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搞这行的AI室内设计师怎么样发展前景怎么样?

作为一个没有系统学习过设计的甲方,如何与设计师明确自己的需求?
1.设计师普遍认为,甲方没有接受过美感熏陶、设计教育,是美丑不分的。对吗?2.设计师心中「设计的售价」远远高于普通人的认知。对吗?3.在和设计师沟通的过程中,很多的否定(比如土了、暗了、俗了)都是不可以接受的。对吗?4.设计稿与实际印刷稿存在着色差,但又无法控制,且言语无法准确表达。对吗?即使我乐意请高于我现在预算的多倍,去请一名优秀的设计师,但我并不知道如何明确提出我的要求,请设计师现身说法,告诉我怎么做一个甲方,让双方合作愉快。
按投票排序
※ 以下答案,仅为个人观点,不代表行业--------------------------------------------------------------------------------------------------------------------------------------与设计师水火不容的,并不是爱指手画脚表达不清含糊其辞的甲方,而是自以为揣测到了决策者意图,实际又没猜对,并且对项目又没有最终决定权的傀儡经办人。--------------------------------------------------------------------------------------------------------------------------------------我做广告有十余年,中途有几次不成功的转型,真的厌倦了这个行业和自己的技能,总希望跳脱自己以往的观察眼光,活出不一样的感觉。可几次不成功的转型,无论是自己捣腾的创意小店,还是帮助家里的家具生意,我发现,自己已经不自觉的总是站在既往的职业经历在看待事物,最终的结果是,小店售卖的一大堆自己喜欢,但实际没有销路的产品。家里的家具品牌,从标书到产品图册我做了一轮改动,但就是玩不懂那围标竞标吃喝嫖赌的桌下套路。从那一刻起,我才发现自己真正缺少了什么。近几年自己经营设计公司,让我越发习惯性的站在一个经营者的立场来看待我目前从事的职业和行当。除了偶尔自己给自己P几张照片,或者参与一下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外,我已经不做设计很久。论设计水平和实力,不说全国,哪怕在这知乎上,能从专业技能上把我碾压的体无完肤的人大把大把抓。但,我却自信的说,论到用经营者思维看待设计的,知乎上没几个比我强。从刚出校门的青涩大学生,到行业里摸爬滚打十几年的老油子,有几个是把客户真实利益摆在首位的?商业设计,商业为本。但,这样的人群,确实稀少。题主有疑问,有抱怨,很正常。不消说你,就连我,平日里也看不惯那些活在自我世界中的视觉玩家们。可是这些年,我又特别坚信的一句话,就是用人用长处。我能够明辨设计的好坏,并且一次次在实践中证明我的标准是正确的,那就行了。至于如何具体表现。由得他们去自由发挥吧。我曾经打算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但又因时间原因,迟迟没有动笔,择日不如撞日,那今天就顺带着在这个答案中,把以上的答案也一并回答了吧。我对自己的评价,包括他人对我的评价,其中绝对有一条就是“倔”。我相信,在这里,在知乎上,也一定有大把大把的倔人。倔人不是不讲道理,而是不会轻易被说服。而且,倔人恰好,在某些时候是最讲道理的。十分惭愧的说,除了去餐馆吃饭,我基本上没有享受过甲方的尊崇,哪怕是下游的制作方,我还要腆着脸巴结着对方,生怕制作时出什么错误。但,从公司内部管理来说,我还是可以算是半个甲方的。常有同事拿着刚完成的稿子给我看,要我提出一些修改意见。多数时候,我会先看一看,如无明显错误,比如打错了字,写错了电话号码,我很少直接给出我的意见。原因很简单,我不是客户,我拍不了板,何必去当那根搅屎棍。只有一种情况,我会提出我的意见。那就是设计稿有明显的商业缺憾。例如:0以上,哪一个更便于记忆和阅读?88以上哪一个更便于记忆和阅读?以上的观点,我想请问,有几个人会不心甘情愿的接受?如何说服美术/用户界面设计师去修改某个他自己认为很满意的设计?如果站在美与不美的角度去让设计师修改他自己认为满意的设计,有这样念头的人,本身对设计就是个外行,还是不要提建议的好。--------------------------------------------------------------------------------------------------------------------------------------接下来,再将你提出的问题很明确的回答一次。作为一个没有系统学习过设计的甲方,如何与设计师明确自己的需求?不要谈你不明白的领域,多谈你的目的。这和在知乎上提出一个好问题是相似的,尽可能多的提供细节,明且告知目的。例:我们公司是一个专门做乳制品的企业,已经有现成的VI和以往的广告风格。现在希望在XX地铁站内投放平面广告,这个广告的主要目的是XXX,次要目的是XXX,这是我们竞品对手的相关资料与信息,这个广告位,我们买了4个月。我相信,看到以上的陈述,哪怕一个经验不那么足的设计师,也可以理解客户的需求。而不是,我要做个广告,你就照着这个抄,但是要比这个大气。 的答案中提到了AE。所以,请你注意的是,在项目中,你也是你所代表甲方公司的AE。--------------------------------------------------------------------------------------------------------------------------------------接下来,再回答你的几个补充提问:你所提出的几个问题,并不会得到完全封闭的答案,四个字——因人而异1.设计师普遍认为,甲方没有接受过美感熏陶、设计教育,是美丑不分的。对吗?早年我也许有这观点,但是现在没有了。一来,我早习惯了大多数国人的审美眼光;二来,商业设计的本质不是弄的好看。所以,从我自己这里开始,都压根没把美感作为评价商业设计好坏的标准,我就更不会要求客户有多高的审美情趣了。--------------------------------------------------------------------------------------------------------------------------------------2.设计师心中「设计的售价」远远高于普通人的认知。对吗?这话不绝对。我依然还是说我自己。站在经营者立场来说,帮客户赚钱和省钱,是我会考虑的,我不会漫天要价,但,我决不允许外行人污蔑我的辛劳。这也是为什么我所有的客户,一定是会接触很久,我才决定接他案子的原因。你是个外行,哪怕你出价再高,我也不会心动。不管你多么专业,遇到不懂的人,你就是可笑的空白。