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星B450M MORTAR,B760M,系列值得入手吗?


实际上酷睿第14代处理器有着更为出众的表现,主板厂商为了更好地发挥出其性能,如是又更新了一波B760系列的产品。抢先来到我们评测的是微星MPG B760M EDGE TI WIFI主板,那此款主板与酷睿第14代处理器配套使用会是怎么样的表现,接下来我们介绍看。 微星MPG B760M EDGE TI WIFI刀锋钛主板
微星MPG B760M EDGE TI WIFI刀锋钛主板(下述简称:“微星B760M刀锋钛”),隶属于高性能的MPG系列,其采用的是Intel B760芯片组打造而成,MATX板型的设计可以看作是MPG系列中的B760M刀锋钛,迎合追求更高性能的玩家,以及需要丰富的扩展性能视频创作者。背部是这块微星B760M刀锋钛升级的大亮点:12+1+1 相智能供电设计、免螺丝拆卸M.2 冰霜铠甲、钢铁装甲Lightning Gen5 PCI-E插槽、优化DDR5电路、Lightning USB 20G、2.5G有线网络接口,以及Wi-Fi 6E无线网络模块。
MPG系列的主板都各具特色,不似Carbon那样黑化的设计,700系列的EDGE Ti刀锋钛主板主打的是银白色,主板整体风格偏简约,配上RGB灯盾LOGO作为点缀。微星B760M刀锋钛主板更是可以与微星MPG其它机电产品打造成极具个性化的白色主题主机。
加强型的VRM供电散热鳍片设计,可以更高效地为12+1+1相智能供电系统进行散热,这样整机稳定性更高的同时还能让处理器发挥出更高的性能水平。
双8Pin处理器辅助供电设计
整块主板覆盖了大面积的散热马甲,包括刚才我们介绍到的供电模块散热马甲,M.2散热马甲,以及南桥散热马甲等。其中两块M.2散热马甲均预装到主板上,安装M.2 SSD前需要先拆下
南桥也配上厚实的散热马甲
主板处理器插槽同样为LGA1700底座,支持Alder lake、Raptor lake,以及Raptorlake Refresh处理器,也就是包括旧的酷睿第12代,至最新的酷睿第14代处理器都支持。当然若仍是不太确认此款主板是否支持你所购买的处理器,大家可以到主板的CPU支持列表中查看。
微星B760M刀锋钛主板配备了四条DDR5内存插槽,最大可以支持192GB双通道内存容量。而经过特殊的电路优化,DDR5内存频率更是能够支持最高 7800+MHz。当然想玩高频DDR5的玩家建议是插两条24槽位,频率高低取决于处理器IMC与内存体质,而是若是插满4条内存条最大内存频率支持也只会是5600MHz。
内存旁边是24Pin ATX供电接口,1个前置USB 3.2 Gen2 10Gbps Type C 接口,以及1组2个USB 3.2 Gen1 5Gbps Type A 接口。
Debug灯,4颗不同的灯对应不同硬件的自检位置。
主板仅提供了两条PCI_E插槽,顶部为PCI_E1插槽(带装甲),下面为PCI_E2插槽。
PCI_E1插槽基于PCI-E Gen5 x16,与CPU直接连通。PCI_E1插槽还配上了钢铁装甲,可以为PCI设备,如显卡等提供更为稳定、耐用插槽。
PCI_E2插槽基于PCI-E Gen3 x4,由B760南桥芯片提供,能够满足大部分PCI扩展卡的数据传输要求。
底部是更多的ARGB灯效控制接口,4针PWM风扇控制接口,前置音频接口,以及TBT接线位置。
M.2_1位于最靠近CPU位置,由CPU提供PCIe Gen4 x4 64Gbps带宽;配置了上下层M.2 冰霜铠甲,并辅以免螺丝安装的设计,方便用户更换M.2 SSD。
上下层均配上了高导热系数的散热垫,辅助M.2 SSD散热。
拆掉下面连体马甲就可以看到M.2_2、M.2_3安装位置,分别由B760芯片提供PCIe Gen4 x4 64Gbps带宽;均采用免螺丝安装M.2的设计,但散热马甲就得手动上螺丝固定。
至于SATA设备支持上更是丰富,最多可以支持6个SATA接口
6层服务器等级PCB加入2oz厚度铜
背部是一系列的环保认证
