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源热泵原理设计

&&所属分类 &&
地源热泵工程设计条件
一、地源热泵工程需勘察内容 (一)&一般规定 1.&地源热泵系统方案设计前。应进行工程场地状况调查,并应对浅层地热能资源进行勘察。 ﹙工程场地状况及浅层地热能资源条件是能否应用地源热泵系统的基础。地源热泵系统方案设计前,应根据调查及勘察情况,选择采用地埋管、地下水或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浅层地热能资源勘察包括地埋管换热系统勘察、地下水换热系统勘察及地表水换热系统勘察﹚。 2.&对已具备水文地质资料或附近有水井的地区,应通过调查获取水文地质资料。﹙在工程场区内或附近有水井的地区,可调查收集已有工程勘察及水井资料。调查区域半径宜大于拟定换热区100一200m。调查以收集资料为主,除观察地形地貌外,应调查已有水井的位置、类型、结构、深度、地层剖面、出水量、水位、水温及水质情况,还应了解水井的用途,开采方式、年用水量及水位变化情况等﹚。 3.&工程勘察应由具有勘察资质的专业队伍承担。工程勘察完成后,应编写工程勘察报告,并对资源可利用情况提出建议。 4.&工程场地状况调查应包括下列内容﹙工程场地可利用面积应满足修建地表水抽水构筑物(地表水换热系统)或修建地下水抽水井和回灌井(地下水换热系统)或埋设水平或竖直地埋管换热器(地埋管换热系统)的需要。同时应满足置放和操作施工机具及埋设室外管网的需要﹚: (1)&场地规划面积、形状及坡度; (2)&场地内已有建筑物和规划建筑物的占地面积及其分布; (3)&场地内树木植被、池塘、排水沟及架空输电线、电信电缆的分布; (4)&场地内已有的、计划修建的地下管线和地下构筑物的分布及其埋深; (5)&场地内已有水井的位置; (二)地埋管换热系统勘察 1.&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方案设计前,应对工程场区内岩土体地质条件进行勘察﹙岩土体地质条件勘察可参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及《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进行﹚。 2.&地埋管换热系统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采用水平地埋管换热器时,地埋管换热系统勘察采用槽探、坑探或研探进行。槽探是为了了解构造线和破碎带宽度、地层和岩性界限及其延伸方向等在地表挖掘探槽的工程勘察技术。探槽应根据场地形状确定,探槽的深度一般超过埋管深度1m。采用竖直地埋管换热器时,地埋管换热系统勘察采用钻探进行。钻探方案应根据场地大小确定,勘探孔深度应比钻孔至少深5m。&岩土体热物性指岩土体的热物性参数,包括岩土体导热系数、密度及比热等。若埋管区域已具有权威部门认可的热物性参数,可直接采用已有数据,否则应进行岩土体导热系数、密度及比热等热物性测定。测定方法可采用实验室法或现场测定法﹚: (1)&岩土层的结构(实验室法:对勘探孔不同深度的岩土体样品进行测定,并以其深度加权平均,计算该勘探孔的岩土体热物性参数;对探槽不同水平长度的岩土体样品进行测定,并以其长度加权平均,计算该探槽的岩土体热物性参数); (2)&岩土体热物性(现场测试法:现场测试岩土体应在测试埋管状况稳定后进行。根据埋管深度或长度,测试一般应在测试埋管安装完毕72h后进行。对两个勘探孔(槽)及两个以上勘探孔(槽)的测试,其测试结果取算术平均值); (3)&岩土体温度; (4)&地下水静水位、水温、水质及分布; (5)&地下水径流方向、速度; (6)&冻土层厚度。 (三)地下水换热系统勘察 1&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方案设计前,应根据地源热泵系统对水量、水温和水质的要求,对工程场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勘察(水文地质条件勘察可参照《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50296进行。通过勘察,查明拟建热源井地段的水文地质条件,即一个地区地下水的分布、埋藏,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以及水质和水量等特征。对地水资源作出可靠评价,提出地下水合理利用方案,并预测地下水的动态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为热源井设计提供依据。渗透系数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断面的流量(m/d),一般用来衡量地下水在含水层中径流的快慢。水文地质勘探孔即为查明水文地质条件、地层结构,获取所需的水文地质资料,按水文地质钻探要求施工的钻孔)。 & 2&地下水换热系统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 (1)&地下水类型; (2)&含水层岩性、分布、埋深及厚度; (3)&含水层的富水性和渗透性; (4)&地下水径流方向、速度和水力坡度;& (5)&地下水水温及其分布; (6)&地下水水质; (7)&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 3&地下水换热系统勘察应进行水文地质试验。