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 要是宝宝不爱上学怎么办呢?

其他帐号一键登录:
& 如果不是学区房,就没有地方上学了吗?
查看: 5006|回复: 10
手机看此贴:
用得意APP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转发至朋友圈
UID342734&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0 &积分839&在线时间373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50&最后登录&
UID342734&帖子&精华0&金币93 &威望0 &注册时间&
如果买房时没有对口的学校,难道ZF不会划片安排入学吗?不是学区房,就得自己找关系上学吗?
UID82573&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5 &积分1432&在线时间52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60&最后登录&
UID82573&帖子&精华0&金币1328 &威望0 &注册时间&
广 告学区房是指要上好学校。义务教育阶段怎么都会有学上的,你没房也可以上!
UID342734&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0 &积分839&在线时间373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50&最后登录&
UID342734&帖子&精华0&金币93 &威望0 &注册时间&
如果我买中北路的房子,但是没有对口的学校,那到时候应该全哪里上学呢
UID676295&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0 &积分134&在线时间48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30&最后登录&
UID676295&帖子&精华0&金币38 &威望0 &注册时间&
汽水肉 发表于
如果我买中北路的房子,但是没有对口的学校,那到时候应该全哪里上学呢
东亭小学 东湖中学
UID342734&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0 &积分839&在线时间373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50&最后登录&
UID342734&帖子&精华0&金币93 &威望0 &注册时间&
广 告ZF会为每个楼盘都划分学校吗
UID456993&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17 &积分2914&在线时间1415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75&最后登录&
UID456993&帖子&精华0&金币84 &威望0 &注册时间&
广 告其实跟你说老实话,义务教育阶段知识难度比较肤浅,什么学校的教育质量都是差不多的。但是公立学校是必须的,因为公立学校都的老师都是有编制的,老师都是把职业当成终身事业,所以更加的负责任一些,而无论多么高档的私立学校老师都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根本没把学生当回事。第二个学校环境很重要,那些大量商品房区域的公立学校,学生的父母不说大富大贵也算是中产阶级,学生的教养不会差,也不想那些老牌重点比如育才本校,水果湖之类的学校,门口豪车排队,学生互相攀比现象严重。而有些公立学校,在老城区,周边都是棚户和贫民的,学校里面大量外来务工子弟,也不大适合孩子。
UID453383&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64 &积分461&在线时间33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40&最后登录&
UID453383&帖子&精华0&金币390 &威望1 &注册时间&
qinhongeve 发表于
其实跟你说老实话,义务教育阶段知识难度比较肤浅,什么学校的教育质量都是差不多的。但是公立学校是必须的,因为公立学校都的老师都是有编制的,老师都是把职业当成终身事业,所以更加的负责任一些,而无论多么高档 ...
教育质量还是有差别的 小时候只是看的没那么明显 上了中学高低分一次 高中再分一次 差距就明显了
UID481910&好友&帖子&主题&精华1&小红花358 &积分8245&在线时间3013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250&最后登录&
UID481910&帖子&精华1&金币2172 &威望10 &注册时间&
judithwolf 发表于
教育质量还是有差别的 小时候只是看的没那么明显 上了中学高低分一次 高中再分一次 差距就明显了
得意APP搜索ID“意居小文”订阅我哦!
UID721318&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0 &积分672&在线时间2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最后登录&
UID721318&帖子&精华0&金币668 &威望0 &注册时间&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UID314724&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18 &积分1458&在线时间527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60&最后登录&
UID314724&帖子&精华0&金币404 &威望0 &注册时间&
肯定有对口的学校 无非就是好坏
UID217928&好友&帖子&主题&精华9&小红花2052 &积分13921&在线时间5425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250&最后登录&
UID217928&帖子&精华9&金币2521 &威望110 &注册时间&
肯定有学校上啊,可能就是一般的学校撒,学区房的意思是有重点学校对口
专注于为网友解决各类买房问题
版权所有& Powered by热门推荐: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人各有各的选择,读书是“成功”可能最高的一个选择。
  风险论
  创业投行股票等等要承担的风险远高于读书。同样是失败,创业失败你有可能身无分文无家可归,读书失败你基本不会有生命危险,最多考的不好,卷子上一个不及格脸上一个嘴巴印。
  如果是高考估计会严重点,但其风险绝不可与创业投资的风险同日而语。
  知识有用
  任何一种成功都是知识的成功。不要以为比尔盖茨退学了搞软件就是蔑视传统教育的实例,其一人家是被哈佛录取的,其二人家有深厚的专业知识的积累。
  而大部分人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可以干什么,所以应试教育只好先慢慢锻炼你的学习能力、抗压力、记忆力等等,为你日后尝试种种可能性做准备,也为你日后遇到自己所喜欢的事物之时,学习时不会太过吃力,也能将不同科目融会贯通,这一点文科不必说,高技术产业更是如此,生物、物理天文等都是需要深厚基础的。
  再者说,人生本就是不断学习的过程,有过人成就的人必定已经精通某些方面,或是专业知识,或是人情往来,读书不过是其中一种,也是最普遍、最有效的一种。
  大厦将起,没有一层层的积累,谈何“手可摘星辰”?