在之前的一个答案里,我提到了和一位客户的冲突。前几个礼拜,接到一个西餐厅的视觉项目,与我对接的,是客户方的执总。经过几次交谈后,基本确定了客户方的需求,因为是朋友关系引荐,我也答应先给出其中部分设计与报价,在认同价格并签订合同的基础上,再进行具体工作。不比稿、先签合同收钱再做事一直是我公司的基本原则。其中,需要客户将logo的原文件提供给我方,在催促了多次经办人之后,对方只将一个logo的jpg图发给我,那图片约只有不到60×80像素,稍稍放大,便细节全无。我只好再与对方联系,告知必须提供给我logo的原文件。在这交谈中,对方的某些言论使我没能控制住自己的脾气。首先。客户一顶高帽子扣下,美其名曰这是考验我公司实力的时候。这事我不是不愿做,而是真的做不了,就好比一个打满马赛克的脸,要我们帮忙恢复到清晰的五官,这不是水平不水平的问题,而是根本做不到的问题。我依然耐着性子告知客户我的难处所在,但对方却说,早年他也学过PS与CDR等软件操作。正是这句话,让我大为恼火。曾经,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位日本设计的专访,有这样一句话,很有道理,原文已经记不清了,大意是:你所购买的,不是我为你所特定的这项服务,而是我这几十年来的生活感悟,里面包含了我见过的每个人,走过的每条路,看过的每处景。我不知道你如何看待所谓「设计的售价」,但是,如果你是将脑力劳动成本折算成体力劳动成本,大家认知都不同,基本上没什么好谈的。--------------------------------------------------------------------------------------------------------------------------------------3.在和设计师沟通的过程中,很多的否定(比如土了、暗了、俗了)都是不可以接受的。对吗?起码,我的心没那么玻璃,土了、暗了、俗了,客户提出自己的想法,第一时间,我会去站在客户角度先尽量理解一番。但,请看我在答案开头说的那句话。你作为甲方代表,你是否真的明白自己要什么。--------------------------------------------------------------------------------------------------------------------------------------4.设计稿与实际印刷稿存在着色差,但又无法控制,且言语无法准确表达。对吗?我想问问,你到底找的多便宜的制作方,才会出现到你所说的,色差无法控制的情况啊?就我个人经验,一般正常色差值(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中有明文规定正负差值),普通没有印刷相关经验的人,是根本看不出来的。我拿起一张印刷品,看挂网匀不匀,看UV套版准不准,这些东西外行人压根是不会注意的。--------------------------------------------------------------------------------------------------------------------------为便于查看,所有答案都在个人收藏夹内(
| ),希望帮到需要的人。答案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出处,新浪微博:-eno-one-
设计师有很多种。一个建筑设计师和一个平面设计师完全是两种不同的存在,若比一个服装设计师那就更多不同了。看题主的表述,应该是指平面设计师,确切的说,是平面广告设计师。就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永远不要跟设计师对接。不要跟设计师谈需求,跟你的AE(Account Executive,广告执行,客户经理)去谈。平面广告设计师目前的人才状况参差不齐,高度参差不齐。按道理,科班出身的应该是美院相关专业毕业的。而由于过去三十年商业高速发展,对广告的需求量猛增,使得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良莠不齐。很多只是接受过职业教育,甚至只是职业培训班,甚至只是业余爱好者的人,也成了设计师。这些人莫谈商业逻辑和商业诉求,连基本的广告素养都不具备。会用PS、AI,会「借鉴」别人的创意,会去「GettyImages」买图,仅此而已。(以上言论不针对知乎各种高大上的知友,你们的答案都很牛逼,你们懂的,仅仅指很多非专业人士却以设计师自居的人。)跟你的AE去说,甲方不负责告诉你怎么做,甲方负责说我要什么,没错,「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这就是甲方专用词汇。我职业生涯中,用意批判广告公司的,最严厉的词汇是「还不如我大学学生会宣传部的水准」。有些广告公司,就知道吐槽甲方审美差,没品位,改来改去。却不去反省,自己的飞机稿能否解决甲方的问题,是有促进销售的功能,还是一把能抓住别人眼球,甚至是让人驻足阅读?你改来改去都改不好,你凭什么怪我告诉你「用第一稿最好」?设计师们摸着良心说,有多少是晚上10点改好稿,然后拖四个小时,然后凌晨两点给客户打电话:起床审稿啦!你不考虑考虑甲方,也要考虑考虑印刷厂还在那等着呢。为什么报纸广告下午四点就一定能送到报社,印刷厂就要苦逼在着等着?设计师们究竟有没有把工作做好的态度?当然了,以上不针对那些真正有追求、有理想、有态度的设计师。但是广告设计师这个职业现在真的是鱼龙混杂。若是遇到个科班、认真的设计师,就嫁了吧。2,永远不要站在设计师背后,指点他的电脑屏幕。吐槽完素质低下的设计师,我们回来骂骂甲方。其实甲方的槽基本被设计师们画图都吐完了,留给我的也不多。算了,我们还是去具体解答一下题主的问题吧,如何做一名好的甲方。说「永远不站在设计师背后」,意思是说,一方面要表现出最大的尊重;另一方面是,告诉他们你要什么,而不是怎么去做。A,甲方出来对接的通常也是小兵,那么,你有没有充足的理解领导意图?你是不是在做一个传声筒?还是有效的和广告主决策者进行了多轮沟通?这一稿的风格是延续还是颠覆?这一稿的目的是树品牌还是促销售?它是一个形象广告还是产品推介?还是,仅仅因为你是有一个排期而已?广告主的执行人员的第一要务,就是在保证完成销售任务的情况下,如何节省营销费用,而非在你的营销费用额度内完成任务。B,不要去跟设计师沟通,跟广告公司AE沟通,ta会负责翻译语言,传递给设计师,如果AE沟通不了,试着去找创意总监,他才是项目的负责人,他会更好的理解你的意图。C,不要用攻击性、贬低性的语言。「土、丑、傻」这样的字眼,不可以用。你可以说,「调性和产品/品牌不符」,你可以说「语言不够直接、给力」,你可以说「和此前的稿没有保持足够的延续性」,你甚至可以说「这一稿不够用心」。但是你不能说别人「土」!!!就像你在菜上齐之前不能骂服务员一样,你骂了他们会在你下一道菜里吐口水。你骂了设计师,要么你明天想办法换掉他,要么你就接受你的营销费用被浪费。D,给题主个人的建议。看样子题主是刚入行的广告新丁。这时候你的任务是两个,第一,要做一个广告发烧友,看每一个同行的广告,再看各行各业的广告,看各种点评,看