试验应包括下列内容: (1)&抽水试验; (2)&回灌试验; (3)&测量出水水温; (4)&取分层水样并化验分析分层水质; (5)&水流方向试验; (6)&渗透系数计算。 4&当地下水换热系统的勘察结果符合地源热泵系统要求时,应采用成井技术将水文地质勘探孔完善成热源井加以利用。成井过程应由水文地质专业人员进行监理。 (四)&地表水换热系统勘察 1&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方案设计前,应对工程场区地表水源的水文状况进行勘察。(地表水水温、水位及流量勘察应包括近20年最高和最低水温、水位及最大和最小水量;地表水水质勘察应包括:引起腐蚀与结垢的主要化学成分,地表水源中含有的水生物、细菌类、固体含量及盐碱量等)。 2&地表水换热系统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 地表水水源性质、水面用途、深度、面积及其分布; 不同深度的地表水水温、水位动态变化; 地表水流速和流量动态变化; 地表水水质及其动态变化; 地表水利用现状; 地表水取水和回水的适宜地点及路线。 二、地源热泵系统设计原则& ﹙一﹚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 &&1.&设计规定 &&﹙1﹚在进行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方案设计前,应咨询、了解当地政策法规是否允许开采地下水。采用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时应不破坏、不污染地下水资源。 &&﹙2﹚在政策许可的条件下应进行工程场地状况调查,在确定有可利用的地下水资源时,应对工程场地进行水文地质勘察和水文地质试验。 &&﹙3﹚应根据地下水换热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可行性及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是否采用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采用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时,应向当地水资源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取得取水许可。 ﹙4﹚地下水换热系统应根据水文地质勘察资料进行设计。地下水被利用后,应采取可靠的回灌措施,将利用后的地下水全部回灌到同一含水层,并不得对地下水资源造成浪费及污染。 ﹙5﹚地下水供水管和回灌管均不得与市政管网相连。 2.&设计原则 &&﹙1﹚&在水温适宜、水量充足稳定、水质较好、开采方便且不会造成地质灾害及当地政策法规允许的条件下,空调系统的冷热源可优先选用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 &&﹙2﹚&热源井的设计单位应具有水文地质勘察资质,热源井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50296-99的规定。 &﹙3﹚&当地下水换热系统的勘察结果符合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要求时,应将勘探孔完善成热源井。 &﹙4﹚为确保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长期稳定运行,地下水的持续出水量应满足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最大放热量或吸热量的要求。抽水管和回灌管上应设置计量装置,并且对地下的抽水量、回灌量及其水质应定期进行检测。 ﹙5﹚地下水地源热泵机组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水源热泵机组》GB/T1的相关规定,且满足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运行参数的要求。 ﹙二﹚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 1. 设计规定 ﹙1﹚在进行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方案设计前,应进行工程场地状况调查,并应对浅层地热能资源和工程场区内岩土体地质条件进行勘察。 ﹙2﹚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工程勘察应包括以下内容:岩土层的结构及分布、岩土体的热物性参数、岩土体的温度分布;地下水温度、静水位、径流方向、流速及分布;冻土层的厚度。 ﹙3﹚应根据工程勘察结果评估地埋管换热系统实施的可行性及经济性。 2.