPad Pro 11具备完整的移动生产力属性。玩法无限:外接大屏显示器(暂时不能扩展桌面,但已有收费App声称可以做到)、在家和办公室各放一部妙控键盘来为随身携带减重、只用iPad Pro工作和学习、以2020年新版iPad Pro为核心搭建生产力桌面、用iPad Pro录制剪辑制作播出视频节目,这些玩法并不是作者头脑发热的幻想,而是国内外很多用户的行动和实践。适应和靠拢:围绕2020新款iPad Pro 11的发布,到底能否成为你的下一台电脑,张大妈家产生了热烈的争论。如果把Apple、用户、软件开发商作为三个点,谁该适应谁、谁向谁靠拢、谁会笑到最后、图上哪个位置是最佳平衡点,我认为Apple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2020年5月7日这一天
发生了两件重大历史事件,一是我收到了众测君发来的妙控键盘。
二是这个东东发布啦。各位互联网码农,开始为2020新版iPad Pro+妙控键盘种草吧!
有微软背书,在云端编程,妙控键盘加持,iPad Pro会不会成为程序员的移动生产力工具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分割线,以上为妙控键盘众测分享,谢谢观赏 =====文章提要
感谢张大妈,致力打造移动生产力平台,不懈追求、踩坑不断的我,有幸在复工前收到这样贴心的礼物,真的是莫大的鼓励和肯定。苹果公司3月份发布的iPad pro 2020新款平板电脑,可以说是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到底是换汤不换药,还是加量不加价,圈内圈外也是众说纷纭,本文打算分享以下内容:Apple iPad Pro 11英寸平板电脑 2020年新款开箱
在张大妈家,开箱成了一种仪式。新装备不拍照不晒单,是不会启用的。我这次很有耐心,直到10日才拍照(当然,大量时间是花在前期做功课上了,下文会详述)。
根据众测流程:在中选后正常收到Apple iPad Pro 11英寸平板电脑 2020年新款(含二代笔),我们将于5月补发妙控键盘(随苹果发售此款产品时间而定)。
128GB,WLAN版本,从上次评测iPhone11的经验来看,对我来说足够用了。家里还有几台蜂窝版的平板电脑,但长期使用下来,都没有插SIM卡。
内部收纳和开盒展示依然是苹果一贯的设计风格,只是少了过去那种恰到好处的开合阻尼。也就是说,手拿上盖,不会再出现内盒缓缓降下的特效。让我们来到长边的一侧,即横握iPad Pro时的顶部。正中有一小段灰色部分,是Apple Pencil停泊处--磁力接点,显然是磁吸式无线充电。最右端是音量加减键,这里也是经典的布局,没有变化。铝合金底面加上垂直于屏幕的边框,构成了坚固且精致的一体金属外壳,这一代的iPad Pro采用了圆角矩形的崭新外观,硬朗中透露着圆润,造型上做到了很好的平衡。配合背面的双摄像头和激光雷达传感器,在视觉上要达到明显地区分于前代的产品。照顾到手掌握持,虽然做不到物理上的完全无边框,在视觉上也能让边框隐形。在短边的顶部,集成了麦克风、前置摄像头等传感器。原深感摄像头带来了FaceID面容验证技术,iPad Pro 2020年新款不再使用指纹验证,从而与iPhone 11保持一致的体验。11 英寸 Liquid 视网膜显示屏、ProMotion 自适应刷新率技术(刷新率最高达120Hz)、广色域显示 (P3)、原彩显示技术,毫无疑问,iPad Pro 2020年新款提供了最*级的移动显示屏幕和无与伦比的视觉体验。
5V=3A或9V=2A,总算是准快充了。Type-C双头数据线,也让这一届iPad Pro有了更多的外接玩法和扩展空间,对用户和第三方厂家来说,都是一个大好消息。
在背面底部,这三个低调的触点构成了智能接点,将于5月份发售的妙控键盘能通过该接点为iPad Pro充电,从而腾出设备上的Type-C口用于各种Type-C适配器,以便外接移动硬盘、显示器、鼠标等各类周边。多款平板电脑横评
先展示一下目前我手边的iPad吧,由于近期特殊形势,还有不少平板暂居他处无法拍照分享。
从香港买回第一台iPad2起,不知不觉,家里已经有好多台iPad了,我自己目前稳定使用着iPad mini2和mini4,安装不同的App,将工作和生活分开。
即使这样,我也不认为自己是真果粉,一是我的iPhone更新频率极低,平时办公环境也不是MacOS;二是无论海淘自购、办公配发,陆陆续续入手了各种品牌类型的平板电脑,横跨了iOS、Android、Linux和Win等多平台。所以平板方面有足够的踩坑经验,绝对可以让大家少走点弯路,下面直接讲横评的要点吧:
一、平板电脑如何定义?
