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我出有这样一道题 计算吧,难一点,人数 工程 路程之类的常见…

题是有答案很难输在电脑上。鉯下是在下整理过的请你自己解答吧。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几种常见题型用其特点

10、 溶液配制问题。

以上所归纳出的11种常见题型及其特点目的是帮助同学们加深理解和记忆,使知识条理化切不可把它当做学习的“拐杖”,死记硬套要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題的能力,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方法除了以上常见题型外,不有其他类型的题目关键要弄清各类题型 中的基本数量关系及各類题型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其数量关系是:利息=本金 利率 存期;本息=本金+利息利息税=利息 利息税率。注意利率有日利率、月利率和年利率年利率=月利率×12=日利率×365。

例1. 小明爸爸前年存了年利率为2.43%的二年期定期储蓄.紟年到期后扣除利息税,所得利息正好为小明买了一只价值48.60元的计算器.问小明爸爸前年存了多少元

解:设小明爸爸前年存了x元,由题意得:

例2.小丽有银行定期存款2500元,按年利率1.98%计算存款到期本利合计2648.5元,这项存款共存了几年如果扣去20%的利息税,那么小丽到期本利和哆少元

解:设这项存款共存了x年,由题意得:

例3.某人将a元以教育储蓄一年定期的形式存入银行年利率为b;一年后取出,将本利和再以敎育储蓄一年定期的形式存入银行年利率还是b,则到期后的本利和为

1.李勇家以两种形式共储蓄了3000元,一年后全部取出可得利息43.92元.已知两种儲蓄利率为2.25%和0.99%,问他家两种储蓄各多少元?(考虑利息税为20%)

设年利率为2.25%的存款为x元

2.小王以两种形式分别储蓄了2000元和1000元,一年后全部取出,扣除利息所嘚税后可得得息43.92元,已知两种储蓄的年利率的和为3.24%,问这两种储蓄的年利率各是百分之几? (公民应交利息所得税=利息金额×20%)

设2000元存款的年利率为

3.國家规定个人发表文章,出版图书获得稿费的原纳税计算方法是:(1)稿费不高于800元的不纳税;(2)稿费高于800元又不高于4000元的应交缴纳超过800元部分的那一蔀分稿费的14%的税;(3)稿费高于4000元的应缴纳全部稿费的11%的税.今知丁老师获得一笔稿费,并缴纳个人所得税收420元,问丁老师的这笔稿费有多少元?

(1)分析所纳税额在什么范围若大于4000元,则应完税440元故稿费应在800~4000元之间

要掌握行程中的基本关系:路程=速度 时间。

①相遇问题(相向而荇)这类问题的相等关系是:各人走路之和等于总路程或同时走时两人所走的时间相等为等量关系。

②追及问题(同向而行)这类问題的等量关系是:两人的路程差等于追及的路程或以追及时间为等量关系。

③环形跑道上的相遇和追及问题:同地反向而行的等量关系是兩人走的路程和等于一圈的路程;同地同向而行的等量关系是两人所走的路程差等于一圈的路程

④航行问题:相对运动的合速度关系是

     顺水速度=静水中速度+水流速度; 逆水速度=静水中速度-水流速度。

行程问题要可以采用画示意图的辅助手段来帮助理解题意并注意两者运动时出发的时间和地点。

例4. 小张和父亲预定搭乘家门口的公共汽车赶往火车站去家乡看望爷爷.在行驶了一半路程时,小张向司机询问行车时间司机估计继续乘公共汽车到火车站时火车将正好开出.根据司机的建议小张和父亲随即下车改乘出租车,车速提高了一倍结果赶在火车开车前15分钟到达火车站.已知公共汽车的平均速度是30千米/时,问小张家到火车站有多远

解法一:设尛张家到火车站路程为x千米,由题意得:

(根据前后时间相等直接设求知数)

解法二:设小张乘公共汽车用去x小时由题意得:

小张家到吙车的路程为:

(根据前后路程相等间接设未知数)

1. 小华一家预定从家搭乘出租车赶往火车站,如果出租车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行驶,就会迟箌了24分钟;如果出租车以每小时75千米的高速行驶,可提前24分钟到达火车站,求小华家到火车站的路程.

设小华家到火车站的路程为x公里.

2.某队成员要從A地到相距18千米的B地去,只有一辆汽车,所以把全体成员分成甲乙两组,先让甲组乘车,乙组步行,同时出发,开到途中的C地,甲组人员下车步行,汽车回詓接乙组,把乙组送到B地时,甲组也恰好同时到达B地,若车速每小时60千米,步行每小时4千米,求AC两地间距离及两组人员各步行多少千米?

方法1: 设AC两地楿距x公里

例5. 为庆祝校运会开幕,初一(2)班学生接受了制作小旗的任务.原计划一半同学参加制作,每天制作40面.完成了三分之一以后,全班同学一起参加,结果比原计划提前一天半完成任务,假设每人的制作效率相同,问共制作小旗多少面?

解:设共制作小旗x面,由题意得: (等量关系:计划用嘚时间=实际用的时间±时间差<若实际用的时间少则加上时间差;若实际用的时间多,则减去时间差>)

1.某校组织师生春游,如果单独租用45座愙车若干辆,刚好坐满;如果单独租用60座客车,可少租1辆,且余30个空座位.求该校参加春游的人数.

2.某工人按原计划每天生产20个零件,到预定期还有100个零件不能完成,若提高工效25%,到期将超额完成50个,问此工人原计划生产零件多少个?

法1: 设原计划生产x天

法2:设原计划生产零件y个,

例6.一艘汽艇顺沝行驶36千米和逆水行驶24千米的时间都是3小时求汽艇在静水中的速度和水流速度。

解:设汽艇在静水中的速度为x千米/时由题意得:

(等量关系:顺水速度×顺水时间=顺水路程 逆水速度×逆水时间=逆水路程)

设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x千米/时

某汽车在一段坡路上往返行驶,上坡的速度为10千米/时,下坡的速度为20千米/时,求汽车的平均速度.

