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因为破产单位遗留问题的危房购买了湘潭团购网经济适应房 ...

当前位置: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湘潭市2013年度突发事件应对工作评估报告中国湘潭政府门户网 www.编稿时间:
| 点击数:
&&& 2013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直有关部门尤其是省应急办的关心指导下,在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及县市区、园区、示范区的支持配合下,我市应急管理工作紧紧围绕全面夯实工作基础、大力提高预防预警和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能力的工作目标,进一步建立健全机制,完善预案,健全预警网络,加强宣传培训,强化保障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度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总结评估和2014年度突发事件趋势分析工作的通知》(湘政办明电〔号)要求,我市对应对评估工作高度重视,立即下发通知,采取县市区、园区和示范区及行业部门自评、邀请专家评估等多种方式,对全市重点部位、重点行业和重点部门应对处置突发事件工作进行了总结、分析和评估。现将我市2013年度突发事件应对工作评估情况报告如下: & 第一部分& 自然灾害 & 一、基本情况 & 2013年,我市先后遭受低温冰冻、干旱、风雹、洪涝等各类自然灾害,5个县市区和3个园区、示范区(以下简称县市区)均不同程度遭遇了多次灾害影响,灾情相较以往较重。据统计,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市受灾人口累计达163万余人,紧急转移安置1.2万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5.07亿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3.7亿元。具体受灾情况如下: & (一)农作物。受灾面积193.5万亩次,成灾91.4万亩次,绝收18.5万亩。&&& (二)交通。2条国道、3条省道和多条县道公路的局部地段受到水毁,其中路基冲毁0.2千米,路面冲毁126千米、134013平方米,涵洞局部受损11道,挡墙等防护工程受损9处、888立方米,公路路基塌方3处、250立方米。经济损失共计1170.67万元。 & (三)水利。共损坏堤防1185处、13.96千米,护岸313处,水闸161座,塘坝1596座,灌溉设施1484处,机电泵站31座,直接经济损失10928.6万元。 & (四)房屋。居民住房倒塌1916间,严重损坏1047间。 & 二、主要特点 & 2013年我市天气气候复杂,总体特点是:气温偏高,降水总量偏少。具体情况如下:&  (一)高温干旱长期持续。 & 在6月29日雨季结束后,湘潭地区受副高稳定控制,持续高温无雨,蒸发量大,旱情迅猛发展。连续无雨天至8月18日方结束,达50天之久。连续晴热高温天气,造成我市8个县市区遭受不同程度干旱灾害,共造成61.38万人受灾;5.69万人饮水困难;3.2万人需紧急救助;113. 7万亩农作物受灾,68.2万亩农作物成灾,16.4万亩农作物绝收;直接经济损失2.13亿元。其中尤以湘潭县受灾较重,19个乡镇出现旱情(特别是西南部的乡镇受灾严重),全县多处河流、干渠断流,70%的骨干山塘干涸,一半以上的水库到了死水位;受旱人口37.34万人,饮水困难人口1.58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2亿元。 & (二)汛期暴雨洪涝导致受灾严重。 & 去年,汛期数次降雨来势较为凶猛,影响范围大,灾害损失惨重。共计出现了7次较强降水过程(4月4-5日、4月29日、5月8-9日、5月14-15日,6月22日,6月27-28日,8月22-23日),特别是5月14-15日、6月27-28日、8月22-23日全市范围内出现了大暴雨天气过程。其中: & 5月14-15日的大暴雨天气,是入汛以来范围最广、强度最大、1小时雨量最强的大暴雨天气过程。全市除湘乡西北角外,其它地方降水均超过了50毫米,特别是韶山市全部达到100毫米以上的大暴雨,并出现强雷暴。据统计,我市共有20.32万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7954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1708公顷,其中成灾面积5445公顷,绝收面积1369公顷,倒塌居民住房1083间,严重损坏房屋643间,直接经济损失14118万元,其中农业损失6245万元。&  6月27-29日的强降雨,造成全市农作物受灾面积21.5万亩、成灾7.4万亩、绝收0.22万亩,主要受灾作物为早稻、一季稻、晚稻秧苗、蔬菜等,主要表现为:暴雨冲刷、风吹致早稻倒伏,水淹严重致一季晚、蔬菜等成灾,砂埋水冲毁损农田而造成一季晚、蔬菜等绝收。 & (三)秋冬雾霾天气多发。 & 受秋冬季节天气形势相对稳定、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等因素影响,雾霾天气多发。据统计,秋季湘潭县、湘乡市、韶山市雾日分别为4天、2天、2天,霾日分别为38天、46天、16天,均为建站以来的极多值;其中10月出现霾的现象最多,湘潭县为达25天、湘乡市为24天。秋季空气质量达标率为53.8%,超标天数为49天,其中轻度污染27天、中度污染8天、重度污染11天、严重污染3天,首要污染物为PM2.5。受雾霾天气影响,市中心医院呼吸道疾病患者较常年增加近七成;交通运输也受到不少影响, 引发多起交通事故,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 (四)低温雨雪冰冻、冰雹、寒露风等恶劣天气造成一定影响。 & 1. 低温雨雪冰冻。1月2-6日我市出现了一次降雪天气过程,2日下午受强冷空气影响气温下降,3日上午纯雪,4日中到大雪。油菜、蔬菜等其他冬季作物受灾,其中油菜受灾10万亩,蔬菜受灾5万亩。 & 2. 冰雹。3月19日晚全市出现了雷雨大风、冰雹和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降水系统首先在湘乡西南角形成,沿涟水流域向东北方向移动,经湘潭县北部及湘潭市区。降水系统经过的地区大部受冰雹袭击,冰雹直径达10-20mm,最大直径30mm左右。此次冰雹造成湘潭县、雨湖区两个地区3.9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770公顷,损坏房屋间数94间,直接经济损失384万元。&  3. 寒露风。受较强冷空气影响,韶山市9月3-6日、湘乡市9月4-6日的日平均气温低于20℃,出现轻度寒露风天气,较常年提早16-17天;9月25-27日全市的日平均气温低于17℃,出现重度寒露风天气。两次寒露风造成全市约5000亩晚稻结实率偏低,结实率约40%—60%,每亩减产100—300公斤不等。 & 三、工作评估 & (一)应急指挥体系完善。