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中国排名前5000的人都是中外国著名画家家吗?

||||||||||||
&>>&&&&&正文
著名画家徐冬冬:建立中国抽象绘画是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20日讯(记者张雪)有一位画家,在他艺术巅峰时期选择远离凡俗,隐居十年;十年后,他的画风从中国传统画变成了中国抽象画。这种大胆、创新引起了关注。8月14日,著名画家徐冬冬做客《文化名人访》,他表示他的创作经历了意象绘画、印象绘画、抽象绘画等阶段,形成了他自有的宇宙观,思想上也经历了从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会通而又融入建立中华新文化的过程,这种改变不是个人爱好,而是顺应时代的要求。
  徐冬冬做客《文化名人访》&中国经济网记者王泽彪/摄&    
  精研意象&忽改画风
  徐冬冬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醉心丹青绘事,遍访文化界前辈大家。徐冬冬告诉《文化名人访》,年少时,他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临摹宋、元、明、清各代艺术珍品,与古人神交。“青藤、八大、担当、石涛、沈石田、傅山、金农,扬州八怪里头的黄瘿瓢,一直到后来的吴昌硕、齐白石,都给我带来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并教会我去如何观察这个宇宙世界。”而李可染、吴作人、王森然等诸位大师,都对他深有教导。
  “只要按照你现在的中国画的路子走下去,定有大成。”李可染曾对徐冬冬继承传统寄予厚望。然而,从1986年开始,林风眠的作品深深地吸引和引导了徐冬冬,“他有创新精神,把西方的印象派、野兽派的东西,融进中国的绘画里,给我们开了一辟新天地。”徐冬冬如此评价林风眠。
  从此,徐冬冬的画风突然变成了中西结合,“后来可染先生碰到我,笑眯眯地说,冬冬,你改变了,可惜了。”但执着的徐冬冬没有动摇,毅然前往,因为他认为这个改变不是个人的爱好,是时代的要求。&“我在学习中国绘画的同时,从未忘却对西方绘画的学习,这不仅是个人的爱好,更是文化交流的规律,时代的需要。”徐冬冬说。
  徐冬冬也将这一转变称之为“天命”,“从意象绘画到印象绘画,最后落到抽象绘画上,谁能知道?很难想象的。”
  《四季》系列组画――春夏秋冬第1号&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欧洲游历&印象初成
  90年代初,徐冬冬踏上西方艺术取经的旅程,他先后去到法国、荷兰、意大利等国家。“哎呀,我就一下子掉到莫奈、毕沙罗、高更他们的那个世界里头。”徐冬冬兴奋地这样形容。
  “有一年,我去看莫奈的绘画,在一个博物馆,太累了,睡着了。”徐冬冬说,等醒来的时候,一个国外的志愿者告诉他还有6分钟,莫奈画的塞纳河的落日的情景就要呈现在塞纳河上了,从这个博物馆出去不远就能到达。于是,徐冬冬一个劲地往河边跑。
  “所有的嘈杂的声音都静止了,等我的手握到桥的栏杆的时候,整个塞纳河全变成了红色,那个颜色从远方慢慢地扑面而来。当时我的眼泪不由得落了下来。在那里,没有莫奈的悲伤的笔调,没有莫奈的绘画的构成,只有莫奈的灵魂流淌在那河里。”这是一位西方艺术家的灵魂与一个东方艺术家年轻的灵魂悄悄的相遇。这就是徐冬冬接触西方印象派绘画的开始。
  从中国意象绘画的意境中,徐冬冬感悟着超越现实的境界,在那里,人的灵魂得到了解脱。进而,他将西方印象派的色彩运用融入到中国的笔墨中,探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笔墨情趣与西方光影相结合的理想境界。
  徐冬冬做客《文化名人访》&中国经济网记者王泽彪/摄
  隐逸十年 构筑抽象
  2003年,闪耀在众多荣誉光环之下的徐冬冬远离俗务凡尘,走入了隐逸的生活。他说,要让自己的身心沉静下来,脱离世俗的喧哗,去用心回应“天命”的呼唤。这一隐就是十年。
  “画画不是目的,问道才是根本”――在他看来,具体作画只是“小技”,21世纪中华文化进入世界才是“大道”。
  他说,“21世纪中国进入世界,是人类文明的进程,同时对中国文化也是一个考验。当中国进入世界时,表面看是政治、经济的问题,最终还要落到文化的认同上。”
  1997年,他所创作的名为“阳光与和谐的梦想”的行为艺术,在全球展开。他将一本充满中国山水情怀的《徐冬冬画集》放置在亚洲、欧洲、美洲的1700多家图书馆、博物馆和美术馆中。他说,特别感谢邓小平先生提出和推动的改革开放,使中国人能以开放的心态面对着世界。他强调画家要有“士”的风骨和情怀,不为小我谋,胸怀天下事。而他关注最多的问题,便是中华文化能为当今世界带来什么。
