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打开excel表格培训班为什么是用浏览器的方式打开

大数据分析奇瑞-合资-自主的差距!
作者:22431
声明:本文由说客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汽车之家。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导读]传统的抽样调查正面临着大数据分析的挑战!大数据分析可以从另外一个维度来反应更多更真实的信息!那么这里就利用互联网的汽车投诉信息来看下汽车稳定
这个算是个后记吧: 其实这篇文章13年初就想写了。只不过当时汇总数据之后,太忙,也耽搁了。博客那时候因为在国外(国外有时候也有防火墙D,hoho,当然屏蔽的是天朝的门户网站和我们最可爱的百度大神。。),不方便更新,当然也是比较忙,时差问题,就停止更新了。但是奇瑞13年初的战略转型公布,到13,14年这两年下来的第一阶段的布局,我一直都在关注着,精彩,惊喜,骄傲,一直都不断。很欣慰的看到憋了三年的奇瑞,终于以新的思路和面貌以及团队出关。走到现在,第一批战略布局的车型,已经全部上市(I3是最后一颗棋子,这两天也就公布价格了。)。2年时间,奇瑞对外,对内的改变都是巨大的,我相信再经过一轮布局,再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奇瑞老口碑和形象就会完全消除,新的形象就会逐步建立起了。只要活下去,就是希望,现在已经看见曙光!13年后发生了还有很多关于奇瑞的大戏,战略层面的,包括凯翼的独立,包括观致的初出茅庐,包括土豪奇瑞路虎捷豹的落地,基本是,13-15年,这个过渡期,战略棋子都已经布局完毕,凯翼新车马上上市,奇瑞极光也马上开卖,观致的车型还差明年最后一个关键的SUV就完成初期建设了。这些棋子,是为奇瑞未来10年发展种下的种子,已经发芽,等待开花!这盘大棋,以后在细说。呵呵。好了,把后记放在开篇,貌似不符合规矩,呵呵,管他呢,SO WHAT!下面,言归正传!-----这是一篇很潞碌某の模形淖置芗志逯⒌耐肴乒淖郑豢赐季秃昧恕!!P恍缓献鳎为什么?为什么想起来做这个分析,写这篇文章呢?其实是两年前的车友也就是E3老版主奇奇虎最初交流时候,奇奇虎购车之前做的这么个几个网站投诉量的统计,当时是老人家用来观察当时待购的奇瑞车整体的质量问题。通过统计几个大投诉网站的历年投诉量,然后除以特定车型的历史销量,得到的一个万车投诉率的指标,衡量车型的稳定性。当时其实他老人家基本已经完成了许多A0车型的对比,内容已经很完备了。很是佩服这个想法,这也是我这篇文章的最核心的东西,其实都是来自于奇奇虎版主的思路。不过当初我13年时候没急于写这篇文章,也是对的,现在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思考,我觉得我可以把这个事情,说的更系统和客观一些,考虑的更多一点。也可以更深入的挖掘一些新的信息吧。算是在老人家之前的基础上,丰满了下这个想法。所以在此得感谢奇奇虎--他也是一个位真正的老工程师!俺深深地敬佩工程师精神!呵呵。怎么做?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东西,自然是统计投诉量,然后除以车型总销量了。但是具体的,就比较多的条件限制了。第一个是投诉量的统计,国内专业的汽车投诉网站,或者说比较活跃的主流汽车投诉网站,是汽车投诉网,汽车质量网,外加一个偏少一点的搜狐汽车投诉网。这三个网站最初是奇奇虎提供的,后来我也再次搜索了下,这三个网站的整体投诉量,或者说样本数,总体上说是比较多的,最具代表性的。其他一些汽车投诉网站可能要么数量少,要么不够完备的数据库。所以这篇文章里面所有统计的投诉率,全部来自这三个网站之和。既然选取了投诉率的样本,也必须要搞清楚样本的投诉时间。上诉三个网站,开始收集汽车投诉问题的时间,是09年中-10年初开始,大家貌似不约而同的三个网站在同一时期开始做投诉问题,我不知道是不是大家都看到这个市场或者商机了,还是高层有授意了呵呵。总之,所有投诉都是开始于09年中或者10年初的时间。从10年开始,这几个网站的投诉量,就开始爆发式增长,随着互联网的深入百姓生活,深入到购车车主的生活,互联网投诉这种反馈质量的方式,几乎是爆发式的出现。