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捷威笔记本电脑绣花在哈密什么地方?

哈密回王及其府第那些陈年往事
对哈密回王府早有耳闻,总觉得很神秘,很想去一探究竟。到哈密工作半年有余,鲜有空闲,始终没有机会。国庆长假,天气甚好,忙里偷闲,应战友之邀,前往声声名远播的回王府以观庐山真面目。
去之前,我并不知道回王府和回王陵紧挨着的。与战友驱车前往,他却会错意,以为我要去看回王陵。因为在他眼里我是一个对历史非常感兴趣的人,直接把车开到了回王陵景点入口。虽然我喜欢历史,但对陵墓景观实在不感兴趣。本不打算进去,战友劝我既然来了,就进去看看。反正回王陵地方不大,也要不了多少时间。说话间,他把票都买好了,盛情难却。
景点验票的维吾尔中年男人,满脸笑意,做了一个非常熟练的“请”的动作,让人陪感亲切友好。回王陵院门是用维吾尔族传统工艺修建而成的砖结构木质门,给人印象极其深刻的是每块砖都经过悉心打磨,古朴精致,匠心独具,用心之极。院内参天古树遮阳蔽日,每棵至少需要两人才能合抱。我见到树龄最大的一棵<font FACE="仿宋_GB岁,让人觉得不可思议。院内秋意甚浓,红的、黄的、绿的树叶,在白墙映衬下秋色满园,外加那段厚重的历史,让人浮想联翩。
哈密回王陵是中国清代新疆哈密历代回王及其家族的陵园,俗称“回王坟”、“王爷坟”。<font FACE="仿宋_GB年第一代哈密王--扎萨克额贝都拉死后便葬于此。从此这里便成为清代哈密历代回王的墓葬建筑群。<font FACE="仿宋_GB年,清政府追封七世回王伯锡尔为“
和硕亲王”,并赐银2万两为其建陵墓,历时20年始成。20世纪80年代,人民政府拨款进行全面维修,其陵园内的清真寺是哈密地区最大的清真寺和维吾尔族穆斯林举行会礼的场所。因为心里惦念着回王府,对回王陵的参观只能是走马观花。战友大呼门票浪费。我安慰道,时间不在长短,来过看过就好。
回王陵参观草草结束后,周围早已车满为患。因担心到回王府找不到停车位,我们决定把车停在原地步行前往。我远远地就发现眼前的回王府是仿古建筑。战友告诉我,这个回王府不是原址重建,真正回王府原址距此差不多还有一公里。考虑重建拆迁成本和城市交通压力等诸多因素便异址重建。最现实的考量,却是历史价值最伤疼的丧失。当沿着57级台阶走上<font FACE="仿宋_GB米高的王爷台,我有些凝重起来。历史上的回王府已经不见了,留给我们的似乎只是一段故事而已。眼下这个略显粗糙的仿古建筑似乎还找不着历史的根,不敢恭维的建筑质量,让重建的意义大折扣。这不是真正意义上修旧如旧的重建,似乎更象是一个商业运作项目,让当下的回王府沦为了一个挣钱的工具。我不禁想问为何不原址原制原味重建呢?既然已经花钱重建,肯定就不是钱的事。挣钱无可厚非,尊重历史、传承历史或许更重要。或许我的置疑,对那些曾经为回王府的重建做了大量工作的人们来讲是不公平的。回王府对于哈密来讲就是一张明片,但这张明片印的让我这个长期在哈密工作生活的外乡人有些失望和遗憾,不地道,不精致。回王府重建的形制与我的想象相去甚远。现实中按原址原制原味重建回王府我无能为力,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所收集的资料,梳理出回王及其府第被尘封的故事,闲暇之余,自我欣赏。
哈密双城夕照红
要了解回王、回王府,就必须了解回城。哈密回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隋朝时期,隋炀帝大业4年(<font FACE="仿宋_GB),将军薛世雄率军屯驻伊吾并筑城,号新伊吾,新伊吾城地址大体上就是今日的回城。一千多年来,它一直是哈密绿洲的政治、经济、军事、交通和文化中心。