  四十多年的绘画生涯中,徐冬冬从精研意象绘画、印象绘画而进入到抽象绘画,并创新性地探索了行为艺术和装置艺术,这在中国当代画家中实属罕见。& 
  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研究抽象绘画至今,徐冬冬在中国的哲学里寻找着抽象的概念,使之成为其绘画语言,形成了独具风度的中国抽象艺术思想及艺术流派。他的初衷,是希望能将抽象思维带入到中国的文化之中。
  徐冬冬在笔墨丹青中自由自在地表达着自己的思考,文化的演变,国家的产生与消亡以及人类的精神状态。其抽象绘画作品,犹如探究生命的本质与发展,画面上好似受到西方绘画思想的影响,其实诉说的都是中国人富有质感的想象力和社会人生。
  《太极》系列组画――迷失的快乐第1号&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心造境”独具一格
  徐冬冬的中国抽象绘画流派的建立,是在他的宇宙观的指引下完成的。
  徐冬冬主张,人融于万物之中,宇宙万物平等,人类对万物皆应具有爱心,人类的快乐与幸福应建立在天、地、人以至万物的宇宙概念上。他把人类的灵魂与宇宙的变化相联系,探究了宇宙生命的生死往复和生命之初的善与恶,并突破性地将人之善恶推至万物。万物的和谐为乾坤之平衡,在这一点上,他推崇中华传统哲学“反者,道之动”的学说,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对自身的否定。强调万物之灵魂在宇宙间跳动的轨迹,讲求万物气韵的和谐,这种和谐的神韵是宇宙的最高境界。
  “我的作品都是一脉相承的,&伴随着我对自己‘心造境’艺术思想的不同诠释。”&徐冬冬说。
  “心造境”艺术思想的成熟和完善,贯穿了画家近四十年的艺术生涯。
  上世纪80年代、画家20多岁时,徐冬冬首次提出“心造境”的艺术思想,深受宋、明两代心学、理学大家的影响,强调“心”是人类的心灵世界,“心造境”为“用心灵去创造意境”,这是美学的范畴。
  进入30岁,徐冬冬对“心”的理解,由“身心合一”发展至“天人合一”,表达“在宇宙造化中发现、表达人类与万物生命的自然之完美以及蕴藏于变化中的真善美”,属哲学范畴。
  40岁后,徐冬冬又从美学、哲学以及宗教的精神境界中进入到宇宙世界,悟得超越伦理道德的天地境界,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仅适于人类社会,也适于宇宙万物,个体的超度不是目的,万物的超度才是根本。在这几十年的认识的过程中,使他享受到天地快乐的最高福分。
  10年的隐逸生活使他的思想更为明朗,“心造境”不再只是他的艺术思想,更成为了他的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他说,“心”即为佛,为宇宙本体,“造”在于变化,出于道家,前者为“出世”之学,后者正在“出世”与“入世间”,而“境”则表现于儒家的“入世”的追求。
  画家虽为隐逸,也不是不求闻达,而是在出世与入世间求得平衡。积极思考社会的问题,成为他创作的源泉。
  人物链接
  徐冬冬29岁成为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1988年),30岁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89年)。1987年,中国美术馆在主大厅为其主办个人作品展并收藏其作品;1990年~1991年,文化部和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为其主办个人作品大型巡回展;2001年,联合国为其主办个人画展并收藏其作品。他所创作的旨在推动21世纪中国文化进入世界的名为“阳光与和谐的梦想”的行为艺术(1997年~2001年),遍布亚洲、欧洲、美洲的1700多家图书馆、博物馆和美术馆均参与其中,是迄今为止由个人推动的最大规模的民间文化交流活动。
  徐冬冬,1959年生于北京,祖籍浙江宁波。字苦藤,号寄人篱下人。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抽象绘画流派的开山之人,一位具有国际影响的艺术家。
  徐冬冬对意象绘画、印象绘画、抽象绘画都有着深入研究和创作实践,并涉猎装置艺术和行为艺术,作品跨度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已逾40年,画风几经突变,充满创新的精神。他提出了“心造境”的艺术思想,形成了自有的宇宙观,在中国的哲学里寻找着抽象的概念,使之成为其绘画语言,创建了独具风度的中国抽象绘画流派。
责任编辑:张琦琦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绘画画到中国内地13亿人中排名第20的人,他是不是中国极有名气的画家?_百度知道
绘画画到中国内地13亿人中排名第20的人,他是不是中国极有名气的画家?
