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大佬们解答 想配个i7 i78700k配什么主板

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其他类别扫扫有惊喜
i7-8700K配GTX1070的主机只卖这些钱听完鹿晗的的粉丝都恋爱了牙膏厂这次终于大方了一回,其中i7-8700K更是备受关注,这款6核心12线程,主频高达3.70GHz的强大CPU,在京东的售价为3399元,让很多想配主机的人望而却步。将八代六核心的处理器下放到了主流平台,而各大PC品牌也纷纷上架八代U的主机和笔记本。然而价格确实高的吓人。不过,神舟在京东的预售新品:战神 瞬87CK,搭载着GTX1070的八代U售价仅仅7499。为什么说仅仅呢?让我们来算一下其中的奥妙。以京东官方售价为例,首先,i7-8700K的京东官方售价为3399元,这个毋庸置疑。而GTX1070有些已经到了3800元的恐怖程度,用相对便宜的七彩虹,最少也要2800元,CPU加上显卡总共6199元。承载它们的主板技嘉Z370 HD3大板最少也要1099,现在是7298元。距离7499的售价只有200元的差距了。不急,我们再算上三星的128G固态硬盘400元,安钛克GX909的机箱最低300元,电源全汉蓝暴经典550W大概400元左右,酷冷至尊的散热器200元。算上这些,总价钱直上8600。
上一页&1共2页热门新闻更多
实时热点榜单热门视频
阅读下一篇视频推荐暗影精灵III模具首发自6月份的发布会,日前以8代酷睿的新配置亮相。&作为一款游戏,惠普暗影精灵III&880的其他配置自然不会含糊,配备16G内存256GB&固态硬盘和&HDD,满足大容量游戏储存需求。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nb.zol.com.cn/664/6646124.html
产品定位 屏幕尺寸
投诉欺诈商家:
天津重庆哈尔滨沈阳长春石家庄呼和浩特西安太原兰州乌鲁木齐成都昆明贵阳长沙武汉郑州济南青岛烟台合肥南京杭州东莞南宁南昌福州厦门深圳温州佛山宁波泉州惠州银川
10暂无报价
摄影手机硬件笔电平板
最新科技资讯下载ZOL APP266 次浏览
12:01 提问
由提问者、达人共同推荐
00:22 回答
你想知道的这里都有
已解决问题:262,189,231
&&&&&&&&&&&&&&&&&&&&&&&&&&&&&&
(C) 2018 Sogou Inc. 京ICP证050897号502 Bad Gateway
502 Bad Gateway请完成以下验证码
查看: 3963|回复: 15
Core i7-8700K处理器首发测试:简单粗暴的方法让性能暴涨40%
cyclonebaby
本帖最后由 cyclonebaby 于
16:42 编辑
转载超能网首发测试 18:23&&|&&作者:Strike& &|&&关键字:Core i7-8700K,Coffee Lake,14nm++,第八代酷睿http://www.expreview.com/57166-all.html
内容如下:
第八代酷睿处理器Intel并没有对内核架构做任何调整,只是很暴力的堆多了两个核心进去,然而就是这么简单粗暴的办法让Coffee Lake处理器的多线程性能暴涨40%以上。
上周的超能课堂就说过这次的第八代酷睿处理器可能是Intel有史以来最杂乱的一代,结果就连NDA时间也是这么的混乱,说好的10月5日发结果今天突然就把CPU先发布了,看来Intel这次被AMD吓得不轻。
8th_gen.jpg (35.75 KB, 下载次数: 0)
14:23 上传
桌面版第八代酷睿的代号是Coffee Lake,它最大的亮点就是多了两个物理核心,Intel首次把六核处理器推广到主流的LGA 1151平台上,Core i7是6核12线程,Core i5是6核6线程,Core i3是4核4线程,多年不变的规格现在终于有了质的改变。
2-Intel_Tech_Manu_05.jpg (45.77 KB, 下载次数: 0)
16:39 上传
Coffee Lake的另一个变化就是所用工艺从原来的14nm+升级到14nm++,自从2015年14nm工艺投产以来Intel一直在改进工艺,在不提升功耗的情况不断提升性能,14nm++工艺比初代14nm工艺性能提升26%,或者功耗降低52%。
3-8th_gen_die.jpg (86.07 KB, 下载次数: 0)
16:39 上传
