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5 5600amd原装散热器器和4热管散热器哪个好?


2018-02-14 18:44:02
315点赞
442收藏
178评论
一、本篇语本文科普:什么是APU?简单说,APU就是AMD推出的集成了核心显示单元的CPU产品。当然,其意义并非如此简单,但对于普通消费者可以这么理解。早在去年AMD新架构CPU锐龙RYZEN系列发布之际,锐龙架构APU的传闻就络绎不绝,喜大普奔,AMD新一代APU RYZEN 5 2400G、RYZEN 3 24200G 终于在2018年2月12日上市了(京东2月12日晚10点开始预售,为期10天)。在锐龙APU正式上市之前,我通过行业内的朋友在预定了这两款产品,并且在第一时间到手,提前体验了锐龙APU的性能,并且以最快的速度写了这篇文章来与各位网友分享。因为并不是首发评测,为了各位网友能看到一个味道不一样的锐龙APU评测我在流程上做了一些调整,和平时先开箱不一样,这次先给各位看张图:光看表格可能不是特别直观,下面把平均帧率归纳一下再做一个直观的对比(灰色的是GT1030,白色的是AMD Radeon Vega 11 Graphics):通过柱状图我们可以看到AMD Radeon Vega 11 Graphics (RYZEN 5 2400G)除开守望先锋(巫师3输1fps忽略不计)输给了GT1030,其他的游戏测试都已经超越了GT1030。看上去在游戏中AMD Radeon Vega 11 Graphics 已经获得了巨大的胜利,那么理论测试中,GT1030与AMD Radeon Vega 11 Graphics 是不是也有差距呢?继续看下图↓嗯,是的,AMD Radeon Vega 11 Graphics在理论测试中依旧全面超越GT1030,理论性能最大提升更是高达423%(当然,这个测试项目对于游戏玩家来说并不重要)!但是这样的对比足以让人无比兴奋,让后高呼买买买。但,各位请冷静,接下来我们再看一组数据:看到这里,一定很多人就纳闷了,为什么有两个不同的成绩单呢?而且第二个套数据中,RYZEN 5 2400G(AMD Radeon Vega 11 Graphics )明显被GT1030吊打!这到底是几个意思?各位不要慌,之所以有两张“成绩单”是因为我分别用了两个不同的“姿势”去跑RYZEN 5 2400G,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两种状态下,R5 2400G的核心显卡 AMD Radeon Vega 11 Graphics 有了30%-40%左右的提升↓相信有很多朋友就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听说AMD锐龙APU价格公道,性能不错,可以省下一张买显卡的钱,甚至可以吃鸡!但是买回家之后却总感觉比别人口口相传的性能少那么一些,为什么回是这样呢?这篇文章或许能为您解开谜团!同时也能给准备购买AMD 锐龙 APU的消费者一些搭配、设置上的建议,让锐龙APU物尽其用,不冤枉花每一分钱。OK,下面正文开始。二、AMD Ryzen 5 2400G 开箱其实我知道,有一些对DIY并不了解的观众必然还是一头雾水,也许根本不知道RYZEN 5 2400G是啥,Radeon Vega 11 Graphics是啥,下面就让我们先请出本文的主角——AMD 锐龙 RYZEN 5 2400G 处理器!这让我们先来看看这款处理器的基本参数,RYZEN 5 2400G 集成了CPU与GPU(核心显卡)两个处理单元,其中CPU部分为4核心四线程,主频3.6GHz 单核心最大加速频率为3.9GHz,超过了同价位的RYZEN 5 1500x,和1600X与1800x的主频类似,可以看作为1500x的提频版,但三缓方面相比1500x有了缩减仅4MB,甚至比RYZEN 5 1400 8MB还小4MB,不过对于游戏用户来说,三级缓存并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并没有太大影响。RYZEN 5 2400G GPU(核心显卡)部分使用的是AMD最新的和VEGA架构,型号为AMD Radeon Vega 11 Graphics,默认主频为1240MHz,拥有11个CU单元,和CPU部分一样使用的是14NM工艺制程。(因为测试驱动与GPUZ有冲突,所以这里就用CPUZ的显卡页面代替)RYZEN 5 2400G随机附带了一个散热器,包装上有小改动,其他区别不大,这个散热器在默认频率下使用没有任何问题,甚至可以让GPU提升到1500MHz,也不会有过热的情况,因为现处冬季,夏季情况如何暂时不好做定论。OK,其他废话不说了,各位直接看图↓AMD 锐龙 5 2400G 处理器搭载Radeon RX Vega11 Graphic 4核 8线程AM4接口 3.6GHz 盒装1299元京东去购买值得注意的是,无论RYZEN 5 2400G还是RYZEN 3 2200G,内部导热已经从钎焊变成了和INTEL 酷睿一样的硅脂,但我在我测试中,RYZEN 5 2400G的散热压力并没有比钎焊的锐龙有明显的感觉,直到我看见其他评测才得知这一情况。