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工作原因需要装一台14900K主机,预算有限的情况下,主板有b450m用什么机箱推荐?


2019-12-24 11:57:29
47点赞
158收藏
94评论
又到年末时刻,一年盘点下来朋友公司也有不少收益。趁着新平台发布就计划在升级一下现在的后期平台,当然主要还是为了提升工作效率。毕竟这次更新后X299平台还是蛮有吸引力的,核心更是最高提到16核32线程。当然直接上i9-10980XE压力还是太大,最终选择了i9-10940X这款处理器来感受一下14核28线程在后期设计上带来的提升。毕竟像是Adobe全家桶中的AE、PR一类的软件都更要求多线程能力、内存容量读写一类的。另外作为影视后期公司来讲,除了高性能的处理主机。日常视频素材量也是非常大的,而数据安全也需要进一步考虑。都是通过大容量硬盘存储在主机里也不是非常现实,所以最好搭配网络存储。现在已经有不错的10G网速的网络存储解决方案,所以在选购主板时,主板的网络接口也是考虑的重要一环。有了上述考虑之后我最终确定了如下配置。配置清单:i9-10940X ES 3.30GHz技嘉 X299X AORUS MASTERGeForce RTX 2070 SUPER GAMING OC 海盗船 8G×4 统治者铂金金士顿
500G KC2000系列SSD追风者 P600 冰河白追风者 AMP 750W 金牌全模组酷冷至尊
冰神 P360 ARGB 银色先上装机后的桌面效果吧,不少配置都是按我心愿搭配的。希望给各位一些参考。先来说下具体应用效果吧,本身i9-10940X处理器相比我之前的i9-9900K平台提升还是非常明显的。在同样都是32G+2070S显卡的组合下,在编辑流畅性和输出速度方面的提升都超过50%以上。AE和PR类似都是一款更要求处理器以及内存大小的软件。这样X299平台的优势自然要比Z390平台更加,更强的处理器性能、更多的核心线程数,搭配4通道内存更高的速度表现来讲优势明显也是自然的。实际输出截图也可看到在输出一个AE工程模板的时候,当下的配置并不能全面吃满CPU的所有性能。提升相比i9-9900K基本会被占满的情况好不少。另外附上一些装机效果图,本身打开了前面的静音盖子之后灯光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风道也更好。不知道各位是否对这套生产力平台满意呢?外观展示主板选择的是技嘉 X299X AORUS MASTER (rev. 1.0),当然最吸引我的像是3组PCIe 3.0X4以及5G Base-T万兆网卡支持。此外4通道技术对于后期输出也是十分有帮助的,这款X299X主板依旧采用LGA2066接口,上代 9980XE 同样可以兼容。当然做工也相比之前的X299产品显得更好,供电方面更是支持12相IR数字供电,在散热方面也可以看到更好的散热模块优化。为了更好的散热X299X AORUS MASTER背面还可以看到覆盖较大的铝制纳米碳涂层背板的盔甲来帮助加固以及更好的散热。处理器方面我选择的i9-10940X,相比最*级的i9-10980XE来讲价格更合适。14核28线程设计日常用作后期数框框也是极好的。基本频率3.30GHz、最大睿频4.60GHz,功耗更是165W。不过相比i9-9900K来讲,温度控制上倒是更好些。可能我作为后期用户来讲,除了更佳的处理器性能以及4通道内存之外我更在意的是IO接口部分的设计。一体化的IO挡板是现在高端主板的标配了,可以看到IO挡板上还集成了Q-Flash Plus、CMOS按钮之外,各种扩展接口也十分丰富。网络方面更是搭配了5G Base-T万兆网卡以及AX200 WiFi 6无线网卡,不过并没有提供雷电3扩展还是满遗憾的。PCIe接口方面技嘉X299X AORUS MASTER使用了4条x16长度的插槽,可以满足同时安装4张2槽显卡。最高可实现x16+x16+x8实现,满足用户最高3路或者4路显卡需求。对于需要3D渲染的用户更多的GPU支持自然是极好的。另外这款主板还有三组M.2 SSD插槽,支持最大22110尺寸的SSD更是搭配了散热片来帮助散热。另外一些细节方面像是24Pin采用直角设计,并设计了金属防护罩。日常理线也会更加方便,此外在24Pin接口一侧是前置USB 3.2以及USB-C 3.2接口。此外在散热方面这款主板也考虑良多,整体散热盔甲搭配了6m口径的热管连接。