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北京市八一中学174中学的地址!

选择一所学校...
选择一所学校
承 培 元 精 神&&& 创 领 先 业 绩&& &——北京市第十九中学百年简史& 日&& &&&&&&一、培元学校:培养中华民族之元气(年)1915年,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的部分师生捐资在这里建起一座基督教堂,也叫福音堂,让人们来这里聆听上帝的福音。然而带给人们福音的不是上帝,而是这位穿着长衫子的普通人王仰之和他的夫人宏馥卿。1916年,王仰之夫妇说通牧师,在基督教堂内办起了北京海淀区第一所女子小学,借用孙中山先生“培养中华民族之元气”这句话,取名叫“培元女子小学”。培元女子小学开学时,有30多名学生,分四个年级一个复式班;首任教师叫任爱德;课程有国文、算术、英语等。1924年教会聘请牧师祁国栋主持培元小学工作,祁牧师在宣传西方博爱、平等、自由精神的同时,用教会募捐所得购买军机处陈姓的“喜花园”为校址,将培元女子小学扩大为男女合班的小学,1925年,学校因经费不足停办。1927年复校。1928年成立董事会,由董事会管理。学校由军机处搬到泄水湖院内,改成了初级四年级小学。1931年&#”事变后不久,发展成六年制完小,还修建了一座大礼堂和20多间教室,学生有200多名。1931年事变后,全校师生愤怒声讨日军罪行,在日常生活中和课堂教学中学校都灌输爱国主义思想:教师不讲日伪课本,自编教材,如《劳工神圣》、《最后一刻》等,教唱爱国歌曲:《义勇军进行曲》、《九一八》、《大路歌》《中国万岁》。讲述29军英勇抗战,打击日寇的英雄事迹。1937年“七七”事变,学校利用教室和礼堂收容了上千名难民。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日本特务机关将校长祁国栋和他的儿子祁宝光、女儿祁玉珍及燕京大学师生共33人,以“共产党嫌疑”为由拘捕,后经社会各界200多人签名保释了出来。出狱后,祁国栋一面通过教会募捐,一面请马连良、程砚秋、小翠花这些名角义演来筹资。1944年9月,祁国栋用募捐和义演所得资金,建起了海淀第一所私立中学,叫培元学校中学部。由祁国栋任校长,祁宝光任教师,巩震任班主任,同时,聘请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教师作兼职。校训是“勤、朴、忠、实”四个字。1948年11月,北京郊区解放。日,北平和平解放,培元师生走上街头迎接解放军进城。10月1日,培元师生徒步到天安门广场,参加开国大典。1950年10月,培元同学积极报名入伍,参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从1916年至1951年35年办学的沧桑巨变中,我们总结出培元学校的“培元精神”:1、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2、扶贫济困的乐于助人精神;&3、自强不息的自立之道、厚德载物的立人之道;&4、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办事的实事求是态度;&5、天地人和的和谐发展观等。&二、理想闪烁、初露锋芒(年)新中国成立后,市政府为解决蓝靛厂地区工农子女上学问题,在海淀区第四中心小学基础上附设公立中学班,1951年正式招生开学。蓝靛厂中学班的校舍大部分在长河旁边的立马关帝庙内,学生住在离学校3里外的破旧娘娘庙里。晚上上完自习以后,学生们都是提着油灯回宿舍。每月伙食费3-5元,一天三顿饭都是窝头、咸菜、白菜汤,有时候是葱花盐水汤。蓝靛厂中学班尽管条件很差,但因为它是解放后海淀区第一个公立中学班,第一年报名报了700多人,因校舍不够,只收了120多名,编了3个班,其中2个男生班,一个女生班。在求学学生数和校舍严重失衡的情况下,政府决定由蓝靛厂中学部主任高云负责,在蓝靛厂中学班基础上筹建海淀区第一所公立中学。曾以音乐为武器宣传爱国主义思想的共产党员高云,在主持蓝靛厂中学班教学的同时,全力以赴投入新学校的选址和建设。1952年,以培元中学部和蓝靛厂中学班为基础的海淀第一所公立学校在万泉庄梁家花园旧址上宣告成立,取名为“北京市第十九中学”。北京市第十九中学所在地万泉庄梁家花园,在万泉河路与苏州街相交处,原先是清光绪、宣统年间外务大臣梁敦彦的宅院。据《北京市海淀区志》记载万泉的来历说:“位于万泉庄西,因泉源众多,平地涌现,故名‘万泉’。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在万泉庄西南地下泉水最密集处兴建泉淙庙,用以祭祀泉神,乾隆皇帝将庙内外淙泉各赐以嘉名,立石为志。”186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烧杀掳掠,万泉庄这片神奇美丽的地方和慈禧太后命名的苏州街被大火焚毁,梁家花园只剩下梁先生和他夫人烧焦的坟丘。看到被西方列强践踏过的断壁残垣,向来爱国的共产党员高云,有意将十九中的校址选定在这里。北京市第十九中学于1952年宣布成立,当年9月破土动工,1953年4月,教学楼、办公楼、职工宿舍完工,1954年学校大礼堂、学生宿舍、实验室、图书馆完工,占地75亩,建筑面积9300平方米。校园坐北向南,进了校门有一条笔直的路直通教学楼,路两边是操场,操场西面两排平房是老师的办公室;东面靠北是大礼堂,南面是老师的宿舍;有24 间教室,能容纳1200名学生;教学楼前是花坛,花坛中间是升国旗的地方。