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内容为王的新媒体时代代每个人都可以怎么样

自媒体时代,你的传播对了吗? 04:32 |
当前,以博客、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自媒体无孔不入公众生活,互联网成为公众表达诉求、展示自我的重要平台,大范围的网络舆情日渐形成。
所谓自媒体,就是公众基于互联网科技而与全球信息体系相连之后形成的一种可以自行提供、分享他们自身事实与新闻的途径。所谓网络舆情,就是公众在互联网上对现实生活中自己关心的各种事务所持有的情绪、态度、观点、意见和建议的总和。网络把所有人都变成了出版发行人,每个公众都可以拥有自己的传播工具,都可以拥有自己的传播内容,都可以成为信息的源头,碎片化、全天候的“人人即媒体”出现。于是,人们编发或转发各种心灵鸡汤、健康养生、奇闻轶事、美图美文、八卦吐槽等内容,微信点赞党、晒幸福党、鸡汤党、养生党、红包党、营销党应运而生。作为“人人即媒体”的一员,你的传播到底对了吗?
1微信上的“身边事”会刺痛谁?
前段时间,砚山一男子出车祸的视频在文山人的微信朋友圈里传开,血淋淋的惨烈场面让人不忍直视,人们看了后又相继转发。瞬间,这个消息成为当时的热门话题。
无独有偶。之后不久,文山城也发生了一次惨烈的车祸,始发者将图片、视频传到微信圈后,人们同样迅速转发。当时,文山人见面谈论的话题就是:“你看那个车祸的微信了吗?”
虽然人们转发的目的大多是出于“警示”心理,但是否有人会想,就这样任意在微信上传播这种“身边事”,这种行为对不对,它到底会刺痛谁?
据七都晚刊记者了解,广南县曾发生这样一件事:一女子遭遇车祸的视频被迅速转发在微信朋友圈,其家人倍受煎熬,女子丈夫只好在微信上恳求大家不要再转发,不要再在他家人的伤口上撒盐。
这种随意上传、转发他人不幸境遇的做法对吗?换位思考,如果你是被传播的对象,你会怎么想?七都晚刊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文山市民。
“我当然更难过。本来就遭遇不幸,还被人家传来传去,文山这地方本来就小,传得人尽皆知,这无疑就是在悲痛的心上再撒盐。”退休教师戴女士认为,这种把别人的悲剧及血淋淋的图片、视频任意传播的行为是一种残忍,一种不道德。
“我觉得这是对受害人及家属的双重打击,是对他人的不尊重。”公务员周先生特别反感这类似的微信转发,他说发布者和传播者只图一时新奇将消息任意转发,完全不顾当事人及家人的感受,这种行为触碰了道德底线。
“我觉得这是一种侵权行为,没有经过人家同意就任意传播,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权、隐私权。”市民蒋先生觉得,遇到这种行为,当事人及家属应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2各方观点倡导公众做文明有道德有良知网民
针对这种现象,七都晚刊记者连日来分别采访了州文明办、文山学院、新闻媒体、律师事务所的相关人士,他们均表示,在“人人即记者”的自媒体时代,恪守道德准则最重要,倡导大家做文明有良知的网民,共同打造清朗网络空间。
州文明办专职副主任唐斌说,健康的网络环境,要依靠广大网民来维护。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网民,都应当是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舆论的倡导者、传播者和引导者。网络时代人人都可以当记者、编辑和评论员,对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发表看法,都可以作出客观评价,都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但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网民,大家应该首先保证不发出不和谐的声音,不制造不和谐的言论,从我做起、文明护网、上网自律,培养文明上网习惯,恪守道德准则,使用文明网络用语,还网络以清净之风。
