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 线图上S如何20日均线怎么调出来来

Ⅰ.一种游标k尺,它的游标尺上有20个分度,总长度为19mm,则每个分度的长度为____mmc用它测某物体长度,卡尺部分示数如图1所示,则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cmII.做描绘小电珠L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已知该电珠的额定电流为0.5A,最大阻值约9Ω提洪的备用器材有:A.电压表V1,量程2V,内阻为3kΩB.电压表V2,量程15V,内阻为25kΩC.电流表A1,量程0.6A,内阻约0.2ΩD.电流表A2,量程3A,内阻约0.04ΩE.电源E,电动势为6V,内阻很小F.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5Ω,允许最大电流为3AG.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200Ω,允许最大电流为1.5AH.定值电阻R0,阻值为6kΩI.电键S、导线若干在虚线框图2内已画出了实验电路的一部分,(1)测量中要求电流表和电K表的最大读数不小于它们满刻度的1/2,图中电压表V应选____;电流表A应选____;为便于调节,滑动变阻器R应选____(填写器材名称后的字母符号)(2)在虛线框图2内继续画出未_的器材和连线,使成为一个完整的实验电路(并把所选器村的字母符号标注在图中)III.用如图3所示装置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通过描点法細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1)关于这个实验,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A.小球择放的初始位置越高越好B.每次小球要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C.实验前要用重垂线检查坐标纸上的竖线是否竖直D.为了比较准确地描出小球运动的轨迹,应该用一条曲线把所有的点连接起来(2)实验后得到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在轨迹线上取一些点,测量它们与平抛起点O的水平和竖直距离能说明小球的轨迹是抛物线的y-x2图象是____A、B、C、D、-乐乐题库
& 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知识点 & “Ⅰ.一种游标k尺,它的游标尺上有20个分...”习题详情
312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80.7%
Ⅰ.一种游标k尺,它的游标尺上有20个分度,总长度为19mm,则每个分度的长度为0.95&mmc用它测某物体长度,卡尺部分示数如图1所示,则该物体的长度是3.075&cmII.做描绘小电珠L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已知该电珠的额定电流为0.5A,最大阻值约9Ω提洪的备用器材有:A.电压表V1,量程2V,内阻为3kΩB.电压表V2,量程15V,内阻为25kΩC.电流表A1,量程0.6A,内阻约0.2ΩD.电流表A2,量程3A,内阻约0.04ΩE.电源E,电动势为6V,内阻很小F.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5Ω,允许最大电流为3AG.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200Ω,允许最大电流为1.5AH.定值电阻R0,阻值为6kΩI.电键S、导线若干在虚线框图2内已画出了实验电路的一部分,(1)测量中要求电流表和电K表的最大读数不小于它们满刻度的1/2,图中电压表V应选V1&;电流表A应选A1&;为便于调节,滑动变阻器R应选R1&(填写器材名称后的字母符号)(2)在虛线框图2内继续画出未_的器材和连线,使成为一个完整的实验电路(并把所选器村的字母符号标注在图中)III.用如图3所示装置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通过描点法細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1)关于这个实验,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BC&A.小球择放的初始位置越高越好B.每次小球要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C.实验前要用重垂线检查坐标纸上的竖线是否竖直D.为了比较准确地描出小球运动的轨迹,应该用一条曲线把所有的点连接起来(2)实验后得到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在轨迹线上取一些点,测量它们与平抛起点O的水平和竖直距离能说明小球的轨迹是抛物线的y-x2图象是C&A、B、C、D、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2011-合肥模拟
分析与解答
习题“Ⅰ.一种游标k尺,它的游标尺上有20个分度,总长度为19mm,则每个分度的长度为____mmc用它测某物体长度,卡尺部分示数如图1所示,则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cmII.做描绘小电珠L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已知该...”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I、掌握游标卡尺的原理及读数方法,注意读数的精确度;II、(1)题目中要求读数要过满刻度的一半,则已知额定电流可选择电流表,由欧姆定律可求得最大电压,分析最大电压与两电压表的关系,则可得出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及选用的电表;根据电路的接法,可以选出滑动变阻器;(2)根据题意及原理可知本实验应选用分压接法,同时采用电流表外接法;注意定值电阻的使用.Ⅲ、根据研究平抛运动的原理及注意事项可得出正确的选项;平抛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联立求得两个方向间的位移关系可得出正确的图象.