宁泽任校长,高云任教导主任。祁国栋因病退离。学校学生 80 %以上是海淀区方圆十几里的工农子弟,还有华北革命大学、华北局机关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及一些科研单位教职工子女。学校坚持以教育为中心,以培养革命接班人为宗旨,邀请全国人大代表教育部副部长林砺儒、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普教司司长吴研因、全国劳模、战斗英雄张百发、李墨林、郝建秀、抢渡大渡河17勇士之一赵洪钧、“中国的保尔”吴云铎等同志和专家学者来学校讲演,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激发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1955年,《光明日报》发了一篇报道,标题是《一所为工农服务的完全中学》,赞扬十九中教师无私奉献精神,表扬学校品德高尚,学习勤奋的工农子弟。全国人大、政协、教育部给了很高的评价。由于全校师生的努力拼搏,建校初期的十九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教育质量初露锋芒:1956年第一届高中毕业的两个班,升入大学的为98%,而且大多是名牌大学,升学率在北京是排名第10位,超过一些老校、名校。初中毕业生直升高中的同学达到85%以上,另有一部分同学参工、参军或升入中专、中技等学校。建校初期,十九中不仅教育教学质量是高水平的,而且课外活动也是丰富多彩的:科技方面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无线电、航模等小组;体育方面有:田径、足、篮、排、垒等球类,以及体操等各种代表队;文艺方面有:合唱团、舞蹈队、民乐队、鼓号队、钢琴、美工小组等。1956年《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对19中突出的办学成绩作了深入报道。可以说那是学校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标志)为了进一步团结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1956年在校党组织的领导下,学校创建了以副校长彭庆遐为领导的海淀区第一个民进支部,随后在西颐中学、101中学、清华附中、174中学建立了民进支部,当时全区民进支部发展到20多个,有会员200多名。在海淀区开创了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先河与成功范例。我校现有民进会员46名,民进支部及其成员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连续多年获市、区先进支部称号。&三、提高质量、全面育人(年)六十年代初,学校组建了新的领导班子和一支高质量师资队伍,培养出了一批品德优秀,成绩拔尖的好学生。1961年,学校被评为北京市海淀区重点学校。至1965年,高考升学率直线上升,我校1965年高中毕业生87%考上大学,仅著名的哈尔滨军工大学这一年就录取我校7名同学。哈军工大学副校长曾带队来十九中学习总结我校的办学经验。这时迎来学校教育管理的第二个黄金时期。&四、遭受破坏、跌入低谷(年)遭受极“左”思潮严重危害,如日中天的十九中也沦为“文革”的重灾区:十年浩劫十九中作为一所重点中学,“文革”风暴来得早,刮的猛烈,受灾也特别严重。文化大革命中,学校停课、学生闹革命、教师靠边站,被封为“臭老九”,领导被打倒、被批斗,被封为“走资本主义的当权派”。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跌向低谷。这场“文化大革命”在学校里大约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停课闹“革命”(1966年6月—&#年2月)运动开始后,全校停课,学校党政领导一律靠边站,学校领导权掌握在工作组手中。老师们不仅要写大字报揭发批判“黑路线”、“黑支部”,而且要随时准备到教学班里接受“革命小将”的批斗,弯腰低头、“坐喷气式飞机”是常事,还要忍受一些人格上侮辱。当时,斗争的主要矛头是对准党支部书记赵岩同志和副教导主任王家骏同志。两人各自被关在宿舍里,门口有红卫兵把守,经常受到臭骂毒打、挂牌批斗。1968年底以后,广大初、高中毕业生与外校一样都被卷进“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热潮中,他们先后几批被分配到黑龙江、内蒙古、山西、陕西等地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二)复课闹“革命”(1969年3月—&#年9月)从1969年3月开始,上级要求学校复课闹“革命”。这时候,要求把学生从四面八方请回学校上课。当时学生的“造反精神”还是很强的,想来上课就来,想不上课拔腿就走。然而,绝大部分老师忠诚教育事业,坚持岗位,以自己高尚的师德、精湛的教学,逐步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占领住教育阵地,并逐步发展了教育事业。