资深媒体人、文山日报社首席记者唐丽萍认为,随着微信的普及,推热了自媒体,人人都有机会成为“记者”——把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发表在微信朋友圈里。然而,发微信也要有公德心,一是不能造谣生事,搞人身攻击,弄不好还会惹上官司。二不能无中生有根据推测认定事实,如文山城曾发生一起交通肇事,有伤者受伤倒地,于是便有人拍照传到朋友圈,声称文山城大街上发生车祸,死了几个人。经过七都晚刊记者到交警队调查采访,根本没有人死亡,只是受伤。三是一些惨烈的血腥场面不要近距离、特写式地拍摄发布。一方面,这些画面会让目睹者感到不适;更重要的是,这是对伤者、死者的尊重。在正规新闻媒体中,对类似图片、画面的拍摄及处理,都有这样的规定,所以,长期以来,公众通过电视、报刊等正规媒体,都不可能看到近距离、特写式的血腥图片、画面。
“在公众的印象里,美国算是新闻自由的国家,但9·11恐怖袭击发生后,所有正规媒体都没有发布死伤者无数的惨烈场面,“这是媒体的底线,也是媒体人的职业道德。”。
提起前不久发生在文山城那起惨烈车祸,唐丽萍说,车祸现场惨不忍睹,家属痛不欲生,但是有人却用手机近距离拍摄车祸现场的惨状传到朋友圈,这种行为遭到很多人谴责。不知这些人将这种场面发到朋友圈的动机是什么,为了博人眼球还是哗众取宠?无论出于什么目的都是不友善、不道德的,把受害者的惨状公之于世,不但不尊重受害者,更是在家属的伤口上抹盐,让他们情何以堪?发微信要怀有公德心,对所发内容有所选择,不要为了博人眼球不顾一切,伤害别人,同时也显示自己素质低。
文山学院人文学院新闻学专业教师肖璐说,在自媒体时代,虽然人人都可以是记者是传播者、发布者,但并非人人都能正确把握好网络传播的正功能和负功能。什么是网络传播的正功能?这段时间文山人关注并转发的消息《两岁男童染恙虫病 &网友发起爱心捐赠》就是网络传播的正功能,它传达了正能量。而前段时间在文山8县市微信圈中大面积传播各种版本“偷小孩挖内脏”的消息就是网络传播的负功能,它把一些假消息夸张化、扩大化,造成社会恐慌,此事件最后经警方辟谣才得以平息。
肖璐认为,在自媒体时代,公众要想传播“对”的消息,首先要提高媒介素养,懂得甄别消息的真假,要考虑影响。二是要靠传统媒介正确引导。传统媒体的传播者是专业出身,其职业道德不允许传播假的、夸张的消息。比如汶川地震发生时,受灾群众在为痛失家园和亲人悲恸不已时,记者就不能在此时对其进行采访。“这是媒体人的职业道德,公众作为传播者时,‘道德’也应摆在首位。”
杨柏王律师事务所副主任曹艳侠也谈了自己的观点。她说,公众将车祸受害人的血腥照片通过网络上传、转发,如果不是为了营利的目的,在传播时透露真实姓名、地址、肖像等,从法律角度来讲,侵权难以认定,但这样的传播涉及道德层面。
3如何做个合格网民?
自媒体时代,网络已成为广大网民汲取知识、增长才干、娱乐生活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成为反映网民道德水平的一面镜子。我们在通过网络得到自己需要东西的同时,如何约束自己做个合格网民?
七都晚刊记者在网上看到网民“小夏”的观点:“网络是个虚幻的东西,但恰好能完全体现出一个人最真实的想法,毕竟在网络没人会知道你是谁,在这里可以尽情畅所欲言,尽情发泄自己。但是我们要把握度,如果超过这个度就不好了。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网民’? 第一,看任何一个帖子要认真仔细地去读,了解帖子的内容,绝不断章取义。第二,学会尊敬别人,因为现在很多人在生活中压力大了,就会在网上发泄自己,以攻击别人为乐趣。人都有劣根性,而在这个虚拟的网络上更是让很多人的劣根性体现无疑,造谣、恶意中伤、扭曲事实等时常发生。 第三,看待任何‘网事’都需要理性对待,客观评价。毕竟网友诉说的事,绝大多数带有自己的情绪或偏激的观点,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是客观了解事情之后再予以评价,而绝不是跟着起哄等等。”
对此观点,记者深以为然,希望公众也引以自省。
4哪些消息不能在微信上随意传播?