这类混球的专业答案。第二,看自己公司、品牌、产品的过去的,所有的广告。最好是能背下来,这一点都不夸张,包括出街顺序。还要请教前辈,当时这个稿件出街的销售背景是什么,当时面临什么问题,或者说当时的目的是什么。当然当然当然,你问这些问题之前,请带上自己的思考。以上,谢邀。
甲方不一定要了解设计,但一定要了解设计的过程。理想的情况下,设计师是这样工作的:收到甲方需求 → 查资料、构思 → 打草稿、做模型 ←→ 咨询甲方意见、评估模型 → 完成设计。但实际情况下,设计师往往是这样工作的: 收到甲方需求 → 完成设计。查资料、构思、打草稿和做实验的过程总是奢侈品。作为甲方,能够帮助到设计师的一点,就是提供足够全面的资料,以便设计师能够理解你。如果让设计师赶紧急任务,首先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要赶工(也许你会发现其实不必那么急),其次准备好加钱。如果已经把需求跟设计师说清楚,设计师也做出了合适的设计,却又要提出新的需求,使得设计师要做额外的工作,也请准备好加钱。如果有心,可以听听设计相关的播客,比如
,或者看看好奇心日报上的专栏「设计辞典」,比如 。
首先,我先按题主的问题,理解为这里的设计是指平面设计,按顺序简单回答:1不对,2不对,3不对,4不对然后我再依次详细说明一下。第一,为什么不对。术业有专攻,甲方没有义务和必要接受那些东西,甲方只需要为自己的商业行为负责或者为自己的信息传达负责。设计师要求甲方这些,只说明设计沟通的技能太低下,而且是一个完全没有社会经验和商业经验的门外汉或是菜鸟。一个人连自己从事的事情都无法和一个门外人说明白,那这个人在他从事的这个事业当中啥都不是,根本不专业。如果这样一个人还要强加甲方需要迎合自己来沟通,那他没什么希望能在这个领域走得太远。别糟蹋钱买电脑了,去卖房子吧,这是中国唯一不需要说得太明白的商品。第二,为什么不对。什么东西的定价都是双向的。妓女还要挑客人,价格不是标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不多解释了。第三,为什么不对。中国的设计师大多是搞美术的教出来的,自然对那些东西有追求。中国没有设计师是商学院学出来的,所以大多不知道甲方为什么要这么要求,也就是说,中国的大部分设计师根本不知道设计到底是为什么,它的最终级的目标是什么。在这里,我要普及一下,平面设计不是艺术门类,它属于工匠级的工艺门类。它的起源是印刷行业的排版工,在现代传媒中的应用是为了解决信息传达。也就是说,平面设计的终级目标不是美,不是高大上,而是精确的信息传达。如果在精确的信息传达的基础上得到美,那个美也无非是一个偶然的结局而已。世界上最土的平面设计就是超市里的海报,但是这个东西创造的商业价值足以敌国。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它做了通俗,简单,明确,并且亲民。但是没有一张卖菜的海报被放在博物馆里,它们最终的命运都是在垃圾桶里,所以,那些高大上就是一头栓在贵州的驴。不要觉得甲方土,甲方一定比你了解他自己的商品或服务,并且一定比你了解他的消费者或信息传达对象。那么,他告诉你的一切都非常的有价值,会帮助你实现信息的精确传达。如果你只是从美学角度将这些信息和要求过滤,用我实在忍无可忍的话说,你就是一个二逼。第四,为什么不对。设计稿与印刷稿存在色差,这个设计师还没有入门。如果在我的工作室,这种学徒工跟本没机会见客户。设计稿与印刷稿存在色差的原因是所有设计的硬件系统之间没有做到色彩管理的统一。显示屏与打印机或其它输出设备的色彩管理软件或参数不统一是很多初级设计公司永远不知道的事情,别说搞明白了。专业的平面设计公司要有自己的色彩管理系统参数,在电脑,打印机与印厂之间统一,确保客户在显示屏上看到的,与实际的印刷效果一致。另外,还有一种更传统的方法,就是花七八百块钱就可以买一套潘通色标薄,客户可以看色标卡对颜色,然后设计师根据颜色标号设定颜色,在印厂就不会出现色差了。只是这么做,客户可能会有一些视觉差,但印厂根据色号所出的印刷小样的颜色客户也可以看到,和实际的印刷色只是会有一些偏亮。对于很多学校里刚毕业或者入行不久的设计师来说,他们认为把自己装扮成一个艺术家就可以获得甲方的尊重了。这是一个极没有经验的想法。所以,它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想法上。因为这么想的不会被甲方接受和认可,你永远也没有机会去接受一个能让你出人头地的委托。平面设计师不是时刻都想标新立异的人,但平面设计师更加苛刻的拒绝平庸。他们对于尺度的把握就像一名出色的平衡木运动员,在商业需求与艺术追求之间保持一种平衡。但很多时候,他们把商业需要放在首位(就像体操比赛中对于难度系数的定位一样)。平面设计师不可能成为专家而会成为一个杂家。他需要将自己的感知向不同的领域不断的放射,与更远处、更未知的领域发生接触。他们需要不断的补充能量,没有停顿。平面设计师具备了艺术家观察事物的能力,他们应用这种能力观察已经完成的作品,从中发现基本的美学不足。但他们并不能依赖这种能力进行创作。原因很简单,并不是所有的受众都具备同样的观察能力,很有可能他们看不懂你在说什么。这样你就没法在你们作品里传达信息。平面设计师一定不是一个寂寞的人,把握潮流和尊重经典对于他们来说同样重要。他们广泛结交不同层面、不同行业的朋友,从那里汲取应得的养份。创新是很小心的事情,比如色彩、比如字体、比如线条,这些关于创新的尝试都可能使你的委托人损失大把的投资。但,如果你不创新,你又永远没有机会成为一个杰出的平面设计师。在大部分人的观念里,平面设计师应该是纯粹的艺术工作者,这也许是种错觉,原因在于平面设计的表现形式太过接近于绘画或摄影;由于大众并不具备专业的艺术鉴赏力,他们很难区分平面设计在应用色彩、结构、字体、线条等元素时所持的立场和手段。所以,产生了这种误解。一个成功的平面设计作品,是一千个人看完之后只有一个想法。一个成功的艺术作品是一千个人看完之后有一千个想法。我想这已经能安慰我们的甲方了。你的想法是正确的,你要努力找到一个这样的设计师完成你的委托。那么,平面设计师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如果用职业名称来表述,一个出色的平面设计师很有可能是一位作者、出版者、制作者、策划者并且还有可能承担企业家的角色。
