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炎食疗炎

慢性盆腔炎_寒湿凝滞或气滞血瘀(拔罐疗法)
&&&&参见:
&&&&百拇医药网慢性盆腔炎要多久才能治好?
慢性盆腔炎要多久才能治好?
09-01-08 & 发布
慢性盆腔炎治疗起来比较麻烦,但肯定能治好,并不一定要住院,患者首先要解除顾虑,增强治疗信心,平时要注意增加营养锻炼身体注意劳逸结合,提高抵抗力,西医治疗一般采用封闭疗法,物理疗法和采用抗菌素来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我建议你采用中医治疗,应用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较好.湿热型以小腹疼痛拒按,腰骶疼痛,带下量多,色黄质稠伴有低热者可服妇科千金片,寒湿兼淤者以小腹冷痛,喜温喜按,腰酸痛,带下多,色白质稀者可服少腹逐瘀丸.盆腔炎可引起不孕.治疗慢性盆腔炎,没有准确时间表,这与个人体质,病情轻重,症药是否相符有很大的关系,希望你到正规医院去找有经验老中医治疗,病就好的快一点.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慢性盆腔炎治疗起来比较麻烦,但肯定能治好,并不一定要住院,患者首先要解除顾虑,增强治疗信心,平时要注意增加营养锻炼身体注意劳逸结合,提高抵抗力, 西医治疗一般采用封闭疗法,物理疗法和采用抗菌素来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我建议你采用中医治疗,应用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较好.湿热型以小腹疼痛拒按, 腰骶疼痛,带下量多,色黄质稠伴有低热者可服妇科千金片,寒湿兼淤者以小腹冷痛,喜温喜按,腰酸痛,带下多,色白质稀者可服少腹逐瘀丸.盆腔炎可引起不孕.治疗慢性盆腔炎,没有准确时间表,这与个人体质,病情轻重,症药是否相符有很大的关系,希望你到正规医院去找有经验老中医治疗,病就好的快一点.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治疗慢性盆腔炎最好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性治疗措施。治疗原则是扶正祛邪,即提高机体抵抗力与抑制病菌繁殖,消除病菌毒力。1.一般治疗解除患者思想顾虑,增强治疗的信心,增加营养,锻炼身体,注意劳逸结合,提高机体抵抗力。2.中药治疗 慢性盆腔炎以湿热型居多,治则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方药用:丹参18g、赤芍15g、木香12g、桃仁9g、金银花30g、蒲公英30g、茯苓12g、丹皮9g、生地9g。痛重时加延胡索9g。有些患者为寒凝气滞型,治则为温经散寒、行气活血。常用桂枝茯苓汤加减。气虚者加党参15g、白术9g、黄芪15g。3.物理疗法 温热的良性刺激可促进盆腔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的营养状态,提高新陈代谢,以利炎症的吸收和消退。常用的有短波、超短波、离子透入(可加入各种药物如青霉素、链霉素等)、蜡疗等。4.其他药物治疗 在用抗炎药物时,也可同时采用α-糜蛋白酶5mg或透明质酸酶1500U,肌肉注射,隔日1次,5~10次为一疗程,以利粘连和炎症的吸收。个别患者局部或全身出现过敏反应时应停药。在某些情况下,抗生素与地塞米松同时应用,口服地塞米松0.75mg,每日3次,停药时注意逐渐减量。5.手术治疗 有肿块如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可行手术治疗;存在小的感染灶,反复引起炎症发作者亦宜手术治疗。