微星B760M刀锋钛主板背板直接预装到主板上,接口还是相当的丰富,从左往右分别是:1组4个USB2.0,1个HDMI 2.1显示输出接口、1个DP 1.4显示输出接口、Clear CMOS按键、3个USB 3.2 Gen 2 10Gbps Type-A(红色)、1个USB 3.2 Gen 2x2 20Gbps Type-C、2.5G网络接口、Wi-Fi / Bluetooth天线接口,以及音频接口。
尤其是USB 3.2 Gen 2x2 20Gbps Type-C接口,带宽就已经达到了20Gbps,配合上新一代的PPSD可以实现更高效能的数据传输。 微星MPG B760M EDGE TI WIFI刀锋钛主板拆解
把所有的散热马甲给拆卸后就看到较为规整的主板
供电VRM辅助散热为两块式设计,主散热片的散热面积与重量是真可以,相信会有着不错的散热效果。
元件布局还是密密麻麻的
12+1+1相智能供电设计,每相供电均采用了DrMos Mosfet设计,供电规格在同类主板中已经很不错。
核心供电DrMos为75A的Renesas瑞萨RAA 220075R0
VCCGT供电DrMos同样是采用为75A的Renesas瑞萨RAA 220075R0;旁边的是PWM供电主控,同样来自Renesas瑞萨,型号为RAA 229132。
VCCAUX供电DrMos则是由MPS提供的MP87670,控制器同样是MPS家的,型号为M2940A
Ti 338
P13EQX10 芯片与ITE 8851FN 芯片为背部IO Type-C接口提供 10Gbps 带宽与USB PD供电支持。
GL3590 USB2.0 HUB 芯片,提供背部IO 4个USB2.0接口
Realtek RTL8125BG为主板背部IO提供2.5G有线网络接口
Nuvoton NUC126NE4AE 控制芯片
WIFI 6E模块可以拆卸下来,方案是Intel AX211NGW 装机效果
目前手上并没有微星MPG系列白色机电产品,所以我们这里就拿了芝奇幻晶白MD1机箱、皇家盾 CPU水冷散热器水冷,以及皇风royal wind12CM机箱风扇打造成一套白色RGB灯主题主机。
龙盾LOGO其实就是一个RGB灯效LOGO,
纯白配上不同的RGB灯效同样好看 测试平台:
处理器这里我们采用的是Intel最新推出的酷睿第14代处理器i5-14600K处理器,6个5.3GHz高频性能核心,8个能效核心,同时还支持HT超线程技术,线程数量更是达到了20,无论是游戏还是简单的视频制作也是相当轻松。
芝奇 皇家盾 CPU水冷散热器,虽然说散热效能仅是处于主流水平,但拿来压制i5-14600K处理器相信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内部方面选用的是影驰 HOF OC Lab 幻迹S DDR5内存,其规格为DDR5-8000 C38 16Gx2(海力士A-Die版),拿此款高频低时序的内存来考验主板的超频性能是再好不过的了。
测试微星B760M刀锋钛主板采用的是E7E11MS.108U2版本BIOS,属于内部送测的Beta版本,目前官网上仍是100版本,两者之前有些许的差距,所以下面的测试均是针对以E7E11MS.108U2版本BIOS。
同时在性能测试中,我们只在BIOS选项中把处理器核显给关掉,避免影响性能的发挥;同时CPU散热选取的是水冷散热,这样可以让处理器发挥出最多的性能,释放更高的功耗;而内存方面则是读取XMP DDR5-8000 C38,开通自检不过,所以之后的测试我们都是采用DDR5-7200 C38规格来跑。
进入系统之后,我们安装最新版本的MSI CENTER控制中心,然后把所有的驱动更新到最新。 上机测试:
微星B760M刀锋钛主板配合上i5-14600K处理器与DDR5-7200 C38规格内存有着不错的性能表现。
包括7-ZIP、GeekBench测试,以及CINEBENCH 2024测试中,微星B760M刀锋钛主板都能让i5-14600K处理器提供较为稳定的性能表现。
内容创作性能方面表现也是很不错,这一代i5-14600K处理器提升了些许的频率,但是内存频率方向则是可以上升到DDR5-7200上,可以让整机的性能有着更好的表现。游戏
