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凯蒂知道梅州名人叶剑英的简介

叶剑英背叛了毛主席,叶剑英愧对毛主席,叶剑英晚年想毛主席
来源:&&&&&
05:16&&&&&
责任编辑:农商行
导读:叶剑英背叛了毛主席,叶剑英愧对毛主席,叶剑英晚年想毛主席, 叶剑英对毛主席的评价,叶剑英晚年谈毛主席, 毛主席为何不动叶剑英
在中国几代领导人划分中,叶剑英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位置。既称不上第一代的重要成员,又和第二代没有任何关系。所谓的领袖级人物,主要指的是党的八大选出的几位政治局常委。在人民心中,毛泽东已经不仅仅代表毛泽东个人,而是我们这个党、我们这个军队、我们这个国家、我们这个民族的灵魂。毛泽东弥留之际,有一个让人寻味不尽的细节。当时,在京的政治局委员分组与他告别。
作为元帅诗人,叶剑英对大事的许多思考,常寓于诗中,留下不少名句。&一句&眼底吴钩看不休&,沉淀了对当时国际紧张局势的深刻思考。赫赫沙场旧威风,顶住青年小将几回冲!严关过后艰难在,思想幡然改&,也颇见他在那种特殊情况下的&大关节&处所作的深邃而辩证的思考。毛泽东对叶剑英的文才和见识的称道,有一个材料不得不引。叶剑英在&文革&后期,对党内健康力量的形成,对抵制&四人帮&的干扰,确有不可或缺之功。毛泽东的识人之明和对叶的信任之深,倚寄之重,也毕现于情辞。
叶剑英背叛了毛主席,叶剑英愧对毛主席,叶剑英晚年想毛主席, 叶剑英对毛主席的评价,叶剑英晚年谈毛主席, 毛主席为何不动叶剑英
&&&&&&&&&&&&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叶剑英与中国近代四巨人的因缘际会
叶剑英与中国近代四巨人的因缘际会
中国从辛亥革命到今天,已经过了将近百年。无论从哪一种角度,回顾这百年历史,都不能避免提到以下四个人物,他们是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和邓小平。某种意义上,这四人各自开创的时代,已经代表了,中国近百年来的基本架构。然而百年中有个特殊人物,他与这四个人。都有过奇妙的因缘际会。他是孙中山的护卫,也是蒋介石的爱将,他救过毛泽东的性命,更把邓小平推上了大时代的舞台,而最为难得的是,这四个时代的巨人,在对他的态度上,居然保持了惊人的一致,赞许不已、信任有加。这个特殊人物,就是共和国元帅-叶剑英。
第一部分:“宝璧”舰上护卫孙中山
叶剑英九十年的人生历程,跨越了中国最动荡起伏的年代,他曾在多次历史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拯救了无数生命,也改变了国家的命运。2007年是他诞辰110周年,我们从他浩瀚而精彩的一生中,截取了若干片断,来追溯关于他的记忆。
从叶宜伟到叶剑英追随孙中山打军阀
日,大清帝国普通的一天。第二次鸦片战争刚刚结束,帝国的百姓们带着惶恐,各自寻找生计,在南部的广东梅州雁洋堡虎形村,一户姓叶的人家生下了一个男孩,有风水先生说,这里藏龙卧虎,将来有个孩子会成为栋梁之材。
中学毕业后,叶宜伟为生计所迫,一度下南洋投奔自己的伯父,在当地以教书为生,他在马来西亚度过了一段,遭受当地人歧视的日子。而也正是在马来西亚的一段日子里,叶宜伟开始对孙中山的思想产生兴趣。当时的孙中山正在世界各地,筹措华侨资金,准备回国革命,他的演讲和理想,深深打动了叶宜伟。不久云南讲武堂到南洋招收华侨,有心投身疆场建功立业的叶宜伟,顺利通过了考试,被分配在炮科,学习炮兵专业。这个少年豪情万丈,他决定做一柄正义之剑,横扫世间污泥浊水,于是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叶剑英。随后以优异的成绩从讲武堂毕业,他云南讲武堂毕业的时候,人家本来是授给他一个炮兵上尉的军衔,让他到南洋去做特使来招收新学员。这个差事应该说是不错的,结果他不去,他说要回广东,回广东的目的就是要跟随孙中山,一起打洋鬼子打军阀。
