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帮解答新网银行是如何实现银行普惠金融工作总结报告的?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印发了《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新时期金融科技发展指导意见,明确金融数字化转型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实施保障。《规划》指出,要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将数字元素注入金融服务全流程,将数字思维贯穿业务运营全链条,注重金融创新的科技驱动和数据赋能,为商业银行未来的数字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商业银行在普惠金融发展中承担着重要使命,而数字技术的进步也为商业银行更好地提供普惠金融服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数字化已成为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手段,利用数字技术控制风险、降低成本,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加深金融服务的渗透率,是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关键所在。
  普惠金融市场需求巨大,进一步发展亟待破局
  2021年,我国普惠金融贷款依旧保持较快增速。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1年三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三季度末,人民币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25.81万亿元,同比增长23.1%;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8.59万亿元,同比增长27.4%。另据中国人民银行披露的信息显示,2021年年末,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小微经营主体4304万户,同比增长35%;信用贷款占比持续提升,11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中信用贷款占17.8%,较2020年年末增长2.4%。小微企业在我国市场主体中占比高,融资需求大,而商业银行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又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小微企业获取普惠金融服务的主要来源。相关统计表明,国内小微金融市场需求量约为90万亿元,相较于目前18万亿元的市场规模仍有近八成的缺口未被满足。综合来看,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市场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仍有巨大潜力等待商业银行进行开发。
  然而,受多重因素困扰,普惠金融的发展仍然受到很多掣肘。一方面,从业务经营角度看,在传统信贷业务模式下,商业银行办理一笔小微业务需要进行大量的线下尽调工作,对企业的评估主要依靠财务、征信等传统数据,整个流程需要3~5个步骤才能完成,从申请到放款可能需要至少10个工作日,耗时长且效率低,再加上地域的高度分散,不但导致作业成本高,也无法满足小微企业“短小频急”特点的资金使用需求。
  另一方面,从风险识别角度看,小微企业的数字化、信息化程度普遍不高,缺乏成体系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完整的财务报表等数据,征信画像模糊,也没有抵押物,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识别难度大、评估风险高。此外,生存周期较短也是影响小微企业获得融资的一大原因。小微企业大多采取单一化经营,抗风险能力较差,国内外经济环境和国内货币政策的变化,以及如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突发事件,都可能对它们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强烈冲击。据统计,我国小微企业的平均生存周期不超过三年。多重因素的交织给作为风险管理者的商业银行带来了严峻挑战,同时也限制了它们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的意愿。
  数字普惠金融的实践和探索
  新网银行作为新一代数字原生银行,积极利用自身金融科技优势,探索以创新方式践行数字普惠金融。
  坚持“数字普惠”定位,做好主流银行的补位者。新网银行坚持走“差异化”发展道路,以“普存小贷、移动互联、普惠补位、线上线下”为经营方针,长期专注普惠金融服务,精准服务实体经济末端的长尾客户。自开业以来,在数字信贷、非接触服务、反欺诈等方面,已累计提交超400项技术专利申请,获批超90项。目前,新网银行99.6%的贷款都通过线上自动审批发放,且贷款不良率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