在顶部的散热盔甲部分更是配置了Fins-Array堆栈式鳍片,相比不少主板使用的铝挤散热片,这一设计带来了更多的散热表面积。显卡方面我选择的是GeForce RTX 2070 SUPER GAMING OC 显卡,没有上*级显卡也是由于本身并没有太多的游戏需求。日常工作应用上NV显卡都已经可以很好的支持到后期软件加速、以及三维软件支持。日常空虚玩个游戏2070S也有不错的表现。当然如果预算更多的我还是考虑上2080S或者2080Ti一步到位,毕竟后期软件、三维建模软件都还需要显卡支持的,相比A卡来讲,我是更推荐用户选择N卡。之前上过白色版的2070S显卡,接口方面并没有什么太大差异。有3个PD接口和一个HDMI接口可以方便多屏输出。整体同品牌产品搭配起来我觉得看着也会显得更和谐。固态方面用来做系统的选择了金士顿的KC2000这款SSD,一样支持NVMe协议。采用了东芝96层堆叠BiCS4闪存跟慧荣SM2262EN主控的组合。读取速度最高可达3000MB/s,我我买的是附送Tt定制散热的版本,其中1T/2T版本最高读取更是可达3200MB/s。不过后面实测也发现500G读取也是可达3200MHz的。打开包装就可以看到除了固态之外还有Tt定制的散热片。上下两层设计,相比一般附送的散热片颜值更高一些。散热片安装效果,日常不少主板都附带散热片,虽然效果不一定比这款Tt效果更好,但是视觉效果可能更和谐一下。具体如何选择还是根据各位实际需求吧。这款KC2000长度为2280,下图是搭配散热片的安装效果。非散热片安装效果:内存方面选择是海盗船的32G 统治者铂金套装,当然后期可能还是要换。这个是之前装X99剩下的一套,现在直接拿来用了。本身3200MHz的内存现在用也没什么问题,另外本身就是四通道设计,我觉得用来搭配X299再好不过了。当然i9-10940X最高更是支持256G内存,后期计划是先插满64G算了。本身统治者铂金颜值一直很高,加上套装更是自带内存散热风扇设计使得这套内存颜值非常高。对第一次上手X299平台的用户来讲,内存安装就别太随意了。如果想完整使用4通道和全部内存容量的话需要按要求插入插槽才行。如果想插满的话最好还是8根全部插满。下面就是插满效果,如果你是使用4根一组的话插槽1、3、6、8四个接口才能更好的发挥内存性能。面对*级的性能怪兽来讲,散热方面选择并不能马虎。这里我选择的是酷冷至尊CoolerMaster 冰神P360 ARGB散热器。本身这款冰神P360就是一款*级的360水冷。支持最新的i9 2066、TR4平台设计,大面积的纯铜底座可以更精准的覆盖TR4以及更多接口。打开包装可以看到P360 ARGB水冷采用银色设计,可以一般360水冷的3风扇被设计成了一体式设计。与散热主题采用了一样的配色设计。整体散热都是银色设计的,算是点题了产品名字冰神。感觉这样360一体式水冷如果都能采用三风扇一体式设计的话就好了,我是觉得安装上真的非常方便,而且理线上也更省事许多,只有两根线材需要整理。另外酷冷还为用户准备了ARGB控制器方便用户对灯光进行管理。冷头方面虽然采用银色设计,但是定位也一样设计了酷冷的logo的RGB灯光效果。内部设计了冷热水分层流动设计的双腔体设计,可以更好的提升散热性能。较大面积的纯铜底座可以更精准覆盖TR4以及更多接口,平滑的接触面也可以让散热更加高效。后面实际的安装效果、和散热效果也都非常不错。电源方面考虑整体配置上我选择了一款750W电源全模块电源,电源选择的是追风者最新出品的AMP 系列电源。这款电源采用了海韵专业研发技术,是一款80Plus金牌电源。官方介绍92.86%转化率也是非常不错的。产品电源的名称AMP总让我感觉像是一款狙击步枪一样,本身750W设计也足够满足当下平台的供电要求。毕竟是与海韵合作设计,在背后接口方面也有海韵的影子。可以看到电源自带断电开关、HYBRID电源自带风扇智能Eco模式启动开关,风扇可停转,静音节能。除了全日系电容之外,AMP日常搭配了14CM风扇设计。日常运行风扇噪音控制不错,基本听不到它的声音,另外也不会遇到像是电流声或者啸叫的问题。感觉虽然作为最新的AMP系列电源,整体表现还是不错的,除了我这颗750W的之外还有550W以及650W两个规格可选。全模组设计,只连接系统需要的线材整体也可以更方便理线。当然我是非常推崇全模组电源的,理线方便加上稳定且足够的功率输出都是我最需要的。机箱方面选择的是追风者P600冰河白机箱,黑白双色的全塔设计。钢化玻璃合页侧透设计,日常在静音和风道设计上都有不错的支持,更是可以实现显卡竖插设计,以及双系统支持。