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可以找到云南昆明区号的周红丽

昆明治疗纳氏囊肿的医院_云南九洲医院
昆明治疗纳氏囊肿的医院
要有效的治好一种疾病,不仅要选择好的方法,更要选择好的医院,对于这一点想必很多患者都知道,而对于宫颈纳氏囊肿来说也是。所以昆明治疗纳氏囊肿的医院哪个好?这一问题就成了女性患者们最想要了解的事情了。在此,云南九洲医院就是个不错的选择。之所以说昆明治疗纳氏囊肿的医院首先云南九洲医院是有临床实践证明的,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昆明治疗纳氏囊肿的医院哪个好?纳氏囊肿又叫宫颈纳氏囊肿,同宫颈糜烂、宫颈息肉一样,是慢性宫颈炎的一种表现。那么,宫颈囊肿的病因是什么?怎样可以治疗宫颈囊肿而不影响女性生育?昆明治疗纳氏囊肿的医院哪个好?
随着近年来的调查数据显示,纳氏囊肿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也在逐渐增加。纳氏囊肿炎症严重的患者,不但会导致月经异常,更会有可能癌变,炎症扩散还会引起盆腔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等,甚至导致不孕。因此必须早发现早治疗 。但人们会疑惑为什么年龄大了就会得纳氏囊肿?云南九洲医院的女性不孕科主任万红专家介绍说,它的形成原因与脸上的&青春痘&相似,是在宫颈糜烂愈合过程中,新生的鳞状上皮覆盖宫颈腺管口或伸入腺管,将腺管口阻塞;腺管周围的结缔组织增生或瘢痕形成压迫腺管,使腺管变窄甚至阻塞,腺体分泌物引流受阻,滞留形成的囊肿叫宫颈纳氏囊肿。
昆明治疗纳氏囊肿的医院哪个好?云南九洲医院的女性不孕科主任万红专家指出,治疗纳氏囊肿需要根据病情程度来治疗:
1、对于散在的比较小的宫颈腺囊肿一般不需治疗,只要每年检查即可。
2、对于密集的较小的纳氏囊肿或比较大的囊肿,可考虑光疗、激光、微波、自凝刀等物理治疗。
3、对于较大的突出于宫颈表面的,可考虑电刀切除治疗。
昆明治疗纳氏囊肿的医院哪个好?在昆明,云南九洲医院采用的LEEP技术被誉为是女性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子宫颈上皮内瘤病变等宫颈疾病的克星。该技术治疗纳氏囊肿不但可以取代传统的手术刀,而且对宫颈周围组织损伤小,治疗全面、无组织拉扯和碳化现象。治疗过程无疼痛,术后不留瘢痕,且能较好地避免出血或感染等并发症,具有术后不影响生育功能的优点。它完全告别了通常采用波姆光、激光、冷冻或敷外用[yao]等传统手段疗效不理想、反复复发久治不愈等缺点。
昆明治疗纳氏囊肿的医院,云南九洲医院LEEP技术最明显的优势就是它取代了传统的手术刀,整个手术时间极短,仅需3至5分钟,安全、无痛,仅用局部麻醉,在门诊即能完成,所以费用相对较少。
昆明治疗纳氏囊肿的医院哪个好?云南九洲医院是您最佳的选择。如果还有其他疾病的问题,可以&一对一&免费咨询云南九洲医院在线专家,就医方向更明确,网上预约到云南九洲医院,可享受免挂号费、专家咨询费,检查费治疗费优惠15%等(只限网络预约)。
看完本文后
&nbsp 职位:不孕科主任 擅长: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流产、排卵障碍、多囊卵巢综合症等原因引起的不孕症。姓名:端木祥瑞
&nbsp 职位:不孕科主任 擅长:运用中西医医学理论治疗输卵管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症等引起的女性不孕症。姓名:裴晓英
&nbsp 职位:不孕科主任 擅长:输卵管粘连、多囊卵巢综合症、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原因引起的女性不孕症。
59999598165970159616594865934959169590705884658741
您的姓名:
联系电话:
男性科是九洲医院的核心建设科室,省市医保定点医院,无节假日医院。和
周红丽,女,29岁,云南临沧人,2004年3月来院就诊。 诊断:输卵管造影检查,发现右侧输卵管堵塞。 治疗:先行生育镜后,输卵管通畅,又经调节内分泌,促排卵法治疗2个月经周期后怀孕。 结果:现育有一男孩。结婚3年未孕。平素月经不规则,周期30+天-60天,经期7天,经量中,偶有痛经,不需服药;LMP9月14日。2003年6月结婚,夫妻同居,每周两次性生活,有性高潮,未避孕,至今未孕。姓名:梁** 性别:女 年龄:28岁 地址:大理州弥渡县 初诊时间 :日 病情诊断:宫颈糜烂、阴道炎、附件炎 首诊医生:云南九洲医院不孕不育科专家郭健主任 治疗情况:梁**结婚2年,未做任何避孕措施仍没怀孕,月经规律,经九洲不孕专家罗善枝主任诊断,梁*云南九洲医院不孕科郭健主任点评:子宫内膜息肉术后怀孕率高!