  重视信息科技能力建设,采用“技术驱动型”组织架构。新网银行坚持“技术立行”,十分注重对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信息系统等领域的科技人才体系建设,包括数据工程师、风控专家等在内的全行科技相关人员占比高达70%。为了适应服务入口虚拟化,确保大数据智能风控系统的不断优化,并能根据市场情况灵活调整运营和业务模式,新网银行选择采用具有大中台、重技术、扁平化特征的“技术驱动型”组织架构模式,有效提升机构运行效率。
  创新数字风控能力,打破小微企业融资困境。新网银行自主搭建了包括风险模型和指数体系、信贷策略体系、欺诈模型体系等在内的多重风险识别体系,使风险管理从基于财务数据的简单现金流模型拓展至高维变量决策模型,并利用人脸识别、生物探针、设备指纹、关联网络等技术,有效解决了小微业务“风险识别难”的问题,使普惠金融具备了“技术可行性”。同时,通过迁移学习技术手段,将C端风控较为成熟的各类模型迁移到B端场景中综合应用,进一步丰富了对小微企业的风险评价维度。
  加强金融资源配置,优化内部激励机制。新网银行充分借鉴先进银行落实监管要求的普惠金融业务“五专”经营机制,在综合服务、统计核算、风险管理、资源配置、考核评价方面,将资源向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倾斜,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除不断落实授信尽职免责制度和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外,新网银行还提高了全行相关条线小微企业金融业务的考核分值权重,不折不扣落实“将普惠金融在银行业金融机构综合绩效考核指标中的权重增加至10%以上”的要求。
  拓宽运营模式,产品由“无场景”向“有场景”升级。2021年,新网银行逐步进行了以下三个阶段的模式升级:一是依靠自身平台,使用全自营、无场景的云授信模式,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其“好商贷”产品;二是使用基于经营数据的授信模式,依托包括税务、发票数据等在内的部分小微企业经营信息,精准定位小微企业需求,推出“好企e贷”产品;三是使用基于交易场景的授信模式,深入不同数字产业场景,围绕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和存货,推出了“订货贷”、医疗供应链等产品,尝试以交易信用替代主体信用,让业务深度融入生态。
  加快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建议
  金融业的数字生态建设源于数字中国的顶层规划,着眼金融科技和数字化社会相融合。普惠金融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公平,数字技术为普惠金融的开展提供了技术条件。加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需要从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大激励性政策供给、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和普及金融知识等方面入手。
  不断完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随着全社会数字化进程日益加速,数据不足的情况得到了根本性改善;但与此同时,在数据应用上仍存在一定局限性,相关数据还有待进一步打通,比如企业的税务、法务等数据仍需跨地区进行核实。为此,要进一步优化数字基础设施功能,打破不同部门和机构之间的“信息孤岛”与“数据竖井”,构建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提高数据的通畅性和使用率,深度挖掘数据的潜在价值。
  给予更多政策支持,鼓励进行多元有益探索。要加大激励性政策供给,提高商业银行开展普惠金融的内在动力。引导商业银行开展普惠金融从“要我做”到“我要做”转变,就要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实现普惠金融服务可持续。同时,相比商业银行在为大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丰富经验,小微企业融资在实际操作层面的经验还是相对较少。因此,要鼓励各类金融机构从自身定位和特点出发,努力发掘更多具有可复制性、可推广性的小微业务经营模式。
  用科技创新和数字化打通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最后一公里”涉及金融服务的具体落地层面,其具有两个着眼点:一个是要结合自身资源禀赋推进数字化建设。我国商业银行的体量和定位差异巨大,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既要做好线上线下的结合,又要在合规前提下,通过内外部的有效连接,提升自身的数字化服务能力。另一个是商业银行既要和生态场景、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合理借助外部力量提升自己,又要坚守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定位和风控底线,特别是要把风控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
