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相机的相机闪光灯什么时候用最好可以使人看着更美?


大家好,我是云拍云秀摄影服务平台小编云大锤。没有拍过夜景的小伙伴肯定对夜景既向往又很疑惑的:相机参数怎么调,怎么补光,什么时候拍,在哪里拍等等。所以我就以现有的拍摄夜景人像的经验写了这个教程分析一下夜景人像的前期准备和调色思路,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拍摄时间
根据天黑的时间而定,夏季一般在6:30~7:30,冬天一般在5:30~6:30。但是由于地区不同,天气不同,天黑的时间是不一样的,所以此时间段仅供参考,具体的时间需要小伙伴们自己观察一下哦!
有很多人喜欢冷暖对比色的夜景照片,想要拍出这样的照片最好是在天黑前的半个小时,也就是傍晩天快黑未黑的时候拍摄。如果天完全黑了,没有环境光,只靠后期调出冷暖对比色的照片是很困难的。
并且需要注意的是:拍摄夜景的时候一寸光阴一寸金,特别是冬天天黑得非常快,每隔几分钟拍出的感觉就不一样了,人感受不到,但相机感受得到,差异很大的话后期很难统一色调。建议大家在拍摄之前提前想好自己想要拍摄哪些画面和动作,拍摄的时候速战速决。
这组是在夏季拍摄的,左图是在天快黑未黑时拍摄的,可以轻松地调出冷暖对比;右图是在天完全黑之后拍摄的,可以看出有很大差别。反正我还没有实现过傍晚的照片和天完全黑之后的照片统一色调哈,大家可以尝试一下:
拍摄地点
城市街道/天桥
城市的夜晚灯火辉煌,在街道也可以很好地借用路灯或者广告牌对人物进行补光。在天桥上是一个较高的角度,用大光圈可以很好地虚化街道上的车辆以及路灯,大楼的灯光,形成梦幻的光斑。
水边
例如今天要讲的这组,是在一个湖边拍摄的。在天未黑时,水面上有树的倒影,可以很好地丰富画面;在天完全黑之后,灯光也会倒映在湖面,增加梦幻感。
除此之外还有更多适合拍夜景的场景等待大家自己去发现哦~
相机参数设置
ISO设置
拍摄夜景的时候感光度的设置是很重要的,因为光线比较暗,有人会选择不断地提高ISO值来保证画面曝光度,但是高感光度会造成画面噪点过高,特别是后期需要提亮的话尤其明显。
我在拍摄这组时因为没有人帮忙打光,所以烟花棒是唯一的补光道具,为了保证噪点不会太高,傍晚的时候ISO在100~200,天黑的时候最高400。
光圈设置
如果想要拍出背景灯光虚化的光斑效果,需要开大光圈。本组的光圈值是1.6,建议不要开镜头最大光圈值,容易出现跑焦等状况。
快门设置
确定了ISO和光圈值后根据两者调整快门速度,如果太暗了降低快门速度导致了拍糊的状况,建议使用补光设备或者使用三脚架稳定相机。一般来说,快门速度不要低于安全快门速度,即1/焦距。
服装搭配建议
如果是想拍摄清新仙女风,建议搭配浅色系服装,例如白色连衣裙;如果想拍摄深沉阴郁一点的微情绪,建议搭配深色系服装,但是尽量避免黑色衣服,天黑之后很容易和背景融为一体。
补光工具
冰灯
冰灯可以调节色温和亮度,是很方便的补光工具,光线也比较柔和,可以很好地保留环境光。
最好是找一个助手或者朋友帮自己手持打光,也可以安装在三脚架上使用,只是不方便调整角度。
闪光灯
有些相机是自带闪光灯的,有些不带,可以选择买一个外接闪光灯,如下图。
我还没用闪光灯拍过夜景人像,但是在家试过拍玩偶,补光效果会简单粗暴一些,光有点硬,加上个柔光罩会好一些。
发光道具
这个就非常多啦,例如烟花棒,小灯串,手提灯等等,可以一定程度地达到补光效果。
像之前那张把灯串固定在透明雨伞上,雨伞就了一个巨大的补光神器。以下是我用过的部分发光道具:
其他工具
如果资金局限,可以选择其他发光工具,只要发光的都可以,例如地摊神器轻巧易携带,LED小夜灯也可以,只是光有点弱,需要离脸比较近才可以。
