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真的爱上你不会表达我的爱

来自子话题:
林俊杰从来没有和周杰伦一样红。如果你曾经觉得他俩几乎一样红,那是你的错觉。至于周杰伦为什么是华语乐坛一个时代的No.1,我就不发表意见了,还是让杰迷们去解释吧。&b&我只来谈谈林俊杰为什么没有得到与实力相符的地位。&/b&&br&&b&&br&第一,他吃亏在出道晚(2003年)上,&/b&赶上华语音乐最后的黄金时光,而到2010年实体唱片就已断气。另外,中国大陆自2005年起大兴选秀风潮,一批又一批的选秀歌手涌入市场,他们对传统的唱片歌手有不小的冲击,而那时林俊杰也只是当红偶像,乐坛地位还未完全建立起来。&br&&br&&b&第二,他吃亏在海蝶公司的运作上。&/b&海蝶是新加坡的唱片公司,1986年成立,但直到2000年才正式进军台湾,2003年才正式进军中国大陆。因此海蝶刚开始推广阿杜、林俊杰的时候,它之于中国还是个很新的公司,这也意味着它缺乏资源,缺乏经验。林俊杰的前两张专辑,在内地的推广主要靠广东星文唱片公司(海蝶的合作方),在台湾和新马地区的推广主要靠海蝶自己。到2006年的时候,林俊杰在中国大陆和新马地区已经很红了,而在台湾却半红不紫,在香港更是没有名气。不仅如此,由于海蝶当红的艺人太少,全公司都靠林俊杰养活,因此公司给他安排了太多的工作,却忽视他的健康问题,导致他在2009年失声100天,差点就不能继续唱歌了。另外,海蝶推新人的方式永远是和林俊杰捆绑到一起,像是金莎、by2、胡灵、张婧、廖语晴等师妹以及林宇中、功夫派等师弟,但这些新人中没有一个能红,反倒拉低了林俊杰的档次。&br&&br&&b&第三,&/b&&b&他吃亏在海蝶公司的音乐制作上。&/b&前面说了,海蝶的资源非常有限,因此林俊杰的前几张专辑都是找个别的作词人完成。我在这里必须吐槽一下林秋离和林怡凤,这两个作词人帮JJ填的歌词没几首是佳作,甚至有些词毁了曲。不少听众都觉得JJ的歌旋律优美,但歌词或缺乏文化底蕴,或出现莫名其妙的语句(例如“用阴谋阳谋明说暗夺的摸”),导致歌曲整体的韵味不够。另外,海蝶让林俊杰和金莎共同代言可爱多冰淇淋,并要求他每年写一首对唱歌曲,于是有《发现爱》《期待爱》《表达爱》三部曲问世。由于这三首歌是广告歌,因此从旋律到歌词都比较口水,可以理解。但海蝶竟然把这三首歌分别收录到《西界》《JJ陆》《100天》这三张专辑中,严重破坏了专辑的完整性,也拉低了专辑的档次。正因为海蝶让林俊杰的音乐过于商业化,因此业界口碑也就上不去,直到他加入华纳之后才有所好转。&br&&br&&b&第四,他吃亏在新加坡国籍上。&/b&肯定有人会说,孙燕姿也是新加坡国籍啊,但由于她在整个大中华区都非常红,而且出道也比较早,因此她和林俊杰的情况不一样。林俊杰自2011年跳槽华纳唱片以来,一方面在音乐制作、包装定位上越来越上档次;另一方面,华纳在港台地区的优势明显,宣传推广比较到位,因而他在港台地区越来越红了。今年的第25届金曲奖,他终于拿下了最佳国语男歌手奖,使得歌坛地位更上一层楼。但因为他是新加坡人(外地人),而台湾媒体总是更愿意捧台湾艺人,内地媒体总是更愿意捧内地艺人,因此尽管他在这些地区的受欢迎程度不亚于本地艺人,但在媒体造势上要逊色一些。这可能也是地位不够高的原因之一,媒体吹捧得不够多嘛。&br&&br&&b&第五,他吃亏在长相上。&/b&林俊杰长得不够帅气,但他的笑容很阳光,酒窝很讨喜。相对于演员而言,歌手的长相不是太重要,但一张英俊的脸总是会更占优势,还能帮歌手争取到更多拍广告和演戏的机会。广告代言是歌手商业价值的一种体现,还能为歌手增加曝光率。演戏就更不用说了,它能帮歌手加分,更何况现如今音乐市场是这么不景气,而影视剧市场依然很有赚头。
林俊杰从来没有和周杰伦一样红。如果你曾经觉得他俩几乎一样红,那是你的错觉。至于周杰伦为什么是华语乐坛一个时代的No.1,我就不发表意见了,还是让杰迷们去解释吧。我只来谈谈林俊杰为什么没有得到与实力相符的地位。第一,他吃亏在出道晚(2003年)上,…
来自子话题:
这才是《刘备》:&br&&br&不是英雄 不读三国 &br&若是英雄 怎么能不懂草榴 &br&独自跑在长坂坡 曹操在背后 &br&刘备不啰嗦 一心想要逃走 &br&用马走腿走 抛妻弃子的走 &br&&br&东汉末年分三国 败仗连连不休 &br&大耳长臂 被乱世左右 &br&谁来煮酒 掉双筷子是传说 &br&分不清做与作 &br&纷纷扰扰 千百年以后 &br&一切又来过 &br&——《刘备》&br&&br&&br&————————————————&br&经评论区提醒,附赠彩蛋《孙十万》:&br&&br&不是英雄 不读三国 &br&若是英雄 怎么能不懂执著 &br&独自跑在最前头 合肥在背后 &br&渣权不啰嗦 一心不想挨揍&br&带一万十万 百万还是被揍 &br&&br&东汉末年分三国 合肥烽火不休 &br&碧眼紫髯 被合肥左右&br&都说草榴 生子当如孙仲谋 &br&六攻合肥谁说 &br&纷纷扰扰 千百年以后 &br&十万再来过 &br&——《孙十万》
这才是《刘备》:不是英雄 不读三国 若是英雄 怎么能不懂草榴 独自跑在长坂坡 曹操在背后 刘备不啰嗦 一心想要逃走 用马走腿走 抛妻弃子的走 东汉末年分三国 败仗连连不休 大耳长臂 被乱世左右 谁来煮酒 掉双筷子是传说 分不清做与作 纷纷扰扰 千百年以后 …
来自子话题:
感谢邀请。这个问题能让我这曾经的老歌迷泪流满面...&br&&br&从《天黑黑》开始关注孙燕姿,第二张专辑《我要的幸福》让我成为脑残粉,第三张专辑《风筝》让我清醒为理智粉,到《未完成》是最后一张听了很多遍的专辑。此后只是“偶尔听听”,并且明白孙燕姿已经“失去关注”价值——这段经历,大概有7年吧。啊~~我想起那天夕阳下的奔跑,那是我已逝去的青春~~~(众:够了!&br&&br&孙燕姿的走红有很多因素。首先是大环境:90年代末新世纪初正是华语乐坛最后的黄金期,那时候,老一辈天王天后还在出唱片:王菲、林忆莲、“四大天王”...新人们还能冒出来摸摸“天王”“天后”的边:陈奕迅、张惠妹、谢霆锋、陶喆、周截棍啊不对周杰伦、王力宏、“台湾四小天后”....实体唱片业还没有被网络彻底摧毁,选秀节目也没有像现在红遍大江南北。新人出道还是传统的宣传方式:MTV、电台、打榜、通告...那时候,专辑销量过百万不是神话...而现在,我也只能像衰老的Solid Snake,抽一口雪茄道一声:The world is changed...&br&&br&作为非创作歌手,从本质上看孙燕姿和陈奕迅一样,是唱片工业的优良产品(“产品”非贬义)。我们所看到的“孙燕姿”,并非真正的她,而是包装出来的她。当然,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定位,她的定位就是“女孩以上、女人未满”,“虽然长大却永远成熟不了”的freshman。再配合她的骨感身材(咳咳...相反,转型性感舞娘的蔡依林就得去隆胸(咳咳咳....孙燕姿的清爽短发、她的有别于悲苦大情歌的“清新抒情”风格歌曲,其实都是唱片公司的包装效果。孙燕姿与梁静茹的定位差别很微妙,勉强形容,就是孙燕姿更“超脱”,梁静茹更“亲民”。有趣的是,多年以后我才认识到这一点,却已经心平气和,而不是“知道真相眼泪掉下来”,大概一来我已成年,二来粉转路人。&br&&br&歌手的“歌路”很重要,换言之,制作团队尤其重要。李偲菘、李伟菘、包小柏、包小松功不可没,他们在早期为孙燕姿贡献了大量经典歌曲。回想一下“你最喜爱的孙燕姿歌曲”,大部分集中于前五张专辑,同时大部分是慢板抒情歌曲:零缺点、天黑黑、风筝、开始懂了、同类、绿光、逆光....我曾说过,华语流行乐坛的主流是成人抒情,孙燕姿的慢板歌曲算是成人抒情的变种,只是没有传统成人抒情歌曲的“苦大仇深”——梁静茹相比之下就更“苦大仇深”——姑且称为(生造词汇)“清新抒情”吧。前三张专辑风格很统一:用清新抒情歌曲作主打,辅以其他非主打歌作风格小试探。《完美的一天》销量不佳,一是唱片业大环境的衰落,二是隐退复出的人气折损,三就是更换制作人后专辑变成“我擦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形容”的风格。用专辑同名曲作主打歌是几个意思?!这种小清新完全有违她平常风格嘛。后来《逆光》老老实实的用清新抒情作主打,口碑才有回升。&br&&br&这么看来,连孙燕姿唱的都不是自己。制作团队对歌手的重要性,可以举个例子:张惠妹刚出道时有张雨生保驾护航,《姐妹》、《bad boy》、《一想到你呀》等歌曲区别于成人抒情,风格焕然一新。张雨生离世后更换制作团队,她就去唱《我可以抱你吗》、《别在伤口上撒盐》这类标准成人抒情去了...歌手收回制作权看似是好事,但是如果歌手品位不佳,将专辑做成单曲大合集,那更是灾难(默默看向滨崎步)。当我听说身为非创作歌手的孙燕姿宣布要自己当制作人时,真有“肝寒胆颤”的赶脚....希望这只是宣传噱头吧...&br&&br&唱功...我不想说这个了——五迷们!我理解当梁指导说“阿信唱功不好”时你们的愤怒之情了!——孙燕姿作为“人靠歌红”的典范,唱功够用就行。虽然技巧一般,但是感情表达能力很好。对,够用就行(挖鼻...哦对了,极具辨识度的音色使她唱什么都不low——但是孙燕姿唱歌时嘴里就是含着两个鹌鹑蛋!&br&&br&总之,老乐迷也要承认,孙燕姿胡萝卜了。不管女权主义者是否愤怒,唱片业衰落对女歌手的冲击要大于男歌手,四小天后皆不能幸免。孙燕姿至少曾有十首歌带给我安慰——汪峰老师乱入扶眼镜——足矣。&br&&br&最后,感谢题主给我这个缅怀青春的机会,我找个墙角蹲着哭会儿T_T...
