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沉默全身心的投入到爱情中去,伤的会痛吗?

小站会根据您的关注,为您发现更多,
看到喜欢的小站就马上关注吧!
下一站,你会遇见谁的梦想?
&&&&&&&&&&&&&&&天黑了&&&&&&&&&&&&&&&&鼻涕也流出来了&&&&&&&&&&&&&&我假装不在意&&&&&&&&&&&&&&其实是我舍不得离开&
陳德·半生君《理想是最接近现实的东西》
尽管嘴上不说,但是每次面对我,我父母心里的潜台词总是,做个现实点儿的人吧。
找份工资不错的工作,找间说得过去的房子,找个平凡又挑不出错儿的媳妇,接着生个健康聪明的宝宝。对于他们来说,这才是正常人的生活,这才是现实的人生。
我愿意学习我感兴趣的东西,有了货真价实的知识,在需要或者愿意的时候把它们转换成为我提供生存资料的谋生工具。我不介意单身多久,但是一定要找到更喜欢的姑娘。我认为自己现在距离一个能让我自己满意或者仅仅是合格的人类还差得很远,所以生孩子这样的事情考虑的话还绝对太早。我这五年住过不大的公寓,住过小的不能再小的宿舍,但是我对它们都十分满意。我不需要100平米的房子来容纳我的人生,我也不愿意把我的人生就锁牢在一间只会慢慢变老的公寓里。就像我不认为我会有任何值得一万月薪工作的价值一样,我现在的所得让我觉着踏实又质朴。一个星期的周末喝上瓶啤酒,比原来拼死干一个月整天醉生梦死的劳作要贴心的多。
我非常喜欢《摩登家庭》里面邓菲夫妇的生活,一个2得不行的男人和一个配得上他的2的女人,配偶是羁绊,是依靠。我父母用他们惨淡荒诞的20年的生活告诉我,比破碎的爱情和失败的婚姻更可怕的事情,是破碎的爱情和成功的婚姻。婚姻是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的,这样简单的道理,大家总要用极尽屈折的方法去理解,这让我始终无法理解。房子,出身,长相,我们总是先把它们变成炸弹,然后再埋起来,为的是将来出了问题,好有所怪罪。
找一个性格互补,让你喜欢不尽的人简单,还是耗尽心思用下半生的自由换一份体面的婚姻,这两个哪一个简单?
是找一份报酬高,假期多,老板和善在大公司的铁饭碗简单,还是拿着微薄但诚实的薪水,拮据的在出租房买书看书简单和现实呢?
柴静援引胡适的话,说你们不要总争自由,自由是别人给的。你们要争独立。不要最后自己没有独立,反而成了奴隶。
我思考了很多个日子才慢慢有些明白。你们不要总争幸福的生活,幸福的生活是别人给予的。要争生活的幸福,这个才是自己能争取和享用的。不要到了最后变成生活这个概念的奴隶,或是胜者或是输家,但总归永远和幸福丧失了接洽。
我总以为,追上时代的步伐,活出屌丝逆袭的励志片,起码对于我只是生活的噱头,这样一部电影不让我演,也总有人会演。让我去演,也总有人演的更好。而成为影片的男女猪脚,我想怎么也算不上现实的活法。然后我才发现,所谓人们口中的现实,其实是最不现实的。所谓不切实际的理想,才恰恰是离现实最接近的东西。
沈奇岚《我不是谁的花儿》
& & & &我不能把自己打扮成任何样子,我只能是我自己。
  我不需要伪装的外表,作为符号的烟,过激的辞令,故意混乱的生活,存心折腾的情感。
  我有我自己内心的判断,那不是任何别人强加于我的。
  我有选择生活的自由,我不盲从。