就这样,叶剑英前往福建漳州,投入孙中山领导的粤军,被分配到总司令部任见习参谋。这时他已经决心,把自己的个人价值,投身在孙中山领导的国民革命之中。1922年5月,在对革命的信心产生动摇后,军阀陈炯明发动了针对孙中山的兵变,大炮直接轰到了总统府。孙中山在叶剑英等人的护卫下,登上了宝璧舰,这个事情呢。叶帅晚年跟我们谈话时,还专门回忆到这一段,回忆到这一段历史,我记得他很清楚地讲到有一发炮弹掉到我们的寳壁舰上,把我们的舰上炸了这么大一个窝窝。用手势比,就是炸了这么大一个坑。
叶剑英参与黄埔军校创立与蒋介石平辈
随后在孙中山和廖仲恺等人的委托下,年轻的叶剑英参与了黄埔军校的创立。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叶剑英在这里接触到了共产主义。在国民党最早的营垒里面,国民党最早的军对里面,他是老师辈的,他跟蒋介石是平辈,但是蒋介石他是他的上级领导。那时候,周恩来是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所以国民党的一些元老,像陈诚这么大的国民党的军政大官,陈诚是黄埔一期的,那个时候应该是他的学生辈儿,黄埔军校创立一年后,孙中山北上到北平,在那里度过了人生的最后岁月。他去世前留当时的乱世一句警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孙中山影响了叶剑英一生格局
他跟孙中山接触这么多年,从选择孙中山到护卫孙中山,到跟随孙中山,为孙中山的思想主张奋斗,这一段对他一生的成长,一直到后来在共产党,在革命队伍中,成长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前面这段经历应该说,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孙中山与叶剑英的关系,注定了他一生的格局和走向,他到晚年都在怀念这位革命的先行者。
第二部分:叶剑英为何同蒋介石决裂?
蒋介石想拉拢叶剑英为嫡系
孙中山走后,轰轰烈烈的北伐运动开始了。孙中山生前委以重任的蒋介石成了这支革命军队的最高首领。叶剑英作为革命队伍中的一员,他与蒋介石的交集正式开始,而蒋介石也注意到了这个有才华而勇敢的年轻人。在几次重大战役胜利后召见了他,蒋介石一见叶剑英,就说我们是老感情了,然后就说王柏龄他们不行,然后就说叶剑英,你是个人才,说一师就交给你吧,你去当师长吧。
这个一师一军本来就是蒋介石的嫡系,一师就更是嫡系,到那个师去当师长,那都是蒋介石的亲信。所以从这一点上来分析,蒋介石当时是把叶剑英看成了亲信。但是叶剑英并没有把自己看成蒋介石的亲信,借用大家通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有点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味道。
叶剑英与蒋介石决裂 加入共产党
在经历了最初的政治磨合期后,蒋介石开始动用各种手段排挤共产党。在一个月内便屠杀了近万人,蒋介石的主张已经跟孙中山的完全不一样了,他已经看出这个问题来了,他在吉安通电反蒋的时候,把自己关在屋子里面想了三天三夜。他不是说一下子就能转过来,思想斗争是非常激烈的。我们当时当面问他的时候,他当时就说了一句非常普及的话,他说因为蒋介石屠杀工人农民群众,蒋介石背叛了人民群众,所以他不能跟他走一条路,不能继续跟蒋介石走,必须离开蒋介石。
叶剑英选择了为自己的理想而战,他做出了震动全国的选择,在江西吉安通电反蒋,与蒋介石决裂,更准备放弃已经得到的官位,在白色恐怖时期加入共产党。
第三部分:危机时刻挽救毛泽东
南昌起义、广州起义令他成为著名将领
叶剑英当时的中共党员身份暂不公开,仍然留在国民党军队中担任参谋长。这一年他随队到了江西,在得知张发奎等策划兵变的消息后,叶剑英告知了贺龙叶挺二人,直接促成了南昌起义爆发。
同年十二月,他与叶挺等人共同打响了广州起义。从此叶剑英成为红军的著名将领之一。
与毛泽东一见如故
1937年4月初,从莫斯科的学习归来的叶剑英,进入了当年的红色圣地中央苏区,这是当时中国最为神秘、也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叶剑英在这里,见到了改变他一生轨迹的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两个人就觉得好像很熟悉的样子,因为我参加了广州起义,你参加了秋收起义,同时毛泽东又领导了井斗争,有朱毛红军,都感到非常熟悉,虽然过去没有见过面,但是感觉都比较熟悉。