清代光绪年间进士、诗人裴景福在一首《哈密》诗中曰:“天山积雪冻初融,哈密双城夕照红”。诗人在诗中称赞的“夕照红”的“哈密双城”就是指哈密回城和老城。哈密回城,坐落在哈密老城的西南面,是历代回王所居住、生活、工作的所在地。清朝初年曾被称作“镇远城”,是西域各地呈送中央政府文书的集中翻译地,并在这里成立有“伊州书院”,培养了许多翻译人才。
回城的最大规模修建始于第一代哈密回王。当时,额贝都拉去京城晋见康熙皇帝后,返回哈密时大规模修建回城和回王府。清雍正五年,又增建了哈密新城(老城),清同治七年,哈密办事大臣文麟又在老城西北角修建新城。这样,哈密就形成了回城、老城、新城三城鼎立的城市格局。
“文革”期间,由于受极“左”思潮的影响和人为的毁坏,当年雄伟壮观的回城城墙已被挖得破烂不堪,只留下被民宅包围着的一些断壁残垣,很难再觅当年的风采。长期以来受“伊州书院”的影响,回城的文化氛围和艺术底蕴仍然是非常厚实的。哈密回城乡已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民间艺术之乡”。哈密回城与陕西户县、新疆麦盖提县并称为“中国农民画的三大故乡”。
回王家族之兴衰
哈密回王是“哈密札萨克和硕亲王”的通称,清代哈密地方维吾尔族的封建领主,自康熙三十六年(<font FACE="仿宋_GB年)额贝都拉受封起,至民国19年(<font FACE="仿宋_GB年)末代回王沙木胡索特逝世止,共传9世,长达<font FACE="仿宋_GB年,是清代以来新疆维吾尔族封建王公中维持统治时间最长的一个,在新疆及哈密历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
据《哈密王族家谱》的记载,木罕买提夏是秃黑鲁帖木尔(成吉思汗的第七世孙,察合台汗国王,是第一位信奉伊斯兰教的蒙古汗王)的第七世孙,他从伊犁来到哈密后,受到当地维吾尔的拥戴,成为该地的首领。公元<font FACE="仿宋_GB年,木罕买提夏病逝,其子额贝都拉继位,成为这一家族的第二位首领。额贝都拉是个富于政治远见也有所作为的人,针对当时清朝和准噶尔汗国之间的争斗,他积极向清朝表白,诚心内附。被清政府授予哈密地方的“札萨克一等达尔汗”,成为清朝正式册封的地方长官,哈密与清政府之间正式建立了臣属关系。其所管辖的领地东起星星峡,北至伊吾,西到瞭墩。此时,虽然额贝都拉尚未被清朝册封为王,但他是最早接受清廷册封的新疆维吾尔封建领主,其家族统领哈密233年的基业从此开创,所以习惯上一般称他为第一代哈密王。
哈密回王被赐封为王,是从四世回王玉素甫开始的。其实,前三世回王并未获得王爷的爵位,玉素甫是靠什么功绩让清廷有如此封赏呢?
乾隆二十三年(<font FACE="仿宋_GB年)小和卓叛乱,玉素甫主动请战,率王府<font FACE="仿宋_GB名军士参战。在叶尔羌城清军被围,玉素甫里应外合与叛军展开了激战,使清军大获全胜。玉素甫的忠勇表现,深得乾隆皇帝信赖和器重,<font FACE="仿宋_GB年9月,乾隆下诏钦命玉素甫管理这个新疆南部最重要的城市。仅仅一个月后,乾隆再次提拔玉素甫“具著劳绩,著加恩赏给郡王品级”。玉素甫从<font FACE="仿宋_GB年继位至<font FACE="仿宋_GB年卒,在位27年。作为清王朝建朝以来功勋卓著的50名有功之臣之一,其画像被清廷列入了紫光阁,这对回王的贡献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肯定。