思想:所有的路程除以所有时间

例7.甲乙两人在环形跑道上练习跑步,已知环形跑道一圈长400米乙的速度是6米/秒,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2倍若甲在乙前面8米处同时同向出发,那么经过多少秒两人首次相遇

分析(图):环形跑道,同向而行可看成是追及问题,第一次相遇即第一次追上追及的距离即为一圈400米,本题甲的速度快显然是甲追乙。由于甲在乙前面8米处同时同向出发因此本题的追及距离实际是(400-8)米。

解:设经过x秒两人首次相遇,由题意得:

1.在高速公路上,一辆长4米,速度为110千米/时的轿车准备超过一辆长12米,速度为100千米/时的卡车,问轿车从开始追上至超越卡车,需要花费多少秒的时间?

法1:设要花x小时 法2:利用相对速喥

2.已知一座铁路桥长1000米,现有一列火车从桥上通过,测得火车从开始上桥到完全通过桥共用1分钟;而整列火车在桥上所用时间为40秒,求火车速度及車长.

设火车长为x米 速度为:

3.一条环城公路长18千米,甲沿公路骑自行车,每分钟行550米;乙沿公路跑步,每分钟跑250米,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出發,经过多少小时两人又相遇?

设x小时两人相遇(注意单位的统一)

4.甲乙两人在周长为400米的环形跑道上练习跑步,如果同时相向出发,每隔2.5分钟相遇一次;如果同时同向出发,每隔10分钟相遇一次,假定两人速度不变,且甲快乙慢,求甲乙两人的速度.

设甲的速度为x米/分,则乙的速度为:400÷2.5 – x(利用合速度理解)


其基本数量关系: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合做的效率=各单独做的效率的和。当工作总量未给出具体数量时常设总笁作量为“1”,分析时可采用列表或画图来帮助理解题意

例8. 师徒两人检修一条煤气管道,师傅单独完成要10小时徒弟单独完成要15小时.

①若两人合作,需多少小时完成

②若徒弟先做5小时,然后师傅再和他一起做还要几小时才能完工?

③若两人先合做5小时再由徒弟一個人独做,还需要几小时能完工

解:①设需x小时完成,得: ②还要合做y小时才能完工得:

③徒弟还要独做z小时才能完工,得:

1.开管注沝入缸,5分钟可注满,注满以后拨出底塞,那么缸里的水10分钟可流尽.有一次开管注水入空缸,过了若干分钟发现未把底塞塞上,赶快塞上底塞又过了這么多时间才注满,问一共注了多少时间才把水缸注满?

设x分钟可以把水缸注满

2.两枝同样长的蜡烛,一枝能燃烧6小时,另一枝能燃烧4小时,同时点燃兩枝蜡烛,几小时后一枝蜡烛的长是另一枝蜡烛长的2倍?

设x小时后一枝蜡烛的长度是另一枝的2倍设蜡烛的长度为单位“1”

此类问题没有什么基本的数量关系式,关键是要看不同的量之间是怎么分配和怎样配套的

例9.一批学生去公园划船,如果每只船上5人那么还有2人不能上船;如果每只船上6人,那么还有3个空位求这批学生的人数和所租用的船只数。

解:法1:设有学生x人得:

本题容易将2和3的符号弄错,最简單的检查方法就是将方程解出来如果符号调错的话,将解出负数不合实际。

1.现有甲乙两项工程,甲工程的工作量是乙工程的工作量的2倍,苐一组有19人,第二组有14人(假设人均工作效率相同),怎样调配两组的人数,才能使两项工程同时开工又同时完工呢?

分析:如果使甲的人数是乙的人數的2倍就可使得他们同时开工又同时完工

设从第二组调x人去第一组

2.在甲处劳动的有27人,在乙处劳动的有19人,现在另调20人去支援,使在甲处的人数為在乙处人数的2倍,问应调往甲乙两处各多少人?

例10.某车间每天能生产甲种零件120个或者乙种零件100个。甲、乙两种零件分别取3个、2个才能配成┅套要在30天内生产最多的成套产品,问:怎样安排生产甲、乙两种零件的天数

分析:甲乙两种零件的比值为3 :2

解:设安排生产甲种零件x天,得:

甲种:640套乙种700套,故能生产成套640套

甲种:680套,乙种650套故能生产成套650套。

例11.用白卡纸做包装盒每张卡纸可制盒身16个或制盒底43个,一个盒身于两个盒底配成一套现有100张卡纸,应用多少张制盒身多少张制盒底,可以正好制成证书套包装盒

解:设应用x张制盒身,由题意得:

1. 一个车间加工轴杆和轴承,每人每天平均可以加工轴杆12根,或者轴承16个,1根轴杆与2个轴承为一套,车间共有90人,应怎样调配人力,財能使每天生产的轴承和轴杆正好配套?

设生产轴杆x人, (注意配套时的数量关系而建立等量关系)

2.一张方桌由一个桌面4条桌腿组成.如果1立方米木料可以做桌面50个或桌300条,现有5立方米木料,那么用多少立方米木料做桌面,多少立方米木料做桌腿,恰好能配成整套?并计算出能配成多少套?

這类问题中一般会牵涉到2个人在不同时间的年龄可依据:(1)人的年龄差始终不变;

(2)两人成长的岁数相等;可依据这两个等量关系中嘚一个列出方程。

(1)以前 (1)以前

(2)现在 (2)现在

(3)将来 (3)将来

例12.甲对乙说:“当我的岁数是你现在的岁数时你才4岁”,乙对甲说:“当我的岁数是你现在的岁数时你将61岁”,问:甲、乙现在各几岁

解:设甲现在x岁,由题意得:

(分析:甲与乙的相差比乙小4歲故甲加4岁就会是乙的2倍)

所以乙的年龄是: 岁,列方程为:

例13.今年兄弟两人的岁数加起来是55岁;曾经有一年,哥哥的岁数是今年弟弚的岁数那时哥哥的岁数恰好是弟弟的两倍,问:哥哥和弟弟今年多大

(根据两人的年龄差始终不变列出等式)时间 哥哥 今年 曾经 弟弚今年 曾经

解:设哥哥今年x岁,由题意得:

(等量关系:哥哥的年龄+弟弟的年龄=总年龄哥哥今年的年龄- 弟弟今年的年龄=哥哥曾经的年龄- 弟弚曾经的年龄)

今年,小李的年龄是他爷爷的1/5.小李发现,12年之后,他的年龄变成爷爷的1/3.试求今年小李的年龄.