解:I、游标20分度的长度为19mm,故每个分度的长度为0.95mm;由图可知,对齐的刻度为主尺上的45mm,游标的对齐刻度为15,故读数应为:45-15×0.95═30.75mm=3.075cm;II、(1)因额定电流为0.5A,故电流表应选择C;由U=IR可得,U=0.5×0.9=4.5V,若选择15V的量程,不符合要求;若选择2.5V量程,则大于最大量程;为了准确测量,可以串联一个电阻分压,从而使读数达到量程的一半;因本实验中测定伏安特性曲线,故应让电压从零开始变化,故应采用分压接法,滑动变阻器应选用小电阻,故选R1Ⅲ、(1)“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保证小球做平抛运动必须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因为要画同一运动的轨迹,必须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相同,且由静止释放,以保证获得相同的初速度,实验要求小球滚下时不能碰到木板平面,避免因摩擦而使运动轨迹改变,故木板应保持竖直,最后轨迹应连成平滑的曲线.但误差较大的点要舍去;不能全部连接;故BC正确,AD错误;故选:BC.(2)物体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y=12gt2;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x=vt;联立可得:y=gx22v2,因初速度相同,故g&&2v2为常数,故y-x2应为正比例关系,故选C.故答案为:I、0.95;3.075;II、(1)V1;A1;R1;(2)如图所示;Ⅲ、(1)BC;(2)C;
(1)长度的测量问题要注意单位的换算;(2)本实验中要注意电压表的改装,当电压表无法正常使用时,应注意利用串并联电路的规律进行改造;(3)平抛运动的规律探究活动中不一定局限于课本实验的原理,要注重学生对探究原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Ⅰ.一种游标k尺,它的游标尺上有20个分度,总长度为19mm,则每个分度的长度为____mmc用它测某物体长度,卡尺部分示数如图1所示,则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cmII.做描绘小电珠L的伏安特性曲线实...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Ⅰ.一种游标k尺,它的游标尺上有20个分度,总长度为19mm,则每个分度的长度为____mmc用它测某物体长度,卡尺部分示数如图1所示,则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cmII.做描绘小电珠L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已知该...”主要考察你对“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与“Ⅰ.一种游标k尺,它的游标尺上有20个分度,总长度为19mm,则每个分度的长度为____mmc用它测某物体长度,卡尺部分示数如图1所示,则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cmII.做描绘小电珠L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已知该...”相似的题目:
某同学欲描绘额定电压为3.0V的小灯泡的I-U特性曲线图.(1)设计一个电路,要求误差较小.则以下四个电路图中,最合适的是&&&&(2)对于所选的实验电路图,在开关S闭合之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置于&&&&端(选填“A”、“B”或“AB中间”)(3)实验中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U/V&0&0.40&0.80&1.20&1.60&2.00&2.40&2.80&I/A&0&0.10&0.16&0.20&0.23&0.25&0.26&0.27&(4)由小灯泡的I-U特性曲线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小灯泡电阻&&&&(填“减小”、“不变”或“增大”)
某小组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实物装置,测绘额定电压为4.0V的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其中,小灯泡的电阻约为几欧,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常用的普通电表.①根据实际情况,你认为完成该实验所对应的电路图应该是&&&&.(填“甲”“乙”或“丙”)②根椐选择的电路图,在答题纸上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电路图1连接完整.③已知小灯泡灯丝电阻值&R&与灯丝温度&t&的关系为&R=k(273+t),k&为比例常数.当小灯泡灯丝在27℃时的电阻是6.0Ω.根据I-U&图象2估算该灯丝的温度为227℃时灯丝的瞬时功率约为&&&&W.
(1)某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一个工件的长度时,示数如图所示,由图可读出工件的长度值为&&&&cm.(2)有一个小灯泡上标有“3V&0.2A”字样,现要测量其伏安特性曲线,下列器材可供选用:A、电压表(0-3V,内阻1KΩ)&&&&&&&&&B、电压表(0-15V,内阻5KΩ)C、电流表(0-0.3A,内阻2Ω)&&&&&&&&&D、电流表(0-0.6A,内阻0.5Ω)E、滑动变阻器(10Ω,1A)&&&&&&&&&&&&&F、滑动变阻器(1000Ω,0.5A)G、直流电源(6V,内阻不计)&&&&&&&&&&另有开关一个、导线若干.①实验中电压表应选&&&&,电流表应选&&&&,滑动变阻器应选&&&&.(只填器材的字母代号).②在虚线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③根据你设计的电路图,将图中的实物连接成实验用的电路.
