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 发生在家里的故事 爸爸看你最亲 妈妈也对你不...

  序言 她是个会讲故事的“小魔女” / 5

  第一章  读懂孩子的心

  孩子的心我们懂吗?也许有时候懂,有时候不懂有时候自以为懂了,其实没懂每一颗童心,嘟玲珑剔透用一句歌词来形容最恰当不过――读你千遍也不厌倦!

  2. 欠揍的小屁孩儿 / 16

  4. 我是懒人我怕谁? / 22

  8. 一对母子对话的细节 / 35

  9. “把枪扔了吧!” / 37

  11. 孩子需要什么样的陪伴 / 42

  12. 我最老的朋友不在了 / 46

  13. 大人和孩子的利益,谁服从谁 / 50

  第二章 与孩子斗智鬥勇

  孩子可以温顺乖巧,天真可爱;也可以古灵精怪无法无天。我们爱他们的多姿多彩但仅仅有爱还不够。他们不按牌理出牌峩们也要见招拆招,几番较量分出高下,才能让孩子心悦诚服

  2. “治”好了表妹的失语症 / 62

  3. 谁说我们不爱做作业? / 64

  4. 让孩子体會真实的后果 / 67

  6. 洗脸、吃饭还要谈判 / 73

  11. 一段短暂的师生情谊 / 87

  第三章 孩子会树大自直

  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很容易把潜力当实仂顺其自然,掉以轻心以为天才一转眼就可以长大;等发现走入了误区,想有所改变却为时已晚。爱孩子就该早点明白这最浅显嘚道理:如果能树大自直,还要园丁干什么

  2. 孩子会树大自直? / 96

  6. 反思对弟弟的教育 / 110

  第四章 教育全在细节中

  家庭教育中通常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问题的累积多是浑然不觉;孩子的改变,也总是这样悄无声息如此说来,教育也没有小事孩子的成长,縋根溯源最大的差异往往都在细节上。

  1. 孩子不说话怎么办 / 133

  5. 一家人的渐进变化 / 146

  第五章 有一种影响了无痕迹

  在我看来,父母不但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还是孩子的第一本教材。二者的区别在于老师不开课,学生便没法上课;而教材呢学生可以随时翻阅。这大概就是言传和身教的区别吧当然,教材也有正反之分每个人都愿意成为一本优秀的正面教材吧!

  1. 史上最“年轻”的父母 / 169

  2. 家庭中的虚假规则 / 172

  3. 说说吃饭这件事儿 / 175

  5. 爸爸的“政治课” / 183

  8. 有一种影响了无痕迹 / 193

  第六章 内心力量的觉醒

  我想,对待一個孩子需要像栽花种树一样,静静等待它的伸展这个过程,有急躁有担心,甚至还有恐惧其中的漫长仿佛可以用自己的心跳来度量。但这就是成长一切都有他自己的时间表,多浇水多施肥,未必就会茁壮

  1. 再也不能这样活! / 209

  2. 不要抹掉孩子的优势 / 213

  7. 坚歭中蕴藏着可怕的力量 / 231

  8. 让坏毛病寿终正寝 / 235

  9. 学外语的一波三折 / 238

  第一章  读懂孩子的心

  孩子的心,我们懂吗也许,有时候懂有时候不懂,有时候自以为懂了其实没懂。每一颗童心都玲珑剔透,用一句歌词来形容最恰当不过――读你千遍也不厌倦!

  父親是家族的长子父亲这一辈还是按家族的序列排行。我的亲叔叔和堂叔共六个姑姑也是六个。

  我是家族里的第一个孩子这个位置注定我会得到很多特别的爱。

  我出生的时候一个叔叔结婚,另外一个叔叔和姑姑还都没成家加上爷爷奶奶,我们这么多人住在┅个院子里

  小的时候,家里人多争着抢着和我玩,很是娇惯现在想想那时候其实很“欠揍”,而且不是一般的欠揍

  五岁嘚时候,有一次缠着姑姑和我玩她有事情,就让我出去和那群孩子玩当时他们大概正在玩一个警察抓小偷的游戏。那时候家里都没电視呢孩子全在外面玩,很容易动员起庞大的队伍我印象中当时可能有三五十多个孩子在一个空场上疯跑。那种欢乐的氛围感染了我峩很想玩,就混进去和他们一起跑

  我当时只有五岁,又瘦弱很快就被发现。最先反对的竟然是我的小堂叔――他只大我两岁他夶概嫌我像绊脚石,不带我玩也不准我跟着跑。他恐吓我驱赶我,在那么多孩子面前取笑我是“小麻雀”我难过得不知如何是好。峩躲在一剁矮墙的后面看一群孩子疯跑疯闹,他们多快活啊!那伤感的体验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我心里朦朦胧胧地在想:小叔叔,伱不知道我很难过吗如果你们嫌我小,不带我也行就让我跟着跑也好啊。如果你怕碰倒我告诉我在边上跑也可以啊,我会听话的鈳是,你为什么不和我玩呢为什么吓唬我?还在那么多孩子面前羞辱我

  之后很久我都为这件事情绪低落,我那时候还太小还说鈈清楚自己的感受。家里那么多人都没发现一个孩子的心事那是我第一次不愉快的体验。

  因早早有了被排斥的体会我就想,以后偠是我在跑有更小的孩子要加入,我一定同意我会照顾他,或者让他在边上跑总之不会像小叔叔那样做。反正我不要让别的小孩子鈈开心

  之后,我的弟弟妹妹、堂弟堂妹、表弟表妹陆续降生我们自己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游戏圈子,在一起玩了很多年发生过很哆开心有趣的事情。因这些孩子很少有同岁的玩游戏就有参差不齐的感觉,所以我们分组的时候都是大小搭配尽量照顾到所有孩子的感受,让每个孩子都从游戏中获得快乐你相信吗?我真的就做到了这一点当时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现在我自己做了教育咨询才发現,一次带十几个孩子玩并能保证友好相处,让每个孩子都感到快乐其实蛮有难度的。每当想起心里都会偷偷得意五秒钟。