  我可以拒绝唾手可得的好机会,源于我内心的声音说不。
  我知道我还不够成熟,会跌会痛,但不会麻木。
  我张开胸怀,拥抱温暖,也给予。
  世界有它的不对,我不跟它愤怒,我把能量放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都说现在的孩子肆无忌惮,我行我素,毫不畏惧表达自己,喜欢表现自己。求异至上。
  我曾经是个没出息的孩子,一直在求同,曾经因为自己与他人的不同和无法沟通而一度痛苦不堪。
  后来的慢慢的成长中,我渐渐体会和明白了自己该是怎样,可以怎样。
  现在我珍视自己的不同,那是我的珍宝。于我自己,那都是需要慢慢体会的东西。
  我知道我是不同的,我是我自己的典型。
  有很长的路要走,当然辛苦,不过也就是辛苦罢了。
  花儿,我不是谁的花儿。
  我会是一棵大树,枝繁叶茂,根深千尺。
  岁月留下年轮,我欣喜地看着自己有刻痕的成长。
  我会是一棵大树,可以予人依靠和阴凉。
  浇灌我的是时间,我与自然息息相通,坦诚生长。
  我会是一棵大树,会有花有果,无论哪种,一样美丽。
冯唐《择一城而终老》
如果腰缠大把的时间,让我选择一个城市终老,这个城市一定要丰富。
生命太短,最没有意义的就是不情愿的重复,所以人生第一要义不是天天幸福,而是天天不烦。喜怒哀思悲恐惊,酸甜苦辣咸麻涩,都是人生经验,整天笑的是傻强。生物教授说,衡量一个生态环境,最重要的是物种多样性。如果天下只有一种水稻,这种水稻的天敌一出现,全人类就没食儿吃了;如果天下的姑娘全是苏小小,结果像杨门女将才是超级美女,全人类就要绝种了。
一个城市的丰富程度,有4个衡量角度。
第一是时间,时间上的丰富是指建筑的历史跨度。同一个城市里,方圆十几里,有六世达赖几百年前坐看美女如云的酒馆,有昨天才为青藏线建成的火车站和洗手间。
第二是空间,空间的丰富是指建筑的多态性。一个城市,形式上,古今中外,不要全部大屋顶建筑,外墙上贴石膏花瓶,也不要全是后现代极简主义,一门一窗一墙。功能上,不要全是食街水煮鱼,也不要全是天上人间洗浴桑拿。第三是时间上空间的集中度,要有细密的城市路网,让人能在最短的时间到达最丰富的空间,寄情人卡、买猪头肉,走路十几分钟或者最多骑车半个小时内全都解决。第四是人,人的丰富是指五胡杂处,万邦来朝,清华理科生和地铁歌手、刘胡兰和刘亦菲、刘翔和刘罗锅,百花齐放,万紫千红。如果按这样的标准筛选城市,上海不理想。虽然路网密集,生活精致方便,新出的建筑也算有品位,金茂凯悦像宝塔,上海博物馆像铜镜,外滩中心像莲花,但是年头太短,外滩就像纽约几百条街道中的半条,基本上都是上个世纪初的东西。人也太一样,一样上班勤勤恳恳为老板打工,一样下班勤勤恳恳陪老婆,价值体系完整稳定,芙蓉姐姐之类,3秒钟就会被全体上海人归类为脑子坏掉了,然后不再提起,依旧毛蟹年糕梧桐旗袍。&  香港不理想。楼下学生吃&榴莲忘返&,楼上跳拉丁舞的型男型女都能闻到。西港城西15米,招商局华泰餐厅,每周四有水饺,皮薄馅大,华南第一;东50米,港澳码头,一个小时快船到澳门,赌场强过拉斯维加斯;30分钟到机场,不到2个小时飞到吴哥窟。在那里我不认识王晶、周星驰,不认识黄秋生、李碧华&&&  纽约不错,也够老。那么多那么好的博物馆,让我不再痛心疾首文物的流失。纽约绝对五胡杂处,除了Harlem的黑人是当地人,其他都是外地的。道德宽泛,人不和鱼或者海藻乱搞,就不是新闻。