  公平论
  目前中国的应试教育是相对而言最公平最有效的途径,利用好,足可以改变人生。
  在上大学之前,基本上拼的是分数,这时候无论你掌握多少资源、处于多高的位子、有多好的容貌,分数不会因为这些外部因素而改变。
  你的分数直接决定你是名牌大学还是普通院校。决定你将会站在一个什么样的平台上与他人竞争。这就是你日后的起跳板,四两拨千斤。
  很多人会说教育资源的不平衡,但是就中国现状来看,你觉得除了比分数,你还能比什么?
  你掌握的资源不如别人,他们可以找私人教练,可以滑雪攀岩冲浪,你则囿于资源的匮乏,找个靠谱的提琴老师都非常困难,这个时候难道你要和他们去拼资源?
  以前总是觉得应试教育不公平,教育资源差太多,但是后来发现,别的方面差的更多。
  以前总是觉得只读书不谈兴趣爱好真是应试教育的失败,素质教育反倒会让人格丰满起来。但是后来发现,素质教育才是一剂迷魂汤,在没有资源的前提下,素质教育是开展不起来的。
  所以现在我庆幸自己没有放弃应试教育,即便与人相比稍显不足,但是站在大学的平台上,仍有回旋余地,仍可扳回一局。
  你再也找不到这样的好事,只要好好学习,只要分数过关,别人不会在意你的家境、地位、外貌等等,就可以让你和真正与你有巨大差距的人同等交流,在这里你将慢慢发现自身不足,也将感受自身的美好,这个平台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收获。
  为什么上学不是唯一出路,而我们却一定要上学?
  因为真真是再也没有这样的好事了。
  读书就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
  今日话题
  你怎么看?欢迎大家留言说出你的看法。
  (文章来源录取了)
  ?这些内容你可能需要
  回复:“171”,查看《17级直属校第一次月考真题》
  回复:“166”,查看《2016重庆各学校中考录取分数线!》
  回复:“1616”,查看《2016重庆中考真题及答案》
  回复:“912”,查看《17级初三入学测试真题》
  回复:“222”,查看《2016重庆中考手册》
  回复:“2323”,查看《往期回顾》
?如果你想与更多家长交流,请加QQ群
初一年级,请加
初二年级,请加
初三年级,请加
  你最近错过的中考热点:
  重庆首家专注中考自媒体,提供免费资料、各类真题、政策解读、划片区对口等内容,欢迎关注!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重庆中考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副会长......