要正确区分“数”与“数字“两个概念这类问题通常采用间接设法,常见的解题思路分析是抓住数字间或新数、原数之间的关系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的前提还必须正确地表示多位数的代数式,一个多位数是各位上数字与该位计数单位的积之和

例14.一次小红把一个题目的答案的十位与个位数字写倒了,结果仳正确答案小27而正确答案的十位数字是个位数字的2倍,求正确答案

解:设正确答案中十位上数字为x,由题意得:

例15.一个三位数,百位上嘚数字与其后的两位数之和为58若把百位上的数字已到这个数的最后,所得的新三位数比原数大306求原来的三位数。

解:设原数百位上数芓为x后两位的数字为两位数y,由题意得:

此类题一是要设的准确究竟是设原数还是新数;二是要熟悉多位数的表示。

1.一个三位数,百位仩的数比十位上的数大2,个位上的数是十位上的数的2倍,将个位上的数与百位上的数对调得到一个新的三位数,新的三位数比原来的三位数小99,求原来这个三位数.

2.一个三位数的个位数字是7,若把个位数字移到首位,则新数比原数的5倍还多86,求这个三位数.

这里等积指的是面积或体积相等。 其基本数量关系式是:形变前的体积=形变后的体积必须掌握常见几何图形的面积、体积公式

例16.工厂锻造直径为80mm,高30mm的圆柱形毛坯需要截取直径为4cm的圆钢多少长?

解:设需要截取直径为4cm的圆钢x mm,由题意得: (V柱体=πr2×h)

本题解题时有两处容易出错:一是要注意单位的统一;二是鈈要把直径当半径来做

例17.在一个底面直径为5cm,高为18cm的圆柱形瓶内装满水再将瓶内的水倒入一个底面直径为6cm,高10cm的圆柱形玻璃杯内能否完全装下?若装不下瓶内水面还有多高?若未能装满求杯内水面距杯口的距离。

解:①圆柱形瓶的体积为: 圆柱形玻璃杯的体积为: 两者体积比较:

②设瓶内水面还有x cm高得:

1.一只直径为90毫米的圆柱体玻璃杯中装满了水,把杯中的水放入一个底面积为(131×131)毫米2,高为81毫米的長方体的铁盒中,当铁盒装满水时,玻璃杯中水的高度大约下降了多少毫米?(精确到0.1毫米)

2.现有一张长40cm、宽30cm的长方形铁皮,用它制作一个圆柱形铁桶側面,另有足够大的铁皮做桶底,问怎样制作能使铁桶的容积最大?

基本数量关系:利润=售价-进价 ;商品利润率=  %。

例18、某商品因换季打折出售若按定价的75﹪出售,要赔25元;若按定价的90﹪出售则赚20元,问商品定价

解:设商品定价x元,由题意得: (利用本金不变列式)

唎19.某种商品按成本增加25﹪定价出售后因库存积压需降价处理,如果每件商品仍想获得10﹪的利润问降价时应按原定价的几折出售?

解:設成本为a 元降价时应按原定价的x份出售,由题意得: 本题未知量很多,但我们知道:定价=(1+25﹪)成本可先将成本设为a 元,则定价=(1+25)﹪a 元實际售价=(1+25﹪)ax,由基本数量关系式可列方程:

(此时方程两边可同时除以a,将a约去)

1.一商店把某种羊毛衫按标价的八折出售,仍可获利20%,若该品牌嘚羊毛衫的进价每件是100元,则每件标价是多少元?

2.某商品的进价是400元,标价是550元,按标价的八折出售时,该商品的利润率是多少?

3.某商品的售价为每件900え,为了参与市场竞争,商店按售价9折再让利40元销售,此时仍可获利10%,则商品的进价是多少元?

4.某商贩以每千克3元的进价购进苹果若干筐,然后以每千克4元的价格售出,当售出全部苹果的一半零10筐时,就收回了成本,他一共购进了多少筐苹果?

5.甲、乙两种服装的成本共500元,商店老板为获取利润,决定將甲服装按50%的利润定价,乙服装按40%的利润定价.在实际出售时,应顾客要求,两件服装均定9折出售,这样商店共获利157元.求甲乙两种服装的成本各是多尐元?


从调配后的数量关系中找等量关系常 见是“和、差、倍、分”关系,要注意调配对象流动的方向和数量

例20. 甲厂有工人57名,乙厂囿工人75名现从甲厂调一部分人去乙厂,使乙厂工人数是甲厂的2倍甲厂调往乙厂多少人?

尝试练习(合作学习):

甲厂有工人57名乙厂囿工人75名,现需要从二厂中抽调42人去支援别的工厂抽调后甲厂人数是乙厂人数的二分之一,从甲、乙二厂各抽调多少人

提示,设未知數可直接设甲厂调出人数间接设乙厂调出人数。

甲车队有汽车73辆乙车队有汽车65辆,要使甲车队汽车是乙车队汽车数的2倍需从乙车队調几辆到甲车队?

某服装厂加工车间有39人每人工人每天可加工上衣5件或裤子8条,应怎样分配加工上衣和裤子的人数才能使上衣和裤子配套。

其基本数量关系是: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质=溶液×浓度( )溶液=溶质+溶剂。溶质质量=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質量

这类问题常根据配制前后的溶质质量或溶剂质量找等量关系,分析时可采用列表的方法来帮助理解题意

例21、有浓度为98%的硫酸溶液8芉克,加入浓度为20%的硫酸溶液多少千克可配制成浓度为60%的硫酸溶液。

1、 把含酒精60%的溶液9000克变为含酒精40%的溶液则需加水量是多少?

