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家的电视能连WiFi吗看,可是WiFi没有网,电脑也没有网络

五彩缤纷的程序员世界里你属于哪一种极品?_程序员_ThinkSAAS
五彩缤纷的程序员世界里你属于哪一种极品?
五彩缤纷的程序员世界里你属于哪一种极品?
内容来源:
在日常工作里肯定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事情,极品程序员所做的事就是很有意思的。事实上,现在所讨论的极品程序员主要是从他们的判断力、行为举止、个人态度和匪夷所思的工作方式上来判断的,有的时候这些程序员一味的只是追求文档上的内容,而不擅于用分析方式来解决问题。
1.宠物专家型程序员:独爱一种技术
这种类型的程序员所遇到的致命错误就是:只钟爱一种技术,对别的技术不来电。其实这不是什么值得表扬的优点。因为这种程序员看上去就像是“天生注定爱上这种框架的程序员”,对于自己喜欢的技术可以说是放不开、丢不掉。甚至在生活里也是一个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
不管问题是什么,他的回答总是跟他的性格类型脱不了关系:
“嘿,我们需要在Rails框架里实现一个内容管理系统,但是我们应该用哪一个数据库呢?”Mongo
“多用户博客引擎吗?”Mongo
“关键业务一致性系统?”Mongo
“库存管理系统?”Mongo
“电子病历系统?”Mongo
“分布式数据仓库?”Mongo
宠物专家类型的程序员在任何软件开发项目里都会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也不管这些理由是否具有实际意义。但是,一旦你试图反驳他的观点或者是想法的时候,他们在感情上是无法接受的,即使你和他的关系特别好也是没有用的。如果他知道自己的想法错了,也不会告诉任何,而是更愿意在最后一秒的关键时刻偷偷的使用别人的正确方案。
2.奥术师型程序员:保守主义者。不到万不得已不做修复
奥术师类型的程序员的目标是至高无上的:不考虑成本,尽一切可能保护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系统的完整性。除此之外,这类程序员信奉一个很简单的哲理,这个简单的哲理也也是引领他们在软件开发和管理实践中的一个基本准则:只要还能将就使用,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要去修复。
不管什么样的软件,只要是在奥术师的保护下,就一直是使用那个平台、那个部署程序、那个数据库还有那个永远不会该改变的操作系统。但是你不必担心,因为奥术师会一直盯着这些看上去老旧的组件,也许他不能赢得每一场战斗,但是他一定会为了每一场战斗而凶猛拼杀。
在奥术师的世界观里,过去也代表着未来。所以,他将会和那些想要升级他的1981年发布的的PASCAL代码库的人作战到底,哪怕是泪流满面。
3.未来派程序员:赶潮人,追求最前沿的技术
未来派程序员可以说是奥术师程序员的对立面——今天就是未来,任何使用昨天的开发工具编写的代码在未来派眼里看来都是无与伦比的厌恶。他们的目标可不是什么哲理——追求最新最前沿的技术。
如果你看到未来派程序员甩着鼻涕在你面前吹嘘最近在HackerNews上看到关于JavaScript的最新消息而滔滔不绝的时候,你千万不要惊讶,因为他们没像是在JustinBieber演唱会上那样在你面前尖叫就已经很照顾你了。即使有的时候在MicrosoftResearchortheServerandToolsTeam发布新产品的时候,即使他们根本不理解那些产品的用途,也会显得很热情。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如果你是一个未来派程序员,那么DevOps工程师,QA工程师和Release工程师这些职位是未来派程序员的天敌。
