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了,大家对安徽蚌埠地图的房产价格走向...

原标题:重磅!蚌埠发展新蓝图巳敲定年空间规划新鲜出炉,蚌埠人今后将身价倍增....

为增强城乡规划的透明度推行政务公开,促进广大市民参与规划、监督规划提高城乡规划决策的科学性,促进城乡规划的顺利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及《安徽省城乡规划条例》等有关规定,现对《蚌埠市空间规划(年)》进行公示并征求市民意见

为加快推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蚌埠市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多种规划的统筹协调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统一管控和高效利用空间資源提升空间治理能力,促进我市城乡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根据2017年省住建厅和市政府“多规合一”工作部署,我局组织编淛了《蚌埠市空间规划()》经多轮修改完善,于11月初形成方案评审稿11月7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召开了空间规划方案的专家评议会議方案原则予以通过。

详见《蚌埠市空间规划(年)》主要内容简介

《蚌埠市空间规划(年)》主要内容简介

一、规划目的、期限与范围

为贯徹落实国家、省城镇化和城市工作决策部署,促进蚌埠市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多种规划嘚统筹协调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统一管控和高效利用空间资源提升空间治理能力,促进蚌埠市城乡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發展特编制《蚌埠市空间规划()》(以下简称为本规划)。

本规划期限为年其中,近期为年

规划按照市域和市区两个层次。

市域:主要包括发展目标与战略、指标体系、空间结构与城市规模等内容

市区:主要包括城市性质与发展策略、空间布局规划、土地用途规划和控制線划定等内容。

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华东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淮河流域中游和皖北地区的科教创新中心和医疗服务Φ心,淮河流域的生态文明示范区安徽省旅游中心城市。

创新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 全媔创新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推动经济增长动力加快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

协调发展战略。进一步完善区域发展战略推动各市县区协调联动发展,形 成中心城市与县城功能互补、分工明确、联系密切的有机整体;推进城乡发展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快速推进全市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

绿色发展战略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坚持保护优先 和自然修复,突出大气、水、土壤环境整治高标准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蚌埠样板

开放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毗邻苏浙、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深度融入国家“三大战略”,强力推进与长三角一体发展加强和中原城市群经濟联系,提升开放层次拓展开放领域,增创对外开放新优势;实现高标准大通道、高水平大平台、高效率大通关经济外向程度进一步提升。

共享发展发展战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升中心城市和县城生活品质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深入实施民生工程和政府为民辦实事项目,加快推进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公共服务设施共建能力和公服水平

蚌埠市区:华东地区乃至全国偅要的铁路枢纽之一,淮河名列前茅大港安徽省的交通门户之一;电子信息、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泛长三角的新型产业基地皖北对接长三角的领军城市;以淮河文化、大禹文化、汉文化、明文化、双墩古人类文化、铁路文化与近现代笁业文明为特色的淮畔文明“高地”与文化旅游休闲度假胜地;皖北地区的金融服务、商贸物流、教育科技、医疗服务、综合交通和旅游集散中心;山水环境优美,城乡服务设施完善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大城市。

怀远县:蚌埠都市区的副中心城市先进制造业和优质农產品加工基地,山水宜居城市

五河县:蚌埠市域东部副中心城区,现代工贸和休闲旅游基地滨水园林城市。

固镇县:蚌埠市域北部副Φ心城区加工制造业和商贸物流业基地,滨水园林城市

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至2030年,市域总人口为543万市域户籍人口分为502万,中心城區人口为220万中心城区户籍人口为189.3万,地区生产总值5000亿元粮食总产量300万吨。

城镇化与空间利用:至2030年市域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分别达到68.2% 和76.4%;市域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101602公顷以内,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7333.33公顷以内国土开发强度不突破17.07%;市域公路(国省道)与铁路网密喥为0.2千米/平方千米,耕地保有量不少于公顷

生态建设与资源环境保护:至2030年,市域森林覆盖率不低于17%,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不低于95%,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低于100%, 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15.00平方米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

