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铁查询问题

当前位置 & &
& 广州回应地铁检出超级细菌:早期表现为局部...
广州回应地铁检出超级细菌:早期表现为局部红肿
07:59:24&&出处:&&
编辑:万南 &&)
让小伙伴们也看看:
阅读更多:
好文共享:
文章观点支持
当前平均分:0(0 次打分)
[11-05][11-05][11-04][11-04][11-04][11-01][11-01][10-31][10-30][10-29]
登录驱动之家
没有帐号?
用合作网站帐户直接登录如何评价深圳地铁和广州地铁的差异和各自优劣?
经常听到非广州人评价深圳地铁比广州地铁好!题主作为一个广州人认为广州地铁线网大也很方便,也坐过成都、重庆、武汉和香港的地铁,觉得其实差别并不大!不知道深圳地铁比广州地铁“好”体现在哪!
按投票排序
看着广州地铁发展成现在规模的广州人,在深圳工作过半年,随便几句。工程上:广州的城市格局是很不工整的,扭曲的;同时因为建设地铁的时候城市已经有一定规模和密度了,基本上没有预留建设地铁的空间,所以导致了地铁线路也很扭曲、缠绕,车站和线路都很受限。深圳因为是新的,十分地工整,比如深南大道这些主干线本来也很宽,所以线路也相对更接近于工整的棋盘格布局,车站也能做得很大很标准。服务上:深圳同时有两家公司在运营地铁,我觉得这样有竞争能促进服务上的进步。同时还能学到很多香港的成熟的经验。广州目前还是只有广州地铁一家公司,相对来说就比较单一。但一直在进步,比如近几年标识牌设计之类的先后经历了统一和不断的完善。PS:好像说得比较随便…PS2:我在深圳工作时每天坐1号线从大新到高新园,最讨厌深圳地铁1号线区间临停时是直接急刹的,广州一般都是慢慢减速…而且深圳1号线加速减速都比较急,我习惯了回到广州后坐5号线都不用扶手了……_(:зゝ∠)_
提一个我很喜欢的服务:广州地铁的安检是由手持安检工具的员工完成的,乘客不需要取下提包/背包/行李箱,人均减少1~2s,不但提高通行效率,乘客的体验更是好,这点胜过深圳(包括北京及上海)。
在广州和深圳都生活过,深圳主要活动范围是南山。说下自己的感受:本答案不讨论地铁是否人多,有无排队、让座等问题,我当然有体验过地铁三号线。地铁人多高峰辛苦,哪里都是半斤八两,规划问题其他答案也说得很多了。至于「我去过xx地铁,从没见过有人让座」这种说法更是没有意义。1、安检:广州比深圳好太多,深圳全线过机安检,广州小站手持安检大站过机安检。公民隐私权和公共安全的界限先不谈,仅从如何在保证通勤效率和市民安全之间找到平衡,广州的做法比深圳聪明。个人拙见,轻拍:过机安检比手持安检成本高;过机是在地铁闸口安检,站厅那么大,按理说恐怖分子要袭击,完全可以不过闸口,直接在站厅施暴。要袭击会有一百种方法。而手持安检则直接设在地铁进站口,堵住暴徒进入站厅的去路。当然要施暴时谁也挡不住,但在进站口就把人堵住是不是威慑力强一些?同时,手持安检极大提高通勤效率。在深圳地铁高峰期,看到排队过安检的人群,那叫一个绝望,真是「天然限流」。在深圳坐地铁,对安检机真的深恶痛绝。不过始终还是反对地铁安检,怀念广州顶住压力一直不设安检的时候。2、厕所:深圳地铁有厕所,广州地铁一般只有6号线有。3、广播:老生常谈,私心广州地铁广播国内第一好听,普通话不官腔,粤语不电子音,听起来非常舒服,也有改进粤语直接用普通话书面语念出来的毛病。你能看见运营部门一直在优化的态度。深圳地铁广播不好听,粤语有点像siri。比如说一些细节:深圳地铁的扶梯提示「请站稳扶好」,印象中粤语是照搬普通话的。这样就很别扭了,粤语又怎会直接说「站稳」,港铁一直都是「企稳」。广州地铁之前有一段广播是「……请与站台工作人员联系」,后来粤语改成了「请联络站台工作人员」。「请喺哩一站落车」没有读成「请在此站下车」。这些细节都能看到一个运营部门有没有重视语言的正确使用,照理说广播更新需要成本,而这些细节如果不改也不会有很大影响,但还是改进了,我有时候会觉得挺感动。