当时第一次反围剿刚刚结束,叶剑英亲眼目睹了,毛泽东和朱德等人的军事指挥艺术。红军在这段时期经常以少胜多,连续取胜,中央苏区士气高涨。于年底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毛泽东任主席,叶剑英是参谋长。
张国焘为什么与毛泽东产生分歧
8月份叶剑英被正式任命为红一方面军参谋长,从参谋工作角度协助朱德、毛泽东粉碎了敌人的第三次围剿。胜利并不会永远持续下去,在更换了决策人之后,红军开始尝到失败的滋味,第五次反围剿的战况惨烈,中共中央和军委准备放弃苏区,踏上漫长而危险的转移之路。经历了数不清的河流险滩,追兵围堵后,中央红军翻越了夹金雪山,来到四川懋功地区。于1935年6月,与另一支主力部队红四方面军会合。
这不完全是一次令人兴奋的会合,因为红四方面的领导人张国焘与毛泽东领导的红一方面军之间出现了分歧。张国焘这时候就觉得,你这个中央一方面军从苏区出来打了败仗,人就剩这么一点儿了,我现在人这么多,人多枪多兵强马壮,那时候他心里就说这个部队应该由我来指挥应该由我来领导。中央红军主张北上,而张国焘却希望南下。
在权力的争论和平衡中,最后中共中央决定改变路线,把所有部队混合编成左右两路,穿越沼泽草地向北进发,这个时候朱老总刘伯承,他们是跟张国焘一起走的。他那叫左路军。结果走到半路还没过草地之前,张国焘不走了,张国焘不走了以后,给徐向前陈向华他们发电报,叫他们回去。他的政委陈昌镐在给大家部队讲话的时候,叶帅收到了一张电报,这个电报就是要什么呢,他们就是要南下,要和一方面军分裂。如果不按这样做,他们就要采取措施,他们就要消灭红军。
叶剑英发现了事态的严重,他第一感觉就是应该告知毛泽东,于是快速步行了几里地,把电报带到了毛泽东的住处。
毛主席拿了一个香烟盒,在香烟盒背面,用铅笔把张国焘的这一密电抄下来,当时连夜毛主席周恩来王稼祥,包括后来杨尚昆他们就带着一方面军,还有很多部队就跑了。叶帅从此就脱离四方面军,跟着毛主席走了。这件事毛泽东念念不忘,在以后的岁月里,毛泽东曾多次向他人提起,这一关键时刻,认为叶剑英挽救了自己以及党中央大批骨干的性命。他们在生死关头,建立了彼此的信任,并坚守着这份信任一直到最后。
建国前夕叶剑英被任命为北平市长
1948年12月,共和国建立前夕,毛泽东任命叶剑英为北平市长。负责这座古老城市的全面接管工作,北平当时是中国共产党接管的第一大城市,更是未来的首都。这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任务,那个时候北平是第一个打下来的城市,是最大的一个城市,怎么管这个城市,那是一个相当难的事。所以派叶剑英来当北平市长,那你可见对他是一个放心重用嘛。毛主席对于叶帅,从来是怀有相当好感的。就是有一句很明显,毛主席说: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胡涂。在大是大非面前,叶帅是很鲜明的,很清楚的、脑子很清楚的。
“二月NL”真相 叶剑英怒向江青拍桌子致小指骨折
1967年开始,中国的局面出现了错综迷离的形势。声势浩大的运动席卷了各个领域,而叶剑英和许多身居要职的人一样,对这场运动感到迷茫和痛苦。因为那时侯来讲,很简单的一个道理,中共这样高的一个领导,他们的政治生命和命运,都悬挂在毛主席一个人身上。毛主席说保就保下来了,毛主席说不保那就保不下来了,这是著名的京西宾馆,文革开始那年年初,叶剑英和许多军队将领,在这里与江青为首的中央文革小组开会,讨论军队究竟要不要稳定的问题。出于对江青等人胡作非为的愤慨,叶剑英在会上拍了桌子,导致左手小指骨折,这场辩论一直争到了中南海怀仁堂,最后江青姚文元向毛泽东隐瞒真相,把老帅们的行为称作"二月NL"。
这个毛是很震怒的,是连夜召开会议,那把这些人是批的,劈头盖脸的批呀,那是很厉害,但是这个时候叶批完了以后检讨完了以后,也仍然还是军委,仍然还主持工作。就是在怀仁堂检讨会的期间,他还签发军委的文件。在文革当中,叶帅最后被江青这伙人就推到一个悬崖的最边上了。那么再往前走,那不用说一步,再走半步,他就掉到悬崖底下了。所以掉到悬崖就是被彻底打倒了。就像刘少奇那样、像彭真那样、像罗瑞卿那样等等。但是他在文革多次的关头,就是到了悬崖边上,再往前走半步就要下去,毛主席总是会说话,不让把他整死,不让把他彻底压到。