云卫网审[2012]第007号,滇ICP备号
(云)医广[2012]第12-10-277号
网上预约挂号 - 便民快捷服务通道贵州农业科学
贵州农业科学
| && | && | && | && | && | && | && | &
期刊采编系统
期刊在线阅读
文章快速检索
贵州农业科学
2014年&42卷&2期
刊出日期:
生理生态|耕作栽培|农业气象
张杰 任尚福
甘薯品种间淀粉粒分布差异
以周口师范学院生物实验园地种植的12个甘薯品种为研究对象,选取成熟、性状良好、新鲜的甘薯块茎为试验材料。用显微粒度分析软件UV-G和BT-9300S型激光粒度分布仪分别对甘薯块茎顶部、中部和基部的淀粉粒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个甘薯品种的淀粉粒度集中在8.13-84.73 um;在参试品种中的中位径、平均径最大的是豫薯13的基部,最小的是济薯15的中部;济薯18基部边界粒径最大,其次是徐紫薯1的基部,最小的是豫薯13的顶部。豫薯12、徐薯18、豫薯13基部的淀粉颗粒最适宜糊化深加工。
2014&Vol. 42&(2):&0-0
[ 27587KB]
莫建国 古书鸿
基于GIS的威宁县烤烟种植精细化气候区划
摘要:为实现威宁县烤烟种植精细化气候分区。应用GIS技术,采用空间插值和构建模型的方法对威宁县烤烟生长期气候条件进行分析;利用威宁县烤烟试验品质资料,采用相关分析方法研究各气象要素对烤烟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热量条件与烤烟品质密切相关,春旱影响烤烟的正常移栽。采用7-8月平均温度、5月降水量和6月日照时数作为分区指标,对威宁县种植进行气候适宜性分区,为威宁县烤烟种植合理布局提供依据。
2014&Vol. 42&(2):&0-0
[ 28608KB]
白花蛇舌草不同溶剂和提取方法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
为了研究白花蛇舌草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以甲醇、丙酮、80%乙醇为溶剂,采用超声提取、搅拌提取、回流提取法对白花蛇舌草进行提取,考察其对DPPH自由基活性的清除能力,并且与多种抗氧化剂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回流提取是最佳的提取方法,3种不同溶剂提取物与5种抗氧化剂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能力顺序为对香豆酸<丙酮提取物<甲醇提取物<香草酸<80%乙醇提取物<芦丁<咖啡酸<没食子酸。
2014&Vol. 42&(2):&0-0
[ 20889KB]
王静 梁琴 罗涛
遮阴处理龙景春和太平红牡丹对的光合生理和形态响应
由于光氧化是导致重庆地区牡丹引种驯化过程中夏季死亡的重要原因,为弄清牡丹夏季光氧化的发生机理,探索抑制牡丹光氧化作用的方法,并为牡丹的引种驯化提供科学依据,以重庆牡丹品种太平红和龙景春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自然状态和遮荫(50%)处理下2个品种牡丹的生长状况及其在盛花期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太平红和龙景春在盛花期叶片净光合速率(Pn)变化曲线为&单峰型&,遮荫后峰值提高,光补偿点有所下降,但光饱和点下降明显,龙景春的表观量子效率增加,太平红下降;株高和顶小叶面积增加,未出现叶片枯萎植株,龙景春鲜根含水量下降。50%遮荫处理会抑制太平红和龙景春的光氧化发生,不会影响其光合效率。遮荫后两个牡丹品种具有明显的形态响应。
2014&Vol. 42&(2):&0-0
[ 42867KB]
冬小麦返青期冠层光谱特性
对冬小麦的返青期冠层叶片反射光谱进行了测量,获取了反射光谱的一阶导数曲线,分析曲线的局部极值及其对应的反射率与叶绿素含量之间的关系,构建了植被指数,根据各指标构建叶绿素含量的预测模型,对比模型的预测效果,结合GPS信息进行了空间预测能力的分析。结果表明:处于返青期的小麦,冠层叶片反射光谱的一阶导数光谱存在多个局部极值,根据局部极值构建的反射率和植被指数对叶绿素含量的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其中利用冠层光谱曲线的&绿峰&和&红谷&构建的 构建的预测模型,预测R2达到0.7435,能够满足单点预测的需要。空间分析表明,以&绿峰& 和植被指数 构建的预测模型均具有一定的空间预测能力, 的空间预测能力较好,能够反映冬小麦返青期的冠层叶片叶绿素分布情况,适用于作物长势空间分布的精准管理决策制定的信息支持;&绿峰& 模型的空间预测能力稍差,但模型构建所需要的信息量较少,适合于冬小麦返青期长势情况空间分布的预估,对于快速建立空间长势评价体系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2014&Vol. 42&(2):&0-0
[ 27996KB]
成熟后期灌水对烤烟农艺性状及产质量的影响
为了研究烤烟成熟后期灌水对烤烟农艺性状及产量、质量的影响,为指导大田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以K326烤烟品种为材料,进行了中部烟叶采烤前1周灌水和中部烟叶采烤后灌水试验。结果表明:烤烟成熟后期灌水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烟株的综合农艺性状、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和正腰叶单叶重,烤后烟叶颜色和光泽得到提高,叶片组织结构疏松。以中部烟叶采烤前1周灌水效果最好。
2014&Vol. 42&(2):&0-0
[ 14640KB]
李维峰 王娅玲 杜华波 何素明
铅胁迫对咖啡幼苗叶绿素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为了探讨重金属Pb胁迫对咖啡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以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采用水培的方法,在不同浓度梯度Pb2+胁迫下研究咖啡幼苗叶片叶绿素和抗氧化系统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Pb2+浓度较低时,咖啡幼苗叶绿素含量略有增加,但是随着Pb2+浓度升高,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CAT、POD活性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而SOD活性随着Pb2+浓度的增加含量均逐渐下降,MDA含量则一直呈现增加的趋势,说明咖啡幼苗膜系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2014&Vol. 42&(2):&0-0
[ 21596KB]
氮肥减量施用对玫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影响
以滇池周边主要农业生产区晋宁县3个玫瑰主栽品种为对象,在大棚条件下,研究减量施用氮肥对玫瑰的产量、经济效益、植株、土壤和地下水氮含量变化规律。试验结果指出,减量施用氮肥较农民习惯施用氮肥可减少植花土壤中全氮的积累,减少表层土壤水解氮的径流及中、下层中土壤中水解氮的渗透,并能降低地下水的含氮量,从而减少氮肥对滇池水体的污染,但减量施用氮肥对玫瑰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与品种有关。减量施用氮肥,不仅能增加玫瑰产量,提高经济效益,对滇池的控污环保也具重要意义。
2014&Vol. 42&(2):&0-0
[ 29122KB]
武圣江 谢已书 冯勇刚
我国烤烟散叶密集烘烤的研究进展
散叶密集烘烤是一种简约化密集烘烤新技术,提质增效显著。目前散叶密集烘烤已在我国烤烟主要种植区进行试验推广,是我国烤烟烘烤的发展方向之一。本文主要综述了散叶密集烘烤的发展与研究现状,指出了目前我国散叶烘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散叶密集烘烤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我国烤烟烘烤的发展提供思路和参考。
2014&Vol. 42&(2):&0-0
[ 29781KB]
不同烤烟品种碳氮代谢关键酶和品质指标的比较