手术以彻底治愈为原则,避免遗留病灶再有复发的机会,行单侧附件切除术或子宫全切除术加双侧附件切除术。对年轻妇女应尽量保留卵巢功能。慢性盆腔炎单一疗法效果较差,采用综合治疗为宜。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女性盆腔炎是指内生殖器(包括子宫、输卵管、宫旁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的炎症,既可局限于女性身体的某个部位,也可以涉及整个内生殖器。如果病变仅局限于输卵管及卵巢时,通常称为附件炎。   根据女性盆腔炎的病变发展过程,临床将其分为急性盆腔炎租慢性盆腔炎两种。祖国医学中,此病属于腹痛、热入血室、带下、不孕等范畴。   慢性盆腔炎包括慢性附件炎和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前者常表现为输卵管壁增厚变硬,粘膜层有炎性渗出物,输卵管发生粘连,使管腔阻塞,甚至卵巢同时受累并与输卵管穿通,形成输卵管卵巢囊肿或脓肿。后者则因急性炎症未能彻底治愈而发展成慢性,由于组织充血、水肿,继而又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变硬。其炎症也可能呈扇形向外扩散直达盆壁,子宫因此常被固定。这种慢性炎症病情顽固,不易根治。   慢性盆腔炎主要表现为下腹坠胀疼痛,腰骰疼痛,有时伴有肛门坠胀不适,常在劳累、性交后,排便时及月经前后加重。另外,还可能伴有尿频、白带增多、月经异常、痛经及不孕等症状。妇检时,如果是附件炎,可在子宫的一侧或两侧们到增粗的条索状物或片块状物,并伴有压痛;如已形成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囊肿,则可触及囊性包块;若是盆腔结缔组织炎,子宫两侧可呈片状增厚并有不同程度的压痛。   慢性盆腔炎的内治效果不佳,所以在治疗上,常采用局部贴敷。灌肠、离子透人等手法,以提高疗效和治愈率。      治慢性盆腔炎家用妙方   (1)取大蒜泥外敷下腹部,每日1一2次(如皮肤起泡则暂停)。   (2)甘遂未120克,麝香0.1克,连同细面粉加蜜调成糊,分成4份,每日1份,涂敷下腹部的积水肿突处。   (3)鲜活蒲公英250克,捣烂如泥,外敷下腹部,每日1一2次。   (4)皂角刺30克、大枣10枚,同煎半小时以上,弃渣取药液300一400毫升,加粳米30克煮成粥状,分 2次服。   (5)将石蜡熔化后装入28 ×21厘米的两橡皮袋内,或将石蜡装人上述袋内再行熔化,蜡液占袋装容积的三分之一左右,温度在60-70摄氏度左右,置于患者下腹部或腰骰部,每次治疗30分钟。15次为一疗程。   (6)用氯化钠、硫化氢泉、硫黄泉、氡泉、硫酸铁泉、碘泉全身浸泡或局部冲洗,每次20-30分钟,每日1次。   (7)野菊花栓,每晚睡前30分钟将1粒放人肛门内约7一8厘米处。10日为一疗程,一般3一4疗程有明显效果。   (8)耳穴按摩:选内生殖器、盆腔、肾上腺、内分泌、交感等穴,施按、捻、摩手法弱刺激10分钟。每日3一5次。   (9)在床单或油布上均匀地铺上8一10厘米厚的热砂,取俯卧位,然后将床单或油布裹好腹部保温,每次20~30分钟,每日1次,10~15日为一疗程。用于慢性盆腔炎。   患慢性盆腔炎后应注意:   (1)注意个人卫生与性生活卫生,严禁经期房事,平时保持外阴、阴道清洁,积极治疗阴道炎、宫颈炎、阑尾炎等,防止人工流产及分娩后感染。   (2)盆腔炎治疗务必彻底,以免转为慢性盆腔炎。   (3)平时应注意劳逸适度,以防慢性盆腔炎复发。   (4)积极治疗阴道炎、宫颈炎等妇科炎症性疾病,必要时手术治疗。   (5)进食清淡饮食,避免生冷、辛辣刺激品,多饮水。      慢性盆腔炎能引起月经不调吗?   