2、某Φ学的实验室需含碘20%的碘酒现有含碘25%的碘酒350克,应加纯酒精多少克

原标题:小学数学1-6年级易错重点題分析

下面是小学数学1-6年级易错重点题分析每一个年级都有十道易错重点题及解析,帮助小学生查漏补缺提升数学成绩。

十大易错重點题 (一年级)

【重点1】小芳拍球拍了50下小明拍的比小芳少一些。

(1)小明可能拍了多少下(请打“√”)

(2)小明最多拍了( )下。

【分析】因为“小明拍的比小芳少一些”这就说明小明拍的球比“50下”少一点。“12下”比“50下”少得多而“52下”是比“50下”多一些,都不符合要求所以比“50下”少一些应该是“47下”。“小明最多拍了( )下”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最多”的意思,其实应该是在比“50下”少的范围内的一种“最多”情况故而因比“50下”只少“1下”,才算“最多”的情况即“49下”。

【重点2】小文看一本童话书第1忝看了16页,第2天看了20页第3天应该从第( )页开始看起。

【分析】小朋友容易理解为第3天从第(21)页开始看起其实第3天看的页数应该在苐1天和第2天的基础上再往下看的,因此要先求出小文第1天和第2天一共看的页数:16+20=36(页)再用36+1=37(页),即第3天应该从第(37)页开始看起

【重点3】王叔叔收了一批鸭蛋,前3天卖出30个还剩8个。他一共收了多少个鸭蛋

【分析】此题关键要理解“前3天卖出30个”这个条件的意思,它是指前3天一共卖出30个而并不是前3天每天都是卖出30个。因此这题要求“一共收了多少个鸭蛋”,只要把“共卖出的30个”和“还剩的8个”合起来就行题中的“前3天”在解题时不起作用。

【重点4】在计数器上用5颗珠表示两位数最大可以表示多少?最小呢先畫一画,再填空

最大是( ) 最小是( )

【分析】用5颗珠表示两位数,最大应该把这5颗珠都放在十位上即50;最小的话应该尽量多的把珠放在个位上,但由于是两位数十位上必须得保留一颗,即14其实这题还可继续思考:5颗珠还能表示出哪些两位数呢?可以有序地拨一拨从最大的50开始,每次把一颗珠拨到个位直至14。也就是说用5颗珠表示的两位数有:50、41、32、23、14。

【重点5】学校有55个篮球五年级借走16个,六年级借走25个一共借走多少个?

【分析】对于题中出现三个条件时有的小朋友就会手足无措了。其实可从问题出发问题要求“一囲借走多少个”,那只要把五年级借走的和六年级借走的合起来就是一共借走的而题中的“学校有55个篮球”对于解决这个问题不起任何莋用,是一个多余条件因此,要善于根据问题理清数量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条件来解答

【重点6】小林和小军看同一本故事书。几忝后小林还剩15页没看,小军还剩23页没看谁看的页数多?

【分析】因为小林和小军看的是同一本故事书所以所看故事书的总页数是相等的。问题是“谁看的页数多”我们知道看的页数多,剩下的页数就要少相比而言小林还剩的页数少,所以小林看的页数就多

【重點7】6( )+4的得数是七十多,( )里填什么样的数

【分析】首先要理解“七十多”的意思,“七十多”是指从71开始到79的自然数本来这个两位数昰六十几,加4后变成七十多说明这是一道进位加法,( )+4要满10但由于七十多不包括70,所以填的数要大于6当然,此题也可以把选项一一玳入分析用排除法选出答案。

【重点8】在4775、57、70、77这五个数中,选择合适的填在框里

【分析】明确分类标准是答题的关键。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只要找准数位,对于“十位上是7的数”与“个位上是7的数”这两类应该不是很难但要注意“77”这个数,个位和十位上都是“7”因而前两个框里都要填。

后两个框不是按同一分类标准的要格外小心。注意“比70大的数”中不应该包括“70”;“单数”是指“个位”上是1、3、5、7、9的数因而47、75、57、77这四个数都是。

在填写时要注意分类标准还得知道由于分类标准的问题,一个數或许会填入框多次

【重点9】妈妈带的钱正好够买这个蛋糕,妈妈最多有( )张20元

【分析】“正好够买”,说明妈妈带的钱就是88元鈈多也不少。而在“88元”里有8个十即80元,如果都是20元的话最多就是4张20元。

这题容易跟“妈妈买这个蛋糕付的都是20元她至少要付几张20え”混淆。如果是这题付4张20元只有80元,是买不到这个蛋糕的只有付5张20元即100元才行。

【重点10】小英做了20朵花小云做了9朵,小云最少再莋( )朵才能超过小英

【分析】对于这题,要紧抓两个关键词――“最少”与“超过”!“超过”就是要比小英的20朵还要多又因为是“最少”的情况,所以只要比小英的20朵再多1朵就行所以可以先求出小云再做几朵才能和小英同样多:20-9=11(朵);然后再多做1朵就能超過小英了,11+1=12(朵)

十大易错重点题 (二年级)

【易错题1】□÷○=6……5,○里最小填( )这时□里填( )。

【问诊】在寻找最小嘚除数时部分学生容易忽略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规律,误以为○最小为1有余数的除法计算中,有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规律所以○要大于5,最小是6这时□可以由6×6+5算出等于41。

【练习】□÷7=△……☆,☆最大填( )

【易错题2】王老师带班上48名同学一起划船,每条船最多唑6人至少应租几条船?

【问诊】本题错误原因主要有:1.理解题意时对条件分析不透彻;2.应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时对余数思考不全媔关于条件“王老师带班上48名同学一起划船”的理解应是一共有49人(包括王老师),列式49÷6=8(条)……1(人)由于还余1人,所以应洅多租一条船8+1=9(条),答案是至少应租9条船

【练习】一辆卡车每次能运4吨货,现有23吨货至少几次才能运完?

【易错题3】写出下媔钟面上表示的时间

【问诊】本题出错原因主要有两种情况:1.观察钟面时将时针与分针混淆,误以为是12时;2.观察时针指向12误以为已经箌了12时,将钟面错读成12时55分首先,观察钟面要细心时针短分针长。其次钟面上时针看似指向12,但由于分针指向11所以没有到12时整。鈳以用大约12时快到12时了,12时少5分表示所以应读作11时55分。

【练习】写出下面钟面上表示的时间

【易错题4】放学回家,小红的前面是西她的右面、后面和左面各是什么方向?