补充一个,广州地铁广播有很多温馨提示,全天轮播。当然有人嫌烦,见仁见智,但我觉得运营还是挺认真的。当然广播卖广告也有。4、市内网点:依旧广州胜。越秀荔湾海珠的地铁相当完善了,走在环市路、中山路等主干道随时找到地铁口。但是在深南大道、北环大道坐地铁真的是非常崩溃的事情,站点之间远,深南大道过马路难,估计是南山地铁还不太完善的原因,在南山还是选择滴滴最方便。5、干净程度都很好,但深圳车厢宽人相对少。不过从罗湖坐到宝安真的痛苦,直线距离没有很远,无奈一号线站点太多了,觉得永远有停不完的站。6、广州发车快,惯出了我发车间隔超过三分钟就嫌弃的毛病。7、广州装修风格相对好一些,起码每个站有主题颜色。深圳则现代感强一些,都是空灰色为主,但难免又觉得乏味。好像整篇都在夸广州,求轻拍。都是我生活过两个地方的主观感悟以上
深圳地铁比广州地铁好的地方:1、线网设计合理和城市形态有关。深圳是一个新城市,马路宽而顺直,因此也有更大的空间建设地铁站或地铁换乘站。而广州由于城市发展已有一定规模再建地铁,因此容易出现站台过短(如6号线),长距离换乘(如杨箕站、东山口站、西朗站)这样的问题。深圳的购物公园换乘距离虽然也长,但更上山下海的杨箕站相比,简直小巫见大巫了。广州地铁三号线分为毫不相关的两段的设计就是个bug。。而且近几年广州在郊区大量新建地铁,如6号线二期、7号线、9号线、13号线首期、14号线、21号线,等等,市区却迟迟没有新地铁在建。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将郊区的人流源源不断地导入市区,让已经非常高的客流强度雪上加霜,市区的地铁变得更拥挤。而且几乎所有线路都和3号线换乘,3号线却没有平行线路分流。这算是个挺大的问题的。2、洗手间深圳地铁基本上每个站都有洗手间,非常方便,虽然洁净程度不高。3、地铁列车的设计似乎更好(或者说正常)在深圳许多列车应用LED显示屏显示站点名称和开门信息。车况也相对来说好一些(没有好太多)。而广州地铁1号线有些车辆竟然把路线图印在车顶上,这是谁想出来的不合理设计??实在没地方印,印在门上,或者广告位的上面也没什么问题啊。3号线列车短,空间窄小。6号线先天不足,仅有4节车厢。-------------------------------广州地铁比深圳地铁好的地方:1、广州地铁平均站距较高,因此地铁相对于巴士速度会快很多我找不到平均站距的数据,但用线网总长度除以地铁站的数量(换乘站重复计算),深圳的数值是1.36,广州的数值是1.64。具体到实际体验,可以发现广州的三号线在番禺很多地方是不设站的,如汉溪长隆到市桥6.2km的站距,沿途毗邻各种大型住宅区却不设站,市桥到番禺广场之间也不设站。从体育西路出发,到番禺广场也总共只有10个站,26km。缺点是造成沿线居民不方便,优点是大幅提高平均旅速,实现了番禺市区半小时进城。3号线北延段同理。而深圳的3号线龙岗线,从老街站到龙城广场竟然有18个站之多,距离是28km。龙岗中心区的民众进城都是耗上一小时的节奏。虽然有规划地铁快线,但短期看来不太会实现。深圳的2号线蛇口线在蛇口也设站过密,并且不经过传统商业区,而造成客流量较小。之所以站距需要大是因为要将地铁和公交车区分开来,否则两者速度都差不多就没什么意义了。2、安检广州地铁为手持安检,深圳地铁大包小包过机,还得喝一口水。喝一口水这种行为非常的不正常,难道我买了一箱牛奶,还得每一支都拆开喝一下?我的天。3、广州地铁整体形象设计较规范深圳地铁的logo绿龟的标识真的不可直视,就是一个大山寨啊。。深圳的老街站各个地铁出口的风格也不统一,虽然可能是附近商户搞的鬼,但也是受不了。深圳地铁的一些列车贴的线网图,和地铁站的线网图风格还不一样。如果不一样不是什么问题,但列车上贴的线网图很难看啊……4、价格优惠羊城通每个月刷卡15次之后可以享受六折优惠,相比之下这比深圳地铁便宜很多。
广州地铁的服务内地第一没的黑各条线路的间隔没的黑客运强度不是一般的大没的黑指示清晰没的黑公园前没的黑养鸡可以黑东山口可以黑疯狂地下化可以黑用缩骨的钱修缩骨的地铁可以黑线路从规划到最终开通不停乱变色可以黑离开广州之后才知道羊角的好(??_?`)