感谢邀请。这个问题能让我这曾经的老歌迷泪流满面...从《天黑黑》开始关注孙燕姿,第二张专辑《我要的幸福》让我成为脑残粉,第三张专辑《风筝》让我清醒为理智粉,到《未完成》是最后一张听了很多遍的专辑。此后只是“偶尔听听”,并且明白孙燕姿已经“失…
来自子话题:
&b&谈到阿杜,可以直接过滤00后...&/b&&br&&b&&br&&br&直接给出答案&/b&:&u&资源聚拢,巅峰难回,审美疲劳,无人接盘&/u&。&br&&br&我是02年开始听阿杜的,还买过两张正版专辑《天黑》+《坚持到底》。&br&&br&相信大多数人都是通过那首烂大街的《天黑》知道阿杜的,不仅是这首歌,这张专辑我一直认为被低估了。这张专辑不论从词曲编的质量还是阿杜的演唱,绝对可以进当年的最佳专辑TOP10。&br&&br&《天黑》这张专辑有许环良、吴剑泓、吴庆隆、李志清等人轮番操刀,尤其是可以在许环良的监制下,专辑的整体质量非常非常高,他制作的几个歌手都是本土甚至华语的翘楚。&br&&br&借这张专辑,阿杜红遍华语地区,大街小巷传唱着他的歌曲,像“我闭上眼睛就是天黑”、“他一定很爱你”、“冷冷的风冷冷地吹不停歇”、“四个字坚持到底”、“深情吻住了你的嘴”... 首首经典,首首精品。&br&&br&阿杜的存在,直接承接了当时任贤齐的位置,曾经小学生常听的《天涯》《伤心太平洋》被过渡到《天黑》《离别》《Andy》,这是当年这批群体的整体迁移过程。&br&&br&此后的阿杜依旧在出专辑,但是专辑质量呈逐年下滑的趋势,准确说不是严重下滑,而是后面的专辑无法回到第一张的高度,甚至连个边儿都摸不到。这直接导致阿杜人气下滑,因为他不是像范冰冰那样靠话题炒作的明星,他是一个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草根实力派歌手,一大把年纪了,人也蛮憨厚低调的,你让这样的人去吵绯闻纯属搞笑,这个年纪跟谁炒?谁愿意跟他炒?&br&&br&所以就诞生了一批跟我一样的人,听阿杜永远听前几张,后面的听两遍就不想听了。你可以说我没审美,其实我是没耐心。连我都没耐心,你说广大群众有几个会有耐心?除了死忠粉。&br&&br&然而阿杜他不像林俊杰陈奕迅,林俊杰人家单身小白脸能写能编能唱,陈奕迅人家专科出身有着比阿杜更得天独厚的资源去积累资本,反观阿杜,他有什么呢?&br&&br&现实是:&b&阿杜离了海蝶还是那个沙哑的音色与草根的执着的他,但却不能以此支撑他后面的事业&/b&。&br&&br&别说离了海蝶,就算他在海蝶,也没太大价值。签别家也不可能重回第一张,哪怕签给周杰伦的杰威尔也不可能,他就是典型的烟火型歌手,他在刚出道的第一年就被推到了巅峰,巅峰已经体会过,后面需要面对的,就是你出道时没有体会过的酸楚,没有体会过的寂寞与失落。&br&&br&&b&&u&值得欣慰的是,在那两年,阿杜与海蝶为我们那一代人带来了值得载入华语流行音乐史的一幕,没听过阿杜的人永远不知道当我第一次听到《Andy》整个人都被震撼了,居然还有这么好听的歌,居然还有这么贴合歌曲的嗓音,这也是为什么我能一怒之下愿意买他两张专辑的原因了。&/u&&/b&&br&&br&&b&总结&/b&:&br&阿杜的没落十分正常,他和陈奕迅年龄只差一岁,但后期的星途轨迹截然不同。阿杜没落在于海蝶团队把当时最好的资源与作品砸到了他第一张专辑,以帮助他出道。怎知,这直接导致了出道即巅峰。&br&&br&华语流行圈有很多人第一张同名就消无声息,当年我看《当代歌坛》的报道,有的歌手年初发片,年底的冬天就在餐厅打工,你说这命运转折的该多现实?所以阿杜已经算混的不错了,至少时隔十年后,他还能靠自己的名气赚点钱,而有的歌手刚出道怎么可能享受殿堂级的资源帮助,完全没可能。&br&&br&就让幸运的阿杜“没落”下去吧,这就是人生,就如海蝶大神们为阿杜写的那首《Andy》:&br&&blockquote&&a href=&///?target=http%3A///%23/m/song%3Fid%3D60271&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m/song?id=60271&/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img src=&/9fae548ec98b9b552784_b.jpg& data-rawwidth=&832& data-rawheight=&4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32& data-original=&/9fae548ec98b9b552784_r.jpg&&&br&可是Andy&br&活着是不需道理&br&谁都可能暂时的失去勇气&br&&br&外面不安的世界 &br&骚动的心情&br&不能熄灭曾经你拥有炽热的心&br&&br&我是真的不会表达我的爱&br&却很在乎每个人对我的期待&br&平凡的角色 站在小小的舞台&br&我有那么勇敢的说出来&br&&br&想到我们的过去都让人感慨&br&希望所有好朋友都能站起来&/blockquote&
谈到阿杜,可以直接过滤00后...直接给出答案:资源聚拢,巅峰难回,审美疲劳,无人接盘。我是02年开始听阿杜的,还买过两张正版专辑《天黑》+《坚持到底》。相信大多数人都是通过那首烂大街的《天黑》知道阿杜的,不仅是这首歌,这张专辑我一直认为被低估了…
来自子话题:
为什么鲜少有人改变林俊杰的歌,即便是被说口水歌的那几个?小伙子,只能说,Too Young Too Simple!&br&1)林俊杰的歌虽然听上去比较口水,朗朗上口,但是因为林俊杰的唱法是一种咽音唱法,比较容易飙高音,真假音转换和混音唱法非常多,唱起来其实难度非常大,挑几首比较林俊杰热门的歌,你就知道他的歌有多难唱了。&br&2)《曹操》是林俊杰最热门的歌曲之一,开口第一句“不是英雄”就到了G4,不少男声唱这首歌一开口就会很艰难。2分35分左右的B4长音更是难唱,普通人唱到这里就转假声了。类似的歌还有《不死之身》,最后一句“我才能找回我”也是B4长音。&br&3)《翅膀》在升调前便有一定难度,副歌里“乌云也不再多”的“也”字唱到了bA4,而且很多人无法唱得像林俊杰那样轻盈。最后一段升调后,这一句频繁在男声换声点A4附近咬字,最高音唱到了bB4,没有受过训练的男声很难顺畅地唱下来。《木乃伊》《不流泪的机场》等歌曲的难点也类似。&br&4)《一千年以后》是林俊杰在春晚的表演曲目,应该是林俊杰流传度最广的歌曲之一,和《翅膀》一样在升调以后副歌十分难唱,而且比《翅膀》更难唱。2分40秒左右的最高音到了B4,而且林俊杰在这里同时保持了宽度松弛度,一般人不是唱不上去,就是太过挤卡、刺耳。类似的歌还有《I Am》。&br&5)《被风吹过的夏天》这首林俊杰和金莎合作的对唱经典,难点并不在于高音。第一段主歌男声转女声,由C大调转到bB大调,第二段主歌bB大调转到C大调,最后一段副歌又转回到了bB大调,没有学过调性和声的人很容易跑调。而且男女互为和声的副歌,很多人直接唱成同一个旋律,变成了大齐唱,失去了和声的美感。&br&6)《她说》这首歌音域跨度并不算广,但整体音域偏高,副歌部分唱到了G4、A4,还要时刻保持弱唱,很多声乐技术偏旧的实力派也无法轻松拿下。而且大部分男声真假声音色相差比较大,唱这首歌音色会断层。林俊杰版《记得》的难度和《她说》的难度想当。值得一提的是,林俊杰刚出道的时候发行过一首《不懂》,这首歌是《记得》的原版词曲,而《不懂》却比《记得》要低三四个调,可见林俊杰这些年在唱功方面下了很多工夫。&br&7)林俊杰跟随Michael Jackson的声乐老师Seth Rigss学习过几年后,唱功有了飞跃性的进步,《学不会》便是作为见证的分水岭之作,可以说这首歌是林俊杰难度最高的歌。第一段副歌弱混声唱到bB4,第二段副歌弱混声逐渐过渡到强混声,对声乐技术的全面性要求极高。最后一段副歌,用强混声唱出质量很高的C5(男声的High C),最高音达到了bE5,很多实力派歌手都只能望而却步。&br&8)林俊杰从出道到现在发行11张专辑,由于外形比较奶油小生,而且加上演唱的很多歌曲都比较年轻化,所以他的唱功实际上是被很多人长期低估的。林俊杰不仅唱功惊人,创作能力也十分强悍,像是《江南》《期待爱》《被风吹过的夏天》《小酒窝》等等,都是他的作曲。12月19日,林俊杰时线Timeline世界巡回演唱会最后一站会在腾讯视频Live Music在线直播,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腾讯视频观看直播,感受一下林俊杰的实力唱功。
为什么鲜少有人改变林俊杰的歌,即便是被说口水歌的那几个?小伙子,只能说,Too Young Too Simple!1)林俊杰的歌虽然听上去比较口水,朗朗上口,但是因为林俊杰的唱法是一种咽音唱法,比较容易飙高音,真假音转换和混音唱法非常多,唱起来其实难度非常大…
来自子话题:
