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使用便宜的耳机会伤耳朵吗听音乐对耳朵有伤害吗?


我国科技人员经过研究,对平均年龄在二十三岁左右的受试者,每天使用耳塞型耳机1小时、1-2.5小时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听阈差异。他提示使用耳塞型耳机可导致噪声性听力下降,特别是在高频区4000赫兹以上明显大于低频区。而使用耳塞型耳机时间越长,听力损害越严重。也有学者报道,常在噪音环境中可引起4000赫兹听力首先下降。 在人们的内耳中有耳蜗器官,学者认为由于长期过量的刺激,细胞组织代谢紊乱,供血、供氧不足,致使末梢感受器受损害,导致噪声性听力下降。 提醒大家一下,在您有高音调耳鸣出现(如蝉鸣、汽笛声、金属声等),需要到医院耳鼻喉科检查诊治,对防止耳聋非常重要。 建议使用耳塞型耳机不要长时间、高音量,以防止发生噪声性听力下降 近年来,在一些戴耳机听音乐的青年人中听力减退的情况已越来越多。这是因为人戴上耳机后,外耳道口即被耳机紧紧堵塞住。高音量的音频声压会直接进入耳内而损伤听力,造成不可恢复的听力损害。? 长期用耳机听音乐,听觉就会出现疲劳、损伤,引起听力减退,人体就会出现烦躁不安、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反应迟钝、异常心理障碍等情况,对身体健康十分有害。? 为此,用耳机音乐应注意减小音量,以柔和不刺耳为宜,而且不要长时间连续收听。有关专家建议:成人每天用耳机不超过3~4小时,青少年因听觉器官还未发育成熟,每天不宜超过1~2小时,以间歇收听为宜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经常戴耳机听歌睡觉对听力有伤害吗?
近期,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数据称,目前全球有约11亿年轻人(12 35岁之间)正面临无法逆转的听力损失风险,个人音频设备音量过大(例如用手机听音乐)是造成风险的重要原因。听力为什么会损失?想要知道听力为什么会损失,就要知道耳朵听到中国声音的原理,简单问题来说就三步:1、声波可以带动城市空气进行振动传入耳道,撞击鼓膜,带动中耳内的听小骨一起使用振动;2、振动系统经过人工耳蜗后带动听毛细胞进行振动,并将该振动转化为电化学分析信号;3、最终听神经将电化学信号传递到大脑,大脑进行理解后“听到”声音。在整个“听”声音的过程中,耳蜗内的毛细胞(不是耳朵毛!)已经成为我们听得见声音的重要助手,我们所说的听力损失,就是这群“小助手”出了问题。如果我们经常听过于具有强烈的声音,耳蜗上的毛细胞之间就会导致受损,慢慢的你就会听不清别人在说一个什么。这个过程是不可逆转的!因为,毛细胞是不可再生的。没有药物可以让它复原。所以,不要把一个耳机音量开到不能过大。多大的声音会让耳朵受伤?1分贝是人类耳朵刚刚能听到的声音,15分贝以下的我们就可以认为它属于“死寂”的了,20-40分贝大约是人类耳边的喃喃细语,40-60分贝属于我们正常的交谈声音,60分贝以上就属于吵闹范围了,而地铁及公交等嘈杂环境声音通常在80分贝以上。但有相关研究显示,戴着耳机听音乐,耳机声音超过85分贝,时长超过30分钟,可能引起暂时性听力下降。每天听超过89分贝的音乐长达五年,每天听一小时会导致永久性听力丧失。应该怎样正确戴耳机?在环境嘈杂的时候,要听清耳机里的声音,需要在环境音的基础上增加6分贝。因此,如果在地铁或公交车上听音乐,很多人会忍不住调高音量来掩盖噪音。此时耳机里的分贝水平至少在86分贝以上。应该怎样正确戴耳机?1.减少耳机使用时间,严格遵循“60~60”原则。所谓“60-60”原则,即:使用耳机时,音量一般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能调至更低最好;连续使用耳机的时间则不宜超过60分钟。成人每天戴耳机不要超过3~4小时,未成年人不超过2小时,并且每次佩戴耳机30~40分钟后,就要让耳朵得到充分休息。2.千万别戴着耳机睡觉。睡眠时难以控制姿势,造成噪音损害,还易于按下耳机,给脆弱的耳朵带来身体伤害。3.不要在嘈杂的环境中听音乐。当你发现在嘈杂的环境中把音量调到60%听不清时,是时候摘下耳机了,然后听只会伤耳朵。4.使用具有降噪功能的耳机。能调至更低最好;尽量用具有降噪功能的耳机,因为主动降噪耳机可以减少听音乐时的噪音影响,从另一方面帮助我们降低耳机音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便宜的耳机会伤耳朵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