最重要本身这款机箱价格也非常给力,我觉得P600会是一款非常值得推荐的全塔机箱了。从前面的装机效果也可以看到在高负载情况下可以取下前面板和顶部的静音盖板来实现更加风道。另外我非常推荐追风者机箱的一个原因就是产品在附件方面非常用心,可以看到一个额外的牛皮纸盒里是全部的包装附件。可以看到附带了4个硬盘支架、显卡竖插设计的固定支架以及螺丝配件盒。在这个价位机箱中这样的附件是少有的。现在京东买的话还送显卡PCIe延长线,本身送一根100多的延长线感觉还是非常划算的。P600这款机箱整体延续了追风者简约的设计,整体外观硬朗。内部结构设计合理,在结构、风道以及走线上都会让用户用起来更加省心。整体结构和追风者518这样的机箱结构相似,但是P600价格也更低一些。对于喜欢全塔机箱的用户来讲,P600或许会是一款不错的机箱。本身前置和顶部的静音盖子采用可拆卸设计,如果需要静音就盖上盖子。如果需要更好的风道取下静音板会有更好的风道。另外采用磁吸附设计,拆卸都非常方便。前置面板一样可以轻松取下,打开后看到内部还有一个防尘网采用磁吸附设计。本身P600前置了两个14CM风扇,最高可装3个14CM风扇或者360MM冷排。此外顶部盖子一样可以拆卸,整体拆卸之后装机也会更加方便。黑白色的外观在大小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在机箱后部一样附带一个14CM的风扇帮助散热。整体这款P600机箱设计感觉十分扎实,整体在安装、风道设计都有不错的体验。本身朋友希望机箱可以有更多的色彩,这里一起拿了追风者的MG系列风神 DRGB幻彩风扇。入手了三个装和单个版本来一起装机。这款风神系列风扇本身支持ARGB神光同步,支持各家主板的神光同步效果,而且价格不贵。风扇本身支持5V 3Pin接口,支持ARGB幻彩灯光控制。在选购的时候需要注意你的主板是否支持。购买3个装的时候会附带一根5V 3Pin转ARGB主板转接线。本身这款MG风扇采用9叶弯刀扇片可以在保证静音的同时帮助机箱散热。风扇内置了12颗ARGB-LED灯珠,灯光效果均匀。三风扇版本附件中有5V 3Pin转ARGB转接线。装机一览:本身全塔机箱安装比装ITX省事许多,如果你就是单平台考虑的话放心大胆的下手即可。当然要想美观还需要注意理线、走线一类的细节问题。日常装机除了电源线的话还有像是风扇线材需要走线,像是前置的3风扇,灯光可以通过5V 3Pin线材相互连接,方便后期灯光效果管理。另外风扇的4Pin供电线安装的时候就要考虑如何链接到主板的风扇接口或者如果像是我选的P600机箱背后更是有PWM Hub可以实现风扇转速的统一管理。另外如果只有CPU一个采用一体式水冷散热的话,可以考虑把冷排放在机箱前部或者顶部都十分方便。安装一体式水冷的时候要要注意水冷管长度问题。这个机箱在安装酷妈的冰神P360一体式水冷的时候,我选择了冷排安装在顶部的方式。三风扇合一的设计让安装上省事许多,只需要固定风扇和冷排即可。另外三风扇共用一组线材分别是4Pin的风扇供电和5V RGB线材两根与冷头线材可以一起接到酷冷专属的ARGB控制器上方便管理。装好主板和散热以及各种风扇之后先点亮看看能否进行系统安装在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这样也可以避免后期遇到兼容性、或者电源线接错的问题导致不能开机一类需要反复拆机的情况发生。另外对于喜欢RGB灯光用户来讲,选购风扇的时候需要注意最好选择支持ARGB灯光控制的风扇最好。这样可以方便后期灯光效果的管理,当然这类风扇一般会比较贵,可以关注一下我用的这组追风者的MG系列的神风SKIRON 风扇。本身价格相比大品牌的ARGB风扇价格低不少,另外实际使用发现灯光效果也还不错,灯光均匀不刺眼、支持主流品牌的灯光控制管理。而且作为风扇来讲本身也可以提供不错的散热帮助,而且噪音小,即便满载也还能接受。