今年4月,微信官方专门就微信上出现的9类骚扰链接进行封杀:
1、诱导分享类
什么叫诱导分享?如“不转不是中国人”“请好心人转发一下”“转发后一生平安”“转疯了”“必转”“转到你的朋友圈朋友都会感激你”……这些内容就是典型的用夸张言语来胁迫、引诱用户分享的。
2、诱导关注类
指强制或诱导用户关注公众账号,包括但不限于关注后查看答案、领取红包、关注后方可参与活动等。
3、H5游戏、测试类
这种链接大多是针对手游网友的,以游戏、测试等方式,吸引用户参与互动,比如性格测试,测试签、网页小游戏等,吸引用户不知不觉输入各种信息。
这一类里我们最常碰到的就是虚假红包了,这种链接看上去特别像微信红包,连链接的文字都是“恭喜发财,大吉大利”,结果不小心手快的点进去一看,什么转发几个群立即拿到话费流量、现金立即打入手机账户……统统都是假的。
5、骚扰、广告和垃圾信息
传播骚扰、欺诈、垃圾广告等信息的,假冒伪劣商品信息,虚假服务信息,虚假网络货币等。
这类信息发送不实信息,制造谣言,例如自来水有毒、香蕉致癌、小龙虾不能吃等等,不知道坑了多少人。
7、题文不符,内容低俗的
这个最好理解,就是“标题党”,故意拟制耸动标题,或以明显倾向性、误导性、煽动性的标题吸引他人点击。另外涉及性器官、性行为、性暗示的,传播低级趣味、庸俗、有伤风化内容的,或者宣扬暴力、恶意谩骂、侮辱他人内容的,均要被封杀。
8、非法获取用户数据的
未经用户明确同意,并向用户如实披露数据用途、使用范围等相关信息的情形下复制、存储、使用或传输用户数据的。
9、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
微信方面表示,这是针对非由微信公众平台产生(即域名地址不归属于微信公众平台)且在微信内传播的外部链接内容制定的相关管理规范。对于违反本规范的内容,一经发现将立即进行处理,停止链接内容在朋友圈继续传播、停止对相关域名或IP地址进行的访问;对于情节恶劣的情况,永久封禁账号、域名、IP地址。
如果是由微信公众平台或开放平台账号施行或者发起的,一经查实,前述账号、主体也将按照微信相关规则进行处罚,包括但不限于限制或禁止使用部分或全部功能、账号封禁直至注销等,并公告处理结果。
“九不准”
“七底线”
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信息真实性底线。
别把他人的悲剧当戏看
小鱼(文山)
前段时间,两条微信在文山人的朋友圈里备受关注,一个是砚山一男子骑车出车祸的内容,另一个是发生在文山城的一场车祸。因为发生在身边,所以大家关注度很高。笔者听闻后,第一反应是为这两个家庭的遭遇深感心痛,而且没有勇气打开那两个微信里的视频观看,因为据说太惨烈。
据朋友描述,微信里的视频及图片内容,把现场情况清晰近距离呈现,其惨烈场景让人不忍直视。有一个朋友看了这两个微信的内容后,不断感慨:“太不应该了,发布者不应该把这种惨烈的场面公之于众,这是对别人遭遇的漠视,是对逝者的不尊重!”
听了朋友的感慨,笔者内心久久无法平静,回想多数人看到这两条微信后语言里透露出“看热闹多于同情”的意味,不禁联想起当年鲁迅先生写国人的情景:“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当年,鲁迅先生就是因为国人对自己同胞的遭遇视而不见、麻木不仁,才决定弃医从文,“拿起文艺的武器,唤醒国民,疗救国民精神上的创伤”。如今从何时起,有些人又变成对别人的遭遇视而不见、麻木不仁?那怕有人被当街抢劫,也甘做街头“冷漠哥”!