第七代回王伯锡尔是哈密回王的杰出代表。清同治五年(<font FACE="仿宋_GB年)的冬天寒风凛冽,多事之秋的西域让同治皇帝心乱不已。和叛国分子阿古柏勾结的马真率领<font FACE="仿宋_GB多士兵围住了哈密。哈密绿洲最壮烈、最为惊心动魄的历史时刻到来了。关键时刻,七世回王伯锡尔带着部队同马真在三堡展开激战,但终因寡不敌众,哈密沦陷,伯锡尔被俘。北京第一历史档案馆清军机处档案,清楚记录了伯锡尔殉难的过程,摘录如下:“郡王大骂逆匪,我世受国恩,岂肯从逆?突夺旁立贼匪长矛刺毙贼匪2名。贼匪喝令红秃子将郡王后项用刀砍伤,又用小刀抹伤喉咙,立即殉命。”
凶残的马真,把小福晋一刀砍倒在地,然后用60多匹马组成马队来回踏践小福晋,直至尸骨成泥。然后,把夏士林残忍地割掉耳朵、鼻子,过几天后,又开膛剖肚,砍下脑袋。伯锡尔和两个最忠诚的手下就这样英勇捐躯。伯锡尔的民族大义得到了清政府的高度嘉奖。郑重地追封伯锡尔为和硕亲王,命令为其建立祠堂,按节气祭祀。回王陵便是为了纪念他、小福晋、夏士林而修建的。
1930年6月麦收季节,九世回王沙木胡索特病重死去。沙木胡索特死后,长期被他压迫奴役的属民纷纷要求“改土归流”。当时新疆省主席金树仁主政期间,财政赤字的日益扩大已导致入不敷出。如果施行改土归流,其统治内的赋税征收就扩大了范围,他便有意接受这一要求。此时省政府内务部长邓承昭(哈密人)、驻哈密师长刘希曾也上书给他提议在哈密实行改土归流。金树仁遂下决心,开始在哈密实施改土归流。他没有考虑到回王家族在哈密统治了数百年,上下关系盘根错节,实施改土归流,对哈密的王公贵族的利益损害甚大。再加之安置他老家甘肃河州的难民时措施不当,激化了民族矛盾,引发了哈密起义。
1933年,新疆爆发了政变。金树仁被赶下台,结束了其在新疆的统治,但被金政权所废除的哈密回王的世袭统治却再也难以恢复了。至此,额贝都拉家族自清册封以来<font FACE="仿宋_GB年在哈密地区的统治历史,随着最后一位回王的死去而终结。
仿照故宫的回王府
回王府,坐落于哈密市回城乡,原回城东北角,是在原蒙古府的基础上于清康熙四十五( <font FACE="仿宋_GB年)重建的。如果没有额贝都拉家族就不可能有回王府,回王府是额贝都拉家族兴衰的实物见证,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康熙三十五年(<font FACE="仿宋_GB年),哈密维吾尔族首领额贝都拉摆脱准噶尔部归附清朝后,于康熙三十七年(<font FACE="仿宋_GB年)秋进京。第二年返回时,从京城请来了汉族工匠设计修建王府和回城,费时7年方竣工。重建后的王府规模宏大,建筑构造既体现了伊斯兰古典建筑的艺术风格,又融合了汉族建筑艺术的特点。王府土墙高台,琉璃瓦顶,飞檐斗拱,园林交错,是当代新疆境内规模最大,最有特色的一座宫廷建筑。后又经过几代回王的修缮加工和经营扩建。至七世回王伯锡尔时,已成为一个宅园相连,宏伟壮观的园林建筑群。清代诗人萧熊曾感叹到:“王宫台榭旧繁华”,并且他在《西疆杂述诗》中又对回王府有较为详细的追述:“王府在城东隅,附墙筑台,高出城墙,山门内,正宅三层,皆在平地,宅之右,即拾级登台,台上屋舍回环,悬窗下瞰,其内院也。宅左,步长廊,更进一门,则园林在焉,亭台数座,果树丛杂,名花异草,盆列成行,俨然内地风景。皆老王伯锡尔在京养六年,屡以重价搜求,远道载归者”。同治五年(
<font FACE="仿宋_GB年),农民起义军攻入王府,处死伯锡尔并烧毁王府。后默哈莫特在清军扶植下嗣位。但在同治十二年秋,陕西回民义军头目白彦虎攻进回城,王府又遭掠夺。