最初的平板电脑并不是今天这种众所周知的触摸屏形态,简单地说,外观上仍然是笔记本形态,只是加入了手写屏,且屏幕可旋转和翻转。我的第一部平板电脑是运行Win系统的IBM X41T,接着购入的是东芝的Lifebook。从工业设计上来说,两者是无可挑剔的。遗憾的是,由于设计思想和应用场景上摆脱不了传统笔记本的束缚,虽然有屏幕翻转/旋转、手写笔等特性,但也存在重量过大、续航不足的致命短板,它们注定是厂商在探索平板电脑前途上的一朵小浪花,同一时期很多IT大厂都推出了类似的产品,但最好的结局也就是被当作传统笔记本去使用。
二、上网本错失良机。
风靡一时的上网本曾经有机会为英特尔和微软开辟新天地,可惜双方各怀鬼胎,缩手缩脚,为了避免冲击中高端笔记本市场,在技术规格上限定厂家不得用大于10寸的显示器,分辨率也被强行压低,再加上Atom处理器孱弱的性能,造成用户体验极差。当乔布斯于2010年发布iPad时,不但在iPhone和Macbook之间补齐了苹果产品线,还顺手消灭了上网本这个品类。
三、iPad一出,谁与争锋?
正如iPhone重新定义智能手机一样,善于做减法的乔布斯果断舍弃键盘和机械硬盘,推出支持多点触摸、10小时电池续航的iPad之后,平板电脑的形态和应用场景实质上被定义了下来。之后业界就很难跳出苹果定义的平板电脑概念了。
四、安卓系平板难成大器。
之后的一段时间,由于iPad1、2不是视网膜屏,分辨率只有1024*768,以及乔布斯坚持不推出大屏iPhone等原因,还给安卓系的平板留下了一点点尝试和挑战的空间。比如三星推出的P1000,7寸,能打电话的平板;三星的Note系列平板,有8寸、10寸两种规格,且带手写笔,能打电话;华硕的Me 302C,与iPad2相比,具有高分辨率屏幕、大内存、原生谷歌系统等优势,我一下海淘了两部;Google的7寸平板,名字我都忘了,好像叫Neux7,当时也买了一部。还有其他大大小小的厂家,纷纷推出能打电话的平板,比如在张大妈家众测的台电M20,支持4G全网通,还双卡双待。几年下来,从7寸起,基本上大大小小的安卓平板我也用了不少,甚至还用过带轨迹球的安卓平板,想不到吧?由于屏幕长宽比和色彩等原因,浏览网页、阅读PDF的体验也不行(与iPad不能相比)。安卓平板我仍然在用,但基本上只是在播放NAS中的各种影片而已。
五、买或不买安卓平板的理由买:如果你为了更好的娱乐(如各种安卓下的游戏、观看影视)、拥有对平板更多的控制权(如比较灵活强大的文件管理功能),更多的外接周边设备,以及一些不得不用的功能(例如孩子的网课平台、系统内下发的办公平台之类),或者你比较看重某方面的特性,如屏幕或者价格,那就买安卓系平板。不买:国内安卓市场太乱,不能使用谷歌全家桶,很多应用都在耍流氓(索取超过必要的权限、后台相互唤醒、争抢资源、收集用户数据、泄露隐私),各种弹出广告,各种流量劫持,屏幕尺寸和分辨率太多太杂,应用难以适配,工业设计上比iPad差太多,造成用户体验较差,不值得去花时间当小白鼠。
六、买或不买iPad平板的理由买:如果你为了:稳定的10小时电池续航,更好的娱乐体验(这一条跟前者类似哈,如iOS下的游戏、影视、音乐、图书等资源),拥有流畅的运行和使用体验,喜欢iCloud及苹果的生态,想在比iPhone更大的屏幕上使用iOS环境,不想被各种垃圾App占用你的平板系统(或者为父母买平板,想用着省心),不愿意浪费时间去挑选比较又想得到一台买了不后悔的平板电脑,那就买iPad。不买:苹果产品价格太贵,修起来也贵。iOS系统和iCloud服务相对封闭,用户对平板的控制权较弱,在文件管理方面不如安卓系统效率高(下一章节会详细讨论);当你同时使用苹果的手机、平板和电脑等全家桶产品时,体验最佳,但购买成本也非常高。
好,以上都是个人观点,关于各类平板电脑在生产力方面的横向比较,请继续阅读下一章。*级平板激发生产力
一、迁移平台的难易程度
在工作中,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放下手机,在电脑上完成文档编辑、幻灯片设计、影视剪辑、照片修饰,这就是PC作为生产力工具的体现。所以通俗地说:2020年新款iPad Pro能否如苹果所说的那样,成为你的下一台电脑,就要看你能否独立或者在大多数时间内,使用iPad Pro完成你的日常工作。