虽然说谁的家人谁心痛,但当听到扫雷英雄程俊辉意外去世的消息,我们会心痛;看到“台湾22岁女主唱命丧火灾 绝美婚纱照成遗像” “高考后广东3男1女玩水溺亡”“美国5岁女孩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死”等新闻我们会心痛,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对身边人的遭遇而心痛?大家这么疯转灾祸帖子,如果不是出于关心遭遇者家庭将面临的困难而伸手拉一把的话,如果只是津津乐道“倒霉遇到这么惨的事”,那请不要再疯转这类帖子,别把他人的悲剧当戏看。换个角度想,如果人人都对他人的遭遇如此冷漠,万一有一天灾难降临到自己身上,难道会愿意别人把自己的遭遇当看戏一样津津乐道且任意转发、传播?所以,尊重别人,也请尊重自己。
责编:王玮 & &审核:梁丹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记者怎样实现角色转换
&&&&来源:&&&&
&&&&&&字号
原标题:记者怎样实现角色转换
  第十五个中国记者节刚刚过去。每年这个时候,大家似乎都要“调侃+反思”。
  当下媒体人的情绪可谓“五味杂陈”,工作压力大、收入增长缓慢、作息不规律……再加上近两年行业技术变革加速、市场驱动力增强、自身素质遭遇考验,在转型与逃离、彷徨与坚守中,面对时代的激荡和业界的嬗变,站在十字路口的媒体人感到有些无所适从。
  在“人人都是记者”的时代,在媒体融合的进程中,怎样做新闻,怎样构建行业信任,怎样实现角色的转换,成为众多媒体人思考的问题。
  技术改变传播观念和行动
  新的传媒业态对媒体提出了更大挑战。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在竭尽全力寻找更多、更新的渠道和工具,以顺应新的时代要求。
  就在记者节当天,著名调查记者罗昌平宣布,正式作别传统媒体行列,成为一家移动互联网公司的CEO。其实,罗昌平只是一个缩影,在媒体变革的进程中,“转型”或“正在转型”的媒体人名单已经拉得很长。
  诚如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君超所指出的那样:今天,我们已迈入“自媒体时代”,媒体格局悄然改变,传统的“记者”概念拥有了“人人都是记者”的广阔外延。
  然而,当“自媒体”“大数据”这些词汇频频出现于行业环境中时,媒体人不得不重新思考这样两个问题:与旧模式相比,新闻新环境的参与者在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出色?媒体人以何种角色参与其中才能尽数发挥才能?
  在腾讯新闻“全媒派”制作的《金牌全能记者速成手册》中,“高阶技能+殿堂装备”这种原本用于战术攻关的词汇赫然在列。正如一场攻关,随着全媒体传播时代的到来,作为一名媒体人,更要看清前方的“高能预警”,与时俱进地学习必备技能,用高科技“战衣”武装自己。
  “今天我们所要谈的新闻专业主义,应该是在传播行动中达成和实现的。”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系主任师曾志教授指出,“新闻专业面临的这种困境,是技术带来的传播观念和行动的改变――这在本质上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很多人已经出发和行动了。”
  社会对记者的需求从未改变
  在一些人眼中,为适应后工业时代,记者的职能有所“延展”,包括精准度、信息安全性、信息处理等。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以最正确的展现形式给特定群体讲故事,仍是记者行业的一贯要求――换句话说,时代再变,不变的是讲好故事。
  记者节当天,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全国新闻战线‘好记者讲好故事’――2014年中国记者节特别节目”。演播现场,10位好记者代表讲述了各自的采访经历,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让不少观众流下了感动的热泪。