在测超频时我使用的是一个6热管的风冷散热器,稳定运行4.0GHz无压力,可能是因为室温在15摄氏度左右,我一度稳定运行4.1GHz也没有出现过热。三、其他参测配件在介绍本次测试的主板前,我要先为各位介绍一下本次测试的其他硬件,这些硬件中有一些将对RYZEN 5 2400G的性能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内存:GSKILL TRIDENT Z RGB 4266 在去年初代锐龙发布之后,对非BDIE颗粒内存兼容性的问题让许多消费者望而却步。BIOS不断更新之后,锐龙CPU主板对内存的支持已经有了不小的改善,对于受众群体来说,基本上已经不需要担心。实测,本人的DDR4 3200 C16时序的非BDIE颗粒芝奇·幻光戟内存,在许多主板上(我自己实测:ASUS TUF B350M-PLUS GAMING,BIOSTAR X370I-GTN,ASUS ROG STRIX B350-F/X370-I GAMING,ASUS ROG C6H/C6E等)已经可以稳定运行在DDR4 3200的频率上,甚至有一些可以XMP(D.O.C.P)直接超频运行。在使用 芝奇·烈焰枪(FLARE)DDR4 2400内存时,大部分主板可以直接XMP(D.O.C.P)稳定运行,有些甚至可以超频至DDR4 2666使用,甚至在单通道时(MSI B350 Tomahawk)可以到底DDR4 2933的频率使用。P.S.内存也存在体质问题,内存能否超过标称频率运行,需要考虑内存、主板、以及两者固件与设置等因素,并非必然。我这次使用的是来自芝奇的幻光戟 DDR4 4266的高频内存,为的是能运行在更高的频率,以检测APU的最大性能提升,但是非常遗憾,我准备的三款主板,所有都戛然而止在DDR4 3200(不过这些主板标称支持的最大频率也就是DDR4 3200)。这一点相比INTEL平台还是稍逊一筹,Z370主板支持到4000频率的可是大有人在。所以选择锐龙平台最多只用考虑DDR4 3200频率的内存即可,建议选择芝奇幻光戟的DDR4 3200 C14的内存,这款内存使用的是BDIE颗粒,与多主板兼容,如果觉得比较贵,也可以试试其他品牌,或者看看其他评测是否能在锐龙主板上运行在DDR4 3200的频率,若是可以,也是能选择的。G.SKILL F4-4266C19D-16GTZR Trident Z RGB Series 16 GB (8 GB x 2) DDR4 4266 MHz PC4-34100 CL19 Dual Channel Memory Kit - Black with full length RGB LED light bar2322.15元亚马逊中国去购买百科G.SKILL 芝奇 幻光戟系列 DDR4 3200频率 16G(8Gx2)套装 台式机内存 Trident Z是芝奇旗下的旗舰系列,定位高于Ripjaws,Trident Z RGB则是2017年推出的带灯款内存条产品,中文名幻光戟。这款为Trident Z RGB的16GB套装,含两条8GB条,288-Pin台式机规格。DDR4 3200MHz频率,支持英特尔的XMP 2.0技术,可一键超频,最高可超频至4266MHz。在1.35V电压下工作。自带RGB灯光,可以通过配套软件来调节灯光效果。 值156 点评0 原创17 好价16去购买查看详情2、硬盘:PLEXTOR M8SEG 256GB & PLEXTOR M8VC 256GB 这款固态在我的文中已经多次出现,这里我就不多说了,浦科特固态硬盘价格不便宜,但是靠得住,如果讲究性价比,我个人不推荐,但是要稳定与性能,浦科特还是有一技之长。M8SEG这款固态已经上市有一年了,据说M9马上就要上市,虽然我估计性能差别不大,但是也是值得一等,万一有惊喜呢。百科浦科特(PLEXTOR)M8SeGN 固态硬盘 256G M.2 NVMe(带散热片)在COMPUTEX 2017(台湾国际电脑展)上,浦科特推出了全新的NMVe通道的M.2接口SSD系列M8SeG系列,定位高端,旨在恢复。M8SeG提供提供128GB/256GB/512GB/1TB四种容量,外观方面采用流线动感设计,拥有不错的散热性能,还获得了IF 2017设计大奖。配置方面,M8SeG基于Marvell 88SS1093主控,搭载东芝15nm TLC颗粒+512MB LPDDR3缓存,可提供 2450MB/s读取,1000MB/s写入,4K随机读取最高为 210,000 IOPS,写入 175,000 IOPS。虽然降级采用TLC颗粒,但经过严格质量测试,拥有150万小时MTBF保证,最高版本提供6400 TBW总量,提供3年质保。 值34 点评0 原创12 好价13去购买查看详情 这款固态在之前测试A10-7890K时当作系统盘使用,为了进一步消除瓶颈,这次将作为软件盘使用。这款硬盘使用64层3DNAND东芝颗粒,以及SMI SM2258主控,标称读写速度为560MB/S与520MB/S。售价低于600元,比二线同类型固态要贵100元左右,性价比一般,但冲着漂亮的红色与浦科特的品牌,相信也有不少消费者会买账。