但是,吃得太差,一个&五粮液&川菜馆,一道不麻不辣的鱼就算纽约的头牌了。&  古巴不错,够老,16世纪初就是海盗巢穴,到20世纪中期还是美国黑帮年度工作大会的长期地点。解放之后,古巴革命党们内心纯净,没邪恶能量。十几平方公里的老城,从东走到西,30分钟走过500年。绕岛一周都是深蓝色的加勒比海,在岛上晃悠,到处都是腿长腰细的漂亮姑娘。但是,土地公有,住房公有,想买房子也没人卖给你。&  还是北京。最近3次回北京,没有一次见到蓝天。沙尘暴里,我问一个老哥哥,会迁都吗?老哥哥说,我们有生之年,可能性不大吧。我问,北京会变成沙漠吗?他说,我们有生之年,可能性不大吧。所以,还是回北京。在后海附近整个四合院不太现实,而且砖木结构,俩小孩儿墙根撒泡尿就塌了,抹平了重盖,周围二三十个老头老太太找你麻烦。还是在城乡接合部找一块农民宅基地,自己人设计,自己人当工头,自己人画画补墙,我自己住。我问,只租20年,20年之后怎么办?老哥哥说,活这么大,我明白一件事,10年之外的事情,不想。&  北京虽然已经不适合我居住,但是还适合我思考,还能让我混吃等死,灵魂不太烦闷。
记忆里的纯白少年
&&[一]时光老去,惊然梦醒。你依旧在心底,似当年的模样。我还活在你的倒影里,像是迷路的小孩。怎么也走不出来。&[二]单车,衬衫,你的手穿过时间抚摸我的脸。如夕阳般灿烂微笑的脸庞,清澈的眼睛。梦醒,心中一阵的悸动。原来,我并不是真正的把你丢掉了。&[三]太过年轻,承受不了太多诺言。这是不是当初你我选择远离彼此的理由。我们都怕。所以才选择了在距离中逃离。我和你是如此默契。是如此相似相近。&[四]最后,我们还是选择了做最熟悉的陌生人。时至今日。我依旧不知道我们究竟有没有开始过。亦或者我们根本没有开始。结局也不了了之。&[五]我与你成了两条平行线。你在彼端,我在此端。不能落差太大,所以无所适从。&[六]我精心制造的种种巧合。而你却又恰好错过。你不问。我不解释。然后,相视一笑就走开了。&[七]如若不是你不经意地闯入我的梦。我从来都不知道我在如此怀念你。怀念着那些温暖而迟慢的过去。迟迟不肯走过来。&[八]梦醒,心脏总会颤抖。却会在之后昂首挺胸的对自己说:其实也没什么。那是我百折不回的勇气。&[九]从一开始你就说:未曾舍得的舍得会舍得。你果然舍得。认真的只是我一个。&[十]以前,我总是以为。以为只要在昏暗的巷口,凝视着不远处熟悉的背影。就可以漠视自己的未来。后来才发现,我也需要你回应。我不该自私的以为。&[十一]当我从阴暗的地方跑出来。刺眼的阳光晃照在我的眼眸。就像无数的虫在小心翼翼的爬行。奇痒无比。所有的东西抢着在那瞬间蒸发。&[十二]某个桥边夜晚。我还是会想起你。我只记得你坏坏的笑了。那时候。我还以为我们都是多么真诚的爱对方。&[十三]都模糊了。都被像似雨水的东西冲得看不清了。我学会了将模糊的记忆模糊的收起来。直至,连我自己都不会记得。&[十四]我最近很喜欢白智英的一首歌。歌词说:过了很久 我再次回到这里即使令人怀念也要装着不认识的生活 全都想起来了
[十五]结尾,我想说。如果从此以后我们再也不能相遇。那么愿你早午晚都安。
&&来自&&的投稿
成长,没你想象的那么迫切
你那么年轻却窥觑整个世界,你那么浮躁却想要看透生活。你不断催促自己赶快成长,却沉不下心来安静的读一篇文章;你一次次吹响前进的号角,却总是倒在离出发不远的地方。成长,真有你想象的那样迫切?