慢性盆腔炎包括慢性子宫内膜炎、慢性输卵管卵巢炎、慢性盆腔腹膜炎及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不论是几种炎症同时存在,还是单独存在,均可引起月经失调。   如患有慢性子宫内膜炎时,由于炎症的长期刺激,影响了子宫内膜的剥脱、再生与修复,以及子宫血管的收缩,导致月经周期不规则,月经量过多、经期流血时间延长或阴道不规则出血。患慢性输卵管卵巢炎,由于卵巢功能受炎症影响而发生障碍,导致月经先后不定期,月经量多,经期延长等。慢性盆腔腹膜炎及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由于炎症的存在,盆腔充血,有可能导致月经来潮时经量过多或月经过频。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盆腔炎: 指子宫、输卵管和盆腔结缔组织的炎症,严重时可波及腹膜。有急性、亚急性、慢性、结核性之分,临床上以急性和慢性盆腔炎最为常见。主要症状为发热,下腹部疼痛,腰骶酸痛,月经不调,痛经,白带增多以及婚后不孕等。妇科检查,子宫有压痛,活动度差,两侧附件(输卵管与卵巢)增厚,或可触及肿块。其发生主要由于月经期或产后感染。如果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愈,可致病情缠绵,长期不愈,或反复发作。极少数患者可因邪毒炽盛,入于营分或血分而出现高热、昏厥等危重证见,甚至危及生命。急性盆腔炎的治疗,以清热解毒为主;慢性盆腔炎则须根据不同病情分别采用清热利湿、温经散寒、理气活血、消散结等方法。一般预后良好。 根据盆腔炎发病缓急、发热轻重、兼证及体征,一般可分为下列几种证型。①热毒壅盛。证见起病急,高热寒战,腰骶及下腹剧痛并呈坠胀感,疼痛拒按,白带增多、色黄质粘稠而臭,口干欲饮,大便秘结,小便黄赤,尿痛不畅,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解毒,方用红藤败酱汤加减。②湿热蕴结。证见低热缠绵,下腹疼痛,腰骶酸痛,神疲乏力,白带增多、色黄,阴痒,胃纳不佳,口干不欲饮,月经先期量多、色鲜红,苔黄腻,脉濡数。治宜清热利湿,方用银甲煎加减。以上多见于急性盆腔炎及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的患者。③寒湿凝滞。证见下腹冷痛,得热则舒,腰骶酸痛,月经期或疲劳后加剧,经期推迟,经量少、色紫暗夹块,白带量多质稀,舌质黯淡或有瘀点,苔白腻,脉细迟。治宜温经散寒,方用少腹逐瘀汤加减。④气滞血瘀。证见下腹疼痛或腰骶酸痛,月经前后加重,痛经,经前乳胀,心烦易怒,有时低热,大便秘结,白带多、舌质紫黯,有瘀斑,脉弦细,少腹部或可触及包块。治疗常用理气活血法,方用逍遥散合桂枝茯苓丸加减。⑤瘕包块。证见少腹疼痛且呈下坠感,腰骶酸胀,月经期或疲劳后加剧,性交疼痛,带下增多,婚后数年不孕,舌有紫斑,脉细弦,多见于慢性盆腔炎患者。少腹一侧或双侧可触及包块,有压痛。治宜消散结,方用棱莪消汤加减。 针灸治疗:①体针:选中极、气海、关元、肾俞等穴;②耳针:常选子宫、内分泌、盆腔等穴。 在接生或行人工流产手术时应严格掌握无菌操作制度,避免感染。同时积极治疗能引起盆腔炎的疾病,如阴道炎、宫颈炎、阑尾炎等。平时应注意妇女卫生,保持阴部清洁,严禁经期与产褥期房事。既病后,要坚持治疗,争取完全治愈。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保持大便通畅。 我以前也有,是先西药后中药结合治疗的,好象持续了近5个月才好的。 祝好运,对自己有点信心。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慢性盆腔炎较顽固,易反复,需坚持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解除思想顾虑,增强治疗的信心,平时应增加营养,锻炼身体,注意劳逸结合,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及调护:
(1)杜绝各种感染途径,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每晚用清水清洗外阴,做到专人专盆,切不可用手掏洗阴道内,也不可用热水、肥皂等洗外阴。盆腔炎时白带量多,质粘稠,所以要勤换内裤,不穿紧身、化纤质地内裤。 (2)月经期、人流术后及上、取环等妇科手术后阴道有流血,一定要禁止性生活,禁止游泳、盆浴、洗桑那浴,要勤换卫生巾,因此时机体抵抗力下降,致病菌易乘机而入,造成感染。 (3)被诊为急性或亚急性盆腔炎患者,一定要遵医嘱积极配合治疗。患者一定要卧床休息或取半卧位,以利炎症局限化和分泌物的排出。慢性盆腔炎患者也不要过于劳累,做到劳逸结合,节制房事,以避免症状加重。 (4)发热患者在退热时一般汗出较多,要注意保暖,保持身体的干燥,汗出后给予更换衣裤,避免吹空调或直吹对流风。 (5)要注意观察白带的量、质、色、味。白带量多、色黄质稠、有臭秽味者,说明病情较重,如白带由黄转白(或浅黄),量由多变少,味趋于正常(微酸味)说明病情有所好转, (6)急性或亚急性盆腔炎患者要保持大便通畅,并观察大便的性状。若见便中带脓或有里急后重感,要立即到医院就诊,以防盆腔脓肿溃破肠壁,造成急性腹膜炎。 (7)有些患者因患有慢性盆腔炎,稍感不适,就自服抗生素,长期服用可以出现阴道内菌群紊乱,而引起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白色豆渣样白带,此时,应即到医院就诊,排除霉菌性阴道炎。 (8)盆腔炎病人要注意饮食调护,要加强营养。发热期间宜食清淡易消化饮食,对高热伤津的病人可给予梨汁或苹果汁、西瓜汁等饮用,但不可冰镇后饮用。白带色黄、量多、质稠的患者属湿热证,忌食煎烤油腻、辛辣之物。少腹冷痛、怕凉,腰酸疼的患者,属寒凝气滞型,则在饮食上可给予姜汤、红糖水、桂元肉等温热性食物。五心烦热、腰痛者多属肾阴虚,可食肉蛋类血肉有情之品,以滋补强壮。 (9)做好避孕工作,尽量减少人工流产术的创伤。手术中要严格无菌操作,避免致病菌侵入。 (10)慢性盆腔炎、腹部包块患者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效果甚好,它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或暖宫散寒之功效。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注意事项第一,要注意口腔卫生,坚持早晚及饭后刷牙。第二,要注意减少烟酒和粉尘刺激,保持室内合适的温度和湿度,空气新鲜。第三,需纠正张口呼吸的不良习惯。第四,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预防呼吸道感染。第五,积极治疗咽部周围器官的疾病。第六,合理安排生活,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烦恼郁闷。第七,宜吃清淡、酸性、有甜味、滋阴的食物,如水果、新鲜蔬菜等。第八,可以经常含服润喉片等。慢性咽炎的治疗,一般注重局部用药,如用2%硼酸溶液,3%盐水和1∶5000呋喃西林溶液反复漱口;用2%碘甘油、5%强蛋白银液涂于咽壁;碘含片、杜米芬、薄荷等含于口腔内等,均有一定的缓解症状之功效。还可以选用中成药,如西瓜霜含片等。慢性咽炎在中医的辨证中,相当于“慢喉痹”,中医将本病归纳为三种类型: 一、阴虚火炎型:咽部不适,痛势隐隐,有异物感,黏痰量少,伴有午后烦热,腰腿酸软,舌质红,脉象细数。