孙燕姿其实有蹿红的一切基础条件,出众的外形和气质,有辨识度的声音,很高的音乐领悟力。印象中她刚出道时的发型还有一些小段子,约莫原本剪错长度,只好把后端的头发提成刘海,却没想到收获奇效,塑造出了乐坛别具一格的新形象。某种程度上,她的运气也是一等一。不得不说时运这事儿,2000年,刚好是华语乐坛青黄相交的那一年。此前的1999年,台湾还有江蕙和张惠妹的唱片卖破80万张,而转瞬而至的千禧年,卖最好的陶喆也不过45万张。(参考&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5%%25E7%E9%E9%.E8.87.BA.E7.81.A3.E6.AD.B7.E5.8F.B2.E5.94.B1.E7.89.87.E9.8A.B7.E9.87.8F.E6.8E.92.E8.A1.8C.E6.A6.9C&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唱片销量&i class=&icon-external&&&/i&&/a&)而九十年代叱咤风云的天王天后们声势渐弱,华语歌坛亟需新鲜血液。这时候的台湾乐坛,最出挑的年轻一代,男是周杰伦,女正是孙燕姿。&br&&br&如果你翻看孙燕姿从出道的2000年到暂时宣布退隐的2004年,一共发行了8张唱片,销量全部超过25万张,且都位列千禧年后台湾华语唱片销量榜的前30。2004年孙隐退的同时,蔡依林接连推出《看我72变》和《城堡》,华语女歌手的风向从所谓的成人抒情变成了舞曲,走向新的篇章。而随着接下去的互联网时代的彻底来临,不出两年,整个乐坛再不复当年盛况。不得不说,孙燕姿统治华语乐坛女歌手榜单的那四年,正是华语乐坛最后的白银年代。&br&&br&她一直不是属于「唱功」极好的那类人,比之张惠妹邓丽君那样差距太远;但是她对歌曲的阐释却一向非常到位。作为非创作型歌手而言,做到这一步是非常不容易的。有一些教歌的老师很喜欢说「口气」,包括了声音强弱、遣词断句、气息等诸多因素的。在唱功相类的情况下,好的「口气」会让歌手更能打动人。这也是我不喜欢今年「中国好声音」的原因,大部分选手唱功也就普普,唱所有歌都是一个调调,只有开始飚高音的时候才个个来劲儿。我是来听歌的,不是来看马戏团表演尖叫的!&br&&br&最好的唱片,在我看来无论如何都是《Stefanie》;作为「退隐」后的第二张唱片,她更深入的参与到专辑的制作中去,却又还没有到后期有些恣意妄为。这张专辑的概念完整,虽然没有太多首KTV热门,却让她第一次获得金曲奖最佳女歌手,也是第一次入围中华音乐人交流协会的年度十佳专辑。她此前的数张专辑,虽然张张大卖,街知巷闻,但更像唱片工业流水线上的精致作品;而此后的《完美的一天》,虽然不缺精彩单曲,整张听来,却像极菜市场、咖啡厅和摇滚吧交错的大杂烩,从电子到爵士无所不包,却一无所精。再往后的《逆光》,又重回老套路,虽然动听,却无甚亮点。暌违四年的新专辑《是时候》,更像是成年的序章;年过三旬,风光早已不在,自此之后,孙燕姿不再是那个清新脱俗的潇洒少年(女)。对于守候已久的老歌迷而言,也不失为恰当的交待。&br&&br&孙燕姿,可能是华语乐坛迄今为止最后一个有机会成为天后的女歌手。甚至连王菲在采访中都说过,「非要说接班人的话,我觉得孙燕姿,但我们的路线不同,不能这么说吧」。我一定要强调「歌手」这个词。她在整个职业生涯,一直专注于歌手这个行当,既鲜有去电影客串,也不试图涉足综艺圈。在孙燕姿之后出道的女艺人们,并非没有大红大紫的;但她们更像是一个「超级偶像」,而不是「歌手」。(这其中也包括了蔡依林,李宇春之类的)。而所谓「歌手」又是如何,得是像凤飞飞、刘文正那样,在娱乐圈活跃时依然深入简出;而一旦退隐,便是任谁也获得不了他们太多消息。&br&&br&写这篇回答的状态,和写&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评价罗大佑?&/a&有些像。我第一场在内场观看的演唱会,就是2009年孙燕姿上海八万人。当时我离她近到不超过10米,身旁的好友和我都能不用歌词唱出她的每一首歌。哪怕现在,我仍依稀记得自己跟着CD唱盘学唱《很好》,高中时失恋后低吟《我不难过》,大学时代和同室好友酒后默契的合唱《开始懂了》,毕业离别时不断回响的《我怀念的》,甚至在最近一次低潮时,她的新唱片适时带来了《当冬夜渐暖》。&br&&br&在85后成长和长成的信息时代,我们太容易从各种信息渠道熟悉各种体育和娱乐明星。我们未成年时代爱上科比或者「答案」,搜集齐丹和大罗的球星卡,购买燕姿和周董的CD唱碟,和小伙伴们一起通宵看球、唱K、聊天、打屁。而如今在为事业和未来拼搏,与少时的小伙伴们相隔山川湖海,终将迎来家庭和儿女的时候;我们开始一一送别那些点亮我们青葱岁月的标志们。孙燕姿还会有新作品,我也可能会继续购买她的唱片;答案虚度4年光阴后终于退休,下次看到他可能是宣布破产。&br&&br&不管怎么说,属于他们的时代都已经过去了,属于我们的时代,或许正要来临。&br&&br&以上。谢&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苏簌& data-hash=&f8c42dcf4e6ae435ee9a5cdc& href=&///people/f8c42dcf4e6ae435ee9a5cdc& data-tip=&p$b$f8c42dcf4e6ae435ee9a5cdc&&@苏簌&/a&姐邀。我不会每篇回答都毁你偶像的!
孙燕姿其实有蹿红的一切基础条件,出众的外形和气质,有辨识度的声音,很高的音乐领悟力。印象中她刚出道时的发型还有一些小段子,约莫原本剪错长度,只好把后端的头发提成刘海,却没想到收获奇效,塑造出了乐坛别具一格的新形象。某种程度上,她的运气也是…
来自子话题:
听歌这种东西。。不要扯那么多,老子听黄河大合唱也能开心那就好了。。。哪里那么多屁事。
听歌这种东西。。不要扯那么多,老子听黄河大合唱也能开心那就好了。。。哪里那么多屁事。
来自子话题:
听完一首歌,听到有掌声,“这TM原来是live啊?”
听完一首歌,听到有掌声,“这TM原来是live啊?”
来自子话题:
谢邀&br&&br&&b&先声明&/b&:陈奕迅是歌手,他拥有的是一个词曲编制包办的团队,所以只拿同等级别的JJ和JAY讨论。&br&&br&一般歌迷都会认为林俊杰歌写的也不错,是作词的拖了JJ后腿。&br&&br&这么说表面上看好像也确实如此,但如果再深一些你会发现,其实不然。&br&&br&与其说林俊杰的问题是作词拖后腿,不如说林俊杰这段历程一直被类似周杰伦这样的音乐人压着走。&br&&br&林俊杰最擅长什么?&br&&br&他最擅长的是流行抒情,他的情歌创作能力并不逊于周杰伦,相对于周杰伦而言,林俊杰经常可以把一些情歌写的特别细腻特别少女心,但周杰伦的一些歌曲卖萌多过于少女心,会显得赤裸,而林俊杰是由内而外散发着一种男生细腻流淌的情绪。&br&&br&像林俊杰的大多数慢抒情都非常的悦耳好听,他是一个非常优异的情歌创作才子,而且非常擅长写小情歌,写的很细腻,也同样很高质高产。&b&缺点就是写多了这类情歌,会让人审美疲劳&/b&。&br&&br&但在“快歌”方面,毋庸置疑华语第一是周杰伦,像《曹操》这类的歌曲,依旧是在“玩旋律”,而周杰伦的《以父之名》、《霍元甲》、《夜的第七章》早已不单纯的依靠旋律取胜,而是在命题词曲编唱等综合方面远超一线快歌。不仅不丢失旋律感,还将更多新鲜元素融入说唱,形成自己的风格。林俊杰在这方面是丢分的,甚至是不及格的。这也不能怪他,谁让周杰伦太牛逼。&br&&br&其次,像周杰伦这类歌手是经历过逆境的。但林俊杰给人的印象好像是从《就是我》诞生伊始就顺理成章,好像没有屌丝样的缩在录音室写歌做助理,好像也没有长得特别难看被嫌弃,好像也没有因为写歌写的很奇怪被拒绝。&br&&br&这意味着是什么?&br&&br&意味着林俊杰是没有励志光环的,意味着他的故事性更稀缺,缺少精神情怀上的加持。&br&&br&你看周杰伦的歌迷,每当看到周杰伦苦逼地在金曲奖拿个奖杯一副激动差点摔倒的样子,他们心里会知道周杰伦特别不容易,他是从逆境走过来的。而林俊杰,他没有这些。&br&&br&&b&总结&/b&:&br&词曲唱的磨合是普通人很难想像的工作,一首歌的成功意味着这三样元素的磨合与雕琢。方文山与周杰伦那可是从第一张专辑就一路磨过来的搭档,两个伟文也是在歌坛积累下来的功底,你真以为林俊杰换个更优秀的作词人就能超英赶美?不是那回事,也没你想的那么简单。&br&&br&我认为从林俊杰出道至今,他的填词人都很优秀,作品也都配得上他的曲,没有那种某一方严重拖某一方后腿的现象。单纯靠歌词来升华歌曲几乎是很难的,因为歌曲首先是曲给出的格局就能让你感受到这是山还是水,这是小镇还是北上广,其次才是歌词对于曲作的进一步渗透与解读。&br&&br&在写歌方面,林俊杰确实涉猎广度不如周杰伦,过于依赖抒情小品,在格局与层次上上升较慢,这也是为什么林俊杰始终被周杰伦压着走的原因。而这一点,就已经可以体现出音乐人之间的差距。&br&&br&林俊杰现在挺好,我也很欣赏他的才华,他与周杰伦也是好朋友,林俊杰能从第一张专辑坚持到现在,并且坚持做自己的音乐,坚持原创,并且质量能一直保持下来,华语乐坛有几个人能做到?