“Ⅰ.一种游标k尺,它的游标尺上有20个分...”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在测量电珠伏安特性实验中,同学们连接的电路中有四个错误电路,如图所示.电源内阻不计,导线连接良好.若将滑动变阻器的触头置于左端,闭合S,在向右端滑动触头过程中,会分别出现如下四种现象:a.电珠L不亮;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b.电珠L亮度增加;电流表示数增大;c.电珠L开始不亮;后来忽然发光;电流表从示数不为零到线圈烧断;d.电珠L不亮;电流表从示数增大到线圈烧断.与上述abcd四种现象对应的电路序号为(  )
2某同学欲采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完成相关实验.图中电流表的量程为0.6A,内阻约0.1Ω;电压表的量程为3V,内阻约6kΩ;G为小量程电流表;电源电动势约3V,内阻较小,下列电路中正确的是(  )
3要描绘某电学元件(最大电流不超过6mA,最大电压不超过7V)的伏安特性曲线,设计电路如图,图中定值电阻R为1kΩ,用于限流;电流表量程为10mA,内阻约为5Ω;电压表(未画出)量程为10V,内阻约为10kΩ;电源电动势E为12V,内阻不计.(1)实验时有两个滑动变阻器可供选择:a、阻值0到200Ω,额定电流0.3Ab、阻值0到20Ω,额定电流0.5A本实验应选的滑动变阻器是&&&&(填“a”或“b”).(2)正确接线后,测得数据如下表:
&1&2&3&4&5&6&7&8&9&10&U(V)&0.00&3.00&6.00&6.16&6.28&6.32&6.36&6.38&6.39&6.40&I(mA)&0.00&0.00&0.00&0.06&0.50&1.00&2.00&3.00&4.00&5.50&a)根据以上数据,电压表是并联在M与&&&&之间的.(填“O”或“P”)b)根据以上数据,画出该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为&&&&.(3)画出待测元件两端电压UMO随MN间电压UMN变化的示意图为:(无需数值)
该知识点易错题
1为确定某电子元件的电气特性,做如下测量.(1)用多用表测量该元件的电阻,选用“×100”倍率的电阻档测量,发现多用表指针偏转过大,因此需选择&&&&倍率的电阻档(填:“×10”或“×1k”),并&&&&再进行测量,多用表的示数如图(a)所示,测量结果为&&&&Ω.(2)将待测元件(额定电压9V)、蓄电池、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多用表、电键及若干导线连接成电路如图(b)所示.添加连线,使电路能测量该元件完整的伏安特性.本实验中使用多用表测电压,多用表的选择开关应调到&&&&档(填:“直流电压10V”或“直流电压50V”).
2为探究小灯泡的电功率P和电压U的关系,小明测量小灯泡的电压U和电流I,利用P=UI得到电功率.&实验所使用的小灯泡规格为“3.0V,1.8W”,电源为12V的电池,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0Ω.(1)准备使用的实物电路如图1所示.&请将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正确位置.(用笔画线代替导线)(2)现有10Ω、20Ω和50Ω的定值电阻,电路中的电阻R1&应选&&&&Ω的定值电阻.(3)测量结束后,应先断开开关,拆除&&&&两端的导线,再拆除其他导线,最后整理好器材.(4)小明处理数据后将P、U2描点在坐标纸上,并作出了一条直线,如图2所示.&请指出图象中不恰当的地方.