一、别急,千万别急&
上周在南京出差,深夜拖着疲惫 去跟朋友见面,畅谈至凌晨两点。回到酒店已近三点,同屋的同事竟还未睡,点根烟,对着65层下的旧都夜景发呆。他非健谈之人,光头,一副艺术家模样,气质 有天然的冷漠,之前交往无非公事,更无多话。不知道怎么提到了当今青年人的心态和选择,竟就聊起来,再也收不住。&&&&& 他18岁出来闯荡,没念过大学,今年38岁,是一本著名杂志的设计总监。如果这是一个老套的励志故事,我可能再无兴趣听下去。但他说,我不知道你们这代人是 怎么想的,我反感几零后几零后的区分和标签,我跟很多自己的同龄人聊不来。人是靠价值相互认同的,而不是年龄。现在你们这代人看上去都挺急,房子、车子、 票子,但就是你们同龄人,也不全是这么想的吧?我点头。他继续道,其实,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苦闷,真的,都是这么过来的。两年前我才有了自己的房子,今年 儿子两岁了。我觉得一切挺好。25岁时我在一家体制内单位工作,已有七八年工作经验,呆不下去了,要走。领导请我喝酒。他一口闷了一杯酒,跟我说,你还年 轻,别想那么多,别着急,做该做的事。就这一句话,我受用至今。我年轻时爱玩、浮躁,总有各种诱惑扑过来。我就记着老领导这句话,其他都不想,就做自己的 事,一晃眼就到现在了。他继续道,你要说奋斗什么的,我从来没有,就是一步步来。房子、车子这些东西,说真的,只要你不傻不笨,踏实做该做的事,到时间都 会有的,不可能没有。别去想它。别去管别人怎么做,相信自己的判断。守得住,慢慢来。&&&&& 他说,守得住,慢慢来。&&&&& 一个月前,我刚来,抱回家十几本往期杂志。匆匆翻完,绝望的陷进沙发里,给老师发短信:文章何时能写过四大主笔啊?差距不是一丁半点。他回,别急,你年轻。我说,我都24岁了,还看不到一点希望。他回,才24岁。我们最年轻的也30出头了,别急。才24岁。他连说两次,别急。&&&&& 李笑来在《把时间当作朋友》里写,我们总是对短期收益期望过高,却对长期收益期望过低。&&&&& 他指英语,也说人生。&&&&& 说来说去,还是急。
&&&&&&&有人说,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到那个人身边去。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幸运,但这句话或不只关乎职业生涯,也关乎生活智慧。人们容易放大眼前的痛苦或成 就,跟年长却开明的前辈交流,他们一望便知你正经历怎样的阶段,现在绊倒你的,不过是一颗螺丝钉;你愁肠百转看不穿的,或许是他们也曾有过的迷茫。&&&&& 在18岁-23岁那段时间,我很没出息的爱翻阅名人履历。每知晓一个佩服、羡慕嫉妒恨的人,便去搜寻他的经历&&几岁硕士毕业?何时修完的博士?多大年龄开始在职业领域崭露头角?何时达到今日的成就?&&&&& 年龄,年龄,年龄,那是一种对时间的焦虑。张爱玲一句&出名要趁早&,害了不知多少人。我反感成功学,因为显而易见,不是每个人努力都能成功,但我确信自己 是幸运儿中的一个。我野心勃勃、精力充沛;我狂妄自大,对自己在外形和才华上的优势得意洋洋;我思考一切严肃的话题,阅读跟这个世界奥秘有关的书籍,向着 古往今来浩瀚的文明致敬;我期待人们在出版物上阅读我的文字,在媒体上谈论我的名字;我向往声名、金钱、漂亮姑娘的长发,我反复阅读许知远《那些忧伤的年 轻人》,为另一个同样骄傲的灵魂而心潮澎湃。&&&&& 可我才20岁。