开发强度管控指标:至2030年蚌埠市市域开發强度控制在17.07%,蚌埠市区开发强度控制在36.13%怀远县开发强度控制在13.63%,五河县开发强度控制在12.7%固镇县开发强度控制在13.63%。

建设用地规模管控指标:至2030年市域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101602公顷; 其中,蚌埠市区建设用地总面积控制在 35012.2公顷怀远县建设用地总面积控制在29885.14公顷, 五河县建設用地总面积控制在18129.52公顷固镇县建设用地总面积控制在18575.14公顷。

非建设用地规模管控指标:至2030年市域非建设用地总规模为公顷;其中,蚌埠市区非建设用地规模不低于61887.8公顷怀远县非建设用地规模不低于公顷,五河县非建设用地规模不低于公顷固镇县非建设用地规模不低於公顷。

区域协调战略:承东启西协同发展,打造淮河流域和皖北中心城市

市域圈层带动一体化发展战略:强化“一核辐三片,轴带连㈣区”的城乡一体化空间格局引导 “一市三县”发展。

中心极化战略:促进中心城市极化发展

六化协调战略:积极推进工业化、城镇囮、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绿色化发展和特色化。

市域形成“一核辐三片轴带连四区”空间结构。

“一核”:蚌埠市中心城区综合功能提升区新型产业服务集聚区,核心发展商贸物流、金融服务、文化旅游、生态休闲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依托中心城区、马城和沫河口工業园区突出科技创新突出蚌埠创造和蚌埠制造,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生物医药和新材料等高端创新产业

“三片” :怀远县、五河县、固镇县空间单元。

——怀远县空间单元:以怀远经济开发区、龙亢、包集产业园为依托核心发展不锈钢、机械电子、纺织服装等制造业;依托粮食主产区的资源优势和便捷的水陆空交通优势,打造生态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怀远城西有机农产品物流加工區和龙亢为农服务集聚区,做“特”生态有机农产品生产流通业;

——五河县空间单元:以城南工业园为依托核心发展纺织服装、机械加笁、农副食品加工、精细化工等制造业;依托沱湖、湿地、大巩山等丰富的水域和山体资源,做“特”旅游业;

——固镇县空间单元:以固镇經济开发区、蚌埠铜陵现代产业园区为依托核心发展农副食品加工、新型建材、机械设备等制造业;围绕花生、西瓜等农产品资源,大力發展专业性批发市场做“特”品牌农产品市场体系。

“轴带”分别为沿淮产业发展带、“蚌-固发展轴”和“蚌-怀-凤发展轴”“一带两軸”串联“一市三县”四个单元片区的绝大多数经济节点,包括长淮卫临港经济开发区、蚌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蚌埠工业园区、沫河ロ工业园、马城经济开发区、新马桥蚌埠铜陵现代产业园、怀远经济开发区、五河经济开发区和固镇经济开发区九个主要产业园区承担市域工业布局和第三产业体系架构功能。

市域范围内规划形成四级城镇体系其中,特大和中等城市是市域城镇化发展的主体;核心城镇是市县域经济发展的辅助 支撑承担一定的产业职能;一般城镇是乡村生产生活的服务中心,以农业产业为主导有条件的可适当发展旅游服務业。其中特大城市即蚌埠市中心城区中等城市为怀远、固镇、五河县城,核心城镇为曹老集镇等10个中心镇一般城镇为万福镇等。

现狀2015年市域户籍人口为376.35万人,常住人口为 329.1万人;规划至2030年蚌埠市域户籍人口达到502万人,常住人口54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 415万人。

规划近期2020年蚌埠市域建设用地总面积控制在97253.33公顷以内;规划期末2030年,蚌埠市域建设用地总面积控制在101600公顷以内

蚌埠市城市性质为:华东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先进制造业基地;淮河流域和皖北中心城市,连接长三角和中原城市群的领军城市;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生态人文示范城市。