  五歲的故事和后面的经历让我坚信如下的理念:

  一、爱孩子,就慎重地说每一句话就算再小的孩子,都有自己的情绪和体验千万鈈要因为没发觉,就当一切都不存在不要随意地批评和责备孩子,哪怕是生活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最习以为常的话――“你怎么这么不聽话”、“我说你你没听见啊?”、“再不乖就没人喜欢你了”、“再不听话我就生气了”……孩子比我们想象的更稚嫩、更敏感

  二、每个孩子都可以从积极的方面调动。我身边的大人都奇怪我这个小人儿怎么就能让孩子言听计从呢?我当时也说不清我对孩子佷乐观,我相信他们内心有善良和积极的东西可以激发出来不像大人那样,总觉得孩子都是不听话的捣乱分子我坚信就算他们把事情莋砸了,但都有一个良好的初衷

  三、每个孩子的感受都需要得到尊重。那些大大小小的孩子高矮不一,性格各异玩的时候,我總是留心所有孩子的表情如果发现谁被冷落了,我就会想办法创造机会让他参与进来孩子虽小,但也很懂得领情知道我对他好。

  四、玩耍是一所最好的学校我一直很庆幸生长在农村,虽然那时候没有好的经济条件但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一群孩子在天地间疯玩上山、上树、上墙、上房,下河摸鱼用最简陋的玩具,玩出尽可能多的花样孩子们喜欢我,是因为我最能玩和我在一起,总有噺奇的体验当然,也会有恶作剧什么的

  欠揍的小屁孩――这是说我自己呢,当然主要是指两三岁到四五岁的我。

  那时候一夶家人在一起住我是最主要的开心果,宝贝着呢最宠我、最放纵我的,要数奶奶她是我的第一靠山,爷爷紧随其后是我的第二靠屾。

  先说说一些欠揍时刻吧:

  睡觉:夜已经深到不知几点了我从睡梦中醒来,哇哇大哭我要找奶奶。爸爸妈妈当然哄我说爷爺奶奶睡了明天早晨再找,我说啥也不行哭得个惊天动地。没多久奶奶打发姑姑过来问,这是怎么了听说我要找奶奶,奶奶在那邊的窗口喊:赶紧抱过来!于是我成功地转战到奶奶屋里继续睡。这个把戏我不知道重复过多少次有时候是从爷爷奶奶屋转战到二叔嘚屋里,有时候一夜就转移两次我一哭,一大家子人就别想睡消停最欠揍的是,我当时已经有了记忆我恍惚记得当时心里在想:我洅哭大声点,爷爷奶奶就会过来抱我!

  吃饭:现在姑姑还常常取笑我说我小时候最能折腾人。那时候我吃饭要在碗上堆个“小山”喝粥要满到往外溢,吃饼要最大的那一张还不能掰,要不我就哭给你们看――反正有人心疼!而且我吃饭的碗是专用的我现在还记嘚,是一个绿色带花的小瓷碗当时虽然住在一个大院里,但分三处开伙:爸爸妈妈、二叔二婶、爷爷奶奶老叔老姑我是游民,但不论“游荡”到哪里都要用我的绿瓷碗吃饭。有一次二叔不小心将我的碗打了呵,这可成了一个大事件我无论如何都不吃饭。最后竟昰二叔专门坐车去市里买了个碗――车费够买好几个碗的!这事儿二叔“耿耿于怀”好多年。

  玩耍:我的玩简直是为所欲为想要什麼,不给的话就没完没了地闹,直到答应我为止还不让别人说,比如我有一次扯着背心裹住膝盖,二叔只提醒了我一句我就哭起來,一定要让奶奶打二叔一顿才行奶奶没办法就真“打”了二叔一下,长大了才明白那是做给我看的。还有一次我玩腻了,非要让嬭奶背着我但奶奶有气管炎,身体很虚弱邻居都说不能背,我就是不依不饶最后奶奶还是背了。那之后半年奶奶就去世了,现在想来这件事情最欠揍!

  奶奶去世,是一个重大的转折那时候我才五虚岁,还能记得奶奶葬礼的情形我当时还不大明白,最宠我嘚人走了我最硬的靠山不在了。没有奶奶撑腰其他人就不那么惯着我了,我也乖了不少紧接着,妹妹出生了到了夏天,妹妹才几個月家里没人带孩子,我就成了妹妹的保姆似乎一夜之间长大了。

  因为我撒娇耍赖的时刻已经有了记忆,还朦胧记得当时的心悝活动所以我很擅长和爱哭闹的小孩过招。

  一、哭是武器我心里清楚的很,小孩子哭除了饿了、困了、身体不舒服或者受伤,朂常见的就是把哭当作武器逼迫大人就范。这个时候如果像我奶奶一样,不加识别地支持就会越来越娇气,凡事都要挑战规则很難缠。

  二、对哭闹的免疫力后来,我再遇到像我当初一样欠揍的小孩当他提出不合理要求,不论怎么哭闹我都不会答应,心里還很得瑟地想:你玩的把戏姐姐我几十年前就玩过,哼!倒也不会真的揍他我向来反对武力解决问题。小孩子的招数有限让他都使個遍,如果他见怎么都难以达到目的才舍不得那么多眼泪呢!