在复课闹“革命”阶段,刚开始时只上三门课——语文、政治、生产技术课,其它课都统统被取消了。语文课主要是学习毛主席语录和毛主席诗词;政治课主要是念报纸,学习各种文件材料;生产技术课分为农业基本技术课与工业基本技术课。后来,在大家普遍要求下,才逐步上其它课。然而,在当时由于参加“三夏”、“三秋”等劳动时间过多、过长,在校上课时间只能是断断续续的,一个学期上不了多少课。(三)“开门办学”(1974年10月—&#年10月)日,国务院科教组、财政部联合发出《关于开门办学的通知》,从此,“开门办学”之风在各个学校里刮了起来。十九中在“开门办学”中开的门也是很大的。当时,学校经常引导师生学习毛主席关于学工、学农、学军的“五·七”指示。在学工方面,学校采取两条腿走路方针,一方面是组织师生走出去,到附近的工厂里去学工,另一方面,在工厂帮助下,在校内的北楼联合建立了无线电元件厂。在学农方面,除了经常性的“三夏”、“三秋”等支援性劳动,还在山后长河旁边的永丰公社亮甲店大队开办学农基地,作为十九中永丰分校。在学军方面,主要是向解放军学习,进行队列训练、行军拉练到军宣队所在营地平谷去学习参观等。&五、落实政策、恢复元气(年)文革后,担任学校革委会主任的老革命干部安丰钧,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落实教师政策,让十年浩劫中受到摧残的教职工队伍逐渐振作了起来。1984年,赵武秀校长主持学校工作,开始对五十年代建校以来的旧校舍进行大规模改造,新建了教学楼、实验楼、音乐楼,修好了田径场、手球场。铺设了水泥路,修整了树木花卉,更新了教职工的办公设备、学生的课桌椅,添置了实验器材、图书资料等。从此,19中花园式校园环境初步形成。校园面貌变了,环境好了,可十年浩劫带给学校的还有“培元精神”的缺失和优良传统的泯灭;班子派别思想没有消除,骨干教师流失,学生中“读书无用论”、无政府主义蔓延,使学校学生素质、教育质量、教学成果和学校声誉陷入阵痛性徘徊。面对当时那种状况,学校采用了什么样的办法来改变它的呢?1984年的初冬,天高云淡,风清水静,可在十九中校园里,如何让学校恢复元气,如何提高教育质量的大讨论正在教职工队伍中悄然兴起。一天晚上,工会主席陈新副校长找到刚上任不久的赵武秀校长家里,说出对大辩论趋势和结果的忧虑。校长赵武秀沉思了一阵,然后说,“我们应该开一次教职工代表大会了”。这就是北京十九中在海淀历史上创造的第一个教代会。教代会在新建的电化大教室里召开,全总教育工会、市区领导和兄弟学校领导参加了这次大会。大会讨论通过了校长工作报告和学校发展规划,确定了每年两次的教代会制度;统一思想,在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深化改革;加强党组织建设,稳定教师队伍,整顿校风校纪,恢复学校元气,增加凝聚力,为全面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为十九中振兴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六、特色兴校、重新崛起(年)教职工代表大会开完不久,音乐教师苏人振提出了开办音乐特长班的建议。校领导班子几个人回想学校在文艺体育方面的成绩,都觉着这是一个培养学校元气,发扬学校历史传统,扬长避短的好主意,赵武秀校长提出“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全面发展、培养特长”的工作方针。于是从1985年初一年级开始,设了音乐、美术加强班。1984年,19中与海淀体校合作创建了手球队。这样,19中初步形成了兴办音、美、体特色的办学模式。学校以此为突破口,探索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好办法。当时,初一年级入校时文化课成绩不是很好 ,有些家长和老师担心特长班会变成职业初中,会影响孩子们升高中以至上大学,甚至有人说办特长班“不务正业”,是“误人子弟”。为了打消来自多方面的担忧,让加强班的文化课设置和普通班一样多,每周还比普通班多一节特长课;音乐班排练,美术班练习放到周六下午,这样,既保证数理化主课学习时间,又符合音体美小三门的教学规律,满足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加强班的孩子们有音乐、美术爱好,对文化课也有了很高的兴趣,一年后,音乐加强班文化课成绩上升到全年级第一,三年后中考成绩优良达到 96 %,这样一来,那些家长和社会的担忧才逐渐消除了。1988年,学校在音乐加强班基础上办起“广播少年民族乐团”,也就是后来被市教委命名的“金帆广播少年民族乐团”。 “金帆乐团”成立后,参加了校外很多演出和比赛,在北京市中小学艺术节上连续六次夺得第一名,还到欧、亚、美好几个国家访问演出。从此,艺术教育就成为十九中的一个品牌。此后,北京市金帆书画院海淀分院设在十九中校内,学生美术作品多次获奖。1991年,学校继续拓展特色教育范围,先后被国家教委命名为“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实验学校”、“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北京市“教育系统对外参观窗口校”、“接受外国学生资格学校”。&七、深化改革、全面发展(年)1993年学校进行了第二次大规模改造,建成7300平米的教学大楼、修建了400米跑道的大操场、增添了600米看台和排水设备、修建了400平米的学生食堂和400平米的学生公寓,自筹资金100多万元,添置了各种教学设备。