  “我们感受到了作为记者的真正力量!”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大一学生张宏Z感慨道。“好的新闻工作者,要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这些动人的温情故事,传递出了正能量。”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时统宇评价说。
  “不管时代怎么变,社会对记者的需求从未改变。”在北京大学举办的2014记者节公益论坛上,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坦言,自己经历着媒体的大变革时代,但是巨变之下,时代对人最核心的要求从来没有变过,那就是“有助于社会和人民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与20年前相比,今天做新闻有很多不一样,今后还会有更多的不一样。”新京报社总编辑王跃春指出,互联网时代不是新闻专业的末日――“相反,它要求新闻更快、更深、更专业、更好看、更适合移动传播。但新闻的本质不会变,也没有捷径可达”。
  “最可怕的事情不是被新技术替代,而是在眼花缭乱中的迷茫、浪费和放弃。当你没有那个1,你将永远都做不到100。”王跃春意味深长地说。
  改变世界的同时提升自己
  媒体人要想在新闻报道和媒体机构中彰显个人魅力,就需要树立一种责任意识,具备一定的素质和能力。
  美联社交互新闻编辑室的一把手Shazna Nessa指出:“我们需要让年轻的记者明白他们可以改变现有的游戏规则,人们也对他们抱有这样的期望。”一份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报告也指出,记者应该具备“企业家精神”,即不论在什么专业领域,都应该以创新为目的进行反复试验。“我们必须记住,新闻工作是充满快感的创造,不是烦躁和无聊的重复。”
  时代给新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未来十年媒体从业者如何做新闻?
  “今年,我们看到了太多关于‘我为什么离开XXX’的帖子,但新闻有变化吗?真相、真话和创意的传播依然是我们获得存在感的源泉。”王跃春断言:“做新闻,没有好时代与坏时代之分。”
  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看来,未来十年,媒体面临的挑战将会有四对矛盾:新旧媒体之间的矛盾、跨界和坚守之间的矛盾、善与真之间的矛盾以及大与小之间的矛盾。至于如何选择道路,他的回答是:“大家需要‘在纠结中前行’――更重要的是,要在改变世界的同时,提升和改变我们自己。”
  “如果把记者比喻成负轭的骏马,那么在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新时代中,不必有太多的自我悲情惯性,而应该选择奔放、奔跑。”时评人王石川说。
  可见,如果善于分析环境和局势,主动出击而非被动遭受裹挟,那么对媒体人而言,眼下就是一个黄金时代。(光明网记者 张薇)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传媒推荐|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微商推广与个人微信运营#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自明星#_电商干货分享-爱微帮
&& &&& 微商推广与个人微信运营【自媒体时代,每个…
  形容这么一群人,他们在微信朋友圈里面刷着自己代理的产品,然后开始称赞自己是微商!这几天,有好几个微商加我,要说他们呀,我也挺无奈的,一加我就问我怎么增加粉丝?   这个让我怎么回答呢?   我只能说,我也不知道!因为我没有什么手段去增加粉丝,我记得认识一个朋友,他是做QQ空间营销的,其实呢就是靠一些色图引流,吸引别人关注然后卖保健品!他告诉我,日访问可以达到3万多,但是很久才可以成交一单,这算下来这转化率可以说是低的伤心了?   在做微商的你,知道了吧?光有数据看,也没用啊!你增加的那些不过是一些没用的粉丝,他不能给你带来转化率,你的东西卖不出去,那怎么办呢?   这很难,做代理的本身就不好生存,个别做的好的你没看到他背后在干些什么!