&  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均建立健全了减灾救灾工作和综合协调机构,明确了职责、人员及分工等,确保了组织领导到位、协调指挥有力。根据历年实战检验结果,结合实战需要,进一步完善了防灾抗灾应对机制,修订了《湘潭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定完善了水库、堤防、机埠、涵闸、险工险段、在建涉水工程和山洪灾害防御等各类防汛应急预案和紧急避灾预案,增强了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以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为抓手,加强社区防灾减灾抗灾软件和硬件建设,有效提高了全社会防灾减灾管理能力,目前全市11个社区被评为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19个社区被评为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 (二)应急队伍建设规范。 & 在去年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了应急队伍建设。市民政局在各社区全面建立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设立档案花名册,并积极组织队员参加应急管理培训、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培训和报灾系统培训班等,提升队伍专业素质。市水务局组织开展了防汛抢险队伍的调整、充实工作,并逐一进行了登记造册,目前全市各类防汛抢险人员共计39940人,其中常备抢险队9120人、应急抢险队30820人。市人防办协调解决了人防抢险救援专业队与民兵专业分队的“重复编组”和“一兵多岗”问题,组建了抢险抢修、医疗救护、消防等7支专业队,并根据实战需要开展了针对性、实用性的培训。 & (三)应急物资准备充沛。 & 各县市区结合本地的灾害特点,认真编制了救灾物资储备发展规划,合理确定了县市区(含园区、示范区)救灾应急物资储备库规模,通过新建、共用或租借等方式解决存储场所。乡镇结合避灾场所建设增加储备功能,积极探索储备形式,逐步建立起规模适度、布局合理、品种齐备、迅捷高效、管理规范的救灾物资储备网络体系。各级民政部门基本建立了救灾储备仓库,储备了一定量的应急救援物资。市农业局及时安排专项资金,筹备了种子、遮阳网、肥料等蔬菜抗旱救灾物资总计60余万元,组织了3000亩速生菜种植,有效预防了蔬菜供应“伏缺”的出现。市水务局在春节过后,及时对防汛物资器材进行全面清理登记,对老化防汛物资进行了报废处理,并筹措资金补充了有关物资器材,配备了编织袋162万条、彩条布17万平方米、砂卵石13万立方米、块石5万立方米等。市财政投入资金500万元,其中300万元用于购置市本级防汛物资器材,100万元用于防汛应急除险,70万元作为防汛准备金,30万元作为防汛物资管理和人员培训费。市林业局耗资127万元,购置了油锯50台、高压水泵7台、割冠机3台、防火鞋服50套、刀具500把、普通消防接力泵6组、水带2000米等。各县市区防火经费也逐年增加,全年共计投入森林防火经费357.3万元,较往年有较大的提高,森林防火物资保障更加有力,其中湘潭县、湘乡市、岳塘区和昭山示范区县级器材储备均达到了装备600人以上的水平。 & (三)预防预警及时准确。 & 市水务局组织各县市区防指开展防汛安全大排查,重点检查了水库、堤防、重要穿堤建筑物、山洪灾害易发区的预警设施、在建涉水工程项目及防汛准备工作情况,共发现各类险工隐患260处,其中堤防隐患67处、涵闸隐患48处、排渍泵站隐患42处、水闸(河坝)隐患30处、病险水库隐患52处、其它隐患21处,并全部在汛前基本整改到位。市地震局与湘潭龙畅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共同建成地震宏观综合观测站,形成了地震动物宏观异常观测实验场,通过对动物宏观观测并结合湘乡、韶山地震前兆台专业仪器微观观测,提高地震监测预报水平。市国土资源局建立了湘潭市汛期地质灾害巡查、24小时值班、灾情速报三项制度,确保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汛期联合市气象局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7次,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消息5000余条。市气象局全年共发布气象预报专题共96期,重大气象服务专报7期,为农气象服务25期;发布预警信号68次;灾害性天气监测报告13期;进行96121主叫预警外呼服务269次,每次服务20万人次;各类预报信息均能第一时间呈送各级党政领导和决策部门,重要天气信息及时通过多种渠道向公众发布。 & (四)应急处置妥善得当。 & 市民政局4-9月期间24小时值班,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和旱情变化,及时上报受灾情况、应对处置,并争取省级下拨灾害应急资金710万元、棉被2000床,确保受灾群众在过渡性安置期间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临时住所、有病能及时医治。市国土资源局组织对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现场检查,对已发现的地质灾害灾情、险情,设置警示牌、划定警戒线,发放“明白卡”,积极协助地方政府疏散受威胁住户、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市人防办对安全隐患较多的4万平方米早期公用人防工程定期巡查,排查发现韶山西路市塑料一厂段公用人防工程主干道局部垮塌、湘潭宾馆及朝阳旅舍段人防工程因市政排水冲刷引起工程主体渗漏和市“五改”工程顶管影响早期人防工程主体结构安全事项等11起,并投资100余万元进行了处理。市地震局在2次地震误传事件中,第一时间赶赴事发现场,调查了解情况,全力做好群众的解释和安抚工作,确保了群众情绪的稳定。市农业局争取了灾后恢复生产资金180多万元,为洪涝灾害和干旱后的恢复重建做出了积极贡献。 & (五)灾后恢复重建得力。 & 将恢复重建工作同危房改造相结合,安排资金,加大投入。对无自救能力的重灾民、五保户、特困户和优抚对象,积极解决了吃、穿、住等生活问题,并对住房全倒户给予适当救助。对特别困难的灾民,予以实施特困户建房,全年共计完成100户特困户建房,其中湘潭县完成32户、湘乡市完成25户、韶山市完成10户、雨湖区完成16户、高新区完成5户、九华经开区完成5户、昭山示范区完成7户,每户予以补助2万元。 & (六)科普宣教丰富多样。 & 去年,我市利用应急知识集中宣传周等契机,精心谋划、认真组织开展了多场声势浩大、丰富多彩的应急知识宣传活动,收效显著,进一步增强了公众的应急意识和全社会的应急避险能力。据统计,全年各县市区及市直相关部门共开设专题讲座100多场次,设置宣传点13个,摆放宣传展板400余块,设置咨询台200多个,出动宣传车16台,百余名专家参加了现场咨询指导,各级各部门3500多名干部职工参加,发放宣传资料20多万份,参与群众10多万人。