最后附上成品模式一张,日常看惯了黑色的机箱后,这款黑白配色的机箱感觉还是非常好看的。简单性能测试:开头说了不少关于后期剪辑上的实际应用感受了,这里简单跑一下软件测试。希望给大家一些性能方面的测试参考。首先娱乐大师可以查看整体的配置以及测试分数。总得分65W也是一个不错的成绩。CPU方面通过CPU-Z 1.91已经可以查看正确的处理器属性了,测试分数可看到多核成绩8490.2单核531.6。14核的i9-10940X性能还是不错的。整体会是性价比不错的选择了。烤机方面也可以看到在烤机10分钟左右时处理器核心温度在75~80℃上下,可见温度控制的还不错。内存方面,之前也用过X79以及X99平台,深知4通道内存优势。测试也可以看到即便在未开启XMP之前内存在2133下运行读写速度也比Z390下的3200MHz要好不少。在开启XMP之后,内存正常在3200MHz频率下运行后读写速度更是提升不少,读81135MB/s,写69133MB/s。这样的优势是一般双通道内存无法提供的。金士顿KC2000固态的读写速度都有不错的成绩,从测试可以看出本身读取可达3200MB/s,写入可达2000MB/s。作为系统盘来讲这样的性能和容量都是不错的选择。
3D Mark方面测试成绩做了图表希望给各位一个参考,当然这样i9-10940X的处理器在游戏方面并没有太大的优势,但是相比上一代的X299平台的处理器在游戏方面表现已经有了不错的进步。PCMARK10方面成绩5502,常用基本功能7578、生产力6241、数位内容创作9560。游戏性能方面也进行了简单测试,毕竟这套主机主要还是用来工作的。游戏只能算是本身应有的能力而已,实际测试也可看到其性能还是有不错的成绩表现的。选择了两款游戏简单测试给大家一些参考。总结作为生产力工具来讲,最新的酷睿X系列处理器相比之前第九代i9处理器在各方面都更加适合。本身i9-10940X作为酷睿X系列一款中端产品来讲,14核28线程设计,3.30GHz最大睿频4.60GHz虽不及*级的i9-10980XE,但是作为生产力工具来讲会是不错的选择,毕竟价格和性能都更合适些,日常工作用来数框框也很爽。技嘉X299X AORUS MASTER主板作为中高端选择来讲,可以看到在功能、散热以及接口方面都是一款不错的表现。最高支持256G内存,接口方面更是有5G 有线网络以及WiFi6加持。4路显卡设计以及IO挡板的Q-Flash Plus技术都是不错的亮点。当然接口上并未配置雷电3接口以及附件中也没看到额外的M.2固态扩展卡还是让我感觉略微有些遗憾。在选择搭建这样多核主机时选择配件的时候,要比一般游戏主机多考虑一些。像是在散热、机箱选择上。散热方面Intel的*级处理器一直都是发热大户,如果想稳定使用像是i9-10940X这样级别的处理时,在散热上首先要考虑日常能否控制其温度,良好的温度控制才能更好的发挥其处理器性能。比如我这次上手的酷冷至尊的冰神P360 ,这款散热本身外观除了灯光之外并没什么太多花哨的设计,全平台覆盖的扣具准备,即便搭配TR4这样的平台也可以获得较好的散热表现。从实际测试也看到对i9-10940X这款处理器烤机温度控制上也有不错的表现。此外就是在机箱上的选择了,一定要注意机箱风道规划。电源方面不管什么平台,一款合适的电源都是发挥性能的关键。选择的电源一定要满足平台的供电需求,一般都选择这样的高端处理器和平台组合了,电源上一定不能省钱了。建议可以750W起步,1000W也并不算过分。毕竟如果考虑后期升级的话电源预留充足的空间就更好了。以上希望给各位在搭建生产力工具的时候有些参考。技嘉(GIGABYTE)X299XAORUSMASTER主板(IntelX299/LGA2066)4998元京东去购买英特尔(Intel)i9-10980XE酷睿十八核盒装CPU处理器12999元京东去购买技嘉(GIGABYTE)GeForceRTX2070SUPERGAMINGOC3X8G256bitGDDR6吃鸡电竞游戏显卡4399元京东去购买金士顿(Kingston)500GBSSD固态硬盘M.2接口(NVMe协议)KC2000系列629元京东去购买追风者(PHANTEKS)P600冰河白钢化玻璃合页侧透主动降噪水冷静音电脑机箱(可竖装GPU/双系统/调速/3x风扇)1098.9元京东去购买追风者(PHANTEKS)AMP额定750W金牌全模组台式电脑机箱电源(十年质保/可背线/14cm静音Eco风扇/全日系电容)799元京东去购买酷冷至尊冰神P360ARGB银色CPU水冷散热器(I92066、TR4/一体式ARGB风扇)1999元京东去购买小编注:本文作者@glb1031 是什么值得买首席生活家,他的个人自媒体信息为:微博:GLB1031-DDart,微博地址。扶持推广个人品牌是生活家新增福利,更多详细内容请看生活家公告(https://news.smzdm.com/p/26967/)。欢迎大家踊跃申请生活家,生活家中表现优异的用户还将有机会成为『首席生活家』,欢迎有着特别生活经验的值友们踊跃加入生活家大家庭!