【问诊】本题错误原因主要是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不足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认识不清晰,其次对这四个方向的关系不明确首先,根据太阳从东方升起明确生活中面向东时,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那麼面向西时方向应该是相对的与东相对的是西,与南相对的是北其次,可以按照顺时针东、南、西、北的顺序来记忆正确答案:小紅的前面是西,她的后面是东左面是南,右面是北

【练习】面向北站立,前面是( )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

【易錯题5】□里最大可以填几 40□6<4058

【问诊】对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不熟练,数位相同从高位比起。思考时分析不全面误以为□中的数只能小于5。在比较时左边与右边都是四位数,接着从高位比起千位与百位数字相同,接下来比十位那十位可以不可也相同呢?我们可鉯发现个位的6小于8所以十位相同也是符合这题的,那么□里最大可以填5

【练习】□里最大可以填几? 5639>□563

【易错题6】按规律填数并讀一读。

【问诊】对万以内数的顺序不熟练对十进制计数法没有正确而完整的认识。第一题从980,985990这三个数可见是5个5个地数,990再添5个可以看个位增加5是995,个位再增加5是10满十进1,十位9添上进的1又满十再进1,百位同理进到位所以是1000,正确答案是9951000,1005第二题可见10个10個数,3010减少10个为30003000减少10个,十位与百位为0从千位隔位退位为2990,正确答案是30002990,2980

【练习】773,783( ),( )813

【易错题7】把下面的长度按從短到长的顺序排一排。

( )<( )<( )<( )

【问诊】本题出错的原因主要有:1.容易只关注单位而不能数值与单位一起看具体的长喥;2.单位换算的方法不熟练。根据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借助数的组成理解单位换算的方法,将4个不同单位的长度转换为同一单位的长度3米=3000毫米,32分米=3200毫米4厘米=40毫米,所以4厘米<47毫米<3米<32分米

【练习】把下面的长度按从长到短的顺序排一排。

( )>( )>( )>( )

【易错题8】丁丁把17粒大米连接在一赵鼎 量得长大约是1分米。

170粒这样的大米接在一起的长大约是( )米

1700粒这样的大米接在一起的长大約是( )米。

【问诊】本题错误的原因主要是从17粒到170粒1700粒的变化无法与长度对应起来。170里面有10个17所以170粒米长度应为10个1分米,即10分米10汾米=1米,同理1700里面有100个17即100分米,100分米=10米可对应排列起来更易理解之间的联系。

【练习】小李测量1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请你估┅估,100张纸大约厚( )厘米1000张纸大约厚( )分米,10000张纸大约厚( )米

【易错题9】判断题:书本上的直角比三角尺上的直角大。( )

【問诊】对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不清晰误以为书本比三角尺大,所以书本上的直角较大角的大小与它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叉开得越夶角就越大书本上的直角与三角尺上的直角叉开得一样大,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所以这题应该是错的。

【练习】比一比下面的三个角在最大的角的( )里画○。

【易错题10】分别按水果种类和卡片形状分一分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在填空

苹果比桃多( )个,桃和梨一共有( )个苹果、桃和梨一共有( )个,三种图形一共有( )个

【问诊】本题容易出错的原因有两点:1.分类标准不明确,導致按不同标准对数据进行分类出现错误;2.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出现遗漏现象本题对图中事物进行分类整理,分类标准不同得到的結果也不同。计算不同分类结果的合计数利用计算结果检验分类结果是否正确(合计数应相同)。苹果比桃多2个桃和梨一共有9个,苹果、桃和梨一共有15个三种图形一共有15个。

【练习】按要求进行分类整理把结果填在表中。

十大易错重点题 (三年级)

【易错1】合理计算经过的天数

(1)小丽学校2015年的寒假从2月3日开始,到2月最后一天结束,寒假一共有( )天

(2)小林参加军训活动,从8月27日开始到9月5日结束,军訓了( )天

【问诊】首先要注意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月份是大月还是小月然后看是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建议可以用列举天數的方式解答本题的具体解答如下:

(1)首先确定2月有多少天,因为2015是平年所以2月有28天,所以从2月3日开始到2月28日结束一共经过:28-3+1=26(天)

(2)首先可以看出题目中的时间是跨月份的,所以计算的时候应该分两段时间来计算:8月27日到8月31日(因为8月有31天)一共有31-27+1=5(天)、9月1日到9月5日一共有5-1+1=5天。所以一共军训了10天

【易错2】求经过的时间

李叔叔上夜班他晚上8时30分上班,第二天早上6时下班他夜班要工作多长时间?

【问诊】这题考察的是对计时法的应用首先要熟练掌握“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转换,其次對于求这种跨度不是一天的经过时间,建议把时间分两段进行计算因为24时计时法中,一天的0时同时是前一天的24时所以以0时为界,前面為一段后面为一段。在本题中为了计算方便,先把普通计时法转换为24计时法:晚上8时30分是20时30分、早上6时是6时所以两段时间是20时30分——24时、0时(24时)——6时,分别计算时间:24:00-20:30=3(时)30(分)、6:00-0:00=6(时)、6小时+3小时30分=9小时30分

【练习】我每天早上9:00上班,下午5:00下癍中午休息1小时,我一天工作几小时

【易错3】右图中,长方形被分成甲、乙两部分这两部分的( )。

C、周长相等面积不相等

D、周長不相等,面积相等

【问诊】周长指的是一个图形(或物体)一周边线的长度;面积指的是一个物体或图形的面的大小所以我们来看甲、乙的面积,很明显甲的面比乙的面大所以甲乙的面积不相等;再来看周长,根据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性我们可以知道,二者都是由汾别相等的两条边和一条公共边组成的所以周长相等。

【练习】比较下面两个图形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的面积相等,周长也相等

B.甲、乙的面积相等但甲的周长大

C.甲、乙的周长相等,但乙的面积大

【问诊】这种类型的题目是比较常见的这一题包含的知识点仳较全面了。首先既有周长的计算,也有面积的计算而这正是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其次关于边的条件,有的用同一单位表示囿的用不同的单位表示,所以一定要仔细读题看清单位是不是统一,如果不统一第一步就是要统一单位。此外还考察了学生对面积、周长公式的掌握程度,给你周长让你求边长。

建议学生在做这类题目时按以下的步骤解题:

(1)统一单位。比如长6dm宽3cm的长方形,伱要统一成长60cm宽3cm的长方形;

(2)确定所求。如果是求面积要调用面积公式;如果是求周长,调用周长公式;如果给出正方形周长求邊长,调用公式:边长=正方形周长÷4;

(3)套用公式列式计算。

(4)检查得数是否有单位单位要匹配,周长对应周长单位面积对应媔积单位。

【练习】(1)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36厘米求这个正方形的面积?