从09-14年,这几个网站自己统计的投诉量,几乎是以每年翻番的形式在狂飙。下面的随便给一个汽车质量网这个网站投诉量增长情况的曲线。一目了然,不多说。其他其他几个网站也基本差不多。&好了,说清楚了第一个小问题,投诉是从10年才开始的。而且到现在是爆发式增长阶段。第二个问题,就是销量的统计问题了。有人说,直接统计历史所有销量不就完了么?也对。但是01 02 03年等的古董车,有多少人还回去网上投诉呢?极少。开着古董车的车主,现在也都是换了新车,也不是80 90后吧,如果是七零后六零后,是不是网络活跃度是远低于80 90呢?so。回来,那么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就出来了,这些投诉,是车辆购买多久之后,大家喜欢投诉?或者说大家还在投诉?这对统计企业整体的销量投诉量是很关键和有意义的。下面这幅图,就更直接的说明问题了:很清楚的看到,在12年网站收集到的投诉,基本是购车保修期内车主的投诉。也就是购车于10,11,12年三年内的投诉最多,大概占了85%多。如果更全面一点,08,09年也算上的话,也就是5年以内的车辆,构成了投诉的97%的投诉来源。所以根据三大网站10年才开始收集投诉的时间,这里我选择了两个时间节点来统计车型销量,一个是07年开始计算销量。那么从07销售,到10年网站开始统计,正好是三年。另外一个角度,因为10年是刚刚投诉起步,所以可以认为10年的车主投诉还在萌芽状况,因此选择从09年开始统计销量,这样更能很好的符合之后10 11 12甚至14年现在的投诉群体。我觉得这两种统计销量的时间节点,可以基本覆盖大多数投诉情况了。总之,假设认为07年之前的购车车主的投诉量比较低,暂且忽略不计。几大网站的投诉问题,并不能很好的反馈07年之前的车型问题和质量。而更能反映09年之后销售的车型的问题口碑情况。我觉得选择这个销量时间短可以更好的契合投诉统计情况。那么到这,两大基本问题解决了,投诉来源,时间段,销量统计方式,时间点选择。但是最后要补充个问题,关于统计自主车型销量上,有个出口数据补偿的问题。这里投诉网站自然是统计的国内销售的车,所以统计销量的时候必须是非出口车型销量。像奇瑞这种出口量非常大的,历史出口总计已经几十万的,包括最近几年吉利,长城出口量都一年十万级别的,必须要扣除这部分销量,才能得到更真实的国内的投诉率和反馈信息。否则像奇瑞这种销量算上巨大出口销量,万车投诉率会非常低。。。显然不符合实际。所以统计车型包括车企销量的时候,我都尽可能的收集了大量的出口信息来获得最终的国内总体销量。当然,很多都是总体估计值,偏差是肯定有的。但是不会偏差特别离谱就是了。这个希望谅解,因为出口数据只有奇瑞和吉利的全面点,其他的相对来说匮乏些。外加统计巨大的数据量难免有所疏忽。总体上趋势看到了就可以了。投诉数据统计也是一样,可能会有一点误差,因为统计很难精确到各位,只是控制在5%以内误差还是能做到的。好了,开做!!!上面铝苏饷炊啵康木褪俏嗣魅肥莸睦丛匆丫行裕媒崧鄹咏媸怠D敲凑媸凳鞘裁矗课颐翘致鄣恼飧龅玫降氖歉錾衤矶鳎空飧觯鞠敕诺浇崧劾锩婢咛逅担俏蚁牖故悄玫角懊妫登宄表面上,直观上,我们是在统计投诉率。万车投诉率,也就是每销售一万台车,会被车主投诉多少次。分两个方面说,投诉,自然是有问题,车有问题为主,个别也会投诉服务等,另外一方面,投诉,必须是人来投诉,也就是说是车主主动提出的不满或者抱怨。那么统计万车投诉率,得到的,应该是一个和车质量有关的问题,同时也会得到车主投诉意愿的信息。这二者的结合,才是万车投诉率。而不仅仅是质量这么简单。所以我这里定义一个新的词,叫做----口碑质量,来融合一下二者,人+车;同时简单的区别于单车质量问题率或者故障率。关于这个,后面会更具体的说下区别。先看各品牌总体投诉率情况!&第一个图,展示的是三大投诉网站所有投诉按照各个品牌检索获得的投诉量的总和。因为我13年1月份也做过一次统计,所以正好也比较下13年1月份和这次14年11月的投诉量增长情况。在13年统计的时候,长城和长安,当时就是问题王。。。当时有点没想到,很意外。因为那时候这两个牌子才刚刚开始起飞,之前销量上总体上看,前几年并不是特别高。然而投诉量确实巨大的,特别是长城,竟然超过了老牌三剑客奇瑞 吉利 byd。。。。可见起之前的质量和问题是如此之多的。而到了14年的统计,长安投诉量更是突飞猛进,秒杀了三剑客。这几年销量猛增,给长城和长安带来了非常大的质量隐患和不良口碑的积累,车主的投诉量和投诉率都太高。