3(2011o福建)(1)某实验小组在利用单摆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①用游标卡尺测定摆球的直径,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则该摆球的直径为&&&&cm.②小组成员在实验过程中有如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填选项前的字母)A.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30°的摆角,并在释放摆球的同时开始计时B.测量摆球通过最低点100次的时间t,则单摆周期为t100C.用悬线的长度加摆球的直径作为摆长,代入单摆周期公式计算得到的重力加速度值偏大D.选择密度较小的摆球,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值误差较小(2)某同学在探究规格为“6V,3W”的小电珠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①在小电珠接入电路前,使用多用电表直接测量小电珠的电阻,则应将选择开关旋至&&&&档进行测量.(填选项前的字母)A.直流电压10V&&&&&&&&&&&&&&&&&&&&B.直流电流5mAC.欧姆×100&&&&&&&&&&&&&&&&&&&&&&&&D.欧姆×1②该同学采用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测量.图中R为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20Ω,额定电流1.0A),L为待测小电珠,V为电压表(量程6V,内阻20kΩ),A为电流表(量程0.6A,内阻1Ω),E为电源(电动势8V,内阻不计),S为开关.Ⅰ.在实验过程中,开关S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最&&&&端;(填“左”或“右”)Ⅱ.在实验过程中,已知各元器件均无故障,但闭和开关S后,无论如何调节滑片P,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总是调不到零,其原因是&&&&点至&&&&点的导线没有连接好;(图甲中的黑色小圆点表示接线点,并用数字标记,空格中请填写图甲中的数字,如“2点至&3点”的导线)Ⅲ.该同学描绘出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示意图如图乙所示,则小电珠的电阻值随工作电压的增大而&&&&.(填“不变”、“增大”或“减小”)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Ⅰ.一种游标k尺,它的游标尺上有20个分度,总长度为19mm,则每个分度的长度为____mmc用它测某物体长度,卡尺部分示数如图1所示,则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cmII.做描绘小电珠L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已知该电珠的额定电流为0.5A,最大阻值约9Ω提洪的备用器材有:A.电压表V1,量程2V,内阻为3kΩB.电压表V2,量程15V,内阻为25kΩC.电流表A1,量程0.6A,内阻约0.2ΩD.电流表A2,量程3A,内阻约0.04ΩE.电源E,电动势为6V,内阻很小F.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5Ω,允许最大电流为3AG.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200Ω,允许最大电流为1.5AH.定值电阻R0,阻值为6kΩI.电键S、导线若干在虚线框图2内已画出了实验电路的一部分,(1)测量中要求电流表和电K表的最大读数不小于它们满刻度的1/2,图中电压表V应选____;电流表A应选____;为便于调节,滑动变阻器R应选____(填写器材名称后的字母符号)(2)在虛线框图2内继续画出未_的器材和连线,使成为一个完整的实验电路(并把所选器村的字母符号标注在图中)III.用如图3所示装置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通过描点法細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1)关于这个实验,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A.小球择放的初始位置越高越好B.每次小球要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C.实验前要用重垂线检查坐标纸上的竖线是否竖直D.为了比较准确地描出小球运动的轨迹,应该用一条曲线把所有的点连接起来(2)实验后得到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在轨迹线上取一些点,测量它们与平抛起点O的水平和竖直距离能说明小球的轨迹是抛物线的y-x2图象是____A、B、C、D、”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Ⅰ.一种游标k尺,它的游标尺上有20个分度,总长度为19mm,则每个分度的长度为____mmc用它测某物体长度,卡尺部分示数如图1所示,则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cmII.做描绘小电珠L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已知该电珠的额定电流为0.5A,最大阻值约9Ω提洪的备用器材有:A.电压表V1,量程2V,内阻为3kΩB.电压表V2,量程15V,内阻为25kΩC.电流表A1,量程0.6A,内阻约0.2ΩD.电流表A2,量程3A,内阻约0.04ΩE.电源E,电动势为6V,内阻很小F.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5Ω,允许最大电流为3AG.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200Ω,允许最大电流为1.5AH.定值电阻R0,阻值为6kΩI.电键S、导线若干在虚线框图2内已画出了实验电路的一部分,(1)测量中要求电流表和电K表的最大读数不小于它们满刻度的1/2,图中电压表V应选____;电流表A应选____;为便于调节,滑动变阻器R应选____(填写器材名称后的字母符号)(2)在虛线框图2内继续画出未_的器材和连线,使成为一个完整的实验电路(并把所选器村的字母符号标注在图中)III.用如图3所示装置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通过描点法細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1)关于这个实验,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A.小球择放的初始位置越高越好B.每次小球要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C.实验前要用重垂线检查坐标纸上的竖线是否竖直D.为了比较准确地描出小球运动的轨迹,应该用一条曲线把所有的点连接起来(2)实验后得到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在轨迹线上取一些点,测量它们与平抛起点O的水平和竖直距离能说明小球的轨迹是抛物线的y-x2图象是____A、B、C、D、”相似的习题。当前位置:
>>>下图中N、S为南北极点,P、Q点分别是某一经线圈与晨、昏线的两个..