至于游戏方面就是得看大家使用的是什么样的显卡,微星B760M刀锋钛主板提供了一条满血的PCI-E GEN5 x16的插槽,可以支持目前各家显卡厂商顶级的平台,甚至还能支持未来的PCI-E GEN5显卡,或者是扩展设备等。 内存性能测试:
Memory Try It!其实并非首次出现在B760主板上,但是随着BIOS版本、内存颗粒,以及主板芯片的成熟搭配,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自由超频组合在其中,也让玩家们更轻松地搭配不同的内存进行超频。
然而这个Memory Extensio Mode则是可以让内存有着更好的性能表现,Performance Mode就是性能模式,提升整体内存效率;Benchmark Mode则是针对测试而设的;最后的Memtest Mode当时就是为了Memtest烤内存时稳定通过嘛。笔者是建议一般玩家直接使用Performance Mode更好,接下来我们看看Performance Mode开与关两者不同的性能差别。
先来的是JEDEC DDR5-4800频率,当微星B760M刀锋钛主板开启Performance Mode之后,Memory与7-ZIP的测试均有着较为明显的性能提升。
同样的,当内存频率来到DDR5-7200 C38规格后,内存性能提升本随着频率提升而提升,但Performance Mode开启后让内存性能得到进一下的提升。AIDA64 Memory的读取、写入,以及复制性能都已经超过100GB/s,这样的性能表现已经很是喜欢。
当然Performance Mode也不是万能的,内存频率能跑到多少才是关键。于是我们在Performance Mode关闭的情况下,再试一下内存最高频率。受到i5-14600K处理器IMC体质的限制,最终微星B760M刀锋钛主板只能稳定在DDR5-7800 C38规格上,想上DDR5-8000看来是得更换一下处理器,甚至是增加内存电压才行。 烤机测试:
最后当然是烤机测试,利用AIDA64单烤FPU可以快速测试出处理器,甚至是整机是否足够的稳定。烤机25分钟后,i5-14600K处理器的CPU Package温度为 82度,CPU Package功耗为183.49W,CPU Core电压为1.240V。
整个烤机i5-14600K处理器也没出现掉频情况,整机相当稳定。就是烤机温度多少有些高,只能说测试使用的AIO 360水冷效能中规中矩,更换散热会有更理想的温度表现。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微星B760M刀锋钛主板的MOS温度表现也相当出色,最后温度为50度,待机时为35度,搭配i5-14600K处理器使用完全没有压力。
同步我们利用热成像仪进行烤机时的温度情况分析:主板上的MOS监测点温度为50度,而VRM供电部分的散热表面温度为46.4度,温度分布相当均衡,看来加大散热片后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 总结:
对于玩家来说,刚发布的酷睿第14代处理器有着更高的频率,更强的性能表现,是刚需装机不错的选择。能与之搭配的B760精品主板其实并不算太多,恰好微星B760M刀锋钛主板是一款相当好用的主板。供电规格高、散热强、稳定、BIOS易用、M2.安装省心,特殊优化DDR5性能等,这些都是常规主板所不具备的。
当然微星B760M刀锋钛主板可不便宜,毕竟是MPG系列的产品定位更高,性能发挥也更理想,如DDR5内存随便就能上DDR5-7800,若是配合更强的处理器,更合理的设计 ,更高频率不是梦。