光绪八年(<font FACE="仿宋_GB年),沙木胡索特袭位后,对王府进行了扩建翻修。扩建后的王府面积占回城四分之一,有房88多间,大小九道门楼。正门楼为中西合璧结构,飞檐起脊,画栋雕梁,绿琉璃瓦顶。整体建筑分为内外二宫,内宫地面与城墙同高,外形是城楼式的宫殿。有数院,做为官员办公、警卫住宿以及贮藏军械、招待来宾等用。由于历代回王皆是虔诚的伊斯兰教徒,因此对清真寺的修建十分重视。在回王府内,有三座规模不同,风格各异的清真寺。对于王府花园,来过哈密的许多文人曾多次在著作中记述。斐景福在《河海昆仑录》中记载:“广百余亩,土上复以砖,有亭馆三、四区,结构雅洁,而古木连阴,百花齐放,红白炫烂,为中土园事所未有”。谢彬在《新疆游记》中也写到:“回王花园,亭榭数处,布置都宜。核桃、杨、榆诸树,拔地参天,并有芍药、桃、杏、红莲种种”。由于哈密回王是依靠清政府维护自己统治的封建领主,也是清代以来新疆维吾尔治区封建王公中维持统治时间最长的一个,在新疆及哈密历史上产生过很大影响,并与清政府保持着特殊的关系。
哈密回王府的官制
额贝都拉归附清朝初始,清政府在哈密地区实行军政合一的盟旗制。但是哈密地区以维吾尔人为主,普遍信奉伊斯兰教,《古兰经》为左右一切的最高准则。旗制难以适应哈密地区的维吾尔族社会的实际状况,因此,在施行过程中,清政府和额贝都拉家族对这一制度不断的进行调整。回王爵位虽比地方政府官员为尊,但是,由于地方政府首脑负有监督回王的任务,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回王及王府官员对地方政府还是比较尊重的,地方政府一般也不干涉王府事务。
1864年新疆各族大起义爆发后,哈密回王的旧有统治机构被摧毁,清政府重建哈密的统治机构就不再是旗制。新的制度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末开始奠定,到沙木胡索特统治时期达到高度完善,其统治机构和当时的清政府的统治机构近似。
哈密王府的最高统治者为亲王,其下设有议事决策机构,包括大小台吉各一人,亲随参谋两人,掌教大阿訇一人,汉族大师爷一人共六人组成,与亲王一起成为统治核心。遇有军政大事,即由亲王召集谋划决断,制定重大政策,亲王批准后实施。就其性质职能而言,类似于清朝中央政府内的军机处机构。
王府的执行机构是大小台吉府,台吉一职自伊萨克执政时期设置,由一人充任,后发展为大小台吉各一。沙木胡索特执政时期,大小台吉发展为有各自所属的官署,大台吉官署掌管王府的内政外交、金银财宝、粮库仓储、农田水利、农奴劳动、武装守卫等;小台吉官署掌管税赋征管、宗教司法、王室供给、后勤管理等。大小台吉府均由台吉一人、主任秘书一人、秘书四人以及其他掌管具体事务的官员若干人组成。这两个官署相当清政府的六部以及内务府、理藩院诸机构。
王府之下,设有城郊、五个堡、伊吾、天山四个行政区,每个行政区设“乌其伯克”或者“哈孜(一译卡孜)”一人,统辖整个行政区。行政区下面分设若干小区,其中,城郊行政区下辖阿牙、度外津、回城、花儿园子、大小南湖六个区;五个堡行政区下辖头堡、二堡、三堡、四堡、五堡五个区;伊吾行政区下辖吐葫芦、前山、下马崖、盐池、苇子峡、淖毛湖六个区;天山行政区下辖榆树沟、一棵树、庙尔沟、芨芨台子、小堡、二道沟、七道沟、古尔久提、板房沟、八大石共十个区。每小区设“大耳瓜(一译都尔戈)”一人,总管一区事务,相当于村长。“大耳瓜”下设“胡尔马”一人管生产行政、“毛提子(一译木提苏甫)”一人管宗教事务、“地行”若干人管理农业劳动力。有的区还设有“海提甫”一人管婚丧嫁娶,有的区设有“羊群大耳瓜(羊群都尔戈)”管理王府牧羊及有关事宜。每小区辖有若干村庄,各村有“大耳瓜(都尔戈)”委派的若干小头目分别在各村主管执行任务。
哈密瓜美名之由来
康熙三十七年冬,额贝都拉奉诏入京陛见时,所携贡品,除准备了小刀、大布、鹿角、梧桐碱、羊羔皮等土特产品外,还准备了数十个哈密特产的上等甜瓜。额贝都拉进京路线大体是从哈密城出发,经黄田、沁城、庙尔沟、明水出新疆。经马鬃山、内蒙额济纳旗、包头、大同,然后进京。他们经50多日夜,终于平安到达京师,驮运之瓜除少数损耗外,大部分仍然完好如初。元旦朝宴上,康熙帝和群臣们品尝之后,大加赞叹,并赐名“哈密瓜”。