CPU是Central Processing Unit的首字母简写,译为“中央处理器”,是电脑的核心部件,相当于人类的大脑和心脏。因此,我们要想选到合适自己使用的CPU,在购买前最好了解一下相关参数。在介绍之前先来张桌面CPU性能天梯图,让大家对CPU现有一个直观的感受!CPU性能天梯图:来源:极速空间桌面端CPU梯图一、CPU选购怎么选?全攻略(一)相关参数1.架构
CPU架构通俗来讲是指CPU的设计方案,是厂商用来区分不同类型CPU新款和旧款的一个重要标志。一般来说,采用新架构的处理器比采用旧架构的要强。部分型号处理器虽然从系列上看是全新的,但实际上却采用了上一代的架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马甲U”,比如轻薄本上的5500U/5700U,看上去虽然是新的锐龙5000系列处理器(采用Zen3架构),但事实上采用的是上一代的Zen2架构,性能比采用Zen3架构的要差。因此,对于采用Zen架构的AMD RYZEN锐龙系列处理器来说:Zen3>Zen2>Zen+>Zen。而在英特尔处理器方面,现在Core酷睿i5及以上的处理器使用的是Rocket Lake架构,而i3、奔腾(Pentium)、赛扬(Celeron)这些入门低端处理器使用的是Comet Lake架构。因此,Rocket Lake(第十一代)>Comet Lake(第十代)>Skylake(第六代)2.主频 睿频 超频CPU主频主要是指CPU的时钟频率,即CPU的日常正常运算工作频率,用Ghz表示,是指1s内所产生的脉冲个数,如上图的3.7Ghz就是至1秒钟之内可以连续产生37亿个脉冲信号。理论上来说,CPU主频数值越大,处理器的单核性能越强(游戏主要考虑的就是单核性能)。通常分为主频、最高睿频和超频,其中前面两种比较常见通常会在商品详情页或规格参数里标识出来。睿频则是指处理器在运行程序时会自动提升10%-20%左右的性能,来保证程序更流畅、更快的运行,而游戏单核性能通常也主要说的是睿频。超频则是超负荷运载,同样可以进一步提升处理器性能,但是超频需要调整电压、电源、散热等各项指标,操作要求较高,风险也比较大,稍有不慎就容易对系统造成破坏,影响机器使用寿命,因此,不太推荐长时间超频使用处理器。对于桌面端的CPU来说,AMD锐龙处理器都是可以超频的,有X后缀表示自动超频,没有的则需要手动超频;英特尔酷睿处理器主要是有K /X后缀的中高端型号才支持超频。3.制程工艺制程工艺主要是指制造CPU时的集成电路精细程度,目前常见的有7nm、12nm、14nm等,通常是数值越小,表示制程工艺越先进,性能越强,功耗和发热也越低。4.核心/线程数主要是指在处理器主频性能提升达到瓶颈的情况下,英特尔和AMD利用超线程技术在小规模修改处理器核心设计,而不用增加额外成本就能大幅度提高处理器的性能。打个比方,核心是厨师,线程是灶,以前由于技术和制造水平有限,所以一个厨师一次只能使用一个灶炒菜;但是现在时代进步技术升级了,一个厨师可以同时用两个灶炒菜了,工作效率一下子就提升上去了。总之,线程和核心数越多,处理器处理视频剪辑、特效渲染、设计制图以及3D建模等多任务运行的能力越强,生产力表现也越好。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台式机还是笔记本对于很多人都存在性能过剩的情况。因此,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六核或八核足以满足日常办公或游戏需要了,非特殊专业工作使用没必要盲目选择更高规格的处理器。 5.三级缓存因为现在CPU的运算速度很快,所以导致内存和硬盘反应速度跟不上,所以需要缓存作为中间缓冲的媒介。将部分数据放到缓存中,这样CPU就能快速调用这些数据,而不用频繁到内存和硬盘上去读取,可以大幅度提升CPU的数据处理能力。缓存目前主要分为3级,一二级容量较小但是成本较高,各处理器的容量差距不算太大,商品详情页一般也不会明确标出来,所以现在常见的是三级缓存。简而言之,在架构和制成工艺相同的情况下,三级缓存容量越大,处理器性能越好。6.TDP功率TDP功率主要“W(瓦)”表示,可以从侧面反应处理器性能的强弱,理论上来说,性能越强,发热和功率就越大。