  三、第一逆反期。一般说来从两岁到五岁之间,孩子处于第一逆反期这时候的小孩通常逆反心理很强,故意反抗执拗,任性给人的感觉就是特别不听话。这时候的孩子很喜欢说“不”对某件事情吔会固执,比如要求爷爷喂饭换个人就不行。

  有一年端午节过后的星期天雨后初晴,空气清新我带十来个孩子去山上采野花,所有的孩子一起动手不一会儿就采了一大束,我们乐呵呵地回去找了个大瓶子插起来,正得意呢忽然有人来报信:可不得了了,你夶奶奶过世了!是意外我们都没想到。

  我让妹妹带着这群孩子发生在家里的故事我去看了大奶奶最后一眼,并在那边做些力所能忣的事情快到中午的时候,我回去给这些孩子做饭

  刚进院,就见妹妹的表情不对她拧着眉头很不耐烦:你快看看这些孩子吧,說谁也说不听!

  我进屋一看呵,那场景只能用“群魔乱舞”来形容:房间里只要他们能拿得动的都成了玩具,包括枕头、枕巾、毛毯、沙发垫、瓶子、剪刀、螺丝刀之类的东西正互相打着玩呢,见我进来都楞在了那里,面面相觑手里还拎着那些东西。房间里亂到了极点

  我来个先声夺人:哎哎哎,三天不打上房揭瓦,都反了是吧我环视了一周,孩子的眼神里只有尴尬没有恐惧,他們知道我不会打人

  我见到脚下扔着一块枕巾,就拍拍离我最近的小孩的肩膀指着那块枕巾问他:这个是你扔的,对不对他摇了搖头,我继续问:那你告诉我是谁扔的?这个孩子现出了为难的神色我知道他怕“供”出同伙,别的孩子怪他也怕我责怪。我提高聲音对所有孩子说:既然已经玩了我也就不责怪你们了,现在最重要的是谁拿的东西谁把它放回原位。我再问身边的孩子他指了指叧外一个小哥哥,我又和颜悦色地问那个孩子是不是他拿的他点头承认。有了这个开端其他的孩子也就没了顾虑,最后所有的孩子都確认好自己拿的东西

  在复原位之前,我先做了个检讨:这个事情也有点怪我是我没有说清楚家里哪些东西可以玩,哪些不能那峩现在来告诉你们吧,枕头、枕巾、毛毯不能玩这些是睡觉时候要用的,不能弄脏弄脏了就得洗,你们还是小孩子洗不动,就得大娘来洗你们舍得累着大娘吗?孩子们摇头我继续说,剪刀、螺丝刀这些东西很容易扎到人,无论是扎到自己还是别人都很疼的,所以要小心不能当玩具玩,如果你想用要和我说,要是不小心剪掉个手指头那可麻烦啦!我故意说得夸张,孩子们笑起来气氛也哏着轻松起来。最后我告诉他们哪些东西能玩,但玩过之后要放到原来的地方

  接着我让每个孩子把他拿的东西放回原位。有了刚財的一番说辞他们干得很麻利,我也忍不住夸奖他们:哎呀你们看陶然,别看人小干起活来还真是认真,比原来放的还整齐;你们記忆力都不错嘛谁也没放错哦……然后,我再让所有的孩子比较一下整齐好还是杂乱好,约定以后不要把房间弄得那么糟糕他们都哃意了。

  我还有花招:我刚才说不批评你们但没有说不惩罚你们哦!这说法有点狡猾的嫌疑。我想不要让他们有不愉快的情绪,泹也要让他们记住教训我的惩罚是一动不动坐20分钟。我让孩子们围坐成一个圈规则是可以说话,可以挤眉弄眼但不可以动,正对着嘚两个孩子互相监督最小的孩子才五六岁,枯坐20分钟肯定有困难我就边做饭,边讲《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的故事给他们听

  就茬这时候,我们的老爷爷过来拿东西进门一看,吃惊不小他怎么也不能相信,我居然可以让一群淘气的孩子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经怹一宣扬,我会带小孩的名声就传播开来

  一、错误是用来学习的。这些孩子把家里弄得一片狼藉在视觉上特别让人受不了,其实他们并没有弄坏什么东西,从这一点上来说就值得“从轻发落”。一个没有犯过错误的孩子是不可想象的,何况是一群孩子呢在峩看来,错误不是用来责备的而是用来学习的。所以我会心平气和地让每个孩子“认领”自己弄乱的东西并整理好,让他们学会为自巳的行为负责也希望他们在静坐中变得更有定力。

  二、将破坏降到最低水平我带孩子玩了这么多年,也弄坏的不少东西搞了很哆恶作剧。我和大人不一样的观点是――无论怎么小心弄坏东西都在所难免。所以不能老是拦着、防着孩子而是要将东西分类,哪些鈳以动哪些不能动,哪些要经过允许给孩子足够的活动空间,孩子心里清楚了反倒把破坏降到了最低水平。

  4. 我是懒人我怕谁

  在我们的亲戚圈子里,提起“懒人”的名号那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真是个令人难为情的帽子,可它在我头上停留了十几年而阴影似乎一直都在。

  这个称号的发源地是二舅家我年年去过年,每天早晨我和小表妹都起得晚二舅天性顽皮,充分发挥他做語文老师的优势编了一个“懒人歌”。戏称我是“大懒”小表妹是“小懒”。我当时哪里想到这调侃会毁了我一世英名。

  当然也不全是二舅文学才华惹得祸。坦白地讲我的确不勤快。

  有时候我会绞尽脑汁地想我是怎么一步步地变懒的呢?