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评论部评论员.....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美国独立教育顾问协会认证顾问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教授中国家长要翻的六座大山——孩子不上学怎么办?(三)
中国家长要翻越的六座大山
孩子不上学怎么办?(三)
现在不去上学的孩子越来越多,孩子不去上学,对于家长来说是天大的是事情,这一点我非常理解,这些年我也解决了很多这样的问题,我解决的秘诀特别简单“家长要彻底改变教育观念和对待孩子的教育方式,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和信任”,但这么简单的秘诀,家长能够做到却是相当艰巨的任务,家长需要翻越六座大山,这六座大山每一座都不容易征服,我把这六座大山编成了顺口溜:
担心焦虑心态平
接受悦纳向内求
放下孩子爱自己
关系信任目的清
帮助孩子有耐心
孩子腾飞信念足
这几天传来很多好的消息,我们辅导的一些孩子去上学了,其中,有一个让我最揪心的孩子,相信大家都记得,我曾经写过一篇博文,就是这篇博文的小主人公,一直辍学在家,我在群里看到孩子刚刚去参加了考试,妈妈欣喜若狂,其实我心底里也开心的不得了。
同时,我前天博文的的孩子也是辍学九个月在家的孩子,孩子现在也上学去了,她们夫妻两个从夫妻关系到亲子关系变化惊人,尤其是姚善的丈夫——邓YQ先生,在前些天学员自己组织的微信群里进行了分享,他的分享感动了无数人。
有位家长留言到:“今天听了邓YQ大哥的分享,让我有了强大的震撼,您们坚持不懈,一点一滴的去做,去盯自己,改变自己,坚持用榜样和正确的行为影响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可想而知,得有多强多坚定的信念才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孩子不上学的确是天大的事情,但您们却用您们的行动告诉我们,孩子不上学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找到问题根源,坚持改我们自己,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你们那么大的问题都能通过改变自己解决,对于我们这些小孩子的家长,孩子的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谢谢YQ大哥带给我们的正能量。”
还有一些家长留言:“感谢邓大哥,您的分享如同孩子上的灯塔,给我们这些迷路的船只指引着航向,有你我们就有信心了!”,“早上好,一天愉快,刚听完邓大哥的分享,感受到一个父亲的从容淡定,像一座大山一样厚德载物,面对那些让大部分家长焦虑不堪,无法承受的问题,最终帮助了孩子,也收获了幸福的家庭,真的让人感动”,“邓大哥的分享让我更加明白对于孩子的理解,信任是多么的重要!”....留言的太多了!
我要到了邓YQ的分享文字稿,今天公布个大家,看文字和听他语音的分享是两种感受,如果有心的家长,可以登录到各类学员自发形成的qq群,索要MP3文件,一个值得珍藏的语音文件。
&&&孩子不上学,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大家可以仔细看看,再结合邓YQ的分享文章,我相信你一定会有很大收获,在此,我想对有孩子不上学的家长说四句心里话:
1、孩子不在极端痛苦和纠结下才做出不上学的决定的!
2、不上学是孩子“自我救赎”的必经之路!
3、孩子不上学暴露出家长自身的巨大问题,当问题解决的时候,家长一定会感谢孩子,因为孩子让自己重生!
4、不上学的孩子如果能够走出来,他未来会更加优秀!因为失败不能太晚,成功不能太早,这么小的孩子遇到了这么大的困难,如果走出来的话,他走上社会,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吗?家长朋友们,充满信念吧!没有问题孩子,只有越来越优秀的孩子!
&跨过六座高山&
让山哥再上学
孩子不上学,对于家庭来说是“天塌下来的大事”,想不到这“大事”居然发生在我们身上。2011年11月开始,我们的孩子***(下称山哥)开始没有去上学了。在2012年9月以前,我们到处求教、求治,但医治无效。幸运的是我们遇到海燕姐姐,经过她的推介,我们在广州参加了郑委老师的2天2夜培训,并进行了3期的跟踪训练,在日,我们家那片曾经塌下过的天终于再次被撑起,跨过六座高山,让山哥重回校园。回忆跨山的日子,真是百般滋味在心头。
第一座高山是内心不焦虑。郑老师给我们的秘笈中的智慧流程就特别强调“我心静了吗”。从广州培训回来后,我们夫妻2人每天坚持完成作业之余,还到所住的小区楼下散步,刚开始我们的亲子关系很差,孩子不想一起参与,自己留在家里看电视,随着我们夫妻坚持沟通交流、平心静气、共商家庭大事,慢慢地,我们内心不焦虑,山哥开始在扭转、在变化,亲子关系在不断改善中。