设计原则 &&&&﹙1﹚当有合适的浅层地热能资源且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可以利用时,应优先采用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 &&&&﹙2﹚在现场工程勘察结果的基础上,结合现场可用地表面积、岩土类型和热物性参数以及钻孔用费用等因素,确定地埋管换热器采用水平埋管还是竖直埋管方式。 &&&&﹙3﹚地埋管换热系统设计应进行全年动负荷计算,最小计算周期不得小于1年,在此计数内,地源热泵系统总释热量宜与其总吸热量向平衡。 (三)地表水换热系统 1、&&&一般规定 1.1&&&地表水换热系统设计前,应对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运行对水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估。 1.2&&&地表水换热系统设计方案应根据水面用途,地表水深度、面积,地表水水质、水位、水温情况综合确定。 1.3&&地表水换热盘管的换热量应满足地源热泵系统最大吸热量或释热量的需要。 2、&&&地表水换热系统设计 2.1&&&开式地表水换热系统取水口应远离回水口,并宜位于回水口上游。取水口应设置污物过滤装置 2.2&&&闭式地表水换热系统宜为同程系统。每个环路集管内的换热环路数宜相同,且宜并联连接;环路集管布置应与水体形状相适应,供、回水管应分开布置。 2.3&&&地表水换热盘管应牢固安装在水体底部,地表水的最低水位与换热盘管距离不应小于1.&5m。换热盘管设置处水体的静压应在换热盘管的承压范围内。 2.4&&&地表水换热系统可采用开式或闭式两种形式,水系统宜采用变流量设计。 2.5&&&地表水换热盘管管材与传热介质应符合本规范第4.2节的规定。 2.6&&&当地表水体为海水时,与海水接触的所有设备、部件及管道应具有防腐、防生物附着的能力;与海水连通的所有设备、部件及管道应具有过滤、清理的功能。 3&、&&地表水换热系统施工 3.1&&&地表水换热系统施工前应具备地表水换热系统勘察资料、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并完成施工组织设计。 3.2&&&地表水换热盘管管材及管件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具有质量检验报告和生产厂的合格证。换热盘管宜按照标准长度由厂家做成所需的预制件,且不应有扭曲。 3.3&&&地表水换热盘管固定在水体底部时,换热盘管下应安装衬垫物。 3.4&&&供、回水管进入地表水源处应设明显标志。 3.5&&&地表水换热系统安装过程中应进行水压试验。水压试验应符合本规范第6.4.2条的规定。地表水换热系统安装前后应对管道进行冲洗。 4&、&&地&表水&换&热&系&统&检&验&与&验收 4.1&&&地表水换热系统安装过程中,应进行现场检验,并应提供检验报告,检验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材、管件等材料应具有产品合格证和性能检验报告; (2)&&&换热盘管的长度、布置方式及管沟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3)&&&水压试验应合格; (4)&&各环路流量应平衡,且应满足设计要求; (5)&&&防冻剂和防腐剂的特性及浓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6)&&&循环水流量及进出水温差应符合设计要求。 4.2&&&水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闭式地表水换热系统水压试验应符合以下规定: 1)&&试验压力&:&当工作压力小于等于1.OM&Pa时,应为工作压力的1&5倍&,且不应小于 0.6MPa;当工作压力大于l.OMPa&时,应为工作压力加0.5MPa. 2)&&水压试验步骤:换热盘管组装完成后,应做第一次水压试验&,在试验压力下,稳压至少15min,稳压后压力降不应大于3&%&,且无泄漏现象;换热盘管与环路集管装配完成后&,应进行第二次水压试验,在试验压力下&,稳压至少30&m&in,&稳压后压力降不应大于3%,且无泄漏现&象;环路集管与机房分集水器连接完成后&,应进行第三次水压试验,在试验压力下,稳压至少&12&h,&稳压后压力降不应大于3%。 2&&&开式地表水换热系统水压试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的相关规定。
[1].&&无 &&
下载次数:0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暂无同义词
词条管理员
词条创建者
浏览次数: 1294 次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京 东 价:
¥68.60 [8.8折][定价:¥78.00]
温馨提示:
其它类似商品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地源热泵设计图集
查找同类商品
地源热泵设计图集收录的全部是近年来的实际工程实例,其中包括地下水热泵系统、地表水热泵系统、土壤源热泵系统、热泵复合能源系统。该图集不仅是对各种热泵系统实际应用中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也同时丰富了热泵技术应用的方式。该图集中最为可贵之处在于书中所有的工程图纸都是在工程实践中得到应用和检验的,因此,这也是最贴近工程实际的一本图集。