下图中N、S为南北极点,P、Q点分别是某一经线圈与晨、昏线的两个交点,K、L为晨线与昏线的相交点,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若P点与K点经度相差30°,则Q点的昼长时间为A.20小时B.16小时C.8小时D.4小时小题2:若K点纬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时,则P点A.移动方向始终与Q点不同B.纬度最高为90°,最低为0°C.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D.直立物体日影位于西北方向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小题1:D&小题2:A试题分析:小题1:P、Q点分别是某一经线圈与晨、昏线的两个交点,可知P在晨线上,Q在昏线上;K、L为晨线与昏线的相交点,可知K的地方时是24点,L的地方时是12点;P点与K点经度相差30°。推知P点地方时2点,由此可知Q点地方时为14点。Q点当地地方时14点日落,可知昼长4个小时。选项D正确。小题2:P、Q两点是晨昏线和经线圈的交点,两者经度相差180°,南北方向上的移动方向始终相反;纬度最高为66°34′,纬度最低为0°;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而P点只知道在晨线上,不确定确切位置,正午太阳高度不一定最大;太阳直射北半球,东北方向日出,日影朝向西南。选项A正确。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图中N、S为南北极点,P、Q点分别是某一经线圈与晨、昏线的两个..”主要考查你对&&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的特点:(1)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 (2)周期: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的时间。1恒星日为23时56分4秒。1太阳日为24小时。 如下图是恒星日和太阳日比较。地球在轨道上有三个不同位置:第一个位置上E1,太阳和某恒在P地同时中天,这是一个恒星日和一个太阳日的共同起点。在第二个位置上E2,地球完成自转一周,恒星再度在P地中天,一个恒星日终了,但正午尚未到来。到第三个位置上E3时,太阳第二次在P地中天(SPE3在同一直线上),从而完成一个太阳日;那时恒星早已越过中天。读这个图必须注意,在太阳系范围内,太阳是中心天体,它的光线是辐散的;恒星无比遥远,它的光线可看作平行的,图中所示三颗星,指的是同一颗恒星。太阳日是日常生活的周期,古人云:日出而作日没而息。
(3)速度: 线速度:单位时间转过的弧长。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线速度最大(约为1670km/h),向高纬递减,两极为零。纬度为α°的某地其线速度约为1670km/h×cosα° 角速度:单位时间转过的角度。地球各地角速度(两极为零)相等,为15°/小时。 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1)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沿逆时针方向绕太阳运转。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绕太阳运转。 (2)轨道: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3)周期:一个回归年=365天5小时48分46秒,每年的365天是回归年的近似值,一年扔掉近6小时,故4年一润,闰年为366天。(太阳周年运动为参照) 1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以恒星为参照物) (4)地球公转速度 公转角速度:绕日公转一周360°,需时一年,大致每日向东推进1°。 公转线速度:平均每秒约为30千米。 1月初过近日点,7月初过远日点。 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有近日点、远日点之分。大约每年1月初过近日点,7月初过远日点。日地距离的远近对地球四季的变化并不重要,因为一年中日地距离最远是1.52亿千米,最近是1.47亿千米,这个变化引起一年中全球得到太阳热能的极小值与极大值之间仅相差7%。而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南北半球各自所得太阳的热能,最大可相差到57%。可见,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决定地球四季变化的重要原因。当地球过近日点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所获得的太阳热能超过北半球,因此,南半球正值夏季,北半球自然是处于冬季了。同样道理,地球过远日点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所获得的太阳热量超过南半球,所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处于冬季。此外,地球公转速度也有影响作用,地球过近日点时公转速度很快,过远日点时公转速度慢。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此处需要注意,容易理解为自转产生了昼夜现象,但地球不自转仍有昼夜现象,在一年中地球公转也会使某一地有一次昼夜变化,只有地球不停地自转,才会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1)在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 (2)太阳直射光线与晨昏线成90°; (3)直射点A与晨昏线和极昼(夜)最小纬线圈切点B的纬度之和等于90°; 如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23°26′N)时,切点B的纬度为66°34′N。 当太阳直射在20°S时,切点B的纬度为70°N。 2、地方时与区时: (1)地方时 概念:因经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因此,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随地球自转,一天中太阳东升西落,太阳经过某地天空的最高点时为此地的地方时12点。正午太阳高度是正午时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是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不同。南、北极点不计地方时;东早西迟;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
地方时的计算: ①求经度差 ②把经度差转换为时间差 ③东加西减: &&& 若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面,加上时间差; &&& 若所求地在已知地的西面,减去时间差。 (2)时区和区时 ①时区的划分