六核Coffee Lake的核心第八代桌面版酷睿处理器有6+2和4+2两种核心,前面的数字代表CPU核心数,后面的2则代表GT2核显,其实核显没太大的变化,依然是24个EU,名字从HD Graphics 630变成了UHD Graphics 630,支持HDMI 2.0/HDCP 2.2标准,除此之外就是频率上的变化了,基本没差别。在旗舰平台上的Skylake-X里Intel其实是做了不少变化的,L2/L3缓存设计变化、网状总线、Turbo BoostMAX 3.0、整合电压调节器、AVX-512指令集这些东西其实是Intel CPU这两年来难能一见的变化,然而这些东西都没有出现在Coffee Lake上,只是在Kaby Lake的基础上堆多了两个核心,然而讽刺的是这个不改内核只堆核心的Coffee Lake造就了Intel LGA 115X平台上这几年来最明显的代差。
4-Spec.png (39.88 KB, 下载次数: 0)
16:39 上传
首批上市的第八代酷睿处理器共六款,具体规格如下:Core i7-线程/默频3.7GHz/Boost频率4.7GHz/95W TDP/12MB缓存 无锁 售价359美元
Core i7-线程/默频3.2GHz/Boost频率4.6GHz/65W TDP/12MB缓存 售价303美元
Core i5-线程/默频3.6GHz/Boost频率4.3GHz/95W TDP/9MB缓存 无锁 售价257美元
Core i5-线程/默2.8GHz/Boost频率4GHz/65W TDP/9MB缓存 售价182美元
Core i3-线程/默频4GHz/不支持Boost/91W TDP/6MB缓存 无锁 售价168美元
Core i3-线程/默频3.6GHz/不支持Boost/65W TDP/6MB缓存 售价117美元
5-_MK1.jpg (48.77 KB, 下载次数: 0)
16:39 上传
Core i7-8700K与Core i7-7700K正面对比
6-_02.jpg (128.11 KB, 下载次数: 0)
16:40 上传
Core i7-8700K与Core i7-7700K背面对比大家可以从照片上看到Core i7-8700K的外形与Core i7-7700K是完全一样的,针脚位置也一样,然而它是无法在200/100系列主板上使用的,只能搭配300系列主板使用,Intel给出的官方解析是要支持6核处理器必须重新设计主板,特别是供电部分,虽然说这说辞确实很可疑,但这手法在当年的LGA 775主板上也出现过,915主板用不了奔腾D,早期945主板用不了Core 2,给出的答复都是说供电改了所以不能用。由于主板的NDA还是10月5日,所以涉及到主板的测试结果就不能放了,今天我们先放出大家最关心的Core i7-8700K的性能测试,对比对象是Core i7-7700K和Core i-7800X,分别默认频率和4.5GHz同频两组测试,使用4根8GB DDR4-2400内存,Core i7-7800X的平台会开启四通道,显卡用EVGA GTX 1080 Ti FTW3 GAMING。默频性能测试Core i7-8700K在默认设置下6核的睿频频率是4.3GHz,4到5核的睿频4.4GHz,3核睿频4.5GHz,双核睿频4.6GHz,单核睿频4.7GHz,Core i7-7700K的4到双核的睿频频率都是4.4GHz,单核睿频4.5GHz,Core i7-7800X什么状况下都是睿频到4.0GHz。基准性能测试
7-Benchmark_01.png (65.2 KB, 下载次数: 0)
16:40 上传
虽然说Core i7-8700K的单核睿频能达到4.7GHz比Core i7-7700K的4.5GHz看上去高出不少,然而测试结果显示两者的单线程性能其实差距只有1.67%,其实别以为200MHz有很多,因为起点太高了,两者的单核睿频频率差距只有4%,至于频率只有4GHz的Core i7-7800X单线程性能落后10%这也很正常。多线程方面,Core i7-8700K的整体性能比Core i7-7700K领先42%,毕竟核心数量多了50%,然而频率低了一点点,再加上软件的多线程优化各有不同所有出了这样的结果,而Core i7-7800X在Sandra 2017的处理器多媒体测试中使用了AVX-512指令集,结果那项测试它大幅超越了只有AVX2的Core i7-8700K和Core i7-7700K,然而AVX-512目前在大多数应用中都没有调用到,Skylake-X架构普通人用是有劲使不出来,把涉及AVX-512的测试项目剔除的话实际Core i7-7800X的多线程性能只领先Core i7-7700K大概31.8%左右,落后于Core i7-8700K。办公应用测试
8-Benchmark_02.png (29.33 KB, 下载次数: 0)
16:40 上传