1995年6月的一天,海淀区教委副主任史根东博士参加学校JIP启动大会,在讲话中着重强调学校教育要“领先一步思考与实践,创造领先一个时代的十九中更新的业绩”的思想。这个想法引起了校长李江洲的强烈共鸣,他开始构划“特色兴校、科研兴校”,深化改革,再创辉煌,力争“在三年内将学校办成北京市高质量、高水平、有显著特色完全中学”的理想蓝图。1995年,学校与柏林的黎丽·布劳恩中学建立了友好关系,每年定期进行师生互访活动。&2000年,学校又在北京市率先开设“笔记本网络教学实验班”,把十九中特色教育品牌拓展到更广阔、更现代的领域。以特色品牌教育为基础,围绕提高教学质量做了大量工作,我们把它归纳为“十大工程”,有艺术特色教育拓展工程、现代科技教育示范工程、大德育体系构建工程、教学全过程管理工程,还有体育、科研、党建、教育国际化、教育社会化以及示范性普通高中校建设工程等十大工程。我们称为“十九中重新崛起十大工程”。由于“十大工程” 稳步推进,学校高考成绩合格率节节攀升,从上世纪90 年代初的25%,1994年达到95%;1997年单科和总成绩及格率超过区平均水平;1998年,平均分超过区平均水平;1999年,高考录取率列海淀区第二。学校教育管理进入第三个黄金时期。&八、建设示范性高中校时期(年)2003年学校进行了第三次大改造,海淀区政府投资1.1亿元对学校进行了全面的硬件建设。2004年区教委将阳春光华新建学校划归十九中使用(十九中中校区)。2005年将45中合并到十九中(十九中西校区)。&九、承培元精神,创领先业绩(2008至今)2008年7月余晓灵校长调到十九中任校长。目前学校有三个校区,占地10.2万平方米(153亩),各类建筑共6.8万平方米。共有78个教学班(其中初中46个,高中29个,国际部3个)近3000名学生,近300名教职工。日余晓灵校长带领全体教职员工制定了《北京市第十九中学2008年—&#年发展规划及实施意见》(简称“八年规划”)并经教代会审议通过。“八年规划”提出了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理念,进一步明确提出要把学校办成:(一)历史悠久、条件一流、环境优美的学校十九中学在;&#年建成了市、区乃至全国都堪称一流的《积极心理健康中心》、《科技中心》、《美术中心》,现在正在筹建《音乐中心》,在完成室内文化建设的同时,加紧室外文化建设。(二)办学理念先进、办学目标明确的学校办学理念: 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办学目标: 建设全面优质的理想学校“培养中华民族之元气” ,“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 这两句话是一脉相承的。培养中华民族之元气“元气”即人或国家、组织的生命力。中华民族之元气是每个人、每个家庭聚集而成。教育应以为培养中华民族优秀下一代为己任。孩子是家庭、民族的未来与希望,在中学阶段培养每个孩子的积极心理品质和开发每个孩子的多元智能,为其终生幸福奠基,从而使整个民族的元气日益增强,促进民族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繁荣昌盛!为孩子幸福人生奠基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也是一个过程。通过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良好心理素质的训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和优秀的人格,拥有为幸福人生而奋斗的激情、理智、意志和本领。在遵循身心发展、教育、教学和管理等规律的基础上,选择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教学内容、形式和方法,开发潜能、发挥优势、鼓励创新,实现每个学生的幸福成长,并为幸福人生打下良好基础。总体目标:把十九中学建设成为全面优质的理想学校全面优质的理想学校:理念先进、师资雄厚硬件现代、管理一流质量优秀、特色显著、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全面优质——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培养出一大批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潜力显现、优势发挥、学有所长、奋发向上并具有国际眼光的人才。(培养目标或育人目标)理想学校——学生向往这所学校,能在这里幸福成长,并为终身学习和获取幸福人生打下良好基础,三年习得,终生受益;教师在这里能够愉悦工作、成就事业并感到幸福;学校能够赢得家长满意和社会赞誉。三年习得 终生受益“六会”——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创新“一特长”——在艺体科技等方面 掌握1—2门特长(三)教育质量优秀、享有良好声誉的学校师资力量明显提升:学校区级以上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人数由2007年的25人增加到2011年的53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由23人增加到39人;高级教师由53人增加到65人;担任区兼职教研员的教师有14人,进入区名师工作站的7人,参加区级比赛的获奖人次达303人次;中、高考成绩稳步提升:中考成绩在海淀区的位次不断进步;高考的一本、二本、三本的上线率由2006年的45%、73%、88%提高到2011年的74%、94%、99%。