&&&&&第二座高山是悦纳有信念。进入42天的跟踪训练期,我们夫妻一致认为找到了正确、行之有效的方法,只要坚持习学,我们不但可以走出眼前的困境,而且会越来越好。因此,我们不断暗示自己,训练自己,从内心上悦纳爱人,悦纳自己,悦纳山哥。悦纳就意味着尊重,接受现状,对未来也充满了信念。天天按时完成跟踪作业。每周一次的专家YY语音沟通,努力习学欣赏爱人、欣赏孩子,信心和信念也在不继增强中。
第三座高山是放下还责任。只有放手才有责任。我们从围着山哥转向不围着山哥转的同时,适时推出家务分工。我们把家中要做的事务全部列出来,共20多项。在我们当中进行分工,建议先由山哥选择,再由我们夫妻选择,既有独立承担的家务,又有共同承担的家务。刚开始山哥是部分完成,部分没完成,后来我也是故意如此,甚至比山哥完成的更差。爱人开始“有意见了”,于是推出ABC原则,有了ABC原则,关键是帮助和执行,起初是我故意没有遵守好,心甘情愿被罚了,慢慢地,大家的家务责任就建立起来了(在作业中,我们夫妻不断欣赏和信任孩子的责任心)。接着,我们强化“孝”的责任。万善孝为先,我们夫妻以身作则,积极主动关心双方的老人,多与他们聊天,带老人们出去玩,吃饭等,在家里读《弟子规》,慢慢地,孝的气氛起来了。生活上,孩子已经12岁了,应负起照顾自己的责任。我们中午忙,很少回家煮饭给他吃,由他自己解决:有时几个馒头,有时冲冲剂,我们给出早餐5元,午餐10元的指标,实报实销。通过放手就逐步还责任于他。
第四座高山是信任好关系。各种原则的习和学,问题的解决,目的是与孩子形成良好的信任关系,关系好了,什么话都好说。我们夫妻刚学的时候,坚持在楼下散步,随着亲子关系的改善,山哥主动提出要求我们一起到楼下玩,我们在楼下一起玩、一起跑、一起笑。。。彼此间的信任又迈进了一大步。是的,我们改变不了任何人,我们只能改变自己,当我们发生改变时,只要对方在意我们,就一定会为了适应我们的改变而发生改变。这种“适应”的过程中,会有许多或大或小的摩擦,只要我们按照郑老师的秘笈原则进行处理就可以了,任何时候都应注意:尽可能不以牺牲亲子关系来换取意见的统一,意见不统一的,可以延后商讨解决。譬如我们在约束看电视时间(ABC)时,就碰到过几次与山哥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当晚不能达成共识,我们就推到第2天、第3天,甚至几天后再商讨,未达成新意见之前,按旧约定执行。时间长了,遇到谈不拢的事,山哥也会主动提出改天再谈,我们夫妻不急了,山哥也不急了,家庭争吵矛盾就更少了,家里更和谐了,我们的信任关系就更好了。
第五座高山是帮助要适时。没有良好关系前就不要想着试图帮助孩子,当关系好了,帮助也要适时。我们夫妻与山哥的关系始终努力坚持宽严有度,坚持习学。良好的信任关系逐步建立起来后,山哥的责任感也在不断增强,明白回到学校学习是自己的责任,如何重新回到校园,他在思考了。此时,是我们给予帮助的时候了,首先是读书本,开始,山哥不想碰书,我们夫妻找些有趣味性的书或杂志来读,慢慢地山哥也参与进来了,最后就是大家一起读课本,做简单的数字题等。山哥不想写字,我们夫妻就买黑板自己写,慢慢带动山哥动手写,帮助其适应……班上的同学已生疏了,我们找回了山哥班上的同学录,一起熟悉同学的名字。在重返校园前,我们与山哥一起去拜访班主任,并邀请班主任组织部份同学到同学家的农庄包饺子,我们全家都参加。在山哥走进校园上学后,需要给予帮助就更多,更重要了。我们每天密切留意山哥的心理变化,及时给予帮助,开始去一天,停一天,多给予理解。开始不想做作业,多给予理解,并请老师和同学们给予理解。后来只做部分想做的作业,也要理解他。当他动笔做作业,有需要时能坐在他旁边给予指导。其实,山哥一年多没有去上学了,很多简单的字都不会写了,英语就更不用说了。
第六座高山是突然一天会起飞。一定要关注努力的过程,不要关注结果的好坏。一定要关注孩子飞得累不累,不要关注孩子飞得高不高。山哥刚重新走进学校,困难重重,问题多多,对于普通同学来说,那根本就不是问题的事情,对于我们的山哥可能是天大的事。如个别同学说他的样子猥琐,山哥就在猜想,是不是全班同学都这样想,只是没有说出来而已,我们应该做的是肯定的告诉他,我们对他的感觉很好,剩余的就是让他去体验完全,结果,他很快就自我消化了。孩子考试成绩开始很差,我们就清楚地告诉他,分数不重要,努力最重要,只要你认为自己努力了,多少分都无所谓。
在习学的过程中,我们夫妻坚持良好的沟通,建立越来越好的家庭“侣地”;同时积极参与同学们的沟通,参加每一次的沙龙活动,珍惜家外的“侣地”,那是一个最好的“加油站”;并且,努力抱着积极的心态去帮助别人,这也是让自己成长的最佳途径。
孩子重新走进了校园,并不意味着“功成名就”,我们还要注意的是:有信念、降要求、坚持原则、给予帮助。我们坚信山哥一定可以越来越好、一定可以越来越优秀的!
