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 网络上关于社保家庭安全隐患小调查查嘴高100万有奖是否是真实的

时间: 09:47 来源: 作者:伏永安
  作为一个尚未迎来高潮的&朝阳产品&,电子书却逐渐显露出种种早夭苗头
  八成人买来送礼,六成用户将其闲置,单一功能超高价格成为死穴;竞争终端的强势,已将其逼至生存空间死角
  上周,本报对电子书近期大幅降价、进而再度引发电子书前景看淡的报道,引起业界和读者广泛关注。
  电子书曾被誉为&革命性&的产品,但还没开始普及,就已露出颓势&&&就像一个尚未成年的孩子,因为某种无解的&绝症&,显露出早夭的迹象。而日前,国内最大的电子书生产商汉王科技对外宣称,将推出Android系统平板电脑,以应对iPad的冲击。在业内人士看来,加注平板电脑,是电子书企业突围燃起的第一缕烽火。
  而本周,成都商报记者做的一项市场调查显示,消费者对电子书的功能、价格、接受程度很不感冒。认为其&功能高不成,价格低不就&,在iPad、智能手机、PSP等阅读终端的冲击下,显露出天生的&死穴&。可见,电子书阅读功能的可替代性决定了如果继续维持现状,真的可能是死路一条。而要活下去,iPad这类功能更多、更强的个人终端,或许是唯一可行的道路。
  最有可能的结局&&&
  作为产品的&电子书&难逃一死;
  作为技术的&电子书&通过移植到其他终端,可能活下来
  现状:被闲置的礼品
  八成被用来送礼&六成机器被闲置
  电子书从一诞生就扮演着一个异样的角色&&&礼品。
  四川电器采销经理尹小璐告诉成都商报记者,根据他们的监测,电子书的消费群体主要是一些政府机关、银行、企事业单位及商业机构等,这类团体购买占据了电子书整体销量的80%,一般都是作为礼品赠送给合作伙伴和客户,而个人购买的比例只占20%左右。
  一位卖场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她曾遇到过一位房地产公司的客户想要购买300台电子书,询问能不能在电子书上印上这家房地产公司的名字和LOGO,并把公司的内刊装进电子书里,以便赠送给客户后,能够让客户时常看到该公司的动态,提高公司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成都商报记者在走访家电卖场时发现,电子书和学习机、MP4、便携式DVD等产品摆在一起销售,不少消费者看到电子书后,一般和促销员短暂交流后便转身离去。一位消费者告诉记者,一款只能读书的产品,卖得跟上网本一样贵,他接受不了。
  然而在销售中,电子书却呈现出一个怪异的现象,价格贵的卖得最好。尹小璐告诉记者,在苏宁销售的电子书,价格从999元到3790元不等,而最畅销的是3000元左右的产品。&但一般都是团体购买,价格贵点,送礼才有面子、有分量。&尹小璐说,如果是个人购买的话,一般都会选择一千多元的产品。
  那么,被作为礼品消费的电子书的实际使用率究竟有多高呢?成都商报在拥有电子书的人群中做了一个简单调查发现,选择&经常阅读&的人数只占40%左右,而选择&偶尔阅读&和&基本不使用&的比例高达6成。这意味着,一半以上的电子书只作为礼品存在而脱离了实际使用&&&大批被闲置的电子书,又能够走多远呢?
  死穴:被质疑的性价比
  路调显示,电子书定价与多数消费者预期差近2000元!