而传统三强,byd的投诉量增长的略多一些,吉利和奇瑞整体确实差不多。&这个图,就是统计了各个品牌国内销量之后,做的最终万车投诉率的分析对比。这里也是一样,13年1月,和14年1月两次的投诉率,分别再利用07-14年10月销量和07年-13年1月销量,来更全面的比较。从整体上看,不论是统计07年之后销量还是09年之后的销量,长安和长城的万车投诉率都是最高的。和投诉量增长情况以及伴随着这两个目前自主销量最多的企业来看,销量的爆发增长期质量控制的非常弱。问题也是最多的。相对来说,奇瑞,吉利,比亚迪,整体的投诉率就比较稳定,投诉率只有长安 长城的三分之一或者二分之一的水平。而奇瑞的投诉率是基本最低的,相比吉利,byd,投诉率低了10%-15%的水平。具体的看,14年这次统计的万车投诉率,比13年1月统计都有明显的增加,以byd增加最为明显,主要是过去两年那套山寨动力总成的直喷+双离合问题最为集中,这也是不成熟产品的代价了。吉利过去两年没太大变化,主要是车型一直没有特别大更新,还是以固定第几个老车型支撑,销量和车型都止步不前。奇瑞变化也不太多,13到14年还是在为上一代车型埋单,加上3年的新车真空期,所以整体还是老车型投诉消化中。。。这个后面具体再说。说完自主,当时统计依据累的半死,后来还是决心把合资也一块大概看下情况。。。。又累的半死。。。上这个图,就是两次统计的各大主流合资品牌的投诉率情况。一目了然,小日本的投诉率依然是最低的(日本车车主怕打砸抢么?O(∩_∩)O哈哈~),然后是韩系的现代和起亚。最烂的是福特,这个也要摆诲人不倦的长安所致。然后是通用。通用有点意外,印象中通用的车整体之后还可以,美国车比福特应该好点吧。结果情况依然不乐观。后来想了想,好像通用是第一个下杀自主的企业,也就是赛欧这款垃圾廉价车型拉低了通用的整体质量吧。福特,这是典型的美国车形象了,以福克斯为典型代表,销量巨大,故障巨多,投诉也是排名前三的。美国车的整体水平,也就如此了。大众,是夹杂在美国车和日本车之间的,整体来看,大众的稳定性还是中游水平,其实之前还是不错的。但是因为12年的烧机油,双离合死亡闪烁开始集中曝光,包括今年刚刚开始的速腾断轴事件,对大众的投诉量剧增,这种集中曝光对这次分析是有很大营销的,好处是大事件捕捉,坏处是会略微偏离一点整体的质量反映情况。平心而论,大众车质量应该比图标上反馈的还略好一点吧。呵呵。但是不要脸的大众,也罪有应得,这么多如此严重的要命的隐患,竟然糊弄天朝这么多年,所以还是送俩字:活该!出来混,早晚是要还的!对于棒子车,整体故障率在过去几年确实做的很不错,算是学到了小日本的一些水平,整体略好于大众,但是离自己的祖宗还是有不小差距了。最后,就质量稳定性而言,日本车即使在天朝各种垃圾的偷工减料,各种的不要脸,但是依然显示了其巨大的稳定性优势,这个必须要承认巨大的差距的(其中日产的质量最近两年在突然变烂,这个也可以看出三大日系中最烂的是谁)。即使是一年投入无数资金研发的大众,依然望尘莫及。小日本独特的封闭配套体系,以及对零部件的技术投入和掌控水平,都是其他所有企业的噩梦。当然,小日本本身是成本控,不最求最新的科技,求稳求适当可控成本的路子,也是让其没有范特别多严重的错误的。而相比之下的大众,就是被逼的走量高风险高科技的路线,换来的就是各种核心问题的出现。。。底盘,变速箱,发动机。。。最核心的三大件都出了严重要命的bug。。这都是我们自主企业要学习的和吸取的经验和教训。好了。总体各个品牌的投诉率情况,基本都展现了。那么很多同学可能会吐槽:你丫就不能不浪费空间,把两幅图拼到一块不就行了么?非要弄两幅图,显摆啊?凑数骗稿费啊?。。。。呃。。。这是我都想到的其实。俺写着文章从来不会有人给俺稿费的。。澄清下哈O(∩_∩)O哈哈~俺要是写文献发表文章,从来都是要交版面费的。。。一页好几千大洋的。。。所以我为啥非要列出两个表格分开呢?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也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人类是有大脑的动物。是会思考的动物。。O(∩_∩)O哈哈~能不能把自主和合资的投诉情况直接放在一起比较?答案是否定的。为什么不能把自主和合资投诉放在一起比较?答案是:人和人是不一样的(狼和狼一个样----来自《狼图腾》呵呵)。因为这里统计的,是万车投诉率,投诉,我最开篇的时候说的很清楚了,要分两方面思考:车,问题存在的才会去投诉。