浦科特(PLEXTOR)M8VC 256G SATA3固态硬盘588元京东去购买3、散热器:Coolermaster MasterAIR T610P & AMD Wraith Max 本次测试将用到两款散热器,其中一款就是来自酷冷至尊的Coolermaster MasterAIR T610P,这款散热器为6热管,因为本次测试涉及超频,一开始有些担心,如果扛不住准备上水冷,但可能时冬天的缘故,室内气温在15摄氏度左右,用这款散热器让APU(4.1GHz+1600MHZ)双超并没有出现过热的情况。这款散热器有RGB属性,这也是他为什么能卖到299的原因,虽然价格相比普通6热管散热器贵处将近一般,但它的外形酷炫程度还是可以撑得起这个价格。酷冷至尊(Cooler Master)T610P CPU风冷散热器(支持I9 2066、AM4/6热管/12CM双风扇/同步4大板商RGB灯效)299元京东去购买第二块散热器使用的时来自AMD的Wraith MAX散热器,这款散热在之前的部分文章中也出现过,纯铜底+四热管表现尚可,这次使用完全是迫于无奈,欲知原因,后面再和各位解释。 AMD Wraith MAX 散热器476.16元亚马逊中国去购买4、电源:ANTEC EDGE 750 其实APU只要+12V足200W以上的电源就可以满足,并且超频无忧,750W电源过剩严重,但是我手上暂时方便使用的就这款,其他电源都要拆箱或者开封。电源就不多说了,和性能没有关系。Antec/安钛克EDGE750 额定750W 全模组静音台式机电源 支持双CPU999元天猫精选去购买OK,参测得硬件就介绍完了,下面我们单独来说说主板四、三张参测主板本来为这次测试我准备了一张TUF B350M-PLUS GAMING主板,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又入手了技嘉的AB350N-GAMING WIFI,但又因为一些原因,无奈入手了华硕ROG STRIX B350-F GAMING最终完成了对RYZEN 5 2400的测试。至于是什么原因,下面我们慢慢的说。1、华硕 TUF B350M-PLUS GAMING 华硕 TUF B350M-PLUS GAMING 我之前折腾1500X时入手的,价格在500左右,这个价格符合APU受众群体定位,若没有极限小机箱需求话,华硕 TUF B350M-PLUS GAMING 凭借其不错的超频能力,以及内存兼容性,是不错的性价比之选。正因如此,它成为了我本次测试的选择。在一开始的测试中,华硕 TUF B350M-PLUS GAMING 刷了最新的BIOS后理论测试与游戏测试都没有出现任何状况,甚至在CPU超频到4.1GHz(1.45v),GPU超频到1600MHz(1.4v)时,跑任何理论测试都没有问题,直到测试在超频状态下测试游戏时发生了问题。只要时在超频状态下,无论运行什么游戏,都会出现间歇性掉帧卡顿,后来经过观察发现,在卡顿时CPU与GPU的频率都有严重的下降,CPU下降至500MHz,GPU下降至200MHz,并且游戏运行时间越长,这种现象就会出现的越频繁。一开始我以为是测试驱动的原因,后来经过与多位DIY大神的交流,终于了解到是主板本身的一个设定的问题。简单的说,就是主板本身有一个功耗墙,当RYZEN 5 2400G 触及到这个功耗时,就会降频,这个问题在之前的锐龙CPU上并不会出现,但因为新锐龙APU多了一个集显单元耗电,所以这个功耗墙就非常容易触及了,这个问题应该会在后期的BIOS更新中解决,截至发文日期(2018-02-13),我从国外网站上获取到了华硕 TUF B350M-PLUS GAMING 最新的3804测试版BIOS,但因为时间缘故,我准备留在下篇文章再来测试看看是否修复了这个问题,本次测试使用的BIOS时中文官网最新的3803版本。百科ASUS 华硕 TUF B350M-PLUS GAMING 主板 这款17年9月份新上市的TUF B350M-PLUS GAMING主板,支持锐龙AMD Ryzen处理器,采用MATX紧凑小板设计,兼容高频DDR4内存,其保持了在TUF特种部队系列主板稳定可靠、坚固耐用的基础上,增加了电竞增效元素。该主板采用黄色点缀,尾部I/O和供电覆盖大量散热模组和遮罩,而南桥散热片显得非常迷你。采用TUF军规级用料,相比传统用料耐高温,寿命长达3倍,温度更低,而且拥有智能防护处理,抗浪涌,过压,过电流等。用料方面,配置4+2+1相DIGI+VRM全数字供电,交由单8PIN EPS外接辅助供电,其中一条PCIE还有金属加固防磁处理。配置方面,基于MATX板型(244x244mm),搭载B350芯片组,AM4插槽支持Ryzen“锐龙”3/5/7系列处理器,配置4条DDR4-3200MHz内存(最高64GB),4个SATA 3、单M.2以及PCI-E3.0(X16),PCI-E2.0(X4/X16)和PCI-Express2.0(X1),支持双路AMD CF交火方案。尾部I/O扩展包括PS2键鼠,千兆LAN(Reltek RTL8111H),2个USB3.1 GEN.2,4个USB3.1 Gen.1,2个USB2.0,8ch高清音频(Realtek ALC 887),VGA+DVI-D+HDMI视频输出。 值18 点评0 原创4 好价26去购买查看详情在测试的一开始,我用了自带的散热器,小超一下还是可以的,但是不建议大幅度超频的玩家使用。在更换散热器时,再次遭遇了原装散热器的尴尬,CPU直接粘在散热器上无法自拔,这个时候就要小心翼翼的将CPU推出散热器的边缘,避免硬拉损坏针脚。