甲方首要的任务是准确的把握你的业务需求,并将它以及必要的其他信息准确,没有遗漏的传递给乙方,而不是做那些本该乙方来做,而且乙方更擅长做的事情。其实很多甲方和乙方配合效果不好的原因在于甲方没有把业务需求表达清楚(当然是要做到双方的理解一致才可以,而不是你自己觉得说清楚了,但是对方还一头雾水),却试图控制乙方的设计过程,殊为不智啊。。。
设计师不需要甲方懂设计呀,否则还要设计师干嘛。如果设计师开始嫌弃你不懂设计了,那么八成是你站在设计师背后指点江山了呀!你说上饭馆吃饭,你要是站在厨子背后把着他的炒勺炒菜,这就不能怪人家嫌你不会做菜了不是 ( ? ▽ ` )? 设计师忿言:你行你上啊!作为甲方,花钱聘请设计师不是让他去帮一件你自己没有时间亲自做的事,而是用他的专业知识去做一件你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所以,尊重设计师、不插手过于具体的设计过程是很重要的。再加上我们设计师都是一群玻璃心(误),需要让他感受到这种尊重才是~!当然甲方也不是不能提意见啦,没有任何设计是一稿满意的,餐馆吃饭盐放多了还能让他重炒一份不是?再加上有的设计师确实专业水平拙计,不满意就直说嘛,做设计最重要的是开心,发生这种事情大家都不想的。但是甲方提意见要用正确的方法啊(●°u°●) 」 如果你不想成为设计师群里吐槽的谈资的话,你可以掌握以下的特别技巧:1. 意见尽量不要涉及设计具体细节,如果一定要,要有个理由比如,不要说 “不要暗红要浅红”。而要说 “因为我们品牌的调性是年轻的、有活力的,因此我觉得你的用色过于沉稳,希望整个色调更明快一点”。注意到前一句话是站在设计师专业角度给他提意见,质疑他的专业性,这样很容易引起“你行你上”的反感。而后一句话是站在你自己的专业角度:你更了解自己品牌的调性,所以你的意见是更有建设性的,设计师更有理由去参考。最讨厌的甲方是把着设计师的手设计:诶这个放这里试试,哎呀不好;诶这个换个颜色试试,哎呀改回去吧。你买了一条狗,为什么还要自己叫呢?2. 用开放的观点接纳设计师的意见,前提是他有理有据面对一个设计师,你可以问他为什么用这个字体/颜色?为什么这样编排?如果他回答:“就…挺好看的呀…” 这种设计师根本没资格吐槽甲方好吗!相反地,如果他展示的设计方案有理有据,有调研有实证,那么这时你再没头没脑地反对就是你的不对啦。质疑可以,请拿证据,无法反驳就相信设计师的专业性。如果设计师给你一堆调研结果,你看看点点头说“嗯我还是喜欢大红的”,这就怪不得人家说你土了。3. 切忌说“这个应该很容易吧”,即使它真的很容易设计是智力产业,不是廉价劳动力。你不能看到一个貌似简单的设计背后有多少努力(爪机插图不便,请自行搜索 USA Today 的 Logo,看起来设计师只要画个圆圈就行了)。所以千万不要有意无意地说 “这个改一下不难吧”,设计方案牵一发动全身,很多你看不到的细节是设计师熬夜的结果,这也是为什么设计这么贵。去星巴克喝咖啡,你跟人家掰扯那一杯咖啡成本只有几块钱,有意思吗?当然你也可以质疑设计师做一件你认为“不难”的事情花了这么久是不是在糊弄。质疑的方式依然是让他说出背后的 rationale。如果他真的在用心想这件事,说出来的东西一定是不一样的。PS 设计真的是一分钱一分货,想省钱的话,我楼下打印店 P 图小工 50 一张海报送印刷,好走不送 (⌒▽⌒)4. 最重要的是合同和事先约定订金怎么付?修改最多几次?这些东西事先商量好是最重要的。买设计师的服务不是把他这个人包下来了,给钱再多,没有事先约定人家也没义务半夜两点接你一个电话就开始改稿。特别是修改次数的规定是最重要的,请把修改视同重做谢谢。不论甲方懂不懂设计,报酬合理、要求适度、遵守约定是与设计师愉快合作的前提。在此之上,有任何合理的不满意,不管设计师脾气大不大都要照直提。比如印刷偏色问题,这是设计师的基本素养啊,不及格的回炉重炼(╯°□°)╯︵ ┻━┻。第一次见到这么友善的甲方,希望能帮到题主~
首先说,我是很奴才的乙方。至于为啥奴才,你往下看就是了。然后,我不是设计的乙方,所以只能类比,说不细。类比审计、法律、IT、咨询、设计,同样是面向企业的专业服务,同样是甲方可能没有系统的受过对应的专业教育,为啥前三个很少遇到所谓的甲乙方难以沟通的问题,而后两个就会很多?个人认为,服务相关规范越多、监管越多,行业专业程度越高,沟通成本就越低。如果某行业专业到需求方有对应的内部部门了,那构成难度更低。另一方面,行业的实际门槛和甲方认为的门槛是有差异的。设计就是一个典型的实际门槛远高于客户认为的门槛的行业。IT服务就是一个客户认知和实际门槛比较一致的行业。所以,不大同意上面说的没本事和外行客户沟通的设计师就是垃圾。甲方的基础只是是必须的。如果认为甲方在提出系统需求的时候能够讲出大的功能块有哪些、主要的业务流程是什么,关键的业务校验需要哪些;那么对应的业务需求,甲方提出一些相对细化的需求也是必须的。但反过来说,设计的乙方,依然要有能力引导甲方描述自己的需求。在不给出建议的需求框架的情况下,要求一个甲方完整的提出自己的设计需求,那就是耍流氓了。而给出框架后,甲方说我看不懂你的这个需求体系,我就要个大气的设计,那就是甲方耍流氓了...所以:问题1:甲方美丑不分是存在的。这个是甲方需要提升的地方。而在单个项目中,提升甲方的主要角色,可能就是乙方自己。如何引导甲方建立起需求框架,如何引导甲方理解好的设计,本身是有方法的。问题2:设计师心目中的售价怎样不知道。但甲方心目中设计的价值低于实际价值的情况是存在的。至于为啥存在,这个还是要乙方检讨吧。问题3:这是个沟通问题,和设计无关。客户的要求,满足还是拒绝,看你的本事。能说服,你就拒绝;没本事给客户说清,那你就接受呗。否则收不到钱,你又不能拿着节操给老板结账。问题4:纯粹是个技术处理问题了。明知道有色差,还不调整;明知道不好调整,还不事前沟通,回头来说客户连色差这事都理解不了,是个蠢货。不是不可以,但你骂完之后不还是要改么?何苦呢?================以下为写了半天发现跑题又舍不得删的内容0_0================审计和法律有着明确的法规、监管要求,规则是明确的,服务是相对标准的。因此甲方的需求意见不会出现”你出的审计意见不够高大上“。顶多会出现“你拟定的这份合同不足以满足我的xxx需求”。这里的xxx会是个明确的业务诉求。大的客户,多半会有对应的审计部门和法务部门,和乙方对接的时候,会有一个“甲方中的乙方”来做桥梁,沟通起来就容易。小的客户,虽没有专业部门,但"非专业”的客户多半不会过多的干预,以为的确不懂,插不上嘴。IT服务包括系统规划、系统建设、系统集成等等。会有业务和技术两个层面的需求。除了前端UX之外,其他的功能需求是一定可以明确定义,且必须要明确定义的。而乙方需要做的是需求澄清和提出方案意见,告诉甲方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好做,哪些最好不要这么做。告诉甲方那些不好做的一定要实现,成本是怎样的,有什么替代方案等等。和审计/法律类似,大的客户会有IT部门来承接、协调与业务部门的沟通。小的客户的话,实际上也是很难与乙方在技术层面讨价还价的,也是因为不懂。