  向普惠对象普及更多金融知识。普惠金融的服务对象主要为农民、小微企业、城镇低收入人群等普惠对象。他们对金融知识缺乏系统性了解,出现融资需求时存在被非法高利贷等引诱的风险。通过加大金融知识宣传普及,特别是加强是对农村地区、偏远山区以及城乡结合部等金融服务薄弱环节的金融知识教育,增强普惠人群对正规金融机构和服务的辨别能力,引导他们从安全、合规、合法的渠道获取普惠金融服务。
  作者系新网银行副行长兼首席信息官
  责任编辑:刘彪
  ChinaBanker@vip.163.com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银行家杂志。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责任编辑:刘海美 )
2019年是脱贫攻坚关键之年,对于新网银行而言,2019年也是推行数字普惠的第三个年头。今年12月,四川省凉山彝族州昭觉县特口甲谷村收到了专项扶贫资金,用于村里的猪场改造项目。而在成都往西800多公里外,新网银行也与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县建立“一对一”结对帮扶机制,并签订了为期3年的“金融扶贫开发合作协议”。新网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江海除了类似的精准扶贫方式,新网银行更多还是借助金融科技力量,让普惠金融真正落地、让更多人享受到金融服务。这家成立初期“无场景、无客户、无网点”的民营银行不但业绩持续上扬,而且实现了累计发放普惠金融贷款突破1亿笔的“小目标”,真正满足了草根小微、农民、贫困人就等群体“短、小、频、急”的融资需求。“人人都有云授信”,这是新网银行一直怀有的愿景。作为继微众银行、网商银行之后全国第三家互联网银行,新网银行自2016年12月28日正式开业以来,凭借“移动互联、普惠补位”的定位,利用自身开放连接的优势,聚焦于金融科技创新,不断拓展普惠金融服务半径,力主用数字技术推动“全民授信”时代的到来。从一组数据中,可窥得新网银行践行小微普惠金融的成效。截至2019年12月29日,新网银行小微贷款余额达7.01亿元,较年初增加89.01%;在贷余额户数为14550户,较年初增加11068户。在四川省内88个贫困县各项贷款余额13.14亿元,覆盖居民逾23.7万户。如果说4G等技术成就了新网银行的C端普惠梦,那么伴随着5G时代的到来,新网银行在普惠金融这条赛道上又锚定了下一个目标,依托万物互联进一步拓展产业互联网端的金融需求。万能连接让普惠金融成为可触摸的未来日前,“2019四川十大经济影响力人物”揭晓,新网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江海榜上有名。作为新网银行第一位员工,回顾三年创业历程,江海感言:“这个奖不是颁给我个人的,而是颁给一起共同奔跑、共同奋斗的一千名新网银行小伙伴,更是对所有扎根天府大地的金融科技创业群体的肯定和鼓励。”与主流银行相比,新网银行没有营业网点、没有客户经理、没有现金业务;与其他互联网机构的金融板块相比,新网银行没有原生客群、没有自有场景、没有特有的数据源。如何去实现数字普惠?这些对于江海这位新网银行的“当家人”而言,其中考验显而易见。经过实践探索,新网银行成功走出了一条“数字技术驱动银行高速发展”的差异化道路。尤其在普惠金融领域,该行利用金融科技正解决着“作业成本高”和“风险识别难”两大难题,可为城市新市民、创新创业者、小微企业主等客群提供7*24小时随时随地申请,秒申秒贷、实时放款、随借随还的金融服务,成为中国银行业里做到单笔贷款额度最小的一家银行,每笔贷款最少可低至200元,而且所需时间仅为20秒。在江海看来,随着普惠金融越来越具备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普惠金融越来越从一个遥远的梦想,变成透明的、可以触摸的未来。普惠补位信用贷款扶持小镇青年返乡就业2005年,联合国提出了普惠金融(inclusive finance)的概念,其核心是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金融服务,尤其是那些被传统金融忽视的农村地区、城乡贫困群体、微小企业。相对于传统金融所倡导的“二八定律”(20%的客户创造80%的利润),普惠金融最大的突破在于,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主要为富人服务的传统理念,使得弱势客户也可得到平等享受金融服务的权利。贵州省习水县土城镇的“90后”小伙儿罗迟旺未曾想到,自己仅仅通过一部手机,便从新网银行获得超过10万元的授信,解决了资金紧张的问题,一圆返乡创业梦。初中刚毕业,罗迟旺就离开家乡前往上海打工谋生,经历了工地小工、酒店传菜员、采购等职业磨练后,今年已29岁的他愈发萌生回乡就业的念头。最终,罗迟旺回到家乡,投资40万元在土城镇开了一家“古滋鱼味”酸汤鱼馆,同时也兼顾着做起了快消品销售生意,通过新网银行的“好人贷”产品,在未借助任何抵押物的情况下便解决了资金周转的问题。罗迟旺不过是新网银行所服务的众多小镇青年中的一员。