Core i7-8700K的办公能力测试中表现最好,领先Core i7-7700K 8%,Core i7-7800X的整体表现比Core i7-7700稍微好一点,实际上轻度办公应用比如Office套件的使用上三者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有在Photoshop或者AE这种数位创作应用上6核的优势才能显露出来。游戏测试
9-Benchmark_03.png (41.86 KB, 下载次数: 0)
16:40 上传
3DMark的物理测试倒是可以很好的显示出CPU的性能差距,然而实际游戏里的差距就要看具体游戏了,测试的五款游戏中《奇点灰烬》、《巫师3》和《杀手》是对Core i7-8700K这个6核有明显提升的,不过幅度也不算大,《全境封锁》中三颗处理器的差别不大,《古墓丽影》则明显是Core i7-7700K用频率制胜,Core i7-7800X由于频率关系游戏表现不太好。4.5GHz同频测试对于三颗不锁频的CPU来说默频测试只能参考一下,同频测试更能提现出核心数量和内核架构导致的性能差异,接下来我们把这三颗CPU的频率都调到4.5GHz再跑一轮测试。基准性能测试=
10-Benchmark_04.png (64.59 KB, 下载次数: 0)
16:41 上传
三颗处理器单线程测试结果基本都一样的,也就是说它们的内核没啥本质的区别,都是Skylake的衍生物。多核性能Core i7-8700K领先Core i7-7700K 46%,而Core i7-7800X的AVX-512指令集继续在Sandra 2017处理器多媒体测试大发神威,把这些测试剔除后它领先Core i7-7700K 42%,实际用起来还不如Core i7-8700K。办公应用测试=
11-Benchmark_05.png (29.18 KB, 下载次数: 0)
16:41 上传
把频率调成一致之后Core i7-8700K和Core i7-7800X在办公应用上都领先Core i7-7700K大概10%左右,不过实际上只有在负载比较高的图片或者视频处理上六核会有明显的提升。游戏测试=
12-Benchmark_06.png (41.62 KB, 下载次数: 0)
16:41 上传
Core i7-7700K确实要在最佳游戏CPU的位置上退下来了,Core i7-8700K的游戏性能全方位都比它要好,不过提升并不算很大,只有7%,毕竟游戏对四核八线程以上的优化真的不算太好,另外Core i7-7800X的游戏表现并不算很好,同频下还不如Core i7-7700K,原因现在我们已经弄清楚了,和内存延时有很大关系,这点可以通过提升处理器Ring频率与内存频率、时序来优化,这个日后有空会专门出一篇文章来讲解。全文总结:核心数就是生产力
13-Wafer.jpg (48.91 KB, 下载次数: 0)
16:42 上传
这是一个六核Coffee Lake-S的晶圆第八代酷睿处理器Intel并没有对内核架构做任何调整,只是很暴力的堆多了两个核心进去,然而就是这么简单粗暴的办法让处理器的多线程性能暴涨40%以上,LGA 1151的Core i7/i5都变成了六核,Core i3也变成四核,虽然我们也很想看Intel推出新的微架构,然而这种简单粗暴的堆核心其实我们也很乐意的看得到。更重要的是Intel这次并没有对CPU价格进行多大调整,基本维持与第七代的定价,只有Core i7-8700K以及Core i5-8600K两块带K可超频的型号价格分别上涨了20、15美元,还算是很良心的,让六核在主流平台上普及这也是Intel反击AMD Ryzen处理器的重要手段,真要感谢AMD挑起的这场核战。今天我们只能向大家展示Core i7-8700K的性能,剩下的温度、功耗与超频测试会随Z370主板的评测一同奉上。=
14-DSC0065.jpg (62.43 KB, 下载次数: 0)
16:42 上传
另外我们之前就预告过要等Core i7-8700K国行开卖后买个回来开盖了,现在开盖工具都准备好了,就等CPU开卖。想第一时间收到直播开盖通知的请加小超哥(weixn:9501417)让他通知提醒你咯,同时如果需要看其他处理器的评测的话也可以直接问我们小超哥。
等锐龙改进版本好了,牙膏厂现在匆匆忙忙的放出来,不同工艺制程混着用
cyclonebaby
等锐龙改进版本好了,牙膏厂现在匆匆忙忙的放出来,不同工艺制程混着用
匆匆忙忙这个词用的好,本来是极其看好i7-8700K的,但由于太急于推出缘故,个人感觉其错漏缺的细节部分会比较多(期待后面更多的评测)……
另外看驱动之家的评测,还是存在核心热量难以传导的问题,而Intel在这一代还是不肯使用钎焊工艺,不知道什么原因?