据清《回疆志》记载:“自康熙初,哈密投诚,此瓜始于贡,谓之哈密瓜”。此后,“贡瓜年年渡卢沟”成为定例,而哈密瓜遂名闻遐迩。后来的光绪年间进士、翰林院编修宋伯鲁在《食哈密瓜》诗中,对此有记载:龙碛漠漠风转沙,胡驼万里朝京华。金箱丝绳慎包匦,使臣入贡伊州瓜。上林珍果靡不有,得之绝域何其遐。金盘进御天颜喜,龙章风藻为褒嘉。
清代名臣纪昀发配边疆,他名誉上是罪臣,但因是乾隆御前宠臣,一路上,各地方官都对他另眼相看。哈密王五世依萨克在位的第三年,专门设宴招待了纪昀,并邀请地方官作陪。依萨克王对纪昀谈了许多关于西域特别是哈密的风土人情。
当时哈密瓜在京城已经很有名了,经常是皇帝赏赐宠臣的珍品。因此纪昀到王府吃了饭,又吃了哈密瓜后,最主要的话题自然就是哈密瓜。他曾问道,京城有些园户,把哈密瓜籽拿去种植,第一年瓜形和味道都还好,第二年样子接近但味道已经变得很淡了,第三年瓜形和瓜味就全然不同了,这是什么缘故呢?依萨克王回答说,哈密土性暖、水性甘,又不下雨,因而当地的瓜味道甜美,吃起来有浓郁的瓜香;种在内地,自然条件不同,土性不一,且又多雨,灌溉无法控制,肯定果实要变味;另外,就是要挑选好的种籽,放在柴灰中贮存,种籽才会不变质。
纪晓岚听了依萨克的话后,一路西行时在鄯善、在吐鲁番又都进行了调查研究。这位封建时代的学者颇有点“兼听则明”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态度。他对西域著名果品的评价完全不是哈密王的自诩之言,而是在鄯善任职的怡亲王的女婿福松岩(又名福坛安)额附介绍的结语和评价,是不带任何偏见的客观公正的事实写照。
在具体细节上老学士的记忆产生了错误。他正确地说是哈密王曰,但却用吐鲁番王苏来满的名字替换了依萨克,形成了“哈密王苏来满”的千年差错,但他记下那位附马爷(“额附”即是满语对娶了公主、郡主者的称谓。而满语公主、郡主又称为“格格”)的话则完全没错:
“西域之果,蒲桃莫盛于吐鲁番,瓜莫盛于哈密。”
当然,如果这句话是吐鲁番王苏来满说的,那同样具有权威性,而且更具有权威性。
愤愤然的吐鲁番人为瓜未以自己的地名为瓜名而不平。其实这又何必呢?如果真要追问的话,那就要考证一下,为什么那位驻鄯善的驸马爷要说瓜是哈密的好,结论只有一个,那就是:二百多年前,瓜的确是哈密的最好。
“西域之果,蒲桃(葡萄)莫盛于吐鲁番,瓜莫盛于哈密。”纪昀在他的《阅微草堂笔记》中收录的这句名言,二百多年来一直为老百姓津津乐道,也为许多文章所引用。
开“民屯”之先例
1715年,三世回王额敏边城大捷。哈密守城胜利后,雄才大略的康熙既全面考虑边疆的防务。下令从甘肃派总兵路振声率兵<font FACE="仿宋_GB人出嘉峪关,驻防塔勒纳沁(沁城),后又分兵驻沙枣泉,扼守沙枣泉西北的天山隘口乌克克岭,成犄角之势。当时的哈密畏兀儿人“闻天兵来援,老幼欢欣。”
但康熙知道,仅靠这一支部队是远远不够的。当年秋,他决定派吏部尚书富宁安任靖逆将军。率大军<font FACE="仿宋_GB人进驻巴里坤,并在哈密设置粮台运输军粮,保证军需供应。为了保证军粮供给,部队实行屯田办法,以就地解决军粮供应的问题。
康熙五十五年(<font FACE="仿宋_GB年),可能是清代在新疆屯田最早的时间。哈密跌尔班津、巴里坤等地“募兵屯田”,额敏带头响应,带领人户<font FACE="仿宋_GB在沁城屯田,收获青稞<font FACE="仿宋_GB石,完全充作军粮。他先后在跌尔班津、塔勒纳沁和伊吾吐葫芦屯垦。每开辟一地,额敏都亲自带队住在屯垦地区,因此屯垦效果甚佳。
新疆自汉代开拓屯垦以来,多为“军垦”,也就是由军队统一耕种;另一种则是“犯屯”,就是安排到边疆来充军的犯人屯垦;第三种是“民屯”,动员关内贫民迁居新疆,或动员当地贫民迁居耕种,这类似现在的农场。因为参加屯垦者除可按规定获得土地外,还可以领取籽种和农具,但收获必须按规定交作军粮,得到官价(一般低于市价),不能自行处理。