毛泽东开始让自己信任的叶剑英重新主持军队工作,并协助周恩来代表中国进行重大外交活动,在接待了基辛格的预热后,叶剑英陪同周恩来于1972年接待了美国总统尼克松。中国从此改变了外交格局,为日后打开国门做好了准备,毛主席认为叶帅这个人靠得住,没有野心,毛主席最痛恨最反对有野心的人,叶帅从来无野心不争权。这时的叶剑英已经不仅仅扮演一个军事将领的角色,是毛泽东把他放在了更有分量的位置上。
毛泽东临终与叶剑英未说出的话
日,毛泽东病危前夕,已经说不出话的他,把政治局的重要成员,都召集到了病床前。毛主席还有点意识还清醒的时候,在叶帅从那里走过的时候,毛主席眼睛就睁大了,轻轻把手抬一抬就是招手,这意思就是要把叶帅叫过来。这个护士就快跑的把叶帅叫过来,王主任也跟着叫过来,叶帅过来了毛主席不能说话啊,还是这么看着他,叶帅看着毛主席,毛主席也看着他。主席的嘴就是一张一和的,但是说不出话来了,叶帅把耳朵贴到主席嘴边,说什么也听不清了,那时候神志已经不是很清醒了。
后来叶帅就自己讲说,主席要对我讲什么呢,为什么要第二次召唤我呢,没有人知道,毛泽东最后想对叶剑英交代些什么。但人们知道,仅仅一个多月后,叶剑英与中央的决策人一起,粉碎了四人帮,扭转了中国的命运。
(注:NL=逆流)
第四部分:粉碎四人帮 请邓小平复出
叶剑英与邓小平相识在抗日时期的延安,但真正开始共同工作却是在1971年林彪叛逃之后。
叶剑英促使小平第一、二次复出
那时叶剑英重新主持军委日常工作,邓小平还在江西下放劳动,在听说了林彪集团被粉碎的消息后,邓小平给毛泽东和中央写了一封内容恳切,要求重新工作的信。叶剑英在一次政治局会议后得知了这一消息,他对亲人讲,刚才开了政治局会议,我到的时候我见到了主席,主席把我叫过去了,从口袋里面拿了封信出来说小平来信了。主席说,是不是可以考虑,这个主意是我想我考虑,你要在汪东兴底下做点事情。他刚说到这时候,康生进来了,主席就不说了,把信也揣进口袋里头去了。看样子,主席是要考虑想要用小平了。
日,沉寂多年的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的一个宴会上露面了,一时间,各国新闻媒体争相报导,西方报纸甚至称呼他为"打不倒的东方小个子"。那么到了75年1月份,小平开始担任军委总参谋长、中央副主席。75年发了一个一号文件,他是总参谋长。那么叶帅呢,在2月份中央发了一份文件,叶帅主持中央常委会的工作。就是一个(叶剑英)是主持党和国家的日常工作,一个(邓小平)是主持军队的日常工作。这时候他们俩的关系是非常密切。
邓小平被打压
就在这一年,邓小平与叶剑英一同主持召开了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两人在会上配合默契,开始对文革带来的弊病进行整顿。叶帅是少见的一个人,非常有文化气息,非常有人情味,有儒家风范。小平也是非常实际,不象有的领导大官,就想讲大道理,讲空道理。他非常实际,他们都是志同道合,完全一致。对于就必须提出整顿、扭转文化大革命的这一错误,他们认识都是完全一致。因为他们已经认识到,特别是小平出来一块工作,更加认识到文化大革命给我们党军队和人民所带来的危害。
那么这个时候,他跟叶帅两个人在军委扩大会上的讲话,是关于军队整顿的讲话,他们的观点完全一致,那就势必会触动四人帮。四人帮为了达到阴谋夺权的目的,把邓小平再次扣上了右倾翻案风的帽子,撤销了党内一切职务。
1976年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年,在周恩来逝世后,天安门广场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四五运动。群众把愤怒直接指向了四人帮。而后随着毛泽东的去世,中国政局曾一度乌云密布,在千钧一发的时刻,叶剑英挺身而出,与中央的决策人一起,彻底粉碎了四人帮的阴谋,为中国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局面。
叶剑英请邓小平第三次复出 改写中国历史
在百废待兴的时刻,如何重新规划并建设中国的未来,年近八旬的叶剑英请出了邓小平。两人见了面就拉着手,就是两个手握在一起,紧紧地握在一起,邓小平说,老兄,那个时候大家都很激动。这个是什么意思,就是邓小平对叶帅,在粉碎四人帮当中的作用,他就不言而喻。就说,老兄啊,多亏你。其实后面话就是,多亏你在当中起的作用。当时叶帅知道,必须要把小平同志提出来,如果小平还在外面,第一个党心人心不服,第二个叶帅也觉得需要小平同志出来,党需要这么一个重要的领导人。