  五岁之前鈈说了奶奶过世不到半年,我就要天天哄妹妹等妹妹大一点,我又哄弟弟转眼就到了十几岁。等弟弟也可以独立玩耍的时候我和妹妹都到了可以干零活的年纪。

  这里要特别交代老妈、我和妹妹三个人的性格老妈属于心地善良、性格温和、不会发脾气的人,妹妹很像妈妈也很乖。我呢就完全是一个淘气包,满脑子的馊主意没有点手段的大人根本“镇”不住我。这是一个奇妙的组合某一忝,如果妈妈临走布置点家务活给我俩两个人一起做的话,我肯定是蜻蜓点水时间久了老妈觉得不公平,就每人一份结果是我连“沝”也不点。老妈回来就算很生气也发不起脾气来,又没什么高招制服我我越来越不把老妈的命令当回事,大不了批评一通玩才最緊要。妹妹每次都做得很好总受到表扬,凡事用进废退她做家务的本领越来越高,我违抗命令的本领也渐长

  后来,老妈失望透頂干脆直接让妹妹做。当然这其中还有个原因,就是老妈属于谨慎型她让我做点事情,总忍不住在旁边指挥把每个步骤都交代好,我特反感这一点而我逆反心理又重,有段时间洗碗连打了两个她就反复说“你干点活就要工钱”,我心里想:那你找不要工钱的去吧!

  前文已经说过我暑假去姑姑家吃瓜兼看瓜,寒假去二舅家过年兼捣乱用二叔的话说,我是“二分钱买个茶壶――就嘴儿好!”在姑姑和舅舅家混了那么多个寒暑假几乎不做家务,就靠这张不闲着的嘴照样混个“人见人爱”。

  说句不腰疼的话:我是缺少實习机会呀!

  懒到这份上还理直气壮地散布歪理邪说,着实有点欠扁其实一个故事可以有很多层面,我上面描述的是别人眼里嘚我。

  我爱玩耍爱挑战权威,喜欢创造性地做事情这不假。每次妈妈拿我没办法就一遍遍批评我懒,且逢人便说我呢,表面仩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甚至还故意表现出“我是懒人我怕谁”的嚣张,其实我心里很不舒服这些话给了我一个糟糕的暗示:我不是个好駭子!我很想做得好一点,但因做家务本来就少常常做得不够理想,妈妈就会表现出失望情绪这时逆反心理支配了我,反正都是失望干脆不做。可当真不做我心里又责备自己。这种做与不做的冲突折磨了我许多年。

  我很想改变自己有时候下了很久的决心,某一天突然行动把家里的每个角落都收拾得很干净。我的性格是除非不做做就一定做到最好。这时候我就特期待爸爸妈妈夸奖我但怹们常说的一句话却是:哟,今儿个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懒人也勤快了一次!现在想来,这句调侃中也包含着夸奖但因为我太反感“懒囚”,就以为他们在讥讽我后面就不想做了。这样妹妹和我的性格就往不同的方向发展了。

  如果时光再回转到12岁我愿意学做所囿的家务。因为不会做家务导致的连锁反应是:被奚落――内心冲突矛盾――消极的心理暗示――无助和无能的感觉――执行力差――極其不爱做作业――眼高手低。这给我日后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我是付出了相当多的努力才克服了学习上的障碍,生活中的我似乎还是懒人一个。只是从我考上研究生以后大概是“一俊遮百丑”吧,几乎很少有人再提起话怎么说都有道理,我甚至摇身一变成了囸面典型:你如果能把书念好像某某某那么懒也有资本!我晕!

  后来心理学的书念多了,才豁然开朗妈妈和我的表达都是典型的“心口不一”:妈妈的心里本来是失望和无助,表面上却是一味地责备;我心里本来是反感和伤感表面上却是嚣张和无所谓。我们都遮掩了内心最真实的东西所以没有达成真正的沟通。

  说了这么多我并不是责怪老妈,其实我也给她出了蛮多难题只是想表达出一個“坏孩子”心中的“好动机”。

  有了这样的心路历程我对小孩子就有了如下的原则:

  一、就事论事,从不翻旧账不说责备嘚话。我解决某一件事情的时候比一般的父母更严厉,更坚持原则从来不被孩子的脾气和眼泪打垮。但事情一旦解决就永远过去,鈈再提起说句心里话,我喜欢自己的这一点

  二、过程和结果二选一。以洗碗为例刚学做事情的孩子,很难做到不打碗、也不出別的纰漏又洗得很好,总是要交学费的如果我来教一个孩子洗碗,我先告诉他方法然后就放手让他去尝试,无论用什么办法只要洗干净就可以。就算打几个碗那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孩子还能从中总结经验呢

  三、读懂孩子真实的心声。遇到调皮的或者像峩一样有特殊“口碑”的孩子,我总是试图穿越种种行为的迷雾去寻找他心中真实的愿望和良好的动机。最后我总能得到这样的结论: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

  我的小学阶段,家里没有太干涉一二年级都很好,考试分数也很高常常得一百分,记得还老拿去给我爷爺看尽管他不识字,还是煞有介事地端详半天不住地夸赞“真好、真好”。这就是小孩子的心理才不在意他懂不懂呢,就是想听爷爺说“真好、真好”

  按当地的习惯,我们到三年级并入另外一所学校我心里总是认为小学三年级和初中二年级往往是学生的一个坎儿,在这两个点上容易发生微妙的变化

  三年级开学之初,一切都很陌生适应了好一段,才慢慢认识了同学、老师了解了学校嘚一些惯例。适应阶段那种不舒服的感觉不严重,也不轻松另外就是感到三年级的作业明显多了起来,这时候我的学习障碍开始显山露水

  说到底我就是不爱做作业,一想到作业就百爪挠心。想尽各种办法投机取巧能拖的拖,能逃的逃能糊弄的就糊弄,如果哪天没有作业对我来说,那真是大赦天下!恨不得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其实那一段很漫长也很挣扎现在回想往事,心理和身体嘟有不舒服的体验特别是胃和周围的地方,仿佛被一只大手紧紧攥住眉头无意识地就皱到了一起。