&&&&& 所有的名人书籍、讲座都告诉我,一个人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才能做成事情。时至今日,无数同龄人的文章、微博里,在大受追捧的出版物里,还充斥着类似观点,甚至已成为带有反成功学意味、带有天然&正确性&的话语,大受&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思想青年认同。但是,你问一个刚刚告别机械枯燥的高中生活,对世界和生活的认识刚起步的年轻人,他想要什么?他想要优异的成绩、同学间的声望、漂亮的女朋友,他还想要毕业后找到令人称羡的工作,尽快赚钱、成名、成功。&&&&& 有人会问,这有问题吗?诚然,这也是&我想要什么&,但却只是模式化的流水生产线,试图把所有年轻人都打磨成一样的面孔。&想要什么&不应只关乎俗世的职业、功名,它应该切合更深层次的命题、人本身的挣扎和探索,即&&我是谁?&&&&& 你是谁?想拿遍大学里所有的奖学金,想过上物质丰裕的生活,想获得一个高薪的职位,想在北京四环内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Noooo&&你是谁?&&&&& 为什么那个愿意在一切可能的物体上涂涂画画的家伙,去做了一名公司职员,只因大家都说,自由画家的生活没有稳定保障?&&&&& 为什么那个立志&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姑娘,进入了国企,只因父母苦口婆心的劝,记者收入不如国企高?&&&&& 你是谁?我是说,剥离掉一切外界赋予你的定位和枷锁,隔离开所有父母长辈试图左右你、干涉你的声音,忘掉全部大众传媒、明星名流以及出版物曾经输出给你的价值判断,你又是谁?你躯壳之内那个砰砰乱跳、嗡嗡作响的他、她、它,是谁?&&&&& 世事多舛,你来何干?&&&&& 20岁出头的年纪,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仅不是灾难,反而可能是一件幸事。&&&&& 但你一定朦胧知道自己是谁,对什么事感兴趣吧?如果连这都不知道,就真的是灾难了。&&&&& 知道对什么事感兴趣,就一点点做起来吧。无论多少声音试图扭转你,说你热爱、着迷的这件事情,没钱途、没前途、没发展、没出息,都请悠悠的对他(她)说:this is my own life.&&&&& 不为什么,因为热爱。千金难买热爱。&&&&& 我曾把几年来写过的一些文章发给丹青老师看。他很高兴,回信说,文辞再沉静一些就更好了,但就这么慢慢写起来吧。他没有说,你要在笔头功夫上多努力,他日成为著名的记者、作家。我懂他的意思:你喜欢这件事,就慢慢做吧。&&&&& 去哪里,不重要。
&&&&&& 朋友问我,以后想做一个出色的记者吗?我说,不知道。他诧异,你不是混传媒圈吗?我亦诧异,为什么要在20岁出头的年纪给自己的人生下一个定义呢?定义即枷 锁,即画地为牢。难道这个年纪,不应该是尽一切可能伸展自己的触角,去触摸不同的、多元的事物,感知并观察丰富、蕴藏无限可能性的世界么?&&&&& 下了定义,即关上了可能性的大门。你怎知日后不会遇到更令自己好奇、亢奋的事情?你才20多岁,20多岁,20多岁。我为什么不能去做职业旅行家?为什么不能去做NGO?为什么不能在码了几年字后,突然迷上了摄影?为什么不?&&&&& 阅读名人传记,好处是能藉由他者在人生关键时刻的抉择,参照自己的生活;而负面效果却可能更致命&&&从小立志做一名&&&。&&&&& 若你回头梳理自己的人生履历,花些心思,会看到一条似乎清晰的轨迹和路线,进而&恍然大悟&:我正是循着这样的路一步步走来的,原来我从一开始就是想要成为 这样的人啊。