在深圳工作,经常跑广州和香港。简单的谈一谈。一、路网及远近期规划。在我看来,广州的地铁路网基本已经普及得很好,主要区域都有地铁覆盖,无论去哪都很方便。深圳的地铁路网,机场没地铁(16年6月底开通),南山很大一片区域包括南山中心区都没有地铁覆盖,就算远期规划也还是没有。深圳地铁主要覆盖区域都集中在福田中心区,尤其是华强北那一带,年底开通7号线和9号线后,华强北将会有4条地铁线经过,丧心病狂!相比起南山的,真是不知道规划的人是怎么想的。关外接关内的地铁,只有龙华线在负责,那条线上下班的人潮堪比广州三号线。这个近期规划也没有更好的规划,实在有点不懂。广州地铁车厢都挤满,正是说明规划方面做得好,地铁能极大的释放公共交通的压力。相比起来,深圳二号线蛇口线简直就是规划上的灾难。(感谢
的补充说明,蛇口线的确规划不当,但南山的路面交通压力更该归咎于初期规划得不妥)二、乘坐体验。深圳所有线路的车厢,都是实时站名播报,最近的新车次都换上了屏幕播报(例如一号罗宝线的新车,但我还是喜欢旧的闪灯那种。)广州的老线路只有语音播报,例如一号线,但广州一号线比较老,车子也比较老,还算是可以接受吧。陆陆续续在换新车,所以体验估计会改善。人流方面,深圳地铁的人除了高峰期和一号线外,基本人流都不多。而广州地铁,在我的印象中,无论什么时候,周末还是上班日,人流都很多,每个车厢都挤得满满的。但正因为如此,深圳地铁的某些路线班次间隔特别长,二号线蛇口线经常要等5分钟以上,错过一班基本就赶不上电影或动车。龙岗线在上班高峰期后,班次间隔也改得很长,6分钟。至于四号线龙华线的班次间隔,就算在高峰期,也是要隔3-4分钟,在人流量极大的情况下,这样的班次间隔是带走不了站厅中的乘客,真是很失败的规划和设计。深圳地铁只有一号线的班次间隔能比得上广州,广州的班次间隔和香港地铁差不多,3分钟内肯定有班车,所以出门时间都可以很好的规划。深圳地铁的乘坐体验很差,加减速都很急,都是需要抓紧扶手,而香港和广州的地铁,从来不会出现这种现象。深圳地铁很多座位都没有凹出个位置,都是大平板,在加减速都很急的情况下,容易让人在座位上移动,反而广州的都没出现这种问题。三、设备和设施。深圳的好像一号线和五号线是A级车,三号线龙岗线和四号线龙华线的车型都是B级车,人流量大的反而用成小的车型,这个也是规划上的失败吧。(经评论区的@钟乾元 和
补充,深圳1,2,4,5线均为A型车,1、4号线原本是深圳地铁一期工程一起建造的,初期均由深铁集团运营,使用相同列车,为A型车;后交港铁深圳运营,另行购买南车浦镇车辆的列车,规格依然为A型车,但港铁运营初期是4节编组(站台预留6节),容量小,高峰期拥挤严重为人诟病,2014年开始4改6,15年完成4改6。谢谢两位的补充说明~)广州流量大的线路都是用A车,所以能更多的带走站厅的乘客。(感谢
的补充说明,广州地铁3号线和5号线均不是用A型车)深圳地铁的站几乎只有4个出站口,有的甚至只有两个。在四个出站口的情况下,会有两个出站口只有单向电梯,真是我相当不能忍广州的出站口基本都配置了双向电梯,这样子的体验很舒服。站厅设计方面,深圳地铁基本的站厅都是一样大小,而广州地铁四号线部分站厅偏小。厕所深圳地铁几乎每个站都有,这极大的方便了乘客,而广州地铁只有新的线路有厕所。四、换乘体验。无论是深圳还是广州,大部分换乘都需要走很长的路。在我所体验的换乘站中,广州应该就属于一号线和五号线的换乘需要走比较远。而深圳的换乘就属于五号线转三号线需要走得比较远(毕竟是从地下换乘到高架上),广州的一号线换乘二号线,已经深圳老街站的换乘,都是属于体验很好的换乘方式,个人十分喜欢。但还是比不了香港地铁的换乘。在深圳目前的换乘体验中,每条线路都可以与其余线路换乘,算是设计上的优点。而广州并没有做到这一点。五、安检。广州地铁,都是在入口处有安保人员手持设备进行安检。而深圳地铁都是每站均有安检机器,这样就导致入站效率大为下降。上下班高峰期简直崩溃,而如果你赶高铁的话,那你只好违心的插队了。而且很不懂,为什么我过了高铁安检,到了深圳,还要在深圳北过多一次安检,在那么多人的情况下,机器又只有一部的情况下,入闸效率简直就是渣渣。不过深圳地铁的每包必检,还是比上海那种摆样子的安检好。综上所述,我觉得广州地铁还是优于深圳地铁,深圳地铁应该不止向港铁学习,还要和广州地铁学习。