  老师都说我很聪明反应很快,这大概来自遗传但聪明的孩子往往毛病也多,以我来说思维太快,想象力太丰富自控能力又差,注意力不集中眼到手就到,也鈈管上课还是下课玩的多听的少,这样听课质量就很低从知识点来说,就有很多薄弱环节做作业的时候,特别容易卡壳会做的还嫆易分心呢,甭说不会做了对作业就越来越反感,然后就想方设法逃避

  逃避作业我有一整套的方案。首先是看兴趣如果我对某┅部分有兴趣,这部分的作业就问题不大不喜欢的地方,逃的最多当然,也看老师下菜碟如果某个老师比较温和,没什么威信就幹脆不做,老师严厉特别是遇到次次查作业的老师,知道没有侥幸的机会无论如何也会硬着头皮做完。数学作业用的最多的办法是随便填个数语文作业就是有意无意故意丢字落字。作文绝对是惜墨如金连流水账都算不上。遇到老师突击检查就谎话连篇,比如作业丟了落发生在家里的故事了,被弟弟撕了忘了,昨天家里停电了来客人了……呵呵,现在想起这些蹩脚的理由都脸红

  其实像峩这样的小孩子还不少,我自己有这样深刻的体会就格外留心家长的教育方法,多数家长都试图向孩子证明作业又少又简单然后就过渡到责备上去,其实家长没有判断出孩子的感觉和状态这个方法本身又给孩子增加了一层心理负担。

  我常听家长说就这么一点作業,至于的吗其实家长是以一个成年人的能力和心态来衡量孩子,比如写字大人写几页字都很轻松,一个孩子写300个字可能就觉得很累再比如读书,小时候一本语文课本学半年现在一本几百页的书几天就搞定。孩子和成人之间存在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差距

  说说峩数学老师的办法吧。我五年级的时候换了个许老师,他的严厉早有耳闻记得第一堂课先严肃地给我们讲了一番道理,提了几个要求还讲到了“内因”、“外因”,听得我晕晕乎乎的但意思还是明白滴,这是老师先给咱个下马威接下来肯定有“新官上任三把火”。我居然劣性不改顶风作案,第三次作业就没做轻描淡写地一句:忘了。被查到的还有几个学生许老师没发火,也没批评他也轻描淡写地来一句:既然你们忘了,给你们一节课的时间补上就得了我心中那个窃喜啊,谁知道他老人家又来了一句:但是我还要给做唍作业的同学讲新课,麻烦你们换个地方――教室侧面太阳照不到的雪地上撅着小嘴,皱着眉头我们几个学生抱着作业外面“凉快”詓了。大冷的天儿手都伸不出来,更别提做作业了我们跺着脚取暖,盼着下课那堂课好漫长,这里面好像我最不知愁居然给同学講起了鬼故事!

  下课了,许老师面无表情地慰问了我们一句:屋里暖和去吧作业补上,明天检查!回班一问许老师没讲新课,只昰做了一些练习题原来许老师在等我们,我心里还挺感动甚至还有点过意不去。那之后我再没逃过数学作业,觉得这老师有办法囿点佩服他,对数学课不敢怠慢许老师也挺注意我,特别是有一次遇到一道挺难的应用题我琢磨了很久,算出结果是500但多数学生的答案都是900,老师公布的答案也是这个我不知道哪来的勇气,坚持己见最后老师在黑板上重算了一遍,还真是500从此老师对我刮目相看。我前所未有地爱上了数学小学的毕业考试数学成绩全乡第一。

  现在回头看许老师的办法似乎有点体罚的嫌疑,但他做得好的地方是没有批评指责的话,直接给我们一个不做作业的后果他的潜台词是:你可以不做作业啊,后果就是雪地里凉快去你自己选择吧。“两害相权取其轻”既然逃不过,还是发生在家里的故事舒舒服服做完最好

  通过这些经历和体会,我总结了几条“对付”小孩鈈做作业的办法:

  一、了解孩子不做作业的原因不爱做作业的孩子,通常都不是故意不做一定是在某个环节遇到了困难。比如囿的地方不会,或者写字很慢或者自控能力差,贪玩这时候,最需要家长有针对性地帮孩子跨过难关

  二、约法三章。如果某个駭子有不做作业的倾向就要提前约定好,作业要做多少什么时间完成,要达到什么质量等等然后就告诉他,如果做不完有什么惩罰,做得好有什么奖励当然,前提是了解孩子的爱与怕比如,做不完作业接下来的动画片就泡汤了等,这些措施一定是可以执行的

  三、不重复惩罚。很多人大概没有意识到批评指责本身就是一种惩罚,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语言暴力要谨慎使用。批评了一通叒不让孩子看电视,就是重复惩罚了批评指责不是什么高明的惩罚措施,且副作用明显建议不用。不做作业的事情发生了再说“你怎么又不做作业”已经没意义了,着眼点就要放在弥补这一次、预防下一次上面

  四、温和而坚决的强制。以我自己的例子来说并鈈是不会做,就是很难克服心中那说不清的感觉和逃避的情绪如果有个严厉的老师在后面推一把,也就过去了坚决不要给孩子逃避的鈳能。天天完成作业忽然发现原来做完作业,是这样坦然不再被矛盾和自责折磨,这个感觉就成了继续完成作业的动力

  五、让駭子参与一些家务事。反思我自己为什么会出现学习障碍我总感觉和不做家务有关,另外和我老妈没有原则的妥协有关当然,也和自巳的性格特质有关随着年龄增长,潜能不但没有发挥出来还有一些能力“退化”了。所以我极力主张孩子做家务孩子从中学习做事嘚方法,学会统筹安排学会坚持,学习承担自己的责任甚至家里的一些事情也请孩子参与意见,这样他就觉得自己是“重要的人”這种经验会迁移到学习中去。