摘要:以贵州乌蒙烟区毕纳一号、云烟87和K326为供试材料,比较了不同烤烟品种硝酸还原酶、转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及烟叶品质差异。结果表明,(1)硝酸还原酶活性呈单峰曲线,不同品种间NR活性整体趋势相近,在叶龄30d和50d时,毕纳一号的NR活性最高;转化酶活性均表现为先增后减,不同烤烟品种的Inv活性在叶龄30d最高,毕纳一号的Inv活性整体高于云烟87和K326;(2)威宁烟叶的外观质量整体较好,成熟度好,结构疏松;化学成分体现为糖高碱低,毕纳一号的钾含量最高达1.73%,钾氯比﹥4,燃烧性好;20种香气物质中,有15种香气成分在品种间差异显著,但香气物质总量差异不大。
2014&Vol. 42&(2):&0-0
[ 28620KB]
贵州省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石漠化时空格局分析
石漠化是在喀斯特脆弱的生态环境下,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的产物。利用贵州省遥感影像,在3S平台上获取了研究区喀斯特石漠图,分析了贵州省境内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石漠化动态演变。结果表明,2010年,长江流域石漠化面积,珠江流域石漠化面积,长江流域石漠化比例及石漠化强度(中度+强度)均小于珠江流域。年期间,长江流域石漠化面积在以年均0.04个百分点速度减少,而珠江流域石漠化面积在以年均0.3百分点速度在减少,石漠化发展趋势得到遏制,等级程度降低与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有一定的相关性。
2014&Vol. 42&(2):&0-0
[ 30690KB]
畜牧|兽医|水产|蚕
张霞 文明 周碧君 程振涛 汪德生
不同磷水平饲料添加剂日粮对猪生长及粪便氮粪排放的影响
为贵州省规模养猪场粪便氮磷减排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本实验选取20kg作用健康的三元杂交猪(杜&长&大),在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上配制0.20%、0.25%和0.30%磷水平日粮,分组饲喂生长猪;同时在0.25%磷水平日粮中分别添加酶他富、芯来旺II和蛋氨酸螯合锌,分别饲喂生长猪。预饲期4d,试验期12d。正确记录采食量和测定猪粪氮磷排放量。结果显示:(1)随着日粮磷水平提高,生长猪采食量和日增重相应上升,而料肉比相应下降,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酶他富、芯来旺II和蛋氨酸螯合锌后,生长猪采食量有所提高,提高率为2.20%、2.74%和1.67%,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日增重明显提高,提高率为18.46%、21.59%和13.35%,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料肉比也明显下降,下降率为14.14%、15.52%和13.34%,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2)随着日粮中磷水平提高,生长猪粪便氮磷排放量呈上升趋势,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添加酶他富、芯来旺II和蛋氨酸螯合锌后,生长猪粪便氮磷排放量明显下降,下降率相应为16.71%、28.41%、22.22%和20.12%、23.83%、22.24%,与对照组均差异显著(P&0.05),但不同添加剂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这些结果表明,在基础日粮中添加饲料添加剂不仅能提高猪生长性能,而且显著降低猪粪氮磷排放。
2014&Vol. 42&(2):&0-0
[ 22710KB]
刘媛 孙少华
基于&差异显示法小尾寒羊无角基因筛选
为了寻找与河北小尾寒羊无角性状相关的基因,本文利用&差异显示技术进行筛选,结果获得了19条ESTs 并通过GenBank进行序列同源比对,发现有2条序列分别与山羊微卫星DNOK281和人SYN3基因的序列同源,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为97%、100%。14条ESTs在GenBank中未发现高度同源序列,为新发现的表达基因片段,需进一步分析研究。该研究对培育无角品种羊(牛)在育种上具有开拓性意义,从而为培育优良的纯合无角品种奠定基础。
2014&Vol. 42&(2):&0-0
[ 22710KB]
两种组胺受体拮抗剂对HP-PRRS猪肺脏MC和HPC影响
为了解组胺H1、H2受体拮抗剂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HP-PRRS)肺脏肥大细胞和肝素阳性细胞含量的影响。选择20头30日龄的公仔猪,通过人工感染使仔猪患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并随机分为扑尔敏组、西咪替丁组、阳性组、阴性组。取各组肺脏固定于Carnoy&s液后制作切片,进行甲苯胺蓝染色(TB)和吖啶橙染色(AO),显示并观察计数各组仔猪肺脏肥大细胞和肝素阳性细胞。结果:攻毒组仔猪肥大细胞数和肝素阳性细胞均较阴性组升高;扑尔敏组肥大细胞数较阳性组显著降低(P&0.05);扑尔敏组肝素阳性细胞较阳性组极显著降低(P&0.01),西咪替丁组显著降低(P&0.05);扑尔敏组组胺含量与阴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扑尔敏降低了PRRSV诱发仔猪肺脏肥大细胞数和肝素阳性细胞数升高。
2014&Vol. 42&(2):&0-0
[ 22479KB]
黄慧权 刘方
奶牛粪磷酸法制备活性炭工艺及其吸附性能
为奶牛粪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利用磷酸为活化剂,对奶牛粪制备活性炭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探讨磷酸浓度(10%~70%)、活化温度(350~650℃)、活化时间(60~150min)和浸渍时间(3~60h)对牛粪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奶牛粪为原料制备出的活性炭产品,其亚甲基蓝吸附值和碘吸附值分别达157mg/g和695mg/g,比表面积达608m2/g。当磷酸浓度40%~50%、活化温度450~500℃、活化时间90~105min、浸渍时间12h左右时,制备出的牛粪活性炭吸附性能最佳,产率可达28.31%。
2014&Vol. 42&(2):&0-0
[ 29798KB]
农业经济|农业管理|产业结构
宁夏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为深入了解宁夏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运用增长速度方程法建立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模型,对宁夏年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测顶。结果表明:宁夏农业科技进步率由&十五&期间的38.2%上升到&十一五&期间的47.05%,2011年达51%。多渠道筹措农业发展资金对于宁夏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不断上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劳动力素质、农业机械化程度、耕地面积对其提高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最后,基于对影响宁夏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各投入要素的状况,针对性地提出加快科技支撑宁夏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2014&Vol. 42&(2):&0-0
[ 28953KB]
杨旺舟 刘佳骏
云南省优势农产品的评价与发展对策
优势农产品是区域农业发展的重点,优势农产品评价与选择是开展区域农业分工合作的基础和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据。借鉴已有研究方法,选择规模优势指数、单产优势指数、人均产量优势指数等作为区域优势农产品的评价指标。在对年全国31个省(区、市)的62种农产品的综合优势度评价基础上,并通过比较和统计分析,辨识和选择云南省优势农产品。在此基础上,结合国际产业发展趋势和云南省的实际,提出推进云南省优势农产品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2014&Vol. 42&(2):&0-0
[ 36640KB]
家庭农场发展的研究进展