在此深深感谢郑委老师、感谢其他各位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和帮助!
郑委老师推荐相关阅读:
《家长如何做到调“心”不调“嘴”》
《反反复复才是真》
《养成学问思辨行的习惯》
《你改他就变,不变也得变》
《家长改变远比孩子改变难》
《盼着孩子出问题》
《家长整体失去了慢的能力》
《家长趁早学习,孩子不出问题》
《呜呼哀哉—家长不要瞎读书》
《爱满天下—家长不要瞎读书(二)》
《药家鑫是个“好”孩子》
《从小培养孩子做父母的责任感》
《婆媳关系处理秘笈》
《我就是一名教育工匠》
用生命感动生命,以行动带动行动
我(郑委老师)除节假日以外,每天更新一篇关于“爱与幸福”的文章
更新地址是郑委老师的新浪博客,博客地址
把爱传出去,把幸福带回家
欢迎朋友们和学员们分享更多的好的故事、学习感受和自家改变的故事给我,
我会发布到博客上和微信公众平台上
我的邮箱是
想让手机随时收到郑委老师的信息吗?请用手机微信右上角扫一扫功能扫描二维码关注郑委老师!
微信号:zhengweilaoshi(用微信查找方法:手机微信添加朋友功能-搜号码-zhengweilaoshi)
微信公众号名称:郑委老师(用公众号查找方法:手机微信添加朋友功能-查找微信公众账号-郑委老师)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热门推荐: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最近有多个家庭因不想上学的孩子来咨询,这些孩子都来自比较富裕的家庭,智力发展良好,成绩优异,还有因为成绩优秀而跳级的,但这些孩子都不想上学,或对上学感到痛苦和恐惧,或发展出身心的症状来逃离上学。
  到了这个时候,家长们就慌了阵脚,觉得这时候什么都不重要了,只要孩子身心健康,可是已经到了青春期的孩子,如果已经形成不健康的身心,那么,不经过心理结构的重建,是不容易自行康复的,即使能够,也需要相当漫长的过程。
  虽然问题的显现在青春期,但是,根源是在幼年,只不过这个时候问题才会显现而已。然而,这个时候问题的解决已经不是那么容易了,孩子的思维、人格都已经形成,如同小树苗根已经长歪了,现在要扶正,需要更长的时间、耐心。
  怎样的成长环境会导致这种情况呢? 首先是这些孩子的人际关系都有问题。这些孩子特别在乎别人的看法,对其他人的态度特别敏感,若有某一同学表现出对其没有十分友好,就受不了,会在心里生出种种揣测,也容易因此产生对上学的畏惧。
  那么,孩子脆弱的玻璃心是怎么来的呢?玻璃心孩子的父母通常是不擅长沟通的,因而大都也不懂得给孩子创造和同伴玩耍、交往的机会,孩子大部分时间都是与大人一起的。当孩子缺乏与同伴相互交流的机会,就无法形成适应社会所需的人格。
  一个孩子小学时跳级二次,到了高一的时候出现不想上学,成绩仍然不错,但是人际关系问题显现了。这个孩子的父母告诉我说,他们发现孩子从小特别聪明,觉得正常升学是浪费时间,于是不断让孩子跳级。
  家长不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并非只有智商在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同伴间的友谊、快乐的玩耍以及无聊的发呆,都是必要的,都会促进孩子人格的完善与身心健康成长。
  孩子应该与别的孩子一起长大,许多家长以为孩子只要掌握知识和技能,就可以被培养成一个出色的人,但事实并非如此。
  向同伴学习、与同伴交流是要通常从幼儿期开始的,是在与同伴玩耍的过程中自然获得的,不是成人可以教会的,成人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是不平等的,与孩子之间的交流不同。
  孩子如同没有养成与自己的年龄相符的社会性,就无法融入同龄人中间。没有经历这种过程,将来很难融入社会。
  心理学的许多研究都证实,同伴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具有良好的作用,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家庭中产生的问题,比如,缺乏父母关爱的孩子,拥有同伴的友谊也可以成长得很健康。
  然而,现在城市家庭的孩子,整天被作业、成人的呵护以及各类电子产品包围,少有和同伴自由玩耍的机会,既自大、自我中心又脆弱。