(四)艺术体育科技教育成绩显著的学校学校的“金帆广播少年民族乐团”连续在北京市中学生艺术节上夺冠,先后代表北京市中学生正式出访马来西亚、新加坡、瑞士、俄罗斯、德国和台湾地区。2010年参加了“两岸四地”(北京、台湾、香港、澳门)文艺交流、在国家大剧院演出;2011年在维也纳歌剧大厅进行了演出交流,获得了极高的赞誉;“北京市金帆书画院海淀区分院”设在我校,我校学生参加各种美术比赛多次获奖,云南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会徽设计者就是原十九中美术班的学生。由于学校的科技、计算机、音乐、美术教育特色显著,被北京市命名为“北京市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和“北京市艺术教育示范学校”。艺术体育科技获奖:2010年9月,业余电台获得全国第一;2010年10月,定向越野获得第十七届全国竞标赛第二名2010年12月,建筑模型获得全国一等奖;2011年1月,阳光测向获得全国一等奖;2011年5月获得全国地理“科普教育基地”,18名同学获得全国地球小博士竞赛一等奖;2011年5月,天文在全国奥赛中获得全国三等奖;2010年8月,手球获得北京市第十三届运动会男子、女子两个冠军;垒球获得北京市第十三届运动会亚军;2010年10月,定向越野获得北京市定向越野竞标赛团体冠军日,健美操获得北京市中小学生比赛二等奖;2010年12月,学校获得北京市金鹏科技奖; 2011年12月,学校获得北京市金鹏科技奖;2011年3月科技创新获得北京市二等奖;&2011年4月健美操获得北京市传统健美操比赛二等奖;2011年4月跆拳道获得北京市首届传统项目学校跆拳道比赛第一名、第二名;2011年4月,民乐团在北京市第十四届学生艺术节获得一等奖的第一名。日,我校京昆团参加北京市第二届“国戏杯”中小学戏曲大赛的决赛荣获了集体项目一等奖第一名2010年被评为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先进集体,全北京市中学仅我校一所。日我校健美操队获得全国中学组爵士啦啦操比赛冠军,中学组花球啦啦操比赛第二名的好成绩我校DI创新思维小组参加了在古都西安举办的&#12年度 DI“创新思维中国区总决赛”, 获得高中组全国二等奖的好成绩—13日由国家总局、教育部、中国科协、全国妇联、共青团中央和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办的&#年全国建筑模型总决赛”在安徽省芜湖市举行,我校建模队获得团体第一名2011年11月“汉通·楚天杯”全国纸飞机公开赛在湖北荆门拉开帷幕,我校高一8班陈思同学以直线距离30.90米成绩,夺得中学女子组纸飞机直线距离全国第一名 、23日,北京市中小学生业余电台锦标赛暨2012全国无线电通信锦标赛选拔赛在丰台万芳亭公园拉开序幕,我校获得初中组团体北京市第一名,在业余电台理论竞赛中,我校获得初中组团体北京市第一名。其它个人成绩如下:&&& 对讲机通信竞赛&&&&&&&&& 徐治、冷宇&&&& 获得初中男子组北京市第一名 &&&&&&&&& 徐君一、范逸譞 获得高中男子组北京市第一名 &&& 业余电台理论知识竞赛&&&&&&&&& 范逸譞 获得高中男子组北京市第一名&&&&&&&&& 胡川叶 获得高中女子组北京市第一名&&&&& 短波抓抄竞赛:&&&&&&&&& 范逸譞 获得高中男子组北京市第一名日-23日参加了2011年第九届北京市中小学生定向锦标赛,我校高二1班李靖辰同学夺得青年女子18岁个人组亚军。同时高一6班赵瑜同学获得了青年男子组个人第三名。我校取得青年女子组团体冠军。(五)大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学校学校是北京市对外教育交流活动开展较早的学校之一,是北京市认定的“教育系统对外参观窗口校”和“接受外国学生资格学校”。1995年,学校与柏林的黎丽·布劳恩中学建立了友好关系,每年定期进行师生互访活动。1996年开办了规模较大的“外国留学生班”。学校初中、高中的双外语加强班(英语、德语)开办多年,其中有一部分同学已经在德国上高中或上大学。近几年来,学校对外交流的规模日益扩大,先后和新加坡、韩国、芬兰、瑞士、美国等国家的学校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六)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方兴未艾的学校近三年来,学校秉承优良传统,紧紧围绕“为孩子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和“建设全面优质理想学校”的办学目标,独树一帜,大力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并在市内外乃至全国都产生了积极影响。“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记”。整个大厅突出一种中西合璧的特色。