&家庭农场&是世界上最流行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模式。发展家庭农场有利于提高农业产出效率,缓解&人地矛盾&,是保证未来农业向现代化、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文章从家庭农场的概念界定入手,对家庭农场发展的模式类型、应具备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条件、影响因素、规模与效率测定、发展实践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系统总结与梳理,以期为未来家庭农场在更大范围内推行及向更优化的方向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与理论支撑。
2014&Vol. 42&(2):&0-0
[ 39319KB]
陕西农户退出宅基地进城落户的政策评价
为了完善农户退出宅基地进城落户政策,在综述现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陕西省出台的农户退出宅基地进城落户政策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现有农户退出宅基地进城落户政策的制度缺陷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结果表明:陕西省农户退出宅基地进城落户政策主要存在宅基地退出的界定不明确、没有充分考虑进城落户农户退出宅基地的意愿、退出宅基地的补偿机制不完善、对退出宅基地农户的社会保障规定不健全、退出宅基地的利用及收益分配不明确、退出过程监管不足等问题。针对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明确界定宅基地退出、尊重农户退出宅基地的意愿、完善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完善退出宅基地进城落户农户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合理的宅基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明确相关部门职责等对策建议。
2014&Vol. 42&(2):&0-0
[ 38262KB]
基于土地政策视角的家庭农场研究
农业是适于家庭经营的产业,家庭农场业已成为国际上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组织经营模式。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各地在推动家庭农场发展方面做了积极探索,特别是在土地政策制度方面进行了改革创新。目前,各地家庭农场总体上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但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土地管理问题,如土地权益保护难、用地成本上升快、土地收益分配难,以及土地利用目标异化和用地配套政策滞后等。为促进家庭农场持续健康发展,当前亟需加快制订和实施一系列配套支持政策,特别是要从加强土地权属管理、规范有序流转土地、加大土地整治力度、合理发放财政补贴和强化用地服务监管等方面加大土地政策改革创新力度。
2014&Vol. 42&(2):&0-0
[ 38354KB]
李坚未 赵凯 Vo Sy
陕西关中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影响因素分析
以陕西省关中地区225份农民专业合作社问卷为依据,根据资产规模、经营能力、财务规范程度、银社关系、社长因素、外部融资环境六大方面选取了影响农民合作社获得贷款的11个因素,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陕西农民合作社实际获得贷款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合作社经营年限、是否有专门的担保机构在1%水平下显著;是否定期报送会计材料和是否出台融资政策文件在5%水平下显著;社长经历和固定资产规模在10%水平下显著
2014&Vol. 42&(2):&0-0
[ 43957KB]
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法律保障机制构建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将以更大规模向城市转移和集聚,其工作、居住、子女的繁衍和教育等将逐渐完全在城市进行,市民化也必将成为一种趋势。拥有与市民相一致的身份资格与权利资格,是农村转移人口在市民化过程中理当享有的应然权利,完整市民权的拥有将建立在均衡资源配置、创新政策制度的基础之上,通过立法、执法、司法三位一体的共同作用,实现农村转移人口应然、法定、现实权利的递进转换。
2014&Vol. 42&(2):&0-0
[ 38179KB]
贵州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
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不可逾越的阶段。为加快贵州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进程,笔者经过大量深入基层调研,总结了贵州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参考国内外农业产业化经营研究的方向和成果,结合贵州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实际,提出了加快发展贵州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对策建议。
2014&Vol. 42&(2):&0-0
[ 39035KB]
崔春晓 张志新
社会资本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社会资本作为一个崭新的概念逐渐进入了经济学的研究视野,运用社会资本理论对我国社会经济影响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在阐述社会资本内涵的基础上,对国外内学者在社会资本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之间二者关系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对社会资本在当今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的作用进行了重点分析,探讨农民社会资本在农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2014&Vol. 42&(2):&0-0
[ 30866KB]
遗传育种|种质资源|基因工程
四倍体不结球白菜雄性不育系的选育
以诱导2n配子有性多倍化创制的四倍体不结球白菜雄性不育株为主要材料,采用测交-饱和回交育种途径和加代选育四倍体不结球白菜雄性不育系,并开展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获得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为100%的四倍体不结球白菜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一套,该雄性不育系10加A-7为四月白春化型,株型直立束腰,株高28&31厘米,开展度28&34厘米,叶片近圆形,黄绿色、叶柄白色、扁平,单株重0.5&0.6千克,且具有更广泛的遗传多样性,更高的结实率。利用有性多倍化四倍体不结球白菜雄性不育系配制四倍体杂交组合进行优势育种表明四倍体杂交组合比二倍体杂交组合具有明显的倍性和杂种双重优势,故在逆境环境重表现优良,具生长速度快,丰产、抗病、抗热等特性。
2014&Vol. 42&(2):&0-0
[ 28238KB]
小麦淀粉合成酶研究进展
SS, SPS, SSS, GBSS, AGPP, SBE, DBE是小麦淀粉合成的关键酶。本文综述了近几年这些酶在功能、类型,灌浆期分析,逆境对酶活影响分析等的相关研究,并提出了未来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2014&Vol. 42&(2):&0-0
[ 36934KB]
陆兴娜 马坤 杨国涛 胡运高
6个杂交水稻亲本产量及干物质积累转运的配合力效应