但是这个不绝对,因为处理器要发挥强大的性能,散热设计也要足够优秀,否则容易降频。7.接口和主板CPU需要通过接口安装在主板上才能正常使用,目前英特尔和AMD两家主流的处理器都是针脚式接口,但是又不尽相同,12代酷睿以 LGA 1700接口为主,主要适配600系列主板,如Z690、B660、H610之类的。十代、十一代英特尔处理器以LGA-1200接口为主,不同系列的处理器搭配不同的400、500系主板,相对较为复杂些。下图是英特尔处理器不同型号推荐的主板搭配情况,大家可以对照一下。AMD锐龙处理器的情况就好选择很多,主要以AM4接口为主,主板搭配以B550,A520,X570,B450为主。8.盒装和散片盒装CPU和散片各有优势,更看个人选择。盒装CPU的优点是保质期长,一般是保修3年;正品率高,不大容易买到二手货;大部分产品自带散热风扇,用户不用再单独购买散热器;缺点是通常比散片要贵500元左右,散热表现不够单独购买的散热器好。散片的优点是价格便宜,就算加上单独购买更好散热器的钱,整体价格比盒装要划算,性价比高;缺点是质保时间偏短,只有1年;产品质量没有严格保证,容易买到二手产品。因此,考虑到质保和品控的话,预算充足建议优选盒装CPU。(二)CPU品牌目前常见的CPU主要有两大生厂商,英特尔(Intel) 和AMD,其中Intel以酷睿系列为主,AMD以锐龙系列为主。(下面的处理只针对桌面端)1.英特尔桌面处理器型号区分以“ i7-11700KF”为例,横杆前面的字母数字表示系列,一般数字越大,型号越高级,i3表示低端入门,i5表示市场主流,i7表示高端,i9表示发烧旗舰;横杠后面的两个数字表示代数,数字越大,表示型号越新,“11”表示11代CPU,“10” 则是第10代;数字“700”表示SKU值,数字越大,性能越强;没有后缀的表示支持核显;F表示不含核显,需要独显;K表示支持超频;KF表示不含核显可以超频;X/XE表示高端专业处理器。2.AMD桌面处理器型号区分以“R5-5600X”为例,规则和英特尔类似,横杆前面的字母数字表示系列,一般数字越大,型号越高级,R3表示低端入门,R5表示市场主流,R7表示高端,R9表示发烧旗舰,线程撕裂者表示顶级旗舰;横杠后面的第一个数字表示代数,数字越大,表示型号越新,“5”表示第五代CPU,“3” 则是第三代;数字“600”表示SKU值,数字越大,性能越强;后缀“X”代表可以超频,“G”代表自带核显。(锐龙桌面CPU都可以超频)…………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无论是桌面端还是移动端,处理器市场都是英特尔Intel一家独大,长期把持着垄断地位,而AMD不过是给Intel做代工生产而已。但事情在2017年终于出现了转机,这一年,AMD Ryzen锐龙系列处理器横空出世,凭借低功耗和多线程的优势,锐龙处理器迅速闯出一片天,成了AMD起死回生的关键。因为英特尔长期的市场优势,所以锐龙处理器最初主要以以性价比为重要卖点,同等价位下要比酷睿处理器便宜一些。二、高性价比CPU处理器推荐(不同时段价格会上下波动,以卡片实时显示价格为准!!!)1、12代酷睿桌面端系列12代酷睿桌面端系列相比以往最大的变化是首次在PC端采用混合架构设计,由性能核心(Performance Core,简称P核)和能效核心(Efficiency Core,简称E核)构成,也就是俗称的“大小核”设计,不过i5部分型号只有性能效核,没有能效核,i7和i9全系都有性能核和能效核。(i7-12700K示意图)12代酷睿桌面端均支持DDR5 4800以及DDR4 3200内存,理论上D5内存可以提供更多的带宽和容量,但是现在D5内存价格依旧过高,而且内存延迟也高还需要优化一段时间,所以考虑性价比现在更推荐选D4内存,D5留着战未来;也支持PCIe 4.0、PCIe 5.0硬盘,但是现在PCIe 4.0也还没有完全普及,PCIe 5.0估计要2022年5月、6月以后才上市,适用的机型也相对较少,同样是战未来。总的来说12代酷睿牙膏挤得有点多,现在压力来到AMD身边。1000元左右通常来说,日常家用办公、直播网课、影音娱乐、玩一些不太吃配置的游戏,选择入门级别的CPU就够了。Intel主要是酷睿i3系列,AMD则是锐龙R3系列,不过现在锐龙R3入门CPU(如自带核显的3200g/3400g)很难买。①i3-12100F ②i3-12100