2、技嘉 AB350N GAMING WIFI 因为华硕 TUF B350M-PLUS GAMING 超频时游戏降频掉帧的BUG,让我无法完成游戏部分的测试,经过了解,我朋友使用其他型号主板,并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再三确认后,我准备另外准备一款主板来完成测试。这次我想入手ITX主板,因为考虑锐龙APU的一些消费者,一定是想组建一套轻度游戏小钢炮的,因为华硕的X370-I B350-I都没有视频输出接口,一线厂家中就只有技嘉的AB350N GAMING WIFI可选了,其实映泰、华擎也又小板,但是我看因为国外锐龙APU送测的都是使用的这款技嘉AB350N GAMING WIFI(还有微星的B350ITX,国内未上市)想着能送测的主板应该没问题,所以我就选择了技嘉 AB350N GAMING WIFI ,一到手就把BIOS刷到了最新的T20H版本。百科GIGABYTE 技嘉 AB350N-Gaming WIFI 主板 (AMD B350/Socket AM4) 值12 点评1 原创2 好价0去购买查看详情BUT,当我上机测试的时候又出现了一些问题。这款主板我在入手的时候忽略了散热器与内存尺寸的兼容性,在安装了T610之后发现它会干涉到幻光戟内存,虽然强制安装好了内存,但是开机会有不稳定的现象发生,所以没办法我更换了AMD Wraith Max散热器。由于AMD Wraith Max散热器偏弱,测试时有死机的情况,个别测试和游戏无法通过测试,虽然在测试正常的游戏中并没有降频、温度过高的现象……最终,我尝试把CPU主频降低到4.0GHz,再进行测试则一切顺利。除此之外,我还发现了技嘉 AB350N GAMING WIFI 与华硕 TUF B350M-PLUS GAMING截然相反的一面,之前华硕 TUF B350M-PLUS GAMING是在超频的时候会出现降频的现象,然而技嘉 AB350N GAMING WIFI 在默频的时候出现了降频的现象,但只要超频,这个现象会马上消失。在与朋友交流后我们猜测,这个问题有可能与华硕的类似,只不过在默认状态下技嘉 AB350N GAMING WIFI 对功耗的控制更低,所以造成2400G功耗撞墙降频,一旦超频,技嘉 AB350N GAMING WIFI 则会把功耗墙解锁,降频的问题迎刃而解……相信这个问题在后期的BIOS应该也会得到解决,但此时此刻,我依然没有办法完成我的测试……3、华硕 ROG STRIX B350-F GAMING 我朋友这次和我一起入手了APU,他用的就是B350F,没有发现像我说的和TUF一样的问题。当初我考虑到这款主板的大小与售价,感觉并不适合APU,所以首选与备选都没选择(关键是省钱……)。但,此时此刻,我也只能寄希望与华硕 ROG STRIX B350-F GAMING 这款号称最强的B350芯片组主板了……B350F我之前1800X平台使用过,后来与1800X一起出了二手。着急用,借是借不到了,本地二手要700多,还不如买新的,但这个时候电脑城放假,快递停运……我只能选择JD,不过还好,长沙本地仓有货,次日到手,与此同时最新3804测试版BIOS国外玩家论坛放出,刷新后一切正常……顺利完成所有测试……再也没有“稀奇古怪”的事情发生……百科ASUS 华硕 ROG STRIX B350-F GAMING主板来自值友“嘤嘤嘤樱桃”:ROG STRIX B350-F GAMING主板属于ROG STRIX猛禽系列,拥有ROG败家之眼的血统,算是当下最强的B350主板之一。采用ATX大板型设计,拥有8相供电,1个M.2插槽,2个USB 3.1 Gen2接口,扩展性不错。支持AURA SYNC神光同步,并板载2个AURA RGB灯带接针,可以与其他支持同步的显卡、键鼠、内存和机箱等联动,实现灯效一体化。此外,拥有电竞网络、电竞提速、电竞守护、电竞快速互联、电竞音效等特有电竞增效技术。这款主板板载SupremeFX S1220A 高清晰音频芯片,提供120dB 信噪比(SNR) 的音频输出。搭配Sonic Studio III智能音效管理软件以及Sonic Radar III声波雷达3代技术,采用Intel I211AT千兆网卡,加上LANGuard 网络安全保护和GameFirst 游戏低延迟,有效打造流畅网络环境。拥有SafeSlot高强度显卡插槽,一体注塑,金属骨架,焊点增强,可为显卡提供优异的支撑和防护能力。 值34 点评1 原创3 好价23去购买查看详情好货不便宜……但话说回来,APU本省就是为了节约装机成本或减小机箱体积而存在的产物,B350F绝对不是首选,期待其他合适的主板BIOS的完善,以及AMD驱动的完善,届时APU将会有更多的选择。四、AMD Ryzen 5 2400G 性能测试OK,下面就进入性能测试环节,其实与其说是性能测试环节不如说是性能对比环节,本章节各位将会看到我没日没夜的测试与归纳的一片数据,一来为各位展示RYZEN 5 2400的性能,二来为各位分析如何挖掘新一代APU的潜力。P.S.因为双通道内存对APU的提升一直以来都是巨大的,所以这里我就不再测试单通道内存的性能,同时我也不建议APU上单通道内存,如果是这样不如不买APU。下面我们就先来看看高低频率对RYZEN 5 2400G的影响。