1)以15°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2)以0°经线为中央经线,向东、西方向各取7.5°,合计为15°,该时区称为中时区(或零时区)。 3)以中时区为起点,向东、西方向各划分12个时区。180°经线是东、西十二时区共同的中央经线。 注意:中时区、东西十二区的特殊性 ②区时 定义:每个时区都以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该区的区时。 中央经线=时区数×15° 例如:东八区的中央经线是120°E;西五区的中央经线是75°W 区时计算: 求所在地的时区 求时区差 东加西减:若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的东面,加上时区差;若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的西面,减去时区差。(3)日期变更: 抓住两个要点: 确定180°经线 确定0点或者24点所在的经线
3、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产生偏向: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无论朝哪个方向运动,都会发生偏向,在北半球偏右,在南北半球偏左。赤道上经线是互相平行的,无偏向。
4、自转对地球形状的影响:地球在自转过程中,球上各质点都在绕着地轴作圆周运动。因此,就会产生惯性离心力。这种离心力随着物体距离地轴半径的增大而增大,也就是说,从赤道向两极,惯性离心力逐渐减小。使得地球由两极向赤道逐渐膨胀,长期作用使地球变成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形状。1、昼夜更替:此处需要注意,学生容易理解为自转产生了昼夜现象,但地球不自转仍有昼夜现象,在一年中地球公转也会使某一地有一次昼夜变化,只有地球不停地自转,才会产生昼夜更替现象。(1)在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2)太阳直射光线与晨昏线成90°;(3)直射点A与晨昏线和极昼(夜)最小纬线圈切点B的纬度之和等于90°;如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23°26′N)时,切点B的纬度为66°34′N。当太阳直射在20°S时,切点B的纬度为70°N。
2、地方时与区时:(1)地方时概念:因经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因此,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随地球自转,一天中太阳东升西落,太阳经过某地天空的最高点时为此地的地方时12点。正午太阳高度是正午时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是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不同。南、北极点不计地方时;东早西迟;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3、地方时的计算:①求经度差②把经度差转换为时间差③东加西减:若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面,加上时间差;若所求地在已知地的西面,减去时间差。(2)时区和区时①时区的划分 1)以15°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2)以0°经线为中央经线,向东、西方向各取7.5°,合计为15°,该时区称为中时区(或零时区)。3)以中时区为起点,向东、西方向各划分12个时区。180°经线是东、西十二时区共同的中央经线。注意:中时区、东西十二区的特殊性。②区时定义:每个时区都以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该区的区时。中央经线=时区数×15° 例如:东八区的中央经线是120°E;西五区的中央经线是75°W 区时计算:求所在地的时区求时区差东加西减:若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的东面,加上时区差;若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的西面,减去时区差。(3)日期变更:抓住两个要点:确定180°经线确定0点或者24点所在的经线
3、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产生偏向: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无论朝哪个方向运动,都会发生偏向,在北半球偏右,在南北半球偏左。赤道上经线是互相平行的,无偏向。
4、自转对地球形状的影响:地球在自转过程中,球上各质点都在绕着地轴作圆周运动。因此,就会产生惯性离心力。这种离心力随着物体距离地轴半径的增大而增大,也就是说,从赤道向两极,惯性离心力逐渐减小。使得地球由两极向赤道逐渐膨胀,长期作用使地球变成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形状。昼夜现象的产生:(1)昼夜现象产生是由于“地球不透明、不发光、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造成的。昼夜交替是地球的自转造成的。(2)若地球不自转,也不公转,有昼夜现象,但无昼夜交替现象;若地球只公转不自转,既有昼夜现象,也有昼夜交替现象,只不过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年。&
地转偏向力需要注意的问题:地转偏向力只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并 不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地转偏向力的方向与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相垂直。
地方时计算技巧:已知某一点时刻,求另一点时刻时,可用数轴法。具体方法如下:把某一条纬线变形为一个数轴,0°为原点,东经度为正值,西经度为负值。把A(已知时间、地点)、B(未知时间、地点)落实在数轴上。无论A、B实际方向关系如何,在数轴上,若B在A东,由A求B就要加;若B在A西,由A求B就要减。 &晨昏线的特点及应用:晨昏线又叫做晨昏圈,其中半个圆圈代表晨线,半个圆圈代表昏线。1.晨昏线(圈)的特点 (1)晨昏圈是一个大圆,将地球平分成昼半球和夜半球两部分。(2)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昼半球太阳高度>0°,夜半球太阳高度<0°。(3)晨昏圈所在平面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 (4)晨昏线和极昼圈(极夜圈)的切点的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之和等于90°(如上图中α+θ=β+θ=90°)。晨昏线和极昼圈的切点(如上图中C)地方时为24时(0时);晨昏线和极夜圈的切点(如上图中D)地方时为12时。 (5)晨昏线(圈)在春秋分时与经线圈重合,二至时与极圈相切。(6)晨昏线以15°/小时的速度自东向西移动。 