人,却不是只要有问题就愿意去投诉的。投诉意愿,这是人的范畴,这也是在挖掘统计投诉率这个事情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不能忽略的问题。举个例子:自主品牌奇瑞万车投诉率最低,按照13年1月统计,和当时的丰田,日产,本田,差距极小。而那时候就比大众整体质量还要好不少。即使按照14年的整体质量反馈,奇瑞也和棒子比较接近,比大众,福特,通用都好很多,离小日本的日产也不遥远。这符合事实么?显然不符合。从我自己了解的奇瑞的情况来说,也绝不可能差异这么小。我都不敢说,目前奇瑞的整体质量稳定性可以接近小日本的水平,可以超越大众,福特,通用的水平,我只敢说特定的个别车型,也许有可能。原因在哪?既然设计到买车的车主,那么就要考虑连个事情,一个是车主所在城市分布,二是车主的整体投诉意愿水平。这里,我没法定量的再来分析这个事情,因为这个需求更多的时间,但是我可以基本上定性的来说这个事情。自主品牌,特别是12年之前,主流销售的车型,集中在3-6w价格区间,面向的城市,以三四五线城市为主。一二线城市的自主品牌车主不要打我,呵呵,不是说没有,而是说一二线城市的自主品牌比例,实在太低。举个极端点的例子,奇瑞qq销量过百万,价格现在3-4w,购车的车主群体分布如何?大家自己心里都有数。而大众速腾,销量也快过百万了,价格在13-15w,购车车主群体分布如何?二者的整体车主的投诉意愿如何?简单思考下,我想大家心里都很有数了。能够上网,抱怨,还知道投网站,还能够去投诉的车主,是个什么样的状况?我觉得,显然,速腾的车主远远比qq车主更符合这些网站的投诉车主的特性。如果我列出qq车型的万车投诉率,和速腾的万车投诉率,会吓死大家的,如果简单的只是比较这两个投诉率,你会觉得qq的质量稳定性秒杀速腾,甚至你对比小日本任何主流车,都会被qq的投诉率秒杀,因为qq投诉率实在太低了。呵呵。那么剩下的就很简单了,自主企业的客户群体的投诉意愿或者说主动上网投诉能力上来说,低于合资车企在10w上下的车主群体的。这个结论,是非常关键的。也是让大家能够客观的看待两个图标的数据的关键之一。这里再补充下,对于自主企业内部来说,售价高的车型也会比售价低的车型的投诉量高得多,这个也是通过分析的来的结果。侧面也印证了,低价车型的车主投诉意愿不足的事实。那么随着未来自主品牌上攻。整体车型售价的提高,也会面临投诉率的上升,曝光量的上升。好了,这里就抡饷炊唷O旅婕绦主流销量车型单车对比:&整体的对比之后,自然要比较一些主流销量的车型的单车投诉率。选取的车型都是现在主流还在销售的,销量比较大(历史销量过5w以上),或者上市时间超过2年多的,比较成熟的车型。这样的车型更好的能够获得充分的曝光,不论是时间上,还是总体销量上,都足够充分了。上面是几家自主比较主力的,近三四年上市的成熟车型。总体上,14年的统计结果,自主单个车型万车投诉率都在20-30之间,爆表的是5-6w区间的悦翔和6-7w的c30和帝豪ec7这两个典型车型。对比下13年1月的统计,可以看到,长安的质量一直比较大的爆发,而长城两个轿车相对在13年就已经爆发的比较充分,到14年还是维持在比较高的投诉率。EC7这车,在13年统计的时候表现还凑合的,但是到了14年10月,2年后,问题爆发的更多,本应该销售 四五年了稳定时期,但是下滑严重。主要是ec7在过去两年为了冲量(吉利也就靠着这个活了,没办法),减配降低成本问题比较严重,比较大的影响了整体的质量。风云2的整体算是稳定,故障率保持的还算好。销售也三四年了。E3虽然上市一年,但是销量积累已经快8w销量了。后续还有待观察。速锐和逸动表现中规中矩。当然,整体上14年投诉率增加也和这两年的网站投诉量增加有一定关联。网民们都逐渐的了解了这个渠道。下面看看合资车:合资车统计了几乎是绝大多数的销量排名前面的各个车系的车型投诉率。简单点评下:总体来说,小日本,棒子投诉率整体确实非常低。基本符合上面车企的总体趋势。最火热的,当然是爆表的速腾了,呵呵,还是那俩字:活该!其实速腾的整车品质是非常好的,算得上标杆。但是大众12年脑残的举动和不要脸的公关,导致了这下场。宝来朗逸,中规中矩,这也是大众体系内典型的日本风格的车了。福特的福克斯,老大难了,呵呵,本来13年就销量那么多了,早该成熟稳定了,但是14年统计的时候,依然变烂,显然是和新福克斯上市,老福克斯垃圾减配然后接着卖有关。美帝良心那呵呵。