经过多次努力,邓小平终于在1977年复出,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三次复出,也将是改变中国命运的一次。在人们对于这个熟悉的领导人发出欢呼时,叶剑英已经开始和更多的老干部接触,他希望能把文革中受害的人最大程度的解放出来。
日,叶剑英八十寿辰,小平同志那天来了,聂荣臻徐向前都来了,还有些像杨成武啊,耿飙啊,余秋里,很多老同志都来了。欢天喜地的给叶帅过了一次生日。小平同志当时最早在北京饭店订了一个这么大的蛋糕送给叶帅。记得当时小平同志来晚了一点,小平来的时候说,老帅们你们都来了。叶帅说了一句话,说,你也是老帅啊,你是我们老帅的领班人,如果没有前头就没有后头。
没有叶帅把四人帮抓起来,邓小平也不可能复出,不可能搞改革开放,应该说是叶帅选择的邓小平,叶帅也是依照时代的潮流,历史的潮流。历史选择了邓小平,那么叶帅是推动历史在前进。
朱德叶剑英惊人相似的人生历程
日下午5时,中南海怀仁堂,毛泽东主席亲手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授予对创建和发展中国人民解放军有杰出贡献的7位领导人,(
1955年首次授衔中的10位元帅中,林彪、刘伯承、叶剑英三人未能参加授衔仪式。当时,林彪在青岛养病;刘伯承在南京因军事学院工作繁忙而未能参加;叶剑英在大连正准备由其担任指导的辽东半岛抗登陆战役演习)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就此产生。十大元帅排序第一位的是朱德,时年69岁,排在最后一位的是叶剑英,时年58岁。
  回顾这最前、最后两位共和国元帅光辉、传奇的一生,不禁会为他们那惊人相似的人生经历而感叹。
  ■ 祖上都是“客家人”,都活到89岁
  日,叶剑英生于广东省梅县雁洋堡下虎形村一个小商人家庭,叶剑英的祖上是宋代南迁的“客家人”。“客家人”是中国古代中原地区拥有财富的汉人,当北方少数民族掀起民族纷争,燃起战火时,拥有财富的部分汉人就举家迁往南方,以躲避战乱。
  叶剑英的父母共生了8个孩子,但只存活了4个,叶剑英有两个妹妹,一个弟弟,他是家里的长子,长子的身份使叶剑英养成了极具责任心的品行。
日凌晨1时16分,叶剑英在北京病逝,享年89岁零178天。
  朱德,日出生在四川仪陇马鞍场李家湾一个佃农家庭,朱德的祖上也是客家人。明末清初,朱德的先祖又从广东韶关迁到四川。
  朱德在童年就饱尝了人间的苦难,他家世代为农、终年劳作,靠租种一户姓丁的地主家的土地艰难度日。朱德的母亲一生共生了15个孩子,因为无力抚养,只留下了6男2女。日下午3时1分,朱德在北京病逝,享年89岁零216天。
 ■ 读的都是云南讲武堂,都曾经改名
  “客家人”有重视孩子教育的传统,男孩以读书求取功名为追求目标。
  叶剑英虽然家境贫寒,但父母在他7岁时就把他送进村私塾读书,取名叶宜伟。在梅县东山中学读书临近毕业时,成绩优秀并担任学生自治会会长的叶剑英与校长发生了冲撞,校长以扣发毕业证相威胁,要求叶剑英承认错误,叶剑英愤然离校,并说:“自古英雄多出自草莽,大丈夫何患乎文凭!”不久,叶剑英到南洋谋生,因为谋生艰难,刚好云南讲武堂在南洋招生,1917年夏,20岁的叶剑英入云南讲武堂炮科读书,并改名“剑英”。
  朱德6岁入村私塾读书,取名朱代珍。1905年,朱德参加清朝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后来,朱德又接受新式学校教育,考入四川高等学堂附设的体育学堂,一年后毕业,在县高等小学堂任体育教师。地方守旧势力认为朱德教体育课时,让学生穿短衣短裤太伤风败俗,朱德只得离开学校。后到云南投考云南讲武堂。第一次考试,朱德没有考中,因为学校主要针对云南招生,外省的名额不多,第二次考试,他改名“朱德”,户籍填成“云南蒙自县”,他被录取为云南讲武堂特别班。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3所军校闻名于世,他们是保定军校、云南讲武堂、黄埔军校。云南讲武堂设有步兵、骑兵、炮兵、工兵4科,学校使用日本士官学校教材。除军事外,还有些政治与文化课程。
