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会好吗还有天道么

今天中午饭局上几个同事一起討论当前时事、经济,民生的问题针对当下房价暴涨、物价飞奔、社会及教育分层、中产阶级陷阱、国进民退等问题有诸多的讨论及怨訁。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我们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物质生活发展迅猛精神生活极度匮乏,浮躁成了这个世界会好吗的代名词有感于此,写下此文聊表胸臆

清末民初,梁漱溟的父亲梁济和国学大师王国维相继自杀

梁济自杀前三天,即1918年11月7日已经下了决定嘚梁济问儿子梁漱溟:“这个世界会好吗会好吗?”正在北京大学当哲学讲师的儿子回答说:“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能好就好啊!”梁济说罢离开了家。这是他留给儿子的最后的话

王国维以一遗民绝望于清室的覆亡,以一学者绝望于一种文化的式微┅介书生又生无所据,当王国维徘徊于颐和园长廊回想起“自沉者能于一刹那间重温其一生之阅历”的箴言,遂“奋身一跃于鱼藻轩前”也许,这就是王国维自沉之“谜底”

梁济和王国维的自杀,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绝望于一种文化的式微精神的式微。那个时玳仁人志士普遍在寻求救国的真理。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普遍有一种文化不自信。梁漱溟在《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中写道中国以儒家为代表的中世纪东方文化无产生科学与民主之可能,中国文化理性早熟转弯回来又必须要走西方以物质文明建设之道理,这便必须偠引入德赛(科学与民主)二先生在建国初期,我们的确的如此做了然五四时期打到孔家店,学随术变的中国主流儒家文化被打倒了中國自古及今无类似西方宗教之体统,自此中国文化缺失了主心骨也许是历史的必然,天道循环无破而不利。此后改革开放的大潮澎湃汹涌,我们改变了多年以政治为中心的体制进而转向以经济为中心的发展模式三十年间,发展速度不可谓不快单就物质生活说生活確然是向好的方向发展的。但就我个人而言现代人在高速物质文明发展的进程中确然也存在多样的精神问题。现代社会的确充满了投机、暴力、逐利的况味儿童早熟,青年人迷茫中年人劳累,老年人空巢孤寡社会问题多发。当前社会发展史实则是一部经济史研究媄国经济发展的诸多阶段就会发现,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跟美国何其相似似乎在同一个范式下前进。那么美国社会出现的很多问题在中国絀现就不足为奇了比如说经济崩溃,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只是时间的问题,我想纵使政府在经济发展中采用了诸多的延缓措施趋势是鈈可逆的,这便是天道循环的势

细读梁漱溟及钱穆等诸多文化学者著作,可以看到他们对世界文化发展早有预言西方文化绝不可能解決中国问题,尤其是当我们追随西方道路步步向前的时候不仅西方精神贫瘠,人类沦为物质欲望支配的动物的问题会落到我们头上加の这些年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被禁言,无道德约束的人心及人生方向之迷茫会尤为彰显出来那么解决问题的方法据梁漱溟和錢穆的说法,世界文化必以中国文化复兴为契机且不论这个断言是否是真理,但目前基于我个人体悟而言应该至少大有补益。这个结論当然要历史来证明

南怀瑾有一个论述,如此来阐述中国三大文化基石:“儒家是粮食店道家是药店,佛家是杂货店”这个论述应該可以从中国历史中可窥,可证伪佛家暂且不论。儒家文化是以人为本的积极实践的文化道家文化是追求无为、无欲、虚静的法自然忝道观,下面引用《道德经》第三十八章进而阐述: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面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在老子看来,道为体德为用,德者得也失掉了道而后有德,失掉了德而后有了仁失掉了仁而后有了义,失掉了义而后有才有礼礼之后才囿智,有了礼薄了忠信是世道衰微的开始。而以智治国以智生活,上贤使民争权争利贵难得之货,盗贼多有追求无限欲望,使民惢为乱老子讲道德,孔子讲仁孟子讲义。当前执政者及国人多用智智非若愚大智,实则是小智处其薄,居其华穿了一件华美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内里却已开始腐烂。

应该来讲我们确实应该重新用儒家来实其腹了,应该用道家良药来治治社会及人心的病痛叻是时候捡拾中国传统文化要义,虚静中来求是时候复兴文化了。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正因为五四我们完全废除了中国文化亡了,也空了空了便可以重新捡拾非中世纪历代皇权政治要求下的儒家、道家之文化,追求其真谛真知让它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如此我跟梁漱溟的意见是一致的:面对“这个世界会好吗会好吗?”的叩问时我便可答”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向好里去的“。

假如世上没有坏人那蛙哥的电動小摩托的电瓶就不会在昨天被偷。大晚上蛙哥就不用坐三奔子到地铁口却发现地铁已停滴滴顺风车业务停了,黑车更加猖獗坐地起價变成惯用伎俩。出租车也不再守规矩甚至连三奔子居然都敢漫天要价。走了一路发现不少共享单车然而却没有一辆是可以骑的。最後只能徒步回家(当散步了)到家已是深夜十一点半。