英朗当初统计的时候,表现是非常好的,我同学也有很多英朗的车主,都说质量很稳定,毛病少。但是今年在统计的时候,大跌眼镜啊。。。。后来我想了想,去年开始去年小改宽英朗上市后没多久的优惠力度巨大,随便优惠3w+很正常还可以办无息贷款。。。看来,偷工减料是难免的了。自作孽吧。科鲁兹是合资车里面,我没记错是投诉量NO1的,呵呵,媲美福克斯啊!雪佛兰不愧是贱民品牌的代名词。呵呵。低端牌子就是低端。改变不了。。。问题太多。。。太多。至于那赛欧,更是无力吐槽了。。听说最近赛欧好像4w2就卖了?不要法兰盘,可以优惠这么多了?呵呵。通用的品控,就丢在雪佛兰上了。棒子车,朗动和悦动,整体是很好的,特别是朗动,上市没多久,销量很高,这个题问题真少。当然,棒子车俺是绝对不会推荐的,万一哪天和速腾一样,断轴了呢。。。嘿嘿。。嘿嘿。瑞纳是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同门的K2,的投诉率是极低的,但是瑞纳因为被极度曝光了车身防盗被偷的问题,导致投诉率飙升呵呵。最后,日产的两个壳子车,投诉率大涨,我想这个不用多说了吧,大家心里都明白咋回事的。丰田,本田,算是很一以贯之的了,卡罗拉的稳定性是出了名的,思域在北美保值率基本是NO1的。凌派新上市的投诉率都不是很高。怎么说呢,虽然车各种坑爹,但是稳定性,这方面,没的说。当然,打死都不买小日本车!!!!!最后补充一句,别再跟我说把自主哪几个破车和合资的一起比较了。。。。这不是专利数量。。。。真的没法比O(∩_∩)O哈哈~做人要客观。。要厚道。。。呵呵。&前面比较的是轿车啦。那么咱看一下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就是SUV的投诉率。之前统计时候,就注意到suv这个投诉量有意思,或者说投诉群体有意思。先说总体的,suv的总体投诉量和投诉率,都非常低,远低于轿车。suv爆发也有个几年了,但是投诉率如此之地,显然不能和轿车比较来横向的对比投诉率和反应质量稳定性。就suv来着,我觉得质量是肯定不如同平台轿车的。上面这个图,是我第一次统计的。。。结果发现cs35在13年统计的时候,刚上市没几个月,爆表了。。。。实在影响这个整体的图标的美观层度,所以就从新用了下面这个表格。&长安的车么,从悦翔到逸动到cs35,各个爆表,貌似成了习惯。CS35和逸动,当时就是因为奶油发动机事件,被集中曝光和投诉了。公关之后有所减弱,但是最近看了下,还是在反馈不少的奶油发动机。呵呵,好在虚标参数糊弄群众这事没曝光,否则我估计还会继续爆表玩。SUV的车型选择上,主要是现在销售的销量大于5k的车型,cs75刚上市没几天,和瑞虎3一样,刚够5w销量,但是现在已经月销近w,所以也算畅销车型,很快积累过10w不是问题。瑞虎5上市正好1年,销量过10w+了,样本也足够了。整体看,H6销量最多,但是品控么。。。呵呵,比较弱了。吉利的gx7也是,上市的时候品控就一般,现在成熟期了,也那样弱啊。S6表现比较正常。老瑞虎成熟稳定,总体上还算不错的。瑞虎5的质量投诉目前是最低的,当然,问题爆发期才刚刚开始,也需要后续观察。至少目前做的不错。然后是合资的了。典型的几个车。途观那,那是相当的火爆!!不论是销量,还是投诉率呵呵。标配了自燃装置,外加少烧机油啊,闪烁个变速箱啊啥的。呵呵,只能呵呵了。翼虎也很火爆啊,但是质量么。。。断轴啊断轴啊下跪啊下跪啊。。。。翼薄和昂克拉两个车型也很火,投诉率中游。棒子和小日本几个车整体还是偏低的。合资的总体在4-8之间的万车投诉率,是比较好的。明显低于自主也。那么这里就有个比好玩的事情,suv的投诉率和投诉量,都要低于,或者远低于同品牌的轿车,甚至同平台的轿车。显然不是因SUV的质量好很多这个事情。这也不符合常识。你说售价比轿车高,所以质量更好,投诉率更低,显然逻辑貌似也不对。价格高的车型,车主投诉意愿应该更强不是?之前不是说了么。呵呵。那么,我分析下哈,大概是这个样子。当年买QQ的车主,和买瑞虎的车主,当年买赛欧的车型,和现在买昂克拉的车主群体,可能有一定相似。也就是说自主品牌3-5w的低价轿车投诉意愿,和自主品牌买8w,10w的SUV的投诉意愿可能类似。也就是说,当年自主品牌第一次崛起的低廉价格轿车的爆发,和现在8-10w的自主品牌SUV的爆发,对应的群体,是有些类似的。同样的合资的也是一样,虽然价位更高,但是投诉意愿上,是和更低价位轿车差不多也许。