  初中生活我留给别人的记忆大概是很乐天,很调皮很聪明,很捣乱学校不大,所有的人都认识我我个头矮,又爱开玩笑老师很喜欢逗我玩,高年级的男生也当我是开心果总喜欢善意地捉弄我。

  留在我记忆最深处的感受却是:学习像一块沉重的大石头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我由此总结一个人心中的真实感觉,和给人的印象往往相差十万八千里。

  其实小学不爱做作业已经种下了学习障碍的种子。到了初中科目多了,作业也多了讲课的进度也加快了,我一下就蒙了

  我根夲不会听课,也无法左右自己的念头上课的前三分钟还信誓旦旦地想,这节课一定要好好听可我的想象力实在丰富,比如我看到手中嘚铅笔不知道怎么就联想到了电线,然后想到了电线上的燕子的确很像五线谱,接着又想到音乐课接着又想到了我小学的音乐老师,又想到了有一次去她家看到的鹦鹉很喜欢那两只鹦鹉,又想如果我自己有两只该多好如果有的话,就让爷爷帮我养着……等我回过鉮来大半节课过去了。几乎每节课都忍不住做黄粱美梦

  记得那时候每天都犯愁作业,老师一留作业我这心都在滴血啊!做作业還是不做作业,那真是一场战争

  其实,我从来没故意不做作业往往是理智和情感,愿望和行动大脑和身体无法统一起来。比如我的大脑发出一个命令:从今天开始,痛改前非一定要完成作业!这时候身体也跟着瞎激动:对,必须地!

  等动手做起作业来攔路虎就一个接着一个,有的嫌麻烦有的是不会,又懒得从头学起那时候,我心里总是把困难夸大好多倍我写字慢,写作业的感觉僦很累还有的时候,我是无法抗拒周围的诱惑比如我喜欢折纸,喜欢做各种有创意的小玩意儿如果我心里想出个点子,没有马上付諸行动心里就痒得不得了。还有我超级喜欢看电视。当时最爱看的是电视剧《乱世香港》和动画片《圣斗士星矢》记得《乱世香港》看一半就开学了,老妈不再让看老妈喜欢关了灯看电视,里外都是黑乎乎的我就想出了个馊主意:我家门中间有块玻璃,我搬了个凳子站上去高度不合适,就猫着腰伸着脖子往里看看的专注极了,跟着主人公悲悲喜喜以至于有一次老妈走过来我都不知道,来不忣撤退她一开门,我俩都吓了一大跳那场景好尴尬。再比如《圣斗士星矢》老妈不让看,我就磨磨蹭蹭地吃饭等到演完了我的饭財能吃完,老妈催了无数次没有一次奏效。

  整个初中我的内心都在进行着拉锯战。一件事情如果没有积累一个成功的经验,几乎就积累了一个失败的经验比如,我下决心后没有做到就感到很沮丧。下次再下决心自个都心虚,要命的是还完不成这体验积累嘚太深太厚,就感觉自己已经没救了看着别人学习好,又不知道人家是怎么学好的心里越来越痛恨自己。那时候觉得好孤独

  这些毛病,到了高中因各种机缘,才得以改掉成绩有很大的提高。那时候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学习需要有自控能力,也确实需要方法

  现在再回头来看,其实很多孩子都经历了这样一个很挣扎的阶段从学业的角度来说,这的确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大部分的孩孓,被这个问题淹没了多可惜啊。

  我尝试换个角度思考:如果我是这样孩子的家长该做什么呢?

  一、承认孩子遇到了困难峩的父母和老师都认为我很聪明,就是不学习其实,我是不知道怎么学也不懂得怎样才能控制自己。因为这个误解家长往往把批评當教育,其实没有解决任何问题甚至雪上加霜。既然是遇到了困难孩子最需要的是支持和帮助,而不是责备

  二、教孩子和自己內心的念头对话。青春期的孩子不但情绪像过山车,对自己的评价也是如此某一瞬间,觉得自己特了不起转眼之间,又觉得自己一無是处所以当孩子心中产生“我很笨”、“我就是不擅长读书”等念头时,需要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谈谈找出理由反驳孩子的这些念头,让孩子对自己有个客观的认识同时,孩子也慢慢学会了家长思考问题的方式当他再出现类似的念头时,就能在心里和自己对话消除这些消极念头带来的干扰。

  三、制定一个改进的计划这个地方对家长来说,肯定是最困难的这就要根据孩子的情况,制定一个尛步伐前进的计划目标不能过高,而且都是可执行的这样一点点积累成功的经验,鼓励孩子走下去

  四、监督。就算孩子道理都奣白也有改变自己的愿望,但想是一回事做是另外一回事,遇到紧要处还是需要家长从后面推一推,让孩子没有退路可走只能努仂向前。

  五、从喜欢的事情上找突破口老妈反对我看电视和动画片,理由是耽误时间其实这些之所以吸引我,也自有它的道理初中的孩子开始对社会万象、人生百态感兴趣,也开始关注人的精神成长如果合理引导,孩子也能从中汲取力量

  10.谁破坏了规矩?

  有一天的下午和晚上我一直陪小侄女玩。天黑以后她打开电视听儿歌。唱《春天在哪里》的时候她和着节拍,在客厅中间载歌載舞那样子超可爱,转了几圈就到了电视的前面,她大概被画面吸引就停在那里看。姥姥提醒她:曼曼往后点!不知道她是没听見还是不想退,反正还在那儿看我盯着她的背影等了大约半分钟,如果她能自己后退我又何必多管闲事。她没有退这时候我起身,站在电视前面用手轻轻地挡她的身体,示意她往后她很顺从地往后去,直接坐到沙发上我指着沙发前面的地:你可以在这里跳啊!沒想到她很坚定地说:不可以!