后期调色
原片分析
先来看两组对比图,分别拍摄于傍晚和天黑以后:
这种色调的照片拍摄时间是傍晚5:30~6:00,没有使用补光设备,模特的面部是比较欠曝的,需要后期提亮。
这时候的照片在拍摄的时候就想修成偏蓝调,但是没有直接在相机里设置色彩偏移和降色温,因为会影响模特的肤色。
这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所以使用了烟花棒为面部补光。但是烟花补光面积很小,并且会造成人物面部很红,脸上的阴影也很重,需要在LR中对肤色进行校正,在PS里消除面部阴影。
这时的照片不能调成傍晚一样的蓝调了,所以这组调了两个色调。
基础调整
色温和色调根据自己的喜好调整,曝光度基本上没做调整,主要是提高了阴影,可以有效地消除模特脸上部分阴影和对背景进行提亮,使图片明暗过渡更柔和。
在天完全黑的照片里把阴影加到最大值,这样可以保证背景不是黑漆漆一团,并且模特的面部不会被过度提亮。
适当降低饱和度使画面不要太鲜艳,有淡淡的阴郁感:
曲线调整
两种色调的曲线调整是一样的。在红原色和绿原色中做的调整是相似的,如下图所示。阴影部分基本没做调整,高光部分对着图片慢慢调整,千万不能动得过大,否则色彩偏移会很严重。
蓝原色的曲线调整如下图。因为想要图片偏蓝调,所以在高光和阴影都加了蓝色,具体程度也要根据图片具体情况做调整,调到自己觉得舒服的程度就好。
HSL调整
HSL的调整基本上每张图都是不一样的,以傍晚的照片为例:色相没有做任何调整,红色控制人物嘴唇颜色,橙色控制人物肤色,减饱和度提亮度使皮肤白皙通透。
降低蓝色饱和度使衣服饱和度不要太高,洋红和紫色用于修正曲线带来的偏色。
分离色调
高光处没有做调整,在阴影部分,即主要是背景部分加了少许蓝色使蓝调更加明显:
相机校准
绿原色主要是为了控制背景里树和水面的颜色,增加蓝原色的饱和度可以增加画面质感和色彩通透感:
至此,在LR里的调整全部结束啦,调色效果如下:
接下来导入PS中进行磨皮液化就可以啦,这里就不再讲啦~
在PS里最重要的步骤就是磨皮,因为没有用补光设备对脸部进行补光,皮肤状况会很糟糕,阴影很重,显得很脏,这些是在LR里无法解决的,所以在PS里进行拯救。
我是用的高低频磨皮法,消除阴影的方法是:关闭高频图层,然后在低频图层上用画笔在正常肤色部分取色,调低画笔的不透明度使面部明暗关系过渡得更自然一些,一般把不透明度调至20%左右。不会高低频磨皮的小伙伴可以在我的微博里搜索:灰暗小清新后期调色分享,这篇教程里有高低频磨皮的步骤~
那么到这里,今天的教程分享就结束啦。最后来看一下成片吧!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2019-03-29 11:26:17
188点赞
1859收藏
40评论
前言哈喽,我是C!坐标北京,热爱摄影和旅行~上一篇教程,我介绍了一些构图技巧。小C摄影教程 篇一:拍照不再盲目:好照片的3个标准,以及简单实用的9种构图法。想拍好照片?推荐看这里!关注#摄影实战技巧#话题,看看值友们分享的实用摄影技巧、相机使用攻略、照片后期心得。只要是你想要的摄影技巧,这里都能找到!前言哈喽,我是C!坐标北京,热爱摄影和旅行~前段时间,我写了一篇文字,聊聊了自己学摄影的心得。对我而言,学摄影最好的方法是看书,《纽约摄影学院》这类书最大小C看世界