额敏带头“民屯”,为“民屯”在新疆的实施开了先例。
林则徐和哈密王
道光十二年后,哈密处在一个相对的稳定时期。这个稳定时期大约有30年。道光二十五年(<font FACE="仿宋_GB年)林则徐奉旨来哈密考察塔勒纳沁(沁城)屯垦水利事。十月二十九日返哈时,突遇百余百姓拦路喊冤告状,主要是状告王府种种。林则徐曾任两广总督,虽是谪戍来新,但奉旨办事,地方官亦相当尊重。于是接状调档过问此事,并和哈密办事大臣恒毓约见七世回王伯锡尔,并明确表示:“皇舆一统之内,无寸土可以自私。”“无论南北各路,寸土皆属天朝”,不应作为勒索民众之据。伯锡尔当然理解林则徐的话,当即表示愿把原来所占的东新庄子一万余亩官荒地交出来,作为外来人户垦种之用,并主动给道光皇帝上了奏折:“伯锡尔世受大皇帝豢养之恩至深极重,今将……开垦之田,均皆情愿进献于大皇上,作为公田地亩,招徕民户耕种。”
是年的十一月六日,林则徐在哈密接到了道光皇帝对他本人重新启用的特赦令,于是就和一道来哈密勘查的喀拉沙尔办事大臣全庆以“内阁部堂候补京堂”名义发布了一份文告,下令将城近坟地围墙拆毁,听从军民葬埋,不得阻索;其他关厢、市镇、铺屋、门面、煤厂、石山、木山各官地,俱不得勒取地租。
伯锡尔及以后几代王一直恪守林则徐这份告示划定的范围,泉水地、新庄子、陶家宫、沁城一带成为外来人口定居开垦的地方,一直到今天。
1845年农历11月11日,林则徐从哈密踏上了东归之路。但他和哈密王之间的这段故事,却一直流传了<font FACE="仿宋_GB多年。
哈密之伊州书院
哈密原来没有学校,九世回王沙木胡索特也只是粗读经文,能读会写而已。但他的阅历使他深感教育是个很要紧的事。
乾隆二十三年(<font FACE="仿宋_GB年),驻哈密清军营房内建立了一所学塾,称为营学,为随军家属子女启蒙施教,当地官吏子女也一齐报名。但军队调动频繁,教师、学生也不稳定。至于当地儿童,除了少数可入寺随阿訇学诵经之外,大部分是朦胧一生。
新疆建省后,光绪十年(<font FACE="仿宋_GB年),巡抚刘锦棠提倡各地设立义学,开办教育。沙木胡索特积极响应。他率先在王府大门外及老城西门外办义学两所。光绪十二年(<font FACE="仿宋_GB年)他首次进京朝觐返回,又在老城南门外增加了两所义学,吸收畏兀儿青少年入校学习。当时民间不重教育,把上学当作一种痛苦难忍的负担,称作“当学差”,意思是负担一种无偿劳役。有的贵族家庭,情愿掏银子雇人顶替上学。
为了鼓励少数民族子弟入学受教育,刘锦棠还颁发了一条优惠政策:“少数民族子弟凡能读一经(指《四书》《五经》)者,可呈请发给顶戴。”沙木胡索特随即把两所义学合并,根据入京朝觐所见所闻,模仿办了“伊州书院”。
伊州书院设在老城西门外之南大路边,原张曜所领嵩武军的粮食供应总站(粮台)内。书院学生主要是王族子弟、王府官员子弟,学习则是由汉族教师讲授汉文经书《三字经》《百家姓》《四书》《五经》等。但同时设有维文、满文课,还有阿訇教授经文。书院毕业学生大部分在王府当差,后期有些被清政府选派到南疆做地方官。
光绪二十七年(<font FACE="仿宋_GB年),清政府决定“停科举,兴新学”,省、府、县三级书院改办高、中、小三级学堂。光绪三十二年(<font FACE="仿宋_GB年)沙木胡索特将伊州书院改为私立第一、第二两所小学堂,扩大吸收汉、回族学生。伊州书院在哈密存在了二十年。最多时有<font FACE="仿宋_GB名学生,4名教习(教师),每位教习年俸80至90两银子。
王府的最后见证者
百岁老人艾依仙木&尕依斯是哈密回王府辉煌历史最后的见证者。据老人回忆,她7岁那年,其姐姐嫁给了回王的儿子,她可以非常方便地出入王府。当时家里很多人都生活在王府里,她爸爸和伯伯都在那里做事,她的5个姑姑也都嫁给了王府的贵族。