转载驱动之家的评测如下,貌似更全一些:
=======================================================================
老板加俩蛋!Intel八代酷睿i7-8700K/i5-8600K最详尽评测
<font color="#17-09-26 22:03:06&&&&人气: 18909 次& &作者:茶茶 编辑:上方文Q
今年Intel算是渡过了手忙脚乱的一年。年初发布的Kaby Lake七代酷睿缺乏诚意,而且在已经知晓AMD将会发布八核Ryzen的情况下,挤了酷睿发布以来最大的牙膏,算是比较难看的一步棋。所以,Intel也是前所未有的压缩了七代酷睿的销售时间,仅仅在大半年之后就紧急推出了大幅更新第八代酷睿处理器产品。究竟Intel心急火燎发布的新产品是否可以一扫今年以来的颓势,还是让测试数据来说话吧。产品规格介绍:从产品规格上,八代酷睿还是看着非常爽的,i5和i7各增加了两个核心。i7-8700K规格变成了六核十二线程,i5-8600K变成了六核六线程。不过由于这次更新之后,CPU功耗同步大幅提升。根据目前知道的状况,六核心满载的频率会跟CPU自身体质关系比较大,体质不好的CPU可能会频率低一些。这点倒是越来越像显卡了。8700K的6核睿频是3.7-4.3GHz,8600K的6核心睿频是3.6-4.1GHz,所以现在会看到不同的测试中CPU的成绩会有较大的出入。这次评测其实发的相当仓促,原本应该是十一期间发的,不过中间出了状况也只能提前。另外,由于最近把CPU测试平台做了更新,所以所有CPU要完整对比都需要重新测试。目前可以直接对比的对象也仅有i7-7700K和i5-7600K,R5 1600X和R7 1700实在来不及做了。产品性能测试:简单评测结论:由于测试项目很多很杂,为了避免小白看晕,首先提供一下精炼版的测试结论:- CPU综合性能上提升非常明显,8600K已经越级干掉了上一代的7700K。8700K相比7700K的提升幅度达到了24%。8600K相比上代7600K提升幅度达到了34%,即使对比7700K提升幅度也达到了12%。- 游戏性能上三者其实区别很小,这应该跟A卡调用CPU较少有关,用N卡的话可能区别会更大一些。(搭配的显卡为VEGA 64水冷版)- 功耗表现上八代酷睿其实表现不错,能耗比提升相当明显。8600K在性能大幅提升的前提下,功耗与7700K大致相当,由于核心变大的关系,核心温度会低于7700K不少。8700K则有一定幅度的功耗提升,对比7700K为114%,对比性能提升,能耗比也有明显进步。性能测试项目介绍:对于有兴趣进一步了解对比性能的童鞋,这边会提供详细的测试数据。测试大致会分为以下一些部分:- CPU性能测试:包含系统带宽、CPU理论性能、CPU基准测试软件、CPU渲染测试软件、3DMARK物理得分- 集成显卡测试:包含集显基准测试软件、集显游戏测试、集显专业软件基准- 搭配独显测试:包含独显基准测试软件、独显游戏测试、独显专业软件基准- 功耗测试:在集显、独显平台下进行功耗测量这篇文章的数据量比较暴力,如果觉得晕,就慢慢看吧,要知道真相总是要付出点代价的。如果觉得无所谓,被坑的时候别抱怨就行。
CPU性能测试与分析:系统带宽测试。内存带宽上,八代与七代区别不大。缓存带宽上,L1和L2对比7700K均有超过40%的提升,L3大致与7700K相当。i5变化显得更为剧烈,缓存带宽上8600K都达到了与8700K相当的水平,比之前i5提升相当多,L2的读写几乎翻倍。延迟上,八代有所增加,不过幅度不算很大。CPU理论性能测试,是用AIDA64的内置工具进行的,可以测试很多CPU的基本性能。这个部分八代i5和i7相比7700K提升都超过30%。比较有意思的是8600K跟8700K相当接近。CPU性能测试,主要测试一些常用的CPU基准测试软件,还会包括一些应用软件和游戏中的CPU测试项目。这个项目的测试总体比较杂,一般差距会缩小。8600K大致相当于7700K的水平,而8700K对比7700K则会提升18%左右。