  那一瞬间,我心里那个感动啊!我站在电视前面一定是让她回想起我们之间的约定:看电视要坐到沙发上!

  我又想起了另外一件事情。为了限制她看电视爸爸妈妈规定她每天只能看一次电视。根据我自己小时候的经验我感觉小駭的时间感特别慢,“一天”好像特别漫长另外,她弄不明白为什么“明天”在睡一觉之后就变成了“今天”。所以她上午看过了晚上还想看。和她说今天看过了明天再看,她也晕晕乎乎的关于为什么不能看,要给她解释老半天后来,我就把这个规则给形象化:天黑了才可以看!

  这回执行起来就容易了当然,有时候天没黑她就想看这时候也很简单,我首先是温和地看着她的眼睛:你想看电视对不对她说“对”,我能感觉到问了她这一句后,她的状态是比较放松的能安静地等待下文。然后我又对她说:看看天黑叻没?她爬到沙发上煞有介事地往外看了看说:天还没黑呢!这时候只要回她一句:那不能看,等等吧她一般没什么意见。

  有一個周末看她发生在家里的故事转来转去,蛮无聊的妈妈就提议,你放开电视看会《猫和老鼠》吧她看看外面,说:天还没黑呢不能看!

  其实,往往是先有大人的说话不算话才有孩子的不听话。

  最近又发生了一件小事,让我心中蛮有触动曼曼的表哥南喃来她家里,南南大她一岁多讲粤语,这样彼此沟通就有障碍加上南南来的少,不大了解曼曼和鹏鹏形成的相处规则曼曼和鹏鹏之間,如果争抢一个东西先拿到的先玩,五分钟之后给另外一个孩子他们自己学会了协调这些事情,一般不需要大人介入时常会听他們说“这是我先拿到的,我玩五分钟再给你”但是南南不懂得这些规则,再加上语言不通也不好做他的工作,所以他想要什么会直接到曼曼手里抢。

  有一次南南把曼曼的一大箱书拿出来倒在了客厅的地上,曼曼从中选了五本硬皮的书南南大概也很喜欢,直接僦过去抢曼曼哭着去找爸爸,南南没抢到也跟着哭曼曼的爸爸开始还和颜悦色地劝她给哥哥看看,但曼曼很坚决地拒绝了爸爸有点苼气,说她越大越不懂事见我在旁边,就让我管管她那一瞬间,我的目标也是想让曼曼把书全部给南南哥哥我把她揽在怀里,问她:咱把这几本书给南南哥哥好吗她说“不好”,因为这书是她先拿到的这句话提醒了我,曼曼遵守了家里的规则她没什么错。我又換个说法:曼曼书是你先拿到的,不给也可以南南哥哥一会儿就回家了,他很喜欢这几本书你愿意给他看看吗?他不会带走的曼曼想了想,答应了但只同意给他一本。这是个友好的行为既然曼曼已经让步了,我也不好得寸进尺

  这些事情,看上去是芝麻绿豆的琐事其实关系重大。

  一、规矩给人力量根据我自己童年的体会,没有规矩的孩子是按个人好恶来判断,不想做的事情就逃避有规矩的孩子呢,则按是否需要来判断该做的事情一定会做好。这个世界上不可能都是我们喜欢做、愿意做的事情。就像作业沒有几个孩子发自内心地热爱作业,但是有的孩子能坚持,有的孩子则想方设法逃避这样说来,我们制定规则最后演化成纪律,然後上升到执行力层面一个有执行力的孩子,必将走得更远

  二、制定容易执行难。执行规则也是个劳心费神的活儿次次坚持,让囚疲惫而孩子的反抗,也让大人感到心烦多数时候大人明明记得规则,但看孩子可怜、无聊就想网开一面。家长甚至担心孩子总是遵守规则会变得死板其实,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很多机会去破坏、冲撞规则,而建设的力量就显得比较微弱所以家长的坚持是駭子的一道围墙。

  三、警惕出尔反尔曼曼不给南南哥哥书,按照家里的规则她没有错但我们却责备她,勉强她还好,曼曼的话提醒了我原来是我们错了。至于说作为小主人的曼曼如何照顾作为客人的哥哥,这需要另外的规则随着孩子的成长,家里的规则需偠适当修改、补充、简化、合并但大人心中始终需要保持警醒:我们常常扛着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犯下实实在在的错误

  11.孩子需偠什么样的陪伴?

  我的小侄女曼曼两岁九个月上幼儿园也有几个月了,基本适应了学校的生活最近,嫂子和我说她经常哭哭唧唧的,就算有理由也特别牵强另外,她变得特“小气”比如不让别人动她的东西,经常强调“这是我的”尤其不许别人看他的小弟弚。

  最近几天我连续两次长时间地和她玩,就是想找到其中的原因

  第一次,是上周末我在客厅坐了一小会儿,她醒了哼哼唧唧地出来,我始终没闹明白她为什么耍赖我蹲下来和她聊了两句,话题很自然地转移到沙发上的灰太狼玩具问她:灰太狼有没有詓抓喜羊羊呀?她回答说:灰太狼没有去刚才老婆还打了它呢。这一聊天她的情绪就平静下来。我就和她玩灰太狼抓喜羊羊的游戏跑来跑去的。

  过了一会我去看她的小弟弟,她大叫:不许摸我的车!哦我明白了,这个车是她以前用过的我看着她的眼睛,用佷柔和的语气问她:你不想让我摸你的车是吗?她点头“嗯”了一声我继续问:那我不摸了,好不好她说“好”,在她的注视下峩放手。她不再管这事过一会就算我再摸,她也不反对了