为研究不育系及恢复系对杂交水稻产量及物质积累、输出转运的影响,选用生产上常用的几个杂交水稻不育胞质与恢复系,采用NCII模式研究亲本在杂交水稻产量、生物量积累及输出转化方面配合力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育系效应和恢复系效应在产量及物质积累、输出转运等性状方面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水平。产量方面蜀恢527、803A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较高,属于利用价值较高的亲本;803A、绵恢2040在物质的输出及转运方面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较高,属于配置物质高效转运杂交组合的较优亲本。
2014&Vol. 42&(2):&0-0
[ 28723KB]
武玉祥 王嘉福 冉雪琴 陈彬 王啸 田兵
19种野生牧草种质资源18S rRNA基因的多态性
为了开发牧草资源,对贵州部分野生草本植物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根据模式生物拟南芥18S rRNA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贵州大学农场试验田自然生长的19种野生草本植物的18S rRNA基因序列进行扩增,获得1000bp左右的DNA片段。测序后经同源比对,共找到2280个碱基变异位点,分布在8个区段。根据样本的形态学特征,结合18S rRNA基因的遗传相似性,将19种植物分为6个科:豆科、禾本科、菊科、藜科、苋科、茄科。据18S rRNA基因的遗传距离构建进化树,推测菊科、苋科和藜科之间可能存在较近的亲缘关系,豆科中三叶草属与豌豆属之间可能存在较近的亲缘关系。
2014&Vol. 42&(2):&0-0
[ 40056KB]
基于辣椒品种鉴定的SSR核心引物筛选
以10个辣椒自育亲本及组配的25个杂交组合为试验材料,筛选出适合辣椒品种鉴定的SSR核心引物20对,为辣椒新品种审定及保护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筛选出的20对核心SSR引物在35份材料(组合)中共检测到55个等位基因,75个基因型,扩增片段的大小都在450bp以下。核心引物组成的标记组合,不仅能有很好的聚类分类效果,而且具备较强的鉴别能力,能完全将所有参试材料(组合)鉴别开来。
2014&Vol. 42&(2):&0-0
[ 21854KB]
不同基质对麒麟火焰兰组培苗成活及生长的影响
以有根和无根的&麒麟&火焰兰组培苗为材料,采用三种基质进行其移栽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各种处理的成活率均达100%,用水苔作为基质栽培效果最好,且大苗移栽更有利于苗的生根及后续生长发育。断根的&麒麟&火焰兰小苗,当用水苔作为基质移栽时,10天左右可长出新根,生长良好,表明火焰兰组培苗较易发生不定根和移栽成活。研究结果对火焰兰规模化生产有参考价值。
2014&Vol. 42&(2):&0-0
[ 21406KB]
胡兴 王安贵 陈泽辉 祝云芳 郭向阳 兰琴英 赵丽
优良玉米自交系QR273改良系的遗传特征特性及其改良效果
为了进一步利用和改良热带玉米自交系QR273,本研究选用4个具有Suwan血缘的优良自交系QB572、QB576、QB48和T32作为供体,QR273作为受体进行改良,对改良系8个农艺性状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选育的30个改良系之间农艺性状差异均达显著水平,遗传变异丰富;改良系和QR273的分析结果表明:以QB48和QB576作为供体的改良系在穗长、穗粗、株高、穗位高和吐丝期上比QR273得到明显的改良;改良系与QB506组配的杂交组合一年多点鉴定中,有6个组合的产量超过对照(金玉506),尤其QB2201&QB506的增产达9.91%。
2014&Vol. 42&(2):&0-0
[ 28990KB]
楠木种属及其近缘属叶绿体matK基因序列的鉴定
本文对30种楠木及其近缘属植物进行基因组DNA提取,叶绿体matK序列扩增与测定,并进行序列比对与人工校正,计算属间及种间的遗传距离,比较序列间的差异,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matK序列基本可以对楠木及其近缘属植物进行属间鉴定,但在种间水平上并不可行。
2014&Vol. 42&(2):&0-0
[ 35346KB]
贵州玉米地方种质与5大类群种质的配合力分析
为摸清贵州玉米地方种质的配合力表现,利于地方种质的利用和资源改良创新。采用NCII遗传交配设计,以T32、黄早四、Mo17、7为测验种,对16个代表性贵州玉米地方种质的主要性状配合力和产量杂种优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贞丰黄、五穗白(桐梓县)、滑石玉米、碑坊黄等材料有较好的配合力表现。大黄&478、二黄早&478、二黄&478、五穗白(桐梓)&78599、赫白&478、贞丰黄&478六个组合表现较强的杂种优势。贵州玉米地方种质与478(瑞德群)组配模式具有较大的改良利用潜力。
2014&Vol. 42&(2):&0-0
[ 28144KB]
植物保护|土壤肥料|微生物
韩丽珍 赵德刚 罗信旭
除草剂2,4-D对土壤微生物类群的影响
为了评价除草剂2,4-D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采用构建人工微生态的方法,在42 d内动态评估供试土壤中微生物类群的变化。结果表明:当2,4-D使用浓度为5 mg/kg时,对土壤细菌及放线菌均没有显著影响,对真菌的影响也可以较快地恢复。而更高浓度(25 mg/kg和50 mg/kg)的处理,细菌和真菌总数均表现下降,放线菌则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但细菌适应性更强,真菌更为敏感;且2,4-D处理浓度越高,对真菌的抑制作用越强,因而建议土壤中真菌总数可作为评估除草剂2,4-D污染土壤生态环境效应的敏感指标。
2014&Vol. 42&(2):&0-0
黄芳 李文贞 张立异 王伟 陈天青 熊仕俊
贵州小麦主要品种(系)抗条锈性鉴定
为了全面了解贵州小麦品种(系)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抗条锈病能力,本试验选择贵州贵阳、贵州省赫章和四川绵阳三个地区开展了抗病性鉴定。试验材料在自然条件下发病,针对不同环境条件下反应型和严重度,对81个贵州小麦品种(系)进行抗病能力统计,了解试验材料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对小麦条锈病抗病性能力。综合三个地区的调查结果显示,免疫-高抗的品种(系)为27个,占供试品种(系)的33.333%,中抗品种(系)为5个,占供试品种(系)的6.173%,中感-高感的品种(系)为49个,占供试品种(系)的60.494%。并且,试验材料在不同试验地表现出自身的特点。分析供试其中小麦品种抗病性与品种鉴定年份的关系显示,品种抗条锈性能力呈现出不同程度地下降趋势。本研究首次系统地对贵州小麦主要品种(系)抗条锈病进行研究,不仅为贵州小麦条锈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实验数据,也为贵州省小麦品种推广种植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4&Vol. 42&(2):&0-0
[ 28200KB]
高黎贡山1株土壤淀粉酶产生菌产酶条件优化
摘要:目的 探究不同(酸碱)培养基以及不同温度、PH、培养时间对淀粉酶产生菌产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利用从高黎贡山土壤中分离得到的淀粉酶产生菌(编号为D-5),在不同条件下通过摇瓶培养,用发酵液作为粗酶液进行酶活测定,研究产酶条件。结果 碱性条件下培养时间为3天、温度为30℃下吸光值最大,即产酶最多;酸性条件下培养时间为4天、温度为50℃下吸光值最大,即产酶最多。结论 该淀粉酶产生菌在碱性条件下可获得最高酶活,可达411.81 IU/ml.min-1,而在酸性条件下可保持酶活的稳定,在301.31&368.18IU/ml.min-1之间。
2014&Vol. 42&(2):&0-0
[ 20537KB]
陈继军 杨书林
贵州天牛科昆虫的新记录种
为进一步研究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牛科昆虫的生物多样性,于月在保护区缓冲区内进行了取样调查。本文报道了调查结果中贵州新记录7种,即:锯天牛,叉脊虎天牛,连纹脊虎天牛,黑腹葡萄脊虎天牛,滇安天牛,红足墨天牛和柳角胸天牛。
2014&Vol. 42&(2):&0-0
[ 27945KB]
汪家胜 姜于兰 任军 王勇
中国新记录种桉树球腔菌的形态学鉴定及其分子系统学分析
本文通过形态鉴定和LSU序列分析确定了球腔菌属(Mycosphaerella)的一个中国新记录种&&桉树球腔菌。