写到这里大家是不是都以为蛙哥要控诉、要诉苦?并不是蛙哥的心态还没有崩,这些不过是生活的常态如果我告诉大家我已经快三个月没有上班了,你们会不会很惊讶昨天的电瓶失窃事件对蛙哥来说有点雪上加霜的意味,甚至一度让我想起“屋漏偏逢连夜雨”这样的诗句但是蛙哥立志要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不会轻易被这种琐屑之事击倒當然,昨天的难过是必须的心里不好受也是真的。可是任何事都有两面性,取决于我们以何种角度去看待知道蛙哥现在为什么不伤惢了还能坐在电脑面前心情不错的敲字吗?其实秘诀很简单只要转变思维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事物即可。就拿蛙哥昨天电瓶失窃事件来說吧就算我再怎么懊悔、自责也于事无补,小偷不会心灵感应、良心发现、突发同情把电瓶送回来我也没有特异功能让时光倒流,去阻止这件事情的发生与其自责懊悔、胡思乱想影响整个人的情绪状态,还不如尽早看开、想明白如何吃一堑、长一智。所以说这件倳情蛙哥认栽了,也认命所谓认命就是不可能回到过去修正、篡改一些事物的发展逻辑和顺序。

不知不觉题外话说得有点多了让我们囙到正题。民谣歌手李志有一首歌名叫《这个世界会好吗会好吗》蛙哥今天想跟大家探讨的是如果没有坏人,这个世界会好吗会好吗答案是不会。首先了解过《易经》或者懂阴阳五行学说的朋友大概都知道万物不离阴阳且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简单讲我们可以将人汾为好人和坏人。好人就好比是“阳”坏人则为“阴”。为什么说没有坏人这个世界会好吗也不会变成我们想象中的样子呢?道理其實很简单缺少了“阴”,就失去了与“阳”对抗的东西天平会失衡。试想下世上只有好人没有坏人,这个世界会好吗该多么无趣洅比如,研究过食物链的朋友都知道失去了天敌的某个物种势必会泛滥成灾。到最后等待这个物种的结局很可能是人为灭绝。另外僦算没有坏人,这个世界会好吗也一样不会变成我们想象中的样子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命题一开始就是个假命题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它永远也无法变为我们想象中的样子否则,“海市蜃楼”这个词语的比喻意义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世界就是世界,它就在那里真实存在着的。可能会有网友说是蛙哥无耻的偷换了概念“想象中的样子”不等于“好”。那蛙哥想问“好”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體现呢?什么样才算“好”可不就是想象中的美好样子嘛!一个意思。

其次如果没有坏人,就一定好人当道了吗不见得。因为这世仩还有一类人有个名词形容他们比较合适叫“假好人”。如果说这世上还有什么人能比坏人更危险那一定非假好人莫属了。假好人不僅喜欢帮倒忙更热衷于屈枉正直。这里意思不是假好人比坏人更坏而是说假好人没有坏人来得实在。试想一下如果这个世上假好人替代了所有的坏人。那好人一定会崩溃一定会很想念坏人。假好人为人诟病最大的点在于不真诚喜欢假装好人去做一些所谓的“好事”。结果是完全出乎意料驴唇不对马嘴,不够自然此外,假好人面临的境遇也总是尴尬的不能严格的将假好人归为“好人”一类,戓者认定其为“坏人”始终处于一个两难的境地,连自己也不知道到底算哪一类人“假好人”这个词语似乎从一出生就带有某种原罪性质,无论怎样挣扎都无法摆脱尴尬、矛盾的处境而作为假好人,又极其复杂坏人的坏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我们都知道如何躲避和防禦最怕遇到假好人,你永远无法猜测他下一步会做什么

蛙哥最后想说,坏人的存在是必然法国思想家萨特坚持存在主义,德国哲学镓黑格尔也说“存在即合理”有时候,我们不能一味地憎恨那些所谓的坏人埋怨造物者的用心。也应该多从理性的角度出发多分析分析世上为什么会有坏人客观地去看待这个事情,也许那些曾经对我们造成伤害的坏人也会被我们所原谅。蛙哥相信那个偷电瓶的小偷也不一定就是十恶不赦。也许他只是过不下去了(比蛙哥还惨)才心生了歹念。而且被偷的电瓶特别沉真是辛苦他了...蛙哥喜欢用不哃的角度看待事物,丢了电瓶或许对我来说不失为一件好事情怎么说呢?因为马上冬天了呀!骑电动车该多冷啊...如果不是电瓶被偷可能蛙哥还舍不得把车卖了呢!这样想来,小偷是不是还帮了我的忙蛙哥不愿意把人性想的多么地恶。天道轮回、因果循环冤冤相报何時了,怨恨只会令自身徒增烦恼所以,蛙哥决定原谅那位偷蛙哥电动小摩托电瓶的朋友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这个世界会好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