谢邀先声明:陈奕迅是歌手,他拥有的是一个词曲编制包办的团队,所以只拿同等级别的JJ和JAY讨论。一般歌迷都会认为林俊杰歌写的也不错,是作词的拖了JJ后腿。这么说表面上看好像也确实如此,但如果再深一些你会发现,其实不然。与其说林俊杰的问题是作词拖…
来自子话题:
“相信你只是怕伤害我,不是骗我,很爱过谁会舍得~”&br&&img src=&/261f5efcc2ac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261f5efcc2ac_r.jpg&&&br&《开始懂了》是孙燕姿出道初期质量颇高的一首情歌,同时也是孙燕姿的殿堂级御用谱曲李偲菘老师,还有编曲大神Kenn C老师。&br&&br&歌如其名,上学那会听这首歌,根本一点感觉都没有,只是觉得很多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在听这首歌,而且街上的音像店经常放这首歌,那时还没发育的我,无法理解这首歌的涵义。&br&&br&所以说,多数情歌都是写给失恋的人,没失恋过,你怎么可能经历这样的场景:&br&&blockquote&我竟然没有调头&br&最残忍那一刻&br&静静看你走&br&一点都不像我&/blockquote&上面歌词所描述的场景,我在长大之后才经历过,过程和歌词描述的场景一模一样,同样是没有调头,巨虐心巨残忍,画面仿佛静止了,在纠葛中寻找自我,却发现傲娇的另个我在告诉自己别回头。&br&&br&「&b&插播一条彩蛋&/b&」:最近两年流行一个网络词汇:“让我静静”,殊不知在15年前这首歌发布的时候,也有一部分歌迷把歌词里的“静静”误以为是歌词里的一枚角色。&br&&br&&b&那么,失恋之后会怎么办呢?&/b&&br&&br&&br&&b&不完全统计:&/b&不论是知乎情感类问题,还是向我咨询的,对于刚失恋的局面,没有几个人能在短时间走出失恋阴影,更多的是不甘心、不死心、不相信眼前分手的事实。&br&&br&所以《开始懂了》又历史性的预演了几乎每个人都会在感情中遇到这一步:&br&&blockquote&原来人会变得温柔&br&是透彻的懂了&br&爱情是流动的&br&不由人的&br&何必激动着要理由&/blockquote&与其不甘心,不如告诉现在这个温柔彻悟的自己,爱情是流动的,不由人的,也是没有理由的。&br&&br&有多少人被分手的时候,激动着说:“为什么跟我分手?” 对方默不作声,你永远也不知道为什么。&br&&br&其实,就是不爱了。&br&&br&只是啊,在爱情里总会有一个最傻的人,最痴的人、最纯的人告诉自己,他/她还是爱自己的,只不过是因为其他乱七八糟的原因才分手的,然后就有了孙燕姿的这段副歌:&br&&blockquote&相信你只是怕伤害我&br&不是骗我&br&很爱过谁会舍得&br&把我的梦摇醒了&br&宣布幸福不会来了&br&用心酸微笑去原谅了&br&也翻越了&br&有昨天还是好的&br&但明天是自己的&br&开始懂了&br&快乐是选择&/blockquote&&br&这段歌词不知道陪伴了多少单纯的爱情小白菜,含着泪也要相信对方不是人渣,含着泪也要相信对方没有劈腿,含着泪也要相信对方是爱你的,含着泪也要告诉自己这事儿就算了吧,快乐是选择。&br&&br&还好,还好歌词最后的部分还算是一个正面的启示:释怀吧孩子,翻篇了,开开心心的一个人吧。&br&&br&作曲和编曲的质量在2000年是很流行的,而且孙燕姿的声音也不俗套,整体歌曲也迎合着那个尝试体验爱情的年龄。李偲菘的流行歌曲创作是数一数二的,质量非常高,甚至我个人更偏爱他多一些,这就更像是口味问题吧,包括李偲菘的《我不难过》,更是戳到我人生最痛的神经。&br&&br&关于Kenn C的编曲水平我已经在其他有关孙燕姿的答案里提过,比如关于《神奇》的编曲评价:&br&&blockquote&&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如何评价孙燕姿专辑《未完成》中的歌曲《神奇》? - 音乐&/a&&/blockquote&&br&&b&总结&/b&:&br&《开始懂了》是一首提前预知每个人感情必经之路的情歌,简单的编配,真挚的演唱,虐心的歌词,似乎会在每个人第一次失恋时,重现当日的场景、画面、对白。也似乎在告诉着每个刚刚步入感情历程的小白们,快乐是最重要的,分手是没有理由的,真正爱过的人,有谁忍心说分手?&br&&br&&br&一首后知后觉的情路必听歌曲:《开始懂了》&br&&br&晚安~
“相信你只是怕伤害我,不是骗我,很爱过谁会舍得~”《开始懂了》是孙燕姿出道初期质量颇高的一首情歌,同时也是孙燕姿的殿堂级御用谱曲李偲菘老师,还有编曲大神Kenn C老师。歌如其名,上学那会听这首歌,根本一点感觉都没有,只是觉得很多高年级的大哥哥…
来自子话题:
终于能答孙燕姿的问题了,否则被路人冠以知乎头号杰蜜我也是醉了。&br&&br&先说一句不害臊的:&br&这首《神奇》哪怕放到今天,也依然可以秒掉一些玩商业概念的电舞歌曲,而且这首歌被低估了。&br&&br&2003年初的《未完成》似乎是一张对我有别样意义的一张专辑,有异域风十足的《神奇》,也有触景伤情的《我不难过》,也有每个夜晚哼不停的洗脑旋律《永远》,直到画下《休止符》。&br&&br&当那个瘦小身板弹着钢琴用慵懒却利落的嗓音唱天黑黑时,当我们都明白唱片公司的包装造势时,我们不得不承认,孙燕姿几乎没有打过败仗。她瘦小的身后有着李氏兄弟的亲力亲为,而她也从未辜负两位老师的眼光,用天赋级的悟性对作品的独到理解,将每首歌演绎的淋漓尽致,似乎除了孙燕姿,别人再去翻唱都不对了。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女孩们在前仆后继的翻唱孙燕姿的歌,从当初的姿迷,再到如今喊着孙妈的95后。&br&&br&《神奇》歌如其名,这在当时貌似除了作为主打之外几乎再无别的作用,好像它的诞生就是为了打榜、为了造势、为了迎合新专的主题、为了迎合公司的概念包装。以至于在后来多年的调查中不无意外得到的反馈是:我最喜欢这张专辑里的《我不难过》。&br&&br&是的,孙燕姿从出道就是靠慢抒情为自己隔离阵营树立标志。当我们觉得太慢的时候,就会有《超快感》、《我要的幸福》、《绿光》、《直来直往》等歌曲开天辟地,告诉你孙燕姿不止如此。&br&&br&《神奇》的异国概念太浓,浓到一种土生土长的自然感。当我们抛开所谓唱片宣传概念的时候,这首歌究竟怎样?厉害在何处?下面一一道来:&br&&br&&b&编曲&/b&在这首歌的重要程度简直可以超越词曲,从开始到结束,基本上是编曲部分在贯穿始末,牵引着歌曲的脉络,就像是一条线索带你一同探索神秘的古都与异域文化。&br&&br&开场前奏用了整整40秒!各位可以从其他歌曲找一个前奏比它还长,风格如此鲜明,而且还比它好听的例子,在当时的流行歌曲里你几乎找不到。更别说现今的流行歌曲,能花心思编配40秒的前奏,而且质量还这么高的,衔接过渡如此和谐的,又如此应景的。&br&&br&前奏部分的编曲所营造的「神秘感」是相当厉害的,这与王力宏去丽江拉萨采风汲取民间民曲去做《心中的日月》是完全不一样的。《神奇》的浓度更高,细节表达的更完整,这40秒基本没停过。&br&&br&00:00~00:22 一直在做「悬念」,以达到引人入胜的目的。因为非本土文化,所以我们听的时候会感到异域感很重,仿佛仅仅是前奏就能让你感知到它很特别。&br&&br&00:23~00:41与上述部分就截然不同,利用印度竹笛做了一处简短却巧妙的衔接,立即将气氛带入更紧凑的段落。当鼓点一起,走完这段loop后,整个前奏便结束。&br&&br&特别提醒的是前奏部分的loop以及节奏部分,是很容易给听众一种「摇摆」的感觉,犹如对蛇吹笛。&br&&br&后面演唱的部分均融入了诸多印度的元素,穿插的笛声非常的巧妙,多样的打击乐器也不停的输出着不同维度的节拍。在进副歌的时候会有一段不同角度传出的女声:“啊~”,此时建议你用耳机听,你会非常惊艳的感受到耳机L和R穿插的效果,这在2003年足以让幼小的我震撼到没有朋友。&br&&br&其次还有副歌的部分也采用了这种效果,以达到一种由远及近由内而外的立体感。比如03:32大高潮处:&b&立体&/b&「我的爱」&b&左&/b&「从古代」&b&右&/b&「和你回来」,在当时给我的感觉就是屌爆了,美爆了。&br&&br&这种组合有什么好处呢?&br&比如当我们从耳朵里感受到声音的远近,比如A是左近,B是右近,C是渐远,会给听者一种特别立体的感觉,而不是单一简单的平面。这种立体感不是靠听旋律看歌词来意淫画面,而是纯粹的靠听觉去感受声音的位置和距离,以及通过这样的方式与歌曲本身需要传达的主题进行搭配融合。&br&&br&再举个例子:&br&比如过渡段01:10处的「时间在倒回」和01:16的「奇怪的语言」,听者都可以从其中感受到歌手演唱传递出的距离感,从而在我们大脑中形成一种多维的空间感,毫不生涩,非常立体。&br&&br&此外,孙燕姿在这首歌还变换了唱法,比如A段的唱法,以及过渡部分对节奏的控制,副歌的突然爆发而且稳定。&br&&br&&b&上面写的比较零散,我用歌词的形式来带姿迷们过一遍&/b&:&br&前奏+loop x 2&br&&blockquote&就在一瞬间我们两人眼前 &br&一道光出现到了另个世界 &br&眉中间 有个红点 头纱遮住脸&br&&br&好像每个人都有特别气味 &br&闻了才发现那是咖哩作祟 &br&恒河水 菩提树叶 古老的情节&/blockquote&歌词部分写的比较「穿越」,铺垫的很短暂,对穿越后的情节描述很详细,用「眉中间有个红点」+「头纱遮住脸」形容人物印象,之后又用「气味」+「咖喱」暗示着当地饮食文化,紧接着用地理特征「恒河水」、印度的国树「菩提树叶」依次为本首歌曲的风格进行着色。&br&&br&&blockquote&时间在倒回 我们俩 穿着布纱 听着梵乐 还想著 是幻觉&br&&br&奇怪的语言
碎碎念啊念&/blockquote&这段的过渡并不像其他歌曲那样刻意的“自然”,更确切的说这首歌的过渡段都用的很文艺很慎重。因为你要知道异域风情是需要被延展的,而不是凭空想一个旋律就能解决的事情。而这段的处理更像是电影中配乐的作用,是为了「情节」而「设计」的桥段,而不是为了弥补旋律空缺而敷衍的段落。&br&&br&&blockquote&时空换换换 &br&分割的画面 &br&轮回转转转 &br&有一样的信念&br&我的爱 从古代 和你回来&br&时空换换换 &br&你回到过去 &br&轮回转转转 &br&我经历了悲喜 好神奇&/blockquote&第一次进副歌与前两段的色彩是相同的,给了一定的厚度但又不是最厚。&br&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句末的短暂笛声,如果你不仔细听可能都会被忽略。相比我们经常听到的钢琴点个小旋律什么的,这里就显得更特别更巧妙。&br&&br&其次就是上面已经说过的:「我的爱」(近)→「从古代」(左渐远)→「和你回来」(右渐远)&br&&br&还有一点需要留意的就是歌曲副歌的旋律,它区别于以往我们听到的流行歌曲大高潮。我们以往潜意识里都会认为副歌的旋律应该是一波大高潮,比如什么高音飙八度什么的,但李偲菘在《神奇》中是没有这么处理的,他以叠进增强的方式进行推高,然后用一句旋律拉高,反复至最后又以一段极为简单的旋律收尾,又新颖又妙!&br&&br&&b&重复的就不说了,下面重点说大高潮(02:30开始)&/b&:&br&&blockquote&啊~~ 啊~~~~&br&&/blockquote&你说她悠扬吧,好像还有一点慵懒。你说她慵懒吧,她又开始认真。这就是孙燕姿~&br&&blockquote&时空换换换 &br&分割的画面 &br&轮回转转转 &br&有一样的信念&br&我的爱 从古代 和你回来&br&时空换换换 &br&你回到过去 &br&轮回转转转 &br&我经历了悲喜 好神奇&/blockquote&这是大高潮来袭前的最后一次副歌,珍重...&br&下面是我听译的,我不懂外语,不要欺负我...&br&&blockquote&二逼炸 x1&br&二逼炸 x2&br&二逼炸 x3&br&二逼炸 x4&br&宋哥卖力也不怕!&/blockquote&这段屌爆了,当时上学的时候戴耳机上自习唱这句,结果班头从后门进来了,我记忆犹新啊!&br&&blockquote&时空换换换 &br&分割的画面 &br&轮回转转转 &br&有一样的信念&br&我的爱 从古代 和你回来&br&时空换换换 &br&你回到过去 &br&轮回转转转 &br&我经历了悲喜 好神奇&/blockquote&注意倒数第二次大高潮与第一次副歌的区别:信念(ian~) 回来(ai~)好神奇(shen~qi~)&br&&blockquote&时空换换换 (呼~呼~)&br&&br&轮回转转转 (呼~呼~)(啊啊 啊啊 啊啊啊 啊~)←“你以为我这「啊」是随便打的吗”&br&&br&时空换换换 &br&&br&你回到过去 &br&&br&轮回转转转 &br&&br&又回到了这里 好神奇&/blockquote&注意最后一次大高潮中特别令我个人惊艳的是编曲在对末尾处理的方式很老到,其中在「轮回转转转」(03:50)处突然去除之前的伴奏,映衬了收尾的意义。&br&&br&而更让我个人佩服的是在「又到了这里」(03:53)处以打击乐再次首尾呼应,以穿越开始,以这里结束。尤其是「好神奇」依旧沿用了对立体空间感的理解,最后的「神奇」及乐器收尾都起到了很好的延续作用,与专辑《未完成》的主题完美契合,更像是一个开放的结局,依旧扑朔迷离。&br&&br&而这,便是歌曲《神奇》的神奇之处。&br&&br&&b&总结&/b&:&br&