2014&Vol. 42&(2):&0-0
[ 21294KB]
唐明 乙引 洪鲲 徐小蓉
褐飞虱体内细菌型共生菌的分布
褐飞虱是我国水稻生产中的重要害虫。在前期研究中已经发现褐飞虱体内存在细菌型共生菌,但是细菌型共生菌的功能和在虫体内的分布状况还不清楚。本研究使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用Cy5标记的真细菌16S ribosomal DNA (rDNA)的通用探针eub338和non338对细菌型共生菌在褐飞虱体内的分布进行了检测。原位杂交结果表明,在褐飞虱虫体腹部、产卵管附近以及中场组织附近均检测到了Cy5荧光信号,而反义探针non338在这些部位均未检测到Cy5的荧光信号,只检测到自发荧光信号。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认识褐飞虱细菌型共生菌的生物学特性提供参考和依据。
2014&Vol. 42&(2):&0-0
[ 22945KB]
兰琴英 殷小雯 鲁卓越 李军勤 宋培勇
2 株南方红豆杉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抑菌活性
  [摘 要]【目的】对2株南方红豆杉内生细菌TB02和TB03进行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并检测其抗菌活性。【方法】采用传统微生物学与现代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结果】根据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征,16S r DNA序列比对分析,将TB02鉴定为肠杆菌属(Enterobacter),TB03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抗菌活性检测发现:这2 株内生细菌的发酵液对5株供试植物病原真菌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尤其对罗氏小核菌的抑菌活性最强,菌落直径减小值分别达到29.5mm和37.5mm。发酵液经高温加热处理后,TB02和TB03引起的罗氏小核菌菌落直径减小值分别为28mm和18mm。发酵液经胃蛋白酶处理后,TB02和B03引起的罗氏小核菌菌落直径减小值分别50mm、18mm,说明里面可能还有蛋白质成分存在。紫外扫描分析发现TB02最大吸收峰在300nm处,TB03在305nm处,推测可能是大环内酯类,但在分子结构上有差异。
2014&Vol. 42&(2):&0-0
[ 37277KB]
李文贞 黄芳 张立异 陈天青 熊士俊 何觉民
小麦品种的白粉病抗性评价
为调查西南地区近十年审定小麦品种的白粉病抗性,年在贵州贵阳、贵州赫章和四川绵阳三地田间自然发病条件下对贵州和四川小麦白粉病发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在供试的70份小麦品种中有13个品种具有广谱抗性。在28份贵州小麦品种中,7个品种表现抗病,其中6个品种表现近免疫,1个品种表现高抗,贵州大学育成品种占近免疫品种的83%,;在31份四川小麦品种中,6个品种表现抗病,且全部表现近免疫,其中4个品种是由绵阳市农科院育成。调查结果显示,供试材料为年审定的小麦品种白粉病抗性全部丧失,2005年之后审定的部分小麦品种仍具有较好的白粉病抗性,其中2006年审定的小麦品种抗病性丧失率最低为25%,可以继续在生产中加以应用。
2014&Vol. 42&(2):&0-0
[ 28996KB]
贵州8种树材对天麻蜜环菌生长的影响
目的:研究贵州常见的桉树、天竺桂、女贞、香樟、马尾松、香叶树、香椿树、云南鼠刺(滇鼠刺)八种树种的树枝或树干为菌材对天麻蜜环菌生长的影响。方法:2012年8月将生产用蜜环菌接种到八种菌材上,观察所培养的蜜环菌在生长过程中的接菌时间、色泽变化、顶端分生能力 、菌索直径及其密集程度等,并对各菌材所培育出的蜜环菌菌素进行指纹图谱比较分析。结果:十天左右八种菌材都长出蜜环菌菌索,菌索色泽基本一致,幼嫩时呈黄白色或浅黄色,成熟后呈棕色,老化之前尖端都有白色的生长点,老化后呈黄褐色、深褐色或黑褐色,菌索顶端分生组织在老化前分裂能力较强;八种菌材中菌索直径较粗的是马尾松,最细的是天竺桂,菌索数量最密集的是滇鼠刺,最稀疏的是天竺桂。不同菌材培养的蜜环菌索HPLC指纹图谱有一定的差异。结论:综合分析,所选取的八种树种中,滇鼠刺、女贞、天竺桂都是比较适合作为培育蜜环菌的菌材来源;蜜环菌菌索成分受不同菌材的影响。
2014&Vol. 42&(2):&0-0
[ 28141KB]
漆酶高产菌株的筛选及其诱变育种
  本文通过愈创木酚变色圈法和定性测定酶活法在采集的样品中筛选出高产漆酶菌株FA-J1,经分子生物学鉴定,菌株归属于栓菌属。在此基础上,制备菌株FA-J1原生质体,并进一步采用紫外线和硫酸二乙酯诱变原生质体,经紫外诱变和硫酸二乙酯诱变后,诱变菌株漆酶活性分别提高56%和45%。
2014&Vol. 42&(2):&0-0
[ 27813KB]
何海燕 秦燕娜 麻琼英 林玲 蓝青萍 覃拥灵
蜡状芽孢杆菌PX16的筛选及产&-葡萄糖苷酶的条件优化
为丰富产&-葡萄糖苷酶微生物菌种资源,利用0.1%七叶苷,0.25%柠檬酸高铁铵培养基,从原始森林腐木土壤中筛选得到1株微生物菌种PX16,并对其进行了鉴定和产&-葡萄糖苷酶的条件优化试验。结果表明:PX16为蜡状芽孢杆菌,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发酵条件,即培养基初始pH 8、接种量3%、培养温度34℃和培养时间为84 h时,PX16产&-葡萄糖苷酶酶活力达11.93 U/mL。PX16蜡状芽孢杆菌产&-葡萄糖苷酶的酶活较高,在生物质能源、纺织等行业具有应用潜能。
2014&Vol. 42&(2):&0-0
[ 28090KB]
岳力 周红丽
发酵木糖产乙醇菌株的筛选
以获得高效转化木糖为乙醇的菌株,以木糖为唯一碳源,通过TTC平板显色法初筛得到4株发酵木糖产乙醇菌株。分别对初筛菌株进行发酵工艺的条件优化,得到了各个菌株发酵木糖产乙醇的最佳发酵条件。以相同发酵条件下乙醇产量为复筛指标筛选得到一株编号M3的菌株,其乙醇得率为22.8%。对M3个体形态以及菌落形态进行了初步鉴定,同时绘制了M3的生长曲线,对其发酵木糖产乙醇的发酵工艺进行正交试验优化,结果表明:在木糖浓度30g/L,发酵时间为48h,初始pH值为5,发酵温度为28℃的条件下乙醇得率达到了25.3%,比原条件下乙醇得率提高了10.0%。
2014&Vol. 42&(2):&0-0
[ 36012KB]
刘婧 何腾兵
贵州道真玄参及土壤重金属安全评价
摘 要:中药材重金属超标已成为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关键问题,为了摸清贵州道真玄参土壤主要重金属安全性及玄参不同部位主要重金属的富集情况,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采自贵州省道真县阳溪镇玄参种植基地的土壤样品28个、玄参样品14套,分别进行了土壤和玄参的块根、芽、茎、叶中重金属元素(Cd 、Cr、Hg、Pb、As)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Cd、Cr、Hg、Pb、As、Cu平均含量接近,非根际与根际土壤中Cd、Hg平均含量均超出土壤质量标准二级限量值要求,土壤表现一定程度的Cd、Hg污染。Hg与As、Pb与Cr、Pb与Cd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说明Hg与As、Pb与Cr、Pb与Cd具有同源性,可能来源于同一污染源,pH与各重金属之间相关关系不明显。玄参各部位对土壤中6种重金属的平均富集系数大小顺序为:Cd &Cu&Cr&Pb&As&Hg。其中,对Cd的富集能力最强,各器官对Hg没有富集。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改善贵州玄参品质提供科学依据。
2014&Vol. 42&(2):&0-0
[ 28028KB]
农业信息|农业工程|资源环境
张枢 吴永贵 张坤英 熊宇霏 吴寅 陈琴
老龄化垃圾渗滤液的污染特性及其对美人蕉生理生化的胁迫作用