  朱德l909年23岁入学云南讲武堂,在校两年,1911年25岁时毕业。叶剑英1917年20岁入学云南讲武堂,在校两年半,1919年22岁毕业。的朱德、叶剑英在云南讲武堂奠定了他们军事理论基础,对后来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 都先追随孙中山,后放弃高官厚禄加入共产党
  从云南讲武堂毕业后,叶剑英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于民主革命。1920年10月,孙中山组建的粤军打败占据广州城的桂系军阀,粤军占据广州城,当时,叶剑英在粤军副官处任职。
  两广统一后,孙中山决定北伐,日,孙中山率领随从从广州出发巡视广西,叶剑英被选为孙中山的随行人员。返回广州后,叶剑英被任命为海军陆战队营长。
  1922年6月,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叛变孙中山。在形势万分危急之时,年仅25岁的海军陆战队营长叶剑英护卫孙中山前往黄埔。面对陈炯明的叛逆行为,孙中山即令北伐军回师勘乱。随后,叶剑英跟随孙中山来到广州。孙中山在广州蒙难50天,叶剑英始终率部捍卫孙中山。由于叶剑英等英勇斗争,使陈炯明的阴谋没能得逞,使孙中山在广州的革命政权得以巩固发展。
  1924年初,叶剑英任建国粤军第二师参谋长,后受廖仲恺先生邀请,参加创建黄埔陆军军官学校,任教授部副主任,是学校当时很有威望的教官之一,从这时开始,叶剑英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申请加入共产党未果。
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当时的叶剑英在蒋介石的嫡系部队第1军任扩编第二师代理师长,很受蒋介石的器重,但他放弃了高宫厚禄,亲自起草发出“通电全国反蒋”电文,离开蒋系部队奔赴武汉,到当时的国民军第4军工作,被任命为第4军参谋长。
  当时的第4军里有许多共产党人,政治思想比较活跃,这对叶剑英有较大影响。于是,他第二次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党组织向周恩来作了汇报,周恩来当即就肯定地说:他的底子我知道,是好的,我们应当表示欢迎。
  而当时的国共关系正趋于恶化,继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武汉的所谓国民党“左派”的汪精卫也日趋反共,面对中共所处的严峻形势,中共有不少人脱党了、退却了、逃跑了,甚至变节了。1927年7月上旬,经周恩来同意,中共中央批准叶剑英为中共党员,不过,为了保密,党组织让叶剑英暂时不要和其他党员发生联系。
  1909年冬,朱德在云南讲武堂秘密加入孙中山的同盟会。1912年同盟会与其他4个社团组成国民党时,朱德又随之转为国民党党员。讲武堂毕业后,就直接参加了辛亥革命、云南起义和北伐战争,他从排长、营长、团长升到旅长,每次战斗中朱德总是冲在最前线,奇怪的是他经历无数次战争,却毫发无损,身上从没有受伤,甚至连子弹刮伤都没有,这是研究朱德的人至今没有破解的一大谜团。
由于朱德作战勇敢,指挥高超,取得无数次胜利,所以被称为“护国名将”、“作战先锋”,威震滇军。但随着朱德思想的进步,对马列主义信仰的加深,他对军阀之间的混战越来越厌恶,终于决定放弃旅长的高官厚禄。
  1922年5月,朱德离开四川来到上海,先后会见了孙中山与陈独秀。对孙中山的革命精神他表示敬佩,对孙中山当时的处境他深表同情,但他不同意孙中山依靠这个军阀去打那个军阀的革命,认为孙中山这样做没有出路。后在与陈独秀的会见中,朱德称赞中共救国的理想,并向陈独秀提出加入中共的要求,但陈独秀认为朱德是旧军队的军官,没有答应他的入党要求。于是,朱德辗转到国外寻求救国之路,后来,经中共旅德组织负责人张申府和周恩来的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从此为之奋斗终生。
  ■ 都是人民军队的缔造者,一个是“红军之父”,一个是“红军叔叔”