不可否认,就玩笔杆子来说,想要成名是很难的。做画家,还是得认认真真,好好地画,除此之外还要树立个人的风格,就是俗称的&画风&,天时(梵高),地利(张大千),人和(伦勃朗)等等等等。艺术这东西,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欣赏的了的,普通的人往往是看中价值,而忽略内涵的。要看你(或者你所说的这个画家)真正追求的是什么!另辟蹊径的追求艺术,或是做一个媚俗的天才。哦,对了,补充一句,俗话说得好“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大概就是这个道理。以上纯属个人见解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3条回答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一个概念:达到什么条件才叫画家?比如:什么叫歌唱家?什么叫歌手?李宇春在超女中排名第一,歌唱得好,能称为歌唱家吗?最多是个歌手而已。但她已是万里挑一的人物了,不可否认她的才华,但媒体的炒作占了很大一部分。这是个舆论导向的社会。看参加什么排名?什么媒体披露?还是什么权威组织机构评价?也许他就是一名著名的画家,也许他在绘画界没什么造诣。不过,话又说回来了,绘画界的确是要靠本事和天赋的。你说的这个人的确有很高的实力。
现在绘画作为一门艺术有些没落啊,除非是超级顶级的画家,他不像娱乐一样,即使是二流三流的娱乐圈的人,也可以炒炒能出名,画家就太难了。第二十名,名气谈不上,能力和才能应该是有的!
樊大牛,陕西咸阳彬县人,当代知名书法家, 画家, 篆刻家, 作家。精书,善画,长于金石篆刻,文章独步。在书画印文四方面卓有造诣,并能高度统一,互为相长。主要作品有散文集《顽石》、《北京碎片》,长篇小说《白鸡儿女》,书画类有《樊大牛书画集》、《牛体榜书100问》、《走进金色佛国》、《樊大牛新作卯年集》、《大牛龙年画集》、《玩转黑白----大牛人物素描作品集》、《牛体榜书字库》等。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我觉得绘画排名未来中国前52的都是中国绘画大师,大家觉得我说的对吗?_百度知道
我觉得绘画排名未来中国前52的都是中国绘画大师,大家觉得我说的对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很对呀……中国排名前52的不是中国人难道是外国人来我们国排名呀
你说的是屁话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
中国绘画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还有一个人说他绘画再过39年中国排名第1000,他是不是那时中国著名画家?_百度知道
还有一个人说他绘画再过39年中国排名第1000,他是不是那时中国著名画家?
艺术何来排名之说?艺术最大的特色就是它所反应的时代性特征与它的传承渊源,也就是说艺术要反应时代,石涛曾经说过“笔墨当随时代”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他的精神价值与审美观念,艺术就是基于此而发展起来的!所以:艺术没有排名之说,真正好的艺术它永葆它的青春!当然了,一代时代里面:艺术的确有优劣之分。只是时代与时代之间无可比性。举个例子:中国绘画史当中写意花鸟有几个高峰。一是:明末清初继承徐渭,陈淳画风的石涛与八大山人;二是:清代早期的扬州八怪;三是:清晚期民国初期的海派:赵之谦,虚谷,蒲华,任伯年,吴昌硕;最后一个高峰,就是近当代艺术家,代表人物就是齐白石,李苦禅,潘天寿。这四个高峰没有可比性,不能说那个就比那个成就高,没有可比性的原因就是:一:时代不同,人们的精神追求不同,艺术也就不同;二:魏碑的影响,魏碑兴起于清末,气势雄浑古拙,对于大写意花鸟是一个巨大的辅助作用,但是,八大山人与扬州八怪的时代是没有魏碑的,所以没有可比性;三:个人经历的不同。 所以:说这句话的人根本就是门外汉!不太了解艺术,就好比古代四大美女谁最美一样,这个问题也是没有答案!所谓环肥燕瘦,一个丰腴,一个骨感,没有谁更美这种说法。 在中国艺术史上他没有办法排名,但在这个时代还是可以排名的!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著名画家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绘画排名中国第29的人是不是中国很著名的画家?_百度知道
绘画排名中国第29的人是不是中国很著名的画家?
我有更好的答案
当然是啊 都说是“绘画排名中国第29的人” 能不是中国人么
不是,画画是只有排名第一的画家才是真正的著名画家
不见得,有的没排名照样很有名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国著名画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