学校教育当以何为本?曰健康。健康与否当以何为据?曰身体与心理。前者多为显性,人易见之,亦易察之,固当警惕;而后者多为隐性,人易蔽之,亦易忽之,尤须重视。二者兼顾,体、魄皆健矣。而培养心理健康之途径又有二:传统者重在远离不良因素,排除已成痛苦,化解负向情绪,有如深沟高垒,御敌于国门之外,然终不免被动。积极者重在扶正祛邪,固本强末,开发潜能,培育自身优势,增强免疫机能,激扬生命活力,有如主动出击,无往不胜,以至不战而屈敌之兵,此乃善之善者也。以上两段阐述了我们对身心健康和培养健康心理途径的基本认识,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诠释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特征,极力推崇之意溢于言表。我校诸辈,历来敢为潮流先,今特建此“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以与时俱进也。而此举亦是对我校百年传统之发扬光大。何则?我校原名“培元”,培元者,“培养中华民族之元气”也,此乃逸仙先生之语。积极健康之心理即元气于青少年身心之重要体现。我校办学理念“为孩子幸福人生奠基”,其本质与先贤一脉相承,皆为培养民族之英才也。学校把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特色发展的新“抓手”,硬件软件一起抓,建设了国内、市、区堪称一流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心”。2010年,余校长先后在“中国首届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和“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做专题发言;学校还成功承办了由中央教科所主办的“全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暨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研讨会。目前,学校取得了一系列荣誉:2010年4月,海淀区教委正式下发《关于认定北京市第十九中学为海淀区示范性普通高中的通知》,并与6月28日正式颁牌,确认我校为海淀区首批区级示范高中示范校。日,市教委在北京昆泰酒店举行“开展高中特色发展试验项目学校”颁牌仪式暨高中特色发展年度总结交流会,在这次会议上我校成为“北京市国家级高中特色发展试验项目学校”。学校还先后荣获“海淀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海淀区通用技术实验基地校”、“北京市健康促进校”、“北京市节水型先进单位”等称号。完成了“调整起步阶段”任务后,日,校十届四次教代会审议通过了《北京市第十九中学三年行动计划》,这份文件标志着学校的发展正式进入到《八年规划》的“全面实施阶段”。在这份文件中,学校明确了未来三年学校发展的六大领域和22项行动计划,每项行动计划都制定出相应的《实施方案》,把工作做到了实处。在余校长的领导下,十九中全体教职员工群策群力,十九中必将开创出更加辉煌的未来!&&附件1:北京十九中学历任校长附件2:北京市第十九中学校训&&&&&&&&&&&&&&&&&&&&&&&&&&&&&&&&&&&&附件1:北京十九中学历任校长&第一任校长:王仰之(1916年&#年)1916年,王仰之夫妇说通牧师,在基督教堂内办起了北京海淀区第一所女子小学,借用孙中山先生“培养中华民族之元气”这句话,取名叫“培元女子小学”。开办时为初小四个年级一个复式班,有学生30余名。&第二任校长:祁国栋(1924年&#年)祁国栋先生1894年生,河北霸县人,1919年就读北京盔甲厂文学院,后合并燕京大学。文学院毕业又进燕大神学院,l922年毕业.受聘于海淀福音堂,从事专职布道和社会教育工作。曾参加“五四运动”受爱国、进步、科学、民主运动的影响,坚定了兴办教育的信念。经多方努力于1924年在海淀基督教会基地福音堂.建成培元学校。解放后曾参加市中小学校长赴陕土改工作团。1952年根据市政府文件精神,将学校移交北京市第十九中学。&第三任书记兼校长:宁泽(1952年&#年)宁泽同志1926年生,河南禹县人,1943年就读北大国文系。1946年参加革命。隶属晋察冀中央局城工部,曾参加1946年的反英抗暴运动和1947年的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运动。因需要到锦州造纸厂子弟学校工作。1948年回北平教书、从事党的工作。同时组建“北平人民教育工作者联盟”。解放后当选为北京市中小教联合令常委、组织部长及党组成员。1950年任北京市教育局视导员、研究员,1952年任北京市第十九中学校长。他为十九中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海淀树立了一面教育的光辉旗帜。&第四任副校长(主持学校工作):彭庆遐(1956年&#年)彭庆遐同志1920年生,湖南长沙人,1943年读西南联大,极积投身民主爱国运动.及反美抗暴、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等运动。1948年北大历史系毕业,1949年从事教育工作。1956年调十九中,在提高教育质量同时,积极开展多种课外活动,开创眼保健操活动。