(2)求一个面积为49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的周长

【易错5】商店有彡种钢笔,价格分别是8元、15元、24元;有两种笔记本价格分别是6元、9元。小亮带100元去商店购买钢笔和笔记本

(1)买1支钢笔和3本笔记本,朂多要用多少元最少呢?

(2)买1支钢笔和1本笔记本最多找回多少元?最少呢

【问诊】在这一题中,有几个关键的词语:最多(少)偠用、最多(少)找回一定要搞清楚“要用”是指的买东西花掉钱,而“找回”是指买东西剩下的钱搞清这一点后,再去判断“最多(少)要用”是指买价钱最高(低)的物品花的钱“最多(少)找回”是指买价钱最低(高)的物品后剩下的钱。

所以现在我们来看问題“(1)买1支钢笔和3本笔记本最多要用多少元?最少呢” 最多要用多少钱,就是去买价格最高的物品也就是1支24元的钢笔和3个9元的笔記本,列式为:24+3×9=51(元)类似的可以解决最少用的钱。问题“(2)买1支钢笔和1本笔记本最多找回多少元?最少呢”中,要求最多找回的钱那么就要花去最少的钱,所以购买的是价格最低的钢笔和笔记本列式为:8+6=14(元) 100-14=86(元)。类似的可以解决最少找回嘚钱

【问诊】没有真正掌握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看到题目中的数字就列算式根本不看信息和问题之间的关系。还有就是┅部分同学计算出错致使最终结果出错。

建议:刚开始做题时可以在练习本上适当地写一下等量关系式,分析清楚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后,再列式计算从问题出发,找出条件中相应的数学信息利用数学信息,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练习】小明和爸爸各多少岁

【易错7】商店中一件上衣76元,一件连衣裙22元一顶帽子8元。

(1)买4条连衣裙比买1件上衣多花多少元

(2)连衣裙和帽子各買4件,150元够吗

(3)买4条连衣裙的钱,如果买帽子能买几顶帽子?

【问诊】没有读懂题意没弄清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或者在列带囿小括号的综合算式时,忘记加上括号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进对小括号作用的认識以及敏感性。可以让学生先独立练习再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从中感悟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最后看算式的运算顺序是否和解决实际問题的步骤一致,及时发现列式中的错误保障问题能够正确解决。

【练习】面包每袋3元饼干每盒9元,买3袋面包和1盒饼干应付多少元?

【易错8】把20个桃子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些桃子的( ),3份是这些桃子的( )

【问诊】这类题目是考察的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很多同學没有理解平均分的意义及“部分”与“整体”的联系和区别导致错误。用分数表示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时首先要看清楚平均分的总份数是多少,然后再看是取其中的几份提醒学生“其中的几份”作分数的分子,“总份数”作分数的分母

【练习】小明有4块巧克力,吃了2块他吃了的是原来总数的( )。

【易错9】一本《故事大王》15.6元比一本《谜语》贵2.8元,一本《谜语》多少钱

【问诊】考察的是小數减法运算。在用竖式进行小数的减法运算时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错误:(1)相同数位不能对齐;(2)当被减位某一位上的数不够减时,向前一位借1却没有退位;(3)整数部分相减得0时没有把0落下来。

建议:用竖式计算小数减法时先把被减数和减数的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得数的小数点要与减数、被减数的小数点对齐。此外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应先看明白题目給了什么条件隐藏了什么条件,利用这些条件要解决什么问题然后才能下笔做。

【练习】丁丁用一根4.3米的竹竿测量一个水塘的深度竹竿入泥的部分是0.3米,露出水面的部分是1.2米这个水塘深多少米?

【易错10】青青、红红和方方三个小朋友百米赛跑的成绩分别是12.6秒、13.4秒、13.3秒请问( )跑的最快?

【问诊】解决此题首先你要知道这样一个常识:在赛跑中用时越少,跑的越快很多同学搞不清楚这一点,以為时间越大跑的越快。知道这样一个常识后你还要明白小数如何比较大小。有的同学对小数的认识不够有的认为小数都比1小,有的認为小数的大小与小数的位数有关认为小数的位数越多,小数越大一定要弄清楚比较小数的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小數就大;当整数部分相同时比较小数点右边第一位,第一位上的数大的那个小数就大

【练习】比1大,比1.5小的小数有( )个

十大易错偅点题 (四年级)

【重点1】填空:下图中图形A向下平移( )格得到图形B。

【分析】平移的距离要看平移前后图形一组对应点之间的距离而鈈是看两个图形之间的距离。因而右图中图形A向下平移( 3 )格得到图形B

绕A点旋转180°,可能得到的图形是?

【分析】旋转必须图形里每条邊每部分都一起旋转且大小不变,原图是较短对角线旋转180°后还应该是较短对角线,因而正确选项是( ④ )

【分析】这题前面一个填空昰数的改写,后面是求近似数审题一定要严谨细致。把整万数改写成用“万”做单位去掉原数后面的4个“0”,其他部分照抄再在后媔添上“万”字。改写成用“亿”做单位的近似数就要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精确到亿位,要看清数位正确答案10和100。

【重点4】两个乘数的積是68其中一个乘数乘6,另一个乘数乘25则积乘( )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孩子容易错原因是不仔细读题。跟着感觉走!平时练习时做过积是( )的题所以做到这题就想当然了。其实我们读题时应该圈划出关键字“乘”这题是问积“乘”多少,而不是積“是”多少所以正确答案是150。

【重点5】李大叔家有129棵银杏树去年平均每棵收获银杏68千克。今年预计每棵比去年多收获19千克今年预計能多收获银杏多少千克?

【分析】这题是三位数乘两位数在解决问题中的实际运用学生容易忽略问题是求今年预计能“多”收获银杏哆少千克,而求成今年预计能收获银杏多少千克导致错误的发生。仔细读题理清条件,看准问题再下手把“多”这个关键字圈出来,重点分析数量关系可以简便算法列式19×129=2451(千克)求出今年预计多收获的千克数,也可以用今年能收获的千克数(68+19)×129减去去年收获的芉克数68×129得出今年多收获2451千克。

【重点6】用计算器算一算看看长方形框中的9个数的和与长方形正中间的一个数有什么关系。要使长方形框内9个数的和是153该怎样框?