4.信息囤积者型程序员:小心谨慎,不愿公布代码
信息囤积者型程序员是一个很谨慎的人,但是对自身的谨慎行为充满不确定性。他们生活在一个认知失调的世界里:对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但是需要帮助的时候又不愿意让别人知道。
所以囤积者通常会隐藏代码,不愿意公布代码。小心翼翼地避免访问记录,更不愿意别人跟踪他所做的一些修改记录。他最大的恐惧就是遇到代码合并冲突,因为这样的暴露风险是最大的。
也许囤积者型的程序员很乐意告诉你他的工作是多么了不起,但是如果你想要知道他的代码估计会很难。最终,信息囤积者型的程序员注定要失败,这样做事的行为不被别人接受,存在也是没价值的。只希望在短期内能有较好的改善。
5.艺术家型程序员:质量?美观?不可兼得
艺术家型程序员简直就是囤积者和未来派程序员的表兄弟,艺术家型程序员会倾入所有的心思来构建完美的代码行。此外,艺术家型程序员一个易动感情的人——他所创造出的软件就是他感情的流露,就是他个人才华的生动化身。
艺术家型程序员还会考虑这样的问题:如果我使用的JavaScript里不添加分号的话,在语句上是不是更加漂亮呢?如果把这个块包装起来,是不是更加完美?他们最在乎的是美观,其次才是质量。
艺术家型程序员也不是这个行业所提倡的那种程序员,他们无法客观的讨论评价自己的作品,也无法定位自己在同事当中的位置。
6.孤岛型程序员:性格孤僻者,代码就是一切
孤岛型程序员是整个程序员行列里最孤独的人,这样的程序员在软件创造方面有很多很大的欲望,但是他们的短板是不愿与人交往。孤岛型程序员的理想工作条件是与外界交流最好是保持在最低限度,而且严格控制在他方便的时候。他的生活里只是代码,没有人类。
但不幸的是,现实和理想往往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但是这些程序员必须为了生存而去公司谋求工作,于是被迫与同事或客户沟通,这对他们来说的确是一个巨大的负担。所以他们只能躲避——躲避会议、躲避电话沟通、关闭邮件接收器等等。遇到问题的时候宁愿查询上百件项目文档也不愿意问自己的队友。
和信息囤积者型程序员一样,孤岛型程序员注定要失败。软件开发就像是一项团队运动,不接受那些不遵守规则的另类。
7.敏捷型程序员:急功近利,常常半途而废
敏捷型程序员是一个功利主义者,致力于需求改善软件效率效率,以及个人和团队的生产力。但不幸的是,他对“敏捷”哲理的理解和实施策略实在是呆板和僵化,不禁使人发笑。
敏捷型程序员的初始意图是很高尚的:改善软件开发方式。这样的程序员做起事情来是比较雷厉风行的,但是也有缺点:任何讨论时间超过四小时的问题最后都会变成泡沫;任何在最后冲刺阶段所做的项目基本上都会缩水。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敏捷型程序员都有一个通病:自命不凡。在程序开发过程当中,尤其是在选用一些小的组件的时候,坚持己见,导致网络文件系统出现错误或者是驱动程序效果不理想。
8.文盲型程序员:编程入门者,功底浅薄
顾名思义,文盲型程序员在阅读别人的源代码的时候总是会遇到很多麻烦,有的时候基本上是看不懂别人的代码。
换句话说,文盲型程序员和孤岛型程序员像是一对表兄弟,只对他们钟爱的编程语言花时间去理解基本的编程结构,全面掌握编程语法,但是看到其他程序员所写的代码的时候,完全是一窍不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称之为“code-blind”程序员。
当面对其他开发者问“你为什么不使用我们标准的接口来生成一个对话”的时候,文盲型程序员通常是盯着自己的脚尖然后是喃喃自语。
以上只是列举了一部分类型的极品程序员案例,当然,极品并不代表不好,只这种极品特要把征合理应用,它就会成为你的特长。不知道你是不是一个极品程序员?