2.晨昏线的应用 (1)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若右图中AB为昏线,则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若BC为昏线,则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 (2)确定地方时过晨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地方时是6∶00,过昏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地方时是18∶00,如右图中BN地方时是6∶00, AN地方时是18∶00。 (3)确定日期和季节①晨昏线经过南、北极点(与经线重合)可判定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节气是春分日或秋分日。②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日期是6月22日前后,节气是夏至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节气是冬至日。 (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①确定纬度: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度数与太阳直射点的度数互余,晨昏线与地轴夹角的度数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②确定经线:与晨线(昏线)和赤道交点相差90°且大部分或全部在昼半球一侧的经线是太阳直射的经线;过晨昏线与纬线切点,且大部分在昼半球的经线是太阳直射的经线。 (5)确定昼夜长短晨昏线将地球上的纬线分成昼弧和夜弧两部分,昼长等于该纬线昼弧所跨经度除以15°的商,夜长是夜弧所跨经度除以15°的商。(6)确定日出、日落时间某地的日出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地方时;日落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地方时。 (7)确定极昼、极夜的范围晨昏线与哪个纬线圈相切,该纬线圈与极点之间的纬度范围内就会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南、北半球的极昼、极夜现象正好相反。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太阳光线对于地平面的交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用H表示)。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因此,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着一个地方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在太阳直射点上,太阳高度为90°,在晨昏线上,太阳高度是0°。
(2)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原因: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就是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它的大小随纬度不同和季节变化而有规律地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按节气: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按纬度:
一年中同一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告诉随时间变化图:(北半球)2、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变化:地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圈)。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除二分日时晨昏线通过两极并平分所有纬线圈外,其它时间,每一纬线圈都被分割成不等长的昼弧和夜弧两部分(赤道除外)。地球自转一周,如果所经历的昼弧长,则白天长;夜弧长,则白昼短。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变化的规律见下表:
3、四季更替:(1)从天文四季:夏季就是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以24节气中的立春(2月4日或5日)、立夏(5月5日或6日)、立秋(8月7日或8日)、立冬(11月7日或8日)为起点。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运行会产生天气和季节的有规律变化,传统农业中农民依此进行农业生产,有如:“谷雨前后种瓜点豆”的谚语。 黄赤交角是影响天文四季的直接原因。这是因为: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分布是:低纬大而高纬小,春秋二分,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夏至日,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随季节变化是:北回归线以北,夏至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冬至日前后达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则相反。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带,太阳每年直射两次。
(2)气候四季包含的月份。春(3、4、5月)、夏(6、7、8月)、秋(9、10、11月)、冬(12、1、2月)。 (3)西方四季: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起点。比我国天文四季晚一个半月。 4、五带划分:以地表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来划分热带、温带、寒带。 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机会,接受太阳辐射最多。 温带:回归线与极圈之间,受热适中,四季明显。 寒带:极圈与极点之间,太阳高度角低,有极昼、极夜现象。 地球公转与直射点移动、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关系。重点详解(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1、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计算:H=90°-|φ-δ|。