  日前,记者手持一款电子书,在总府路、苏宁西大街店进行了一个小型路调。当记者向受访者介绍并演示了该款电子书的功能后问他们:&您认为这样一款产品定价多少你才能接受?&27%的受访者选择了500元以下,42%选择了500~1000元,只有6%的受访者选择了2000元以上,这表明,69%的受访者认为价格在1000元以内才能接受该款产品。而事实上,该款产品目前的市场价为2700余元。
  当记者问道:&如果卖2700余元,您认为这款产品需要增加哪些功能你才能接受?&约7成的受访者表示需增加上网、收发邮件、玩游戏、聊QQ、看电影等功能。一些受访者说,2700元的价格差不多能买一台上网本,同等的价位,如果功能差距太大,就很不划算。
  事实上,这个调查结果正反映了电子书长期存在的一个痼疾&&&性价比较低。较高的售价与单一功能间的矛盾,一直是电子书被市场质疑的焦点。据了解,电子书价格高居不下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它们所采用的一块被称为&电子油墨(E-INK)&的显示屏,约占电子书成本的70%左右,而该技术被中国台湾企业元太科技所垄断。因此,对于众多的电子书生产商而言,在元太面前,几乎没有议价能力。而元太科技的垄断地位决定了它可以旱涝保收,没有足够的降价动力,致使电子书价格居高不下。
  成本降不下来,电子书的单一功能使其陷入了更深的性价比窘境。目前电子书只能提供读书、有声阅读、无线书城下载、图片浏览、音频播放等功能,部分品牌跟报纸媒体合作,可通过电子书读报,但受技术限制,还存在刷新速度较慢、无法彩色显示、不能触控操作等问题。无论是与上网本、智能手机还是与平板电脑相比,电子书的功能都显得太过&寒酸&。
  加剧:被挤压的生存空间
  比起手机等其他终端的强势,电子书的劣势正被不断放大
  一方面是实用率低,产品被闲置,一方面是性价比较低,市场接受度不高,电子书的销售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尴尬境地。然而更要命的是,电子书单一的阅读功能,很容易被其他终端产品所替代,众多竞争对手的出现,使其生存空间越来越局促。
  除了以iPad为代表的平板电脑阵营、以iPhone为代表的智能手机阵营外,还有MP4、MP5、PSP电子消费品阵营都具有阅读功能,而且竞争对手的阵营和市场份额还有继续扩大之势。
  而电子书的内容,也在被其他形式的个人终端越拉越远,这无疑是要命的事情&&&7月21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与集团公司在京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中国电信&天翼数字阅读平台&将在8月份公布上线,该平台整合了方正、浙江出版集团、中信出版社、盛大文学、网、龙源期刊等知名合作伙伴的内容资源,通过各种终端为用户提供热门小说、高清杂志、著名漫画和多媒体资讯等各种内容信息的产品。
  而在去年下半年,就在浙江设立了阅读基地,合作伙伴的名单包括中国作家协会、中国出版集团、中国编辑学会、国家图书馆、盛大文学等等;的手机阅读业务也于今年年6月推向市场,签约内容合作伙伴50家,签约内容超过5万本。与根深叶茂的运营商比起来,电子书有限的内容提供已相形见绌,作为以阅读为主的消费品,其内容的吸引力正在降低。
  未来:被判&死缓&的结局?
  大幅降价是必须的,但生存仍是未知的
  &降价是必然的趋势,现在电子书都是千元级,只有降到百元级,才能走出&礼品&困局,真正成为大众消费品。&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认为,在竞争对手的围攻下,以现在电子书的功能,如果不大幅降价,未来将会是死路一条。
  然而,旱涝保收的元太科技是否有从源头上大幅降价的动力呢?目前并没有答案。国内某著名品牌负责人对成都商报记者表示,降价是未来的趋势,低端电子书降到几百元一台是可以实现的,但目前还没有时间表。
  如果大幅度降价短时间内不能实现,那么,电子书拿什么迎战?或许,一些电子书企业即将推出平板电脑,成为电子书突围的一条路。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低端电子书将可能与手机并轨,以文本阅读为主;高端电子书可能与平板电脑并轨,不仅能彩色显示,还能上网、玩游戏等。目前,一些著名的电子书品牌厂家已经在做这方面的尝试。
  陆刃波认为,电子书价格不下降是死,功能不提高也是死,要想生存,必须不断提升功能,不断创新,未来的电子书将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阅读终端,而是一个综合性的信息终端。这个终端,有可能会通过兼容形式,保留目前让电子书引以为傲的&电子油墨&技术,但它会仅仅只是这种新终端的功能之一而已&&&换句话说就是:最有可能在未来发生的结果是:单一的&电子书&难逃一死,只有作为一种技术的&电子油墨&会活下来。
围观: 9999次 | 责任编辑:admin
您可以分享到:
15416 人浏览
4366 人浏览
7547 人浏览
19440 人浏览
9022 人浏览
本站由七牛提供云存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身边植物小调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