这两款算是12代酷睿桌面端的入门级CPU,都是4核8线程,主频、睿频、三缓之类的重要参数是一致的,也就意味着二者整体性能实际上没有多大差异。最大的区别在于i3-12100自带UHD 730核显,不需要独显配合就可以满足日常办公,以及用来应付英雄联盟、穿越火线、CSGO等常见网游的需求,热设计功耗也多了2W;而i3-12100F价格更加便宜实惠,但是需要加装独立显卡才能正常工作。1500元左右①i5-12400F ②i5-12400
这两款也是目前1500元价位主流CPU,6核12线程,适合需要玩大型3A游戏,有视频剪辑、建模渲染、动画制作等用户选择。两者整体性能相差不大,区别同样是i5-12400自带UHD 730核显,可以不用显卡独立办公,价格要贵一点点;i5-12400F则需要独显配合才能正常使用,价格要稍微便宜一些。两款都比较适合搭配RTX3060独显+B660主板+D4内存。2000元左右①i5-12600KF ②i5-12600K
i5-12600K/KF这两款都是10核心(6大核4小核)16线程的设计,它俩可以看做一个分水岭,在这以下的处理器阉割掉了能效核(E核),只有性能核(P核),i5-12600KF及更高的i7、i9系列才具备性能核和能效核两种核心,整体性能进一步提升;此外还可以进行超频,进一步发挥处理器极限性能(但不建议经常超频使用,可能会影响质保),总的来看在12代酷睿系列中性价比挺高。两款区别在于i5-12600K带UHD 770核显;i5-12600KF没有核显需要搭配独显使用。2500-3000左右①i7-12700F ②i7-12700
③i7-12700KF ④i7-12700K i7-12700系列四款相同点:都是大小核设计,12核20线程,8个大核4个小核,三缓都是25MB等,整体性能更强悍。四款主要差别主要在主频/睿频、功耗设计、是否支超频以及核显上:i7-12700/F两款主频2.1GHz、最高睿频4.9GHz,基础功耗65W,最大功耗180W,不支持超频;i7-12700KF/K两款主频3.6Ghz、最高睿频5GHz,单核性能更加出色,基础功耗125W,最大功耗190W,支持超频;带后缀F的不支持核显,其它两款自带UHD 770核显等。从整体表现看,i7-12700K支持超频、自带核显,理论上更值得选购;但是实际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价格便宜一点的不支持超频、没有核显的i7-12700F也足够大多数人办公和游戏使用了,当然,前提是你有额外的独显。4500以上i9系列就适合预算充足的重度游戏发烧友,或者对处理器性能有专业要求如设计之类的生产力用户了选择了,毕竟处理器、显卡、内存、主板、散热之类的一套搞下来没个一万五保底恐怕搞不下来。①i9-12900KF
②i9-12900K
③i9-12900
④i9-12900KS i9-12700系列四款相同点:大小核设计,16核24线程,8个大核8个小核,三缓都是30MB等更加适合预算充足的生产力用户等。四款主要差别主要在主频/最高睿频、功耗设计、是否支超频以及核显上:i9-12900K/KF两款主频3.2GHz、最高睿频5.2GHz,基础功耗125W,支持超频;i9-12900主频2.4GHz、最高睿频5.1GHz,基础功耗125W,不支持超频i9-12900KS主频3.2Ghz、最高睿频5.5GHz,基础功耗150W,支持超频;带后缀F的不支持核显,其它三款自带UHD 770核显等。因此,这几款中比较推荐支持超频、自带核显的i9-12900K,价格相对i9-12900KS要更便宜一些,新发布的i9-12900KS其实属于秀肌肉类型的处理器,性能够优秀,价格也够贵,更加适合预算过四万以上的尊贵大佬选择。2、AMD锐龙桌面端系列 就像前面说的,12代酷睿桌面端牙膏挤得有点多,这次轮到AMD锐龙系列难受了。1000左右①R5-5500
R5-5500是2022年4月份上市的新品,从规格来看实际上就是R5-5600G阉割了核显、降低了0.2Ghz睿频的版本,两者整体性能差距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如果手里还有显卡或者不介意淘个二手显卡,价格R5-5500便宜一些的反而更香些。1500左右 ①R5-5600G