  1927年1月,朱德来到江西南昌工作。日,南昌起义前,朱德利用和滇军间的旧谊,宴请两个团长及一个团副,为南昌起义创造有利条件。8月1日凌晨,朱德与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一道,率革命军两万余人在南昌起义。起义失败后,朱德又率部南下,1928年4月,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从此朱德威名天下扬,被称为“红军之父”。
而在中共决定举行南昌起义的准备过程中,被汪精卫和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觉察到了,他们策划以邀请贺龙、叶挺到庐山避暑商议军情为名将两人逮捕,并消灭叶、贺部队。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叶剑英得知这个情况以后,邀请叶、贺,以划船观赏夜景为名,商议对策。最后决定,叶、贺部队开往南昌,成为起义的主力军。
  南昌起义失败后,在汪精卫的指挥下,张发奎决定剿灭起义部队。叶剑英知道张发奎想在广东立足,而广东掌握军政大权的是李济深,他们之间有矛盾。叶剑英利用这个矛盾,站在张发奎这一边,说服张发奎放弃对起义部队的追击,使南昌起义的部队减少了追击的压力,并将第4军拉回广东,为广州起义创造了条件。
  日凌晨3时30分,叶剑英创建的教导团打响了广州起义的第一枪。两天后,敌人重新占领广州,起义宣告失败。1928年秋,叶剑英被党组织派往苏联学习。
  1931年,叶剑英到达中央苏区后、朱德任红军总司令,叶剑英任参谋长。因为朱德、叶剑英分别领导参加了南昌起义、广州起义,为中国工农红军的创建做出了特殊贡献。二人还先后在苏联留过学,是中央苏区红军中“留过洋的两位军事领导人”。几十年后的一次将帅聚会上,有人戏称朱老总是“红军之父”,叶剑英是“红军叔叔”。
 ■ 建国后,两人先后担任全国人大委员长
  1959年4月,朱德担任第二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当时他已有73岁高龄了。由于朱德德高望重,他又在1964年12月的第三届、及1975年1月第四届全国人大会上连任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前后共17年,他共主持了170多次人大常委会会议,每次常委会他都提前到会,在他的任期前十年里,他做了大量工作。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从日开始,长达8年零6个月的时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没有举行过一次会议,朱德委员长实际上等于停职,直至1976年他的生命终结,“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几乎成了1959年后朱德的代名词。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主席”一般专指毛泽东,“总理”一般专指周恩来,“委员长”指的就是朱德。
  粉碎“四人帮”后,恢复了全国人大会议制度。因为在粉碎“四人帮”斗争中,叶剑英起了决定性作用,也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1978年3月,已81岁高龄的叶剑英被选为五届全国人大委员长,那时国家主席职务尚未恢复,人大委员长实际上还兼有国家主席的职责并行使部分职权。
  从1979年2月到1982年12月,叶剑英共发布14号“委员长令”,公布了他主持制定的14个法律,还签署了12个人大常委会令。叶剑英在任职的5年里,对新时期法制建设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
——————党纵
“花非花 梦非梦 花如梦 梦似花 梦里有花 花开如梦
& 心非心 镜非镜 心如镜 镜似心 镜中有心 心如明镜
& 我非我 文非文 我如文 文似我 文中有我 我中有文”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想要凯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