另外一个特点或者原因是,人们对SUV的故障容忍度会大于对轿车的故障容忍度,作为更大更略粗糙的SUV而言,可能车主更能容忍这个错误或者问题。总之,很有趣的事情。至少在投诉率反馈上,轿车和SUV截然不同。那么,奇瑞怎么样?借着这么庞大的数据,简单说说奇瑞。13年开始,奇瑞战略转型开始执行。为啥说是执行不是开始?因为奇瑞的这次战略转型是10年5月就开始,憋了三年到13年初才闭关修炼完事。这期间几乎无新车上市,即使上市的也都是过渡车型,后来也都咔嚓了。那么看看13年到14年11月,也就是第一轮战略布局结束的时候,投诉情况是怎么个变化的。下面用两个图标直观的看下。13年正好是关键的时间节点,我当时恰好的在13年1月做了之前的统计。而之后4月份奇瑞公布战略调整。战略调整其实从13年1月的新qq第一个新车投放开始,之后的艾瑞泽7,E3,瑞虎5,包括瑞虎3和马上上市的I3,一口气投放了第一轮的所有棋子。憋的不容易啊呵呵。当我14年11月份,再统计的时候,车型上,除了风云2是延续历史车型,其他都是战略发布之后的新车或者新大改车,更能代表整体品质。投诉量上,14年初到14年末的投诉量里面,大概49%是来自这些新车,而风云2和老车型的投诉量占了51%。但是14年,新车的销量占比已经达到了85%左右。老车型,包括a3,e5,g3,旗云2,x1,m1,老qq3等等,已经全部停产,或者只出口了。现在销售的只剩下新qq,艾瑞泽7,e3,风云2,瑞虎3,瑞虎5,和马上上市的艾瑞泽3。也就是说,新车型85%的销量,只贡献了49%的投诉量。而14年的投诉,依然有一半源自老车型。这些车型销量到了明年,整体占比应该达到95%了。再看这张表,前几年的销量,投诉率,新老车型投诉关系,更清晰。奇瑞的国内销量在10-12年达到顶峰,之后一路下滑。13年初启动战略转型开始新老车型切换,到今年11月份,老车型几乎淘汰殆尽。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奇瑞这次战略转型的决心是多么大,憋了3年之后几乎是用两年的时间,把车型完成了大换血,全部切换到新体系下面。而最低谷最难熬是13年,今年14年,国内销量已经有20%多的增长了。第一轮的车型布局已经收到很好的效果。再看投诉量,奇瑞的投诉总量在13年达到最高,今年还有一个多月时间,预计总体的投诉量应该和去年持平或者略多一点。也就是说,奇瑞销量顶峰的10和11年,在3年后,投诉量达到顶峰。具体的看,老车型的投诉量,也是在13年达到顶峰,14年大幅下降到一半。其实这也反映了,车主购买车型后3年时间投诉稳定。之后投诉意愿下降,或者说车型品质相对稳定。而对于奇瑞来说,在14年,依然有一半投诉来自于停产车型,这些老车型应该还要两年时间,才会逐渐消失,因此还会影响奇瑞的口碑和形象一段时间。换句话说,老奇瑞的品牌形象,车型稳定性等,再有2-3年就可以切换到新的品牌形象和口碑上。而显然,奇瑞13年转型之后的新车总体品质要大幅好于古董停产车型了。再往后看,15年开始的第二轮车型布局,大概也是需要2年多时间,完成之后,奇瑞的新品牌形象就可以完全形成,历史口碑影响会得到比较好的转变。10年中开始的卧薪尝胆,用这种最艰难的方式,来转变品牌形象,选择走一条品质的路线,是很强悍的一种企业观念,也是正确的方向。这和06 07年后现代的转型,很有相似的思路。当年的现代对悦动--也就是第五代伊兰特,也用了同样的手法,下了功夫对悦动进行非常深入的优化和测试,转换体系和观念,打造质量稳定性的口碑,之后利用两代车型,到了现在的朗动,这个稳定性的口碑已经开花。看看前面车型和车企的投诉率就知道其成果还是很显著的。只要方向对了,坚持下去就是最重要的!最后最后?最后说再见吗?当然不是。呵呵。小学作文没学过吗?最后,要点题的!这里统计网站投诉量,然后分析万车投诉率。这是随机抽样调查取样分析么?显然不是。我没去找车主问问题,对吧?所以,这种统计,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随机抽样调查取样分析。那么什么是抽样调查呢?其实很简单,就是大家常见的JDpower的调查形式,很简单,比如我今年给2w的车主打电话,问问题,发个问卷,然后汇总分析。这是随机的抽取一部分样本,然后汇总反馈信息。这个样本因为是随机抽取,所以可以一定程度代表总体。那么先拿JD的报告来说说。也拿最近很火的汽车之家那片被和谐的汽车质量调查文章说说(这个本质和JD的形式一样,都是随机找一定数量的样本,然后发问卷调查)。