【分析】首先用计算器算一算图中长方形框中的9个数的和是135是中间数15的9倍。还不能轻易下结论所有长方形框中9个数的和都是中间数的9倍我们再框两个试试,结果也是如此结论成立。那么要使长方形框内9个数的和是153怎样框我们可以根据規律先算出中间数是153÷9=17,以17为中心向外延展框出9、10、11、16、17、18、23、24、25

【重点7】小薇家有三姐妹今年一共34岁,姐姐比双胞胎妹妹大4岁姐姐紟年多少岁?妹妹呢(先根据题意画线段图,再解答)

我们先根据题意画出左面的线段图数量之间关系也就浮出水面,明朗可见了注意題中一个重要条件双胞胎妹妹。通过看图分析数量关系先算出今年妹妹的年龄(34-4)÷3=10(岁)再求出今年姐姐10+4=14(岁)。

【重点8】简便计算54+75+46

【分析】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便计算如下:

【重点9】马小虎把25×(□-4)错算成25×□-4他算出的结果与正确的结果相差多少?

【汾析】其实这题可以用设数法举例子比如假设□=5,那么把□=5带入原式25×(□-4)求得正确结果是25再带入错算的算式25×□-4求得121,最后用小馬虎算出的结果121和正确的结果25相减得出两者相差96也可以根据乘法分配律将左边变成25×□-25×4和错算成的算式25×□-4进行比较,从而推导出两鍺结果相差25×4-4=96

【重点10】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5厘米和10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任意两边之囷大于第三边,推得这个等腰三角形腰是10厘米底是5厘米,因此周长是10×2+5=25(厘米)

十大易错重点题 (五年级)

【问题1】小强用一根10米长的绳孓绕一棵树干3圈后,还剩下0.58米这棵树干横截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分析与解】要想求这棵树干的横截面的面积先要求出树干横截媔的半径。根据“小强用一根10米长的绳子绕一棵树干3圈后还剩下0.58米”,可以求出树干横截面的半径是(10-0.58)÷3÷2÷3.14=0.5(米)这棵树干横截面的面积是3.14×0.52=0.785(平方米)。

【问题2】一个挂钟钟面上的时针长5厘米。这根时针的尖端一昼夜所划过的路线一共有多少厘米?

【分析與解】挂钟上的时针每小时走一大格这根时针的尖端一昼夜所划过的路线就是它经过24小时所走的厘米数,即时针的尖端走两圈的厘米数这根时针的尖端经过1圈走2×π×5=10π(厘米),一昼夜所划过的路线一共有10π×2=20π(厘米)。

【问题3】一根蜡烛第一次烧掉全长的1/5,第二次燒掉剩下的一半这根蜡烛还剩下全长的几分之几?

【分析与解】这根蜡烛第一次烧掉全长的1/5后还乘下这根蜡烛的1-1/5=4/5。第二次烧掉剩下嘚一半即烧掉这根蜡烛的4/5×1/2=2/5。因此这根蜡烛还剩下全长的1-1/5-2/5=2/5。

【问题4】有12支铅笔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支铅笔是铅笔总数的每人分嘚的铅笔是总数的

【分析与解】求每支铅笔是铅笔总数的几分之几,要把12支铅笔看作单位“1”这里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12份,其中1份占12份的1/12即每支铅笔是铅笔总数的1/12。求每人分得的铅笔是总数的几分之几仍把12支铅笔看作单位“1”,这里把单位“1”平均分成2份其中1份占2份的1/2,即每人分得的铅笔是总数的1/2

【问题5】一瓶油重千克,第一个星期吃了千克第二个星期吃了千克。这瓶油比原来少了多少千克

【分析与解】这里要求的是这瓶油比原来少了多少千克,就是求两个星期一共吃了多少千克油即

【问题6】图中正方形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你能算出黄色部分的面积吗?

【分析与解】右图中黄色部分是一个扇形其面积占整个圆形面积的,因此只要求出圆形的面积僦容易求出黄色部分的面积。可题目中并没有给出圆形的半径怎样才能求出圆形的面积呢?仔细观察正方形的边长就是圆的半径,正方形的面积等于圆的半径的平方即r?=8,因此圆的面积是π×8=8π(平方厘米),黄色部分的面积为8π×=6π(平方厘米)。

【问题7】小明、小华和小芳各做一架航模飞机,小明用了小时小华用了小时,小芳用了0.8小时( )做得更快。

【分析与解】这里要正确理解“做得更赽”的含义用的时间越少,做得越快,容易得到因此,小明做得更快

【问题8】一个直径为6米的圆形花坛,在它的周围铺设一条2米寬的小路求这条小路的面积。

【分析与解】如图要求小路的面积,就是求图中圆环的面积内圆的半径是6÷2=3(米),外圆的半径是3+2=5(米)因此,这条小路的面积是π×5?-π×3?=16π(平方米)。

【问题9】判断:半径2厘米的圆周长与面积相等。( )

【分析与解】虽然半徑是2厘米的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数值都是4π,但周长和面积的意义不同,单位名称也不同,不能进行比较,因此,本题错误。

【问题10】一块艹坪被4条1米宽的小路平均分成了9小块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分析与解】本题中的草坪被4条小路分成了9块看似比较困难,这里我們可通过平移将这9块草坪将它们转化成一块长为45-1×2=43(米)、宽为27-1×2=25(米)的长方形,草坪的面积为43×25=1075(平方米)

十大易错重点题 (六年级)

【问诊】学生中常见的错误分别为:==65;106-43+57=106-100=6; 84×10÷84×10=(84×10)÷(84×10)=1。显然受简便计算思维定势的影响他们把“”与“6500÷(25×4)”,“106-43+57”与106-(43+57)”“84×10÷84×10”与“(84×10)÷(84×10)”混淆。引导孩子对简便计算进行审题明确其运算的意义尤其重偠。

【易错题2】一根5米长的绳子如果用去米还剩多少米?如果用去还剩多少米?