赞387 评论138 收藏4k查看详情今天来讲讲光。有人说,摄影是用光的艺术。摄影大师们对光影的运用确实堪称艺术,然而『艺术』两个字却让普通人对摄影望而生畏。艺术,那不是艺术家的事吗?其实不然。对普通人而言,用光的技巧完全可以通过学习掌握,让自己的照片达到合格的摄影师水准。在开始之前,不要忘了用光的目的,也就是好照片的三个标准:主题、主体、简洁。接下来,我会介绍:光的基本性质、光的方向(逆光的利用)、自然光(旅拍/街拍)的运用、夜景的技巧,以及一种常见影棚布光法。本期模特依然以我媳妇小A为主,另外还请了我的好朋友:美国队长。那就先从光的基本性质说起吧。首先,光就是光,不论是太阳、闪光灯、荧光灯、LED灯、反光板,提供的光本质上是一样的。光的基本性质包括:明暗、软硬、颜色、方向。光的性质:明暗一般来说,离光源越近,光线越强烈;越远则越弱。而光源的功率越大,光线越强烈。举例来说,如果你用反光板,在主光源不变的情况下,那么反光板离模特越近,反射的光越强烈,越远则越弱。而如果你用闪光灯,那就可以调整闪光灯的强度,实现光的明暗变化。光的性质:软硬直射而强烈的光线比较『硬』,照出来的影子边缘是实线;经过散射的光线比较『软』,照出来的影子边缘很柔和。拍人像时,较硬的影子会显得人比较强势、阳刚,而柔和的影子更百搭一些。直接使用闪光灯,光线就会比较硬,有时候会看起来比较假。所以影棚里一般会用到遮光罩、反光伞、反光板之类的。光的性质:颜色彩色的光会让被照物也变成彩色。清晨与黄昏的阳光是黄色的,而正午的阳光几乎是白色的。阴影下的物体显得发蓝。草丛里的人脸发绿(因为草反射的光带着绿色)。如果模特身边的墙是粉色的,那她的脸就会显得红。黄光照到蓝色物体上,蓝色物体看起来会像灰色(黄和蓝是互补色,他们相加就会变成中性色,也就是黑白灰)。因此拍摄时,如果光的颜色很复杂,可以用一些东西挡住有颜色的光。或者,拍成黑白的。右手边是面粉色墙,所以我让小A举起棉花糖,挡住杂色这张原图小A脸色太红了,后期调成黑白的,看起来好多了光的性质:方向有时光有明确的方向,比如正面、侧面、逆光。有时光均匀的来自各个方向,比如阴天。下面依次说说各种方向的光。1. 正面光。光源在相机背后。正面光将画面均匀的照亮,因此看不出主次;也没有阴影,因此缺失了立体感;拍人的话,强烈的正面光会令模特眯眼。正面光又称『平光』,就是很平淡的意思。单一的正面光是我们需要尽量避免的。(一般机顶闪光灯带来的就是正面光,这就是为什么教程都会推荐离机引闪。)正面光,非常平淡2. 45°侧面光。光源、主体、摄影师大概成45°角。45°侧面光能带来一定的阴影,有一定的戏剧性和立体感,适合人像拍摄,因此也被称为『人像光』。拍媳妇、拍娃的时候,调整他们的位置,让光源位于他们前方45°左右,效果会不错。但单一的45°侧面光,亮部与暗部反差太大,最好是有补光。或者也可以后期用PS把阴影部分调亮,简单好用。45°侧面光,有亮有暗3. 90°侧面光。光源、主体、摄影师成90°角。90°侧面光会造成很深的阴影,亮的一边很亮,暗的一边则几乎全黑。这种光线适于突出结构,因此被称为『结构光』,能带来一种戏剧化的效果。拍人像时不常用。90°侧面光,美队变成双面人了4. 逆光。我的最爱。光源位于被摄主体的背后,冲向摄影师。逆光会照亮主体的轮廓,因此被称为『轮廓光』。逆光时如果光源直射入镜头,还会令镜头产生炫光。利用逆光拍人像时,注意测光要以人脸为准,背景过曝没关系。这张逆光欠曝了,是逆光时常见的问题。注意逆光在美队头顶打出的轮廓。只把曝光值拉高,立刻就好很多。甚至带了点小清新的感觉另外,光源直射镜头时,镜头会产生炫光(比如白天的太阳);如果光源的强度不太强,光源则会变成星芒(比如夜晚的路灯)。白天你也可以拍出漂亮的星芒和炫光。只要你找好角度,让太阳光从建筑边缘、树叶边缘露出一点点来,它就会变成星芒了!如果想要星芒更漂亮,那最好把光圈开得小一点,比如F8。同时,镜头越好,星芒一般越好看。拍太阳时,一定注意保护眼睛路灯都变成小星芒了。如果用好点的镜头,星芒会漂亮得多。5. 一定避免的光线:头顶光和低角度光。头顶光会让眼睛上有深深的阴影,而低角度光就更别提了,那是讲鬼故事的时候用的。一定要避免!如果在外面遇到光源位置比较低的情况,可以试试让模特蹲下,这样会好很多!