咨询特指管理咨询,IT咨询包含在上面的IT服务里了。咨询的所谓客户需求可能没办法明确界定。比如,需求可能是做集团层面治理架构调整,以支撑未来的业务转型;可能是做整个运营线的业务流程再造,以提升运营效率。甲方在没看到proposal之前甚至在没看到交付的草稿之前,自己都想不清楚需求长什么样,希望甲方在进场前期就确认需求,后期不许改是不可能的。而且甲方的真实诉求,可能在需求背后,是在RFP里完全看不到的。尤其是组织相关的变革,牵涉利益繁杂,方案的调整根本就不是按照字面上的需求来做的,这个时候,也就没有明确需求一说,只有服务客户一条路了。当然了,顾问有足够的能力把故事讲好,用自己的故事说服利益各方,也算是一种办法。在这个行业里,满足字面上的“需求”并不是交付的最终目标。这类服务,多数企业内部是没有专业的对口部门的。同时,管理这事,没有人觉得自己不懂。这种情况下,以“我觉得”开头的沟通就不可避免。现在的市场远不是20世纪乙方大爷的年代了,所以客户大佬的“我觉得”,乙方都必须给论证一下。工作量就上来了。虽然没办法和前三类服务一样明确需求,好在论证一个想法,或者讲个故事驳斥客户的想法,不需要整个方案写完才可以讨论。且,这个讨论过程,多半会有所谓最佳实践、所谓行业趋势可以借鉴。什么是对的说不清,什么是合适的说不清,什么是好的还是有办法说清的。设计我粗暴的理解为所有视觉相关的专业咨询服务,建筑、内装、环境,网页/APP 的UI/UE,各类广告等。和前几个相比,设计需求的定义,不像审计和法律有规范,不像IT服务那么成熟到有模板。像咨询服务一样非标准化,又比咨询更加飘忽不定。至于同样是创造性的工作,为啥设计这行就没办法规范化的描述需求,这事我也说不清。同时,设计相关服务几乎没有甲方会有内部专业部门接口。乙方是直接服务于需求直接相关方的。少了桥梁,就少了一层缓冲。同时,设计这事,甲方看来就是个“好看”的问题。部分客户可能会承认自己不懂管理,但应该不会有客户承认自己不能评价设计。因为这东西在某些客户看来,乙方提供的是个执行而已,而不是专业咨询服务。乙方的价值体现在会用PS上而已-_-。所以说到底,就是个设计行业还不够专业,设计服务没有被足够重视的问题。
偶尔看到这个问题,上面的很多答主说得都很对也很忠恳,题主可采纳,作为从业人员忍不住也插上一句,不知是否对题主有用,但仅代表鄙人多年从业经验的感悟。首先不太清楚你需要的是哪个方面的设计,从专业上来讲设计有其共同性,我公司里室内设计部门的设计师有学环艺的、建筑的、室内的、工业设计的,平面设计部门有学平面设计的,更有学建筑设计的!但是说术业有专攻,在行业中广告设计、室内设计、建筑设计、工业设计不同的设计师、不同的公司都有其侧重点和优势,再从产业中看从事商业(零售)设计、住宅设计、酒店、写字楼等不同产品的公司又有很大的不同,我在多年的工作中见过太多不懂商业空间设计的设计院所设计的商业建筑,那都是娘胎里带出来全身硬伤的货啊,当然这当中也有中国规划部门规范标准落后,开发商又单纯考虑投资和短期利益的原因,光这个就可以写个长篇了,当然设计门槛有高低,做建筑设计的能够做室内设计,做室内设计多少都会工业设计和平面设计等,但说到底术业有专攻,在你找设计公司时还是需要根据所需专业在行业中寻找专业对口的公司。1.设计师普遍认为,甲方没有接受过美感熏陶、设计教育,是美丑不分的。对吗?看到这个问题我忍住要“呵呵”了,其实题主不必有这样的顾虑,如果专业的设计师搞不清楚自己的定位,分不清楚设计师与艺术家的差异,那么我告诉你,你根本不用正眼看这样的设计师。双方相互的尊重是合作的基础,甲方向设计方购买的并不是什么多高逼格的设计产品,而是向具有专业技能和专业经验的设计师团队(很多情况下设计问题需要一个分工明确、管理有序、协作高效的设计团队共同解决,绝不是某一个设计师能够独自完成的)购买工作时间,帮助自己完成计划预想中的项目的设计工作。所以这是一个双方共同配合工作的,这和你资助投资个艺术家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当然我接触过很多年轻的设计师,你所说的问题很多人都有,这并不是你的问题,而是这样的设计师不成熟,甚至尚未摸到设计的门襟。作为正常人,都会有审美,但设计的最终成果很多时间不仅仅是为了“美”,设计的目标不单纯是为了“好看”,放心参与评审,提出你任何的意见,这对于专业设计师都是欢迎与你探讨的,当然你要明白设计目标,不要自己陷入单纯审美中。设计是需要专业教育的,但是作为甲方你需要搞清楚设计的流程和工序,这个很简单就是搞清楚设计师(团队)是怎么一步步帮你完成设计的,每个步骤你要做什么来配合,他们做什么给你交付什么,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搞清楚一些最基础的专业术语使双方能用一种语汇沟通彼此明白在说什么就好。不过也还是要给予设计师(团队)足够的尊重,设计是个费时费力的工作,往往并不是拍拍脑子、灵感乍现的结果,请尊重合理的专业建议和设计工作的客观规律。切忌矫枉过正,我有客户对于设计单位异常尊重,在合作沟通中曾提到过他们如何尊重之前的设计单位的“专业意见”,但后续在施工、制作中如何去克服种种困难。我就曾多次提醒鼓励我的客户提出他们的意见,因为设计师(团队)的目的是帮助我们的客户解决他们专业以外的设计问题,而不是需要我们的客户完全迁就设计为他们带来很多不必要的困难的。所以请正确地看待设计师,信任尊重你选择的设计师(团队),开明地听取合理的建设性意见和创意想法,但不要犹豫提出任何问题和你真实的想法、顾虑,与设计师共同探讨解决方案。2.设计师心中「设计的售价」远远高于普通人的认知。对吗?这句话我不太理解,如前所说如果你所说的设计师把自己当作艺术家,可能会有这样的想法,但是这样的设计师不是应该你选择的。什么叫“普通人的认知”,在一个不讲究知识产权的国度,很多普通人的认知应该是“设计居然还要钱?”如果是在这个认知基础上,你问题的答案必然是“对的!”前面我说了,设计师(团队)卖的是服务时间,想想去洗个脚一个钟还几十块钱呢,花了那么多时间金钱才好不容易获得的专业技能和经验是不是也该卖钱呢?没错我们的成本也是按人工时间计算的,计算单位为30分钟,如果觉得洗脚太low没有感觉,那就想想律师的收费吧,一回事。至于收费标准,我国居然是有行业标准的!!!!!!你可以参考一下,但是作为一个外资设计工作的一员,我真真不能理解国家凭什么做出这样的标准来。价格是一个单纯的市场行为,一个愿买一个愿买就是了。我曾特别反感喜欢跟我讲价的客户,尤其是跟我说什么国家标准,你想买Coach还是爱马仕,要商量价格也要在同价位段讨论吧,拿coach的钱想买爱马仕,我真不知道这算不算耍流氓。3.在和设计师沟通的过程中,很多的否定(比如土了、暗了、俗了)都是不可以接受的。对吗?专业的设计师(团队)是不会介意客户的问题和挑战的,因为双方共同的目标是出色完成设计目标,所以请以设计目标的要求,提出建设性意见,单纯为了否定而否定,所谓“故意找茬、没事找事”当然是不提倡的,如果设计师(团队)对于客户合理的意见和要求都不能做出积极的回应,单纯以“设计理念”搪塞,那你懂的,你找错人了。4.设计稿与实际印刷稿存在着色差,但又无法控制,且言语无法准确表达。对吗?在平面方面这种问题比较明显,所以必须通过实物打样,以最终打样为准进行修正调整,不能只是看电脑上的,屏幕色差问题很致命。最好甲方、设计方、制作单位能够共同审核打样,以此提出设计、工艺、材质等综合解决方案,从而尽可能提高设计执行结果与设计的一致性。谢谢!文笔不好,见谅。