首先要明确一点:脱胎于传统的iOS系统,Apple推出iPad OS 13.4.1新版系统,代表了将iPad pro打造成生产力工具的愿景。为鼠标提供光标、支持鼠标和外接键盘、提供了文件管理功能,这几项都是多数人对生产力工具的基本要求。没有这些特性,想让iPad被视为生产力工具,都是空想。
当接到众测任务后,我就开始梳理平时工作的主要内容,以及可以使用哪些App或者服务来完成。同时,也花大量时间观看了油管主播和网友对iPad Pro作为生产力工具的探索和评价;不过,所有的评测通通不看,我只关注那些反对意见(即iPad Pro的不足、不值得买的看法)。
以下详细分享我使用iPad Pro作为生产力工具的尝试、探索和思考。在每一个项目后面,我会从用户角度来评分。80分及以上:操作上很流畅方便,或者跟原有的习惯一样,不影响效率。60分-80分:原有的操作在iPad Pro也堪用或者能用,但不如之前的平台环境方便高效。低于60分:无法实现,或极不方便,或效率很低。
为了方便大家查阅,我制成了评分表格。
在更换到陌生系统平台时,前三项是最关键的,甚至决定了你是否会坚持使用下去。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工作效率,并且也决定了你的学习和迁移成本(从PC迁移到iPad Pro)。
中间偏右的灰色圆点,即为鼠标的光标。
【注1】:原有的习惯和观念很大程度影响着我们的判断。亲身体验,触摸屏在办公中其实远比鼠标效率高,这个等会再讨论。
【注2】:注意我说的是支持,即驱动和识别,暂不包含对外设中资源的管理,后者是另一个测试项目,详见项目9-文件管理。为什么只给85分?是因为对我的外接触摸屏,iPad Pro只支持显示,但不支持触摸。
对第7项,在外接鼠标、键盘的情况下,从相册拖放照片到另一个App,相当于复制文件,是可以的,需要Alt+Tab的配合。另外,也不是所有App都能完美支持拖放文件,不支持拖放的,你改成拷贝粘贴也无济于事。
【注3】经在多台iPad上反复试验,发现个人收藏功能,对iCloud中的文件夹能保存收藏,而对Dropbox中的文件夹,收藏之后,再打开文件App,就消失了。一不能收藏,二又不能以列表方式高效率显示和查看,在遍历和查找文件夹时就变得非常痛苦(在文件管理方面,真的是比安卓应用差)。这里收藏的前两个是iCloud文件夹,第三个是iPad本地文件夹。只有大图标这一种显示模式。光标。
这是我NAS上的文件夹,点击右键,没有收藏菜单项----两手一摊。
二、iPad Pro对我的支持
目前来说,我主要的需求有六个:阅读PDF电子书、做笔记、观看油管视频、看新闻、文字处理、视频会议。配合Apple Pencil,无论在PDF上批注,还是在Notion、Good Note中手写笔记,都极大提升了效率和幸福感。在文字处理方面,可以使用微软的Word,也可以下载各种自己常用的字处理或写作App。不过,我在使用石墨文档时,遇到一个小问题:无论是拖放还是粘贴图片,都是长时间等待,最后只好放弃。这个就需要软件开发团队来适配新版的iPad Pro了,用户也可以尝试和寻找其他工具来解决。对我来说,只要解决了图文写作,iPad Pro就是一个很完美的主力工具啦。
三、我们需要一点时间
这里的我们是指苹果公司、第三方厂商以及用户。
为了给广大值友提供尽可能全面客观的参考,上面的评分表是从用户角度来打分的,即用户觉得不易学、不易用的地方都会扣分【4】。苹果公司:从苹果公司角度,部分痛点可能是有意而为之。比如个人收藏对第三方服务不友好,那正好迫使用户依赖iCloud啊。毕竟苹果最强大的就是生态环境,要让用户留在自己的生态系统中,尽可能使用iPhone、iPad、Macbook、Mac pro等。第三方厂商:这里包括了提供各种硬件、软件的所有配套厂商。2020新款iPad Pro的推出,集成了12.9英寸和11英寸Liquid 视网膜显示屏、支持 ProMotion自适应刷新率技术、A12Z仿生芯片、Pro 级摄像头和激光雷达扫描仪、面容 ID等优异特性,并适配妙控键盘、二代Apple Pencil,这是一个性能强大的移动平台。