二、痰阻血淤型:咽部干涩,刺痛,咽黏膜深红,常因频频清嗓而恶心不适。舌质红,苔黄腻,脉滑而数。三、阴虚津枯型:咽干甚痒,灼热燥痛,饮水后痛可暂缓,异物感明显,夜间多梦,耳鸣眼花。舌质红少津,脉细数。 中医治疗本病着重于治本,按辨证分型选药,疗效较好。一般用药为:阴虚火炎型者,用养阴清肺汤加味(麦冬、生地、玄参、白芍、甘草、生石膏、薄荷、川贝粉、丹皮、桑叶等);痰阻血淤型者,用消瘰丸加味(玄参,牡蛎、川贝、生地、麦冬、三棱、昆布、海藻等);阴虚津枯型者,用生脉饮加味(白晒参、麦冬、五味子、石斛、玉竹、白茅根、竹茹等),每日一剂,多次饮用以润咽。 也可同时用一些中药泡水喝,以配合治疗。例如利咽茶饮,取双花、麦冬、胖大海、生甘草各3—5克,开水冲泡,每日服用多次。也可以用清咽饮,取乌梅肉、生甘草、沙参、麦冬、桔梗、元参各50克,捣碎混匀,每次服15克,用开水冲饮,每日3次。 慢性咽炎治愈后,为巩固疗效以防再发,可常吃下列食品:绿豆海带汤,原料为绿豆1两、海带1两、白糖少许。制法:将绿豆与海带(切丝)放于锅中,加水煮烂后加入白糖调味,每日当茶喝。西瓜汁:将西瓜切开取汁,频频当茶饮,既可清热除烦,又能养阴润燥,非常适合经常服用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慢性盆腔炎治疗起来比较麻烦,但肯定能治好,并不一定要住院,患者首先要解除顾虑,增强治疗信心,平时要注意增加营养锻炼身体注意劳逸结合,提高抵抗力,西医治疗一般采用封闭疗法,物理疗法和采用抗菌素来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我建议你采用中医治疗,应用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较好.湿热型以小腹疼痛拒按,腰骶疼痛,带下量多,色黄质稠伴有低热者可服妇科千金片,寒湿兼淤者以小腹冷痛,喜温喜按,腰酸痛,带下多,色白质稀者可服少腹逐瘀丸.盆腔炎可引起不孕.治疗慢性盆腔炎,没有准确时间表,这与个人体质,病情轻重,症药是否相符有很大的关系,希望你到正规医院去找有经验老中医治疗,病就好的快一点.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中医调理女性慢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症。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紊乱、白带增多、腰腹疼痛及不孕等,如已形成慢性附件炎,则可触及肿块。
  慢性盆腔炎种类
  盆腔炎的范围主要局限于输卵管、卵巢、和盆腔结缔组织,常见的有以下类型:
  1、输卵管炎:是盆腔炎中最为常见的。输卵管粘膜与间质因炎症破坏,使输卵管增粗、纤维化而呈条索状或进而使卵巢、输卵管与周围器官粘连,形成质硬而固定的肿块。
  2、输卵管积水与输卵管卵巢囊肿:输卵管发炎后,伞端粘连闭锁,管壁渗出浆液性液体,潴溜于管腔内形成输卵管积水。有明输卵管积脓的脓液吸收后,也可形成输卵管积水。如果同时累及卵巢则形成输卵管卵巢囊肿。
  3、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炎症蔓延到宫旁结缔组织和子宫骶韧带处最多见。局部组织增厚、变硬、向外呈扇形散开直达盆壁,子宫固定不动或被牵向患侧。
  慢性盆腔炎的中药疗法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病机理有湿热瘀结、寒凝气滞两大类。
  1、湿热瘀结盆腔炎
  主证:常有低热,腰酸腹痛,月经期或劳累时加重,胸闷食少,口干不欲饮,月经提前,带多色黄秽臭,大便或干或稀,舌质红、苔薄黄腻,脉弦数或濡数。