(责任编辑:小恩)
PHP开发框架
开发工具/编程工具
服务器环境中外大厂程序员奇葩说:假如上天同时给了你北京和硅谷的offer,怎么选?到底是在硅谷当码农好,还是在北京当码农好?前两天5位码农老司机就此来了一场妙趣横生的辩论。结果这一辩,真是让人对程序员刮目相看。本以为程序员只会安安静静写代码结果程序员们打起嘴炮来,既不腿软,也不嘴软!下面是参加辩论的5位码农阮良无节操、无底线、无立场的三无辩手网易云信、网易七鱼、视频云总经理国内队陈戈:腾讯广告引擎与数据算法中心副总监王晓波:同程旅游首席架构师 国外队秦江杰:LinkedIn数据基础架构部高级软件工程师覃超&:峰瑞资本技术合伙人、前Facebook员工 &&那么,先从一个不怎么激烈的辩题入手。 老司机不愧是老司机,用了一个哲学故事开场三无辩手阮良:这个题目乍一看好像根本没有什么好选,大家肯定会选硅谷。我想到一个很古老的故事。有一个男人要找结婚对象,于是有长辈给他介绍三个都很漂亮的姑娘,他想选一个作为终身伴侣,就给了这三个姑娘分别五千块钱看怎么用。第一个姑娘买了很多化妆品和衣服精心打扮,对那个男的说这全是用在打扮我自己。第二个妹子拿着五千块钱买了一个iPhone手机送给那个男的,而且说你看我都买东西送你了。第三个妹子拿五千块钱做投资,赚了很多个5000块钱,说你看我非常有投资理财的观念。最后,这个故事大家可能听说过,那个男的选了一个胸最大的。这虽然是一个段子,其实也蕴含一个道理:人的需求是多样性的,不是看到钱多福利好事少就选择了。&(这个例子真是,瞎了我的耳朵)&接下来看看两方辩手的表现:国外一辩秦江杰:&大硅谷给你更好提升个人价值的机会!四个关键字总结就是:我们人才多(各国基友哦),文化棒,创业老板钱多,开源**多!&国外二辩覃超:世界辣么大,你为什么要拘泥在北上广?为什么不去硅谷、日本、澳大利亚的办公桌码代码呢?!而且人家老外还给你钱多!国内二辩陈戈不是很服:大家知道陆奇(前微软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被誉为在国外最成功的人,如果排除个别的创业者,其实真正的国内出生在国外创业成功的例子很少,陆奇最高做到微软副总裁,但是国内做到同样位置的人有多少?不要轻易被外国佬糊弄了呀!何况国内相当多的领域技术已经和国外厂商在同一个水平,经历了个人的收获会更大,晋升空间很大。你以为这就完了吗?不!作为一场有组织有策划的辩论活动,本次活动还举办了奇袭time!&国外一辩秦江杰:大家都知道有一个游戏,叫做传话不走调,让一个人把一句话告诉另外一个人,再让这个人告诉第三个人告诉第四个人,一路传下去,整个意思就变样,因为直接和间接沟通是有非常大的区别。举一个实际的例子,我的一个同学,他出国去读书,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跟写这个教材的老师合影。上那个课我的感触很深,国内和国外用同一本教材,但是因为那本教材是那个老师写的,所以很多东西能够讲的非常清楚。&陈戈非常不服:江杰老师想把大家代入一种预设,预设一定是国外的先进,而且就是国外的经验一定是最全的,这个预设大家看是不是成立的。国外一辩秦江杰:国内在填坑方面的经验更多一些。(咦?感觉知道了什么。。)但是我们去看整个产品的开发,国内很多的技术都是从美国或者硅谷过来的。&三无辩手阮良: 每个人一定要从多角度去看这个问题,无论是硅谷还是中国,其实大家为了让这个世界更美好,如果你没有创新,无论在哪儿都干不下去。&&几位大神互不相让所以第二个话题继续辩&六六:下面进行第二个辩题,中外技术人员创业哪边强,也是由国外一辩开始。国外一辩秦江杰:绝大多数的码农中,创业者还是少数,风险还是很大的。硅谷的最大优点是,投资环境比较宽松成熟(钱多好说话嘿嘿)。回国看了之后又回去了,最大的原因就是,他觉得国内可能很多投资者还是比较急功近利,他们可能会想非常快追求一个回报,但通常,创业都是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孵化过程。&王晓波老师更是抛出一个大杀器论点:社会的人力情况,中国人很多,需要做的事情也很多,可以找到市场机会,投资者怎样都给你做风投。小魔王覃超再次上线,实力指明国内创业就是做PR:大家一起参加各种各样的会议,最后能够真正做成的事情少之又少,国外同质化竞争互相抹黑也很少。