《神奇》是一首穿梭之余不忘百转千回的美轮美奂,回味之余不忘情节交替段落衔接的歌曲。整首歌层次感非常强,异域文化的味道甚浓,编曲强到一个爆,总之让我个人全程是连蹦带跳的听完了这首歌。而《未完成》的成功可以说大部分归功于李偲菘+Kenn C+孙燕姿,只是这首歌的MV实在是烂到爆,黄中平的MV将这首歌的水平和意境拉低了档次,MV始终在用穿插短接来应付节拍,包括画面取景以及情节表述都非常水,完全没有表现出歌曲所应传达出的概念和音乐层次感。&br&&img src=&/1c6dc25dcb0c27b4ee533_b.jpg& data-rawwidth=&543& data-rawheight=&1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3& data-original=&/1c6dc25dcb0c27b4ee533_r.jpg&&其中Kenn C的编曲水平姿迷们已经领略了,《我不难过》也是他编的,而且《我不难过》也是李偲菘谱曲的。上次谁在知乎说新加坡没人才没文化输出的?你们是来逗我的吗?仅仅这三位就能碾压一部分国内的音乐人了,而且《神奇》是2003年的作品,可想而知这差距得多大。&br&&br&&b&尾巴&/b&:&br&
最后有一点个人感受不吐不快,最近孙燕姿的《RADIO》发布了,知乎各种邀答,其实我对于孙燕姿后期的新鲜尝试是保留意见的。有人会从自我音乐的角度去支持她,也有人会从死忠歌迷的角度去支持她,也有人因为讨厌曲风或歌曲本身而反感厌恶,而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br&&br&
今天特地写写孙燕姿,是希望自己能带着姿迷重新感受一下我们曾经听过的孙燕姿,感受一下年少的我们是否错过了曾经惊艳绝伦的细节彩蛋。包括我自己写周杰伦也写烦了,虽然必须承认知乎上杰迷还是蛮多了,姿迷好少啊,好像都忙着在贴吧给孙妈打榜呢... &br&&br&
音乐嘛,喜欢听就行,我听了这么多年孙燕姿,曾经也为她刷过榜,顶着50K的网速换着IP拨号玩命的刷,当时疯的简直了.. 现在支持她的唯一方式就是听她的演唱会,安安静静的在一个不为人知的位置听她的演唱会,跟着一块儿唱。&br&&br&作为一枚曾经因为孙燕姿《完美的一天》而染了一头红发的少年,下一站青岛克卜勒巡演,约吗?&br&&br&BTW:-欢迎提关于孙燕姿的问题来邀请我回答,乐意分享我的感受-
终于能答孙燕姿的问题了,否则被路人冠以知乎头号杰蜜我也是醉了。先说一句不害臊的:这首《神奇》哪怕放到今天,也依然可以秒掉一些玩商业概念的电舞歌曲,而且这首歌被低估了。2003年初的《未完成》似乎是一张对我有别样意义的一张专辑,有异域风十足的《…
来自子话题:
&br&我当初写这个回答就是不愿看到俊杰的《修炼爱情》被人非要和hebe扯上关系&br&因为这首歌对林俊杰的意义非常不一样&br&但是那位答主修改了以后,为了不重复,我也就没有写这首歌的故事&br&昨天看到林俊杰又一次谈起,非常感慨,所以加上来&br&视频:&a href=&///?target=http%3A///ptv/vplay/.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林俊杰首次吐露创作情感 纪念遇难好友&i class=&icon-external&&&/i&&/a&&br&《修炼爱情》MV里最后一句话&br&&img src=&/417ad07fa5e36b9b03cc4465becfd4a1_b.png& data-rawwidth=&1008& data-rawheight=&5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8& data-original=&/417ad07fa5e36b9b03cc4465becfd4a1_r.png&&昨天节目里林俊杰说的话,微博上找的,来源见水印&br&&img src=&/53c2e719c12f05eb64f799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31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53c2e719c12f05eb64f799_r.jpg&&--------------------------------------------------&br&补充一些俊杰的灵感来源:&br&&b&《记得》&/b&和女友吵架&br&&b&《江南》&/b&这首歌灵感来自香港漫画《风云》,原本歌名叫“天下”&br&&b&《简简单单》&/b&的旋律是在梦中写的&br&&b&《杀手》&/b&是林俊杰在看完电影《关键密码》后得到的灵感&br&&b&《无法克制》&/b&是洗澡时写出来的&br&&b&《学不会》&/b&写初恋&br&&b&《黑键》&/b&从dota2里获得灵感,小样取名《BKB》(黑皇杖)&br&---------------------------------------&br&本来准备睡觉的。还是补充一些可能非骨灰粉不知道的有意思的东西。&br&&b&《会有那么一天》&/b&写他爷爷和奶奶的爱情故事,以及爷爷的去世,我曾经反复播放歌曲最后一句他的念白——“我爱你”(好痴汉)&br&&b&《江南》&/b&林俊杰写这首歌不是在江南得到的灵感,而是在西安参观完兵马俑和城墙以后写的&br&&b&《编号89757》《木乃伊》《一千年以后》&/b&讲述的是一个故事,MV也是联系起来的,当年很多人写成了小说。这三首歌奠定了林俊杰喜欢在一张专辑里放“三部曲”的基础,之后还有“爱情三部曲”&b&《学不会》《不存在的情人》《love u u》&/b&和“新地球三部曲”&b&《浪漫血液》《新地球》《生生》&/b&&br&&b&《莎士比亚的天分》&/b&林俊杰母语是英语,中文不太好,这首歌是林俊杰第一首中文作词作品。写的是他放弃单恋的心情。其他中文作词只有同一张专辑合作写的&b&《听不懂,没关系》&/b&和&b&《只对你说》《大男人小女孩》《加油(也是合作)》《checkmate(中文部分)》&/b&但是林俊杰写中文词的水平真的很高啊,看他英文歌全自己写词就知道在文字方面多么有才华,不知道为什么中文作词这么少&br&&b&《盗》&/b&是当年一个叫香香的网络歌手无授权在两张专辑里翻唱林俊杰的《江南》,还污蔑林俊杰公司的控诉是在炒作,林俊杰在气愤之下而写的歌。MV里隐晦地表达了小偷就是那个唱《猪之歌》的香香。(不过MV真的做得很简陋,请不要去看)&img src=&/09369db6badcf7c9ae179b_b.png& data-rawwidth=&649& data-rawheight=&4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9& data-original=&/09369db6badcf7c9ae179b_r.png&&&br&&b&《不潮不用花钱》&/b&里“请你不要到处叩叩,潮流需要抠抠,不小心就没抠抠,用力到处扣扣,花掉所有抠抠,钱买不到绝活”一直被误解为只为了押韵,其实“抠抠”在闽南语里是钱的意思,叩是敲门,扣是省钱。整首歌的意是“买东西跟着潮流走就会付出一定的代价,但是自己的绝活是用金钱买不到的”&br&&b&《转动》&/b&林俊杰是迈克尔·杰克逊的骨灰粉,这首歌因他的去世而写。&br&&b&《背对背拥抱》&/b&用背对背拥抱这个动作描述误会和争吵。这首歌真是让林俊杰在无数地方演示了无数次如何“背对背拥抱”&img src=&/0f935c83d81f172e22cedee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0f935c83d81f172e22cedee_r.jpg&&&b&《那些你很冒险的梦》&/b&本来想写给hebe唱的,结果她没唱,林俊杰就自己拿回来唱了&br&&br&&b&《海底之心》&/b&林俊杰和Angelababy合唱的一首歌,也是林俊杰唯一一首听不到完整版的歌。&br&&b&《黑键》&/b&林俊杰和阿信约的【黑暗三部曲】的第三首,这首林俊杰催了半年,阿信一直没有灵感,一直装作没有看到俊杰的信息。某天突然灵光一闪问俊杰写歌辛苦吗,林俊杰回了一张手指疤痕的照片,于是阿信写下了《黑键》(不然他就要写《黑糖馒头》了)&br&&b&《新地球》&/b&灵感来自英国作家阿道司o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讲述一个看起来像乌托邦,其实全是虚妄的新世界。“所有人被划分等级,早在瓶内受精卵培育时期便已被注定了命运,“出瓶”后的人生全部按照所设计的程序走。没有亲情,没有爱情,一切痛苦用“唆麻”(soma,一种毒品)来麻痹,于是,每个人都是“快乐”的。可悲的快乐。”&br&&b&《浪漫血液》&/b&新地球三部曲的前传,林俊杰曾在媒体听歌会上说,《浪漫血液》是对于《新地球》中提出的问题的解决办法。&br&&b&《水仙》&/b&初听是首普通情歌,其实是写给去世的奶奶的,他奶奶的名字就是“水仙”,再听觉得异常温暖。这首歌放在最后,和第一首呼应一下。&br&&br&有人补充:&b&《迴》&/b&的弦乐被用在&b&《生生》&/b&副歌部分的编曲上,形成首尾呼应。同理,&b&《她说》&/b&的间奏采用&b&《记得》&/b&的副歌旋律,也是首尾呼应。&br&&br&想到再补充
我当初写这个回答就是不愿看到俊杰的《修炼爱情》被人非要和hebe扯上关系因为这首歌对林俊杰的意义非常不一样但是那位答主修改了以后,为了不重复,我也就没有写这首歌的故事昨天看到林俊杰又一次谈起,非常感慨,所以加上来视频:
来自子话题:
谢邀,虽然好像是邀了快一年了,今天填坑。&br&&img src=&/edd365bae7b3c0c9d5ba_b.jpg& data-rawwidth=&384&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4&&&br&《她说》我至少听了有20个版本,这还不包括很多民间清唱混缩的版本。&br&&br&男生翻《她说》基本没几个能翻过林俊杰原版的,我就不提tfboys王源翻唱的版本了,实在不懂这是得多大的勇气才敢翻唱并发布。女生版目前翻唱不错的就是张碧晨了,像黄丽玲也只翻到了七成水准,像张碧晨会刻意的追求声音表现力,将更多笔墨与情绪都堆到了声音本身。&br&&br&歌曲创作背景基本JJ歌迷都知道,老林谱曲,燕姿填词,其实这也是我个人非常推崇的一个词曲合作方式。正如林俊杰说的那样,当歌曲的创作视角是以女性角度出发的,或者是以女性角色为故事背景的,那么就应该让女生去填词会更有感觉。而孙燕姿也交上了完美的答卷,尤其是起始句:“&u&她静悄悄地来过,她慢慢带走沉默&/u&”堪称流行歌曲起始句的典范。&br&&br&上次在琴房弹《她说》的时候我还跟知乎杰伦微信群里朋友说:“《她说》的旋律跟某个歌的旋律几乎一样..”