  治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蒲公英15克,黄柏10克,鱼腥草15克,土茯苓15克,败酱草15克,桃仁10克,红花8克,血竭10克,川牛膝m克,生甘草8克,共煎水内服。每日一剂,每剂服2-3次,最后可用药渣再煎水熏洗或坐浴。月经期或孕妇忌用。
  2、寒凝气滞盆腔炎
  主证:小腹胀痛有冷感,月经期或劳累、受凉后加剧,得温则减。经行乳房胀痛,月经期后,量少,色紫有块,带多清稀,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迟。
  治以温经散寒,行气活血:乌药10克,香附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桂枝10克,炮姜10克,五灵脂10克,生蒲黄6克,赤芍10克,炙甘草5克,共煎水内服。每日一剂,每剂服2-3次。最后的药渣仍可再熬水坐浴或熏洗,但应热洗,水凉后不宜用。月经与孕期忌用。
  慢性盆腔炎、腹部包块患者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效果甚好,它具活血化淤,软坚散结,清热解毒或暖宫散寒之功效。其方法为:
  保留灌肠方:红藤、败酱草、蒲公英、紫花地丁、鸭跖草各3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三棱10克,玄胡索10克,香附10克,共加水熬至100毫升,用5号导尿管或小儿肛管,插入肛门14厘米以上,在30分钟内灌完,灌完后卧床30分钟,一月1次,连用5-7天为1疗程。
  操作前准备:
  ①将一剂中药浓煎looml备用。
  ②一次性输液器l具,石腊油或润滑油少许。
  ③灌肠前要排空大、小便,以减轻腹压及清洁肠道。
  操作方法:
  每晚睡前,排空大、小便后,取右侧卧位,使臀部移近床沿,按静脉输液方法连接好输液器,排出气体,输液器剪去针头,末端涂上少量润滑油,缓慢的从肛门插直肠lo一15cm,将药液缓慢滴入。药液温度以39℃一41℃为宜,压力要低,液面距门不得超过30cm,待灌完后,尽量卧床休息。
  中药热敷方:乌头.10克,艾叶12克,鸡血藤30克,益母草20克,红花8克,白芷10克,川椒10克,羌活、独活、伸筋藤、透骨草、玄胡索各12克共研细末。用法:将药末喷湿后,装入纱布袋内,放人锅中隔水蒸30分钟后,趁热敷于疼痛或有包块处,冷后撤去,第二天蒸热再用,每袋连用1周。夏天可用塑料袋将药袋装好放进冰箱内,以免变质。
  穴位注射
  (一)取穴
  主穴:维胞、中极、归来、关元。
  配穴:足三里、三阴交。
  (二)治法
  药液:胎盘组织液、当归注射液、维生素B1注射液100毫克/2毫升加5毫升生理盐水。每次任取一种药液注射,亦可用不同药液在不同穴位注射。
  选主穴2个,配穴1个,每穴注入0.5毫升药液。穴位可轮用。注射时,进针不可过深,以得气为度,缓缓推入药液。每日或隔日1次,6~10次为一疗程。
  穴位激光照射
  (一)取穴
  主穴:子宫。
  配穴:分3组。1、中极、气海、关元、肾俞、血海、足三里、关元俞、三阴交;2、八髎;3、子宫、内分泌、盆腔、卵巢(均为耳穴)。
  (二)治法
  主穴每次必取,如为附件炎、输卵管不通等症,加取第1组配穴,每次照射共4穴;如为盆腔内肿块,加第2组配穴。效不显时,酌加第3组。
  用氦氖激光治疗仪,波长6328埃。主穴加第1组配穴,输出功率为3~5毫瓦,子宫穴照射10分钟,配穴每穴照5分钟;主穴加第2组配穴,输出功率为25毫瓦,每次共照射20分钟。耳穴用导光纤维直接接触皮肤,输出功率为7毫瓦,光斑直径4毫米,面积为12.56平方毫米。每次选2~3穴,每穴照射5分钟。均为每日1次,15次为一疗程。
  (一)取穴
  主穴:气海、中极、归来。
  配穴:大肠俞、次髎。
  (二)治法