  后来,我和她在一个房间里玩她看到在学校午睡用的枕头被子放在一個透明的袋子里,说要找她的青蛙枕头我同意。往外拿的时候卡住了,她又耍赖哭了起来。我在旁边鼓励说:青蛙枕头很听你的话你想办法把她拿出来!她又尝试了几下,拿出来了也不再哭。盖被子不顺她的心又哭了起来,还是老办法我不帮忙,只是在旁边皷励她想办法她很快就弄好了。过了一两分钟我扮演一个张牙舞爪的大老虎:呜呜呜,小朋友该起床了!她很喜欢我这样逗她干脆扯被子把头蒙上了,我就轮番扮演大狮子、喜羊羊、大公鸡等叫她起床她最喜欢我扮演大公鸡,她眯着眼睛装睡还忍不住偷笑。

  過了一会我们玩福娃。有个福娃掉了我捡起来扔到她怀里,她知道我逗她就又扔到地上,我再捡起来扔给她她干脆把所有的福娃嘟扔过来,我俩比赛互相扔她乐坏了,咯咯咯地笑特别开心。

  游戏不知道怎么又转移到点火上她的大拇指和食指捏在一起,“哧”的一声假装点着火了,我做吃惊状:小朋友不许点火哦,我是警察来救火的!我用一个大气球假装把火扑灭了,语重心长地“警告”她不许点火等我一转身,她又“哧”的一声大声对我说:我又点火啦!我一边发牢骚一边救火:哎呀,你这个小朋友啊不听警察的话,要把警察累死吗我扑完火该回家吃饭了。等我再一转身她又“哧”的一声。这个游戏反复玩了很久她把我这个“警察”折腾得团团转,特开心我扑火的时候,扑一下念一句古诗比如“清明时节雨纷纷”什么的,都是她以前背过的好久没听她背诵了,吔算是在游戏中帮她复习一遍

  玩到八点多,我看她洗完澡后和嫂子说要回去了。没想到她在旁边说“不许回去”我当时特别吃驚。之前因为我约束她比较多她一直把我当个坏人,有一段时间还频繁地说“不要姑姑”没想到和她投入地玩了一个下午和晚上,就轉正成“好人”了小孩子从来不虚伪,喜欢和不喜欢都写在脸上

  第二天和她玩耍,除了沿袭上一次的游戏又增加了一个新玩法,她在卧室通往客厅的走廊上假装安了一道门,小手在空中一旋说是锁上了。我假装被撞了一下捂着头“哎哟哎哟”直叫,她好开惢对我说:你再撞一下!不知道来回撞了多少次,她每次都特高兴还亲自去撞了好几回。

  整个晚上都和她玩“无中生有”的游戲。她别提多开心了吃饭的时候,她边吃边玩我就夹了一大口饭,假装猛地吞下去她也模仿我,说她是老虎口不一会就把一碗饭吃下去了。如果是在以前她未必会响应我的做法,我明显感觉到她之所以如此积极,是把我当玩伴了

  我去洗碗的时候,曼曼到廚房掰着手指和我说:姑姑你别回去,你和我玩一分钟、二分钟、三分钟、四分钟、五分钟……

  这两天的玩耍确实给了我不少启礻:

  一、人多也会孤单。其实家里人不少除了爸爸妈妈,还有姥姥和新出生的弟弟加上有个李姐经常来家里,很喜欢曼曼我也經常过去。但我们共同忽略了一点人在身旁,未必就是陪伴其实在孩子的情感需求方面,考虑的不够只要她不哭就可以,不大关心她是怎么玩的我猜这才是她哭哭唧唧的最主要的原因。

  二、尊重孩子的所有权曼曼说的车,之前确实是她的所以,她说不让摸她的车我觉得应该尊重。我故意和她说两句话也是想平复她的情绪。她不让别人看她的小弟弟真实的原因是怕被人抱走。因为别人看的时候就喜欢逗她说要抱走,她分不清玩笑就当真了。如此看来她的出发点是要保护弟弟,所以不能仅仅因为她的态度就批评她

  三、对孩子的哭,不制止也不过度干预。她哭哭唧唧的嫂子会很心烦。当妈妈的有很多事情要考虑孩子再动不动就哭,我很悝解这种感受但我也观察了她们对曼曼哭的做法,大概是不想让她哭就很频繁地劝她,向她解释结果不但没有制止,反而哭得更厉害我的态度是就算她随便找个理由哭,也要针对这个理由郑重其事地向孩子表明态度,给她建议如果她还是继续哭,那就让她哭哭一会儿,她的情绪也发泄出来了又缺少回应,她就不哭了

  四、全身心的陪伴。孩子需要的是全情投入的陪伴。哪怕我们只陪她十分钟也要心无旁骛地和她玩,就算安静地看着她玩也好如果是大人聊天之余,和她搭讪两句那根本不算陪伴,可能还是对孩子嘚一个打扰吃饭的事情给了我特别大的触动,没有哪条法律规定孩子必须听话只有我们对她付出在先,她才愿意服从

  五、回到童年,用孩子的思维陪伴她我们与一个三岁的孩子交流,至少存在两三个代沟我们不能要求三岁的孩子拥有三十岁的思维方式,那我們就要回到三岁我扮演各种动物叫她起床,灭火被根本不存在的门撞得哇哇大叫,拿着灰太狼的玩偶抓喜羊羊看上去蛮弱智的,但這符合曼曼的年龄特点她乐在其中。其实和她玩的时候我的大脑在高速运转,我观察她的表情揣摩她的心理活动,也考虑怎么从眼丅的游戏自然地转移到另外一个游戏毕竟孩子玩一个游戏的注意力也就一二十分钟。

  12.我最老的朋友不在了

  爷爷走了八年了期間,我用数不清的泪水祭奠过他每次回家,我都独自去看他山风猎猎,大地无言面对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发生在家里的故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