1、内存高频VS低频(TUF B350M - PLUS GAMING 完成)CPU:GPU:游戏:各位可以看到我在表格中只展示了2133和3200两个频率的参数对比,那么其他频率的表现如何呢?因为考虑到篇幅,我这里不会再对其他频率的成绩进行展示,但是我在此可以告诉大家结论。内存频率对CPU性能的影响是极个别的,从低频到高频,性能提升非线性,无需过度追求内存频率,但是内存频率对于GPU性能的影响是普遍存在的,从低频到高频,性能提升非常线性,个人判断,如果不是在3200频率戛然而止,GPU的性能应该会随着内存频率的提升继续提升。从测试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内存提升到DDR4 3200频率时游戏平均提升在20%-30%,所以就算考虑成本问题,购买锐龙APU的消费者也应该追求更高频率的内存,从而获得更大的性能提升。2、AMD Ryzen 5 2400G @ DDR4 3200 超频( 4.1GHz
1600MHz )前后对比众所周知,AMD RYZEN处理器是可以超频的,所以很多玩家对它超频性能能获得的性能也非常关注。也不知是幸运还是普遍素质,我手上的这个Ryzen 5 2400G在B350F主板上配合T610P散热,貌似日常4.1GHz运行不成问题,1240MHz的基础GPU频率,也可以大超到1600MHz,那么如果我们超频的话,又会多获取多少性能能?看下表:P.S. TUF B350M-PLUS GAMING 完成默认频率的测试,ROG STRIX B350F 完成超频部分测试。CPU:GPU:游戏:因为Ryzen 5 2400G的加速频率本身就可以到达3.9GHz(单核心),所以当CPU超频到4.1GHz时,CPU测试的总体性能提升并不大,大部分在10%以内。相比CPU超频,GPU超频所获得的性能提升则比较明显,总体在10%~20%之间,加上内存频率带来的提升,让一些游戏有了本质的变化,就拿《绝地求生》来说,高频内存+CPU超频一下子提升了10FPS,虽然不足以达到流畅的程度,但不刚枪,苟一苟,未必不能吃鸡。之前在用GT1030时,不也是吃鸡了吗。基本上达到了可玩的地步。相信很多人会担心成本问题,毕竟超频需要好主板好散热,高频内存也要付出不少代价。成本问题我会在总结部分再与各位讨论,下面我们继续测试。3、三个主板超频后跑分差异这次参测的三款主板,刚才也已经介绍过了,遇到了哪些问题我这里就不再赘述。三款主板超频时功耗温度控制相近,但是分数却不尽然相同,在我对比分数时,发现技嘉的AB350N-GAMING WIFI这款主板跑分普遍好于华硕的两张主板,虽然游戏与部分测试未通过↓CPU:GPU: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技嘉这块主板,再内存速度上有着不小的优势,这是不是其跑分普遍偏高的原因呢?我觉得可能是,但不尽然。因为这次并没有更好的散热给技嘉这款主板,所以再稳定性上并不能给出结论,只在后面的测试中在试一试这款主板到底如何了。目前情况看来,除开B350F其他两个主板BIOS都亟待改进,但B350F价格高体积大是其成为APU首推主板的最大障碍。五、AMD Ryzen 5 2400G 大战 INTEL I5 8400 (CPU部分) 好了,相信等这个环节各位已经等得很久了,那么死对头INTEL“大跳水”系列酷睿i5 8400 能否成功战胜RYZEN 5 2400G呢?P.S.详细测试平台请参考系列文章:AMD 锐龙 Ryzen APU 性能测试对比 篇二:锐龙APU磨刀霍霍,八代酷睿跌暴之后能否因祸得福?本篇语: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是2018年2月11日了,12号10点锐龙APU就会解禁。我找的朋友非常给力,那边已经提前发了货,两款锐龙APU——RYZEN52400G,RYZEN32200G已经在我手上开始了测试。这篇文章和上一篇文章一样,是为锐龙APU的出场做铺垫,如果各位看过我之前的文章,就知ChiGuaDaShi
赞48 评论45 收藏97查看详情各位先看图:(默频)AMD Ryzen 5 2400G @DDR4 2133 vs Intel Core i5 8400 @DDR4 4266(默频)AMD Ryzen 5 2400G @DDR4 3200 vs Intel Core i5 8400 @DDR4 4266(超频4.1GHz)AMD Ryzen 5 2400G @DDR4 3200 vs Intel Core i5 8400 @DDR4 4266OK,看到这里,AMD粉丝一定是有些失望,RYZEN 5 2400G即便是超频到4.1GHz了,CPU性能测试也鲜有能超过I5 8400的。有人说我用DDR4 4266 搭配 I5 8400来打RYZEN 5 2400G +DDR4 3200 是不公平不要脸的行为,对此我想声明一下,之所有选择*级周边,是为了消除瓶颈,获得最大性能。CPU部分,必须要承认,在成绩单上RYZEN 5
2400G是不如 I5 8400的,但是各位不要忘记,锐龙APU的卖点并不在CPU部分,而是在GPU部分。六、AMD Ryzen 5 2400G