按顺序回答。1,不一定,对公司规模的甲方,必然存在懂设计的人,对个人规模的甲方,这样的情况还真的存在。2,不对,很多人不懂设计的正规流程就仅就结果定价,无视了设计师从建立需求到完成设计整个过程的努力,这才是分歧所在。其实设计的工作量或难度有时候比开发还要大。3,不一定,对设计师个人来说的确是心里堵的慌,毕竟费了一番功夫才出了这么个图。但之所以得到这样的评价,其实也是因为设计师还不够「高大上」。4,不对,色差的确是有些,但要么机器与墨盒原因要么文件色彩模式原因,色差都不会大到让人说不清,可以先来个样片看看,然后再迭代沟通。关于需求的沟通方法。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该由乙方派出懂设计的人来参与需求讨论,而甲方尽量派出懂设计或者有沟通经验的人来讨论。在此期间双方都尽量以效果图代替文字来告诉对方自己描述的内容,以大量提问的方式引导对方详细说出自己的观点。既然甲方是需求方,乙方是承接方,那么如果甲方有懂设计的人能够更有效的进行沟通那是最好,如果没有的话,就需要乙方有足够的实力与经验来应对这样的甲方。
首先贴一下这是对被顶最多的回答的评论!呵呵呵,你都说了,平面设计不是艺术门类,是工匠!那照你工作室的这种繁琐的模式去经营我也只能告诉你,你也走不远,只能是个工作室,潘通色卡,比方说印个几万张的海报对你们算是大活了吧?嗯,还要对照潘通色卡,那就得出专色,假设:客户定的设计稿,有4个专色,地产嘛,免不了有楼盘的照片,照片常规CMYK4色,这就是8色,不知道你们那有8色的海德堡旗舰么,假设有,人家会为你印几千印的小零碎么?假设人家给你印,请问你这么干,你的利润还有多少?还颜色管理,听你这口气那你都工作室一定有自己的印刷厂,还是人家印刷厂会单独匹配你的管理?你的回答,唯独提到的客户没有义务比设计师专业,我倒是赞同的。还有提个建议,以后回答问题,注意自己的调调,不然就容易引起像我这样的刺头的不忿!---------------------回答分割------------------问题1对,我自己做设计一些年,自己的朋友圈几乎都是设计师,他们普遍的思维就是觉得客户都是土鳖!唯有自己什么呢最高!(但是都是心里说,不会当面表达)为什么?:因为设计师普遍都觉得自己是社会精英群体,是引导社会审美的主流!事实也确实是这样,不过在现在商业社会中、这种事实越来越弱化了,因为人们的教育程度越来越高,个性越来越解放,所以他们完全有自信质疑作为设计师的专业水准。问题2对,设计师是一份靠出卖脑力的职业,属于智力产出,产品价值比较虚无,价值界定没有标准。举个例子,你去找一个工作室做VIS,给你报价很低,而且说设计费免费!
你又去找找了4A公司,给你报价猴贵,而且光设计费都能在之前的工作室做N个了!
结果你想了想,还是找自己一个懂点设计的哥们做吧,肥水不流外人田,还落个人情!问题3这个问题有两个答案:对,也不对!对,如果甲方是个彻底土鳖,非要红底大金子的设计,作为一个有职业操守的设计师,完全有义务告他这样做,对贵企业的形象意味着什么!(反正我是这样做的,遇到这样的甲方,我看的很开,你出钱嘛,让我放个凤姐上去我也无所谓!立马找素材去!)也不对,上面说了,如果你也有自信你质疑,为什么不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呢!不过显然你没有,有你也不会这么提问了,而且你也说了,你都表达不出来不想要的!在这种情况想想愉快的合作下去,不妨耐心冷静的听听设计师的想法,顺着他的引导,然后展开自己的思路,假如自己想要的,问题就简单多了!问题4对,色差这个东西在国内这个行业里实在是太难做到规范了!为什么?:因为行业的不规范!设计行业的不规范,印务行业的不规范,客户认识的不规范!首先设计行业的从业者,专业知识的严重缺失,目前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现在很多4A公司设计师很多还不知道什么是专色!甚至是印刷机的基本原理!为什么?:因为国内的专业教育都是**!印务行业的不规范!印刷行业相对来说是一个技术门槛比较高的产业,他们往往会欺负设计公司对专业的不了解,很随意的就能用各种专业知识以及高报价,让你降低标准和要求,使自己更有利!举例子:你是设计公司,你的一个客户要求高,设计要专色,纸张要特种,工艺要复杂。你找印刷厂报价,印刷厂遇到你这活,肯定懒得理你。为什么?:印刷厂考的是量!一台机器一天能印10w他就不会为了你这个麻烦的活只印9w,这里牵扯到印刷师傅的技术水准,责任心,太多了!(就说一样,也是为什么我要叫板被顶一楼答案的补充,您知道调一个专色反复清洗墨池,耗费时的间么?搞笑!)所以压根就没法规范!客户认识的不规范,我相信你作为设计是的大家,都没少遇到过,给你个专色的设计稿,为了节约成本,让你用4色去追!开习总玩笑呢这是?甲方往往对不该要求的细节瞎较劲!目的是啥?呵呵呵,这就上升的市场的不规范了!举例子:你如果是个设计公司,或者是中间商,你为了从甲方那里拿下单子,价格压得特别低,但是你为了追求利润的对大话,怎么办呢?那只好从设计公司或者印刷厂这边找补了,说什么客户挑,颜色有色差,有脏点,闷切的毛刺!随便找一条,都能克扣!乙方为了能早点拿到货款,只有妥协!呵呵呵!你得逞了!总而言之!善待为你服务的每一位设计师吧!他们都是上辈子折了翼的奥尔良鸡翅!补充:被人回复说潘通能转4色?那请问潘通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你是在设计软件里转了,你直接找本四色色谱给客户看不得了!还大谈色彩管理,你以为印刷机是你们家打印机啊,随便到什么设备都能用!你这才是二逼的理论吧?还保持与客户的显示设备颜色统一,头一次听说客户的膳食设备,靠你色彩管理了,就能保持一致!那我讨教下,您工作室输出出来的样品能和显示器没有色差?一个是显示器,一个是纸张,两种不同的材质竟然认为是没有色差!很佩服您内心的强大!设计地产的海报是垃圾活,那我想问问您的设计师都接什么高大上的设计活啊?给伊丽莎白女皇设计明信片,给库克设计个书签?或者您给大家客户下,平面都是做什么您说的高大上的设计?呵呵呵,搞笑,自己的无知被别人点破了,却愤怒的开骂!请问,就您这涵养,真不知道,您的客户群体都是什么水准!呵呵呵!依然建议:回答别人的问题请用心,请用责任心,不负责,甚至都看不到明白人家的提问的回答,你好意思么?