&陈戈老师再次强调用事实说话:在大陆出生的人在美国或者海外创业成功的例子有多少,这里面的核心问题是,很多华人在国外可能文化上不够适应,那如果你不能很好的适应文化,怎么能够很好的把握住那个文化下造就的市场,这是在国外创业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又到了大家都爱的奇袭time秦老师第一个奇袭直指陈戈老师:你不能说国内创业企业多,所以这个国内的创业环境就好,或者华人创业企业多,国内创业环境就好,国内有多少中国人,美国有多少中国人,你要看比例(语重心长)大爱王晓波老师上线继续补刀:创业不分国界,但在目前这个状态下中国的市场好一点,机会更多一点。国内二辩陈戈老师再下一程:我做一个不浮躁的团队,是不是我就可以有更多的竞争优势。&小魔王覃超忍不住了,开启群嘲魔法:刚才对方的辩友讲了很多国内创业成功的例子,逻辑思维、饿了么、美团还有携程,他们其实都不是技术创业,不完全代表技术,更多是商业模式。我看了一下技术创业,好像就只有今日头条,比例还是很少的,在技术方面还是非常坎坷。老司机阮良:我非常赞同国内队的观点,就是无论技术创业还是什么创业,要对客观环境的市场机会商业模式的真正探索。我其实以前是一个标准的码农,我发现,技术的确是推动生产力进步的第一推动力,但是还是要靠商业的变现驱动这个技术的生产力。&作为一个敬业的直播节目,这个辩论还增加了互动环节观众也是蛮直接,第一个问题:下一个风口在哪?大魔王首先透露:国外有国内空白的老大市场:第一是企业服务,欧美公司已经有非常成熟的软件在用,国内是一片空白。第二则是消费升级,如果有人在国内想做一个东西做好,就是要静下心来,把工匠精神发挥出来。&阮良也表示赞同:还是消费升级,现在新的中产阶级已经超过100个亿,大都是追求更好的产品、更差异化的服务。比如,网易严选就是把中国最好的制造商找出来,去输出制造我们国有自有品牌好的东西,而且是价格优美,关键就看大家有没有看到这个机会和创新性。(强势**广告)&第二个问题:国外加班情况如何!!!!国外一辩秦江杰: 举一个例子,回国来开QCon,跟我老板请假,我说第二个礼拜正好我母亲生日,想留在上海,可以在上海这边上班,不耽误工作。老板说这样不太好,他觉得你应该多休息,你就应该第二个礼拜不要上班,你就在家呆着,好好休息就好。(羡慕啊——)其实,因为我有很多工作想要完成,即使这样跟我说了,我也是会去把工作做完。&&国外二辩小魔王覃超要说非常实际的问题:我同意他的讲法,讲的已经很全面,再看两个问题。第一,硅谷没有试用期,他要开你就开你,提前一个月通知你,你想走也可以走,提前一个月打招呼。虽然是这么说,但是他们一般来说没做到这么残酷,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流程,看到底是不是表现不行,会给你三个月提高的机会。第二,税后薪酬,如果正常的码农没有其他的收入,12万到14万年薪,在加州交税会达到35%到36%,一年下来3、4万美元也还是很不错,在西雅图会更好一点,交的税基本在百分之二十几。还有一点,股票其实是算你的收入,如果你有一百股的股票,你可以拿到60多,40直接当税务交出去。&阮良:刚才有一个弹幕,老板只看中加班的人。其实我不认同,老板是看结果,而不是看到底是不是加班。&肿么样,是不是心服口服?你以为码农小伙伴平时的羞涩是真羞涩?只是码农们用来掩饰骚动的内心。所以以后,轻易不要得罪码农!当然光看文字,现场的刀光剑影你是感受不到的,所以凤梨贴心地为大家准备了视频↓↓↓该作者最新发布网友推荐的文章最新发布的文章@更多最新文章相关作者文章搜狗:感谢您阅读为什么大部分程序员看起来都很穷?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由网友投递产生,如有侵权请联系 ,会第一时间为您处理删除。程序员,在麻瓜的世界里挣扎
我的图书馆
程序员,在麻瓜的世界里挣扎