②R5-5600X
这两款锐龙5000系列处理器,采用了Zen3架构和7nm制程工艺,6核12线程,两者的主要差别在三级缓存和是否支持核显上。三级缓存上:R5-5600X是32MB,而R5-5600G的三级缓存是16MB,因此理论上来说R5-5600X的CPU效率要更高。核显上:R5-5600G自带核显,不用单独加装显卡也可以独立完成日常办公以及玩守望先锋、堡垒之夜这类主流网游,搭配高端显卡它同样也可以玩大型3A游戏,是个多面手;而R5-5600X不支持核显,需要独立显卡配合才能点亮屏幕。两款都能很好的完成渲染、3D建模、后期剪辑、广告创意等多线程多任务生产力工作。因为R5-5600X三缓更大为32MB、且支持PCIe 4.0,因此更利于处理器性能发挥、硬盘读取速度更快,运行更流畅,理论性能要强5%-10%左右,游戏差距更大,因此手里有显卡更推荐选这款;手里没有显卡的话也可以选R5-5600G顶着,因为它不需要独显也能保证日常办公和轻度网游需求。2000元+①R7-5700X
②R7-5800X
5700X也是2022年4月上市的新品,看规格也是5800X的翻版,都是8核16线程,32MB的三缓,只不过5800X多了0.1Ghz的睿频,但在TDP方面,AMD做了明显区分,5800X是105W,5700X则缩至65W。不打开PBO(用来解锁功耗限制)的情况之下,5800X性能要强10%左右;在打开PBO的情况之下,两者实际性能差距不大,因此两款之中二选一的话新出的5700X要更划算些。③R7-5700G
这款同样是8核16线程,但三缓有缩至16MB,自带Vega 8核显,理论游戏性能比5600G强5%-10%左右,不依赖独显就能支持日常办公,同样是兼顾主流网游和日常办公。适合对于核显性能、常规网游以及生产力都有一定需求的用户,是过渡阶段不错的选择。但是如果后期打算上独显,那还是建议选5600X、5700X之类的。3000+以上 R9-5950X R9-5900X
这两款算是锐龙5000系列桌面端的旗舰处理器了,R9-5900X是12核24线程,最高睿频4.8GHz,三缓64MB;R9-5950X则是16核32线程,最高睿频4.89Hz,三缓64MB。理论上,5950X整体性能要比5900X强15%-20%左右,实际游戏表现两者相差不大;但因为5950X核心线程数更多,在极致生产力表现方面更加出色,同样也更加适合有大型设计需求的专业用户。小结:如果是打算过渡使用,手边没有独显或者以后不加购独显的话,生产力用户或日常办公、常规网游使用的话建议选AMD R5-5600G或R7-5700G两款有核显的处理器,核显性能比Intel核显性能更强;i5-12600K性能超R7-5800X,i7-12700K性能超R9-5900X,考虑到其实没有那么多人会对处理器有这么高的要求,i5-12600K其实更符合广大DIY用户的选择,购买CPU预算在2000价位段选这款是不错的选择。1500左右价位段,12代酷睿这边12400/F都是不错的选择,功耗更低、游戏性能更稳定;锐龙那么则主要是5600X,性能上和12400/F没有太大差距,功耗上要稍微高一些更费电。总之就是这三款的板U套装价格相差不大时,谁便宜选谁。三、总结总之,今年的DIY市场前景依然不太乐观,显卡供应少溢价还高,许多人等了一波又一波,显卡价格虽然没有上半年那么畸高,但是正常价依旧很难买到,连带其它相关产品价格如CPU的价格也是高低起伏不定,供应不充足现在购买台式机处理器优选锐龙系列和酷睿系列的,其它如赛扬、奔腾、速龙之类老旧处理器就别选了,而且在有货的情况下更推荐选锐龙5000系列的处理器,性能更强呀~~~你要是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启发的话,记得评论、收藏、点赞随便来一个呀~~~给各位笔芯,啦啦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b450m用什么机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