直接上图:&(说下这个JD报告,大众是进口的,不是国产的,其他几家企业的数据也比较可笑,看个大概就行)第一幅图是JDpower今年最新的新车质量报告,展示的是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过去到现在在新车质量上和合资品牌的差距。当然,整体在缩小差距。14年的时候,二者差异大概是131:95啦。JD用的指标是PP100,也就是“这项研究衡量新车车主购车后2-6个月内经历的问题,并将新车质量问题明确划分为两大类:设计缺陷和故障/无法操作。新车质量的综合得分以每百辆车的问题数(PP100)来衡量”,引用下JD的原话。跟多的反应的是14年新车的问题。这张图就是消失在网站上的关键对比啦。。。具体文章内容,自己找吧。我就不盗链了hoho。汽车之家这篇调研里面,这么定义的:“为了评估某个具体车型的质量水平,报告采用了行业通用的PPH(Problem per Hundred)的方式。这一数值表示每百辆车中出现故障的频率。如某款车PPH为231,则表示该车型平均每100台车会有231个故障抱怨。”这个报告反馈的车型全年龄段的应该。总体上,合资和自主,总体水平大概是403:486。具体的品牌来看。汽车之家这个调查,自主品牌奇瑞最高(神马?启辰?伪军一边凉快去。),接近的是BYD。合资品牌,依然是日系聚首,中间的是棒子,然后是不达标的大众,福特,通用。。。。(在行业总体下面。。。)。奇瑞的PPH,其实在这个调查里面和大众很接近。比棒子略差一点。属于合资中游水平。除了byd,其他自主基本都是比较差的靠后的水平。简单说明之后。那么再看下JD和汽车之家调研报告,这两个报告,都是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车主,做问卷调查的结果。通过随机样本,来反馈车企整体的质量情况。得到的结论,相对也比较近似。先不说调查的合理性,和调查的可信度和真实性(JD调查在国内调查的内幕就不说了,亲身经历的人不在少数呵呵,都懂的),就总体的趋势还是看得到的。那么,统计万车投诉率的结论呢?其实也得到了和上面两个独立的随机取样调查同样的结论。总体上,日系稳定性最高,然后是棒子,之后是比较差大众,通用,福特。总体上,自主里面,奇瑞,byd相对较好,长安,长城比较烂。总体上,自主里面前列的,利润奇瑞质量,可以达到合资的中游水平,或者说平均线。投诉率的统计,也得到了和JD以及汽车之家调研同样的趋势结论。可以说,这种统计是比较可信,也有一定意义的。但是,统计投诉率,并不是随机抽样调查,并不是通过随机样本来代表总体的方式,而是统计总体的一个共同的行为或者特征,来获取总体的一方面信息---这虽然不是大数据所说的全数据分析,但是也可以看做一种大数据挖掘吧。这也是这篇文章的题目意义所在。从完全不同的一个侧面和大量的样本,通过数据挖掘,得到和随机样本调查相一致的结论。例如下面几个接近的数据:我之前想量化一下自主企业和合资企业的车主投诉意愿这个参量,想简单利用一个加权之后,让自主和合资能够放在一张图上比较,但是我觉得这个很难很费时间,而且这东西远比我想象的复杂,因此放弃。但是偶然见发现下面一些数据:1)投诉率中,自主平均投诉率与合资的比是:1.77JD报告中,自主和合资故障率比:1.42汽车之家调查报告里面,自主和合资PPH比:1.27三个数据差异并不是特别的大。考虑到投诉率统计里面,自主企业和合资企业选取的数量不够多,估计选择更多的时候,比例关系应该更靠近1.4左右。(比如合资更烂的一群企业,标志啥的,都没选,自主还有不错的也没上)。2)投诉率统计中,奇瑞和byd的水平与日系三强的投诉率比例关系大概是10:7JD调研报告中,自主和合资比例也是接近:10:7汽车之家调研报告中,奇瑞和比亚迪与日系三强的PPH比例也是:10:7这三个数据,就很有意思了。非常稳定。殊途同归?那么下来分析分析三个调查的差异的地方:1. 三者针对性不同,投诉率和汽车之家报告,更针对的是车型各个阶段的质量情况调查,一般购车5年内的为主。而JD 的数据主要是新车。当然,JD也有可靠性,也就是购车3年后的调查,不过国内貌似很少做,只在北美发布。2. 抽样调查有个弊病就是不能够很好的反馈总体的一些特性分布,比如单个品牌的车型比例分布问题。而投诉率调查,是包括了车型比例的问题的。3. 