大战 GT1030/RX550 说到GPU部分,各位不知道有没有看过我下面这篇文章:AMD 锐龙 Ryzen APU 性能测试对比 篇一:别管APU,咱先干一仗 — 铭瑄 GT1030 变形金刚 VS 蓝宝石 RX550 白金版系列前言在今年的CES展上,AMD终于发布新一代锐龙APU(AMD锐龙桌面处理器,搭载RadeonVegaGraphics),其中包含了桌面、移动、移动PRO三个类型,其中APU首发型号有锐龙52400G,锐龙32200G两款品(具体型号参数如下):可能有人并不知道APU是个什么东西,下面简单说一下ChiGuaDaShi
赞46 评论56 收藏44查看详情这篇是我为锐龙APU出场做铺垫写的两篇文章之一,里面测试并对比了GT1030 2G 与 RX550 4G的性能。在本文的开头观众们已经看到了RYZEN 5 2400G与GT1030的对比,GT1030败局已定,那么RX550呢?AMD Ryzen 5 2400G 最强状态 大战 RX550 4GAMD Ryzen 5 2400G 当处于最强状态时(4.1GHZ+1600MHZ+DDR4 3200),实际游戏体验不敌RX550(8700K+Z370+DDR4 4266),但两者半斤八两,并且如果将8700K换成一个对位的CPU,比如i5 8400,或许就没有区别了。因此,GT1030与RX550将在锐龙APU的压力下市场进一步萎缩。七、总结终于到了总结部分……相信一些观众是带着许多疑问来看完这里的,其中一个问题一定是:说了那么多,又是超频,又是高频内存,这么“高成本”的APU平台到底还值不值得购买呢?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分析一下对手INTEL+NVIDIA类似性能平台的成本几何。IN平台:i5 8400 盒装 ¥1500(散片950),最便宜Z370 ¥750,普通的DDR4 2400 8G内存¥500,普通的GT1030¥450,其他配件不算总计价格在¥2600-3200之间(这个空间给散片CPU+散热与GTX750TI)如果是增加到16G内存则要加500,价格在3100-3700之间。锐龙APU平台:RYZEN 5 2400 国行 ¥1300(送50E卡)(淘宝有1150的价格) + 芝奇幻光戟 3200 C16 8GB*2 ¥1500+ ASUS TUF B350M-PLUS GAMING 550,其他配件不算总计价格在3200-3500(这个空间给散热器),如果能找到双4G高频内存,价格可以-600左右,总计为¥2600-2900。这样一看十分明了,获得类似性能的情况下横竖选择锐龙平台更为明智,但要确保自身对超频有所了解,若不想费心超频,IN平台也是不错的选择,只不过8400配GT1030还是奇葩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如果CPU降级成8100,把省下的钱加到显卡上(大致可以到GTX1050的级别)那么游戏性能不是可以完爆RYZEN 5 2400G了吗?嗯,的确是这样,但是除开RYZEN 5 2400G外,还有售价¥779的RYZEN 3 2200G(下一篇文章在来测这块CPU),虽然有破解的H110主板可以支持8100,但两者性价比依然难解难分,唯有非要上GTX1050以上级别的显卡时,RYZEN 3 2200G才完全没有选择的必要,这个时候就算INTEL不出手800元的RYZEN 5 1400与600元的RYZEN 3 1200也能大水冲了龙王庙。看来八代酷睿并没有因为价格暴跌而因祸得福……那么谁适合用锐龙APU?这个问题我们不必特指到哪些人群,只要满足以下条件的人我觉得都可以考虑选择锐龙APU产品:1、不想上独立显卡;2、机箱越小越好;3、显卡太贵,核显过渡;4、本就要买16G内存,并且对显卡要求能中低特效玩网游(LOL、DOTA、魔兽世界、守望先锋、CSGO等)。在文章的结尾给各位准备上RYZEN 5 2400G的朋友几组超频参数,方便各位超频,但超频有风险,操作需谨慎,仅供参考:CPU部分,日常建议3.9GHZ-4.0GHZ运行,部分主板CPU自动电压会给得比较高,建议自行设置,3.9GHz电压考虑不高于1.35v,4.0GHz电压考虑不高于1.40v,4.1GHZ电压考虑不高于1.45~1.5v。GPU部分,日常建议1500MHz,因为GPU电压与SOC电压绑定,所以各位在调整GPU电压时会发现与SOC电压联动,设置哪一个都可以,建议不超过1.4v即可。另外,共享显存建议手动设置成2048MB(2G),不然有时会影响游戏体验,在安装APU时,请确认主板BIOS是不是最新版本,如果不是只能想办法刷到最新,不然点不了。OK,本篇文章就到这里了,下一篇估计要在年后,这里先祝福各位观众过个团圆幸福大吉大利吃鸡年。如果对RYZEN 5 2400G使用有疑问和建议,欢迎留言,我有时间会与各位交流,感谢您的收看。

含笑三不沾
真实性核验
认证:电脑配件优质原创作者
发布时间:2022-06-28 18:35
来源:什么值得买
浏览量:2800
922次收藏
分类:电脑配件
本文有2250个文字,大小约为10KB,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导读]:
一、前言 早在之前显卡上天的时候。一众臭打游戏的发明了各种方法来对抗显卡涨价。有戒掉游戏当等等党的。有用APU凑合着玩的。不过实话说。第一个方法有点治标不治本。并没有解...精选评测好文  一、前言早在之前显卡上天的时候。一众臭打游戏的发明了各种方法来对抗显卡涨价。有戒掉游戏当等等党的。有用APU凑合着玩的。不过实话说。第一个方法有点治标不治本。并没有解决实际问题;至于第二个方法。APU优化虽然能凑合着玩一些游戏。但体验终归比较一般。所以大家最终还是难逃独显的魔爪。好在近期显卡持续下降。加之AMD发布了入门级的显卡——RX 6400。本人618期间曾经推荐过一套基于R5 5500+RX 6400的主机(感兴趣的可以点这里查看)。总价只需3000出头。所以。哪怕是预算超级紧张的玩家。面对这样的价格。尚可接受了。不过鉴于RX 6400“亮机卡”的美誉。好多人担心它玩游戏不行。所以本人本着实践出真知的原则。来测一测它的性能。同时。为了便于对比。拉来了同价位的入门级显卡GTX1050Ti。看看究竟谁才是最佳入门级游戏之选。考虑到大家的实际选择。这里使用了R5 5500+B350+RX6400、i5 10400F+B560+GTX1050TI的组合来进行对比测试。下面就将测试过程及结果分享给大家吧。二、参测选手介绍CPU先看测试平台。首先登场的是AMD R5 5500和Intel i5 10400F。其中AMD R5 5500采用7nm制程工艺制造。拥有6核心12线程。16M L3缓存。主频为3.6GHz。最大加速频率为4.2GHz。其规格相当于无核显并略微降频版的R5 5600G;Intel i5 10400F采用14nm制程工艺制造。拥有6核心12线程。12M L3缓存。主频为2.9GHz。最大加速频率为4.3GHz。可以看出。两颗CPU的整体规格还是颇为接近的。背面一览。AMD R5 5500采用AM4插槽。Intel i5 10400F采用LGA 1200接口。主板方面。能支持AMD R5 5500的主板较多。除了B550、A520、B450外。目前许多B350、A320主板通过更新BIOS。也能支持5000系CPU;而对于Intel i5 10400F来说。目前能支持它的主板有B560、H510、B460、H410等。此次测试。选用的主板为微星 B350M GAMING PRO和微星 B560M MORTAR WiFi。两块主板的做工用料差距较大。当然价格差距也比较大。显卡方面。选择了盈通 RX 6400 4G D6 极速版(左上)和索泰 GTX1050TI 4G 雷霆TSI(右下)来进行对比测试。由于RX 6400功耗极低。所以盈通 RX 6400 4G D6 极速版做成了单风扇版。便于打造各种mini主机。另外该显卡也没有额外的供电接口。节电效果不错;至于GTX1050TI。毕竟出来都6年了。功耗控制没法跟新卡比。所以还需要额外的供电接口。接口方面。盈通 RX 6400 4G D6 极速版为HDMI+DP的配置;索泰 GTX1050TI 4G 雷霆TSI则多了一个DVI接口。内存采用了金士顿 FURY Beast DDR4 3200 8G×2。自从HyperX子品牌被HP收购后。原来的HyperX FURY系列内存便改名为FURY Beast。当然。该系列主打性价比的定位依然未变。同时其外观风格变化也不是很大。内存采用了比较简约的塑封包装。包装背面一览。附件比较简单。提供了说明书和贴纸。内存支持XMP技术。频率可达3200MHz(CL 16-18-18-36);其外部采用黑色铝合金散热马甲。兼顾了外观和实用性。全新的“FURY”LOGO特写。从肩部来看。马甲的厚度还是不错的。端部特写。由于R5 5500只支持PCIe 3.0。所以它搭配PCIe 3.0的SSD是最合算的。不过由于本人手头有现成的影驰 HOF PRO 20 1TB。所以就用它来测试了。该SSD支持PCIe 4.0技术。最大持续读写速度可达5000/4400MB/s。当然。最吸引我的还是它的冰镜散热器。颜值非常高。SSD外包装正面。内部采用减震棉包装。保护性很好。附件比较简单。SSD本体一览。其外部采用了冰镜散热器。具有不错的颜值和不俗的散热效能。SSD采用了群联PS5016-E16主控+东芝96层堆叠3D TLC颗粒的配置。特写一张。冰镜散热器的视觉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换个角度看看。背部采用了镀镍的金属外壳。做工非常精致。同时也能起到辅助散热的作用。散热器采用了超频三 东海双子星S9 EX。该散热器采用双塔六热管设计。支持ARGB流光灯效。无论是效能还是颜值。都非常不错。散热器包装正面一览。散热器的规格表一览。附件一览。该散热器支持A、I全平台扣具。包括最新的12代LGA 1700扣具。散热器采用双塔结构。每个塔体顶部都设有一片金属顶盖。该顶盖不仅能提供一定的保护性。同时还支持ARGB灯效。效果非常不错。散热器正面一览。该散热器采用紧凑型低风阻鳍片布局。能够增强空气对流。提高散热效能;散热器的鳍片和热管之间采用穿fin工艺连接。同时鳍片和热管均采用黑化处理。颜值高。抗氧化性强。散热器侧面的鳍片采用折fin处理。可有效保持鳍片间距。减少了鳍片变形的可能性。散热器采用纯铜底座设计。并且采用抛光处理。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和CPU的贴合度。保障了散热效能。热管和底座之间采用了焊接工艺连接。散热器标配2把120mm PWM风扇。风扇采用FDB动态轴承。具有长寿、低噪等特点;另外。