王府的生活中有很多礼仪规矩,须得处处留意才行。在王府里,与贵族后裔对歌给她留下了美好的回忆。由于她的歌唱得好,王府里的一些孩子就很高兴地为她鼓掌。几十年后,当老人从电视里看到译成维吾尔语的电视剧《红楼梦》时,曾感慨地对后代说,那就是当时的回王府啊。
曾有人把复原后的回王府的照片拿给她看,她看了后认为有些地方像,有些地方不太一样。可过去的时间太久了,记忆有些模糊了。
传奇的民间画家
王天裕曾是哈密地区歌舞团的舞台美工,搞舞台布景。<font FACE="仿宋_GB年春天,他承担团里演出的一出歌剧《情牡丹》的舞台布景工作。该剧主要表现发生在哈密回王府的一段故事,而自己对有关回王府的历史一点也不了解,要想画好这出戏的舞台布景首先得了解回王府的建筑风格及其艺术表现形式。
当时有人向他推荐了一个曾在回王府工作的油漆匠阿皮孜。这位油漆匠给他介绍了很多王府里的情况,尤其是详细描述了王府宏大精美的建筑,结果,被阿皮孜所描绘的回王府建筑风格深深地吸引了,在绘制《情牡丹》布景工作的过程中,就萌生了要把回王府的原貌恢复出来的冲动。
1983年,他就开始在业余时间收集与回王府建筑相关的信息。相关工作开展了一段时间之后,才知道这项工作的难度所在。建筑艺术风格独特的回王府,只是那些曾经在回王府里生活过的人们记忆里还有些留存。在所有的史料中,没有留下回王府一点图片资料。
得知他将绘图重现回王府,很多人都支持他。<font FACE="仿宋_GB年,回王府的西南城墙还是完整的。他把见证人带到实地描述。开始时,是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地核实复原,他画完图后让他们看,反复修改直到大家都认可。
到了<font FACE="仿宋_GB年时,王天裕更有了强烈的紧迫感。当时,在走访中发现,很多了解这段历史的见证人去世了,知道的人一年比一年少,如果不抓紧,这事就搞不成了。历时10年,王天裕画了20多张草图,它包含了回王府全部的建筑。
复原并不是件容易的工作。记忆最深的是画官驿,也就是王府三道门和四道门之间的建筑结构。当时带三位老人到实地回忆,画建筑物时,有说是一层的,有说是两层的;画门楼时,有说是有屋顶的,有说是柱子的。最后又找到一位曾在王府当过粮官百岁老人,他确定是两层。我再把图按他们所描述的复原,这样反复了6次,直到他们认定符合他们的记忆才定稿。20多幅草图都是这样画出来的。耗时20年,回王府建筑复原图<font FACE="仿宋_GB年全部完成。
通过这些年的工作,同时也了解了回王府的更多内容,它不只是有多民族建筑风格,其中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直到<font FACE="仿宋_GB年,王天裕的工作引起了当时在哈密的广东援疆干部注意,他才把图捐给了市政府,重建哈密回王府的工作也才被列入议事日程。
2003年哈密市政府根据当地民间画家王天裕依据众多在回王府工作生活过的人的记忆所画的还原图而重建回王府。回王府的重建,让人们对哈密回王的历史开始重新审视。
哈密王在历史上功绩和故事逐渐为人们淡忘,甚至哈密本地人也只知哈密王其人而不知哈密王其事,更不用说到哈密来的投资者、经营者和旅游观光者了。作为今天的我们,如果不设法弥补这段空白,将会给后人留下太多的遗憾。重建王府,不仅仅是恢复那些建筑,更主要的是在恢复我们对那段历史的记忆和尊重,让我们正确认识那段历史,客观地对待那段历史。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捷威电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