抽样调查的方式,车主是被动调查,所以不存在主动性的问题,所以在SUV的调研数据里面,显然抽样调查的结果更丰富客观,而投诉率统计出现了SUV的故障率明显偏低的问题。4. 抽样调查,无法展示特定历史事件,而投诉率的统计,特别是趋势变化,可以很清楚的检测到历史特定事件对车型的影响,比如大众断轴,双离合死亡闪烁,比如烧机油,比如瑞纳的偷盗事件,悦翔那个致癌事件,包括奇瑞A3的排气管软节异响,都会得到清晰的追溯。然而这样的弊端,就是可能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单车型的投诉率变化,这时候会有失真的表现。但是,换个角度想,如果这个问题确实真的严重,比如双离合死亡闪烁这个事情,那么能等同于仪表盘异响这样的故障的抱怨么?也显然不可能,所以这也是变相的给一些问题加了一个权重,更突出这个整车品质了。如果整车其他确实么有很多小问题,但是发动机烧机油,变速箱暴死,还断轴,那我觉得这个问题是更重大的。同时这也是大幅影响品牌口碑的事情。5. 统计样本数量:JD 2014新车统计样本数:21311汽车之家质量调查:26691投诉率本文统计:65220总体上说,抽样调查,其实可以相对较好的反馈单车型的故障率。而投诉率统计,可以更好的反馈品牌整体的口碑质量。前者更多的依靠第三方调研机构的人+车的问题,后者更多的反馈的是车问题+个人投诉意愿。可以说,第三方结构也许是不靠谱的,比如问题的设置,比如真实度,比如中间的猫腻,但是车的问题反馈上,可以得到先对比较好的收集。而投诉率更多的依靠的是车主的投诉,相对来说没有太多的猫腻,而可以更多的获得人对车的评价,所以,开篇时候说了,为了区别于抽样调查所说的故障率或者抱怨率,我更愿意把投诉率分析获得的信息叫做口碑质量,即,包括车主的人和整车的质量,两个相对客观的因素。这也就是可能的,所谓的大数据和抽样调查的最大区别吧!说到这里,其实我们探究的,不论是从JD角度还是汽车之家的调研报告,还是本文使用的投诉率的分析,都是想得到汽车质量的稳定性信息。而真正的大数据,这个数据应该是最真实准确的信息,应该来自何处呢?很简单,这个数据应该是企业自己监控的,所有服务站,4s店的维修情况统计,各企业内部叫做IPTV--千车故障率或者说千车返修率,这个是通过检测服务站或者检测供应商来获取的最直接的车辆稳定性信息。这是一个很关键的指标。但是,这个指标从来都是极高的商业机密,都是内部监控,普通老百姓是很难获取的。如果谁能够获得所有企业的IPTV,就可以直接的挖掘出非常多的有用的更接近于真实的质量稳定性报告。当然,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呵呵。所以说来,只能绕开这个问题,用其他的市场的方式,利用不同的手段来获取一部分信息,最终获得离真像最接近的结论---大数据+抽样调查!那么,这才是最后!大数据干掉抽样调查了 么?呵呵,我可没说。但是抽样调查确实面临着大数据的不可逆的趋势!也就是利用大数据情况下的数据挖掘的趋势!而对于自主企业,要去追赶合资,去分析对手,去分析自己,学会大数据分析,是当下的必须要做的事情喽!(当然,好多企业已经开始逐渐利用了呵呵!)最后的最后,理性的分析看待自主,理性的看待差距,理性的看待巨大的进步,奇瑞的的明天,或者说自主的明天,需要我们的支持,过去需要,未来更加需要!!!请给奇瑞掌声,给自主掌声!!!!!!!给我鼓掌也不反对哈!O(∩_∩)O哈哈~好了,就到这里了。。。。看完的都是英雄!!嘿嘿。&新浪博客链接&瑞友坊链接
点赞,为作者喝彩
是汽车之家用户?欢迎
汽车之家温馨提示您:留言中请不要恶意攻击国家、其他用户及工作人员,不要发布任何广告性质的留言,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永久封杀违反以上规定的ID。流畅沟通、观点鲜明、善意提醒是我们推崇的良性留言氛围。
说客是汽车人的自媒体平台,我有我的主张,
每篇文章仅可“赞”两条评论,请先取消一条后再“赞”此条”
大家都点赞
作者:590作者:3195作者:825作者:1377作者:999作者:66536作者:45938作者:1246作者:331452作者:35480
一周热门作者排行榜
取消成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excel表格培训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