1956年加入民进,1980年入党。在从事教育工作同时担任着许多社会工作。他的全心全意的行动,得到人民的信任。自1958年被选为乡人民代表、区人民代表、区政协委员、北京市人民代表、连任多年。是市第七、八、九届议案审委会委员及民进市委副主任委员。(1956年&#年副校长,主持工作)&第五任书记兼校长:安丰钧(1971年&#年)安丰钧同志1920年生.山东省日照市人,1939年参加革命同年入党,曾任中共日北工委地下交通及教师工作。1946年在山东大学教育行政系学习,并被选任学生会副主席。1948年参加南下工作团,先后任洛阳市教育局中教科长、市委宣传科长、政策研究室研究员等职。1953年调河南省委工业部任城市组长,后任武汉因棉一厂组织部副部长。1954年到中央二机部六局任党组织委员、1955年调北航二系基础部任书记。1960年任北航附中校长。1971年调北京第十九中任革委会主任、书记。在抓复课的同时,落实党的方针政策,进一步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第六任书记兼校长:陈绥林(1978年&#年)陈绥林同志1928年生,四川省江津县人。1946年前在原籍学习,1946年在重庆实用商业学校学习,1950年到正阳学院会计统计系学习,1951年就读东北财经学院外贸系。1954年到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研究班读研究生。1956年调北京医学院政治教研室工作,1960年调北医附中任主任。1971年调十九中任革委会副主任、主任、党支部书记。在开门办学实践中,为学校不断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第七任书记兼校长:韩烁(1981年&#年)韩烁同志1931年生,河北遵化县人。1945年在本县学习.抗战胜利后上中学。1949年三月加入“民联”组织,四月转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O年入党。1952年留校任团总支书记兼讲宪法课,1954年到市委党校学习。1955年到人民大学学习马列主义基础课。曾先后三次到北京教育行政学习。1957年调十九中任教师、教导主任。1964年支援新校调出,1981年返回十九中任书记、校长。在校期间努力发扬党的光荣传统,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现任北京市教育心理学研究今副秘书长,从事海淀中小学心理健康研究工作。&第八任书记兼校长:赵武秀(1984年&#年)赵武秀同志1933年生,北京海淀人,大专文化程度。1953年参加工作,先后在小学、中学任教师和学校领导干部。1957年入党,1958年起任中学党支部书记及校长。1984年被评为北京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同时被选为区人大代表。同年10月调到十九中任书记兼校长。为改变学校面貌,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做了很多工作。在“全面发展,办有特色”方针指导下,从抓校容校貌入手,开始创办计算机班、音乐、美术特长班并建立男子手球队。同时还创办了校办企业。抓基建、绿化、更新教学设备,较好的改善了办学条件。&第九任校长:李江洲(1992年&#年)李江洲同志1947年生,北京人。就读于首师大物理系,先后曾在清华附中、北京二十中、海淀教师进修学校任职。1989年调十九中任副校长、校长。他勇于开拓创新.落实科研兴校、坚持“三个面向”,坚持改革开放,特色办校的办学方针。在狠抓教育教学的同时.还建立了科技小组,和文、体团队,民乐团被列入北京市金帆团.手球队曾夺全国冠军.学校被命名“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实验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学校与德国柏林黎丽•布劳恩中学、新加坡莱佛士书院建立了友好关系。1991年任海淀政协委员、常委,1998年任北京市政协委员。2003年任北京市政协常委。(1992年&#年)&第十任校长:余晓灵(2008年—现在)余晓灵,男,1956年2月出生,籍贯重庆市丰都县,四川教育学院学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博士研究生学历,中学高级教师。年,在丰都县教师进修学校工作,先后任语文教师兼班主任、教导处副主任、主任;其间被评为“四川省广播教学优秀教师”。1989年至1993年,在丰都县教委工作。先后任教委副主任、主任,党组副书记、书记;当选为中共丰都县委候补委员。其间参加四川教育学院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本科学习并取得本科毕业证书。1993年至1995年,在涪陵地区教委教科所工作,先后任所长兼中学语文教研员、党支部书记。1995年至1998年,任涪陵实验中学(省重点)校长兼党支部副书记,当选为中共涪陵市第一次代表大会代表;还先后担任重庆市(直辖后)教育学会教育管理专委会常务理事和学术委员会委员;其间获得西南师大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学历。1998年至2008年,通过公开招聘到北京市十一学校工作。