&&& 四、存在问题&&& (一)自然灾害预防预警能力有待提高。突出表现在自然灾害评估标准不一,基层工作人员素质不高等。 & (二)应急保障基础工作仍显薄弱。突出表现在资金不足,设备不齐,物资不够,高素质专业人员缺乏等。 & (三)各部门之间协调联动不力。突出表现在非工程性防灾减灾措施不够完备,防灾减灾指挥机构和灾情会商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等。 & 五、工作建议 & (一)完善部门协作。 & 防灾减灾是一项系统性工作,绝非某一个部门单打独斗能够胜任。建议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部门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强化部门协作、整体联动、协同作战,达到1+1>2的效果。要着重在防灾减灾知识普及、应急预案修订和完善、灾情信息发布共享、灾情处置协调联动等领域加强合作,解决非工程性防灾减灾措施不完备、防灾减灾指挥机构和灾情会商作用亟待加强等问题,全面提高防灾减灾综合应对能力。 & (二)增加资金投入。 &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防灾、救灾各项工作都离不开资金的保障。虽然近年来我市已经在基础工程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在防灾、减灾等非工程性领域的指挥体系建设、紧急救援设施、抢险队伍培训等方面依然存在一定资金缺口,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建议各级政府进一步增加对这些领域基本建设的投入,并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以提升我市防灾救灾整体水平。 & (三)加强宣传教育。 & 实践证明,政府组织、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应急响应行动格局,是有效应对自然灾害的关键。要切实加大对各类防灾救灾专业队伍、基层工作人员以及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力度,提升防灾救灾能力和水平。特别是要进一步强化对社会公众的宣传工作,增强公众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和防灾减灾中的主动参与意识,以便在灾害来临时正确开展自救、互救,有效地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 六、案例分析 & 湘潭市抗旱救灾案例分析 & 在日雨季结束后,湘潭地区受副高稳定控制,持续高温无雨,蒸发量大,旱情迅猛发展,连续无雨天至8月18日方结束,达50天之久。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安排部署抗旱救灾工作,并多次深入灾区视察和现场指挥抗旱。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多次召开灾情会商会,具体安排全市抗旱救灾工作,8月1日8时起将全市抗旱应急响应从三级升为二级。市民政局24小时值班,第一时间统计上报灾情,深入灾区查灾勘灾、组织抗灾救灾,着重对人畜饮水困难的地方做好饮水安全保障工作,对农村低保、五保、重点优抚对象、留守儿童等民政服务对象吃粮和饮水情况加强监测,为每个敬老院配置一台柜式空调并通过发放生活补贴、组织力量送水送粮等以避免非正常事件发生,各级民政部门抗旱期间累计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市水务、农业、农机等相关农口部门,采取“一对一”的工作方法,派出专业队伍深入到旱情最严重的乡镇,联系、指导、协调抗旱救灾工作,在受旱较轻的地区,抓紧抗旱救灾,努力挽回农业损失;在农作物已经受损甚至绝收的地区,抓紧准备秋季作物所需种子、肥料,指导他们及时开展自救。各县市区防指也都组织机关干部,深入乡镇、村抗旱一线,发动、组织人民群众积极开展抗旱自救。为妥善处理、及时化解用水矛盾,市政府督查室、市水务局、市农办、韶山灌区工程管理局组成三个督查组,分赴湘潭县、湘乡市、雨湖区、韶山灌区渠道沿线查看供水灌溉情况,了解干部巡渠守闸情况,维护好灌溉秩序;市水务局督查组从8月12日至8月19日每天深入韶山灌区右干渠,从右干渠进口东郊乡管理所到出口后背塘机埠沿线所有乡镇、涵闸、管理所,协调处理用水矛盾和用水纠纷,整顿用水秩序,督促修复4处不能正常使用的涵闸,拆除非法围堰1处,严格按照一级配水计划配水,确保了鹤岭地区3万余群众饮水安全和农业灌溉,维护了社会稳定。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应对迅速,措施得当,实现了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 第二部分& 事故灾难 & 一、基本情况 & 2013年,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经营性事故371起,死亡45人,同比分别增加1起、少死亡10人,同比分别上升0.3%和下降18.2%。按行业领域分布情况如下: & (一)工矿商贸:发生事故15起、死亡15人,同比减少5起、少死亡5人,均下降25%。其中煤矿未发生死亡事故,同比持平;非煤矿山发生死亡事故2起、死亡2人,同比减少1起、1人,均下降33.3%;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未发生死亡事故,同比持平;建设领域发生事故4起、死亡4人,同比减少2起、2人,均下降33.33%;工商贸其它领域共发生事故9起、死亡9人,同比减少2起、少死亡2人,均下降18.18%。 & (二)道路交通:发生生产经营性事故103起、死亡21人,同比增加8起、少死亡1人,分别上升8.4%和下降4.5%。 & (三)水上交通:发生生产经营性事故1起、死亡1人,事故起数持平、少死亡3人,分别持平和下降75%。 & (四)铁路路外事故:发生生产经营性事故9起、死亡8人,同比减少3起、死亡人数持平,分别下降25%和持平。 & (五)农业机械:发生生产经营性事故4起、死亡0人,同比增1起、少死亡1人,分别为上升33.33%、下降100%。 & (六)火灾:发生生产经营性事故239起,死亡0人,无较大及以上事故。 & 二、主要特点 & (一)事故发生的主要领域。 & 安全生产事故最多的首数道路交通事故,数量占总数的27.8%、死亡人数占46.7%;其次是工矿商贸和铁路路外事故,起数与死亡人数分别占4.0%、33.3%和2.1%、17.8%。在工矿商贸中,又主要以工商贸其它类、建筑施工和非煤矿山为主,分别占60%、26.7%和13.3%。 & (二)事故发生的主要地区。 & 数据显示,安全事故主要集中在湘潭县、湘乡市和雨湖区三个区域,分别占26%、24%和21%。 & (三)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 分析表明,事故发生的两大主要原因是非法违法和违规违章,两者占事故总数的90%以上。 & 三、工作评估 & (一)工矿商贸事故应急处置情况评估。 & 全市共发生工矿商贸事故15起、死亡15人,未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15起事故都是死亡1人的一般事故,除2起事故受伤人员因医治无效死亡外,其余事故当事人都是当场死亡,因此应急救援工作相对简单。除岳塘区荷塘乡华任建材有限公司“6·24”坍塌事故外,其余事故都是以企业自救为主。从应急处置总体情况来看,单位负责人能迅速赶赴现场,组织指挥救援,按有关规定将事故信息上报有关主管部门和医疗急救中心,未发生因救援不当导致遇险人员死亡或扩大伤亡的情形。但从应急管理工作看,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部分企业应急意识差,未成立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未明确应急指挥人员、抢险人员及职责,应急管理机制不健全。二是企业未编制有关事故应急预案,或编制了应急预案但未组织培训和演练,导致事故发生时,岗位人员不知所措,不能有效应对突发事故,员工自救互救能力弱。三是未及时修订完善应急预案,致使应急预案形同虚设,操作性较差。四是未设立专职或兼职的应急队伍,应急救援力量薄弱。五是应急装备、应急物资维护保养不到位,在紧急抢救时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六是协调联动不够,企业内部有关人员的应急职责不清,导致在事故救援时无所适从,贻误时机。 & (二)道路交通事故应急处置情况评估。 & 发生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伤亡事故103起、死亡21人,未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一般道路交通事故应急处置工作以交警部门为主。从应急处置总体情况来看,反应迅速,处置有力,能做到第一时间赶赴事发现场,勘察情况,迅速处置,疏导交通,恢复秩序,并协调事故各方妥善处理善后事宜。我市道路交通应急处置机制较为完善,职责分工明确,应急响应快速高效,尤其是与保险公司进一步完善了“快处快赔”工作机制,极大地提高了应急处置工作效率。但仍需进一步完善应急处置工作机制,提高应急反应能力,确保交通事故处理更加有效,尽快疏导道路畅通。另外,要加大力度,强化措施,督促事故责任方积极履行事故善后赔偿责任,帮助弱势群体维护合法权益,确保社会稳定。 & (三)水上交通事故应急处置情况评估。 & 发生水上交通事故1起、死亡1人。从事故的应急处置来看,水上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机制比较完善,交通、海事、公安、安监等部门反应迅速,能在第一时间赶赴事发现场进行救援,控制事态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但是缺乏大型拖船等相关应急救援装备,对较大船舶发生的事故不能有效应对,“4·4”沉船事故处理中即遇到这一问题。 & (四)消防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情况评估。 & 发生生产经营性火灾事故239起,死亡0人。火灾事故应急救援能力进一步提高,由于近年来大力加强基层应急救援能力建设,乡镇(街道)应对火灾事故的能力明显提升;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取得较好成效,生产经营单位扑灭初起火灾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大力开展火灾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活动,全社会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进一步增强。但仍须进一步加大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力度,着力提升全民消防意识和应急能力,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加强火灾隐患排查和消防演练工作,进一步提升单位消防自救能力。 & (五)农机、旅游、特种设备等其它事故应急处置情况评估。 & 近年来,农机、旅游、特种设备等行业领域安全形势较平稳,去年共发生农机事故4起、受伤4人、死亡0人;特种设备发生事故1起、死亡1人(日,湘潭县水玻璃厂发生1起锅炉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旅游业未发生伤亡事故。因均为一般事故,事故应急救援均以企业或当事人自救为主。由于质监、旅游和农机等部门对应急管理工作高度重视,相关应急预案较为完善,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活动,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加大了应急管理工作,因此事故单位的自救能力基本能满足事故抢险的需要。 & 四、存在问题 & (一)应急预案管理有差距。 & 部分生产经营单位未按照规定编制应急预案。有的虽然编制了应急预案,但未按要求组织专家论证,导致应急预案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有的企业制定了综合应急预案,但未制定专项应急预案,重要岗位、作业场所未编制现场处置预案,导致应急预案体系不健全。有的单位应急预案多年来没有修订,实用性不强。有的单位应急预案与专项预案及部门预案未保持衔接。 & (二)应急救援力量薄弱。 & 目前,我市各行业领域应急救援专业队伍除消防外,其它如矿山、危化等行业应急救援力量薄弱。有的单位未设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未配备专(兼)职应急人员,应急救援力量不够。 & (三)应急指挥协调能力较弱。 & 在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中,部分县市区有关部门应急联动机制不健全,应对有关事故,部门分工职责不清,导致应急协调能力较弱。 & (四)应急演练未正常开展。 & 部分生产经营单位安全防范意识、忧患意识、应急意识不够强,认为应急演练活动会影响生产、影响效益,因此没有按规定开展应急演练活动,导致事故来临后不知所措、应对能力差,造成损失扩大。 & (五)应急物资和装备缺乏。 & 因投入不足,地方政府和绝大部分生产经营单位没有根据实际需要储备相关应急物资,没有及时购置更新有关应急救援装备,导致救援装备水平低,应急物资匮乏。 & 五、工作建议 & (一)强化应急预案管理。 & 督促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制定及修订完善相关应急预案,并加强演练,切实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 (二)加快应急指挥中心建设。 & 进一步加快市县两级应急指挥中心建设,组建各行业领域应急专家库,为有效开展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支撑。推动建立健全应急联动机制,增强应急协调能力。 & (三)完善应急队伍建设。 & 指导、督促地方根据辖区产业分布情况,分别组建相关专业救援队伍,着力提升相关行业领域事故应急救援能力。 & (四)加大资金投入。 & 进一步加大对应急宣传、应急培训、应急演练、应急物资储备等的投入,建立应急物资和装备储备库,提高专业队伍应急救援水平,切实提高应急保障能力。 & 六、案例分析 & 湖南华任建材有限公司“6·24”坍塌事故 & 日14:00,湖南华任建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任公司)采灰工艺的操作工马应龙和欧阳高为在湘潭电厂灰坝进行采灰作业,采用高压水冲刷灰体,形成灰浆,通过泵输送到华任公司。14:40许,因灰浆池拦水坝发生漏水,逐渐扩大成穿孔,两人停止作业并向唐润年报告,唐随即安排两人去取堵漏工具,自己到灰坝上观察穿孔情况。15:00,唐润年站立处突然发生坍塌,其被灰浆淹埋。事故发生后,华任公司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救援,并拨打119呼救。在灰坝另一处为其他公司取灰作业的5名工友也闻讯赶来支援,并提供1台水泵。随后,岳塘消防大队到达现场救援,黄建平副区长率区安监局、荷塘乡等负责人到达现场指导救援,市安监局陈术贤局长到达现场指导救援。现场抢险指挥部制定了救援方案:一是组织人员不惜代价、不间断开展救援工作;二是在确保救援人员自身安全的条件下开展救援,严防二次事故发生;三是交警部门对灰坝道路进行交通管制;四是由荷塘乡组织人员安抚家属;五是向省安监局专业救援机构请求支援。23:00,天降大雨,救援人员继续冒着坍塌危险开展救援。但由于事故现场处于灰坝中央,四周为类似沼泽的灰浆,救援人员稍有不慎即有可能身陷灰浆之中,且大型救援设施无法送达,致使救援进展缓慢。6月25日9:00,戴德清副市长在现场指示,聘请有关专家制定救援措施,加快救援进度。6月25日10:00,湖南省应急救援长沙基地负责人谢四明带领有关人员到达现场,仔细勘察现场后制定了救援方案并参与救援行动。6月25日12:00左右,唐润年被救出,但因被灰浆淹埋时间过长已窒息死亡。 & 在救援工作中,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市、区、乡政府及安监、消防等部门负责人迅速赶赴事发现场,靠前指挥,科学调度,为救援工作开展提供了保障;二是专家“支招”,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救援方案,为救援工作取得突破提供了技术支撑;三是协调联动较好,安监、消防等部门积极配合,连续作战,不怕危险。但也有一定的教训需要吸取,如救援过程中险些发生次生事故。6月24日23:00左右,事故现场再次发生坍塌,1名救援人员险些被埋,幸亏自救互救及时方才避免。主要是因为电厂灰坝看起来较硬,但实际上不能承重,类似面粉一般遇水成浆、极易坍塌。本次事故表明,加强救援风险评估分析,科学施救,才是保障成功救援、避免次生事故发生的关键所在。 & 第三部分& 公共卫生 & 一、基本情况 & 2013年,全市共报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起,与2012年持平,无特别重大、重大、较大级别事件报告,报告一般事件1起,未分级事件3起;事件分布在3个县区,其中岳塘区2起、雨湖区和湘潭县各1起;事件类型为传染病事件3起,食物中毒事件1起;累计报告发病38人、无死亡,较2012年分别降低51.28%和100%;直接经济损失177000元,间接经济损失158000元。&&& (一)传染病事件。 & 全市共报告传染病事件3起,累计发病23例,较2012年增加22例,无死亡。其中1起为一般事件,2起为未分级事件。无特别重大、重大和较大传染病事件报告。3起传染病事件中,布鲁氏菌病2起、手足口病1起。3起传染病疫情事件分别为:湘潭县杨嘉桥镇首例布病病例、岳塘区宝塔街道首例布病病例、岳塘区湘钢三幼手足口病暴发疫情。 & (二)食物中毒事件。 & 全市共报告食物中毒事件1起,发病15例,无死亡,为未分级事件。本年无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级别食物中毒事件报告。比2012年增加1起,发病数减少46人。该起事件发生在雨湖区湘大幼儿园内,为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 & (三)职业中毒事件。 & 无职业中毒事件报告。 & (四)其它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 & 无其它中毒、环境因素事件、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群体预防接种、服药事件及其它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报告。 & 二、主要特点 &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传染病疫情事件为主。 & 2013年我市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均为传染病事件。涉及病种较少,仅有布鲁氏菌病和手足口病2种。无职业中毒等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 & (二)事件主要发生在托幼机构等人口密集的场所。 & 2013年报告的4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生在托幼机构的事件2起,占事件总数的50%,发病36例,占事件总发病数的94.74%。 & (三)麻疹发病数同比大幅增加。 & 去年,麻疹疫情有所反弹。2008年以来,我市多次采取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及查漏补种等控制措施,成效显著,麻疹发病数逐年下降。年分别报告发病905例、50例、5例、0例和2例。但2012年年底至2013年5月,全国、全省和我市麻疹发病均呈明显上升态势。去年全省累计报告麻疹4188例,死亡6例;全市累计报告麻疹63例,无死亡病例,发病数为全省最低,发病率(2.25/10万)居全省第12位。 & (四)手足口病疫情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 去年全市累计报告手足口病3663例,较去年同期(5870例)下降37.60%,无重症和死亡病例;其中手足口病暴发疫情1起,报告病例21例。疫情处置做到了及时、准确、规范,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控制。布鲁氏菌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 & (五)布鲁氏菌病散发且感染来源不明。 & 湖南省是布病流行二类地区,自2008年以来一直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和我市相邻的宁乡县在年发生了2起人间布病疫情,涉疫动物扩散范围较广。我市2012年首次报告1例人间布病疫情,2013年报告2例病例。该3例患者表现为散发,波及我市三个县市区,现有调查未发现直接的流行病学关联,传染来源均不明确,但2013年报告的2例病例均有接触本地生鲜羊肉史。