你只需要不断的告诉设计师:这个不行,还要大气一点!哇哈哈哈哈哈~~折叠我吧~
每次甲方对接的说我水平太次的时候,心中好多MLGB+SB
纯属个人经验,欢迎各种指正。互相理解。充分沟通。用细节交流。1.设计师普遍认为,甲方没有接受过美感熏陶、设计教育,是美丑不分的。对吗?美丑不分是具体看人的。设计师里面还有觉得设计师美丑不分的- -,比如很多人就觉得当代艺术算个毛,也有人觉得古典艺术没有思想高度,具体得看设计师的风格和倾向与你所追求的目标是不是大致一样。但如果,甲方出现的时候就是一副暴发户的样子,说话一副趾高气扬的语气,多多少少设计师还是会有一点点先入为主的观念的。好的设计师,或者说会沟通的设计师,是会让你对你所想要知道的各种知识有粗略的了解的(不过,设计师也不是全才,请给时间让他们消化他们为了你的设计所需要掌握的知识)。我们老师就教育过我们,我们是设计师,看事物以后再也不能从普通人角度出发,并且需要教育公众。2.设计师心中「设计的售价」远远高于普通人的认知。对吗?是也不是。大多数设计师都觉得自己的心血和概念比较值钱(高于市场价格),但是市场上对设计师的产品价格一般是有个价格区间的。理想状态下,设计师参与设计的所有流程都需要计算在设计费里,大多设计师从前期与甲方沟通到产生概念的过程是对之后画图、成图的重要步骤。然大多数民众只关心设计师“设计-画图-出品”的过程,忽略掉了大量的前期调查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对设计师来说,这些时间也得用设计费付啊)。我觉得这部分所产生的价值差,是普通民众和设计师最容易产生歧义的部分。 大多从业很久的设计师,其实是大概知道和明白自己在市场的价位的,当然也会有一部分有着“自己宇宙最牛掰,只有高价格才能买我设计,如果出价低就是甲方傻x傻”的人,这就得靠甲方自己相处,然后思考辨别了。。。3.在和设计师沟通的过程中,很多的否定(比如土了、暗了、俗了)都是不可以接受的。对吗?否定必定是可以接受的。只是甲方表达方式真心不能这样概括,最好能落到细节,你是怎么觉得土了?颜色搭配问题?你是怎么觉得俗了?是因为对称?还是图案选择?至于暗了还是比较容易能够让人理解的。如果甲方表达过程中无法确定自己要的风格,你大可自行寻找一些例子展示给设计师,或者让设计师提供一些能够符合你预期目标的“大师作品”。然后在你否定或者说是“提出自己想法”的过程中记得先问设计师设计的意图,如果设计师的意图是非常贴切甲方原来设置的目标的时候,甲方需要自己慎重考虑,当然这种情况下,甲方可以同设计师商量,能不能改动以后再与原作品对比,再看优劣。4.设计稿与实际印刷稿存在着色差,但又无法控制,且言语无法准确表达。对吗?电子稿和印刷稿完全一致确实有点难控制,但主要还是RGB, CMYK, Pantone等设计时和印刷时用色系统存在的差异。这些知识作为一个设计师,他/她还是得能够基本上是得有了解的。比如说RGB主要是用在网络设计上,CMYK主要是印刷上,Pantone也是印刷,但是颜色比CMYK少,比CMYK更统一(在打印的硬件条件大致相同的情况下,Pantone色系打印出来的颜色误差会比CMYK小)。这些问题也许你无法准确表达,但是你是可以跟设计师沟通的,不过你也需要让设计师有时间去梳(复)理(习)这些你想知道的内容。。。双方沟通这些问题时,需要良好的沟通技巧,和互相包容的体谅。即使我乐意请高于我现在预算的多倍,去请一枚优秀的设计师,但我并不知道如何明确提出我的要求,请设计师现身说法,告诉我怎么做一个甲方,让双方合作愉快。最后感叹一下:中国好甲方啊!!你这样会让很多设计师爱上你的,你造么!!
别把设计从业者的吐槽当成设计师的真实想法,那些除了吐槽以外什么都不是。首先,设计从业人员除了做设计的特征以外,最重要的他还是个人。人与人之间很重要的事儿就是沟通,所以非常喜欢那种充满沟通欲望的甲方。其次,疑人误用,用人不疑。不要把道听途说的仅供参考的消息当作真相,不要用自己短时间内了解到的知识去拷问设计师(这点很重要,因为甲方小道消息,不懂装懂搞砸的例子太多了)。再次,明确自己的目的。难满足的就是两个字,随便。哪怕最开始只是简单的模糊的目的,例如,你想把房子装修的漂亮,这就是最简单的最原始的目的,然后通过和设计师的沟通慢慢的挖掘出更加明确的要求。让设计师来把握这个节奏。最后,甲方和乙方不是对立关系,更多的是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前进的合作关系。世界人民大团结,甲方乙方大团结,不是吗?
楼主你确定你是做甲方的吗?被乙方欺负的甲方不是好甲方,唉,我继续被甲方欺负去
不要用土了 俗了 暗了 感觉不对
颜色不好 重点不明确
高大上这种形容词来让设计师修改~不要从你个人感觉活个人审美角度提出修改意见~你可以告诉他要什么颜色,什么是重点要放大~~再给他两个你觉得符合你要求的稿子做参考~~~还有最好就是不要重复修改~~比如原来是黄色按照你的要求改了红色然后再改了蓝色~最后你说:还是黄色好= =
这个真的很讨厌好么!!!