但当时死活想不起那首歌是什么,最终我想啊想,想起来了!(一休抬手状)&br&&br&&b&《她说》与台湾歌手王宏恩的《月光》在副歌部分的旋律很相似(&/b&以下是即时听译&b&)&/b&:&br&&ul&&li&《她说》试听:&a href=&///?target=http%3A///%23/m/song%3Fid%3D108242&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m/song?id=108242&/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li&&/ul&~
321&br&&ul&&li&《月光》试听:&a href=&///?target=http%3A///%23/m/song%3Fid%3D159413&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m/song?id=159413&/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li&&/ul&~ ~&br&&br&没错,旋律撞车这件事既然会发生在周杰伦身上,那么林俊杰也不会例外。如果这是一个普通人的创作,估计会被一些人吐槽:“垃圾抄袭狗”,实际上就是撞车而已,不构成“抄袭”。&br&&br&&b&下面带各位走一遍这首经典的林氏情歌(&/b&&u&此时你应该专注的戴上耳机听《她说》&/u&&b&)&/b&:&br&相关数据:1=C
和弦:C F G Am Em Dm&br&&ul&&li&&b&经典起手式&/b&:&u&她静悄悄地来过,她慢慢带走沉默&/u&。&/li&&/ul&这首歌是典型的钢琴起手,与提琴搭配后将气氛调动的悠转绵长,逐渐引入林俊杰的男声。&br&经典的钢琴起手前奏:1177516~
1177515~ &br&&br&注意:这首歌曲前奏的是沿用了主歌的第一句,是典型的前奏呼应歌词起始句的处理手法,也再次证明了这句的重要性,以及独特的线索身份。&br&&br&&b&可能有人会问:“什么是起手式”?&/b&&br&这个很好解释,你看一些知乎经典的答题起手式就是:谢邀。这就是起手式开场,可以表述来意。&br&而孙燕姿这句「她静悄悄地来过,她慢慢带走沉默」在流行歌曲创作就是典型的起手式歌词。她从钢琴提琴铺垫的氛围中引入一段「她」+「悄悄/慢慢/沉默」+「来过/带走」,简短的一句歌词,交代了前奏的缘由,也为后面的歌词内容做出了起因的带动,引发更深入的情景代入。&br&&br&听完上面的解释,是不是明白了这句牛逼在什么地方了?&br&&br&很多流行歌曲你看它词写的好不好,我一般都是重点看起始句,如果第一句写的不能打动我,很可能我会把这首歌的歌词都否掉。尤其是情歌,第一句太重要了,好的起始句可以全程带动情绪,可以成为歌曲中的一个透明线索,贯穿歌曲的脉络,成为歌曲的核心灵魂。&br&&ul&&li&&b&主歌部分(&/b&&u&纯即兴听译仅供参考&/u&&b&)&/b&&/li&&/ul&1177516~&br&她静悄悄地来过 &br&1177515~&br&她慢慢带走沉默&br&1177122~
&br&只是最后的承诺&br&~&br&还是没有带走了寂寞&br&1121216~ &br&我们爱的没有错&br&1~&br&只是美丽的独秀太折磨&br&11122 &br&她说无所谓&br&4335~&br&只要能在夜里 翻来覆去的 时候有寄托&br&&br&前面已经重点解释了前奏与歌词起始句的作用与涵义,大家可以看到后面的部分都是由起始句进行依次延伸的,向听众交代了「她」的所作所为,有彼此的承诺,有没带走的寂寞,有分不清的对错。&br&&br&林俊杰在处理过渡段的时候有一个比较有趣的地方,乍一听会认为:“我们爱的没有错”是副歌的第一句,其实这是递进情绪的处理方式,可以更深层的推高歌曲的情绪,但会被误听为这是副歌。&br&&br&&ul&&li&&b&副歌部分(&/b&&u&纯即兴听译仅供参考&/u&&b&)&/b&&/li&&/ul&35~&br&等不到天黑,烟火不会太完美;&br&3&br&回忆烧成灰,还是等不到结尾;&br&343453~&br&她曾说的无所谓 我怕一天一天被摧毁~&br&&br&5~&br&等不到天黑,不敢凋谢的花蕾;&br& 3~&br&绿叶在跟随,放开刺痛的滋味;&br&77122 1&br&今后不再怕天明,我想只是害怕清醒。&br&&br&孙燕姿的歌词粗看很口水很堆彻,细看却是有逻辑可循的,对于很少写词的孙燕姿来说是十分难得的,可以看出孙燕姿是很用心在写这首歌的歌词,是经过推敲过的,虽然在我看来还有提升空间。&br&&br&副歌旋律没什么好说的,高音部分对于普通人来说是较难的,男生想把歌曲唱好是很难的,女生则更需要的是对音准以及速度的控制,这首歌非常容易越唱越激动,越激动就会越快,欲速则不达。&br&&br&&ul&&li&&b&编曲部分&/b&&/li&&/ul&编曲其实还是走了极简套路,林俊杰一贯的钢琴铺衬,连一些节奏都是在靠钢琴去进行,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唱这首歌的时候很容易唱不准拍子,因为它没有明显的节奏型,很容易丢拍子。&br&&br&接近2分钟时《记得》(《不懂》)乱入,如彩蛋一样为歌曲增添了伏笔与启示。&br&&br&弦乐部分用的并不多,我个人倒是觉得如果弦乐能多一些会更有感觉(一己之见)。&br&&br&&b&总结&/b&:&br&希望林俊杰的歌迷能从另个角度感受《她说》的魅力,此外这首歌的翻唱太多,开篇提到了tfboys王源的翻唱,走音太明星,当时我还真不信这种版本还有人捧,后经提醒发现我错了,还是会有:&br&&img src=&/efb14c368e8_b.jpg& data-rawwidth=&575& data-rawheight=&4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5& data-original=&/efb14c368e8_r.jpg&&&br&&br&林俊杰很经典的一首情歌,希望不要被乱七八糟的翻唱给毁了。毕竟有很多人在失眠的深夜,听到《她说》的钢琴前奏会心如刀割泪如泉涌,多少个由歌曲投射到自己感情上的伤痕,此刻历历在目。&br&&br&谢谢阅读,吵架的时候男生们不要反驳,就听《她说》。&br&&br&--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br&--原文:&a href=&/linaoshi/& class=&internal&&吵架的时候男生不要反驳,就听《她说》 - 爱生活,爱音乐,爱美剧,爱电影 - 知乎专栏&/a&
谢邀,虽然好像是邀了快一年了,今天填坑。《她说》我至少听了有20个版本,这还不包括很多民间清唱混缩的版本。男生翻《她说》基本没几个能翻过林俊杰原版的,我就不提tfboys王源翻唱的版本了,实在不懂这是得多大的勇气才敢翻唱并发布。女生版目前翻唱不错…
来自子话题:
谢邀&br&&br&&b&先说我的结论&/b&:林俊杰绝对可以被称之为“&b&唱作天王&/b&”&br&&img src=&/b0edc8cb5feca6c9b40dfe0c5e1d313a_b.jpg& data-rawwidth=&634& data-rawheight=&5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4& data-original=&/b0edc8cb5feca6c9b40dfe0c5e1d313a_r.jpg&&&br&&b&原因&/b&:&br&&b&1&/b&、林俊杰从《乐行者》至今,一路的专辑制作、歌曲作曲、编曲,除了填词参与的较少之外,基本都是林俊杰一手包办,可谓是“才华横溢”到爆表。相比于那些只能靠唱别人作品的歌手,像林俊杰、王力宏、周杰伦这样有才华的音乐人能坚持下来,并能依旧有知名度和影响力,是不易的;&br&&br&&b&2&/b&、为什么林俊杰会有题主所说“没有被称为天王”呢?最关键的是与林俊杰同期出道的知名歌手太多,由于林俊杰的曲风较为固定,而且情歌较多,所以林俊杰很容易被大众定位为“情歌歌手”,这与他的歌路是分不开关系的。&br&况且,有“王力宏”这类与他风格较为相近的“天王级”歌手,林俊杰在歌坛地位上是备受压制的,再者还有后来居上却又掉下去的“吴克群”,风格都是与JJ相似的。唯独歌路不同的“周杰伦”,也早已是很多人遥不可及的位置。&br&&br&&b&3&/b&、最后还有一个非常严肃的原因,甭管是王力宏还是林俊杰,他们不论能否成为天王还是别的称号,最关键的是“他们没有像周杰伦可以拥有改变世界的能力”(&b&影响力&统治力&/b&),林俊杰的定位和作品风格,使他始终局限在“情歌”这一领域,歌路窄,自始至终以清一色的小情小调为主,在大局上的突破,这些都是硬伤。&br&&br&&br&&b&最后&/b&:&br&听了十年林俊杰的我,他是唯一本色未变、始终如一的那个JJ林俊杰。&br&论作品,他绝不输“王力宏”;&br&论唱功,在男歌手里,稳定柔美的音色无可挑剔,是柔中带刚,柔而不娘的精品;&br&论才华,华语流行乐坛里,你再给我找个可以坚持十年做原创精品音乐的人出来!&br&&br&&b&他在流行乐坛的才华是毋庸置疑的,是当之无愧的“唱作天王”!&/b&&br&&br&&br&-&b&以上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b&-&br&-欢迎阅读:&a href=&/people/linaoshi/topic//answers& class=&internal&&我在周杰伦话题下的其他回答&/a&&br&&p&-答主长期征召优秀的民间填词者、配唱者做小伙伴,欢迎参与我的原创歌曲创作&br&-答主的5sing主页:&a href=&///?target=http%3A////default.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李嫑嫑音乐空间&i class=&icon-external&&&/i&&/a&&br&-知乎闲聊交友QQ群: &br&-李嫑嫑的微信:li_biubiu &br&&img src=&/3c444fad7ffed8a2cd1acdf_b.jpg& data-rawwidth=&430& data-rawheight=&4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0& data-original=&/3c444fad7ffed8a2cd1acdf_r.jpg&&&br&-知乎-周杰伦歌迷群 &br&&/p&&img src=&/e6fbf45775ad7fae40ff3d90_b.jpg& data-rawwidth=&302& data-rawheight=&30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2&&