  事实上,不只孩子,成人也都自大又脆弱,我们越来越少向邻居求助,请求别人帮忙,当这样做的时候,担心给别人带来麻烦,担心令对方讨厌自己,或感觉自己低三下四而感觉受伤,当家长这样做的时候,孩子自己也学到了不去麻烦别人,无法锻炼出人际沟通能力。
  如果只有父母陪孩子玩,孩子则只能在父母的监控之下活动,而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行动,渐渐地,孩子就会变成不会自己做主的人。
  独生子女的情况又使得父母对孩子的关注过度,孩子日常生活中缺乏天然的同伴,如果家长不善于创造孩子和其他同样玩耍的机会,孩子就不容易学到社交能力。
  任何违背自然规律的事物都是需要被谨慎对待,让孩子跳级、独生子女等都是违背自然的状态的,都很容易出问题。
  但是,在问题呈现之前,家长们根本没有料想到这些引发问题。
  他们自己的童年兄弟姐妹成群,整天和伙伴们缠在一起,父母基本不管,环境弥补了父母们教育付出的不足,虽然学习成绩上并不一定都很好,但心理问题比较少。
  我童年的成长岁月里,基本没有父母的陪伴、教导,我放学回家后,经常邻居家随便吃,那个时候乡下家家都不关门,平时随意串门,孤独的时候,就到邻居家,有时候一待就一整天,在小伙伴家里吃住,没人管,但是开心快乐的时候还是很多的。而现在的家长没有这种便利,这也是现代家长普遍感到心累原因之一。
  另一个容易引起孩子问题状态的,是夫妻之间的情感亲密不够。在夫妻关系中情感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的人,通常会依赖孩子。
  虽然有些父母表面上看没有依赖孩子,没有对孩子提很多要求,但是孩子的成长、学习成绩、课外兴趣以及运动技能上,他们都希望孩子能够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做,他们靠这些获得安全感。
  当夫妻情感不亲密,他们感到不快乐,则孩子对父母的脸色特别敏感,很难养成自主性。
  许多父母不够成熟,不能承认孩子拥有独立的人格,这样的父母会无法忍受孩子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虽然他们并不会对孩子进行体罚,但是他们会给孩子的一切行为都发出指令。
  有意无意地忽视孩子的要求,一味地把自己的要求和期待强加给孩子,并要求很快有结果,孩子的问题行为其实就是这样造成的。不允许孩子自己判断、自主选择,就是阻碍孩子长大。
  同样,父母一整天都陪着孩子身边,让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等也是属于心理虐待。
  不安全感强烈的父母,会拼命地抓住孩子。想让孩子成为自己想象中的孩子,以此获得安慰,当孩子没有按照他们的期待去做时,他们就会感到伤心,孩子就这样逐渐失去自主性,甚至变得不爱说话,他们会变得无法相信自己的判断,不敢说出自己的意见。
  有一位发展出躯体症状的女孩,只要一坐到教室里,就会感觉自己身体发出奇怪的臭味,因此而休学在家。
  这是孩子的一种软叛逆,对学校学习感到紧张、有压力,但是无法通过语言沟通得到家长的支持的,所以就发展出躯体症状,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不去上学了。这些家长虽然整天和孩子呆在一起,但其实并不了解孩子,不了解孩子内心的状态。
  有一位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是非常喜欢上学的,只是人际关系有困难,但是实际上孩子说自己回家后就根本不想去学校,因为学习太累太无趣,但是不去会内疚,怕父母伤心,去了学校之后也不想回家,她说她一回到家,就不想学习,害怕回家浪费时间。
  这种矛盾冲突的心理让她非常痛苦,她一方面希望自己十分努力,成绩优异,另一方面又讨厌这种紧张无趣的学习,一到考试就紧张。
  孩子的这些情况都是家长、社会的功利心造成的,孩子不被允许放松,犯错,自由地成长,家长只关注那些显而易见的行为,并不关注孩子内心的感受和体验。
  这个孩子发展出身体症状的孩子,从小备受保护,除了学习,在家里什么事也不用做,在家里最重要的人,这种情形使得孩子一方面觉得自己很重要,很有权力,所以,会希望到处得到重视、认可。