我也不能给点什么好的建议,我只能说你现在不能盲目的去增加粉丝,说起来今天有个美女问我,他不会和粉丝互动,不会引导呢!   那就不叫粉丝了,那教僵尸粉,没用价值的!如果你连和粉丝话都没说过,那单纯的好友,和你一点链接都没有的!现在大部分的微商是这样的,他们每天在空间和朋友圈刷自己的产品,然后想让别人看了觉得好然后找你买,我以前也这样干过!不过,咱们换个角度来思考下:   你在逛空间的时候,是一种什么状态?就拿我来说,我逛空间是为了看下别人写了什么新鲜的东西,看下别人发生了什么,我的心里状态是没有存在购买的,意思就是我并没有购买的欲望!为什么你去逛淘宝那么容易成交,很简单的一个道理,你去淘宝就是为了买东西的。   很多商家提前做预热,告诉他们什么时候开卖也是这个原因,想要在当天影响他们的心里活动,让他们从普通状态变化成消费状态,从而提高转化率!   不知道你懂不懂这个道理,大部分人都是以商品链接粉丝,粉丝对应的是商品本身,你要知道哈!商品是死的,他是没有感情的,人家说一个有温度,有逼格的商品那都是人调教出来的,背后还是人对人,而不是单纯你那样产品对粉丝!   今天,那位美女问我是不是做微商的?我告诉她,我没有卖东西,我现在在积累,也就是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我是先让人对人,也就是我对你,我对粉丝,对朋友,先把我们之间的关系加强了,先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到时候产品在特定的时期,以特定的方式随便一卖,都非常容易的,那时候产品只是赚钱的媒介,产品就不在那么重要了!   说起来很简单,但是这个做起来可是很难的!我今儿看到别人空间日访问好几万,我就觉得我好失败,别人这么牛B了,还在那里努力,相比之下我自己真特么扯淡,做了这么久还是这样,真是丢人啊!   突然间一个不小心扯远了,本来今天想说下微商的!那继续吧   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微商?   我首先会考虑到这几种方法:   第一:定位   比如一个美女是卖面膜的,她的面膜市场价是198,她反馈给我说,客户觉得高了,当然为什么客户会觉得高?   我们来想一想,你的客户定位了吗?比如反馈给你的人他是一个在校学生,本身经济就靠家里,本身就年轻,正大好时光,面膜只不过是锦上添花的罢了,你认为他会花费198购买你的面膜吗?他本身就需求不大,可有可无,在加上她以前或许买的面膜更便宜,对比下你的价格对她来说就非常高了!   就好比我平常买条牛仔裤只需100多块钱,突然有一条牛仔裤卖300快,你认为我会像个棒棒随便瞧吗?我的潜意识会根据我往常的消费来判断这次是不是成交,就这样简单!那怎么办呢?   首先,面膜的市场很大,目标客户也非常多,小到几岁的娃娃就开始贴,大到70 80岁的大爷大妈都贴,你只需要定位好一群合适你价格的人群,就拿这个198元来说,我们想想看,有能力花费这么多钱购买面膜的人一般肯定是上班族,这类人天天面对电脑,电脑的辐射对脸部的皮肤造成影响,会出现痘痘,痘印!   他们的年纪也是22-25之间,也有比较高的消费水平,如果按照他们20岁上班,也工作了好几年,几年下来的积蓄还是会有一部分,当然除了钱还是辐射造成的痘印或者雀斑!那我们就定位22-25岁的白领!   第二:抓潜   找到了目标客户,那我们就要抓潜,这群客户一般会在什么地方呢?仔细想想,22-25岁的白领有的会不会正在谈恋爱或者结婚了?如果我们在细分一下,可以把目标客户定位在22-25岁的孕后妈妈们,你知道的生宝宝后,很多女人身材都变样了,老公对她没那么欢心了,搞不好会外遇之类的!   当然,我们最好是找阳光一点的,那就是找一些比较幸福的,但是唯一缺陷就是孕后出现后遗症的,她们会在什么地方呢?妈妈论坛?宝宝论坛?妈妈群?宝宝群?孕妇群?宝宝吃喝拉撒群?这类人往往很关心的就是宝宝的健康,和宝宝有关的QQ群是不是会出现她的身影呢?同时还有一些美女论坛,美女群,模特群,美容护肤群等等..   很简单的道理,去找这些QQ群,然后加他们的好友,你要记住,你一定要主动去加他们!不要因为你卖什么对他有用的东西,他们就会来主动加你,你要记住一点,你对别人来说根本就不那么重要,她宝宝,她的容貌才是重点,像这样的QQ群,非常非常的多,你可以加很多很多,切记不要去做那些一进去就发广告的低级手段!