目前我市存在病例增多风险,防控形势严峻。 & 三、工作评估 & (一)工作机制建立健全。 & 我市成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与救灾防病领导小组,重新组建了传染病防控、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置、职业中毒事故处置三个应急机动队共33人,组织编制了《湘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感染H7N9禽流感应急防控工作方案》和《湘潭市疾控中心防汛抗旱卫生应急工作实施方案》,制定了《湘潭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应急演练方案》,并组织应急机动队和5个县市区疾控中心开展了应急演练。 & (二)应急装备逐步完善。 & 根据疫情预测,做实做细了各项前期准备工作,补充了连体防护服、呼吸防护器等一系列应急物资,调整了药品种类和数量,对过期药品及时处理和更新,配置了统一规范的应急标识。 & (三)疫情监测有效强化。 & 市、县、乡三级传染病报告网络进一步健全,异常信息调查、分析和处理及时。每天专人进行4次以上网络巡查,24小时动态掌握各类传染病疫情变化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况,发现异常第一时间报告相关部门和领导,并通知相关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针对年先后发生的3起布鲁氏菌病疫情,组织开展了疫情风险的专题评估,为该病的有效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 (四)科普宣传形式多样。 & 利用应急知识宣传周和各种卫生宣传日等契机,通过悬挂标语、横幅、免费发放健康教育书籍、宣传资料、开展健康咨询等多样形式开展大规模集中宣传,同时利用中心网站和短信平台,随时对市民进行健康宣教,公众对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知识的知晓率和行为干预能力、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技能得到有效提升。 & 四、存在问题 & (一)专业人才匮乏。 & 我市在近年来处置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发现,主要薄弱点在于专业技术人员严重匮乏。主要原因是专业技术人员待遇不高,公卫人员年人均收入水平远低于同地临床医生平均水平,收入差距使人才队伍不稳定,具有发展潜质的专业人员流动性增加。特别是我市疾控中心因经费限制,在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方面均面临较大困难。 & (二)应急物资亟需补充。 & 目前我市应急队伍装备基本配置与湖南省《卫生应急队伍装备配置标准目录》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在处理新发传染病、不明原因疾病等特殊事件时能力相对不足,缺乏针对生物、化学、核与幅射等恐怖事件及重大自然灾害的防护设备。各项基础设施滞后,应急处置设备陈旧老化,目前全市仅有1个Ⅱ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无法同时进行麻疹和流感的病毒分离,检验能力受到限制。 & (三)应急指挥和疫情网络直报系统需要进一步完善。 & 限于资金、设备等各种因素制约,市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中心至今仍未完全建好,无法与省卫生厅、市政府联通,难以实现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和智能决策、科学指挥。 & 五、工作建议 & (一)加大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 & 建议逐年提高公共卫生支出所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和应急指挥系统,全面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公共卫生防控的力量,确保应急经费和物资储备,建立应急经费和物资储备长效机制。 & (二)改革公共卫生服务保障体系。 & 制定优惠政策,拨付专项经费,大力引进急需的学科带头人和公共卫生专业技术骨干;加强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公共卫生人员培养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变革公共卫生服务队伍的薪酬制度,建立薪酬增长机制、公共卫生服务岗位津贴制度等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 (三)加强卫生应急工作信息化建设。 & 有效应用信息化手段,在卫生应急和突发事件处置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建议加快卫生应急信息化进程,及早建好市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 & 六、案例分析 & 岳塘区湘钢三幼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 & 日上午9:00,岳塘区疾控中心疫情管理员巡查大疫情网时发现:岳塘区湘钢三幼蒙1班共报告手足口病临床病例4例。经电话初步核实疫情后,于9:35向中心值班领导、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并于10:15组织中心应急机动队到达现场,按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开展调查处置。 & (一)流行病学调查情况 & 首发病例李某某,女,2岁,系湘钢三幼幼儿园蒙氏1班托幼儿童。患儿发病前1周内无明显流行病学接触史,4月30日晨检时由卫生保健老师发现口腔内有一颗疱疹,当时测量体温无发热,高度怀疑手足口病。园内老师随即与家长取得联系,家长带其到湘潭钢铁厂职工医院就诊,5月1日医院诊断为手足口病,5月2日进行了网络直报。通过疫情监测和病例主动搜索,截至5月21日报告最后1例病例,共发现该园手足口病病例21例,无重症和死亡病例,其中5月13日至17日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0例,符合手足口病暴发疫情定义,于5月17日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 (二)实验室检测情况 & 按规范要求共采集病例咽拭子7份,送我市疾控中心实验室进行手足口病病原学检测,检测结果显示CoxA16阳性3份。 & (三)主要防控措施及效果 & 1. 病例隔离。所有发病病例均在医院或居家隔离治疗至症状消失后7天。 & 2. 现场消毒。