为评估利用植物净化垃圾渗滤液过程中植物材料的生理适应性,以美人蕉为研究材料,通过水培实验研究不同浓度垃圾渗滤液对美人蕉叶片中叶绿素、丙二醛及抗氧化系统酶的影响。结果表明,老龄化垃圾渗滤液中含有植物所需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但由于高浓度的氨氮、有机物和重金属等会对植物造成了盐碱胁迫、重金属胁迫及缺氧胁迫等作用而使植物难以存活。对垃圾渗滤液稀释后的植物水培实验表明,不同浓度垃圾渗滤液对美人蕉生长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低浓度(<30%)的垃圾渗滤液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美人蕉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叶片中的MDA,使SOD、POD、CAT等各种抗氧化酶活性保持平衡;当渗滤液浓度大于30%时,随着浓度增大,美人蕉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均呈下降趋势,MDA在植物体内大量积累,SOD、POD、CAT三种抗氧化酶活性平衡遭到显著破坏。说明美人蕉对低浓度垃圾渗滤液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而较高浓度的垃圾渗滤液将导致美人蕉生长严重受阻,衰老进程加速甚至死亡,因此,利用美人蕉作为低浓度垃圾渗滤液的生物净化材料是可行的。
2014&Vol. 42&(2):&0-0
[ 30279KB]
陈蕾伊 丁庆龙 门明新
肥乡县土地利用结构的计量地理分析
为了定量的衡量肥乡县土地利用结构,充分认识县域土地利用结构存在的问题,给土地持续利用提供数据支持,本文采用了计量地理学中具有明确意义的、优势互补的经济指标:多样化指数、洛伦兹曲线、集中化指数、组合类型、区位指数和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等指标,对县域土地数量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肥乡县土地利用多样性低,各乡镇的土地利用多样化指数差异较小,土地集中度程度高,土地利用整体功能偏弱;土地组合类型以耕地为主,耕地比例较高并在所有乡镇都有区位意义,土地总体利用程度不高。最后,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在有限的建设用地上增加投资额度,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充分挖掘资本和劳动力两大生产要素。
2014&Vol. 42&(2):&0-0
[ 36825KB]
贺祥 熊康宁
岩溶山区石漠化与耕地压力和粮食安全问题的耦合分析
通过构建耕地石漠化压力指数,引用耕地压力指数、粮食平衡系数、耕地标准系数等指标与模型,对2005年贵州省各地市的石漠化、耕地压力与粮食安全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①遵义市、黔东南州两地市耕地石漠化压力指数低于1,其余各地市土地的耕地石漠化压力指数值较高,土地石漠化严重;②除遵义市外,其余各地市耕地压力指数均大于1,人均耕地面积严重不足,耕地压力大;③全省耕地标准系数在0.5左右,其耕地质量整体较差;④除遵义市外,其余各地市粮食平衡系数<1,粮食产量存在较大缺口,粮食安全问题突出;⑤土地石漠化压力指数与粮食播种地人口密度、耕地压力指数、农村贫困率等指标成正相关性,与耕地生产力、耕地标准系数、粮食平衡系数等指标成负相关性。因此,贵州岩溶石漠化环境问题的治理是能否改善土地质量、提高耕地粮食产量、降低耕地压力、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关键因素。
2014&Vol. 42&(2):&0-0
[ 37899KB]
农村土地整治对田块配置影响的研究
农村土地整治会对田块配置产生影响,通过选取数学模型量化评估出土地整治对田块配置产生的影响,不仅丰富了农村土地整治的方法理论,而且也能为土地整治项目方案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该文将农村土地整治对田块配置的影响归纳为对田块平整、田块规模、田块形状、田块空间分布特征和田块耕作效率5个方面。以河北省望都县赵庄乡农村土地整治项目为例,量化评估了土地整治对田块配置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综合表现为:1)田块平整度由整治前的4.8cm降低到2.6cm,平均田块规模由整治前的4.75hm2增大到整治后的6.32hm2,田块形状指数由整治前的1.23降低到整治后的1.07,促进了农业机械化效率的提高;2)田块由整治前的复杂、异质和不连续的离散小田块转变为整治后的单一、均质和连续的少数集中大田块紧密连接的空间分布形式;3)田块平均耕作时间由整治前的54min/hm2减少到整治后的41min/hm2,整治后的田块规模和形状更有利于农业机械化耕作和土地集约化经营,进而促进了田块耕作效率的提高。
2014&Vol. 42&(2):&0-0
[ 35920KB]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不确定性研究
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未来的土地利用带来高度的不确定性,使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频繁修改,规划的权威性和导向性降低。本文通过研究不确定性的产生与发展过程,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不确定性的表现,提出主要的不确定性因素为大环境不确定性、政策不确定性、区域发展趋势不确定性以及其他偶发性不确定性因素。并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理论完善、方案优化和法律地位增强三方面探索减小或抵消不确定性因素的方法,保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稳定性和权威性,切实实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土地利用布局的优化。
2014&Vol. 42&(2):&0-0
[ 32026KB]
废弃矿污水灌溉区水稻米重金属含量及相关性
以贵州典型铅锌矿区DX和DW产生的污水为灌溉源的水稻为研究对象,测定其株体内重金属的含量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表明:水稻株体各部分重金属含量最高的是Zn,重金属含量分布为稻茎>稻壳>稻米。水稻各部分中重金属的相关性表明,在1%和5%置信区间内,稻茎中Pb、Cu、Ni、Hg和其它4种元素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稻壳中Cr、Cd、Hg和其它5种元素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稻米中Pb、Cd、Hg、As与其它4种元素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而稻茎与稻壳、稻壳与精米中Cr、Pb,Cd、Cu、Zn、Ni、Hg和As的含量有显著正相关。
2014&Vol. 42&(2):&0-0
[ 29115KB]
三峡库区底泥特性分析及资源化处置研究
摘要:疏浚后底泥处置是航道治理中面临的问题之一。底泥用于绿地资源化是目前底泥处置的主要手段之一,为分析其可行性,选择重庆段三峡库区底泥,对底泥的含水率、pH、有机质、水溶性盐分、总氮、总磷、总钾、重金属测定,再将测定值与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及重金属污染等级划分标准对比,底泥一般性质均符合土壤一般理化性质,长江流域受重金属轻度污染需经修复后加以利用,嘉陵江流域未受重金属污染可直接利用。
2014&Vol. 42&(2):&0-0
[ 20544KB]
外界条件对硅酸盐细菌分解高硫煤矸石的影响
我国的高硫煤炭储量占全国总煤炭储量的三分之一,每年随着采煤量的增加,高硫煤矸石的露天堆积量也越来越多,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本文利用硅酸盐细菌分解高硫煤矸石,使其中的营养元素由难溶的矿物形式转化为可溶性的释放出来,并研究了煤矸石的粒度、pH、温度、接菌量、培养时间、干湿条件、振荡等外界条件对硅酸盐细菌分解高硫煤矸石的影响。研究表明:当煤矸石的粒度为200目、体系pH7.0~8.0、接菌量为1.0&1017个/g ~1.5&1017个/g、25℃~30℃下培养15天时,经硅酸盐细菌分解后的煤矸石中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效硫的含量分别比原样提高了618%、111%和240%;有效钙和有效硅的含量分别比原煤矸石中增加6.93%和15.94%。
2014&Vol. 42&(2):&0-0
[ 28375KB]
黔北岩溶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环境质量评价