本书没有从理论的角度对热泵技术进行系统的描述,只是对《水源热泵设计图集》的扩展和补充,工程实例完全没有重复,反而增加了许多新型的热泵系统以及复合能源系统形式,是一本独立的设计指导图集。
杭州朗诗国际街区第二章
常州朗诗国际街区第三章
上海世博轴及地下综合体第四章
开滦精煤股份有限公司范各庄矿业分公司、吕家坨矿业分公司第五章
河北师范大学新校区第六章
北京中关村国际商城一期建筑第七章
西安“都市之门”A座及千人会堂第八章
苏州火车站车站建筑(站房北区)第九章
天津公馆第十章
扬州帝景蓝湾花园第十一章
河北省消防总队消防通讯指挥中心大楼第十二章
南京工程学院图书信息中心大楼第十三章
甘肃徽县金源广场第十四章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档案图书资料楼第十五章
武警辽宁省总队指挥中心大楼第十六章
北京市地下水动态监测办公试验楼第十七章
宋庆龄故居文物库及附属用房第十八章
北京八达岭高速路昌平服务区(集宿地)第十九章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第二十章
北京市朝教培训中心(客房楼)第二十一章
湖北省政府神农架接待中心第二十二章
天津塘沽区农村城市化西部新城社区服务中心第二十三章
杭州市能源与环境产业园绿色建筑科技馆第二十四章
首义园十八星旗花坛第二十五章
大石湖生态会所第二十六章
北京阿凯迪亚别墅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七日畅销榜
新书热卖榜造价与管理
&&&&&&&&&&&&地源热泵设计方案及运行费用分析实例
地源热泵设计方案及运行费用分析实例
相关标签:
  摘要:本文对津晋高速公路津港收费站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进行了分析与计算,并对系统的实际运行费用进行了分析。与以空气作为热源的一般空调器在相同的供热、供冷负荷下运行相比,地源热泵系统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  引言  地源热泵作为热泵技术应用的一个新的分支,由于其节能和优越的环保性能,近年来正在得到广泛的应用。地源热泵是利用土壤的良好蓄热及蓄冷特性进行的热力学逆循环的一种工程应用;在冬季供热时,热泵系统通过预埋在地下的管道将储存在地下的热通过传热介质吸收,作为逆循环中的低温热源,由热泵完成逆循环并向热用户提供热量;在夏季供冷时,利用地下环境温度较低的特点使制冷系统中的冷凝温度降低,从而提高系统的制冷系数,与冷凝器直接与空气环境进行热交换的普通空调器制冷相比,有一定的节能效果。由于地源热泵系统在运行工作过程中除驱动热泵的动力外,无需其他热源或动力,而驱动热泵的动力主要是电能。因此,如不考虑电能的来源,地源热泵系统是城市供热及供冷的一种清洁能源,它不需要建立一般城市供热所需的锅炉房,同样也不存在由于燃料燃烧(燃煤、燃油)而带来的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可以实现冷热联供。此外,在实际使用中,对于一些受客观条件限制而无法采用其他供热、供冷方式的场所,如高速公路收费站、人员设备相对较少的科考站、边防哨所,地源热泵则更体现出其特有的优越性;基于以上特点,本文对津港高速公路收费站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及实际运行效果进行了系统分析。  一、地源热泵系统负荷计算  1.1热泵系统负荷计算  津晋高速公路天津段自天津起至大港,全长35公里,建有三个收费站。津港收费站包括综合楼、综合楼附属用房及7个收费亭。其中综合楼建筑面积为744m2;综合楼附属餐厅为80m2;7个收费亭合计建筑面积47m2;津港收费站合计总建筑面积为871m2。  根据天津气候条件及收费站建筑物的土建围护结构,本设计采用了ASHRAE推荐提供的CLF冷负荷系数法计算收费站建筑负荷;地源热泵系统在制冷工况时,蒸发器温度为7~12℃,冷凝器温度为30~35℃,室内温度25℃。其中收费站综合楼和附属用房的供冷负荷为120W/m2,收费亭供冷负荷为220W/m2。据此,津港收费站供冷最大负荷合计为113KW,津港收费站埋地换热器放热最大负荷合计为146KW。  热负荷计算,本设计采用了ASHRAE推荐提供的方法计算收费站建筑热负荷,地源热泵系统在制热工况时,冷凝器温度为45~50℃,蒸发器温度为2~6℃,室内温度为18℃。其中收费站综合楼和附属用房的供热负荷为100w/m2,收费亭供负荷为120W/m2。由此可以计算出津港收费站最大供热负荷为92KW。  1.2室内末端系统设计  津港收费站需要供热、制冷的房间位置相对比较集中,功能比较单一。根据津港收费站现场的实际情况,地源热泵系统为集中空调系统,附属用房单独设计热泵机房,室内末端系统设计采用风机盘管系统,以达到每个房间要求的空调温度。  1.3室外埋管系统设计  根据该建筑的实际情况设计地源热泵系统应以达到夏季制冷、冬季供热的要求,津港高速公路收费站地源热泵系统的室外埋管系统采用垂直U型埋管方式。根据埋地换热器放热最大负荷计算,采用垂直U型埋管方式需打井45口,井深100米。室外垂直埋管占地面积最小需要300平米,收费站的实际占地面积完全可以满足施工要求。此外,在埋管场地上还可建停车场、装饰或植树绿化等设施;对地面实际有效使用面积并无影响。