免费发放84消毒液一箱,并指导幼儿园开展教室、宿舍、食堂、游乐场、图书馆等场所的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工作 & 3. 宣传教育。向湘钢三幼所有托幼儿童家长及在校老师发放宣传单250份,并协助园方编辑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手机短信发送至家长,告知手足口病的防治知识。 & 4. 停园停课。5月16日将疫情通报至岳塘区卫生局和教育局,建议湘钢三幼全园停课10天(5月17日—5月26日),重新开园日进行了终末消毒并得到岳塘区疾控中心的验收。 & 5. 加强晨午检和健康观察。5月27日重新开园后,指导湘钢三幼按照《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的要求做好晨午检、健康观察和因病缺课追踪等防治工作,切实落实相关工作制度和流程。&  第四部分& 社会安全&  一、基本情况&  (一)群体性事件。&  全年,我市协调联动,细化措施,加强管控,未发生有影响的群体性事件。在全国“两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六四”、 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等特别防护期期间,提前组织情报会商研判,及时掌握不稳定因素,快速响应落地查控,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有效提升稳控效果,确保了敏感节点和特护期平安稳定。积极妥善处置了“5·8”韶山中路污水顶管工地被暴雨卷走失踪的3名施工人员、“4·4”湘江水域湘潭县白石段翻船事故、“4·28”湘乡市育塅乡四名小学生溺水死亡事件、城管部门与维族经商人员的冲突事件、“6·28”河东大道宝塔路口日晟花园前的人行道及侧边主路面因暴雨造成塌方、“8·3”湘乡市育塅乡交通事故;确保了2013湘江大事件自行车跨越湘江活动、全民健身挑战日美丽湘江动起来暨群众体育群英荟萃展示活动、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等重大活动期间的正常秩序。 (二)刑事案件。 全年我市共立案侦办刑事案件14264起,同比下降5.75%;破案10353起,同比下降16.44%;刑拘2824人,同比上升4.32%;逮捕2177人,同比下降3.8%;移送审查起诉3076人,同比下降1.47%。在侦破打击力度上处于全省前列,打黑除恶、警犬技术、现勘、视频、DNA等业务工作在全省排名靠前,综治考评刑侦类考核排名全省第一。先后破获了湘乡“1·9”杀人案、雨湖“1·15”抢劫杀人案、岳塘“3·8”投毒杀人案等24起疑难现行命案,实现了发一破一的工作目标。破获公安部挂牌督办的“网络水军”专案、全省首例系列盗转银行账户资金案、打击假冒伪劣专项整治行动排名暂列全省非重点地区第一。 (三)道路交通事故。 & 全年共查处交通违法473806起,现场查处96331起,办理新车注册登记52251辆,核发机动车驾驶证55915本。交通事故立案392起,死亡52人,受伤552人,财产损失112.77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立案数上升3.98%、死亡人数下降28.77%、财产损失下降5.03%。2013年,我市共发生交通事故逃逸案件80起,其中重大逃逸案件19起全部破获,破获率100%,全年未发生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受理快处快赔案件7875起,道路交通法庭和人民调解室共办理各类因交通事故引发的纠纷1914起,涉及损害赔偿金额达6390万元。同时进一步完善了交通事故救助基金制度,共受理救助申请104件,审批、发放救助资金117.4万元,为交通事故案件中的被害人或伤者提供了社会救济,化解了社会矛盾,减少了信访案件。 & (四)火灾事故。 & 全市共发生火灾1035起,10人伤亡,直接财产损失2089万元。完成灭火救援作战任务1931次,其中扑救火灾981次,抢险救援366次,出动各类消防车3475台次,出动警力27752人次,抢救被困人员323人,抢救财产价值近10亿元。全市各级公安消防部门开展多项专项行动,检查单位4835家次,发现并整改火灾隐患5497处,处罚单位142家,罚款149万元,责令“三停”36家,拘留17人。全市631家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全部入驻到户籍化管理系统,在全市80个街道(乡镇)落实网格化管理人员9000余人,建立网格数量8611个,实现消防安全监管资源整合、监管互动、信息共享、多元管控。 & (五)信访工作情况。 & 我市全年共接待人民群众上访人次,其中集访286批5498人次,重复集访51批1276人次。完成全国、全省及全市重大活动、重要会议及敏感时期接访劝返工作任务5次,劝返赴省上访人员50批200余人次。 & (六)教育系统情况。 & 全年对全市中小学、幼儿园的食品卫生、校车运营、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等进行了6次大检查,整改隐患68条(重点隐患2条),切实加强了对学校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全市各中小学举行了消防逃生应急疏散演练,各学校(园)每学期举行一次应急逃生演练。全市教育系统共发生安全事故7起17人,其中伤害事故1起3人,死亡事故6起14人(其中溺水事故3起10人,交通事故2起2人,围墙倒塌事故1起伤2人、死2人,自杀事件1起1人)。 & (七)金融机构情况。 & 我市2013年加强了金融机构重大事项报告管理,收到金融机构可能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突发事件报告共2项,即8月农业银行湘潭市分行购买保险理财产品客户闹访事件、建设银行湘潭市分行改制协解人员上访事件等,均做到及时监控、协调处理,圆满化解潜在风险。 & 二、主要特点 & (一)上访相对集中于社会热点问题。 & 我市群众集体上访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征地拆迁及房地产开发、企业破产改制和职工安置、劳动社会保障等与群众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方面,以上问题集体上访数量约占全市总量的70%。同时,土地征拆表现形式激烈,诉求越来越高。 & (二)民族领域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多。 & 部分藏区藏民继续来我市贩卖违禁物品,对社会治安稳定带来一定影响。2013年,湘潭县、湘乡市、雨湖区、岳塘区等地先后发生四川甘孜黑水县、西藏林芝、昌都地区的藏民成群结队来潭贩卖藏刀、弩等违禁物品并与群众发生纠纷的情况。特别是四川省黑水县藏民长期在京株高速昭山段殷家坳服务区、芙蓉大道长沙与湘潭交界处兜售管制刀具。藏民之间也因争抢地盘发生纠纷、冲突事件,矛盾不断升级。  & (三)“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地下活动频繁。 & 2013年,法轮功分子频频利用网络电话、张贴标语、散发传单进行宣传煽动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接收“法轮功”电话、短信、传真180余起。特别是“4·25”、“5·13”、“六四”前夕,境外“明慧网”加强了煽动破坏。受其影响,我市“法轮功”分子的捣乱破环活动日趋猖狂,散发反宣书刊、音像制品的事件时有发生。我市公安机关共查获“反宣”印刷品1000余份,小面额的反宣人民币5000余张,光碟磁带50余件,播放设备7套,抓获“法轮功”人员15人(其中刑事处罚2人,其他予以治安处罚)。 & (四)八类严重刑事案件数量有所下降。 & 我市将严打整治重心瞄准高发、多发的恶性案件,领导挂帅、全警参战,协同配合、集约攻坚,成效明显。公安机关侦破打击工作居全省同行之首,八类恶性案件同比下降31.5%,“两抢”案件同比下降58.5%,治安秩序平稳可控。 & 三、工作评估 & (一)应急预案体系不断健全。 & 先后制定完善了《湘潭市五分钟封城工作预案》、《湘潭市处置突发群体性事件预案》、《湘潭市处置暴力恐怖袭击事件总体预案》、《湘潭市处置暴力劫持人质事件预案》、《湘潭市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等,针对特殊时期的工作也快速制定了相关工作方案。特别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期间,反复修改制定了安保工作总方案和系列子方案并抓好落实,有效确保了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应急指挥机构更加完善。 & 根据机构变更、人员调动等情况,及时调整了我市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人员,并通报至各相关单位。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充分发挥,较大以上群体性事件发生后,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均能够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形成处置合力。 & (三)情报信息工作辅助决策作用明显。 & 针对社会治安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公安机关实行每日警情通报、每月治安研判分析制度,提高了应急处突工作的及时性、主动性,从而有效地维护了我市社会稳定。&&  & (四)应急演练有效助推实战能力提升。 & 着力抓好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应急演练,进一步增强应急演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先后开展了湘潭市城区快速封城演练、韶山市核心景区处置群体性骚乱事件演练、“5·13”火灾救援应急疏散演练、“6·20”消防宣传暨消防大演习、湘潭反恐怖袭击应急处置演练、湘潭县应急处突演练、搜排爆实战演练、发行基金押运突发事件处置、第二代支付系统上线、国库TCBS备用系统切换等演练共计近100场次。通过系统演练,全市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得以有效提升。  & 四、存在问题 & (一)应急机制不健全。 & 对社会安全事件应急工作,我市近年来高度重视、加大投入、效果明显,但仍然存在体制不顺、协调不力、监督缺位、训练与实战脱节等问题。特别是职能部门之间协作应急响应机制的衔接、应急资源的调整、抢险救援力量的整合上还缺乏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存在各自为政等现象,一旦发生重大突发事件难以很快形成合力。 & (二)预警机制待完善。 & 部分地方领导和应急管理部门对社会安全事件预警工作不够重视,没有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对可能引发突发性社会安全事件的隐患、苗头性信息没有及时掌握,未能做到提前预警,提前准备,提前化解矛盾。&  (三)事件处置难度增大。 & 一是部分当事人行为过激,动辄围堵政府大门、堵塞医院、拦堵交通要道、纠缠到办公场所。二是事件涉及的行业和部门增多,逐步发展到涉及医疗、交通、公路、农电、劳资等多个行业或多个部门;三是当事人诉求越来越高,要求的补偿金额逐年增多,有的当事人甚至不分缘由漫天要价。这些因素都导致突发事件的处理难度越来越大。 & 五、工作建议 & (一)加强应急指挥机制建设。 & 建议进一步强化指挥调度的功能和作用。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市应急办协调作用和应急指挥中心作用,保持对各相关单位的协调畅通,确保关键时刻能召之即来、来即能战、战之能胜。&  (二)建立健全联动处置机制。 & 继续整合应急处置力量,建立健全一个全面整合公安、消防、120救护中心、卫生、城建、供水、供电、供气、运输、防汛、防震等部门和社会力量的队伍,实现一体化联动处置,关键时刻拉得出、顶的上,迅速高效地处置各类突发事件。 & (三)强化舆论引导机制。 & 进一步做好日常宣传教育引导,让公众树立法制意识,自觉抵制非法聚众、串联上访及违法犯罪等活动。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尊重公众知情权,正确引导舆论报导,避免事件在民众的口头传播中三人成虎。政府要加强对媒体的协调,建立有效的舆论引导机制,抢占舆论主导权,充分利用电视、电台、报纸、互联网等媒体传达正确的声音、引导公众情绪,使媒体成为公众情绪的“风向标”和“导航”,同时防止不法分子恶意炒作、乘机生事。&  六、案例分析&  “9.10”湘潭县河口镇双板桥中心小学学生压伤事件&  9月10日14:50,湘潭县河口镇双板桥中心小学课间活动期间,4名男学生(三年级3名,一年级1名)攀爬至教师宿舍楼入口处的铁门上玩耍(该处有两扇铁门)。铁门因负荷过重,连同砖体门柱同时倒塌,4名学生受伤。事发后,学校第一时间启动应急程序,迅速拨打120求救电话,向辖区派出所、河口镇中心学校等单位报告。学校老师和相关人员立即对受伤学生进行救治。我市公安机关接报警后立即指令湘潭县公安局、消防119赶赴现场开展救援,并提请湘潭县医疗急救中心赶往现场急救。4名学生中,1名学生伤情较轻就近医治,另外3名学生被送往县人民医院,其中伤势严重的2名学生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身亡,1名学生接受治疗后痊愈出院。事故发生后,湘潭县立即成立工作组开展医疗救治、事故原因调查、善后处理等工作。此次围墙倒塌事故暴露了部分学校领导及教职工安全意识不强、安全隐患排查不到位等问题。   &&&&&&&&&&&&&&&&&&&&&&&&&&&&&&&&&&&&&&&&&&&&&&&&&&&&&&&&&&&&&& 湘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日
市电子政务管理办
责任编辑:不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湘潭团购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