深圳地铁 说刹车就刹车 3号线 科科
就说一点,广州地铁甩深圳地铁几条街,紧急事件的处理能力。平时如果你对地铁比较熟悉可能不觉得,但是遇到突发情况就发现差距出来了。
有次暴雨,导致深圳到广州南的高铁不能走了,我是从深圳北地铁站出来到了高铁的售票处才知道。当时我有急事要回广州,所以直接回去地铁站问深圳的地铁员工,罗湖站那边去广州东的能走吗(深圳的火车站去广州东和广州南不是同一个地铁站),站务人员冷冷的回答不知道,叫我自己坐地铁过去看。当时我真是气晕了,你知道这两个地铁站间隔了多远吗?而且当时已经晚上7点了,还是暴雨。这种事在广州地铁肯定会发全站的通知,站务人员不会说冷冷地回答不知道。而且,深圳地铁的站务人员真是,你在站台基本不可能找到,有事你只能跑上售票那里问,作为不熟悉这个城市的地铁的人来说,体验很不好。咨询站务人员问题的时候,广州地铁这边的员工比深圳地铁热情太多了。
广州呆了差不多三年,深圳呆了不到一年。一个很奇怪的感觉就是,广州地铁比深圳地铁快多了,基本上很远的距离一个小时内都能到!从番禺市桥到白云嘉禾望岗,一个小时内就能搞定,穿越天河越秀~而深圳地铁就有点扑街了,有一次从宝安固戍到龙岗龙城广场来着,用了2个多小时……深圳地铁就是个慢铁,就比公交快一点。今天从宝安到蛇口,用了一个多小时,才十多公里路啊……据说是站点太多了,也是。所以在深圳住在关外,关内上班就比较坑爹了,一般一个小时坐地铁基本标配,再远点,一个半小时,所以就忒麻烦了,早起晚归啊,其实就是穷……关内上班的工资不够租个单间。相比之下,在白云区番禺区住,天河越秀上班的话,基本上也不用早起,虽然3号线比较挤,不过基本上半个多小时就搞定要知道广州面积比深圳大多了。还有就是广州地铁优惠多多,地铁公交超过15次会开启VIP~价格也比深圳地铁便宜些。广州地铁比深圳好啊~在广州大家都喜欢坐地铁,所以人特别多,原因之一就是坐又便宜又快,省时间。
主要混深圳,也常去广州。现阶段,个人觉得差别不大;深圳的相对工整是广州地铁有的几个明显糙点反衬出来的。01. 广州的3号线绝对神设计,体育西让人没脾气到极致。02. 广深,甚至可以说大天朝地铁的通病,酷爱四节/六节编组不说而且常常30站起修,我国人民体型偏瘦(相对美英德)的优点不是这么使用的。03. 深圳好歹还有老街/黄贝岭这样的半对向换乘,相对便民的设计。广州的是无论多大站,站台的面积使用秉承一般广深楼市的特点,用最小面积办最大的事,你问69平米怎么设计出来可以用的三房两厅两卫两阳台的,答曰“挤着呗”。04. 纯耍贱,lol。市二宫的英文站名真的体现关爱幼稚园孩童学识的初衷,有范儿;不过深圳的某几路公交也是把六约翻译成six about的,彼此彼此。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广州地铁面试_广州地铁面试题目及面试经验
应届毕业生校招微信
[扫码]查看更多名企校招
&&广州地铁讨论区
广州地铁面试讨论区Company BBS
<a href="/discuss/c815.html" title="广州地铁其它讨论" class=""其它(125)
热门帖子排行
相关帖子推荐分享本文到:
在微信上关注24楼影院
movie24luo
广州地铁三号线北延段一处联络通道被工程师钟吉章爆料称未达到设计标准,令不少网友和广州市民对乘坐该段地铁是否安全表示担忧。据报道,10月15日, 广州市建委公布的地铁三号线北延段联络通道混凝土强度的调查结果指出:地铁三号线北延段嘉禾至龙归区间2号、3号联络通道混凝土强度局部确实存在不达标问题,但经过独立专家团的评估和复核,专家一致认定满足安全要求,工程不需要加强或重做。
地铁三号线:通过广州亚运的死亡之路?