先后任校长助理、副校长、校务部党支部书记、校党总支委员。先后被评为十一学校“十佳党员”和海淀区教育系统优秀党员。其间获得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博士研究生学历。2005年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从2008年7月,任北京市第十九中学校长。上任伊始,就结合学校实际,以强烈的主人翁意识,紧紧依靠教职工民主办学,群策群力、厚积薄发,执笔撰写了18000多字的《北京市第十九中学2008年&#年发展规划及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八年发展规划》),确定了“把十九中学建设成为一所全面优质的理想学校”的办学目标,提出了“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三年来,余校长带领全校教职员工积极组织实施学校《八年发展规划》,初步形成了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完善了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了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充满活力的运行机制,完成硬件建设的大部分任务,成功创建了海淀区高中示范校,学校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稳中有升。余校长抓住学校改革发展的大好机遇,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特色发展新的“抓手”,建设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心”。2010年余校长先后在清华大学举办的“中国首届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和在成都举办的“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做了专题发言。学校还成功承办了“全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暨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研讨会”并提供了20多节现场示范课、扩大了学校对外影响。如今,余校长正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在学校八年规划的引领下,解放思想、励精图治、挖潜扬优、改革创新,为实现办学目标和实践办学理念而努力奋斗。&&&& &&&&&&&&&&&&附件2:北京市第十九中学校训“好学、力行、知耻”是北京市第十九中学的校训。校训的说明:&“好学、力行、知耻”六字校训引自《中庸》,原文是“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其中“知”通“智”的意思。原文可以解释为:& (首句)爱好学习则知识渊博,明辨是非之力强,从而接近于明智。& (次句)努力把所学的知识推广开采,予以施行,使人人受益,进而接近于博爱。& (末句)明确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做到知过必改,这样就接近于勇敢。紧扣时代精神,“好学、力行、知耻”六字校训可以直接解释为:爱好学习,乐于学习;学以致用,努力实践;明辨是非,知过必改。这是国家教育方针及教育改革对学生的要求,也是人们在学习、行为、道德上高尚的追求。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好学”侧重于教书。“力行”与“知耻”侧重于育人。因此,对教师而言,“好学、力行、知耻”六字校训既概括了教书,又概括了育人。学校的校训篆刻悬挂在学校一进大门的拱形建筑物右侧,金光闪闪,熠熠生辉,时刻提醒我们要牢牢记住。拱形建筑左侧悬挂着孙中山先生的名言——培养中华之元气。学校历史发展的前身——“培元女子学校”就是以培养中华民族之元气办学的宗旨。培元——就是培养中华民族之元气。元气——即乾坤精神。据《周易大传》解释,乾为天,属阳刚之气,意为自强不息。坤为地,属阴勇之气,意为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是自立之道,厚德载物是立人之道。自立是立人的前提,立人是自立的引申,二者之中以自强不息为主导地位。培元精神就是:①& 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②& 扶贫济困的乐于助人精神;③& 自强不息的自立之道、厚德载物的立人之道;④& 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办事的实事求是态度;⑤& 天地人和的和谐发展观等。我们相信,培元精神,一定能在新世纪创建现代教育中得到继承和发扬,铸造新世纪十九中精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市八一中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