该风扇支持ARGB灯效。也支持板厂软件神光同步。风扇边角配有减震垫。能够起到减震降噪作用。将风扇和散热器合体。散热器装满风扇后。能够完美兼容低马甲条。但存在和高马甲条打架的情况。此时需要拆下前置风扇来保证兼容性。试试灯效。看起来还不错。风扇灯效也不错。电源采用了安钛克HCG850W金牌电源。该电源采用全日系电容打造。通过了80PLUS金牌认证。支持十年换新质保政策。属于综合素质较高的高端电源。电源外包装正面一览。规格表一览。电源正面一览。电源采用14cm短机身设计。兼容性较佳。电源采用全模组接口设计。提供的模组接口也比较丰富。电源支持HYBRID MODE功能。配合内部的12cm FDB液压轴承风扇。能够实现较低的噪音。三、对比测试目前大多数的B350都支持AMD 5000系CPU。但有些小厂的主板未必能够及时跟进。想要知道主板是否支持新CPU。最好的办法是去官网查询。譬如本人的这张微星 B350M GAMING PRO主板。通过查询官网得知它是可以支持AMD R5 5500等5000系CPU的。确定支持5000系CPU后。还需要刷最新的BIOS。有老CPU的玩家可以用主板自带的升级工具进行刷新。没有老CPU的玩家。则需要借助于编程器了。编程器走起。刷新好BIOS后。就能成功点亮R5 5500了。接下来咱们进行对比测试。CPU、内存性能对比测试。CPU先看看两颗U的CPU-Z规格对比。CPU-Z基准测试。R5 5500相较i5 10400F无论单核性能还是多核性能。CPU都大幅度领先。国际象棋基准测试。R5 5500以较大幅度领先i5 10400F。CINEBENCH R23测试。R5 5500无论单核性能还是多核性能。CPU都大幅度领先i5 10400F。7-ZIP基准测试。R5 5500无论压缩性能还是解压缩性能。CPU都大幅度领先i5 10400F。图形性能对比测试。CPU先看看两张卡的GPU-Z规格对比。可以看出两者的规格非常接近。流处理器数、显存容量都一样。不同的是RX 6400采用了6nm制程。GTX1050Ti采用了14nm制程;RX 6400支持AMD SAM(Resizable BAR)技术。GTX1050Ti由于年代久远。无法支持Resizable BAR技术;另外两者的频率、显存类型和显存位宽等参数也有所不同。图形理论性能测试。R5 5500+RX 6400组合的图形性能大幅度领先于i5 10400F+GRX1050Ti组合。游戏性能测试。R5 5500+RX 6400组合在各大游戏中CPU都大幅度领先于i5 10400F+GRX1050Ti组合。另外。R5 5500+RX 6400组合基本能在1080P分辨率、低特效下畅玩大多数大型游戏。同时也能在部分游戏中开全高特效畅玩。CPU烤机测试(室温25.7℃)。采用AIDA64单勾FPU进行烤机。烤机曲线稳定后。记录平均温度。CPU先看R5 5500。其CPU烤机温度为57℃。CPU表面烤机温度为68℃。 再看i5 10400F。其CPU烤机温度为64℃。CPU表面烤机温度为63.9℃。显卡烤机温度测试(分辨率1280x720。室温同上)。采用Furmark进行烤机。待烤机曲线稳定后。记录最高温度。CPU先看RX 6400。烤机稳定后的温度为64℃。再看GTX1050Ti。烤机稳定后的温度为59℃。功耗对比测试。得益于制程优势。R5 5500+RX 6400组合要比i5 10400F+GRX1050Ti组合省电不少。四、总结通过实测可以看出。R5 5500+RX 6400组合要比i5 10400F+GRX1050Ti性能高出不少。功耗却更低。同时。R5 5500+RX 6400组合的价格基本和i5 10400F+GRX1050Ti组合持平。如果再加上主板。由于R5 5500+RX 6400组合可以选择B350等超低价主板。其总体购机成本还要更低一些。另外。RX 6400还支持AMD FSR、RSR等技术。开启后能进一步提升FPS。将大大增强游戏的流畅度。所以对于目前的入门级游戏配置。个人更建议采用R5 5500+RX 6400组合。最后。本人也推荐了一套基于R5 5500+RX 6400组合的配置。供大家参考。以上就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各位配机有所帮助。谢谢欣赏! 其他人还看了华硕推出新一代ROGRyuoIII240/360ARGB“龙王”水冷散热器1799元起苹果xr用的什么处理器(苹果XR采用的哪一款CPU)华硕新款PN53迷你主机上架:搭载R96900HX,核显媲美GTX1050Ti降温降功耗,性能还涨了?手把手教你简单优化Ryzen锐龙7000CPU!电脑CPU占用率过高的原因
哎呦不错哦,赞!(260)打赏
打赏给作者
郑重声明:本文“不做大冤种?R55500+RX6400对比i510400F+GTX1050Ti告诉你入门级游戏配置选谁”,https://nmgjrty.com/diannaopj_473566.html内容,由含笑三不沾提供发布,请自行判断内容优劣。上一篇:RGB一体水冷开箱简测
下一篇:X4超大核明年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md原装散热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