如果你写过申请学校的PS,可能有类似体验。但,这或许是欺骗性极强的&假象&&&回望过去履历难免会总结、归类,拎出一条主线来并不困难。 很可能,你从一开始并不是想成为这样的人,甚至并不知道自己要走怎样的路,只是迷迷糊糊的,循着兴趣走过来了。&&&&& 是的,是兴趣,而不是规划&&&从小立志做一名&&&。&&&&& 若日后我莫名其妙成了一名电游玩家,我在个人传记里也可以深情回顾&我从小就立志做一名职业电子游戏玩家&,因为我4岁开始玩电子游戏,至今仍不辍,算得上发烧友。&&&&& 莫忘了,冯唐年轻时是个诗人、文艺青年,后来修了妇科博士,再后来做了咨询公司,现在又做了实业。&&&&& 莫忘了,老罗直到27岁之前,还认为自己终生跟&老师&和&英语&这两个词绝缘。&&&&& 我一直对&规划&二字持有戒备,所谓职业规划、人生规划,忽悠者众。&&&&& 人生是靠感知的,如何规划呢?职业生涯是靠机遇和摸索的,如何设计呢?而规划如何成功,更是无稽之谈。丹青老师28岁登上去美国的飞机时,如何规划自己此生要成为对公共领域发言的学者名流呢?他只是喜欢画画,就画,一笔笔的画;秦晖老师15岁下乡插队时,认为自己这辈子就待农村了,如何&立志成为中国思想界的标杆&呢?他只是喜欢阅读,就读,一本本的读。&&&&& 如果我四五十岁时有机会受邀到年轻人中去开个讲座,一定要叫做&我的人生无规划&;如果我混得灰头土脸,在世俗意义上是个无人问津的卢瑟呢?那我就跟自己的孙子吹吹牛逼讲讲&无规划之人生&中好玩儿的故事呗。
&&&&&& 如果你时常参加中国大陆的思想人文类沙龙,哦不,或就是普遍的名人讲座。在提问环节你几乎很难错过一个问题,&XX老师您好,请问您对当代年轻人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据一些讲演者众口一词抱怨,这几乎是最令他们反感、厌倦的问题。或许连提问者自己都很难意识到,这个愚蠢的问题潜藏着一个不易察觉的心理成因:请告诉我们如何才能像您一样成功、出人头地。&&&&& 不然呢?如某位学者所言,一个年轻人恳请一个老东西教自己如何面对新鲜世界。荒唐吗?丹青老师说,爱干嘛就去干嘛,关我什么事?你们好不容易生在一个可以自由选择的时代,却还想让别人指导你该怎么活。&&&&& 当真连自己喜欢做什么,该如何活都不知道么?想赢怕输罢了。该做些什么、走什么样的路,难道不是循着内心的声音一步步摸索、试错出来的吗?走岔了,就退回来;走得急,就缓一些。时不时停下来想想,望一望,琢磨琢磨,再继续走。&&&&& 怎么可能不摔跟头呢?怎么可能诸事顺利呢?怎么可能有条一马平川叫做&成功&的路供你走呢?不多试错几个怎知自己跟什么样的人处得来呢?同理,不多尝试一些怎知自己喜欢什么不适合什么呢?&&&&&& 正如丹青老师给贾樟柯的书写序,&我们都得一步一步救自己,我靠的是一笔一笔地画画,贾樟柯靠的是一寸一寸的胶片。&&&&&& 青年人的选择就如整个国家急功近利的写照,&先污染后治理&,先成功后成长,先找工作再找兴趣,先出人头地再寻找自我。某位职场中的朋友抱怨,自己在工作岗位上迷失了困惑了。不知自己到底适合这份工作吗?&&&&& 我问,你到底喜欢做什么?他嚅喏半天,说不上来。&&&&& 有的明确表示,我不喜欢自己的工作。那么我该去报个拉丁舞班吗,去报个吉他班吗?&&&&& 从事并非自己志趣的职业问题并不大,业余时间发展偏好就是了。