【问诊】学生对于2个的意义理解不清楚误以为“用詓米”和“用去”是一回事。第一个“用去米”是用去了一个具体的长度,而第二个指的是分率用去的占全长的,剩下全长的因此,理解题目中分数的意义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基础

【练习】把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4份,每份占全长的几分之几每份长多少米?

【易错题3】把一张半径为3厘米的圆形纸片平均剪成两个半圆每个半圆的周长是多少?

【问诊】半圆的周长≠圆周长的一半不少学生误以为圆周長的一半就是每个半圆形纸片的周长,直接用2×3.14×3÷2=9.42(厘米)半圆周长与圆周长的一半,两个看似相同实则不同,半圆的周长=圆周长嘚一半+直径的长半圆周长比圆周长的一半多出了一条直径。因此本题还要用9.42+3×2=15.42(厘米)解决类似的问题要学会画图分析,并注意概念間的不同

【练习】下图的周长是( )米。

【易错题4】给3、5、9再配上一个数组成比例。这个数是( )

【问诊】这道题目的答案并不唯┅,不少学生在完成此题时常常考虑问题不全面,只考虑了其中的一种情况忽略了其他的情况。本题可以分三种情况讨论:如果补充嘚数是最大数则为5×9÷3=15;如果补充的数是最小数,则为3×5÷9=;如果补充的数是中间的数则为3×9÷5=。因此对于一个数学问题,考虑是否全面影响着解题的正确率。

【练习】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是8cm与15cm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

【易错题5】下面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匼数?116,1957,5123,9197,8779,29

【问诊】完成本题时有些学生判断质数和合数时受到奇数和偶数的影响

,误认为奇数51和91是质数其实51是3的倍数,91是7的倍数所以它们都是合数。有些学生认为19、79、29是合数他们看到这几个数的个位是9,9是合数所以这些数也是合数,其实这些數都是质数有些学生对判断97是否是质数时,不知如何思考凭空猜测。其实我们只要用97分别去除以2、3、5、7等质数发现都不是它们的倍數,所以97是质数

【练习】请找出100以内的所有质数。

【易错题6】如图请你把梯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0,并画出来

【问诊】图形旋转有三个關键要素:一是旋转的中心,即绕哪一个点旋转;二是旋转的方向三是旋转的角度。本题有3种典型错例:

图1旋转的中心点、方向和角度嘟没有问题但旋转时把梯形的上底和下底搞混淆,导致梯形“斜腰”的方向明显出现了错误图2乍一看挺有道理,仔细观察会发现梯形沒有绕着A点进行旋转旋转的中心点发生了错误。图3“叠加”了图1和图2的错误旋转中心点以及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在旋转时都出现了偏差。

【练习】把下图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并画出来。

【易错题7】做一节底面直径为2分米、长3米的烟囱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铁皮?(得数保留整数)

【问诊】烟囱是“无盖”的由于生活经验的缺乏,学生习惯于求标准圆柱体的表面积易算成“有盖”的。因此本题只要求该圆柱体的侧面积,不需要求圆柱体的表面积另外,粗心的学生还会忽视本题中单位不一致的问题烟囱的长是3米,而直径是用分米莋单位最后要求的面积也是用平方分米作单位的。因此在解答此题时,要将烟囱的长度单位化成分米最后的结果要保留整数,要保證铁皮够用本题应当采用“进一法”保留近似数,部分学生会误用“四舍五入”保留近似数数学上有很多这样的题目要结合生活的原型进行思考。

【练习】长方体火柴盒的长5厘米、宽3厘米、高1厘米请你算出制作一个这样的火柴盒至少用硬纸多少平方厘米?(不算粘贴處)

【易错题8】在比例尺是

的地图上量得一长方形地的长是7.5厘米,宽为4厘米这块地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问诊】不少学生会用7.5×4=30(平方厘米)求出这块长方形地的图上面积再用图上面积30×平方厘米=6平方米,求出实际的占地面积这部分同学忽视了面积的变化规律,如果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2000那么图上面积:实际面积应为:12:20002,而不是1:2000本题求出图上面积后,应用30×=平方厘米=12000平方米求出实际媔积;或者也可以先求出实际的长和宽再求出实际的占地面积。

【练习】在比例尺为1:2000的沙盘上实际面积为800000平方米的生态公园,图上的媔积是多少平方米

【易错题9】用20千克黄豆可榨油千克,平均1千克黄豆可榨油多少千克榨1千克油需要多少千克黄豆?

【问诊】此题围绕黃豆和油两个量展开都运用除法计算,很多同学理不清“20÷”和“÷20”是哪个量为了帮助孩子学会,引导他们学会从多角度分析有鉯下方法:①估算,确定方向“20千克黄豆可榨油千克”,可知估算1千克黄豆榨不出1千克油1千克油需要黄豆的重量远远多于1千克。估算鈳以确定所求结果的范围预防解题中出现严重偏差。②抓住商确定被除数。确定被除数是此类题目解题技巧问题中的商和被除数表礻同一种物体的量。例如:平均每千克黄豆可榨油多少千克商是“油”,那被除数应该也是“油”即用÷20求得每千克黄豆可榨油千克。③抓住平均分确定除数。确定除数也是技巧之一可以从“平均分”入手,平均每千克油需要多少千克黄豆是将油的千克数进行平均分,那除数就是“油”即20÷(千克)。

【练习】某品牌汽车加了30升92号汽油共用了189.9元,行驶了500公里平均每升汽油多少元?每升汽油可以行多少公里每公里耗油多少升?

【易错题10】小明上山速度为1米/秒下山速度为3米/秒,则小明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问诊】受岼均数定义的影响少数学生误以为“平均速度=(上山的速度+下山的速度)÷2”,即 (1+3) =2(米/秒)其实平均速度的定义为:总路程÷总时间。本题解法不唯一,由于全程未知我们可以设上山全程为3米,则平均速度为:(3×2)÷(3÷1+3÷3)=1.5(米/秒)

【练习】从山脚到山顶的路长36千米,一辆汽车上屾需要4小时到达山顶,下山沿原路返回只用了2小时到达山脚。求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

▍ 声明:本文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忣时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 END ●●●

最新回答 (5条回答)

设:正点到达需偠X小时
答:正点到答需要2.5小时,A.B两地路程为180千米
按经验大概是开七十迈70公里/h。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这样一道题 计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