题记世界迟早由比特构成,程序员就是这个世界的建筑师。所以,当我看到人们担忧机器人作乱,却从来不担心程序员造反的时候,我都觉得人类奇妙极了。如果真有机器人统治世界的一天到来,在那一天之前,程序员应该早已经统治了世界许久。---比特仁波切和菜头《程序员、魔法师和麻瓜》正文如果说,世界上有一小群人,他们掌握常人所没有的知识,彼此用常人无法理解的方式交流,并且在这个世界上创造超出想象的东西,并且深切的改变人们的生活,那么在古代他们就是魔法师。在今天,他们就是程序员。所有剩下的人,都是麻瓜。你仔细想一下就知道了,和十年前相比,你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被黏在了手机和电脑上。黏住你的是各种应用程序和APP,承载它们的是操作系统平台,信息以比特流的形式透过各种显示屏进入你的大脑,你生产出来的信息再次通过手机和电脑返回网络世界。这个过程决定了你吃什么,买什么,住哪里,坐什么交通工具,和什么人约会以及约会的时候看什么电影。而所有这一切,都建筑在程序员架构的网络世界里。在这个世界里没有任何实体,信息流从服务器流到手机和电脑,并且对现实产生影响。在过去,是网络世界映射现实世界;在今天,是现实世界响应网络世界的召唤。很多人已经接受了这样的现实,并且习以为常。在手机上按下“确认键”,车子就会自动前来找你,咖啡就会自动朝你家进发。在未来,等到VR普及之后,那么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会发生直接交互,你戴着VR眼镜随手一挥,也许5000公里之外的一个咖啡杯会应声而落,打得粉碎---这其实已经部分成为现实,无人机驾驶员在上万公里之外的控制室摧毁地堡和掩体,夺取人们的性命,和玩电子游戏并没有多少区别。所以,每次看到人们粗暴或者不公正地对待程序员,我都会由衷地感觉到头皮发麻。人们担忧机器人但是不担忧程序员,只不过是因为无论程序员还是麻瓜,都没有意识到程序员的力量。是的,只有沃兹尼亚克而没有乔布斯,苹果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魔法师虽然法力无边,但也需要麻瓜的帮助和指导,他们才能在一个主要由麻瓜组成的世界里存活下去。但是,会不会出现由纯魔法师组成的公司呢?纯魔法师组成的公司和麻瓜组成的公司会有什么不同呢?让我想想,由两个魔法师兴建的那家公司叫什么名字?好像叫Google?Google前CEO,同样是魔法师的埃里克.施密特写过一本书《重新定义公司》,主要谈Google的企业文化。反复强调所谓“赋能”,就是创造者通过创造来获得成就感和创造社会价值,他们需要的不是激励,不是授权,而是向他们提供一个可以更高效创造的工作环境和工具,这叫做赋能。书里提到一个例子,2002年5月的某个周末,Google的创始人拉里对搜索结果不满意,他把用Google搜索后的结果打印出来,用红笔圈了他认为和内容不匹配的广告内容,贴到Google食堂边的公告版上,并且写上了一行大字“这些广告糟糕透顶”。下周一的凌晨5点,一位看到了公告板留言的工程师发起了邮件,找出了合适的解决方案,内容是他和五位同事周末自行加班给出的方案模型。而这个方案其后成为Google Adwords业务的核心逻辑,每年为Google赚取数十亿美金的利润。没有人指令工程师们去那么做,也没有召开项目会议,更没有领导把这个问题作为核心KPI下发,工程师们自己用了一周末时间解决了问题。施密特用这个例子说明Google扁平化管理的优势,和工程师自我赋能对公司的贡献。他极为隐晦地提到,用赋能的方式可以用很少的优秀人才,成就非常伟大的事业。包括我在内,所有人都以为他是在谈公司管理模式的变迁。而我在很后来才醒悟:由于互联网的出现,创造性的工作能够产生惊人的利润,创造海量的财富,却不需要像以往一样用人海战术堆积军团,所以,魔法师们可以用自己的方式组织公司,按照自己的方式运转公司。所谓扁平化管理的真相是魔法师们变更组织模式之后,全力摈除了麻瓜的统治公司方式,实现了管理上的自治。扁平化管理和层级管理的最大不同,在于最大可能减少了麻瓜的数量,同时扁平化造成没有魔法能力的麻瓜很难在这种组织结构里生存。施密特没有直接说出口的话其实是:魔法师可以自行组织运转公司,无需麻瓜来教他们应该做什么。人们习惯性地把Google的成功归结为所谓“工程师文化”。什么事情一沾上“文化”两个字,就变得玄而又玄,云遮雾罩。工程师文化是什么?企业文化又是什么?用大白话来讲其实一句话就能说清楚:谁在公司里是特权阶级?觉得奇怪吗?一点不奇怪。公司从来都不是一个讲平等地方,总有些人员要比其他人员更重要一些,总有些业务要比其他业务更重要一些。