为研究贵州岩溶峰丛山区石灰土的地球化学特征及环境质量,以乌江下游石渡~黄家坪段岩溶区不同时代的石灰土为样体,进行调查,采样,检测,分析及质量评价;结果表明:石灰土质地疏松,受异源母质影响轻微,母质特性明显, 其中P2w、P1m石灰土熟化度高,富铝化成度大,质地粘重;元素的迁移流失、亏损(占78%),是山区碳酸盐岩风化成土的主要特征。土壤营养元素综合评级为丰富级,其中:Fe2O3,Ni,Al2O3均丰富, MnO,Na2O,Co,Zn普遍贫乏~严重贫乏。超标危害元素为Cd,P综=4.47,属重度超标级,分布于P2w、P1m石灰土中,来源于P2w地层底部煤系层中的富Cd元素。
2014&Vol. 42&(2):&0-0
[ 28759KB]
园艺|园林|加工贮藏|农产品质量
绿化混凝土环境下构树和桑树的生理及力学特性
以构树和桑树为实验材料,研究了随机多孔绿化混凝土和土壤环境下两种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光合特征、叶绿素荧光特性和单根抗拉能力。结果表明,构树比桑树更能适应绿化混凝土环境,通过适度浇水,桑树也能够适应绿化混凝土环境;构树和桑树在绿化混凝土上都没有土壤中生长发育的好,但两种植物根系都更为发达,侧根须根多而长,且根系形态不同;两种环境下的构树和桑树的根系弹塑性有显著差异,绿化混凝土环境下构树的根系抗拉强度大于桑树,且绿化混凝土环境下的构树和桑树的根系抗拉强度和延伸性均显著大于在土壤中的。该研究初步探讨了绿化混凝土环境下植物的生理和根系力学特性,为绿化混凝土的应用和该逆境下适生植物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4&Vol. 42&(2):&0-0
[ 28629KB]
粉红火龙果采后贮藏特性及品质变化
摘要:为了解粉红火龙果的贮藏性能和贮藏品质变化,以粉红火龙果为试材,观察其采后的腐烂率变化,测定其呼吸强度、含水量等。结果表明:粉红火龙果采摘后于10月份常温下贮藏, 14 d后出现腐烂,腐烂率为5.88%;贮藏15 d时的失重率为5.32%,果皮厚度为2.52mm,鳞片略萎蔫但仍保持绿色,其含水量为83.07%。贮藏15d内果肉水分含量略有升高,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蛋白质变化平缓且保持较高含量,可滴定酸含量不断下降,因此粉红火龙果可作为耐贮藏新品种选育的材料之一。
2014&Vol. 42&(2):&0-0
[ 27361KB]
魏学军 林先燕 夏亚兰 许义红 余跃生
超声提取黔产金耳环总黄酮的工艺优化
研究黔产金耳环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并检测贵州不同产地金耳环总黄酮的含量。选取液固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以总黄酮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优选。黔产金耳环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液固比 40:1,乙醇浓度 60%,提取时间 30 min,提取 3次。黔产金耳环总黄酮含量为 1. 91% ~ 4. 68%。
2014&Vol. 42&(2):&0-0
[ 26627KB]
马兰草总生物碱提取及抗氧化性
采用乙醇浸提法研究了马兰草中总生物碱提取及其抗氧化性能。探讨了乙醇浓度、温度、时间和料液比对总生物碱提取的影响,并用正交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参数为:乙醇浓度40%,料液比1:25(g/mL),时间为75min,温度为50℃。在此条件下测得总生物碱含量为3.33(mg/g),提取液对羟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
2014&Vol. 42&(2):&0-0
[ 20898KB]
郑永康 银正彤 何朝凤
基于遥感影像的贵阳市植被覆盖变化分析
为了探明贵阳市植被覆盖的发展和变化情况,采用ENVI软件对贵阳市1990年和2007年的Landsat TM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分类和植被覆盖度分级,分析植被和其他土地利用类型以及植被覆盖度各等级之间的转移情况。结果表明:17年来,贵阳市的植被覆盖面积增加了11.10%,中、低等级(0~3级)植被覆盖度面积减少407.82 km2,高等级(4~5级)植被覆盖度面积相应增加407.82 km2。
2014&Vol. 42&(2):&0-0
[ 22087KB]
壳聚糖与甘草提取物复配对草莓的保鲜效果
为延长草莓的贮藏时间,降低其腐烂率,将甘草提取物与壳聚糖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溶液作为保鲜剂,对草莓进行保鲜试验。结果表明:当甘草提取物浓度为1.25%、壳聚糖浓度为1.5%时,草莓的保鲜效果较好。末经保鲜液处理的草莓保存1d时的腐烂率为6%、保存期2天腐烂率为12%,经保鲜液处理的草莓保存4d时的腐烂率仅为6%、保存5天时的腐烂率为11%,所以末经保鲜液处理的草莓保鲜期为1d,而经保鲜液处理的草莓保鲜期为4d。经过保鲜液处理的草莓保存4d时,失重率是4.3%,仅为对照组的51%;腐烂率是6%,仅为对照组的17%;有机酸含量为0.74%,是对照组的1.2倍;可溶性糖含量为10.4%,是对照组的1.3倍;维生素C含量为0.7%,是对照组的1.3倍。所以,壳聚糖与甘草乙醇提取物复配对草莓具有很好保鲜效果。
2014&Vol. 42&(2):&0-0
[ 20775KB]
10个糖能兼用甘蔗品种(系)的性状表现
[摘 要] 为满足贵州蔗糖业对甘蔗良种的需求,并为今后甘蔗生产燃料乙醇进行品种储备,于年以贵州主栽品种桂糖11号为对照,对鉴选出的10个甘蔗品种(系)进行新植和宿根品比试验,了解不同糖能兼用甘蔗品种(系)在贵州的性状表现。结果表明:桂糖96/211、黔蔗06/212及德蔗03/83综合表现优良,主要经济性状蔗茎产量分别超对照24.49%、29.89%和25.45%,蔗糖含量超对照34.92%、38.92%和37.08%,可发酵糖含量超对照33.46%、38.63%和39.31%,并且蔗茎产量达到能源甘蔗品种120 t/hm2以上的技术要求,在贵州既可作为优良的糖蔗品种(系)推广应用,也可作为能源蔗开发利用;赣蔗18号、黔蔗06/89、云蔗03/45和黔蔗06/156蔗糖含量分别超对照27.69%、25.15%、19.15%和11.69%,可作为优良糖蔗品种(系)推广应用。
2014&Vol. 42&(2):&0-0
[ 29986KB]
不同温度和酸碱度对鲜绿茶汁叶绿素热降解的动力学规律
以经杀青后的茶鲜叶榨取的原汁为试材,采用控制温度、调节pH值促进鲜绿茶汁叶绿素降解的途径,探讨鲜绿茶汁叶绿素的降解动力学,为控制鲜茶汁加工中叶绿素损失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鲜绿茶汁的叶绿素a、b的热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在pH值不变的情况下,鲜绿茶汁中叶绿素a、b热降解反应速率常数(k)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半衰期(t1/2)缩短。随pH值增加,叶绿素a的活化能(Ea)变化范围为27.80&0.29~57.31&0.48 kJ/mol,叶绿素b活化能(Ea)变化范围为42.95&0.79~56.51&0.43 kJ/mol。鲜绿茶汁加工中适量提高pH 值与降低温度可减少叶绿素的损失。
2014&Vol. 42&(2):&0-0
[ 22581KB]
潘百明 李春惠
废弃西瓜皮固态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
本文以废弃西瓜皮为原料,利用安琪饲料酵母固态发酵生成单细胞蛋白,以粗蛋白作为指标衡量生产效果,研究影响单细胞蛋白生产的尿素添加量,初始pH,菌种接种量,发酵时间等因素;通过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发酵工艺,结果表明,发酵的最佳组合条件为:尿素2.0g,菌种接种量7.5ml,培养时间48h,初始pH5.0。在上述条件下发酵后,产品粗蛋白由10.5%提高到25.6%,粗纤维由1.7%降低到0.5%,粗灰分由2.5%提高到7.1%。
2014&Vol. 42&(2):&0-0
[ 21333KB]
贵州农业科学
编辑部公告
        &&&&&&&&  &
友 情 链 接
        &&&&&&&&  &
版权所有 & 2012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网站维护:贵州省农业科技信息所 联系地址:贵州省贵阳市小河区金农社区贵州省农科院内
邮编:550006 联系电话: 3760779 传真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云南昆明区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