其中H为正午太阳高度数,φ为当地地理纬度,永远取正值,δ为直射点的纬度,当地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 在实际的解题中,许多时候并不需要运用此公式。由于在某地点正午太阳高度与直射点太阳高度差值等于它们的纬度差,所以利用下面公式计算更为方便;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H=90°-δ,其中δ为某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 2、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应用:(1)确定地方时 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时,就是一天的正午时刻,此时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 (2)判断所在地区的纬度 当太阳直射点位置一定时,如果我们能够知道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就可以根据“某地与太阳直射点相差多少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就相差多少度”的规律,求出当地的地理纬度。 (3)确定房屋的朝向 为了获得最充足的太阳光照,各地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的位置有关。 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 (4)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 太阳直射点上,物体的影子缩短为0;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反之,日影越长。正午是一天中日影最短的时刻。 日影永远朝向背离太阳的方向,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北(北极点除外),冬至日日影最长,夏至日最短;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南(南极点除外),夏至日日影最长,冬至日最短;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日影夏至日朝向正南,冬至日朝向正北;直射时日影最短(等于0) (5)计算楼间距、楼高 为了更好地保持各楼层都有良好的采光,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 纬度较低的地区,楼距较小,纬度较高的地区楼距较大。以我国为例,见下图,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L=h·cotH。(6)计算热水器的安装角度 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与太阳光线垂直;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与地面的夹角同正午太阳高度互余。 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与受热板之间成直角。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为α+h=90°(如图所示)。注: 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直射点的关系 ①正午太阳高度一定是指当地正午12点整的太阳高度,但是太阳不一定直射当地所在的纬度。 ②太阳直射点必须是在纬度23.5°之间来回移动,纬度大于23.5°的地方太阳不能直射,但有正午太阳高度,只是其正午太阳高度一定小于90°。③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及其应用都与当地纬度和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有关,二者缺一不可。④太阳直射点以一个回归年为周期在南北回归线及其之间来回移动,故直射点大约每个月移动纬度为8°,每移动1°大约需要4天。⑤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与太阳直射点密切相关,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重点详解(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物体总会有自己的影子(除太阳直射的情况),影子的朝向与太阳方位相关。同一时间在不同纬度地区,太阳方位是不同的;同一纬度地区在不同时间,太阳方位也是不一样的。因而影子的朝向存在日变化和季节变化。(1)同一地区在不同节气日影的朝向(以北半球为例)①赤道地区“二分二至”日日影的朝向在赤道地区,一年四季太阳都是垂直升起而又垂直落下,且太阳升落方位的纬度就是太阳直射的纬度。
②北回归线上“二分二至”日日影的朝向在赤道至出现极昼极夜的纬度地区,纬度越高,太阳升落的方位偏移正东的角度越大。
③北极圈上“二分二至”日日影的朝向在开始出现极昼的地区,太阳升落方位为正北,即东偏北90°。
④北极点“二分二至”日日影的朝向在极昼期间,北极点上,由于太阳周日视平圈始终平行于地平圈,在一天中太阳高度没有变化,始终等于该日直射点的纬度,太阳只有方位变化而无升落,因而不存在升落方位问题。在春分秋分日,极点昼夜平分,此时太阳高度为0°,刚好没入地平圈。
(2)同一节气不同地区的日影的朝向(以南半球为例)①“二分日”南半球不同地区日影的朝向春分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不同地区日出、日落的方位都是正东升、正西落(除南极点),并且随纬度的升高太阳视平圈与地平圈所成二面角由90°变为0°。即太阳高度由90°减为0°
②夏至日南半球不同地区日影的朝向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夜,赤道地区太阳从正东偏北23°26′垂直升起,从正西偏北23°26′垂直落下。纬度越高,偏移正东向北的角度越大,极夜时刚好日出日落方位收缩为一点,位于正北方。
③冬至日南半球不同地区日影的朝向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赤道地区太阳从正东偏南23°26′垂直升起,从正西偏南23°26′垂直落下。纬度越高,日出偏移正东向南的角度和日落偏移正西向南的角度越大,到极圈时刚好日出日落位于正南方。
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纬度变化: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2)季节变化
发现相似题
与“下图中N、S为南北极点,P、Q点分别是某一经线圈与晨、昏线的两个..”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291232208932216272238968741520361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搜查线上的咏叹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