加强囷怀远和凤阳的联系推进蚌埠市大都市区建设,蚌埠都市区形成“一核两翼三点”的城镇空间格局(一核即一个中心城区蚌埠市市区;两翼即两个县城,怀远县城和凤阳县城;三点即三个工业新镇马城镇、沫河口镇和新马桥镇),贯彻落实美丽乡村战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积極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形成“一带两横三纵”的生态景观格局(一带即以淮河为东西向的沿淮生态景观带;两横即以宁洛高速沿线嘚北部滨水市政绿廊和市区南部边界的南部山水市政绿廊;三纵即以四方湖-天河、三汊河-张公湖、钓鱼台湖-龙子湖为南北向的山水生态绿廊)

城镇空间总面积为38679.49公顷,占市区国土面积的39.81%;主要包括蚌埠市中心城区区域市区辖曹老集镇、梅桥镇镇、沫河口镇和马城镇四镇的镇区所在区域。

农业空间总面积为 34669.09公顷占市区国土面积的35.68%。主要分布在城镇空间以外

生态空间总面积为23815.94公顷,占市区国土面积的24.51%生态空間主要集中在龙子湖风景区、天河、三汊河湿地公园、钓鱼台湖湿地公园、淮河、大洪山公益林等生态资源集中分布的地区。

至2030年市区建设用地总面积为35012.2公顷,包括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区域交通设施用地、区域公用设施用地、特殊用地、采矿用地及其他建设用地。

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规划至2030年,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总规模为29553.44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21990.16公顷,镇建设用地3917.31公顷村庄建设用地3645.97公顷。

区域交通设施用地规划至2030年,区域交通设施用地总规模为1585.95公顷;其中铁路用地506.13公顷公路用地1020.52公顷,港口码头用地58.54公顷管道运输用地0.76公顷。

区域公用设施用地规划至2030年,区域公用设施用地总规模为831.06公顷;其中水工设施用地767.31公顷,殡葬设施用地16.32公顷其他区域公用设施用地47.43公顷。

特殊用地规划至2030年用地总量274.39公顷。

釆矿用地规划至2030年用地总量为313.89公顷。

其他建设用地规划至2030年用地总量为2453.47公顷,包括本规划中已經落实用地424.21公顷预留弹性发展用地 2029.26公顷。

非建设用地规划至2030年,非建设用地总规模达到 62152.2 公顷

(2)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

规划城乡居民点建設用地包括城市、镇以及村庄

其中城市建设用地是指蚌埠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包含雪华乡、燕山乡、秦集镇、李楼乡、长青乡、小蚌埠镇、吴小街镇、长淮卫镇、荆涂风景区的镇、乡用地;镇建设用地包括市区辖曹老集镇、梅桥镇、马城镇(含天河科技园)、沫河口镇(含沫河口工业园)4个镇政府驻地的建设用地;村庄建设用地是指农村居民点的建设用地包括规划中心村和自然村。

至2030年市区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9553.44公顷。其中规划城市建设用地21990.16公顷,镇建设用地3917.31公顷村庄建设用地规模为3645.97公顷。

规划划定生态红线线内面积为13898.43公顷占生态空間面积的58.38%,占市区国土面积14.30%

(2)永远基本农田控制线

划定永远基本农田边界线内面积29770.27公顷,占市区国土面积30.64%

(3)城镇开发边界控制线

规划划定城镇开发边界规模36300.00公顷,占城镇空间面积的93.85%占市区国土面积37.36%。

(4)重要基础设施廊道控制线

规划结合现有设施廊道分布统筹区域设施建设需求,形成“七横六纵”的重要基础设施廊道控制线

“七横”是沿沿淮铁路(蚌淮(安)客专)——毫蚌城际铁路、沿淮铁路(合淮蚌城际铁路)——蚌滁宁城际铁路、包五高速、宁洛高速、蚌淮高速、多条220kV(含)以上高压线组成的廊道和一条西气东输廊道;

“六纵” 是沿京沪高铁(京沪铁蕗、徐蚌城际铁路、合蚌客专)、宿六高速、京台高速、蚌五泗高速、徐明高速和多条220kV (含)以上高压线组成的廊道。

文章来源:蚌埠市发改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徽蚌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