头顶光,眼睛完全在阴影里了低角度光,鬼故事专用自然光的利用:街拍/旅拍技巧了解了光的基本性质,就可以学以致用了。街拍、旅拍,是一般人最常见的用光场景,了解以下几点,就不会再拍出人脸黑乎乎的照片了。1. 晴天时,清晨与黄昏是最佳的拍摄时间。这两个时间段阳光不太刺眼,光线的角度较低、不会在眼睛和鼻子下方照出难看的黑影,光的颜色偏黄、整体气氛极佳。户外拍摄我最常用的就是逆光,会有很漂亮的轮廓光,以及炫光。午后的阳光,很舒服逆光时,镜头会产生炫光2. 正午时分,让模特站到阴影下。阴影下的光线就很均匀了,模特也不会被光线刺得睁不开眼。如果是站到树底下,注意树影可能是斑驳的,尽量让模特站到树影均匀的地方。除非你就觉得斑驳的影子好看。树影下,人的表情可以很自然一个错误示范…看到眼睛上的阴影了吗?避免角度如此高的光线。3. 阴天与雪天很适合拍照,注意把照片拍亮些。这里说的阴天,可不是雾霾天,雾霾天是最糟糕的拍摄时机。空气通透的阴天,虽然景物有些暗淡,但由于光线均匀柔和,不用担心难看的阴影、或是模特睁不开眼。把相机的曝光补偿提高几个档,让背景的阴天过曝,变成几乎是白色,也可以拍出小清新的感觉;或者,阴天也可以让模特不看镜头,拍出一种情绪化的感觉。雪天就更好了,地面的积雪就是一个大反光板,整个光线十分柔和,拍出来很漂亮。总之,阴天和雪天的拍摄,都要注意曝光补偿,稍微过曝往往更好看。阴天的茶卡盐湖。稍微过曝,让阴天几乎变成白色背景。阴天雪天,非常适合拍照让模特不要看镜头,拍出阴天的情绪总之,拍人时一定记住测光要以人脸为准,背景过曝或者欠曝都没关系。你可能看不懂测光啥意思,简而言之就是人脸要亮!大部分手机的拍照程序都可以配合触屏了,拍人的时候点一下人脸,然后上下滑动,应该就能调整曝光补偿。让人脸变亮就对了。至于背景太亮或太暗,如果很在意的话,再拍一张没人的景色啊。拍人就把人拍亮,人和景不能兼顾时,就分开拍!夜景拍摄:利用一切可利用的东西夜景是美丽的,不管是登高俯瞰城市夜景,还是去参观灯光节之类的活动,人们往往趋之若鹜。但夜景是最难拍的,一不小心就糊了,如果要拍人那更惨了,常常是人脸都看不到。夜景的核心在于稳定、以及补光。利用平台放相机、利用墙面作为倚靠,都是让相机更稳的方式。利用手机手电筒功能,则是最快捷的补光方式。总之利用好身边的东西。光圈一定要最大,ISO如果有必要尽量开大,让快门速度别低于『安全快门』速度(安全快门速度粗略和镜头焦距有关,28mm镜头的安全快门是1/30s,50mm镜头则是1/50s)。如果快门速度较低,那就一定要保持相机稳定。1. 利用三脚架。三脚架的好大家都知道,但对旅游来说,毕竟是个负担。总之,使用三脚架时,也要注意避免抖动:尽量使用遥控;若没有遥控,可以设置为按下快门几秒后再拍摄。这样能把抖动降到最低,给你带来一张清晰的夜景照。央视大楼,晴天、带了三脚架。2. 利用平台,放置相机。找到可以稳稳放置相机的平台,把相机放稳,然后按下快门。这种方法取景的角度可能不尽如人意,试试往相机底下垫点东西,比如镜头盖,想仰拍就垫到镜头下面,想俯拍就垫到机身下面。相机平放在观景台拍的东京夜景。原图未修。由于前面有玻璃,画质一般,但好过手持。3. 利用墙或栏杆,让自己倚靠,以便稳定手持。把ISO开大、光圈开到最大。ISO开大,画面噪点多,怎么办?其实现在的数码单反,哪怕ISO3200也是能看的!噪点多也比糊了强嘛!而且如果愿意学,PS里降噪其实很简单。另外,要尽量保持身体稳定。首先你手持相机的姿势要正确,然后身体可以找个地方倚靠。这样会尽可能的减少抖动。当然,如果你的相机有机身防抖和镜头防抖,那手持拍摄就相对容易一些。踩点时没带三脚架。手持1/4秒。为了稳定,倚在杆子上。雾霾天,摄影的死敌。4. 利用手机或补光灯,为人脸补光。没闪光灯不要紧,现在的手机基本都有手电筒功能了。