大数据分析显示,新网银行的运营方式具有明显的“普惠补位”特点,其超过80%的客户来自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覆盖大量信用记录缺乏、从未享受过正规金融机构授信服务的群体,“无征信报告”“无信用记录”“无贷款记录”的信用“白户”占比总计达15.12%。创新产品互联网金融助力创客轻装上阵从新网银行授信用户行业分布看,前五位分别为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信息传播和计算机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这些行业的人恰恰工作于最有活力的民营企业,或者是自主创业的群体。早在2017年5月,新网银行就推出了全国首款“互联网+科创”信贷产品——“创客贷”,以纯线上、秒申秒贷的纯信用贷款模式为创客们提供灵活、便捷的融资服务。中固维科(成都)动力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李翔在成为首批“创客贷”用户后,纾解了创业资金短缺的后顾之忧,带领团队研发的真空高低温电机取得多项国内首创专利,产品被成功应用到“嫦娥四号”玉兔探测器和中国南极科考站。“刚创业那会儿,没有专利,没有产品,也没有硬件抵押物。”李翔开玩笑说,就这样一个“三无”公司要想融资,就连自己也没有信心给它授信。但是,打开新网银行的微信公众号进行注册,后台大数据分析信用后,给出了40万元的授信额度,整个贷款过程不到一分钟就完成了。他认为,类似于新网银行“创客贷”之类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正在改变大家的创业环境,也给予了大家创业的勇气。通过金融科技及数字化运营,新网银行实现了小微信贷业务的全线上申贷、审批和放款,极大地提升了小微客群申贷的便利性,即使在偏远山区,只要有网络覆盖,就能享受到相应服务。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29日,新网银行小微贷款余额达7.01亿元,较年初增加89.01%;在贷余额户数为14550户,较年初增加11068户。技术立行以科技探索解决普惠难题做好普惠金融,并不是件轻松事。因为客户群体存在金融需求多元、地域分布广泛且分散、风险复杂且识别成本高、金融素养和互联网接受及运用程度参差不齐等诸多特点,普惠金融是一个长期、复杂、艰巨的世界性难题。利用强大的金融科技力量,新网银行让普惠金融实现路径更为清晰,且将不良率控制在0.48%。成立三年来,新网银行始终坚持“技术立行”,科技考核与业务指标强相关,银行内部弥漫着浓厚的工程师文化,科技人员占比超70%,且比例持续提升,一大批以技术工程师、数据科学家、人工智能专家、反欺诈专家为代表的人才资源在此聚集。在刚刚结束的2019“创青春·交子杯”新网银行高校金融科技挑战赛中,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斯坦福大学、康奈尔大学等208所高校的1632名极客进入了新网银行的视野,成为一个极具价值的后备人才库。一场高规格的演习,检验出了新网银行科技人才的战斗力。2019年9月,四川省公安厅组织了“四川护网2019”网络攻防演习。在为期10天的演习中,10多名国内顶尖的攻击选手模拟成网络黑客,对122家参演单位的防护网络发起进攻。最终,新网银行的防护网络经受住了近百万次的外部攻击,以“零失误”斩获“最佳防守单位奖”,是参赛选手中银行业仅有的获奖代表。短短三年间,新网银行还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科研成绩单。截至目前,新网银行已提交专利申请128项,是国内第二家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银行,报送的“民营银行信息科技建设及科技风险管理实践”“基于互联网数据挖掘驱动银行业务的研究与实践”分别获得2018年度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课题一类成果奖、三类成果奖,成为四川省银行法人机构中首家拿到一类成果奖的银行,也是民营银行序列里首获一类成果奖的机构。近日,该行还正式获得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MS)认证证书,且是在全行范围整体完成体系建设工作,乃全国商业银行少见。回望新网银行的崛起,离不开通信技术的迭代和应用。江海在公开场合表示,4G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海量用户的消费、出行、旅行、教育等多领域数据沉淀于移动互联网,带来C端用户金融风控方法论的革命性突破。而伴随着5G时代的到来,高速度、泛在网、低功耗、低延迟将使得万物互联成为可能,金融机构依托高频、高维、实时、饱和的企业行为数据,有望实现B端金融风控方法论的突破。显然,在产业互联网端金融需求这条新赛道前,新网银行已经率先就位。文/张忆
热门推荐
收起
@@~$$
更多>@@=value.teacher && value.teacher.name$$@@=value.title$$@@=value.publish_tim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普惠金融工作总结报告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