地源热泵系统工作简图如图1所示,冬季供热和夏季供冷时,地源热泵系统通过控制四通阀可以实现冬、夏两季不同工况的转换。  二、津港收费站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运行费用  夏季空调运行100天,每天24小时运行。冬季空调运行120天,每天24小时运行。室内空调循环水泵功率为3KW,室外空调循环水泵3KW,热泵机组两台,单台机组电功率13.3KW,运行系数0.49,根据有关实际运行情况及室内外参数情况,对系统在冬、夏两季的耗电量和运行费用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电价计算时按峰、谷、平计算,其中:  峰电价:0.8933(元/kw·h),时间:8:00~11::00  谷电价:0.2873(元/kw·h),时间:23:00~7:00  平电价:0.5793(元/kw·h),时间:11:00~18:007:00~8:00  根据现场实测数据,地源热泵系统在夏季制冷工况工作时,Cop=4.50;在冬季供热工况工作时,Cop=4.1。  在同样的供热和制冷负荷条件下,如采用普通的空调器进行冬季供热和夏季制冷,其中在供热工况时,普通空调器的性能系数为2.2,而在制冷工况时,制冷系数为2.9,在此条件下,运行费用为:冬季供热:71057元,夏季制冷55175元;全年共计126232元。与此相比,地源热泵可节约费用约63%。  三、结论  通过对津晋津高速公路津港收费站地源热泵系统的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1.由于采用了地下埋管换热器,使地源热泵系统在冬季供热时的COP值增加,本文实测可达4.5,这是由于冬季工况工作时,地下温度比环境温度高,从而使地源热泵系统的蒸发温度提高,导致系统的COP值增加。  2.地源热泵系统在夏季供冷时,由于地下温度低于环境温度,使热泵系统的冷凝温度降低,导致系统的制冷系数提高,高于普通空调器的制冷系数。  3.与以空气作为热源的普通空调器相比,在满足相同的冷、热负荷条件下,地源热泵系统可节省运行费用65%左右。  4.由于地源热泵系统无需消耗燃料,使用便捷;可以有效改进局部环境,对环境保护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更多内容 欢迎参详 筑龙暖通网&&
相关知识点
注:评论内容不得超过140个字&&
知识点记录
浏览次数:
编辑次数:1次&
最近更新:
[暖通综合]热门知识作为新型的家用设备,地源热泵设计规范不容忽视,它的安装不适合在土壤特别干燥的地区安装,最好周边有可供利用的河流、湖泊;且建筑物周边须有较大的空地来进行埋管。()作为一种技术难度比较大的空调系统,地源热泵设计安装一直都是大家关注的话题。下面我们以舒适100网的一些地源热泵设计图集为例,来看看地源热泵的设计方法。
()设计是规范安装的前提,尤其是地源热泵系统,安装复杂,更需要有前期精准的定位和专业的地源热泵设计方案。一般而言,对于地源热泵系统,设计分为系统安装配置和CAD方案图两部分构成。()地源热泵安装需要有详细的地源热泵方案设计,只有这样安装施工才有章可循。那么,地源热泵方案设计是怎样设计出来的,下面舒适100网航天银湖湾地源热泵方案设计流程将为您带来答案。()由于地源热泵新颖、普及程度低,不少业主在安装之初都希望能找到实际的地源热泵案例作为参考,以下本文将以舒适100网施工的碧海花园别墅地源热泵为例,带您一起来看地源热泵设计安装实际工程。
()中华新天地属于焦作最高品质的住宅小区之一,如果在此拥有一套别墅当然得好好装修一下,享受生活的愉悦,安装一套地源热泵、新风、净水、智能家居集成方案现代家居的极致舒适体验。()业主是一位年轻有为的企业老总,他在纳帕溪谷的别墅有301O,他希望自己的这套住宅室内的环境恒温恒湿恒氧,随时随地都能享受到如春天般的温暖、如在森林里一样的呼吸和洁净的用水。()在如此与其出门有湖,不如自家有院的私家院落,地源热泵能够解决家中的制冷、制热和生活热水三大问题。舒适100网专家为星洲鸿山尚院188.78O别墅用户推荐地源热泵安装方案。
地源热泵效果图展123
地源热泵套餐¥282000&/套¥135500&/套¥164500&/套¥177700&/套¥230000&/套¥101500&/套¥116000&/套¥234300&/套¥162800&/套¥192200&/套
本文以舒适100网在梦湖香郡、航天银湖湾中所做的项目为例,为您介绍别墅用地源热泵方案设计。
地源热泵热门话题
工程安装服务
舒适100网为全国100多个城市提供方案设计、产品安装和售后服务。
关注舒适100网地源热泵系统设计培训内容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7页¥3.0015页免费21页免费4页¥3.003页¥3.00 1页¥0.50114页2下载券57页1下载券5页免费57页1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26页免费30页免费15页3下载券77页免费12页免费
地源热泵系统设计培训内容|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源热泵原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