但我后来才醒悟,比&不能从事自己喜欢做的事&灾难性一百倍的,是压根&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 黄律曾有条状态写道,&现在想想中国父母从小到大灌输的要一直读读读抓紧把书读完最好读到博士然后去工作实在是害死人,这样看起来是沉得下去的表现,其实越 到后面就读得越浮躁。 美国人这儿gap一年那儿gap一年,反倒更容易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生活本来就是个沉淀的过程,急匆匆地往学位阶梯上爬干什么!&&&&&& 这让我想起听来的一个故事。一个澳大利亚人,大学毕业后在半岛电视台做了三年记者,游历了欧洲,后跑去念了一个哲学一个经济学的硕士学位,又到非洲做了两年 义工,等他跟我一个师姐成为名叫&人权&的硕士项目同学时,已经33岁了。我不解,他读完硕士为什么不继续读博士呢?&他在生活中发现一个新的兴趣点才跑 来念一两年书,但这些兴趣的程度都没到博士那么深入,而博士研究的方向很可能是一生的志业&,师姐道。那他毕业后都35岁了,做什么呢?&他似乎还没确定&。&&&&& 这似乎是一个不靠谱的反面典型。正如一些老同学对我的印象。 他们一边说,羡慕你丰富多彩的生活,听完我近期打算又同情的啧啧叹道,那你留学回来都多大了?27岁.还读PHD吗?不知道。那你何时结婚?谁知道 呢,30岁?也说不定念书的时候就闪婚了。你也太不靠谱了吧,我都副科了&&那你留学回来能找一个多牛逼的工作?我说,出国未必是为了找到更好的工 作,目前想从事的职业不出国留学也能做的。啊?那出国意义何在?&&&&& 个人阅历、视野和自我完善。看看更大的世界,在自己身上发现更多的可能性。&&&&& 这话我终究没说出口。
&&&&&& 有没有想过,自己这辈子终究只是个平庸的小人物,所有的梦想都没能实现?这是网络流传很广的一篇帖子。&&&&& 我在南墙群里问大家。马老师说,不会的,说实话大家都是了不起的人,按照自己节奏一步步来,不会差的。&&&&&& 亦有友人问我。如果你终究只是个平庸的人,那些牛逼的梦想都没实现,世界也没改变丝毫,会快乐吗?&&&&& 我问,温饱不愁吗?他说,那肯定,没这么惨啦。只是说,蛮普通的,可能只是一枚平平的记者编辑,在单位无甚出彩之处,月薪最高也就一万上下,交房供,养儿育女,开辆普通车。不痛苦,但也没什么光彩,的生活。&&&&& 家里空间是否足够让我挂幕布开投影仪踢实况?可以。&&&&& 还喜欢足球,喜欢阅读,喜欢年轻时喜欢的一切东西?是的。&&&&& 时而三五好友,烤串啤酒,把酒言欢;时而周六周日,球场相见?是的。&&&&& 快乐。&&&&& 他看着我的眼睛。快乐。我点点头。&&&&& 不久前去东北旅行,路途感触最深的莫过于导游、乘务员、售货员的差别。你会轻易的发现,性格将人与人彻底区别开来。我们遇到过热情健谈、跟大家打成一片的导游,也遇到过黑着脸像客人欠她钱一样,没问两句就不耐烦的导游;遇到过如一切常见的公务人员般恶狠狠的乘务员,也遇到过穿着制服坐车厢里跟乘客扯淡逗乐的乘务员。&&&&& 如果你是一名普通的导游、乘务员,你会如何对待你的客人?考虑到这是日后再也不会打交道的&一锤子买卖&,何况也很少有人真正有闲心去投诉你恶劣的服务态度。&&&&& 考虑到,你完美的服务态度很可能无法给你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好处,除了客人的一声感谢,一张笑脸。所在单位无法注意到你的&优良表现&,你表现好不会被升迁,表现差也很难被辞退&&在中国,那个对客人态度恶劣屡遭投诉的可能反而讨领导喜欢,比你升迁更快。你懂的。