此前,来自一家检测机构的高级工程师钟吉章在中&冒死&爆料:广州地铁三号线北延段存在质量问题,是通往亚运会的死亡之路。
这篇题为》的博文称,广州地铁三号线北延段隧道内联络通道强度未达指标,施工方北京长城贝尔芬格伯格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将其委托进行检验的机构 &&广州穗监工程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所出具检验报告完整出示给验收方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故意隐瞒了其中标识工程质量为不达标的两份报告,并成功地通过了验收,为该段地铁的安全埋下隐患。
由于地铁三号线按计划将在本月30日开通,&冒死爷&的爆料引起了广大网友和广州市民的担忧。
对此,广州地铁公司11日下午曾公开回应,广州地铁三号线北延段隧道结构安全。
13日,据报道, 广州市建委初步证实了钟吉章的说法:施工方存在将检测不合格的报告向工程业主方、监理方和设计方隐瞒的违规行为。
根据广州市建委的调查,地铁三号线北延段该联络通道项目完成后,业主方广州地铁总公司最早委托检测机构对通道进行了检测,得出结果为不合格。此时, 项目建设方认为检测未必准确,便先后两次委托另一家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结果4个点的检测仍有一半不合格。但建设方并未依规将报告向工程业主方、监理方和设计方报告。
《南方都市报》另一则称,对于地铁三号线北延段受到的质疑,地铁公司曾回应表示, &没达到设计标准,并不代表不符合安全标准。&由于地铁联络通道施工场地小,工程难度大,设计单位设计时有意提高联络通道混凝土的设计强度,以督促施工单位。按照设计强度验算,安全值是明显高于工程规定的安全系数。
三号线北延段该处联络通道的设计单位&&&广东省重工建筑设计院则对《》记者介绍,三号线北延段这项子工程验收时,联络通道经过了他们的验算,现有的混凝土抽样检测到的抗压强度可以保证联络通道的结构安全。
根据国家验收标准要求,设计方的验算结果即为最终的验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在5.0.6一项中指出,当建筑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时,有多种处理方式。其中第三项处理方式为:&经有资质的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认可能够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检验批,可予以验收。&
独立专家团:满足安全要求
据前述《广州日报》报道,在15日发布的调查报告里,广州市建委重申,钟吉章反映的广州地铁三号线北延段嘉禾至龙归区间2号、3号联络通道混凝土强度局部存在不达标问题属实。
调查报告称,在媒体报道混凝土强度局部不达标后,市建委没有仅根据设计方专家复核意见,而委托市建设科学技术委员会办公室邀请了王梦恕(中国工程院院士、中铁隧道 局副总工程师)、杨光华(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工)、唐孟雄(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总工,教授级高工)、钟显奇(广东省基础工 程公司总工,教授级高工)、魏立新(广州市市政设计院副总工,教授级高工)、晏启祥(西南交通大学地下工程系副教授)、叶翼先(中铁隧道集团顾问,高工) 等国内知名专家,于10月14日晚完成对上述质量问题评估和复核工作。
专家进行充分论证后,一致认为满足安全要求,可投入使用。
广州市建委补充表示:联络通道是用作工作通道或在紧急情况下作为应急疏散通道使用,并没有列车通行,对整个工程质量不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质量问题与迎亚运无关& 本月通过验收
广州另一家媒体日前还指出,广州市建委有关负责人曾强调广大市民无需担心:地铁三号线北延段尚未进行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因此不存在工程在验收后仍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而在15日发布调查报告时,广州市建委负责人则表示,在安全有切实保障的前提下,将在本月内通过三号线北延段的验收工作,确保如期开通。
市建委还强调,被报道存在质量问题的地铁三号线北延段联络通道是2009年5月开始施工,于2009年8月完工的,所有进度都是按照既定计划进行,没有出现为迎亚运而赶工现象,出现上述质量问题与工期无关。市建委还表示,决不会为迎亚运而放松质量监督。
上一页1下一页
国务院一次性批复22个城市地铁建设规划,总投资近9000亿元,面对新一轮的地铁热,中国工程...
“向杭州市人民汇报”,湘湖段已“全面掀起大干高潮”;中标额是固定的,临时招聘的民工却以工作...
目前仅北京就有近50万人生活在距离轨道不足50米的两侧,每年因振动噪音引发的申诉事件呈上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州地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