  以主穴为主,效不显时加配穴。每次取2~3穴。操作可用传统法隔姜灸亦可用经穴灸疗仪灸照。传统法为:取纯艾做成直径1.5厘米,高1.8厘米的艾炷,置于0.4厘米厚之鲜姜片上点燃,每穴灸3壮,每壮约需6~7分钟。灸照法为:用经穴灸疗仪,灸头固定在穴位上,穴上置0.2厘米厚之鲜姜片,每次灸照20分钟,温度以病人感到舒适为度。上述均为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约需二~三疗程。
  (一)取穴
  主穴:关元、水道、足三里、三阴交、归来、蠡沟。
  配穴:腰酸加肾俞、次Liao、委中;白带多加地机、阴陵泉;月经不调加照海、行间;腹胀加带脉、气海;炎性肿块加府舍。
  (二)治法
  每次选主穴2~3穴,据症酌加配穴。关元穴针感要求达到阴道,水道、归来宜往附件部放散,手法要求提插轻匀,并结合小幅度捻转,重在激发得气。以停针时,患者感到腹内有一阵阵如发病时的腹痛感为佳。余穴得气后,作平补平泻手法。均留针15~20分钟,腹部穴留针时可加用温针。针刺时,不宜直接刺炎症部位和包块区。月经期暂不用温针。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
  (一)取穴
  主穴:关元、肾俞、三阴交、第十七椎下。
  配穴:气海、腰眼、大椎、八髎。
  (二)治法
  主穴为主,效欠佳时加取或改取配穴。每次选用2~3穴,先按摩穴位,待周围络脉显露后,即用三棱针点刺,按症情轻重而决定点刺数量及深浅,再以投火法或抽吸法拔罐5~10分钟。出血量少则3~5毫升,多可达数十毫升。
  并可先取罐具以闪火法吸拔,留罐15~20分钟,再以三棱针(亦可用皮肤针)迅速点刺十数下,散刺轻刺,以微出血为准。接著艾条薰灸15分钟。
  上穴方法每日或隔日1次,穴位交替轮用,10次为一疗程。
  穴位敷贴
  (一)取穴
  主穴:下腹痛:归来、水道,腰痛:命门、肾俞、气海俞、腰阳关;腰骶痛:关元俞、膀胱俞、上髎、次髎、炎性包块:阿是穴。
  阿是穴位置:病灶处。
  (二)治法
  敷药制备:炮姜30克,草红花24克,肉桂15克,白芥子、胆南星各18克,麻黄、生半夏、生附子各21克,红娘子、红芽大戟各3克。用香油5斤将上药炸枯去渣,按每斤油加入樟丹240克,1.5斤油加麝香4克、藤黄面30克,摊成大膏药每张重6克,小膏药每张重3克,备用。
  使用时将所选穴区洗净拭干,把膏药加温烘烊后贴穴,除阿是穴用大膏 药,余均用小膏药。夏季12小时换药1次,冬季2日换药1次。月经期停用,12次为一疗程。
  辨证食疗:
  1、气滞血瘀
  表现:小腹刺痛或胀痛,疼痛放射至腰骶部,下腹部有包块,压之疼痛,带下量多,月经不调,色暗有块。舌暗边有瘀点,苔薄白,脉弦细。
  食疗: ①山楂30克,佛手15克,苦荬菜60克,加水同煎,每日1剂,连服7~8剂。 ②败酱草30克,佛手、玫瑰花各10克,水煎服。每天1剂,连服5~6天。
  2、肝肾阴虚
  表现:小腹隐隐作痛,带下量多,色黄粘稠腥臭。伴腰膝酸软,头晕,或月经提前,色淡红。舌红少苔,脉细数。
  食疗: ①生地30克,粳米30~60克。将生地洗净切片,用清水煎煮2次,共取汁100毫升。把粳米煮粥,待八成熟时入药汁,共煮至熟。食粥,可连服数日。 ②鸽蛋5个,阿胶30克。先将阿胶置碗中,入清水适量,无烟火上烤化,趁热入鸽蛋和匀即成。早晚分作2次食用,可连续服用至病愈。
  3、脾肾阳虚
  表现:小腹坠胀、隐痛,带下量多、清稀。伴腰酸肢软,畏寒肢冷,面肿。舌淡体胖,苔薄白,脉沉细。
  食疗: ①韭菜根50克,鸡蛋2个,白糖50克,同煮汤食,连服数天。 ②核桃仁20克,芡实18克,莲子18克,粳米60克,煮粥常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慢性盆腔炎食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