把手机手电筒打开,举起,给模特的脸补光。如果想要拍入更多场景,需要远离模特,那手机的补光可能就不够了,没关系,让模特自己拿着。虽然姿势有点奇怪,也比脸黑了要强嘛!小A的右手上拿着一个小的补光灯除了手机的灯光,还可以买个便携的补光灯,重量和体积都比闪光灯要好,适合出游时应急。可参看以下文章。 补光灯好拍档,Joby TelePod PRO便携三脚架众测体验前言哈喽,我是C!坐标北京,热爱摄影和旅行。今天来聊聊JobyTelePodPRO便携三脚架。每次出去玩,夜景总是很美,但夜景人像最难拍。之前我都是把手机闪光灯常亮来补光,然而这样的光还是太弱。后来买了闪光灯,我又觉得大,出去玩带着不方便。前段时间买了一个Iwata补光灯,亮度够用,轻薄便携,但用起小C看世界
赞0 评论14 收藏6查看详情最后,奉上一个影棚人像布光法。我没有影棚,就用补光灯作为光源了,布光示意图如下:这样的布光实在有些复杂,了解一下就好。有主光源和正面补光,基本也够。1. 布置一个45°侧面光,作为主光源。调整主光源的位置和高度,直到模特远离光源那边的脸上,眼部以下出现一个三角形。三角形的底部,约与模特鼻子的底部平行。(由于美队是个模型,他的脸上不是三角形,有点类似于桃心了…)只有主光源,阴影很深2. 布置一个正面光源,作为副光源。注意副光源的亮度一定要低于主光源。可以是主光源的1/4或1/9,也可以凭着感觉来,看你的喜好。副光源的高度,大概与相机差不多,或者高一点,就可以。注意到了吗?阴影变淡了。3. 在远离主光源一侧,布置一个90°侧面光源。照亮模特的右侧头发和脸。是为『结构光』。与上一张差别很小。注意美队右侧头发,被照亮了。4. 布置一个逆光的光源,照亮模特的头发顶部。注意让光线正好落在头发上。这里美队是个背头,看着不明显。如果是中分的话,就会比较明显了。美队的头顶被照亮了。这样基本就OK了。5. 最后,还应该在模特背后,布置一个照亮背景板的光源。然而我没有合适的小补光灯了…所以,就这样吧…下图是单一光源和布光之后的比较,是不是差别还挺明显的?小补光灯的颜色有问题,貌似偏绿…凑合看吧…总结1.
光有明暗、软硬之分。尽量利用『软』一些的光线,拍出来更自然。2.
注意光的颜色,挡住杂色光,或者拍成黑白的。3.
少用正面光、90°侧面光。多用45°侧面光、逆光。一定避免头顶光、低角度光。4.
利用逆光时,注意以人脸的测光为准。逆光时找好角度,可以拍出星芒和炫光。5.
自然光拍摄时,清晨与午后为佳。6.
正午时或光线太强时,可让模特站在阴影下拍摄。7.
阴天和雪天注意曝光补偿,让画面亮起来。8.
夜景拍摄注意利用身边的东西,可以放相机的平台、手机的手电筒功能等。体力允许时,带着三脚架和补光灯。9.
夜景或其他弱光环境时,不要害怕高ISO,噪点多比手抖了要好,拍到了比没拍到要好。10.
一般影棚人像布光:主光、正面光、90°侧面光、逆光、背景光,5个光源。感谢观看,祝大家拍出好照片!——————————————————比起构图,『光线』的写作难度上升了太多。首先,没有模特、没有影棚,所以对于如何讲解光线的性质、影棚布光法,我一筹莫展,又不愿网上找图,只想自己拍。幸好最后找来美队,帮了大忙。其次,我自己对光线的运用算不上高手,写起来无法随心所欲,写作过程中又翻了很多资料,也算是巩固了以往的知识。这系列教程还会继续,下面计划写『如何引导模特摆姿』『光圈快门ISO』『服装搭配』『后期入门』,等等。如果你对我的教程有任何想法,欢迎与我留言交流,你的支持与鼓励、意见与建议都对我很重要。再次感谢观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相机闪光灯什么时候用最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