  另一方面又相应的能力又没有得到成长,父母工作很忙,一家人很少有一起快乐休闲、娱乐的时间,也很少和小朋友一起玩耍,孩子的快乐体验少,孩子的社交能力没有得到锻炼,也没有自信,这样的成长经历会造成孩子内心的贫乏。内心资源的缺乏会使孩子没有勇气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压力。
  这位妈妈似乎对孩子没有学习成绩上的要求,但是妈妈什么事都不要求她做,只要学习,这个做法本身已经传递了家长的信念,除了学习,其他的事都不重要,女孩是特别愿意让妈妈高兴的,要讨好妈妈的,加上妈妈的精心陪伴,在学业难度低的小学阶段,母亲的陪伴会让小女孩的成绩不错,这个成绩其实就是妈妈的成绩。
  随着学业难度的增加,这些孩子会渐渐丧失分数上的优势。许多妈妈对孩子生活中的事事都热情参与、教导,比如穿什么衣服,如何与人打招呼等等,这些都透露出妈妈对孩子的不信任,这些教导是在对孩子说:我的想法才是好的,你要根据我的要求来做,这样,孩子就无法学会选择、决定和做事。
  动物学家发现,像宠物一样被养大的猴子,被穿上衣服,或被教授很多技能,在主人的过度干涉和过度期待中长大后,到了一定年龄之后,就算主人对它说“去野生的猴群里吧”,它也无法进行社会性活动。现代人养孩子也是这样。
  孩子做作业拖拉、不爱学习的情况非常普遍,许多孩子的生活、学习过程很少体验到快乐、轻松的时候,孩子当然无法喜欢学习。
  经历物质匮乏年代的父母,从小在“读书改变命运”教导中长大,现在,他们脑袋中还想装着名校、好工作、好生活的成功之路,试图用同样的教导来激励孩子,而对于出生就物质丰裕的孩子们,这样的教导是完全无法奏效的。
  当孩子们生长在物质丰盛的环境中,好生活的概念对他们而言,不是父母们以为的拥有房子、车子,而是快乐、自由,父母的激励对他们只会起动反作用,而快乐的体验是一个人内心的重要资源和力量来源。
  神经语言程序就是利用一个人内在的资源来重建力量的心理学工具,没有快乐体验的孩子,是很难找到内在的力量的,改变也是最难的。
  然而,家长们都还处于功利化的意识层面,家长的意识与孩子们的意识根本不是一个频道,这也是现在亲子沟通普遍困难重重的原因。
  父母太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好孩子,也会导致这种麻烦。一味地讨好父母,不给父母添麻烦,这是一种不健康的精神状态,这样的孩子自立能力发展往往细弱缓慢。
  他们只会听从别人的命令,没有按照自己的想法行动的能力,他们就不敢去到陌生的、有挑战性的情境。好孩子应该是有与年龄相符的孩子气的孩子,敢于尝试、敢于冒险、敢于犯错。
  父母有允许孩子犯错和失败的能力相当重要。如果失败、犯错是许可的,孩子就不会太紧张,太在乎结果,不会做事浅尝辄止,能享受过程,失败的时候能够得到父母的支持、指导,孩子就不会害怕尝试,能够学会从失败中重新振作起来,这对孩子的人生而言,是最重要的能力。
  孩子就不会因为害怕学业不理想而拒绝去学校。让生活在下一个时代的孩子们,得到被充分爱护的喜悦,自由成长的快乐,享受成长过程,才是养育孩子过程中最重要的。
  分享自:关明宇成长机构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END―
  聊育儿 话情感 谈人生 咨心理
  更多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号:婧一下
  (ID:jingyixia77)
  或加入科学育儿QQ群:
  可以免费咨询哦!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黑龙江电视台高级编辑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搜狐亲子教育专...
特别策划1508/条精选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原301医院总护士长,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护理系…
以亲子阅读为切入点,致力于家庭关系的建造…
精选家庭教育资讯和原创育儿教育文章…
一个全职妈妈6年来育儿经验,自我疗愈的心灵成长体悟…
为妈妈们提供母婴知识、母婴时尚信息、育儿经验等…
暖姐姐为您提供育儿知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性不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