B760今年1月正式发售,结合13代i5性价比挺还高的,很多玩家该买的买了,没买的还在纠结,纠结的不是划不划算,而是B760平台选哪个?其实迫击炮和吹雪之争由来已久,两方具有类似的定位和定价,今天老黄来给大家聊聊,这两个板子,我怎么选。在下微星迫击炮MAX,外挂芯片,支持双超,江湖传言:“遇事不决迫击炮”对于游戏玩家来说,主板相当于游戏里的“辅助”,“辅助”的性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左右游戏的帧数。首先说说关于这两块主板对CPU的支持,首先从供电上看,两款主板都布置了12相供电,但是微星B760迫击炮MAX每项提供了75A供电,优于华硕B760-G的单相60A供电,也就是说,理论上在1.4v电压下,微星B760迫击炮MAX每一相能较华硕B760-G多为CPU提供21W功耗。在高负荷的CPU超频中,供电模组也承担了相当大的压力,所以微星在VRM模块散热上采用了全金属、全覆盖散热片,较华硕半金属半塑料的散热片好不少,有人要说了:“啊,B板而已,用不用金属散热片有什么区别,功耗就那么大”。虽然,但是,这一代中端B760都能支持i9睿频发挥,老黄曾经对CPU VRM做的热成像测试中发现,在烤机时,如果没有金属散热片的加持,VRM温度可以接近80度,这时的CPU会因为供电保护性措施而降频,所以供电散热片还是很有必要的。随着功耗的增加,对硬件规格的要求也随着提升,一是接口供电效能,由于在英特尔ATX接口供电规范中对单8pin理论上限为200W左右,实际上为了降低单路负载,厂商会额外增加供电接口,这里微星给主板提供的是2x8pin供电,而华硕则为8+4pin供电。微星B760迫击炮MAX多增加的供电目的何在?难道就是为了让对比的时候纸面数据好看?非也,微星B760迫击炮MAX与华硕B760-G的核心优势之一在于板载了一颗瑞萨 RC26008时钟发生器,所以即便你用i5-13400F这类non-K处理器,也能使用微星B760迫击炮MAX进行超频,而华硕B760-G则只能默频运行。另外,微星B760迫击炮MAX还支持DDR5内存,这也是华硕B760-G所不具备的,以至于微星的B760主板在使用DDR5时,内存超频上限达到了7000+。在游戏性能上,我给微星的评分为:★★★★★,华硕★★★在下华硕B760-G,一颗神级声卡,两根四代X1,人送外号“小吹雪”诶,说到专业用户,华硕B760-G可就不困了,你微星打游戏很能是吧?打游戏能赚钱吗?华硕B760-G在生产力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一般来说,多媒体用户对CPU、内存超频并不感冒,甚至排斥,多媒体影音作业更需要的是可扩展性。首先,华硕采用了2根PCIe 4.0 x1接口,其单口拥有16Gbps速率,该接口既可以使用连接线安排U2固态,又能采用服务器规格的PCIe 4.0 x1规格万兆网卡,主板瞬间变身小HEDT。不过微星B760迫击炮MAX也不惶多让,在传统存储上略胜一筹,SATA接口数量多出华硕2个,主板支持USB3.2 Gen1接口数量也较华硕B760-G多出了2个。除了存储,在音源方面华硕B760-G对专业用户的支持也较微星B760迫击炮MAX更好,声卡方面微星B760迫击炮MAX搭载的是一颗ALC897,优点是功耗低,音质方面听歌游戏没问题。但是华硕B760-G则搭载了S1220A声卡模组,本质上是由ALC1220声卡和ES9023P音频数模转换器组成,支持Realtek Asio调音PCM/DSD解码。在专业性能上,我给华硕的评分为:★★★★★,微星★★★☆我的评价如果我是一个纯游戏玩家的话,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微星B760迫击炮MAX,我要超内存,最差也得开高频XMP,打FPS游戏帧数更高,1% low fps更稳定;如果我是一个专业影像工作者,比如录音师、媒体行业剪辑师,那么我会选择华硕B760-G,这块主板能与自己优秀的音频捕捉设备相互协同工作;而对于一般大部分时间打打游戏,有时候也要剪辑视频的用户来说,微星B760迫击炮MAX也许更契合一些。价格方面,虽然华硕B760-G吹雪仅1400就能入手,看着挺便宜,实际上买不到,微星B760迫击炮MAX这个板子,看着很便宜,实际上入手还能再-50,最重要的是有货,不耍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星b450m mortar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