为软硬件开发商提供了优越的算力和特性,等待大家创新、施展和发挥。甚至可以说,上述种种不足,都是第三方厂商的机会。比如:各种带键盘的保护套、Type-C转接器、更好的手写笔、有逼真纸笔书写感的贴膜、Type-C外接触摸屏,以及各种能释放iPad Pro强大生产力的App等。用户:用户是多种多样的,有本来就买了苹果全家桶的,那么对前面的少数痛点就不是很在意;有打算只用一台iPad Pro打天下的;有准备从PC迁移到iPad Pro的;后面这两种人群就要考虑学习新系统新环境的成本和迁移代价。当然,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都很强,比如,我就暂时使用了Documents这个应用,来弥补原生文件管理的弱点。
【注4】习惯的力量:遇到新事物,学习既是成本,也是一个门槛,可能会让部分人望而却步。旧习惯可能被新产品有所照顾,但新的习惯也可以培养。前述的痛点有些是按照旧习惯角度来看的,在不断尝试、探索中,新旧观念和习惯肯定要碰撞。比如,在iPad Pro上使用Quip等无文件概念的办公软件,会怎样呢?再比如,用零重力姿态+触摸屏办公是一种什么体验?还有,完全用语音控制iPad Pro是否可行?
由于苹果预计到五月份发售妙控键盘,加之体验时间不长,评分表只代表当前阶段的个人感受和看法。我的计划是收到妙控键盘后,再专门发一篇体验报告,毕竟有了第一方的外设加持,应该能极大提高工作效率。观点讨论
是否值得买?认为这个价位不如直接买Macbook air的人,你没有把摄像头、激光雷达、触摸屏、Liquid视网膜屏、最高120Hz的自适应刷新率、加速度传感器等特性计算进去。这实际上跟鼓吹黑群晖便宜的人犯了同样的选择性无视错误,黑群晖貌似划算,是因为没有把DSM系统的成本计算进去。拿局部跟整体比,当然显得便宜了。也有人发现说:把触控板、鼠标、保护套价格加在一起,正好就是妙控键盘的价钱。哈哈,也许这里真的有苹果定价方面的小心思吧。但出门的时候,你是愿意带着集成一体的妙控键盘,还是这些分离的装备呢?尤其还是在价格相同的情况下。苹果无意把2020年新款iPad Pro平板电脑打造成二合一笔记本的杀手,但后者确实应该感到紧张。一旦第三方厂商的创新和配套研发跟上来,针对iPad Pro的生态系统完善起来,二合一笔记本除了用性价比竞争,估计就可能要步上网本后尘。因为经历了PDA+手写笔、win版Tablet(翻转笔记本+手写笔)、iPad(触摸,无手写笔)、Wacom数位板+手写笔、各种触摸屏、TNT系统+触摸屏、Win10+触摸屏等多种人机交互环境的踩坑尝试,我现在稳定下来的写作环境是零重力半躺姿势+触摸屏操作。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习惯了触摸屏之后,工作效率比鼠标高无数倍。从这一点来说,老罗的TNT确实太超前了,可惜在商业推广上暂时没有成功。
买它!因为想买*级平板的人,别无选择
我观看了苹果官方所有的iPad Pro广告视频,从大学生记笔记、到视频播主录制剪辑4K高清节目,再到广告团队完全用iPad Pro完成广告影片的拍摄制作,甚至包含音效和配乐,全程使用iPad Pro来完成。当然这是苹果的一种示范,希望我们把iPad Pro作为主力工具来使用。
2020年新款iPad Pro的优越算力和强大功能,为广大软硬件厂商提供了实现梦想的舞台,比如增强现实该怎么用?怎样让iPad Pro为用户创造价值? 可以说,玩法仅受想象力限制。
最后,按照张大妈家的传统,给喜欢比较参数的值友提供入手2020年新款iPad Pro 11英寸的充足理由吧,这样方便大家回家跟领导申请或者报销。如有其他问题,欢迎在评论区交流互动。鸣谢本文商品由什么值得买提供,并邀请用户撰写评测报告。更多新奇好物请关注众测活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pad2019什么时候出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