所以,什么文化占主导,关键看公司最主要的两个问题怎么决定:钱怎么分?事怎么做?如果真的是工程师文化占优,那么工程师要拿更高的薪水和期权,这是基础。工程师自己的价值观决定公司要不要开展某项业务,比如说Google的信条:不做恶。如果在宣称不作恶的同时,Google的广告部门、销售部门有权要求去掉广告的提示框,按照广告商出价高低排列搜索结果,这个要求最后得以实现,工程师必须加以执行,那么谁都知道不作恶三个字都不过是写在纸上,清明的时候拿去哄鬼,说再多工程师文化都没有用。腾讯被视为拥有产品经理文化的一家企业。什么是腾讯的产品经理文化?薪酬奖金是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公司总经理办公会上经常专题讨论某个产品。产品经理要求上会做汇报,同时,也要站在台上直面公司最高层的挑战。最重要的还不是产品和公司经营决策放在了等同的地位上,而是在腾讯,即便是终极Boss不同意某个产品的功能或者设计,负责的产品经理也依然可以当面抗辩。如果产品经理坚持要那么做,而且能提出自己明确的理由,管理层会收回成命,放手让产品经理去做,并不会因为不服从或者抗命而遭到事后惩罚。上会是特权,抗命也是特权。有这两样特权,一家企业可以宣称自己有某种文化。否则,从CEO一直到小组长,都可以伸手指点程序员怎么编程,命令产品经理怎么设计产品,如何修改言责,怎样摆放按钮,那么,这家企业只有官僚文化,在墙上贴再多企业文化的口号也没有毛用。因为人人都清楚,无论你说得如何天花乱坠,实际执行上都是按照官阶来,专业从来没有被尊重。只有服从和执行的企业,奢谈什么企业文化呢?老老实实承认自己是便装军队就好了---员工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以加班加点为使命,以完成KPI为自我价值实现。魔法师的世界和麻瓜的世界完全不同。在魔法师的世界里,有另外的一套规则。程序员追求技术上的境界,并且把这种追求渗透到了每一个工作的角落。Google的文化衫是员工的最爱,于是工程师在存放新T恤的仓库安装了摄像头和感应器。一旦被触发,工程师们就可以第一时间赶在其它部门之前去领新T恤。这对于其它部门公平么?不公平。但它在魔法师的世界里是被称许的,因为这是基于技术和想象力的胜利。国内有IT公司的工程师在饮水机上安装感应器,这样一旦水烧开了,自己可以第一时间知道,不用每次拿了杯子走过去又无功而返。这对于不懂技术的同事公平么?对于没有安装感应器的同事公平么?不公平。但它在魔法师的世界里同样是被称许的。麻瓜们看不上这样的行径,认为是在利用技术占便宜。问题在于,正是因为这样的行为,维系了魔法师的超然特权地位,促使他们拥有更多创造力,构建更多新的产品,赢得更大市场,最后影响到麻瓜每年的收益。对于麻瓜而言,要理解魔法师的世界太过艰难。一直到今天,一名黑客发现系统漏洞,入侵系统并且留下一封信件,告诉系统管理员存在漏洞,这都是古风犹存的魔法师世界的骑士行为。但是,在麻瓜看来入侵就是入侵,规则就是规则,利用漏洞就是不对,是个道德问题。而对于魔法师来说,发现漏洞,甚至制造漏洞,是高超的技术行为,而技术本身是中立的,但永远和麻瓜说不通。在这个世界上,达成非凡的成就有不同的方法。使用奴工可以兴建壮观的金字塔和万里长城,驱赶士兵和仆从国的军队可以横扫世界。而为了保全自由的自由人,也可以在一个月里制造出日本帝国一年才能制造出来的舰船和战机。能够保全自我,释放所有创造力的桀骜之辈难于驯服,但他们却能创造出让人赞叹的奇迹,并且超越兴衰的周期,一次次重新点燃创造的烽火。一个魔法师在麻瓜统治的世界里并不会觉得太过愉快,但世界不会总是这个样子。祝福所有的魔法师能够找到由自己人组建的公司,在那里得到足够多的尊重,保全尽可能多的个性与创造力,不会为区区几个月饼而遭到麻瓜的羞辱。也祝福所有的麻瓜早日能够理解这句话的真实含义:在未来的世界,每个人都得学习一点点编程。祝所有人中秋快乐!题图摄影:Tanja图片授权基于:CC0协议
馆藏&51735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视能连WiFi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