CPU渲染测试,测试的是CPU的渲染能力。CineBench三个版本测试多线程性能8700K分别是77700K的140%、145%、145%,8600K对比7700K则为124%、116%、109%。提升还是很夸张的。3D物理性能测试,测试的是3DMARK测试中的物理得分,这些主要与CPU有关。8600K的成绩与7700K大致相当,不过8700K提升就非常大了,比7700K提升了29%。CPU性能测试部分对比小结:CPU综合统计来说,八代酷睿i5战上代i7已经绰绰有余,Intel算是摘掉牙膏厂的帽子了。其实还有一个比较纠结的问题就是单线程和多线程,这边也做了一下分解。单线程:8700K和8600K单线程均略低于7700K,似乎单线程睿频并不是特别积极。多线程:8700K的天下,8600K也会比7700K稍强。集显性能测试:集显理论性能测试,是用AIDA64的内置工具进行的,从理论性能上看这代集显应该也有变化,SHA-1解密测试提升比较明显,内存带宽则有所缩小。所以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有媒体会发现Z370主板上7代CPU会卡在集显上过不去。集显3D基准测试,主要是跑一些基准测试软件,8700K会略高,大致提升7%左右。集显专业软件基准测试,专业软件部分以SPEC viewperf 12为基准测试,提升幅度在5%左右。集显性能测试小结:从测试结果来看,八代酷睿的集显主要是压缩了内存带宽的需求,小幅提升了性能,作为入门的网游显卡勉强堪用。搭配独显测试:这次的测试开始,测试显卡从RX 480更新为VEGA 64水冷版,这样显卡的瓶颈问题会解决很多。独显3D基准测试,主要是跑一些基准测试软件,八代酷睿会有小幅的提升,不过互相差距都不到5%。独显3D游戏测试,表格中将DX9~DX12不同世代的游戏进行了分类,这样会更加清晰一些。8600K的测试相对较早所以驱动版本为17.8.2,其他的都会统一为17.9.1。由于480的性能更偏向主流级别,所以CPU之间的性能差异就相当小。分解到各个世代来看,DX9上劣势最为明显,DX11上会收窄,DX12上8700K反而会弱一点,不过整体差异都不足5%。这应该跟A卡的机制有关,用N卡差异应该会更大一些。独显专业软件基准测试,专业软件部分以SPEC viewperf 12为基准测试,这个测试是针对显卡的专业运算测试,这个软件对CPU内部延迟比较敏感,所以7700K表现最好。搭配独显测试小结:从测试结果来看,八代酷睿游戏性能会有一定的提升,具体还要看用的显卡而定。磁盘性能测试:磁盘测试部分用的是CrystalDiskMark 5,1G的数据文件跑9次,这样基本可以排除测试误差。测试的SSD分别是535 480G和750 400G,都是挂从盘。简单科普一下这个测试里的概念,SATA接口和PCI-E通道都是可以从CPU或芯片组引出的(看CPU厂商怎么设计)。从测试结果上来看,与之前的情况大同小异。不过应该是受到CPU延迟的变化,7700K的SATA和NVME SSD性能都会小幅高于八代。平台功耗测试:功耗上8700K的待机和满载都比较高,相对来说8600K的表现会更好。最后上一张横向对比的表格供大家参考。性能部分仅对比与CPU有关的测试项目,并不包含游戏性能测试的结果。由于刚刚换了显卡,且内存频率上也做了一定改变,所以这张表暂时只能供大致参考。表格中不含功耗测试的都是之前测试的结果,仅提取出不受显卡影响的测试项目来对比。简单总结:关于CPU的性能:到了八代之后i5和i7之间的的差距大大缩小,对比更高一级的6800K,8600K基本也是予以秒杀。对比AMD的产品线,8700K已经相当于1800X,8600K也可以在1700之上。所以八代酷睿可以说是良心之作,尤其是i5的提升幅度非常巨大,且没有超线程技术对游戏性能的干扰,8400如果定价合理会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产品。