还有一点就是你不要和设计师说这个东西今天加班加死也要做完然后你自己却下班跑了了~~这个真的不能忍~~还有啊实际印刷肯定是有误差的~这个设计师不好完全决定~~主要取决于你的印刷厂啦~~设计师只能尽量接近~~~最后请相信设计师的眼光~~每件设计都是设计师的心血之作~~还有以后跳槽加薪全靠这些做过的案例了~~设计师不会随便给你瞎做的~~所以如果不是上头的强硬要求或者无关紧要的小修改~请相信设计师的眼光~~!!有时候不是我不给你改~是改成那样真的不好~~~一个稿子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虐自己就虐过很多遍~~每种配色~~设计~~从设计师的角度都是最佳方案~~然后才会给你看的~~~~
对此,如果你的预算充足。我建议你不要自己去对设计师提所谓的需求。你应该做的是,先请一个专业顾问,由他负责整理和分析你的需求。然后形成专业的需求条款,再提交给设计师。相信我,你这样做,会比你自己去提需求,而更有效率和收益。
那个…我想先说一句,在中国,所有的甲方能先把要使用的字体买下来给设计师使用吗?成熟的设计师一定会对甲方另眼相看的…
首先感谢题主对设计师很尊重的态度。答主在国内读的设计本科,在国外读的研究生,国内互联网业内有些了解,只能说资历尚浅,我来试着答一答。1.设计师普遍认为,甲方没有接受过美感熏陶、设计教育,是美丑不分的。对吗?不对,其实作为甲方,也就是提出需求的用户,是不需要接受美感熏陶,设计教育的,要是大家都有这么高的美学素养和设计素养,还要设计师来干嘛的呢?另外当然设计能力和美学素养是不同的,我所学到的设计,尤其是在国外学到的我比较赞同的设计的定义,其实是系统的、有规划的帮助客户达成他想要的产品/服务/效果等等的方法。没有绝对的美丑,客户满意的,真正想要的东西,就是合格的设计。但是很多时候,客户并不明白自己想要什么,而他们不相信设计师的专业能力,所以客户想要用自己认知范围内的一些知识对设计师的设计过程和结果进行干预,这是不可取的。同时,有些设计师觉得自己有很好的“美学”素养或者“专业”能力,而将自己的审美与期望凌驾于客户的真正需求之上,也是不可取的。举个栗子,客户的初衷是想弄一个素净的无印良品风格,设计师理解了,也努力做了,但是客户一下子又看上了清新小碎花的墙纸,一下又选了地中海风格的地毯,要设计师配合这些出设计,肯定是不行的。再一个栗子,客户本来就是想要一个接地气的居家风格,设计师觉得极简主义特别现代化,拼命往那个方向整,肯定也是不行的。总的来说,设计师应该明白客户的真正需求(不是单纯的他自己描述的,因为很多时候他自己也描述不清),客户大概能接受的(或者期待的)审美情趣,利用自己的专业能力进行设计。就是因为这种平衡非常的难,所以设计师才没有那么好做,好培养啊。2.设计师心中「设计的售价」远远高于普通人的认知。对吗?这个很难讲。首先要看你所谓的普通人的认知,到底是一个大概怎么样的范围。说实话在中国普遍是不太能够认识到设计的价值的,在国外虽然情况好很多,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为了设计掏钱,毕竟设计是比服务还要抽象和虚幻的,人们直觉上当然更喜欢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同时设计的价值,也要看这个设计师本身的水平,他为之付出了多少心血,以及这个设计本身的价值(比如带来了美感?舒适性?社会影响?等等)。有很多并不专业的设计师,通过随便抄袭别人,或者简单改一改自己从前的作品,作为新的设计应付客户。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设计,对自己的设计也是纯粹拍脑袋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我觉得这种设计并没有多少价值,甚至对那些认真设计的设计师很不公平。我个人觉得国内有很多低端的所谓设计师都在干这样的事情,这也影响了社会对设计师的看法,觉得设计并不值那么多钱。3.在和设计师沟通的过程中,很多的否定(比如土了、暗了、俗了)都是不可以接受的。对吗?我觉得没有不可以接受啊,客户对设计有意见,是非常正常的,大家良性的沟通,才可以做出好的设计。毕竟最后客户要对这个设计买单,客户当然有权力提出意见了啊。我觉得可能出现的问题在于,一个是客户实际上并不明白自己要什么,于是在不停的修改自己的需求,就是一秒钟一个想法,第一次看方案的时候想要明亮点,第二次又想要暗一点,于是设计师很多时候就要重新返工或者做无用功,到最后客户说我觉得还是第一版好……面对这个问题,首先客户要明白设计师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几乎不可能做出你心里想要的完美设计,而客户本身,也要尽可能的对自己的需求进行明确的定义,不要总是给出模棱两可的形容词,比如大气……可以选一些自己喜欢的风格的图片例子给设计师参考,会很直观的让双方达成一个基本的需求共识。同时,客户给出否定意见没问题,但是不要一味的否定,没有任何建设性的方向性的建议。这就好像问女朋友去哪里吃,她说随便,但是去哪里都不满意一样,非常的无理取闹。 再一个是设计师本身能力有限,对客户的需求没有完全理解,或者设计能力不过硬达不到理想的状态。毕竟一分钱一分货,想要便宜找到好的设计师,是不可能的。4.设计稿与实际印刷稿存在着色差,但又无法控制,且言语无法准确表达。对吗?不对。设计之初选择色彩模式有RGB和CMYK两种,RGB用于网络,即屏幕上的显示配色,CMYK用于印刷,电脑会进行色彩处理在屏幕上显示的时候尽量接近印刷时的真实效果,苹果显示器的效果尤佳,几乎没有色差。专业的做平面设计的设计师,从根本上对印刷出的颜色会有掌控,甚至有自己专用的打印机,因为不同的打印机也不一样,调的系数,颜料,都会有不同。所以色差完全是可以掌控的,我自己也做平面设计但是还不够专业,一般自己设计出来的东西,比如作品集,打印出来颜色效果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相信其他普通客户应该不会对色差这种东西比设计师还要苛求吧。至于可不可以准确表达,虽然我不知道具体有哪些系数但是我相信专业的印刷界是有准确表达的方法的,至于普通客户肯定不能够了解,也不需要了解。我想大概告诉客户这个印出来颜色可能没有那么鲜亮,再给他看一看打印出来的样片,客户都能够明白并表示理解吧。
题主真是鸡贼,乍一看四个问题,好像是很憋屈,但实际上一个连自己想要什么都无法表达清楚的甲方,我觉得你自己也反思一下,为什么总给设计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室内设计师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