&&&&& 总而言之,你的服务态度无法对你的现实生活带来任何可见的好处,你此生都会是一名普通的导游、乘务员、售货员。你会如何做?&&&&& 是的,或许你终生都只是一个平庸的人,但态度依然会带来生活质量的云泥之别。你热爱生活和工作,真诚的感知、理解、善待他人,或许未曾给你的生活带来任何有 形的回报和改观,却软化了你与内心、世界的边界。你不断接收到来自他者的正面回馈(感谢、笑脸、善意),再不断释放出正面能量,形成良性循环。&&&&& 我很长一段时间都会记得那个导游、那名乘务员、那名售货员的热情、爽朗和笑脸。想起来都是暖意。&&&&& 他们或许此生都是导游、乘务员、售货员,也很难有何升迁,但从他们的工作态度里,我读出了真正的快乐。&&&&& 做一件喜欢的事难道不是做这件事最好的回报吗?正如写作是写作的回报,画画是画画的酬劳。
&&&&&& 我曾经很喜欢一个朋友的签名档,&成为更好的人&。&&
孤独,是因为你太好了
&BY : 陆琪&我认识一个女孩子,她真的很好。从小爱读书又听话,没让家里操心过。后来上大学,学生时期谈过小恋爱。毕业后靠自己本事,找到工作能独立养活自己。&这个女孩子平时很乖,不爱去酒吧,从不去夜店,最多就是和几个朋友唱唱K吃吃饭。在刚毕业时也有很多人来追求,她会全身心投入去恋爱,但每每总被伤害。到后来,追求者越来越少,她也就常年宅在家里,看看小说上上网,日子也就一天天过去了。&听起来是不是很耳熟呢?是不是感觉有自己的影子呢?&没错,很多女孩子就是这样,明明很好、善良、要求不高,但却始终孤独着。就算有时候出门,有时候接受别人的爱,也会遇上不好的人,从而被伤害。&事情往往如此,当我们去接受别人的爱时,就会被伤害。而不敢接受别人的爱时,却会孤独。&为什么呢?难道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一个好男人来找自己吗?许多女孩子都这样问自己,她们并不放弃希望,一直在等待。可时间在流逝,自己拥有的除了遍体鳞伤之外,就只剩孤独。&其实这个世界上是有好男人的,而且至少有七成男人都是可以嫁的好男人,但这七成好男人你坐在家里等不到,因为他们的轨迹和你是一样的,也同样很乖,不出去玩,同样很宅很独立,同样坐在家里等着别人来敲门。&简单来说,这个世界上70%的女生所收到的情伤,都来自于30%的男人。总是这一小部分人在外面游荡,不断寻找目标,一个个心房的去敲门,为所欲为一番后就抽身离去。&而真正的好男人几乎不主动出击,她们一直蜗居在自己的世界里,和好女生一样。&男人有很多女朋友是因为会甜言蜜语,会死缠烂打,会说谎。而女人有很多男人追是因为漂亮,会发嗲,会装乖。所以,诚实的男人没有女朋友,正直的女人也缺男朋友,如何让好男人遇上好女人,这是个世界性难题。&你没有朋友的真正原因,不是因为这是上没人独具慧眼,而是因为你太好了。而好人的共同特点就是被动,永远在等待。&好男人和好女人为什么始终孤单而难以相遇?就是因为他们一辈子都在等待对方先约自己。&与其等待电话遥遥无期的响起,还不如抓起来先拨个过去。人生虽然需要你变得很好,但这种好却必须要对方看到。&我们每个人都活在一座巨大而寂寥的空房子里,往往只有坏人才会路过你的家并且来敲门,好孩子都缩在一样的堡垒中。&所以,走出自己的空房子,去看看这个世界,去敲敲别人的门吧。或许下一扇为你打开的门,就是爱情。
3058人关注
3058人关注
站长在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果我沉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