关于CPU的功耗:功耗上来说,八代酷睿的能耗比有比较明显的改善,且核心面积变大,相对来说i5会比较稳。但是,8700K还需要打一个问号,根据目前的测试当电压超过1.25V,核心的热量就会比较难完全传导。所以会存在两个问题:i7如果体质较差的话,6核心满载就有可能会达不到最高睿频,而超频使用的话,电压超过1.25V就可能会有过热的问题。关于CPU的简单超频:这边对8700K做了一下简单的超频,手上这颗体质相当不错,一键超频4.9G,电压不超过1.25V。手动超频5G,电压1.3V也就能跑多线程测试了。超频到5G大致可以提升15%左右。需要注意的是电压超过1.25V就会碰到TDP墙,这个时候就需要手动加大TDP限制,这个在主板BIOS中有设置,1.3V建议设置到180左右。不过这个是有风险的,CPU功耗会很高,CPU烤机整机功耗会超过200W,风冷明显压不住。关于CPU的价格和升级建议:个人建议已有六代七代 i5和i7的人暂时可以不用升级,提升不会很大。如果是4770K或之前的CPU,则会有升级价值。根据现在已知的情况,8700K应该会定价元之间,8600K的定价应该是元,8100据说是900~1000元。感觉还是i5相对比较有购买价值。总体来说,八代酷睿是进步巨大的一代,尤其是i5是很值得钦定的产品,所以无论喜欢AMD与否,AMD对PC市场的鲶鱼效应是非常明显的,还是需要AMD继续研发Ryzen,才能鞭策Intel推出有升级价值的产品。最后还是要吐槽一句,这个包装太难看了。
匆匆忙忙这个词用的好,本来是极其看好i7-8700K的,但由于太急于推出缘故,个人感觉其错漏缺的细节部分会 ...
而Intel在这一代还是不肯使用钎焊工艺,不知道什么原因?为什么呢。。。还不是用料太好用户使用的时间就越久,不利于牙膏厂以后的销售(还有这个回复是我目前收到的最长回复耶)
cyclonebaby
而Intel在这一代还是不肯使用钎焊工艺,不知道什么原因?为什么呢。。。还不是用料太好用户使用的 ...
如果是如你所说的这个原因的话,那只能无语了
P.S.: 你回复的时候我正好在看驱动之家的那篇评测,觉得有些关联就附带上了
如果是如你所说的这个原因的话,那只能无语了
P.S.: 你回复的时候我正好在看驱动之家的那篇评测 ...
Sandy Bridge是牙膏厂最后一代在民用CPU上使用钎焊工艺的产品。我目前台式机上的奔腾G640夏天热的时候,使用温度在40+但不会的超过50,冬天温度低的时候只有20~30度,而且还是风冷。一般来说功耗更高的I5,I7用钎焊会比硅脂填充的U温度少10度,如果配合良好的散热措施,温度控制应该很理想。可惜目前看来,Intel是没有打算用回钎焊了,听说连最新的I9都是硅填充,也是服了!
而Intel在这一代还是不肯使用钎焊工艺,不知道什么原因?为什么呢。。。还不是用料太好用户使用的 ...
有道理,1是降低成本,2是不影响以后的销售
Sandy Bridge是牙膏厂最后一代在民用CPU上使用钎焊工艺的产品。我目前台式机上的奔腾G640夏天热的时候, ...
不是5820K~6950X还在用钎焊吗?
不是5820K~6950X还在用钎焊吗?
以前Intel高端的确是钎焊工艺,不过到了现在,连I9都上硅脂了
以前Intel高端的确是钎焊工艺,不过到了现在,连I9都上硅脂了
参考:http://tieba.baidu.com/p/24 ...
我知道,我是说最后一代。恨得不行,上千的CPU你就给我省那点?干脆回归没盖多好,一家伙压碎核心,销量更高。
Copyright & KaFan &KaF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号 ) GMT+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7 4790k配什么主板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