谢邀先说我的结论:林俊杰绝对可以被称之为“唱作天王”原因:1、林俊杰从《乐行者》至今,一路的专辑制作、歌曲作曲、编曲,除了填词参与的较少之外,基本都是林俊杰一手包办,可谓是“才华横溢”到爆表。相比于那些只能靠唱别人作品的歌手,像林俊杰、王…
来自子话题:
作为我最爱的一首孙燕姿代表作,我听了十年,唱了十年,吉他版、钢琴版、小提琴版,都被我玩了遍,但始终会在每次最难过的时候想到这首一直陪伴我到现在的《我不难过》。&br&&br&《我不难过》出自孙燕姿的《未完成》,是作曲大神李偲菘先生的经典作品之一。最被姿迷称道的是那段“蒲公英和毛毛虫的故事”,可谓是资深姿迷之间联络的暗号。&br&&br&这是一首公认非常难唱的歌曲,不论是男女,不论专业还是业余,几乎都无法像孙燕姿那样完美的驾驭这首歌曲。甚至连孙燕姿本人在演唱会公开表露,这是好难唱的一首歌:&br&&img src=&/d1837ebc830bdde2c626b12a32fe249e_b.jpg& data-rawwidth=&715& data-rawheight=&3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5& data-original=&/d1837ebc830bdde2c626b12a32fe249e_r.jpg&&&br&那么这首歌难点在哪儿?为什么唱不好?为什么唱不出孙燕姿的感觉?我们慢慢分析:&br&&ul&&li&「&b&奇葩的主副歌&/b&」&/li&&/ul&&blockquote&又站在你家的门口 我们重复沉默&br&这样子单方面的守候 还能多久&br&终于 你开口向我述说 她有多温柔&br&虽然你还握着我的手&br&但我已不在你心中&/blockquote&--&br&&blockquote&我真的懂 你不是喜新厌旧&br&是我没有 陪在你身边 当你寂寞时侯&br&别再看着我 说着你爱过&br&别太伤痛 我不难过&br&这不算什么只是为什么眼泪会流 我也不懂&br&&br&就让我走 让我开始享受自由&br&回忆很多 你的影子也会充满我生活&br&我并不懦弱 你比谁都懂&br&虽然寂寞 这会是我 最后的宽容&/blockquote&&ol&&li&从歌词量来看,同样是走了两遍旋律,但副歌的歌词量明显大于主歌;&/li&&li&这首歌曲的剧情埋伏与情绪冲突非常的严密和激烈,整首歌曲呈不断加快不断加重的趋势;&/li&&li&《我不难过》与以往情歌不同,它是一首不断地强调副歌的情绪感受,通过强调歌者的情绪,来达到升华歌曲高度的作用,从而一层一层地剥开听众内心的洋葱皮,产生同理心和代入感。&/li&&/ol&&br&基本的歌曲评价以及分析已经到此为止,这首歌主要是问如何唱好,那么既然大致明白了歌曲的表达主旨和演唱情绪,那么下面逐字逐句的说方法(仅仅假定是女生版):&br&&blockquote&又站在你家的门口 我们重复沉默&br&这样子单方面的守候 还能多久&br&终于 你开口向我述说 她有多温柔&br&虽然你还握着我的手&br&但我已不在你心中&/blockquote&&ul&&li&唱这首歌之前,务必酝酿十分钟的情绪,没有足够压抑悲泣的情绪,你是无法唱好它的。&/li&&li&前两段比较简短,要掌握演唱时的顿句和情绪缓冲时的推进感,要一点一点的推进,每个点都要深深的唱下去,而不是蜻蜓点水。&/li&&li&在类似「又」、「我们」、「还能」、「终于」、「温」、「虽然」、「但」等关键词里,一定要把握好演唱的时间长度、咬字、换气。由于要求演唱要逐点深入,所以会用很深但又表现出很轻扬的气息。孙燕姿原版里,她巧妙的使用了逐词换气,从而达到了省力又好听且顺理成章的样子。&/li&&/ul&&blockquote&我真的懂 你不是喜新厌旧&br&是我没有 陪在你身边 当你寂寞时侯&br&别再看着我 说着你爱过&br&别太伤痛 我不难过&br&这不算什么只是为什么眼泪会流 我也不懂&br&&br&就让我走 让我开始享受自由&br&回忆很多 你的影子也会充满我生活&br&我并不懦弱 你比谁都懂&br&虽然寂寞 这会是我 最后的宽容&/blockquote&&ul&&li&副歌高音部分,阻碍了大多数人想继续唱下去的念想。真假音和降Key用真声撑上去,是普遍采用的办法,但真假音的好听与否取决于你的音色,如果音色很烂,只能唱给自己听了。而降Key用真声撑上去,也是有相当大的难度,首先是跨度大,其次副歌词量很大,很费力气。&/li&&li&这首歌我在现实中听过不少女生走音,尤其是在「是我」、「别再」、「就让我走」,音准成为了这类走音人群的一大难题。本身这里就是高音部分,而且有的人会用假声,如果你这里唱不准,那就成了逗逼一锅粥。&/li&&li&如何克服音准问题,就属于另一个问题了,建议只能是多听多练,在转音的部分慢一些,逐步的推到下一字,不要急于求成。&/li&&/ul&&blockquote&抱紧我 再抱紧我&br&这一份感动 请你让我留在胸口&br&别再说 是你的错 爱到了尽头&br&是非对错 就让他随风&br&忘了所有 过的比你快活&/blockquote&&ul&&li&「抱紧我,再抱紧我,这一份感动...」,这是整首歌曲在中后部的一段小高潮,这段编曲是相当的赞,如果你足够入戏,这一段可以榨干你所剩无几的情感。正如孙燕姿自己说的那样,这首歌会消耗你很多的感情:&/li&&/ul&&img src=&/a21d1cc4defb4c10bbc4e_b.jpg& data-rawwidth=&637& data-rawheight=&3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7& data-original=&/a21d1cc4defb4c10bbc4e_r.jpg&&&ul&&li&在唱「抱紧我」这一段的时候,同样要注意音准问题。比如&b&(733
),低高高,低高低低,高低高低低,低高低低,高低低低&/b&。如果你没乐理基础,那么可以按照我这个方法来控制演唱时的情绪、音高,而音准问题同样还是老大难,如果你音准不行,还是别唱这首歌了。&/li&&li&「这一份感动 请你让我留在胸口」要逐段加重的演唱,这一份感动!请你让我!留在胸口!&/li&&li&「别再说 是你的错 爱到了尽头 是非对错」,唱这句时要注意「说」和「错」的音量和急转直下的情绪。而「别再说」,同样是需要注意音准的地方。&/li&&li&「就让他随风 忘了所有 过的比你快活」,这句依然是挑战你音准的段落,尤其是「忘了所有」和「过的比你快活」,音准我就不再说了,如果你连音准这关都过不去,那这首歌你几乎很难完成。&/li&&/ul&&blockquote&真的懂 你不是喜新厌旧&br&是我没有 陪在你身边 当你寂寞时侯&br&别再看着我 说着你爱过&br&别太伤痛 我不难过&br&这不算什么&br&只是为什么眼泪为流 我也不懂&br&&br&不要再说 或许这是最好的结果&br&现在分手 总好过你不爱我一拖再拖&br&松开你的手 离开你左右&br&我向前走 这会是我 真正的解脱&/blockquote&&ul&&li&最后这两段是整首歌推进过程后集中的情绪爆发点,就像是你对你的另一半发出了最后通牒(分手),以及你已经准备好接受好分手这个事实。你此时的演唱情绪就要如此,否则,你真的还是别唱这首歌了,因为这首歌在我心里的地位很高很重要。&/li&&li&逐字加强,最后的呐喊,最后的宣泄。但切记,最后「我向前走..」这句,一定要注意及时收回前面的情绪,以一种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情绪唱这句。唱出那种淡然坦然的感觉,更由于是全歌曲最后一句,所以收尾时也同样要注意急缓冲突下的收放自如和大起大落。&/li&&/ul&这是为数不多无法被翻唱超越的经典原唱,完美契合的编曲,感人至深的离世歌词:&br&&a class=&video-box& href=&///?target=http%3A///v_show/id_XOTY5NzMzNzY%3D.html& target=&_blank&&
&img class=&thumbnail& src=&/BCA642B5C1A7D63-C17D--AC7D5C5C732D&&&span class=&content&&
&span class=&title&&我不难过-孙燕姿.-.2005飞跃红馆香港演唱会&span class=&z-ico-extern-gray&&&/span&&span class=&z-ico-extern-blue&&&/span&&/span&
&span class=&url&&&span class=&z-ico-video&&&/span&/v_show/id_XOTY5NzMzNzY=.html&/span&
&/a&&br&这个答案也可以回答「如何评价孙燕姿的《我不难过》」,我是姿迷,祝各位唱出心声~
作为我最爱的一首孙燕姿代表作,我听了十年,唱了十年,吉他版、钢琴版、小提琴版,都被我玩了遍,但始终会在每次最难过的时候想到这首一直陪伴我到现在的《我不难过》。《我不难过》出自孙燕姿的《未完成》,是作曲大神李偲菘先生的经典作品之一。最被姿迷…
来自子话题:
没惊喜没有改变 我已经听了十三年 我告诉外婆 我没错 不需要改变&br&表哥说不要觉得可惜 这只是一场游戏 只要外婆觉得好听 那才是一种鼓励 外婆露出了笑容说她以我为荣 浅浅的笑容 就让我感到比得了奖还要光荣
没惊喜没有改变 我已经听了十三年 我告诉外婆 我没错 不需要改变表哥说不要觉得可惜 这只是一场游戏 只要外婆觉得好听 那才是一种鼓励 外婆露出了笑容说她以我为荣 浅浅的笑容 就让我感到比得了奖还要光荣
来自子话题:
(这是一篇曾经脑缠粉的碎碎念,除了《克卜勒》,顺便把孙燕姿和粉丝的问题全说一遍。)&br&&br&去年我所听的一大堆专辑中,有两张专辑堪称“灾难”,一张是Editors的The Weight of Your Love,一张是陈老师的《时间的歌》。如果说The Weight of Your Love的问题是“歌手和制作人知道要干神马,只是走歪了路”,那么《时间的歌》干脆就是“歌手和制作人完全在梦游状态不知道该干嘛”。我在回答中批评《时间的歌》质量不佳,而且尽量克制语气,结果一大帮脑缠粉冲上来要么和颜悦色要么义正词严要么直接满地打滚试图说服我《时间的歌》没那么不堪。我...(放下机关枪掏出茶缸)我喝了三缸茶才把火气咽下去。&br&&br&这也是我不想回答这个问题的原因——邀请我的知友人数已经达到两位数,由此可见孙燕姿在国内深厚的粉丝基础。不少“原教旨主义”脑缠粉听不得一点不好,稍不如意就是唇枪舌剑腥风血雨,(傲娇的)萌萌老师回答中的评论区就是明证。我重申一遍:我理解粉丝对偶像的热情,4月份孙燕姿开始全国巡回演唱会,出门左转售票口,把你的热情发泄在演唱会吧。至于我,六月份会在陈奕迅的演唱会现场。就酱!&br&&br&说回孙燕姿的新专辑。《克卜勒》的质量没到“灾难”的地步,水准甚至能打“良好”。它的特点是“平”:既“平淡”又“平庸”。孙燕姿的唱腔没变,我知道不少粉丝一听这熟悉的音色眼泪就哗哗淌——但是,剥掉人声,整张专辑的歌曲制作沉稳保守按质按量。我听专辑的赶脚是“头重脚轻”:前三首歌让我有惊喜,《无限大》还拉动了一个小高潮,让我产生“搞不好能回到《未完成》以前的水准”的幻想,紧接着两首慢板抒情就把我的情绪打回谷底。《围绕》又把我的情绪拉起来,后面三首中慢板歌曲又让我掉下去。很遗憾,水准没能回到《未完成》以前。让我印象深刻的两首就是《无限大》和《围绕》。&br&&br&我不喜欢那些四平八稳温吞如水的中慢板抒情歌曲。就算把速度放慢,能像《休止符》那样在节奏上作作文章吗?或者,至少旋律抓耳度能达到《害怕》和《同类》的程度吧?可是李伟菘李偲菘制作的几首,依然是成人抒情的那几样,口琴、手风琴、钢琴、弦乐往里面加。旋律配乐清汤挂面,孙燕姿“走心”演唱,雁过无痕,没了。《银泰》风格突出,但孙燕姿的粘稠唱腔不适合这一风格。做个比较,我总是有事没事挤兑Taylor Swift,但是Red中的抒情歌曲All Too Well和The Last Time就是让人印象深刻——虽然All Too Well必然和甩头发挂钩,The Last Time太Snow Patrol(绝不放过任何挤兑机会...你扪心自问一下,这张专辑比之林忆莲的回归专辑《盖亚》如何?还有一个小细节,孙燕姿在《克卜勒》中又回复短发造型。这真是方方面面的&保守&。&br&&br&当年我喜爱孙燕姿,不仅是因为《天黑黑》、《开始懂了》、《风筝》这样的中慢板歌曲,《Leave Me Alone》、《中间地带》、《累赘》、《星期一天气晴我离开你》、《逃亡》这些带流行摇滚元素的歌曲也是我所爱。我一直希望她能出一张流行摇滚风格专辑,因为她能唱,而且唱得不错。和杨乃文女王陛下的演绎一定截然不同,相映成趣。很可惜,她就一直往抒情路线滑去...&br&&br&有粉丝说:“不要扯那些技术性的东西,只要专辑能打动我就行。”好,既然脑缠粉喜欢走“以情动人”路线,那我就说说为什么“孙燕姿不能打动我”。&br&&br&我从首专成为脑缠粉,一路买磁带买CD看演唱会(好吧09年上海演唱会是顺路去看的&_&...)到《逆光》为止,自认为这七年的脑缠粉当得合格。七年间,有两次“厌倦感”。一次是三专《风筝》,其时孙燕姿一炮而红,被唱片公司以“半年一张专辑”的速度压榨,到《风筝》,这张专辑抒情歌曲过多,好在后来翻唱专辑挽回印象分,《Leave》和《未完成》也颇有新意,不然《风筝》后我就是路人了。第二次则是《逆光》,由于《完美的一天》销量惨淡,《逆光》寻回李偲菘李伟菘,重走初出道时的路线。我对《逆光》“非常非常非常失望”(这里请用下木议员的语气),强烈的厌倦之情使我彻底成为路人,没转黑是真的下不了手啊...一方面是因其保守,另一方面则是——正如(傲娇的)萌萌老师所说——“粉丝的成长”:至2007年我所听过的专辑数量已非2000年可比,你翻翻我的回答,有多少乐队/歌手是在年这段时间出道的,而七年时间下来,孙燕姿还在“清新抒情”的圈子里打转,甚至大步往出道时的风格回溯,就算是脑缠粉也很失望啊喂~~&br&&br&不可否认华语主流乐坛唱片工业与“世界先进生产力”之间存在极大差距(兵马司摩登天空那些不算),这也导致我每次听华语专辑会自动调整标准。打个比方,这就跟看华语电影一样:只要故事有头有尾,演技生硬、节奏失控、情节脱节之类的毛病我全睁只眼闭只眼忍了。同样,一张华语专辑只要能让我顺畅的听下来,不磕巴不打结,“大神曲”、“先进理念”神马的都是“恭喜您中了500万”的额外惊喜——妈蛋当个华语听众怎么辣么憋屈了就(摔茶杯!!&br&&br&坦率的说,孙燕姿的“品位”只能算一般。这里的“品位”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歌手知道自己适合唱什么、知道什么是“土”、知道哪种风格能够打开“市场”。当年她以“新鲜人看世界”的&清新&形象(歌曲风格也如是)出道,不得不感谢幕后团队为其挑选的路线。但是让她自己做主,她就有些摸不着北了。这体现在:离开李偲菘李伟菘团队的支持(即离开她的“安全区”),她不知神马路线是适合她的;一旦新路线不受好评,她又滑回“安全区”。于是她待在“中慢板抒情歌曲”中,缺乏开拓尝新的勇气和魄力,音乐形象也难有突破和成长。做个比较,水果姐虽然不招人待见,但是她用Firework和Roar这样的公益歌曲扩大格局的方法,也证明其不俗眼光——有一部法国爱情文艺片《锈与骨》,听听Firework在其中是如何用的,真特么让人拍案叫绝。至于Beyonce自身好品位又有幕后团队鼎力支持,这简直无解。把目光拉回国内,也许王菲真是个端不住架子的傻大姐,好歹有幕后团队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帮她把仙气撑住。同样,孙燕姿当不了Tori Amos,Feist、Cat Power、Beth Orton甚至Dido的路线总能走一条吧?结果到了2007年她还给卡在Freshman的形象中。如今又是七年一晃而去,《克卜勒》中“Freshman”的味道依然挥之不去,抛开现实生活中的形象不谈,你能从音乐中感觉到她的“成长”吗?&br&&br&还有,粉丝对孙燕姿太太太太太宽容了。当年台湾四小天后时期,孙燕姿即是最受厚爱的一位,至今如是。你看看《克卜勒》中的豆瓣评分,就算歌迷表示这张专辑过于平淡,还是客客气气打个四星——你问我的意见?三星,加上感情分三星半,不能再多了。我很怀疑,她风格上的固步自封是不是粉丝偏爱的结果,反正不管她唱神马都有脑缠粉买账嘛。粉丝的正确态度,难道不是指出偶像的不足之处鞭策其继续前进吗?“大家携手共进共同提高”不是很美好的场景吗?现在就成了“虽然....但是我依然爱着孙燕姿!”...歌迷神马时候变成抖M向了?&br&&br&如今的孙燕姿快变成怀旧符号了。只要在演唱会上唱起老歌,必然是万人大合唱、泪流满面的歌迷“想起那天夕阳下的奔跑”...至于她现在唱神马,谁在乎呢?作为曾经的粉丝我都觉得心酸。她还没老到“靠巡演唱老歌骗钱”的地步,又拥有最忠心(忠心到M)的歌迷群,相比其他歌手,这简直是莫大的资源。既然如此,不如做出一张彻底的突破之作,告慰粉丝一片忠心吧。&br&&br&客观主观原因我全说了,依然觉得《克卜勒》“很好很好就是好”的粉丝就不用试图说服我了。以上。
(这是一篇曾经脑缠粉的碎碎念,除了《克卜勒》,顺便把孙燕姿和粉丝的问题全说一遍。)去年我所听的一大堆专辑中,有两张专辑堪称“灾难”,一张是Editors的The Weight of Your Love,一张是陈老师的《时间的歌》。如果说The Weight of Your Love的问题是…
来自子话题:
林俊杰说,这是一首很私人的作品。 毫无疑问,这是一首写给田馥甄的歌。&br& 如果那次演唱会,不那么冲动的邀请她一起荡秋千,如果,那天我不受情绪挑拨,你是豆浆,我是油条。&br& 如果没把一切说破,那一场风波,一笑而过。可惜没有如果。&br& 近10年来,林俊杰公开,私底下无数次透露对田馥甄的好感。先不去恶意揣测这是不是所谓的炒作,我愿意相信,这是一个大男孩的真实感情。13年7月14,林俊杰演唱会,他手捧豆浆递给田馥甄,另一手拿着油条。望着你可爱脸庞,我傻傻对你笑。单纯又可爱的兴奋溢于言表。&br& 尽管我们不知道在这之后他们之间又发生了什么,但是他说,都怪我不该沉默时沉默,不该软弱的时候软弱。14年,田馥甄《如果》全球巡回演唱会启动,之后林俊杰发表新专辑,就有了这首《可惜没如果》。巧合?不见得。&br& 缘分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念念不忘的那个人,往往只能念念,不忘。&br& 有时候,我们会把自己稚嫩的一面暴露在在你心里有着无与伦比地位的人面前,傻傻的,单纯又可爱的表达自己的一切,每句话都忐忑不安。如果当初自己不这么稚嫩,不那么冲动,一切都会不会好一点?会不会不一样。&br& 可惜没有如果,我们回不到过去。祝福林俊杰吧,祝福每一个曾经有过那样一段感情的我们。&br&&br& end&br&——————————————更新一次吧,没有想到我的这个回答引起了大家的争论。知乎是一个开放的社区,你可以有你的想法,我也可以有我的,大家理性讨论,没有必要带着攻击性的语气来评论别人。&br&后天考研,正在背政治。考完后再来谈谈我的看法。还是那句话,理性讨论,不要攻击别人。谢谢。&br&———————————————————1月6号更新&br&评论区的某些人,我不用cnm三个字真是对不起我血气方刚的年纪。&br&我不是林俊杰的歌迷,也不是田馥甄的粉丝,对于这首歌我只是写了一些我的感受,我谈的不好,你指出来写一份答案,你的答案有道理,自然会把我的答案顶下去。何必在评论区谩骂?田馥甄是不是拉拉我不了解,但是那些说我揣测的人,你们自己的看法就不是揣测了?&br&刚考完,对于谩骂不想一一回复,玩的正爽。&br&拜拜。
林俊杰说,这是一首很私人的作品。 毫无疑问,这是一首写给田馥甄的歌。 如果那次演唱会,不那么冲动的邀请她一起荡秋千,如果,那天我不受情绪挑拨,你是豆浆,我是油条。 如果没把一切说破,那一场风波,一笑而过。可惜没有如果。 近10年来,林俊杰公开,…
来自子话题:
为了表示他是一个千斤顶
为了表示他是一个千斤顶
来自子话题:
总是觉得林俊杰是一位被大家严重低估的歌手,创作者。
总是觉得林俊杰是一位被大家严重低估的歌手,创作者。
已有帐号?
社交帐号登录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是真的爱上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