你可以在群里分享美容化妆小技巧,别说你不懂这些知识去问度娘(百度)就可以.....在群里你要保持活跃,有人提问,就谈谈自己的见解,自己脑子里没货还是去问度娘...把自己打造成一个生活时尚达人  咱们玩的不是那种没意义的东西,你去加他们的好友,一个一个的加,按照一天30个的进度,如果不出意外,一天加30个很正常,我最多一天加了100个,用不了多少天,你的好友就会上限,这种时候你的空间访问也达到一定的量!   而且,全是准确的客户,但是你不能依然在空间发无聊的广告,你好不容易把他们加进来了,难道还撵走?你说对吧,咱们要做的是去关心他们,关心他们关心的,要像朋友一样对待他们。   第三:互动   其实,传递感情的不是产品,而是你和粉丝的互动,当她在晒自己宝宝的时候,你是否应该去送上一句祝福而不是点个赞就走呢?你要知道,点赞比阅读重要,评论比点赞重要,转发比评论重要!如果你用心的看完他写的东西,并且用心的去评论,而不是点个赞,那她对你的印象会如何呢?   我刚开始玩空间的时候,也是因为看到别人都是在用软件秒赞别人,我说我也来,我就这样走上了这一条不归路,但是我自始至终都没有用过软件,因为我电脑不支持......不管咋样,后来我又狂点赞别人,但是我发现我又错了,因为点赞就有对别人来说很普通,因为她一条说说也许有几十个点赞,就没一个评论,而你如果去评论她,用心的评论,那结果会咋样呢?礼尚往来的道理,你懂得   第四:活动   当你有了一部分准确粉丝的时候,你可以搞一些比较有意义的活动,比如团购,一次少卖一点,自己少赚一点,让他们团购,并且你可以考虑赠送一些宝宝用的小礼品,如果舍得,最好送一些好的东西给她宝宝,你这样做不是为了钱,而是利用面膜的活动来增强彼此的关系,彼此之间像朋友一样,你就把赚面膜的钱用来买礼物送给她宝宝!   这样的好处是什么?如果你有100个这样的天使客户,那你几乎什么都不做,都很稳定了!知道小米吧,一开始就靠着100个天使粉丝的传播,你要知道一点,现在是小而美的时代,你在某个领域做成专家,你就是最牛的!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自明星,但是每个人的玩法都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第五:维护   后期的维护是建立在前期的基础上的,如果没有前面的一切动作,你后期也没办法!如果你前期基础都打不好,就想靠面膜赚钱,上面也说到了,做到最后,别人认可的是你这个人,而不是你的产品,产品成了你赚钱的媒介,你今天可以卖面膜,明天可以卖护肤品,后天甚至可以卖臭豆腐,如果他们喜欢,她们也会支持你的!   如果,你连前期的基础都像靠一些手段去做,比如QQ好友克隆,比如色图引流,又不如心灵鸡汤,又比如.....这些虽然传播速度很快,但是缺乏近距离的接触,是没有感情的,人是感性的动物,如果你感动她了,他感受到温暖了,那你们的关系会越来越深!   到了最后,谁又在为谁呢?是你在为他们服务,还是他们在为你服务呢?仔细想想吧......PS:亲爱的朋友们你们好!如果觉得这篇文章确实不错,对您有启发,你想帮助到更多的人并且传递你的爱心,请分享到朋友圈!传播一下最新的资讯,传递一份爱心,照亮别人的人生前程!如果你想拥有更多的人脉,更多的资源!更加快速的拥有更多微信好友,请分享到朋友圈!请关注本平台。本平台即将上马高利润养生产品的项目,上线时仅向本平台粉丝群发。
点击展开全文
悄悄告诉你
更多同类文章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阅读原文和更多同类文章
可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后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教您读懂微商,带你0投入0成本0积累的干好微营销创业!无需囤货无需代理,开启消费商时代。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进入
删除,或发送邮件到 bang@ 联系我们,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融媒体时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